收藏 分销(赏)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550241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交通网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范围经济:指由于企业经济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率。产业集群: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区域管制:在一个区域内,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上而下调控的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

2、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需求门槛:指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求量。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二者区别与联系:水平一体化可以给企业带来规模经济,它是企业早期增长的主要方式;垂直一体化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范围,它是企业增长到一定阶段的主要地扩张战略。它们是企业增长的主要战略。通达指数:指交通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它所有顶点的最

3、短路径,通达指数越小,点的通达性越好,指数越大,通达性越差。分散指数:指交通网络中所有点的通达指数之和,是用来衡量交通网络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分散指数越小,交通网络内部的联系水平越高,网络通达性越好。二者区别与联系:通达指数针对网络中的点来说的,分散指数是对整个网络来说的;它们都是用来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都是指数越小,通达性越好。主导产业: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它有两个主要功能:生产规模大,产品输出率高且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高比重,是开展国际分工的主体;产业关联效应强,能够组织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可能波及整个区域经济活动。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

4、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但是它在全国的同类产业中所占比重却较小,或者与其他区域的同类产业相比并不具备发展优势,产品输出率低,不能发挥区域分工作用,不具备主导产业功能。二者区别与联系:主导产业的产品输出率高且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高比重,是开展区域分工的主体,且产业关联性强,能组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支柱产业没有这个功能,但他们都是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雁行形态学说:指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的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的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图形上像三只飞翔的大雁,因而称

5、之为雁行形态学说。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又称HO模型:指区域或国家之间存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它们都密集的使用丰富的要素生产商品就能获得比较优势,又满足相互需求。各个区域或国家应该根据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分工,开展贸易。二者区别与联系:雁行形态学说主要是解释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H-O模型主要是解释国家之间贸易的基础。国家产业发展和其国际贸易之间又有着紧密联系。简答题 1论述企业增长动因及战略、方法:企业增长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于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竞争激励4个方面。1.实现规模效益:由于可变成本如原料、零部件等费用并不随产量而等比例增减,因而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

6、模扩大可带来单位产品成本的下降,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效益增加,即规模效益。2.实现交易内部化:市场的不完善导致企业之间交易成本的增加,为了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实现内部交易。实现内部交易的战略意义表现为减少市场风险,提高供应和市场的确定性。3.技术优势的发挥:一些具有某种技术优势的企业将趋于在本领域内扩张,来发挥其技术优势。具有技术的企业在企业内部运用技术来获取利润,而技术的开发也需要企业的投资。4.来自竞争的压力:为了实现长期生存的目标,企业必须发展,发展可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行业支配地位,是生存下去的有效手段。除以上四个方面外企业扩张还与管理者和企业行为有关。企业增长战

7、略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包括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合并和合资)。内部发展是现有企业通过新股票发行或自身资金积累而扩大现有生产规模,或建立新厂、新的部门、新的自公司等。2用产品周期理论来解释跨国投资的原因:产品周期理论由弗农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主要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产品的发展分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在新产品阶段,需要企业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来保证新产品的开发、良好的通讯条件来联络生产者与消费者、较高的消费水平来达到对新产品的需求。因而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主要在发达工业国的市中心。在成熟阶段,企

8、业对已有的技术从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因而更多的关注生产成本,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投资,由于市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因而投资对象也已发达国家为主。在标准化生产阶段,产品及生产技术已经成熟,企业开始选择生产成本最低的区位,此时市场也扩展到发展中国家,因而企业会趋向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弗农的理论只重视企业最终产品的生产周期,未考虑国际分工。3(跨国)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其主要有4种类型:1.全球集中生产型:这类公司将生产活动集中到一个区位,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优点:易于管理,对当地资源利用率较高;缺点:

9、如果国家间存在贸易壁垒,国外销售便难以拓展,受国际贸易政策影响大。2.市场地生产型:该类公司在每一个市场地均建立生产厂家,这些厂家主要服务当地的市场,很少跨越国界销售,属于典型的进口替代型生产。优点:在市场地建厂可根据当地消费者偏好改造,快速提供售后服务,跨越国家间的贸易壁垒;缺点:厂家的生产规模受制于当地的市场规模。3.专业化生产型:该类公司具有多个生产区位,每一区位集中生产一种产品,服务于区域或世界市场。这些厂家一般规模很大,规模效益十分突出。优点:充分利用各个国家不同的优势,规模效益突出;缺点:易受限于贸易壁垒,费用因运输距离的延长而增加。4.跨国一体化生产型:该类公司按生产过程在不同区

10、位进行专业化生产,每一区位只负责最终产品的一个生产过程。优点:距离对运输成本影响不大,可分离为独立运营阶段,可利用不同生产区位的优势;缺点:区域经济集团具有排他性、污染转移、各国依赖性加大增强经济危机的破坏力。4论述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机制及其作用机理与缺陷:总的来讲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有两个: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市场机制通过供需关系、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来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作用。供需关系能引导各产业之间建立经济技术联系,价格机制可以调整要素在各产业之间的流动和配置进而调整产业的数量和规模,竞争机制能促使产业进行技术更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市场信号失真可能导致产业发展不均衡,无序的竞争也会导致重复建

11、设,使资源总体配置效率降低。政府干预是指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来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政府运用财政、税收、信贷、价格、工资等工具对不同产业采取不同的对策,有效的协调各产业间的发展关系。政府还通过维持市场秩序、规范企业行为、消除产业间的限制要素、促进市场信息畅通等为市场机制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干预的局限性:政府的决策失误或者干预过度会导致区域产业畸形,降低结构效率。区域产业结构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下进行的,二者相互补充、制约,共同引导和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5分析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应用:弗里德曼将区域空间结构演变分为

12、四个阶段: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有以下特征:a处于工业化之前;b区域空间均质无序,没有等级结构分异;c生产力水平低下,呈低水平均衡状态;d区域内部缺乏联系,各区域间相对封闭。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有以下特征:a处于工业化初期;b某个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形成区域经济中心,打破原始均衡状态;c单个相对强大的中心与其落后的外围地区形成极核式空间结构;d区域空间结构日趋不平衡。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有以下特征:a处于工业化阶段;b其它地方产生新的经济中心,形成了区域的经济中心体系;c多个中心外围结

13、构形成区域的空间结构;d区域空间结构趋向复杂化和有序化。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有以下特征:a处于后工业化阶段;b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经济联系密切;c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逐渐缩小;d空间结构体系功能上的一体化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6论述集聚与扩散机制在区域空间结构形式中的作用机制: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的过程。首先集聚将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并伴随着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等不断的向优势区位移动,而增加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第二,集聚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地带等形成的主要力量。第三,集聚能够加剧发达地方与落后地方之间形成“马太效

14、应”,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扩散机制会避免集聚不经济现象,会促使集聚地区的部分企业部门为寻求进一步发展而到周围较为落后的地区建立据点。同时,为解决集聚地区的社会经济问题,政府会指定一系列政策来诱导企业向其他地区扩散。总的来说,扩散机制会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在空间上趋于平衡,有利于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水平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7论述区域增长极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1)区域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其核心是,经济增长不是同时发生在每个地方,首先集中在增长极(点)上,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2)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

15、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增长极在产业发展方面是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在空间上是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在物资形态上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增长极具有规模等级之分。 (3)增长极有部门增长极和空间增长极两种类型,前者是由推动性产业构成,后者是指推动性产业的集聚空间。增长极形成之后,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影响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学生应该进一步解释以上四个方面的效应。(4)运用增长极理论指导区域经济发展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以增长极为核心建立区域的产业结构。二是围绕增长极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过程,不断调整和优化区域的空间结构。8竞争优势理论:美国学者波特认为,一个国家某产业的竞争优势由生产要素,国内需求,支撑产业和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这四个方面因素决定,同时还与机遇和政府作用有关。其中,生产要素包括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和人为创造的资源;国内需求就是国内市场对产品或者服务的需求,包括了需求结构、规模、成长性、高级购买者的压力以及国际化程度;支撑产业和相关产业指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和服务的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包括了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竞争程度、创新能力、企业家才能等。机遇主要指科技的发展、创新、汇率波动等企业所不能控制的重大外部变化;政府的作用主要是运用制度、政策影响某个产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