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一节知觉信息和知觉过程教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546500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知觉信息和知觉过程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一节知觉信息和知觉过程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一节知觉信息和知觉过程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一节知觉信息和知觉过程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一节知觉信息和知觉过程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章 知觉与模式识别(6课时)第一节 知觉信息和知觉过程(2学时)一、知觉的概念演变 (了解)在古典哲学文献中,知觉与感觉是混淆的,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洛克最早提出感知的区别,认为感觉是单纯观念,而知觉是复杂观念。18世纪苏格兰心理学家李德(Reid)明确将感知划分开来。他指出,感觉是在意识中经验到的感觉器官的活动,属于心灵;而知觉依赖于感觉,又不同于感觉。知觉者不仅意识到自己的感觉经验,而且具有被知觉物体的概念,并对物体的客观存在具有“瞬间发生的”、“不可克服的信念”。例如,玫瑰花作为一种感觉,存在于我们的心中,而作为一种知觉,它增加了玫瑰花的概念和“确信它”的存在。李德的这一划分,引起

2、了许多心理学家对研究知觉的重视。18世纪英国联想主义受原子论的影响(代表人物詹姆士.穆乐)把感觉看成心理现象的元素,这些简单元素通过联想作用而构成复杂观念。19世纪德国构造心理学的先驱者,冯特把意识经验分析为各种元素(感觉、感情、意象),这些元素按一定规律构成包括知觉在内的各种复杂心理现象。在经验的要素问题上,冯特认为直接经验的元素包括感觉和情感,它们是直接经验中同时产生的不同方面。感觉由某种情感的质相伴随,情感是感觉的主观补充。感觉可以由形式、强度、持续时间来分类,情感可以根据愉快-不愉快、紧张-放松、兴奋-压抑之间平衡的三维来识别。冯特根据他自己的内省观察发展了著名的情感三维说。实验用一个

3、节拍器,在一组有节律的嘀嗒声结束时,一些节奏型比另一些节奏型听起来好像较愉快或较悦耳。于是,构成这种经验第一部分的便是愉快-不愉快的主观情感。第二类情感也是在听到嘀嗒声时发觉的。当等待每一相继的嘀嗒声时出现紧张的情感,当所期待的嘀嗒声发生后就产生松弛感。于是,构成这种经验第二部分的是紧张-放松的主观情感。第三类情感是当嘀嗒的速率增加时会引起适度的情感,而当速率减少时则引起较沉静的情感。于是,构成这种经验第三部分的是兴奋-压抑的主观情感。元素主义内在矛盾是无法说明知觉的意义性,为了摆脱这一矛盾,冯特提出乐统觉学说,并用元素来解释知觉过程。(统觉是指主观自生的内部创造力,各种心理元素通过统觉的创造

4、性综合,而组成新的复合体,人的高级心理活动主要是通过统觉实现的。)冯特统觉学说认为,当我们看现实世界时,我们见到的是一个知觉的单元。例如,我们把树看作一个单元。我们看不到对它进行观察的人在实验室所报告的亮度、色调、形状等各种各样的感觉。我们的视觉神经把树领会为一个单元,而不是领会为构成树的无数基本感觉和情感的每一种要素。意识经验的总和是怎样由基本的组成部分复合或构成的呢?冯特假设了一个统觉学说来说明我们统一的意识经验。他把各种要素联合成为一个单元的实际过程称作创造性综合原则或心理合成律。依靠这种创造性综合的过程把很多基本的经验组成一个整体。这样,要素的结合产生了新的特征。冯特说过:每一个心理复

5、合物的特征决不是这些全部要素特征的简单相加。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冯特的这一观点类似格式塔心理学的思想,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进化论的影响下,机能主义心理学把知觉看成一种活动过程,并强调它在机体适应性行为中的作用。它把感知觉分成两个阶段,即注意与解释,前者保证了对感觉材料的选择和清晰的感觉,后者使知觉获得意义。格式塔心理学在知觉研究方面有过重大贡献,它强调知觉整体性,认为知觉经验是一个整体,一种完形式格式塔,而不是个别感觉元素的总和。但格式塔把整体性看成是知觉组织的先天特性。而不是过去经验影响知觉的结果。行为主义是最不重视知觉的一个学派,在其著作中,找不到知觉的概念。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对知觉的一般看

6、法可以概括为一下几个方面:第一:知觉是寻求对信息的最佳解释过程。(D.H.Schuster,1964,不可能图形)第二:知觉过程具有积极主动性和选择性。第三:知觉依赖于过去的知识经验,是现实刺激和过去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二、知觉的理论 (一般掌握)二战后,知觉研究的领域出现了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一是吉布生(J.J.Gibson)提出的直接理论,一是以布鲁纳(J.S.Bruner)和Neisser等人为代表的认知理论。Gibson的直接理论(刺激物学说)的基本观点是:知觉是从刺激模式中直接提取有效的信息。Gibson认为,周围环境为我们的生存提供了充分的信息,而我们的感官的构成也使它有能力从

7、周围环境中提取这些信息。当环境信息作用于感觉时,即不需要以前的知识经验,也不需要从物体与人眼的关系中,进行无意识推理,而是直接产生知觉经验。知觉是刺激模式的函数,只要现实提供了一定的刺激模式,相应的知觉就会产生。Gibson著名的结构密度级差实验充分说明了他的直接理论。在传统的知觉理论中,人对深度和距离的知觉被理解为视觉和触觉的联合,当这种联合建立后,人们就可以单独根据视觉线索判断物体深度和距离,这是一个无意识的推理过程。与这种解释相反,Gibson认为,当人们观察周围物体时,物体表面的纹理密度发生变化,如果一个均匀的、有纹理的表面与视线垂直,纹理密度为零。如果物体表明与视线倾斜级差将上升。这

8、种远密近疏的结构密度级差会引起视网像的密度变化,使人产生深度和距离知觉。这种知觉不依赖于感觉的联合,也不依赖于无意识的推理。Gibson的知觉理论强调知觉的性质依赖于刺激的性质,并把知觉者的主动探索看成知觉的重要条件,对知觉理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他反对内部过程在知觉中的作用,反对把知觉分解成较小的单元,引起了一些心理学家,特别是认知心理学家的反对。另外,他的理论解释不了错觉现象。知觉的认知理论是当代知觉理论的另一个发展方向。这种理论认为,知觉是一个积极建构过程。知觉不是由输入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由当前的刺激和知觉内部过程(如需要、兴趣、期待等)相互作用的结果。知觉的认知理论可分为两种

9、不同的倾向。一种倾向是所谓知觉的假设考验说。(如Bruner,1957和Gregorg,1970)这种学说认为,知觉是一种包含假设考验的构造过程。人通过接收信息、形成和考验假设,再接收或搜寻信息,再考验假设,直至验证某个假设,从而对感觉刺激作出正确的解释,这被称作知觉的假设考验说。照这种学说看来,感觉刺激的物理特征、刺激的上下文和有关的概念都可激活长时记忆中的有关知识而形成各种假设。知觉包含假设与检验假设过程,知觉概括感觉资料提出假设,然后又由感觉资料加以检验。当感觉信息激活长时记忆的知识时,这种知识可以帮助人们超越经验的范围,期待和推测可能发生的事情。认知理论的另一种倾向是强调感觉资料在知觉

10、中的意义。认为知觉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它的主要目的在于认知外部世界中有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在什么地方,人的知觉系统怎样从这些特性中推导出外部世界的结构。在知觉加工的早期阶段,人的知识经验不起作用。三、知觉的加工过程 (重点掌握)认知心理学强调外部刺激与内部认知结构的相互作用,因此,它认为知觉的过程包含着相互联系的两种加工:自下而上(Bottomup)加工和自上而下(topdown)加工。Lindsay和Norman(1972)将这两种加工分别称作数据驱动加工(Data Driven Processing)和概念驱动加工。(Conceptually Driven Processing)(一)

11、自下而上的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加工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达到对感觉信息的解释。如根据图形的直线、曲线、边角等信息知觉图形。(二)自上而下的加工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们运用已有的一般性知识概念对当前的信息加工,在这种加工中,知觉依赖的是自身的信息,由此可以形成知觉期待,对知觉现象作出解释。(三)两种加工的交互作用1、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实际的知觉过程中是结合起来同时进行的。如果只有自下而上的加工,则会由于需要识别的特征总量很大,使得加工的负担过重。2、两种加工可以相互补偿

12、的。在良好的知觉条件下,人们更多地依赖于感觉输入的直接作用,自上而下地加工作用就会减弱;相反,知觉条件困难,人们则更多地进行自上而下的加工,对感觉信息的直接依赖程度降低。3、在两种加工的实际进行中,前面地加工可以为后面的加工所应主义的对象提供信息。反之,后面的加工过程可以使人确认前面的加工对象。另外,还可以从串行加工和并行加工来研究知觉的加工过程。二者同时进行,但是并不排除两者启动时间上的先后。四、知觉的组织 (一般掌握)知觉的组织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信息的分组构造方式。如知觉单元是整体的还是部分的,组织的原则又怎样?这是我们要讨论的一些问题。(一)知觉组织单元(一般掌握)知觉物体时,是把物体当作

13、一个整体来知觉,还是先知觉其各个部分,然后再将其综合为一个整体?这涉及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论。按照格式塔的整体性原则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当部分改变而部分之间的关系不变时,整体的意义不变。现代认知心理学用实验的方法对整体性原则进行了研究。(二)知觉的组织原则 (了解)格式塔心理学在知觉研究中有突出贡献。最早提出了图形组织原则。主要有:接近律、相似律、良好连续律、封闭律、共同命运律等。这些组织原则描述了什么条件下环境中的刺激成分有可能被知觉为有组织的整体。但它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这些原则带有描述的性质,缺乏解释的力量。第二,这些原则只适用于两维空间的知觉组织,而不完全适用于三维空间。第三,这些原则并

14、没有揭示出脑的组织过程。知觉的理论:直接理论;Gibson的直接理论(刺激物学说)的基本观点是:知觉是从刺激模式中直接提取有效的信息。Gibson认为,周围环境为我们的生存提供了充分的信息,而我们的感官的构成也使它有能力从周围环境中提取这些信息。当环境信息作用于感觉时,即不需要以前的知识经验,也不需要从物体与人眼的关系中,进行无意识推理,而是直接产生知觉经验。认知理论(假设考验说;认知理论)知觉的认知理论可分为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倾向是所谓知觉的假设考验说。(如Bruner,1957和Gregorg,1970)认知理论的另一种倾向是强调感觉资料在知觉中的意义。认为知觉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它的主要目的在于认知外部世界中有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在什么地方,人的知觉系统怎样从这些特性中推导出外部世界的结构。在知觉加工的早期阶段,人的知识经验不起作用。认知心理学依据信息加工观点对人的感知觉做了新的解释,认为感觉是对信息的觉察,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及其意义的解释,知觉的解释来源于过去经验的作用,即信息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处理产生知觉。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