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物理选修3-3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教案
高中物理选修3-3(粤教版)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第一节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第二节 测量分子的大小
【教学目的】
1. 了解物质是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 了解分子虽小但是可以被认识,知道一般分子直径(10-10 m)和质量(10-26 kg)的数量级;
3. 知道阿伏伽德罗常数NA的含义,记住这个常数的数值和单位(NA = 6。02×1023 mol-1 );
4. 知道用单分子油膜方法估算分子的直径.通过测量分子的直径和质量,教给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运用理想化方法,建立物质分子是球形体的模型,是为了简化计算,突出主要因素的理想化方法。培养学生在物理学中的估算能力;
5. 体会通过测量宏观量来研究微观量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用油膜法估算测分子的大小;
2. 运用阿伏伽德罗常数估算微观量(分子的体积、直径、分子数等)。
【“油膜法”实验注意事项】
1. 油酸酒精溶液配制后不要长时间放置,以免改变浓度,造成较大的实验误差;
2. 实验前应注意,浅盘是否干净,否则难以形成油膜;
3. 浅盘中的水应保持平衡,痱子粉应均匀撒在水面上;
4. 向水面滴油酸酒精溶液时,应靠近水面,不能离水面太高,否则油膜难以形成;
5. 待测油酸液面扩散后又收缩,要在稳定后再画轮廓。
【“油膜法”实验误差分析】
1. 油酸酒精溶液浓度及一滴该溶液体积的测定存在误差;
2. 油膜是否能均匀铺展为单分子层存在怀疑;
3. 用数格子法计算油酸薄膜的面积是一种估算方法,存在误差。
【教学小结】
1.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 微观领域问题不同于宏观领域问题,往往需要通过测量宏观量来间接研究微观量;
3. 单分子油膜法用到“球体模型(固、液体)"和“立方体模型(气体)”这两种分子模型,他们在单个分子直径是否等于分子间距的问题上有显著区别;
4.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重要意义及在分子的体积、直径、分子数等方面的计算。
【做题时需注意】
1. 分子模型分为两种:
图 1 球体模型
把固体、液体分子视为紧密排列的球形分子,可估算分子直径为
图 2 立方体模型
把气体分子所占有空间视为立方体,可估算分子间平均距离为
1) 在涉及气体(包括水蒸汽)分子间距计算时,切不可使用球体模型;
2) 标准状况下,气体分子间距数量级约为10—9m,比固、液体的分子间距大10倍;
3) 气体分子直径一般不做计算,但往往在选择题中考察其与气体分子间距的差别,注意不要将基于阿伏伽德罗常数计算得到的气体分子间距误认为气体分子直径。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