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2023年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卷(一套)
班级: 姓名: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共20分)
1、小明的妈妈从市场买了一些新鲜的鱼,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来储存一条鱼,防止它变质。
2、我们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______,世界都是由_______构成的。
3、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化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
4、月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是反射_______ 的光。
5、煤大多夹在岩层中,这些岩层都是古代沉积的______变成的。
6、使用剪刀剪东西,既运用了________的原理,又运用了________的原理。
7、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________、中间________、边缘________,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8、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___________。
9、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________,它的特点是中间________ ,边缘________ 。
10、煤、石油、天然气是_____________的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物体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空烧瓶 B.一滴干净的水C.近视眼镜的镜片
2、三峡水电站的发电过程实际上就是把( )。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 ( )。
A.直线传播 B.反射原理 C.折射原理
4、小电动机里面,换向器的作用是( )。
A.接通电流 B.转换电流方向 C.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方向
5、下列食物中,淀粉含量较多的是( )。
A.猪肉 B.青菜 C.玉米
6、放大镜又叫凸透镜,是因为放大镜具有( )特点。
A.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B.不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C.透明,中间薄,边缘厚 D.不透明,中间薄,边缘厚
7、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会发生(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8、同一时刻,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 )
A.长度相同 B.方向相同 C.形状相同
9、下列句子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0、食物滴上碘酒后,变蓝色,说明食物中有( )
A.蛋白质 B.脂肪 C.淀粉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火星是太阳系里唯一能发光的行星。( )
2、汽车表面不同颜色的喷漆不仅仅是为了美观,还可以防锈。 ( )
3、三峡电站发出的强大电能是由水能转化而来的。 ( )
4、生活中的垃圾都无用,没什么价值可言。 ( )
5、实际移动载玻片的方向,和从目镜中看到的方向是相反的。( )
6、物体表面材料的光滑程度不同,对太阳光的反射和吸收本领也不同。( )
7、自然界中的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者由晶体组成。( )
8、在污浊的水中有微生物,在澄清透明的水中不存在微生物。( )
9、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 )
10、盘山公路利用了斜面省力的原理。( )
四、连线题。(共10分)
1、把下列相关的事项与对应的解释用线连接起来。
煤炭
金矿石
木材
可再生资源
水能
石油
风能
太阳能
不可再生资源
沼气
天然气
铁矿石
五、图形题。(共12分)
1、下图是某同学组装的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把橡皮筋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车轴上,转动车轮,让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松开车轮就会转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和缠绕多圈时,产生的力相比,( )。
A.缠绕一圈时大 B.缠绕多圈时大 C.一样大
2.皮筋缠绕一圈时和缠绕多圈时,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相比,( )。
A.缠绕一圈时,时间长 B.缠绕多圈时,时间长 C.一样长
3.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______);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少,小车行驶的距离越(______)。(填“远”或“近”)。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什么是光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一说塑料饮料瓶的形状设计包含哪些科学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盘山公路为什么修成“S”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20分)
1、冷冻 腌制
2、物质; 物质
3、没有新物质产生 产生了新的物质
4、不发光 不透明 太阳
5、泥沙
6、杠杆 斜面
7、透明; 厚; 薄
8、月相
9、凸透镜 厚 薄
10、不可再生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
2、C
3、B
4、C
5、C
6、A
7、C
8、B
9、C
10、C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共10分)
1、
五、图形题。(共12分)
1、
1.B
2.B
3. 远 近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绿色植物的叶和根能摄取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太阳光,在绿叶中合成淀粉,在这一过程中,叶片中绿色物质将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淀粉等物质中,同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1、塑料瓶的大小以及其圆形的横截面:没有棱角,便于抓握。2、瓶盖小型化的设计也是为了兼顾密封性和易开启性。3、还有瓶身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摩擦了,不易滑落。
3、答:是为了增加斜面长度省力。
6 /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