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调研报告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劳务输出数量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持续增长。由于缺乏父母亲的关爱,部分留守儿童成长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为全面准确地了解巴达仍贵办事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生存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与迫切需求,2011年3月11日,县委统战部组织党外干部、党外知识分子等组成了调研组,对XX镇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XX镇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XX镇所辖16个村(居)、13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8818户、其中农业人口7206户、总人口3. 9万人。青少年人口(18周岁以下)约816
2、0人。儿童人口(14周岁以下)约为 5730人, 留守儿童3171人,占儿童总数量的 0.58%。 通过调查了解,总体来说,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一般, 留守儿童在家由谁来带养监护,因不同的家庭情况而异,有的由公婆和外公婆带、有的由大伯、叔叔、姑姑和姨带,生活条件稍好的,能留在学校继续读书,条件不好的面临辍学。 二、留守儿童群体存在的问题 通过与留守儿童近距离的接触,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方面存在令人极为担忧的困难和问题。 1、学习成绩偏差。在学校里,有些留守儿童学习态度不端正,不专心听课,作业不按时完成、字迹潦草,独来独往,与同学交流较少,同学关系冷淡。 2、心理有阴影。由于父母长期不在
3、身边,造成这类留守儿童在家里明显缺少亲情关爱和正确的引导,没有自信心,自卑心理严重。 3、行为习惯不良好。一些孩子自控力和约束力差,由于得不到父母良好的教育和管理,隔代教育毕竟乏力,许多留守儿童表现得明显比同龄其他孩子差,存在逃学、厌学、旷课、打架、说谎、说脏话、乱花钱等等不良习气。 4、生活贫困及卫生条件差。 由于没有年轻的父母在家,家里的卫生状况一般要差些,影响身体健康。 三、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的原因 1、缺乏父母的亲情关爱。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由于父母不在家,代理监护人有无暇顾及他们的这些变化, 容易导致自卑、封闭、虚荣,过分敏感,自尊,内心孤独无助等心理问题。 2、家庭管
4、教无力。公公婆婆十分疼爱孙辈们,对孩子的约束力有限。有时明知道孩子做得不对,还是持一种宽容甚至放任态度,导致孩子自制力较差。 3、学校条件有限。 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基本不开设心理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而这些内容对留守儿童又是最重要的。 四、办事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办事处经济基础薄弱。 为帮助农村快速发展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建设新农村,办事处积极做好劳务输出工作,鼓励更多的农牧民外出,增加收入,这样不可避免的造成部分留守儿童现象发生。 思考和建议:发展农村产业化项目,鼓励更多的农民就地就业,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使更多的孩子可以在父母
5、的身边享受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2、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落后。 即前面提到的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基本不开设心理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使留守儿童接受这方面的教育有限,导致行为不受约束。 思考和建议:加大投入,落实政策,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 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教育经费投入力度。要发展寄宿学校,对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可寄宿到学校,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落实政策,确保夫妻双方外出打工可以将子女带到流入地就学,并且要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平等对待每个孩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流学和失
6、学问题。 3、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 教育网络作用发挥欠缺。 由于家庭、社会、学校缺乏沟通,造成三位一体”作用发挥效果不明显。 思考和建议: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充分利用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家长会,通报情况,使学校与家庭产生教育的合力。学校除了学业,还要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与家长多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心理状况和成长变化。 4、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个别家长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认为孩子对付初中毕业后就可以务农或打工,使部分留守儿童上进心缺乏。 思考和建议:加强家庭教育,正确处理外出务工与教育子女的关系。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任何教育都无法代替的, 父母亲 不能放松对子女的教育,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情况下,应该充分考虑下一代前途。 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否,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共建。从目前现状而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将在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它不仅是学校和家庭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必须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当作一项希望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并切实落实在行动上,全面推动和谐社会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