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1).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518745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3.54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word)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1) 学 校 教 学 质 量 分 析 报 告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根据县教育局期末考试方案的安排,我校于2015年1月13日———1月15日(小学1月13日——-1月14日上午)进行了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生学业水平检测。 现将我校各班各学科教学质量作如下分析: 一、学校各年级考试基本情况简介: 各班参加考试人数:一年级86人,二年级73人,三年级68人,四年级65人,五年级43人,六年级57人,七年级235人,八年级170人,九年级197人。期中一年级3个班、二年级3个班、三年级3个班、四、五、六年级各2个班、七年级8个班,八年级6个班,九年级7个班。 二、各学科教学质量分析: (一)、汉语部语文学科: 1、试卷结构及难易程度 语文学科试卷共由三方面构成:基础知识,课内外现代文及古诗文阅读 ,作文。 基础知识考查的是学生拼音、词语、词义理解、形近字组词、修改错别字、古诗名言默写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 阅读题考查的课内外现代文及古诗文知识。具体为词语的运用、句子在文中作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内涵等方面.  作文切合学生实际,基本上做到语句通顺,根据提示,有话可写,能写满规定字数。 2、考试成绩分析 科目 年级 A等级所占比例 B等级所占比例 C等级所占比例 D等级所占比例 合格率 语 文 一年级 57.0 35.0 5.0 3.0 97 二年级 89.0 7.8 0.0 3.2 96。8 三年级 55。0 25.0 15.5 4。5 95.5 四年级 58.0 20.0 17.9 4.1 95。9 五年级 20.0 20。0 55。0 5。0 95 六年级 23。0 40.0 33.2 3。8 96.2 七年级 22。0 43。0 28。3 6.7 93.3 八年级 10。0 45.0 35.2 9.8 90.2 九年级 12。0 53。0 27.4 7。6 92.4 3、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课外阅读积累面窄量少,阅读习惯还没有养成。阅读、理解、审题能力差,对较灵活的题目和课外阅读题目不能很好解答,得分率低,反映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较低。 (2)写作能力还处在较低水平上,卷面不够清晰,书写能力不高,可以看出教师平时作文指导方式单一,随意性较大,对学生交流借鉴指导力度不足,学生从同学教师中获得的指导帮助不多。 (3)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差生转化较差. 4、整改措施建议: 加强教师对课改的认识,对学科教学的认识程度,抓好薄弱年级.加强家校联系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家长对学生的要求和学校的配合. 对学生要从严要求。把心思真正放在学习上.培养学生养成适宜高效的学习习惯。在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同时,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抓好单元测试,加强单元考试成绩的监控,强化过程管理, (二)、汉语部理科 1、试卷结构及难易程度 理科试卷共由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解答计算题等方面构成: 选择题、填空题考查的是学生基本概念理解、运用,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用生活中事例使书本知识常识化,能够很好地挖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作图和实验探究题考查的是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协调能力和对图的认知解答能力。 解答计算题考查的是学生熟练掌握公式,深刻理解公式中的量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考试成绩分析 科目 年级 A等级所占比例 B等级所占比例 C等级所占比例 D等级所占比例 合格率 数 学 一年级 68.0 20.0 10。5 1。5 98。5 二年级 74。0 16.0 6.8 3.2 96.8 三年级 64。0 25.0 11。0 0。0 100 四年级 38。0 25。0 32.9 4。1 95。9 五年级 20.0 25。0 50。0 5。0 95 六年级 25。0 41.0 30.2 3.8 96.2 八年级 15。0 36.0 39.2 9.8 90.2 九年级 5。0 42。0 45.4 7。6 92。4 物 理 八年级 1。0 42。0 47。2 9.8 90.2 九年级 4.0 46。0 34。8 15。2 84。8 化学 九年级 12。0 42。0 38.4 7.6 92.4 生 物 七年级 11.0 32。0 43。6 13。4 86。6 八年级 9.0 53。0 28。2 9.8 90。2 3、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学生分组实验量少,未养成好的实验习惯。读题、理解、审题能力差,对实验和相关的实际生活中的题目不能很好解答,得分率低,反映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差、综合解答能力差。学生学习理科的思想和方法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2)解答、计算能力还处在很低的水平上,卷面中的图形不够清晰,识图能力很差,可以看出教师平时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对学生辅导力度不足,学生从教师中获得的指导帮助不是很多。 4、整改措施建议: 加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要吃透教材.教学中要打好基础知识,尽可能多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要时和家长联系,要求家长配合老师搞好教学。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夯实基础的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难点的理解和突破,及时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复习过程中,除了带领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外,也要注意不能遗漏,对实验技能训练等引起足够的重视。 学生要从严要求。把心思真正放在学习上.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让他们懂得变通,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还要抓好单元测试,鼓励学生多做题、多思考,强化学生对试题的审题,加强识图能力。 (三)、汉语部英语学科 1、试卷结构及难易程度 英语学科试卷共由三方面构成:听力部分,基础知识,书面表达。 听力试题紧扣教材,突出重点,注重对基础知识、技能的考查. 基础知识考查的知识覆盖面较广,重点、难点和疑点比较突出,注重能力考查。考查以动词为主,兼顾其它词类,并考查句法和语言点。考查的方式突出了语境。 阅读理解题,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的理念.通过阅读短文,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书面表达写作内容与课本内容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是对教材的深加工,做到了学以致用。考查了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 2、考试成绩分析 年级 A等级所占比例 B等级所占比例 C等级所占比例 D等级所占比例 合格率 三年级 64.0 25。0 6。5 4。5 95.5 四年级 88.0 6.0 6。0 0.0 100 五年级 35。0 40.0 20。0 5.0 95 六年级 23.0 40.0 33。2 3。8 96。2 七年级 15.0 36。0 42.3 6.7 93.3 八年级 7.0 42.0 31。4 19.6 80.4 九年级 3.0 36.0 53.4 7。6 92.4 3、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对单词没理解透,平时讲过的语法没记住,不能灵活应用。交际运用失分较多,主要是课文掌握不到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学生对一些基本词汇、语法、句型的掌握不够熟练,也就谈不上运用了。 (2)书面表达中考生的主要错误有:①在完成句子时不尊重原句的中文意思,改变了句意;②不会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的能力较差;③思路不清晰。④语言的基本功不扎实,病句较多;⑤书写习惯不好,卷面不整洁. (3)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不强,试卷中有许多试题要求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灵活运用知识独立解决.但考查的结果却暴露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4、整改措施建议: 英语老师要更好地把握《英语课程标准》对日常教学的指导。英语测试强化“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这一原则,基础知识的考查从注重语言形式转变为注重语言意义,并要求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其特定的含义,在情景设计上更加灵活和实用。 对学生加强管理,要求学生继续分层背单词,坚决不能停。 教师定期在班内进行单词竞赛。关注英语偏科学生,多进行学法指导及信心鼓励。及时落实背诵默写类作业。 (四)、汉语部政史地学科 1、试卷结构及难易程度 初中政史地学科试卷共由两大部分构成: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中又包括辨析题和材料题。 初中政史地学科试卷考查的知识点难易程度适当,基础知识占80%左右,中等题目占10%左右,难题占10%左右,符合8:1:1的出题难易比例。出题点紧扣初中政史地的重点和难点,能照顾到大部分学生。 2、考试成绩分析 科目 年级 A等级所占比例 B等级所占比例 C等级所占比例 D等级所占比例 合格率 思 想 品 德 三年级 68。0 25。0 2。5 4.5 95.5 四年级 75。0 22.0 0.9 4.1 95.9 五年级 65。0 25。0 5。0 5。0 95 六年级 85.0 11。2 0。0 3。8 96。2 七年级 46.0 32.0 15.3 6。7 93.3 八年级 16.0 38。5 25。9 19.6 80.4 九年级 42。0 32.0 18。4 7。6 92.4 历 史 七年级 7.0 42.0 44。3 6。7 93。3 八年级 32。0 48.4 9。8 9。8 90。2 九年级 7。0 45。0 40。4 7。6 92.4 地 理 七年级 10.0 38。5 44.8 6.7 93。3 八年级 10。0 25。0 45。4 19.6 80。4 3、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学生学习政史地的积极性不高,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大部分学生认为政史地学习的内容在生活中没有多大用处,同时政史地又是开卷考试,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思想上不重视,所以许多学生学到的最基础的知识也不记得。 (2)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差.政史地学习要做到学以致用,但在学习中发现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比较差,不会把问题与所学知识相结合,不会分析问题和总结。 (3)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中间力量少,学困生比较多。 4、整改措施建议: (1)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不同班级的学生学习情况不一样,教师不能用一种教学方式去授课,应该根据不同班级的不同学生去设计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加强对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教师要督促学生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加强记忆,加深理解,做到学以致用. (3)教师在工作中还要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政史地学习中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成绩优秀的学生要保持,还要有所提高,学困生特别是汉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理解能力差,成绩不理想,教师对这一部分学生要加强辅导。 总之,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持久的工作,不可急功近利,也没有捷径可走。细节决定成败,付出决定命运,只要我们执着地追求,只有踏踏实实地教、认认真真地学,不放弃每个细节,成功就会属于我们。只要我们全体教师端正意识,明确责任,抓课改、抓常规、提质量、讲奉献”,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将得到再次飞跃。 东买里乡中学 2015.1。1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