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摘要】表外筹资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未予反映的筹资行为.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报表,其左方主要反映企业的资产即投资状况,其右方主要反映企业筹资状况。表外筹资逃避了资产负镇表右方的筹资反映,同时也逃避了左方的资产反映。而表外筹资所形成的费用以及取得的经营成果却在利润表中反映出来。表外筹资的存在,使得会计报表的信息缺乏完整性和真实性,具有欺骗性。企业经营者热衷于表外筹资的原因在于利用表外筹资可以达到以下目的:调整资金结构、开辟筹资渠道、表外筹资可以加大企业负债的比例,而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负债比例却小于企业实际的负债比例。当企业欲提高资信程度、夸大自有资金比例时,
2、可以将表内负债转移到表外,以压缩表内负债比例;当企业需要追加借款,而表内负债比例对其已形成限制时,企业可以采取表外筹资的方法筹集资金以满足投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融通资金的渠道越来越广泛,除了传统的发行股票或债券,或从银行及其他机构、企业借款以外,表外融资已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融资方式.我们必须看到,作为一种积极、灵活的融资渠道,表外融资存在着欺骗公众、危害企业所有者及债权人利益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对表外融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进行探讨,以便于企业在实务中对表外融资加以适当地运用。【关键字】表外筹资 方式 企业财务 影响 对策目 录一、引言1。1 表外筹资的定义21。2 表外筹资研究的理论
3、意义21。3 企业表外筹资研究的现实意义21.4 论文的框架2二、企业表外筹资常见方式例析 2。1、应收票据贴现32.2、应收账款抵押或出售32。3、租赁方式筹资32.4、代销商品32.5、产品筹资协议3三、企业表外筹资的动机或目的3。1、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43。2、突破债务比例限制增加筹资金额43.3、美化企业财务指标43。4、作为减少或分散风险以及减少或递延支付税款的手段4四、表外筹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54.1表外筹资的积极作用54。2表外筹资的消极作用64.3表外融资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6五、对企业表外筹资业务的建议正 文 1、序言 1。1表外筹资的现状表外融资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中不作
4、负债记录而仍能达到筹资目的的融资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融通资金的渠道越来越广泛,除了传统的发行股票或债券,或从银行及其他机构、企业借款以外,表外融资已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以上讲述的应收票据贴现与背书转让、应收账款抵押或出售、租赁方式筹资、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我们必须看到,作为一种积极、灵活的融资渠道,表外融资存在着欺骗公众、危害企业所有者及债权人利益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对表外融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进行探讨,以便于企业在实务中对表外融资加以适当地运用。 1.2表外筹资的定义单从字面上讲,表外筹资就是资产负债表上未能反映的筹资行为,这是我国普遍学者的看法。而英国会计学者迈克戴维斯
5、对表外筹资的定义为:“表外筹资是在现有法律和会计准则下,企业为其经营活动进行筹资而避免将其筹资行为的一部分或全部放入资产负债表中的行为。”这个说法比我们常常理解的要具体一点,也就是因为这个具体化让我们对这个定义有两个方面的认识:表外筹资并不都是蓄意的结果,而有可能是会计制度允许的结果;表外筹资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如果能对这些企业的活动进行分析和归纳,无疑会对我们的表外筹资业务研究有更进一步的意义。而从现行会计实务来看, 还找不到一个在法律上拥有了某项资产而对由此引起的负债又不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的实例, 因此, 该定义存在着不精确之处.表外筹资的会计定义可表述如下: 表外筹资是指在现行的会计惯
6、例之下,企业通过各种协议等方式控制、使用了某项资产, 或者与某项资产继续保持密切的联系又不将相关的负债反映于资产负债表中的行为。1.3 表外筹资研究的理论意义根据我们的定义,表外筹资是在法律和会计制度允许范围内进行的一项企业经营活动筹资行为,而会计制度和法律本身会存在某些漏洞或是不合理,所以就必须要找出缺陷而很改进的地方。但是现行会计制度的建立本身是在对各种会计实务理论的描述、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并非都是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结果.所以,这样一来有些“合法”却不合理的表外筹资行为就具备了存在和滋生的“土壤”。对表外筹资会计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就要分清现行会计制度所允许的哪些表外筹资行为是不合理的,因而
7、应将其从表外移至表内进行研究;或者哪些行为的合理性暂时是无法判断的,可以移至以后研究。1。4 企业表外筹资研究的现实意义从定义可以看出,在现行的会计惯例之下,企业通过各种协议等方式控制使用了某项资产或者与某项资产继续保持密切联系又不将相关的负债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行为.可以说,表外筹资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以租赁业务为例,可以通过经营租赁形成表外融资,通过设计长期租赁形式逃避融资租赁绕开了债券契约和借款合同的限制,其产生的负债无法反映到报表中,因此从表面上改善了企业报表质量,提高了企业信用等级,使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在证券市场发行债券,取得供应商的信用,降低从银行贷款的难度。从这些原因我们可看出表
8、外筹资现象的存在会扭曲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方面的信息,并诱发一系列的利益冲突,从而有可能干扰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加大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因此,研究表外筹资现象具有普遍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制定更严格的会计准则,使得表外筹资尽可能地纳人到表内来. 1.4 论文的框架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表外筹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主要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企业表外筹资的常见方式企业网表外筹资的动机和目的表外筹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披露企业表外筹资的对财务状况的影响对企业表外筹资的建议二、企业表外筹资常见方式及问题披露作为方便有效的融资方式,表外筹资可以为企业开辟的融资渠道,缓解资金紧张的压力,加速资金周转,为
9、企业带来利益.同时 ,表外筹资所造成的信息扭曲,可能给相关者的利益带来极大的损害.基于这一认识,应当趋利避害,在规范表外筹资行为的同时,加强信息披露,剔除其中的虚假信息,防止恶意乃至非法的表外筹资行为,在维护企业利益的同时保护相关者利益2.1、应收票据贴现与背书转让。应收票据贴现与背书转让应收票据的贴现,实际上是以未到期的应收票据作为抵押而向金融机构融通资金,取得短期借款的一种融资行为。贴现票据到期而付款方无力支付时,应由贴现方偿还银行,因而形成一种具有不确定性.但其会计处理方法是,增加一项资产同时减少另一项资产,表现为企业两种资产形态的转换,从而使相应的负债放在了表外,造成表外筹资。与此类似
10、,以应收票据背书转让支付应付账款也属于表外筹资行为。其本来为或有事项,而企业为做出虚假财务状况可能产生的连带偿付义务界定为或有负债 ,对相关信息披露的要求在该准则中做出了明确规定:首先讲明形成的原因;其次,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如无法预计应说明理由) ;说明获得补偿的可能性.2.2、应收账款抵押或出售.有些赊销业务占较大比重的企业为了弥补流动周转资金不足,往往利用应收账款作为担保品,通过应收账款的抵押或出售,向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筹措必需的资金,从本质上讲,这种方式与应收票据性质相同.若款项收不回来,贷款机构有权向担保企业追索,但是作为担保品对待的应收账款,借款企业只承担部分风险,在会计处理上作
11、为资产转让,而不列为负债,仅仅是承担或有负债的责任。以上两种表外筹资方式是以注销债权为手段,将表内负债转移到资产负债表外。企业应将相关事实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便于报表使用者理解和分析企业的会计报表 ,示真实的会计信息,以利于相关人员做出正确判断和决策。2.3、经营租赁方式筹资。租赁业务自上世纪50 年代初在美国开始兴起至今,已成为企业筹资的重要形式之一,其中融资租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已作为承租企业资产进行处理,属于表内筹资,而经营租赁则为表外筹资。它是出租方以收取租金为目的将资产提供给承租方使用,租方因租入资产扩大了自身生产能力,却没有在承租方的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仅仅是在租入设备登记
12、簿上予以登记。这种为满足生产经营、缓解资金不足之需的租赁形式是一种表外筹资。而一些基于粉饰报表诱因开展表外筹资的企业,为了达到掩盖负债的目的,往往利用相互勾结的手段,将融资租赁变成经营租赁。例如,可以拟订虚假合同文本,出租方持有融资租赁文本,承租方保存经营租赁文本;化零为整,减少合同租赁期限,不停续签新合同等,手法不一而足,其目的是方便承租方将表内筹资转为表外筹资。针对这些现象,企业会计准则 -租赁规定:企业应视租赁的经济实质而不是其法律形式对租赁进行分类,一项租赁应否视为融资租赁不在于租赁合同的形式,而应视出租人是否将租赁资产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承租人。如果认定为融资租赁,则应以表内信息方式
13、加以披露。关于经营租赁表外筹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租赁准则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披露: 资产负债表日后连续三个会计年度每年将支付的不可撤销经营租赁的最低租赁付款额;以后年度将支付的不可撤销经营租赁的最低租赁付款总额。2。4、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指资产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但可预见未来现金流入的资产进行组合,构造和转变成资本市场上可以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存量资产经包装后,出售给特设载体,特设载体向资本市场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以获取资金,用以购买所受让的资产,资产发起人即获得了资金流入。其特点是资产所有权和收益权的某种程度分离,是资产组合的一种方式。这种融资方式起源于1970 年代的美国
14、,1980 年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最近,国内企业也已开始使用这种方式筹资。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国内会计准则尚无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但根据国际通行作法,在会计处理上,该业务只记录资产的转让,不表现负债的增加,构成表外筹资。另外,还有一种通过控制其他企业,转移负债的表外筹资方式.具体做法是,一个企业以种种手法降低股权比例,秘密控制另外一个企业,规避合并会计报表的要求。在业务运作过程中,通过受控企业向外借款,以租赁、销售等方式实现财产转移。在会计核算中,负债列示在受控企业账面,资产归控制企业使用,由于不需合并会计报表,控制企业就实现了表外筹资.2.5、产品筹资协议。这是一种销售交易同融资业务相结
15、合的所谓的市场创新。它由筹资企业与贷款机构订立协议,筹资方向贷款方出售自己的产品,并在另一相关交易中购回该产品。在会计处理上,筹资企业仅作产品销售的会计处理, 但不作产品购回会计处理,实质上这就类似于一种借款。这里,产品筹资协议将负债变为收入,虚计了利润.三、企业表外筹资的动机或目的 利用表外筹资,可以给企业带来许多好处:比如,可以避开举债筹资的限制性条款的约束;可以保存企业借款的实力;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弹性;可以减少期间费用和资产总额;可部分抵消通货膨胀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外融资产生的动因主要有下列几方面:3.1会计准则为表外融资提供了可能如准则中对资产、负债要素的确认是以过去已发生的交易
16、或事项为原则, 而对未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则不予确认。对于资产与负债的定义则偏重于法律形式, 而不重视其经济实质, 有的融资业务从法律上看, 并不构成企业的一项债务。因此表外融资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上得不到反映。这在客观上为表外融资提供了条件.又如合并报表的规定比较粗略, 未考虑到某些集团公司多种经营的分散程度,使得合并报表中反映不出具有实质上控制权的母公司的合并负债的情况。3。2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局限性使得某些创新项目无法在表内反映传统的计量模式是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之上的。在通货膨胀下, 企业的资产账面价值同现行市价之间偏差较大.由于资产是以历史成本来计量,其增值部分不允许调整( 不按现行市价计量)
17、,使得资产负债表反映的财务状况较差,历史成本的计量模式已承受不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因此经营者不得不将部分债务转移到表外.如果资产的价值能以现行市价计量, 进行表外融资的压力将得以减轻。同时,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对于创新金融工具计量、确认问题仍未很好地解决, 以致于它们至今为止仍无“家”可归。3。3表外融资的目的3。3.1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表外筹资不仅掩盖了资产负债表右方的筹资来源反映;同时也可能掩盖了报表左方资产的反映,使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的资产额、负债比例往往小于企业实际的资产数额和负债比例,起到了粉饰企业财务状况的作用。与此相反,表外筹资业务发生的费用以及由此取得的经营成果却可能在损益
18、表中反映出来,又粉饰了企业的经营业绩。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假销售真借款的形式进行表外筹资来掩饰亏损、虚增利润、将负债转到表外,其结果造成企业多交纳所得税,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使企业的资金更加紧张。3.3.2突破债务比例限制,增加筹资金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对风险的考虑和自我保护等需要,一般不愿贷款给亏损和缺乏资信的企业, 也不愿冒较大的风险贷款给资产负债比例超限的企业。西方许多国家,即使金融机构借款,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也要签订债务债权协议,并在协议中限定企业资产负债表上负债最大数及相应的财务指标上限。因此,有的企业为提高自己的资信程度和显示企业尚有一定余地的借款能力,以获得信
19、贷资金或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往往将表内负债转移到表外,以缩小表内负债比例。当企业需要追加借款,而表内负债比例对其形成制约时,企业则可能采取表外筹资方法较轻松地借到负债资金,以满足需要。3.3.3美化企业财务指标。误导投资者的判断、侵害债权人的利益。对于投资者来说,在企业预计的投资报酬度高于举债成本率时,通过表外筹资增加负债得来的资金,因为财务杠杆作用的发挥,可以提高自有资金利润率或普通股的每股盈余,从这一意义讲,投资者可能从中得到利益。但是,由于表外筹资具有隐蔽性,企业可能将表外筹资所形成的投资隐蔽起来,使会计报表反映的投资规模小于实际投资规模,即小于包括表外筹资实际所得资金的投资规模,这样
20、通过报表上数字计算出来的投资报酬率,这种夸大的投资报酬率给投资者提供了虚假的成果信息,使投资者盲目产生乐观情绪,放松对经营者加强监督,甚至会奖励经营者以激励其进一步努力,结果使投资者损失更大,对一些潜在投资者也容易产生误导作用。对于债权人来说,一方面表外筹资加大了企业实际负债比例,使企业资产负债率相对加大,债权人收回投资的风险性加大;另一方面,表外筹资会使表内债权人的债权价值降低。此外,由于表外筹资是处于地下,状态的筹资行为,其受法律保护程度相对较低,使表外债权人本息处于无保障状态。3。3。4减少或分散风险以及减少或递延支付税款的手段。例如,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固定资产更新周期日趋缩短,为减
21、少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经营者往往不采取直接购买的方式,而是采用租赁融资方式,将一部分风险转嫁给出租人承担,租金可以在税前抵扣,能减少所得税上交。四、表外筹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表外筹资是企业理财活动的创新,它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作为一种积极灵活的融资方式, 开辟了企业融资的新渠道,为企业投资者、经营者带来了利益; 一方面它具有风险性,运用不慎将给企业带来损失.同时它还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 使企业财务报表信息缺乏完整性和真实性,给信息使用者决策带来误导。积极的一面决定了它存在的必然性,消极的一面决定了必须对表外融资业务进行监管和披露。同时,表外融资对利益相关者的也有影响。下面从积极和消极作用两个方
22、面来说明表外筹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4。1积极作用表现在:表外融资可以改善企业的财务报表质量,优化企业财务状况.表外融资的特征之一是投资者要求权性质不太明确,难以区分其权益与债务的归属,但企业却增加了可获取收益的资源.有些融资业务从法律上看并不构成企业的负债,因此在资产负债表上得不到反映。这种将债务置于资产负债表外的做法,可以明显地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与传统融资方式相比较,此时根据财务报表计算的有关财务比率中,负债总额降低、资产负债率和净权益负债率下降,将会使借款人处于有利的地位,从而避免表内融资行为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后引起财务状 况恶化,如信用等级下降、借款成本提高等,影响企业的再融资,其本
23、质是为了防止财务报表反映企业负面的财务信息,用巧妙的手段来阻断负面信息的传递。企业进行表外融资,至少从表面上使资产负债表的质量得到明显改观,改善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增加了企业的偿债能力,为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带来利益,这是表外融资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因。不过,有些企业通过表外融资将财务比率控制在其所期望的范围内,从而达到粉饰企业财务状况、筹集所需资金的目的。开辟融资渠道,拓宽融资范围,规避借款合同限制,增大企业的举债能力.表外融资最为直接的结果是为企业开辟了融资渠道,企业可以利用从事代销商品、来料加工等业来占用其他企业的流动资金,在使其他企业获利的同时获取相应的利益,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表外
24、融资所筹集到的资金无需编列在资产负债表中,从而使得企业在获得借入资金的同时,又保持了法规所要求的资产负债率,规避了会计准则及公认会计惯例的限制,为企业提供了较为宽广的融资渠道。借款合同往往对借款人新增债务给予种种限制,例如规定不得突破某一资产负债率.于是,借款人便通过将某些债务置于资产负债表之外,来规避借款合同的限制。这时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资信程度,往往将表内负担转移到表外, 以压缩表内负债比率,夸大自有资金比例,以便突破高负债比例对企业借债所造成的限制,为企业在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上融资创造有利的条件。扩大企业经营成果,加大财务杠杆效应。表外筹资筹措的资金以及形 成的资产并不在资产负债表内直接
25、反映,而表外融资活动所取得的经营成果却 在利润表中反映出来,扩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根据财务杠杆原理,当企业未来投资收益率高于举债成本率时,企业负债越多,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其净资产收益率则越高.表外融资加大了财务杠杆作用,提高了自有资金利润率;同时使得另外一些反映盈利能力的比率,如总资产利润率、固定费用利润率等看起来也更 乐观。当然,也有个别企业通过“假销售真借款”的形式进行表外融资,以达到掩盖亏损、虚增利润,美化企业经营成果的目的.应付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举债能力造成的压力。历史成本计量应用的前提条件是物价稳定或者是币值不变,一旦物价发生明显的变化,历史成本原则难以有效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26、和经营成果。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很可能造成资产负债表上的许多资产项目的价值被严重低估。当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及相应的资产被严重低估时,企业的举债能力就会大大降低。通过表外融资,将部分债务置于财务报表之外,作为对这类资产被低估价值的抵销, 可以应付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举债能力造成的压力.4.2又有如下消极作用:低估投资规模,夸大投资收益率。由于表外绮资行为中的筹资与投资都没有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因而由此形成的真实的投资规模被排除在表外,使报表反映的投资规模小于实际的投资规模.而表外络资所取得的收益却已反映在利润表中.这样通过报丧数字计算的投资收益率就会高于实际投资收益率,这种夸大的
27、投资收益率给投资者提供了乐观的信息 同时也美化了企业形象掩盖亏损 , 虚张利润表外筹资还可以通过假销售真借款的形式来虚张利润,掩盖亏损,将负债转移到资产负债表外,如售后回购方式企业利用控股公司的间接表外络资形式。 由于企业资产的虚假销售形成了企业在所属会计期间的虚假利润,而这种虚假利润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将转为企业的负债,加剧企业的偿债负担。歪曲资本结构,加大财务杠杆作用,增加财务风险由于表外筹资绕过了资产负债表的反映,故资产负债表所列示的资本结构并不是企业真正的资本结构,特别是直接表外筹资一般都低估了企业的负债,如当企业的经营最比较大、期限较长或具有经常性时,则构成了一种长期性筹资。虽然它不包括
28、在企业的负债之内,但到期时必须支付租金,会对企业的偿债能力产生影响应收票据贴现和应收胀款出售带来的或有负债,售后回购引起的以后经营期间的负债,也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企业资本结构的真实披露与稳定性,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4。3表外融资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表外融资对企业经营者、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影响因各方利益不同有所差异, 导致各方对表外融资的态度也有所不同。第一,对企业经营者来讲,表外融资通常可以带来较为宽松的经营环境,能增加其可支配的资金,为其调整资本结构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同时,也为经营者的工作业绩增添光彩,给人以企业有着良好的财务状况的假象,为骗取收益提供方便。因此企业经营者主观上最愿意采用
29、表外融资。第二,对企业所有者来讲,表外融资对所有者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表外融资可以借助财务杠杆作用,提高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当企业投资收益率高于举债成本率时,表外融资可以提高企业自有资金利润率或每股收益,使所有者从企业表外融资中得到利益;另一方面,表外融资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使企业所有者无法得到企业实际投资收益信息,难以辨清企业经营状况,难以了解企业真实的经营前景。只有当所有者能够明确预见企业未来投资收益率高于举债成本率时,才会对表外融资采取支持态度,否则就可能会对表外投资采取慎重处理甚至反对的态度。这就要求企业所有者应当辩证地看待表外融资行为,善于发现企业业已存在的表外融资,识破其中动机,弄
30、清表外融资对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一旦发现表外融资属于企业虚报利润的行为,则应当立即加以制止,要求经营者将表外负债纳入表内,以减少虚增利润。第三,表外筹资对潜在的投资者是不利的。由于表外筹资不能提供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投资收益率以及经营利益等指标, 表外筹资将对市场潜在的投资者产生误导作用, 从而有可能诱使一些投资者跳入本不乐观的企业。第四,对企业债权人来讲,表外融资对债权人是不利的 。与表内融资比较,表外融资缺乏更多法律上的利益保障。加大了企业实际负债比率,使得企业负债比率相对加大,所有者投资对债权人投资的保护作用降低,表内债权人收回投资的保证性也随之降低。表内债权人利益受到表外债权人利益
31、的侵害。由于表外债权人本金受法律保护的程度低、风险大,因而表外债权人往往通过提高资金使用费来补偿风险,而表外债权人要求较高的利益,是对表内债权人本应得到收益的掠夺,会造成表内债权人的收益减少,加大了表内债权人收回本息的风险.表外筹资使债权人受资本保护的程度大为降低。表外筹资加大了企业实际的负债比例, 使得资本与负债的比率相对加大,所有者投资对债权人投资的保护作用降低,债权人收回投资的可能性降低表外筹资将使表内债权人的利益有可能受到表外债权人的侵害,因为表外债权人利用较高的收费标准有可能掠走表内债权人所可能得到的本息.另外,如果由于表外筹资费用较高而造成企业亏损或利润的减少,也会使本属于表内债权
32、人的利益得到减少因此,债权人对表外融资主要持反对态度.【结语】五、对企业表外筹资业务的建议 5。1 不断完善和规范现行财务与会计制度,尽可能将有关表外筹资业务纳入到表内。如对于应收票据贴现,主要是带追索权的票据, 应象外商资企业会计制度一样, 设置 应收票据贴现! 科目来反映应收票据贴现所形成的一种负债, 堵住将负债转移的做法; 同样应收账款抵押或出售, 也应设置 应收账款抵押借款! 科目, 以公允反映企业的可能负债。5。2权衡利弊, 合理选择租赁筹资方式。租赁筹资方式给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资金来源,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资金紧张状况, 但是这种方式资金成本较高、代价大, 其租金要比正常负债筹资
33、购买的设备使用成本高, 尤其在财务困难时, 固定的租金也会构成企业一项沉重的负担。因此, 企业在选择租赁筹资时, 要在企业资金短缺损失与租赁所增收益之间进行权衡, 只有在租入设备产生的收益大于租金时, 采取租赁筹资方式较好。5.3代销这种特殊的销售业务, 它无需垫付资金, 是一种免费的筹资方式, 企业应尽可能利用自身的生产能力、销售网络、销售渠道和信誉来争取类似这样的筹资方式。5.4加强监督, 注重防范, 杜绝经营者采取欺骗手段蒙蔽和伤害投资者、债权人的行为。尤其如产品筹资协议这种表外筹资方式, 投资者、债权人应加强检查与防范, 在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时, 重点注意审查将负债转移到表外、在表内
34、以虚假利润反映的做法。5。5积极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定会计信息披露准则, 。政府有关部门应完善立法,建立对表外融资的有效监管制度,引导企业将表外融资的目的限制于降低融资成本、调整资产结构等方面,对危害较大的表外融资限制其发展或纳入表内管理。其次,加强宣传,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广泛宣传,普及知识,可使企业所有者或债权 人如金融机构、往来单位、合资单位等充分认识到表外融资对自身的影响,充分考虑自身的承受能力,认真考察、慎重决策,把风险降到最低,使表外融资真正起到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再次,加强理论研究,严格财务报表揭示。表外融资自产生以来,方式方法不断推陈出新。然而,会计
35、准则的研究制定并没有跟上这一步伐,表外融资作为企业重要的理财活动,所引起的资产和负债虽然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但根据充分揭示原则,这些融资活动所引起的约定义务和或有负债应该在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因此,加强会计理论的研究工作,加速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减少表外融资对报表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影响,有利于企业不同利益主体对报表的使用。 对企业表内、表外信息披露内容进行规范, 以提高会计报表的信息质量和可理解性, 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真实、可靠.表外筹资 ,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财方式 ,正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 ,但由于相关的资产和负债增加均不在资产负债表上显示 ,在给企业带来利益的同时容易导致信息的扭曲
36、,对外界产生误导作用.因此 ,应依照有关规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相关信息进行如实披露。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金融工具创新步伐不断加快 ,表外筹资方式也不断推陈出新 ,而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往往落后于金融工具创新的步伐 ,所以 ,研究和借鉴国外的做法 ,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规范表外筹资行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 方卫东 企业表外筹资问题的思考(安徽省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安徽 黄山 245000) 2、 赵丽雯 表外融资的几种形式3、 万小文 表外筹资的几点思考4、 高灿 表外筹资简介 上海财经大学5、 刘红晔、潘端莲表外融资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6、 朱海涛 谈表外融资的合理运用和正确监管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7、 孟小君 对表外融资及其披露问题的探讨(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 浙江杭州310012)8、 吴祥云、 王斌 刍议租赁的表外筹资9、 于希文、王晓枫金融会计学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