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管理方法和技巧起重机械是现代经济建设中改善物料搬运条件,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机械化,提升劳动生产率不可缺乏物流运输设备。伴随人类生产活动规模不停扩大,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要求愈来愈高,和此相适应起重机械技术也在高速发展,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尤其多年来国有企业改制,民营企业快速崛起,起重机械需求量日益增大,依据济宁市五年起重机械增加量统计,和相比增加了1.6倍。但使用企业起重机械管理水平发展相对滞后,由此引发设备事故、安全事故也日益增多。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颁布实施,说明国家对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高度重视。那么怎样落实条例精神,科学地对起重机械进行综合管理,充足发
2、挥起重机械效能,努力提升起重机装备技术素质和作业水平,高效、优质、低耗完成施工安装、生产、装卸作业任务,保障安全生产,获取最好经济效率,促进企业经营连续发展,是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管理任务和目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包含设备选型论证,安装调试,特检机构检验、安全管理制度制订,维护保养、操作运行、改造、大修、报废等全过程管理。1、起重机械选购安装及检验1.1选型企业在选购起重机械时,首先要对本企业使用范围、工作频繁程度、利用率、额定起重量等原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合本单位使用要求工作等级起重机。依据确定技术参数,进行市场调研。选择供货厂家,必需是含有特种设备安全许可证专业起重机制造企业。并考察制
3、造厂家加工设备配套性,生产规范性,产品优异性,进行比较后选择价格合理,质量好,性能优良,安全装置齐全起重机械。设备到货后,开箱验收时要检验随机技术资料是否齐全,随机配件、工具、附件是否和清单一致,设备及配件是否有损伤、缺点等,并做好开箱验收统计。1.2安装单位选择起重机械安装队伍可选择有安装资格制造厂家,形成制造、安装、调试一条龙服务模式。除此之外,选择安装单位必需是含有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特种设备安装(维修)安全认可证专业队伍,并含有安装对应起重量安装资格。安装单位确定后,安装前要帮助安装单位办理特种设备开工汇报,并检验安装队伍施工组织方案、安装设备、安装程序、技术要求、安装过程中隐蔽工
4、程验收统计、自检汇报等是否符合要求。安装完成后要监督安装单位进行全方面自检和运行试验、载荷试验,确定自检合格后,申报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进行安装验收。验收合格并取得了安全使用许可证后,方可投入使用。验收合格后,使用单位应将起重机随机技术资料、安装资料及检验汇报书等相关技术资料存档。以后在使用中发生定时检验、大修、改造、事故统计等资料也一并存入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2、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章制度全方面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规政策,经过采取技术、经济和组织管理一系列方法,应用优异科学管理手段和方法,对起重机械实施综合管理,做到周密计划、择优选购、合理配置、正确安装、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安
5、全生产、定时检验、适时改造、适时报废等全过程管理。以取得起重机寿命周期费用经济,综合效率最高,确保安全运行,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技术进步和高效经营。2.1安全技术档案起重机械使用企业要建立健全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起重机械档案包含:(1)起重机械出厂技术资料、产品合格证、使用维护说明书、易损零件图、电气原理、电器元件部署图、必需安全附件型式试验汇报、监督检验证实文件等相关资料。(2)安装过程中需要技术资料,安装位置,启用时间。(3)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出具验收证实或定时检验汇报书。(4)日常保养、维护、大修、改造、变更、检验和试验统计。(5)设备事故、人身事故统计。(6)上级主管部门设备安全评价。(7)特
6、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相关隶属仪器仪表维保及检测统计。2.2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要确保起重机械安全运行就要有完善管理规章制度,使作业者有章可循,管理者有法可依。健全和落实特种设备组织管理机构,配置强有力专业管理队伍,并保持相对稳定以适应管理工作要求,管理制度应有以下内容:(1)起重机械事故应抢救援预案。(2)职能管理部门和司机岗位责任制。(3)安全操作技术规程。(4)维保大修、改造、报废制度。(5)日常检验及定时检验维修保养制度。(6)管理、操作维修人员培训考评制度。(7)操作人员交接班制度。(8)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2.3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方法和援救预案依据特
7、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31条要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制订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方法和救援预案。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设置以单位领导牵头,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为主,相关部门配合紧急事故救援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依据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情况,判定可能出现故障、引发险情、意外事故发生,制订出适合本单位起重机械特点应对方法。该方法应包含对起重机械出现事故后处理标准,紧急情况下所采取程序、方法、步骤及相关部门人员职责、分工协作等,并定时组织现场演练。3、起重机械运行管理3.1操作人员管理操作人员在上岗前要对所使用起重机械结构、工作原理、技术性能、安全操作规程、保养维修制度等相关知识和国家相关法规、规范、标准进
8、行学习掌握。经当地技术监督部门培训取得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两个方面考评,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3.2起重机械“三定”管理“三定”管理是指定人、定机、定岗制度。起重机械“三定”制度首先是制度制订和制度形式确实定,其中定人、定机是基础。要求人人有岗有责,起重机台台有些人操作管理:“定岗”责任是确保。3.3定时检验维护管理起重机械使用单位要常常对在用起重机械进行检验维保,并制订一项定时检验管理制度,包含日检、周检、月检、年检,对起重机进行动态监测,有异常情况随时发觉,立即处理,从而保障起重机械安全运行。(1)日检。由司机负责作业例行保养项目,关键内容为清洁卫生,润滑传动部位,调整和紧固工作。经过运
9、行测试安全装置灵敏可靠性,监听运行中有没有异常声音。(2)周检。由维修工和司机共同进行,除日检项目外,关键内容是外观检验,检验吊钩、取物装置、钢丝绳等使用安全状态、制动器、离合器、紧急报警装置灵敏、可靠性,经过运行观察传动部件有没有异常响声,及过热现象。(3)月检。由设备安全管理部门组织检验、同使用部门相关人员共同进行,除周检内容外,关键对起重机械动力系统、起升机构、回转机构、运行机构、液压系统进行状态检测,更换磨损、变形、裂纹、腐蚀零部件,对电气控制系统,检验馈电装置、控制器、过载保护、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可靠。经过测试运行检验起重机械泄漏、压力、温度、振动、噪声等原因引发故障征兆。经观察对起重
10、机结构、支承、传动部位进行状态下主观检测,了解掌握起重机整机技术状态,检验确定异常现象故障源。(4)年检。由单位领导组织设备安全管理部门挑头,同相关部门共同进行,除月检项目外,关键对起重机械进行技术参数检测,可靠性试验,经过检测仪器,对起重机械,各工作机构运动部件磨损、金属结构焊缝、测试探伤,经过安全装置及部件试验,对起重设备运行技术情况进行评价。安排大修、改造、更新计划。4、起重机安全技术检验内容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验方法有两种,一个是感官检验;另一个是利用测试仪器、仪表对设备测控。4.1感官检验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验很大部分凭检验人员经过看、听、嗅、问、摸来进行。起重机械检验规程()296号所
11、要求起重机械检验项目中占总项目70%以上是感官检验。经过感官看、听、嗅、问、摸对起重机械进行全方面直观诊疗,来取得所需信息和数据。看:经过视觉依据起重机械结构特点,观察其关键传动部位、承力结构关键点、故障现象源兆。听:经过听觉分析出起重机械设备各部位运行声音是否正常,判定异常声音出自部位,了解病因,找出病源。嗅:经过嗅觉分辨起重机械运动部位现场气味,分辨零部件过热、磨损、过烧位置。问:向司机及相关人员问询起重机运行过程中,易出故障点,发生故障经过、类别。判定起重机安全技术情况。摸:经过用手触摸起重机运行部件,依据温度改变、振动情况,判定故障位置和故障性质。4.2测试仪器检验依据中国外起重机械发
12、展趋势,现代化应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疗技术已在起重机械设计和使用中广泛推广。在起重机械运作状态下,利用监测诊疗仪器和教授监控系统,对起重机械进行检(监)测,随时掌握起重机技术情况,预知整机或系统故障征兆及原因,把事故消除于萌芽状态。4.3起重机通用部件安全检验(1)吊钩。检验吊钩标识和防脱装置是否符合要求,吊钩有没有裂纹、剥裂等缺点;吊钩断面磨损、开口度增加量、扭转变形,是否超标;吊钩颈部及表面有没有疲惫变形、裂纹及相关销轴、套磨损情况。(2)钢丝绳。检验钢丝绳规格、型号和滑轮卷筒匹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钢丝绳固定端压板、绳卡、契块等钢丝绳固定装置是否符合要求。钢丝绳磨损、断丝、扭结、压扁、弯折、
13、断股、腐蚀等是否超标。(3)制动装置。制动器设置,制动器型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制动器拉杆、弹簧有没有疲惫变形、裂纹等缺点;销轴、心轴、制动轮、制动摩擦片是否磨损超标,液压制动是否漏油;制动间隙调整、制动能力能否符合要求。(4)卷筒。卷筒体、筒缘有没有疲惫裂纹、破损等情况;绳槽和筒壁磨损是否超标;卷筒轮缘高度和钢丝绳缠绕层数能否相匹配;导绳器、排绳器工作情况是否符合要求;(5)滑轮。滑轮是否设有防脱绳槽装置;滑轮绳槽、轮缘是否有裂纹、破边、磨损超标等情况,滑轮转动是否灵活。(6)减速机。减速机运行时有没有猛烈金属摩擦声、振动、壳体辐射等异常声音;轴端是否密封完好,固定螺栓是否松动有缺损等情况;减
14、速机润滑油选择、油面高低、立式减速机润滑油泵运行,开式齿轮传动润滑等是否符合要求。(7)车轮。车轮踏面、轮轴是否有疲惫裂纹现象,车轮踏面轮轴磨损是否超标。运行中是否出现啃轨现象。造成啃轨原因是什么。(8)联轴器。联轴器零件有没有缺损,连接松动,运行冲击现象。联轴器、销轴、轴销孔、缓冲橡胶圈磨损是否超标。联轴器和被连接两个部件是否同心。4.4起重机安全保护装置检验(1)超载保护装置。超载保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符合设计要求,液压超载保护装置开启压力;机械、电子及综合超载保护器报警、切断动力源设定点综合误差是否符合要求。(2)力矩限制器。力矩限制器是臂架类型起重机防超载发生倾翻安全装置。经过增幅法或
15、增重法检验力矩限制器灵敏可靠性,并检验力矩限制器报警、切断动力源设定点综合误差是否在要求范围内。(3)极限位置限制器。检验起重设备变幅机构,升降机构、运行机构达成设定位置距离时能否发生报警信号,自动切断向危险方向运行动力源。(4)防风装置。对于臂架根部铰接点高度大于50米起重机应检验风速仪,当达成风速设定点时或工作极限风速时能否正确报警。露天工作在轨道上运行起重机应检验夹轨器、铁鞋、锚固装置各零部件是否变形、缺损和它各自独立工作可靠性。对自动夹轨器,应检验对突发性阵风防风装置和大车运行制动器配合实现非锚定状态下防风功效和电气联锁开关功效可靠性。(5)防后倾翻装置。对动臂变幅和臂架类型起重机应检
16、验防后倾装置可靠性,电气联锁灵敏性,检验变幅位置和幅度指示器指示精度。(6)缓冲器。对不一样类型起重量、运行速度不一样起重机,应检验所配置缓冲器是否相匹配,并检验缓冲器完好性、运行到两端能否同时触碰止挡。(7)防护装置。检验起重机上各类防护罩、护栏、护板、爬梯等是否完备可靠,起重机上外露有可能造成卷绕伤人、开式传动;联轴器、链轮、链条、传动带等转动零部件有没有防护罩,起重机上人行通道,爬梯及可能造成人员外露部位有没有防护栏,是否符合要求。露天作起重机电气设备应设防雨罩。4.5电器控制装置(1)控制装置。应检验电气配件是否齐全完整,机械固定是否牢靠、无松动、无卡阻;供电电缆有没有老化、裸露;绝缘
17、材料应良好。无破损变质;螺栓触头、电刷等连接部位应可靠;起重机上所选择电气设备及电气元件应和供电电源和工作环境及工作条件相适应。对裸线供电应检验外部涂色和指示灯设置是否符合要求;对软电缆供电应检验电缆收放是否合理;对集电器要检验滑线全长无弯曲,无卡阻接触可靠。(2)电气保护。在起重机进线处要设易于操作主隔离开关,起重机上要设紧急断电开关,并检验能否切断总电源。检验起重机电源和各机构是否设短路保护、失压保护、零位保护、过流保护及特殊起重机超速、失磁保护。检验电气互锁、连锁、自锁等保护装置齐全有效性。检验电气线路绝缘电阻,电气设备接地、金属结构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起重机上全部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金
18、属外壳、变压器铁芯及金属隔离层、穿线金属管槽、电缆金属护层等和金属结构均应有可靠接地(零)保护。4.6金属结构应检验关键受力构件是否有整体或局部失稳、疲惫变形、裂纹、严重腐蚀等现象。金属结构连接、焊缝有没有显著变形开裂。螺栓或铆固连接不得有松动、缺损等缺点。高强度螺栓连接是否有足够预紧力。金属结构整体防腐涂漆应良好。4.7司机室应检验司机室悬挂和支承连接牢靠可靠性,司机室门锁和门电气联锁开关、绝缘地板和干粉灭火器应配置齐全有效。对于有尘、毒、辐射、噪声、高温等有害环境作业起重机应检验是否加设了保护司机健康必需防护装置。司机室照明灯、检修灯必需采取36V以内安全电压。4.8安全标志应检验起重机起重量标志牌,技术监督部门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是否悬挂在显著部位。大车滑线、扫轨板、电缆卷筒、吊具、台车、夹轨器、滑线防护板、臂架、起重机平衡臂、吊臂头部、外伸支腿、有些人行通道桥式起重机端架外侧等,是否按要求要求喷涂安全标志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