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样本.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513852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样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样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样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总则 1.0.1 为了使节水浇灌工程建设有一个合理、可行、统一衡量尺度,促进节水浇灌事业健康发展,制订本规范。1.0.2 节水浇灌工程建设必需重视效益、确保质量、加强管理,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技术优异、运行可靠。1.0.3 本规范适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大田、菜地、果园、苗圃和草场等节水浇灌工程计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和评价。 1.0.4 负担节水浇灌工程设计单位必需持有丙级(含)以上水利工程设计资质证书。负担工程施工安装单位必需持有省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颁发施工安装许可证。节水浇灌工程应选择经过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材料及设备,不得使用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产品使用说明产品。1.

2、0.5 节水浇灌工程应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切实发挥节水增产作用。1.0.6 节水浇灌工程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要求。2 工程计划2.0.1 节水浇灌工程计划应搜集水源、气象、地形、土壤、作物、浇灌试验、能源、材料、设备、社会经济情况和发展计划等方面基础资料。2.0.2 节水浇灌工程计划应符合当地农业区划和农田水利计划要求,并应和农村发展计划相协调,采取节水技术应和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相结合。2.0.3 节水浇灌工程应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及环境评价确定水资源可连续利用最好方案。节水浇灌工程形式应依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水土资源特点和农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选择。2.

3、0.4 平原区浇灌面积大于100hm2、山丘区浇灌面积大于 50hm2节水浇灌工程,宜分为计划(项目提议书或可行性研究)、设计两个阶段进行。面积小工程可合为一个(设计)阶段进行。2.0.5 节水浇灌工程计划结果应包含计划汇报、概算书及工程部署图。浇灌面积在333hm2(含)以上工程部署宜绘制在大于1/5000地形图上,面积小于333hm2宜绘制在1/1/5000地形图上。2.0.6 节水浇灌工程计划应和道路、林带、供电等系统,和居民点计划相结合,充足利用已经有水利工程设施,并依据需要设置排水系统。3 浇灌水源3.0.1 节水浇灌工程应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水资源,发挥浇灌水源最大效益。3.0.2

4、节水浇灌应充足利用当地降水。井灌区应预防地下水超采;渠灌区应搜集利用浇灌回归水;井渠结合灌区应经过地面水和地下水联合利用,提升浇灌水反复利用率。 3.0.3 用微咸水作为浇灌水源时,应采取咸、淡水混灌或轮灌;用工业或生活污废水作为浇灌水源时,必需经过净化处理,达成浇灌水质标准,方可用于浇灌。 3.0.4 在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250mm旱地农业区,采取方法集蓄雨水作为浇灌水源时,水源工程规模必需经过论证,满足雨季能集蓄浇灌要求水量。4 浇灌用水量4.0.1 节水浇灌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正常水文年份单位面积用水量应较建成前节省20%以上。4.0.2 水稻浇灌用水量应依据“薄、浅、湿、晒”浇灌等控制

5、浇灌模式确定。4.0.3 旱作物、果树、蔬菜等浇灌用水量应按产量高、水分生产率高节水浇灌制度确定。4.0.4 水资源紧缺地域,浇灌用水量可依据作物不一样生育阶段对水敏感性,采取灌关键水、非充足浇灌等方法确定。 5 浇灌水利用系数5.0.1 渠系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5;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5;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5;井灌区采取渠道防渗不应低于0.9,采取管道输水不应低于0.95。5.0.2 田间水利用系数,水稻灌区不宜低于0.95;旱作物灌区不宜低于0.90。 5.0.3 浇灌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0;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0;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0;井灌区不应低

6、于0.80;喷灌区、微喷灌区不应低于0.85;滴灌区不应低于0.90。5.0.4 井渠结合灌区浇灌水利用系数可依据井、渠用水量加权平均按附录B公式(B4)计算确定。6 工程和方法技术要求6.0.1 渠道防渗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1 防渗渠道断面应经过水力汁算确定,地下水位较高和有防冻要求时,可采取宽浅式断面。2 地下水位高于渠底时,应设置排水设施。 3 防渗材料及配合比应经过试验选定。4 采取刚性材料防渗时,应设置伸缩缝。5 标准冻深大于10cm地域,应考虑采取防治冻胀技术方法。6 渠道防渗率,大型灌区不应低于40;中型灌区不应低于50;小型灌区不应低于70;井灌区如采取固定渠道输水,应全部防渗

7、。7 大、中型灌区宜优先对骨干渠道进行防渗。 6.0.2 井灌区低压管道输水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田间固定管道用量不应低于 90m/hm2。2支管间距,单向部署时不应大于75m,双向部署时不应大于150m。3 出水口(给水栓)间距不应大于100 m,宜用软管和之连接进行浇灌。4 应设有安全保护装置。严寒地域应布设排水、泄空及防冻害装置。5 对计划中将要实施喷灌输水管道系统,应根据喷灌工程技术要求。6.0.3 喷灌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1 喷灌应满足均匀度要求,不得漏喷,不得产生地表径流。2 喷灌雾化指标应满足作物要求。3 管道式喷灌系统应有控制、量测设备和安全保护装置。 4 中心支轴式、平移式

8、和绞盘式喷灌机组应确保运行安全、可靠。5 轻型和小型移动式喷灌机组,单机控制面积以3hm2和6hm2为宜。6.0.4 微灌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1 微灌用水必需经过严格过滤、净化处理。2 浇灌时应满足均匀度要求,不得产生地表径流。3 应安装控制、量测设备和安全保护装置。4 条播作物移动式滴灌系统灌水毛管用量不应少于900m/hm2。6.0.5 地面浇灌田间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1 水稻灌区应格田化,不得串灌。格田规格平原区以长60120m、宽2040m为宜,山丘区可依据地形作合适调整。2 旱作物灌区应平整土地,其畦田长度不宜超出75m;畦宽不宜大于3m,并应和农机具作业要求相适应。 3 灌水沟长不

9、宜超出100m。6.0.6 注水灌(含坐水种)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有可靠水源和取水、运水设备,注水灌设备和供水量应满足作物在最好时期内播种和苗期灌水要求,且灌水均匀。2 水源控制面积应按每次用水量不少于75 m3/hm2计算。3 水源至田间运水距离,采取畜力运水,不宜大于200m,采取机械运水,不宜大于500m。6.0.7 雨水集蓄工程用于浇灌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包含集流、输水、沉淀、蓄存、节水浇灌等设施,且配套合理。 2 专用集流面应采取集流效率高防渗材料铺设,蓄水窖(池)必需采取防渗方法。3 采取滴灌或膜上灌时工程规模宜按每次灌水量不少于150m3/hm2确定。6.0.8 膜上灌应符合

10、下列要求:1 畦田规格应符合本规范6.0.5要求。2 浇灌均匀系数不应低于0.7。3 对废弃塑膜应有搜集处理方法。6.0.9 地面移动软管浇灌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有可靠水源,机、泵、管配套合理。2 软管长度不宜大于200m。3 田间工程应符合本规范6.0.5要求。7 效益7.0.1 节水浇灌应有利于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7.0.2 节水浇灌应使工程方法和农艺方法、管理方法相结合,提升浇灌水产出效益。7.0.3 实现节水浇灌后,粮、棉总产量应增加15以上,水分生产率应提升20以上,且不应低于1.2kg/m3。7.0.4 节

11、水浇灌项目效益费用比应大于l.2。8 节水浇灌面积8.0.1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且其它指标达成本规范要求,可认定为节水浇灌工程面积:1 渠道输水浇灌工程,渠道符合本规范5.0.l或6.0.l要求,田间符合本规范5.0.2或6.0.5要求。2 低压管道输水浇灌工程,管道符合本规范5.0.l或6.0.2要求,田间符合本规范5.0.2或6.0.5要求。3 喷灌工程符合本规范5.0.3或6.0.3要求。4 微灌工程符合本规范5.0.3或6.0.4要求。8.0.2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可认定为节水浇灌方法面积:1 渠道防渗工程符合本规范5.0.l或6.0.1要求。2 低压管道输水工程符合本规范5.0.l或

12、6.0.2要求。3 田间工程符合本规范6.0.5要求。4 水稻采取“薄、浅、湿、晒”控制浇灌模式。5 注水灌(含坐水种)符合本规范6.0.6要求。6 雨水集蓄工程用于浇灌符合本规范6.0.7要求。7 膜上灌符合本规范6.0.8要求。8 地面移动软管浇灌符合本规范6.0.9要求。8.0.3 节水浇灌工程面积和节水浇灌方法面积不得反复统计。在同一浇灌面积上,采取多个节水浇灌工程或方法时,只能依关键工程或方法统计一个。附:本规范相关名词解释1 节水浇灌用尽可能少水投入,取得尽可能多农作物产出一个浇灌模式,目标是提升水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节水浇灌内涵包含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输配水系统节水、田间浇灌过程

13、节水、用水管理节水和农艺节水增产技术方法等方面。2 浇灌回归水在农田浇灌中,流经渠系和田间地表水流和地下水渗流回流到下游沟渠或河道中浇灌余水。3 “薄、浅、湿、晒”浇灌一个水稻节水浇灌模式,其技术关键点是:薄水插秧、浅水返青、薄湿分蘖、晒田蹲苗、回水攻胎、浅薄扬花、湿润灌浆、落干黄熟。 4 控制浇灌在水稻返青后各个生育阶段,田面不再建立水层,依据水稻生理生态需水特点,以土壤含水量作为控制指标,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节水浇灌模式。5 水分生产率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作物全生育期耗水量比值。6 关键水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最敏感时期灌水。7 非充足浇灌在作物全生育期内不能全部满足需水要求、意在取得总体最好

14、效益浇灌模式。 8 浇灌水利用系数灌入田间水量(或流量)和渠道引入总水量(或流量)比值。9 渠系水利用系数末级固定渠道放出总水量和渠首引进总水量比值。 10 田间水利用系数净灌水定额和末级固定渠道放出单位面积灌水量比值。11 渠道防渗率灌区固定渠道最大过水表面积中防渗面积和总表面积比值,以百分数计。12 膜上灌在地膜栽培基础上,利用地膜输水,经过放苗孔和膜侧旁渗给作物供水灌水方法。13 注水灌(含坐水种)利用专门设备将一定量水注入土中,提升土壤墒情,满足种子发芽和保苗需水一个局部灌水方法。14 大型灌区控制面积在0 hm2以上灌区。15 中型灌区控制面积为6670 hm2灌区。16 小型灌区控制面积在667hm2以下灌区。17 井灌区以井水作为浇灌水源灌区。18 井渠结合灌区浇灌水源现有井水,又有地表水灌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