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燕山大学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题目:双波长近红外光谱法无创脑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学院(系): 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10级生物医学工程2班学 号: 100103040032 学生姓名: 郭文 指导教师: 赵勇 等 教师职称: 副教授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基层教学单位:生物医学工程系 学 号100103040032学生姓名郭文专业(班级)生物医学工程2班设计题目 双波长近红外光谱法无创脑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技术参数 1.产生方波的频率是500HZ,幅值是5v 2.恒流源是0安培到1微安可调 3.滑动电阻R1是20K和R2是50K 设计要求 1.利用光电池
2、接受不同的频率找出最佳工作频率 2.利用施密特产生正弦波脉冲信号 3.利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仿真与优化。工作量 1.调设计调频信号电路;2.MULTISUM软件学习;3.功能电路仿真与参数优化;4.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一份工作计划1天 方案调研与系统总体设计;2天 仿真软件学习;3天 功能电路仿真与元件参数优化;4天 整体电路联调;5天 系统总结完成报告。参考资料1现代测控电路 李刚等 天津大学出版社2. 根据自己找到资料填写3网上相关资料指导教师签字基层教学单位主任签字说明:此表一式四份,学生、指导教师、基层教学单位、系部各一份。年 月 日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评审意见表指导教师评语: 该
3、生学习态度 (认真 较认真 不认真) 该生迟到、早退现象 (有 无) 该生依赖他人进行设计情况 (有 无)成绩: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答辩小组评语: 设计巧妙,实现设计要求,并有所创新。 设计合理,实现设计要求。 实现了大部分设计要求。 没有完成设计要求,或者只实现了一小部分的设计要求。成绩: 组长: 年 月 日课程设计总成绩:答辩小组成员签字:年 月 日 目录第一章 摘要1第二章 原理与推导2第一节脑血氧监测的意义 2 第二节组织成分的光谱特性为脑血氧检测提供可能3第三节脑血氧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推导新的计算方法4第三章系统硬件设计11第一节电源制作11第二节传感器设计1231光源的选择123
4、2光电转换器的选择及其对光调制频率响应特性的研究12 321硅光电池的特性13 322 光电池对光调制频率响应特性的实验研究1433传感器的构建16 331脉冲发生器16 332恒流源17 3. 3. 3 同步积分模块18第四章 心得体会19第五章 参考文献20 第一章 摘要 随着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医学仪器亦有了长足的进步,研究无创伤、微型化和智能化的医疗仪器己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血氧饱和度(Sa02)直接反映了细胞和组织供氧和氧代谢的状况,是呼吸循环系统的重要生理参数而脑组织新陈代谢率高,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密切监测脑血氧和脑代谢状况肋止脑损伤是十分重要
5、的. 通过调查研究知,近红外光对人体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能透过皮肤、头骨、和脑组织数厘米的深度组织成分(水和天然细胞色素)的吸收光谱特性为脑血氧检测提供可能双波长近红外光谱法监测脑血氧饱和度基于双光源双感受器模型应该充分考虑该模型中近处光电池采集的光不完全在非脑组织中传播这一因素,根据改进的朗伯特一比尔定律利吸光度加和定律独立地推导出更准确的计算公式,公式系数的确定变得更简单 在系统传感器的设计中,我们小组采用了660nm和810nm两种波长的激光二极管不是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使用光电池来取代光敏二极管采集信号,拟用20mm和30mm作为两光电池到光源的相对距离设计并制作了方波发牛器、恒流源、I
6、V变换器等电路根据光电池对光调制频率响应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我们拟用400Hz作为光源及信号处理电路的理想调制频率 系统的信号处理电路包括同步分离器、调节放大器组、同步积分器、采样保持电路等电路模块我们小组提取和制作锁相放大器的核心部分:同步积分器,并成功地应用于脑血氧信号的处瑚中作者还进行了同步积分器输入输出波形的观察以及其传输特性的实验研究证实了同步积分器有极好的频率匹配传输的特性,对匹配频率外的输入信号衰减极大,尤其有抑制偶次谐波的能力为了提高检测的实时性和精密度,我们使用采样保持电路而不是传统的峰值检波器来提取生理信号的幅值,其控制信号来自单稳态触发器输出的同步窄脉冲 第二章原理与推导
7、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在分子中存在电子能级和振动一转动能级当电子能级和振动转动能级发生跃迁时,就会产生分子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人们将780nm25 u m光谱区定义为近红外光谱区,25 la m400u m光谱区定义为红外光谱区,而400 u m1000 u m光谱区定义为远红外光谱区红外光的能量与分子振动能量相当,而近红外吸收光谱主要是由于分子基频振动(吸收带通常在中红外光谱区)的泛频(780nm 18 um)和组频(18 um25tam)吸收所致。尤其是由OH、N_H、cH键的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的谐振和泛频吸收引起的。近红外光能很容易地穿透生物组织,在安全标准边缘,近红外光子可以穿透78cm的
8、生物组织14J由于近红外光谱提取信息方便,光谱图重现性好,分析精度高I,I,所以很适合做CH、NH、OH键结构的定量分析近红外光谱脑血氧饱和度无创检测方法就是利用组织中氧化和还原血红蛋白的近红外吸收光谱特征来进行的 第一节脑血氧监测的意义 氧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物质,人体组织细胞进行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是从血液中获取的;人体的呼吸运动将空气中的氧吸入肺泡,再经过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并随动脉血的流动向全身各组织器官输送,在组织内的毛细血管网处,血液中的氧与血液相分离,供给组织细胞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氧61如图21所示 图2.1 血液中的氧绝大部分是与血红蛋白(Hb)结合在一起的19血红蛋白可结合134
9、136ml氧气吵健康成年人,如血红蛋白的量为159100ml,则100m1血液能结合氧气的最大量约为20m1血氧饱和度(Sa02)是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Hb02)的容量占全部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Hb02和还原血红蛋白Hb之和)容量的百分比,它直接反映了细胞和组织供氧和氧代谢的状况,是呼吸循环系统的重要生理参数,许多呼吸系统的疾病都会引起人体血液中血氧浓度的降低,严重的会威胁人的生命而脑组织新陈代谢率高,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而且对缺氧特别敏感,短时间缺氧就有可能造成中枢系统不可恢复的损伤在深低温停循环的心血管手术中、神经外科的血管内手术中、脑意外的急救中、危重病人抢救时、心脏骤停后大脑复
10、苏的治疗等情况下,一个重要闯题是脑保护,为避免缺氧或缺血导致病人出现严重紊乱,并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需连续监测脑血氧含量,密切关注脑供氧和脑代谢的状况,以防对大脑的损伤因此,监测脑血氧状况是十分重要的 脑血氧监测较脉搏血氧监测有更特殊的临床应用价值,脉搏血氧监测只有在动脉搏动的情况下才有意义,而脑血氧传感器测量的是大脑局部的混合血氧饱和度,有其特殊的临床应用范围,可以采集人体在低血压、脉搏搏动减弱甚至心脏停止跳动时的血氧信号 第二节组织成分的光谱特性为脑血氧检测提供可能 水构成生物组织的绝大部分,水分子的极性强,所以其振动在中红外区有很强的吸收但存约700nm900nm时的光吸收比其他谱区要
11、小,使得一个“光谱窗”被打开,为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其它成分提供可能性水的近红外吸收光谱见图22 图2.2水的近红外吸收光谱 不同的天然细胞色素具有不同的吸收光谱,天然细胞色素b、C1、C为红色细胞色素,aa3为绿色细胞色素从细胞色素b的吸收光谱可以看出(见图23),它在近红外光谱区的吸收率很小,对血氧饱和度检钡4的影响不大而以氧化铜为中心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02)有与氧结合状态相关联的确定的吸收光谱它在约780 nm870nm处有一个吸收峰从单个分子的水平来比较,Cyt02的吸收峰比血红蛋白的要高,且其与还原态的吸收差异也比氧合与还原血红蛋白的吸收差异要大但与血红蛋白比起来,细胞色素C及其
12、氧化酶的浓度要稳定得多,一般会多天维持同一水平而且因为组织中血红蛋白的含量比细胞色素c大的多,血红蛋白对光总的吸收是细胞色素C的十倍左右。 图2.3细胞色素b的吸收光谱 其它天然色素如褪黑激素也会给脑血氧检测带来较小的影响同时胆红素会降低脑血氧饱和度并减缓其变化还有一些组织生色团(如Cerebrocuprein和Erythocuprein)的吸收光谱也会因氧合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但它们在近红外光谱区对光的吸收都很小,可以忽略。 近红外光对人体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它能透过头发、头骨、和脑组纵数厘米的深度人脑中每100克组织中含血红蛋白6001000mg,使人脑极适合近红外光谱法无创测量血红蛋白和氧合
13、血红蛋白的含量 第三节脑血氧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推导新的计算方法 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的近红外吸收光谱见图24显然在红光谱区(600hm700nm)Hb02和Hb的吸光系数差别很大,在该波段内,选用合适的波长的激光照射组织,光的吸收程度将很大程度依赖于血氧饱和度;而在红外光谱区(800nm1000nm),Hb02和Hb的吸光系数差别不大,若使用等吸收波长805nm左右的激光照射组织,光的吸收程度则主要反映了血红蛋白(Hb02和Hb)的总量利用氧合和还原血红蛋白吸光系数的差异就可以测量血氧饱和度 图24 氧台血红蛋自和还原血红蛋白的近红外吸收光谱 脑血氧饱和度仪利用分光光度法直接测量大脑局部血
14、氧饱和度(rSc02)大脑组织中静脉和动脉占了绝大部分,脑血氧饱和度实质是局部大脑血红蛋白混合氧饱和度,主要代表静脉部分因而能在低血压、脉搏搏动减B日甚至心脏停止跳动的情况下使用不受限制脑组织位于由颅骨构成的封闭腔内,因而若采用远近两个不同距离的光感受器,则近处光感受器所接收的信号较多的反映了浅表层组织(头皮、头骨)的信息,而远处光感受器所接收的信号较多的反映了深部组织的信息其检测模型基于图2.5中的双光源双感受器模型图中1、2代表近处和远处光感受器,接收波长N和R的光照射下来自表层组织(皮肤、皮下组织、骨骼)和脑组织的信息 图2.5脑血氧检测的双光源双感受器模型 血氧饱和度的计算基于朗伯一比
15、尔定律(The Lambert-Beer Law)和吸光度加和定律,朗伯一比尔定律是: (11) 其中I0和I分别表示发射光强和接收光强,c表示待测物质浓度,L表示光穿过组织的路径长度,E表示待测成分的摩尔吸光系数,W为光吸收度 对生物组织而占,由于光子在组织中吸收与散射的随机性,朗伯一比尔定律应改进为: 此时的G表示待测成分在组织中的平均浓度,L指的是光子在组织中行走的平均光程,一般为光源到光感受器间距离的46倍(对一百个成年人的脑颅和前臂分别进行测量,得到这个倍数分别为626和416,散射因子G用来弥补因散射而减弱的光强,对于特定的检测对象,G一般假定为常数 吸光度加和定律是指在某一波长下
16、,样品溶液中含有多种对光产生吸收的物质,那么该溶液对该波长光的总吸光度m,应该等于溶液中每一成分的吸光度之线性加和吸光度加和定律是多组分混合体系对光吸收的重要性质,是对多组分混合体系进行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作者认为,吸光度加和定律实际上是朗伯一比尔定律的推论设待测样品溶液中含n种光吸收物质,若将这11种物质视为分层排列,那么第一种物质的入射光强足Io,出射光强为I1,作为第二种物质的入射光强同理类推,对于第n种物质,其入射光强是In-1,出射光强是In这样从1到n种物质的吸光度之和为 简化得即总吸光度在生物组织中可以进行类似推导 具体到双波长双感受器脑血氡无创监测模型,光子穿透的组织是多组分混
17、合体系,体系包括皮肤、皮F组织、骨骼、脑组织(特指不含血红蛋白的脑组织)、氧化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等因而据吸光度加和定律有: 式中,W总表示总的吸光度,W非脑组织表示皮肤、皮下组织、骨骼等非脑组织的吸光度,W脑组织表示只不含血红蛋白的脑组织的吸光度,则分别表示氧化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的吸光度下面进行新的脑血氧计算方法的推导,在推导中,符号及对应的意义如下: N:近红外光R:红光 下标1:近处光电池下标2:远处光电池 NI:从近处光电池得到的近红外光后向散射信号 Rl:从近处光电池得到的红光后向散射信号 N2:从远处光电池得到的近红外光后向散射信号 R2:从远处光电池得到的红光后向散射信号
18、IOR:红光光源的发射光强 ION:近红外光源的发射光强 对于N光远处光电池有,总的吸光度 对于N光近处光电池有,总的吸光度 近似认为,即远近两条光通路在除脑组织外的部分吸光度相等,也即近似认为远近两通路在非脑组织部分的光程一致(从脑血氧无创检测双光源双感受器模型看来,这里的近似是很显然的)且,令为,即氧合血红蛋白与还原血红蛋白在选定的近红外波长上吸光系数近似相等设,将上述两式相减得远近两光电转换器在近红外光源下的总的吸光度之差为:据朗伯一比尔定律有: 故: 同理对于R光远处光电池有,总的吸光度:对于R光近处光电池有,总的吸光度:同样近似认为,上述两式相减得远近两光电池在红光光源下的总的吸光度
19、之差:据朗伯一比尔定律有: 故:联合式1.8,推得脑血氧饱和度为: 其中: 由于所以,式114的物理意义如下: 即脑血氧饱和度的值正比于除脑组织外的红光吸光度之差比红外光吸光度之差,系数为负常数 美国的Somanetics公司最新推出的无创近红外脑血氧监测仪型号(INV03100)亦采用双波长双感受器模型,其使用的公式由以下式给出 其最终的定标校验公式为, 并指出系数A、B、C需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即获得多名健康者实验数据后,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从该公式看出,其基于的前提是第一个感受器上采集的光完全来自非脑组织作者认为这是不可能的首先,非脑组织的厚度因人而异,而近处光电池到光源的距离却是固定的
20、,该公式可能较近似地适合少数待测人群,但普适性差;其次,光在组织中散射的随机性决定了一定有相当一部分光子进入脑组织,而且光子在生物组织中行走的平均光程一般为光源到接收器问距离的46倍,该公司产品的近处光感受器到光源的距离为30zmn,光了的平均路径将达1218cm,而表皮到脑组织的厚度不到1cm,所以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光子的光程会包含脑组织可见该公司的计算方法所作的近似过于粗略我们在推导过程中认真考虑了这一因素,独立地推导出更准确的计算公式从推出的公式町以看出其系数的确定更加简单,其中A、D可从光谱曲线上直接读出B、C可以根据前人的实验结果结合适当的实验研究得出另外,从推导的过程,我们还可以看出
21、,系统的设计并不要求,即并不要求近红外光源的出射光强等于红外光的出射光强这样减少了对系统光源进行精密调节的困难,但为了系统设计的简便(为了使各路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在同一数量级上),以及减小计算上的相对误差,我们仍然有必要对系统的双光源进行粗略的调节,使输出光强大致相等 第三章系统硬件设计 脑血氧监测系统硬件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无创、经济及智能化它以计算机为信号运算与显示的平台,传感器光源采用调制模式,以减少信号的漂移,其调制信号被信号处理模块利用来实现多路信号的同步分离放大和相关检测相关检测的核心部件是同步积分器,这种功能强大、造价低廉的方波匹配器首次被作者从复杂而精密的锁相放大器中提取制作出来并
22、巧妙地应用到脑血氧监测系统中,使得检出脑血氧微弱信号的难题被彻底解决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结构紧凑、造价低廉、性能稳定,将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系统详细的结构图见第五章的附录1下文将把系统划分为电源、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接口电路四大模块来分别详细地讲解 第一节电源制作 系统需要的电源电压有直流5V利15 V这些电压由图31所示的电路通过变压器、整流桥、三端稳压器、电解电容等来实现其中,+15V的电源的获得是使用220v一18V变压器将市电220V交流电转换成18V交流,再通过桥式整流电路和滤波电容将其转化为直流电压约+22v,三端稳压器7815再将电压稳定至+15V直流电压其它二种电压以类似的方法获
23、得电路中的四个三端稳压器均附有适当面积的散热片,以保证其工作的可靠性 图31 电源电路原理图 第二节传感器设计 31光源的选择 基于设计成本上的考虑,人们往往首先考虑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探测光源实际上由于脑血氧检测的特点决定了光电二极管并不合适,因为1脑血氧传感器的设计基于光的反射和后向散射模式,而且光电探测器到光源的距离不可以太短,这就决定了光源的光强要尽量大(在安全标准内),而发光二极管的光强显然远不如激光二极管强;2脑血氧检测基于氧化利还原血红蛋白吸光系数的差异而设计,要求光源的发射波长分别位于氧化和还原血红蛋白的等吸光波长附近和吸光差异较大处,单色性越好越有利于脑血氧的计算和公式中系数的
24、确定从下面的我们实测的发光二极管与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发射光谱的对比图(图32)可见,半导体激光器发射光谱的单色性远比发光二极管好所以我们实际采用了660nm和810nm两种波长的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具体技术指标如下: 近红外光半导体激光器N(810nm)输出功率:30mw,闽值电流:30mA,工作电流:65mA,结电压:3v 红光半导体激光器R(660nm)输出功率:10mw阈值电流:5mA,工作电流:25mA,结电压:3v 图32 发光二极管与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发射光谱的对比 32光电转换器的选择及其对光调制频率响应特性的研究 在光电转换器的选择上我们前期的工作选择的是光敏二极管,其输出电压与照射
25、光强确有较好的线性,但我们最终使用光电池来取代光敏二极管,原因是:检测传感器使用时要求紧贴额头,以尽可能地减小背景光的影响,而光敏二极管的头部是圆柱形的,紧贴额头时会发生位移或抖动,不利于信号采集;另外,光敏二极管的光电接受表而小,要求待测光须与其接受面尽可能的垂直,而脑血氧的检测采集的是从各个方向反射和后向散射过来的光线,因而光敏二极管只能采集到很小一部分光信号,而光电池的表面是平面而且接受面积是一般光敏二极管的515倍,可以很好地采集光信号所以我们后来使用光电池作为光电探测器下面讲述光电池的特性以及作者进行的光电池对光调制频率响应特性的实验研究321硅光电池的特性 传感嚣采用了硅光电池的主
26、要原因是硅光电池具有如下二大优点:1其输出短路电流与待测光强有良好的线性关系;2其频谱响应宽,可以兼顾红光与红外光的检测灵敏度;3其温度稳定性好下文将定量地介绍硅光电池的丰要特性(1)硅光电池的光照特性:硅光电池在不同的光照度下,光电流和光牛电动势是不同的,如图33所示 图33硅光电池的光照特性 可见,短路电流在很大范围内与光照度成线性关系,开路电压与照度的关系却是对数关系因此使用时应该把它作为电流源来使用并采取IV变换电路如图34所示运算放大器中与光电池正极连接的反相输入端是虚地,保证了光电池的短路条件,使得输出电流为光电池的短路电流根据Iv变换电路的规律,知 图34 光电池的使用方法 (2
27、)光电池的光谱特性:光电池对不同特性的光其灵敏度是不同的,硒光电池私硅光电池的光谱特性曲线。如图35可见,硅光电池的光谱响应峰值在800nm左右,而硒光电池在500nm左右因为脑血氧检测光源使用红光和红外光源,而硅光电池的敏感波长正好位于该范围内,所以硅光电被选为最终的光电转换器。 图3.5光电池的频响特性曲线 322 光电池对光调制频率响应特性的实验研究 对于调制光,硅光电池对调制频率的响应是另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因为调制频率太高,超出其响应范围,则光电池的输出波形会出现衰减振荡现象,相当于在输出信号上叠加了很强的高频噪声,不利于生理信号的检出为此,本人进行了光电池对光调制频率响应特性的实
28、验研究使用调频电路(如下图3.6所示)输出的脉冲对一特定波长的激光二极管光源进行调制,调制频率原件可以通过调节频率电路来改变频率大小,用此可以模拟光源直接照射光电池光电池输出信号通过示波器进行观察下列示波器记录图(图37图至3.11)是砘光电池对光调制频率分别为58.9Hz,208.9Hz,4098Hz,29KHz,69KHz的响应输出从实验研究可知,要得到噪声很小的输出信号波形,调制频率并不能太高兼顾到计算机的采样速率,400Hz是理想的调制频率,所以在后续系统的设计中光源调制频率设定在400Hz左。 图3.6调频电路 图3.7调制频率58.9Hz时硅光电池的响应输出 图3.8调制频率208
29、.9Hz时硅光电池的响应输出 图3.9调制频率409.8Hz时硅光电池的响应输出 图3.10调制频率2.9KHz时硅光电池的响应输出 图3.11调制频率6.9KHz时硅光电池的响应输出 33传感器的构建331脉冲发生器 脑血氧检测传感器的双光源须采用凋制的方法,交替照射脑前额,因而需要制作调制脉冲发牛器我们设计并使用了一种调制脉冲产生电路,应用施密特触发器作为主要元件。(如下图3.12所示) 图3.12施密特产生方波 调节电阻R1,R2以及电容C可调节输出控制脉冲的频率,根据调频器件模拟光电池对光调制频率的响应特性以及系统要求双光源交替照射的特点,实际电路调节时使输出脉冲为频率400HZ。方波
30、发牛器在系统中至关重要,除了用来控制光源的通断之外,还用作同步分离器和同步积分器的控制信号、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入信号等,为了增大输出电流,应采取多个施密特触发器的办法得到的输出脉冲波形。(如图313所示) 图313方波发生器输出控制脉冲波形332恒流源 恒流源定义 恒流源是输出电流保持不变的电流源,其在电路中用来给光源提供恒定的电流,使发射光强恒定,而理想的恒流源不因负载(输出电压)变化而改变,不因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内阻为无限大。(具体电路如下图3.14所示) 图3.14恒电源电路 3, 3, 3 同步积分模块 同步积分的原理 在微弱信号检测中,通过同步积分器(锁相放大器的核心部分)提取待测信
31、号,其工作原理是采用对信号和噪声多次累积平均的办法,将已知频率的信号从噪声中提取出来信号正负半周分别通过两个积累器累加,其控制开关被与待测信号同步的方波信号调制。同步积分器输出信号的幅度正比于待测信号,而随机的噪声信号则在多次累加后大大消弱。(电路如下图3.15所示) 图3.15同步积分电路 第四章 心得体会 我们小组从脑血氧检测发展的历史看出,透射式的传感器都难以发挥作用,必须使用基于双光源双感受器模型的反射式传感器而通过查资料的结果表明,组织成分(水和天然细胞色素)的吸收光谱特性为脑血氧检测提供了可能充分考虑了双波长脑血氧监测模型中近处光电池采集的光不完全在非脑组织中传播这一因素,根据改进
32、的朗伯特一比尔定律和吸光度加和定律独立地推导出更准确的计算公式,从推导的过程,我们发现系统的设计并不要求双光源的输出光强相等,这减少了对系统光源进行精密调节的困难而且新公式系数的确定变得更简单,降低了系统定标的难度在系统传感器的设计中,我们小组选择了660nm和810nm两种波长的激光二极管而不是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光源采用调制模式,以减少信号的漂移;使用光电池来取代光敏二极管来采集光电信号,两光电池到光源的相对距离分别设为20mm和30mm根据光电池对光调制频率响应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400Hz被选作光源及信号处理电路的理想调制频率这次我和搭档分工合作,我主要负责的是两部分,第一部分调频部分
33、是为了找到硅电池最合适的工作频率值;第二部分就是利用施密特发生器产生方波。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中,由于时间有限关于血氧饱和度测试系统方面我们只是对部分功能进行了设计,可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通过这次课设我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自学,了解并学会一般使用软件Multisim的技巧。我们这次就是通过利用软件Multisim仿真设计电路的到我们预期的结果,以此来验证电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并且可以更好的通过改善电路时结果更加完美。通过这次可以更好的体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是我深深明白合作的利处。对于今后要更加充实自己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 第五章 参考文献 1 杨玉星,彭涤芳,王左一种新型的测每m样曲氧饱和度的系
34、统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 FDurst,AMelling,JHWhitelaw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Laser。Doppler AnemometryAcademic Press,1981 3 MarkoIf H Niemz著,张镇西等译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山版社 4 王秀章,陈声权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方法的研究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5 常吕远,赵宁,魏同立E100型血氧饱和度测定仪的研制,东南大学学报。 6 王强,林淑娟,罗致诚无创伤红外光潜脑血氧临测仪,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7 王强,王跃华等反射式红外光谱组织血氧计传感器设计,中国
35、医疗器械杂志。 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11.2研究工作的依据、内容及范围11.3编制原则31.4项目概况31.5技术经济指标51.6结论6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82.1项目背景82.2建设的必要性9第三章 建设条件113.1项目区概况113.2建设地点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3.3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134.1市场分析134.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14第五章 建设方案155.1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155.2建设规划和布局155.3运输185.4建设标准185.5公用工程205.6工艺技术方案215.7设备方案215.8节能减
36、排措施24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256.1环境影响256.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266.3评价与审批28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297.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297.2劳动定员297.3经营管理措施307.4技术培训30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318.1编制依据及采用的标准318.2安全卫生防护原则318.3自然灾害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328.4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328.5消防编制依据及采用的标准348.6消防设计原则358.7火灾隐患分析358.8总平面消防设计358.9消防给水设计368.10建筑防火368.11火灾检测报警系统378.12预期效果37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
37、度389.1实施进度计划389.2项目实施建议38第十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4010.1招标原则4010.2项目招标范围4010.3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4010.4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格要求42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4311.1投资估算4311.2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45第十二章 财务评价4712.1费用与效益估算4712.2财务分析4812.3不确定性分析4912.5财务评价结论50第十三章 建设合理性分析5113.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5113.2清洁生产符合性分析5113.3规划符合性分析5113.4项目建设环保政策符合性分析5113.5环境承载性分析5113.6结论52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5325 共 页 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