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群体·新潮·启蒙——皖江新剧团体“迪智群”考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500542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体·新潮·启蒙——皖江新剧团体“迪智群”考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群体·新潮·启蒙——皖江新剧团体“迪智群”考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群体·新潮·启蒙——皖江新剧团体“迪智群”考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第 21 卷第 3 期JOURNAL OF ZHEJIANG VOCATIONAL ACADEMY OF ART文章编号:1672-2795(2023)03-0001-01栏目特邀主持人:刘淑丽,山东烟台人,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戏剧史。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近代华北开埠城市演剧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山东戏剧史”。出版专著 牡丹亭 接受史研究山东戏剧史,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人语:开埠、思想启蒙、战争,是近代社会最重要的几件大事,也深深影响了近代戏剧与曲艺的发展。开埠后,西方科技文明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2、,人口激增、交通发达,剧院建设也以西方剧场为范式,建筑材料、剧院规模、声光设计、舞台形制等各方面均向现代化转变。随着城市政治中心、商业中心的转移,演剧场所的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民国南京戏曲活动场所初探 一文就介绍了民国中后期南京的戏曲活动场所,包括某类型、功能与片区分布,并提炼出民国南京戏曲活动场所的四个特点,指出不同类型演剧场所性质不同,对应的受众类型的需求也不同。本文材料丰富,既有文献价值,又有理论价值。印刷术的革新、报刊业的繁荣为近代文化艺术的传播带来了一场革命。民国报刊视域下的京津地区曲艺传播的现代转向 以 游艺画刊 为例 以近代天津著名的游艺杂志 游艺画刊 为对象,介绍了 游艺画刊

3、中曲艺史料的类型、价值,归纳出其所代表的京津曲艺传播的现代转向。当下“戏曲与曲艺”正式成为专硕、专博一级学科,曲艺第一次出现在学科分类中,曲艺的地位骤然提升,曲艺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也应得到重视,故本篇文章是非常有价值的。西学东渐与近代思想启蒙是同步发生的,尤其是庚子事变以后,中国戏剧迅速发生了变化,戊戌变法的失败,使进步人士意识到要救国必须要新民,而新民就要开启民智,开启民智的途径就是文学革命。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影响下,各地戏剧改良拉开序幕,多个省份出现了戏剧改良的先行者,新剧团也开始涌现。群体新潮启蒙 皖江新剧团体“迪智群”考论 一文就考证了辛亥革命前夕,芜湖首个皖江新剧团体“

4、迪智群”的历史,包括成立时间、首场演出时间、发起人、成员、演出剧目、解散时间及其影响力。文章对安徽新剧团的研究是一个有益的补充。近代中国战争不断,政局动荡,最为惨痛的莫过于抗日战争。国统区、沦陷区、敌后抗日根据地等的艺术家都以自己的创作进行了抗争。戏剧是进行抗争的最好的武器之一。且随着抗战的爆发,从思想到形式对戏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一部不该被忘却的史诗 蔡楚生话剧 自由港 艺术特色分析 一文的研究对象 自由港 一剧的背景就是日军侵占香港前后。而且蔡楚生导演将电影的叙事手法移植到话剧创作中,作品具有史诗风格,是 一江春水向东流 的先声,故 自由港 是反映香港抗战的不可多得的话剧作品。四篇文章资料

5、翔实,又富有理论深度,能够对近代剧场史、曲艺史、新潮演剧史、抗战戏剧史的研究起到有力的推进作用。1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第 21 卷第 3 期JOURNAL OF ZHEJIANG VOCATIONAL ACADEMY OF ART文章编号:1672-2795(2023)03-0002-07收稿日期:2023-06-13作者简介:周逢琴(1973),女,安徽无为人,文学博士,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戏剧研究;胡文彬(1994),男,安徽霍邱人,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六安 237012)群体新潮启蒙 皖江新剧团体“迪智群”考论周逢琴胡文彬摘

6、要:辛亥革命前夕,在社会思想变革浪潮下,芜湖率先组建了首个皖江新剧团体 “迪智群”,效仿进化团创作表演新潮剧目,旨在启民智开民风,成为近代皖江新潮演剧背景下的典型文化意象。迪智群创办人之一的齐悦羲,从旧式文人转向提倡社会变革的启蒙者和革命者,他所主导的新剧演出,在地方社会启蒙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历史角色,并为皖北赈灾和芜湖光复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迪智群坎坷经营,从芜湖到安庆,再到九江、南昌,扩大了新剧在安徽、江西一带的影响力,也带动了长江流域各地新剧团体的组建。关键词:新潮演剧;迪智群;启蒙;齐悦羲中图分类号:J809 文献标识码:A 清末民初,不同形态、不同地域的新潮演剧,共同感应着近代中国社

7、会维新与救亡的社会思潮,肩负着“开民智”、“新道德”、“新风俗”的时代使命。新潮演剧在上海、京津等中心城市引人瞩目,学界关注较多,事实上,清末的安徽、湖广等地中心城市乃至周边市镇,各地演剧新潮也深入大众生活,社会风气渐开。新潮演剧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对广大观演的民众产生了强有力的思想浸润作用,在戏剧语言、舞台设计、剧场经营等多方面的改革,也展现了新兴艺术的强大魅力。辛亥革命前夕,诞生于芜湖的“迪智群”是皖江最早一批感新潮而动的演剧团体,由芜湖文人齐悦羲等发起组建,亦称“迪智群化妆演说会”,这是安徽最早的新剧团体,上演的剧目令观众耳目一新,在新潮演剧史上留下了宝贵的印记。但因历史问题,迪智群所遗资

8、料十分有限,迪智群的主要成员有哪些,演出过哪些新剧剧目,在新剧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如何,迄今为止未见详论,且相关表述谬误较多,有待进一步辨析和梳理。本文通过钩沉散落于史料文献的“迪智群”片段,复原新剧团体“迪智群”从诞生、发展至消亡的生命史,构建新潮演剧背景下近代皖江新剧团体的文化意象,解析皖江新潮新剧的历史空间,及“迪智群”所扮演的历史角色和启蒙意义。一、新潮演剧背景下的皖江新剧1908 年,王钟声、任天知在上海创办通鉴学校,培养新潮演剧人才,排演新剧,宣传革命、颂扬革命志士,把启蒙与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开展新潮演剧活动。1910 年任天知创办了职业新剧团体 “进化团”,募集新剧人材,这年除夕,

9、进化团去往南京昇平园演出,演 血蓑衣 东亚风云 和 新茶花。1911 年夏四月进化团来到芜湖,据朱双云 新剧史春秋 记载:“夏四月,2 周逢琴 胡文彬:群体新潮启蒙 VOL.21NO.32023.08进化团由南京至芜湖,进化团与昇平园仅订合同三月,期既满,乃相将至芜湖,假中江大舞台开演,卖座极盛,首日演 恨海。”1这是芜湖人第一次看到新兴的话剧,此前安徽各地从未演出过新剧。进化团在芜湖第二日演出新剧经典剧目 新茶花三本,“所演白说,全系警世之语,句句中肯”2。进化团开新剧职业化发展之先河,演出轰动一时,在芜湖获利颇丰,繁盛异常。但进化团所演各剧,都有一定的革命思想,因为反对政治、怒骂官场而被指

10、为干犯法律,遭到驱逐。当时芜湖满清警察总办丁幼兰作风腐朽,政绩恶劣,进化团编排了一个影射其丑恶行径的讽刺剧。这部讽刺剧正如导火索,进化团被芜湖巡警局驱逐出芜。虽经交涉,进化团夏六月才离开芜湖,但进化团在安庆、九江等地与湘鄂两省也随即遭到驱逐,甚至饬令严拿。进化团的骨干成员多是军、学两界之毕业生,以开通民智为职志,但因为痛诋官场,扮演了社会教育、启蒙民众的历史角色,在革命风暴即将来临之际,风声鹤唳,清政府视之如临大敌,每到一地,都立即禁止或严拿进化团党人,使之几无存身之地。进化团在芜湖的演出播下了新剧的种子,直接引发了芜湖人效仿,芜湖本地以齐悦羲为首的戏剧界人士,也发起了一个进步的演剧组织,这就

11、是“迪智群”。据朱双云 新剧史春秋1记载,迪智群于辛亥夏五月成立,“夏五月,芜湖齐悦羲(即齐月溪)发起迪智群。齐悦羲观予进化之盛,知新剧之大有可图,因集同志,组织迪智群,至于一切规章,悉如进化”1。这个一切规章都效仿进化团的本地新剧团体,及时填上了进化团被逐之后的芜湖演剧空档。迪智群成立时间,新剧史 记为农历夏五月,事实上,也是公历五月。据 1911 年 8 月 11 日民立报 所载 迪智群初次展览 一文,记此组织之缘起:“前有所谓进化团来芜专演新戏,后由地方行政长官驱逐出境,近复有多人组织迪智群化妆演说会。”又在群成员姓名一栏提及:“该群自五月初一日(即公历5 月28 日)组织伊始”3,可以

12、确认,迪智群成立的时间为 1911 年 5 月 28 日。关于迪智群的第一次演出,有说法称是在1911 年 6 月中江大戏院。但有关中江大戏院的演出并未找到记载佐证,如确曾登台,推测其演出的是进化团所编剧目,如 新茶花 之类。迪智群有记载的在芜湖第一次正式公演,乃是 1911 年 7 月在西门内开演的 丐中杰。在 神州日报 和新闻报 上,当月有两则迪智群相关报道,可知其正式演出之大概。其一为“记迪智群之展览会”:芜湖商学界热心志士以民智锢蔽,曾组织一“迪智群新剧”,以濬沦乎性灵,藉辅教育之不及。现身说法者,类皆通学之士,以是语多沉痛,最易感人。兹已演习纯熟,于初四日下午七句钟在城内开展览会。4

13、其二曰:芜湖热心志士组织迪智群排演新戏,藉辅教育之不及。日前在西门内开展览会,各界到者二百余人。是日扮演 丐中杰,为山东武训乞资开办学堂事,陈慕南扮武训,齐月溪扮乞儿,浑概为瞽语,砭针社会,劣绅李子元为程俊卿所扮,悭吝之情描摹尽致,子元之子少元为吕君所扮,痴状憨情,的是李子元之报。自午后七时开幕直至 12 点半钟,始将头本演毕。5这里,两则消息刊载时间均为闰六月,从“日前”、“初四日”可知为闰六月初四日,即 1911 年7 月29 日,迪智群成员在城内某私宅成功地演出了新剧 丐中杰,这是该群的初次展览,即首场演出。迪智群成立后,由于洪水侵袭芜湖市区,演出被迫中止,改在城内索面巷、堂子巷几家大屋

14、内排练,大规模演出受到影响,所以这一阶段的迪智群,可能只是“带有革命色彩的民众业余剧团”,虽然编排了很多剧目却未能得以完全展示。这些剧目也自觉规避了革命宣传色彩,应是汲取了进化团因言论被逐的惨痛教训。饶是这样,迪智群还是遭到了官府的干涉,遭遇了被驱逐解散的命运。1911年 9 月,安徽巡抚朱家宝札饬巡警道,密派曹振常赴芜,调查迪智群与进化团的关系,并驱散了这一群体。直到 1912 年 4 月 26 日,迪智群才重新开幕,在芜湖演出一段时间后,赴江西南昌、九江等地演出。从辛亥年夏六月至癸丑年夏六月,其间虽有停3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第 21 卷第 3 期JOURNAL OF ZHEJIANG V

15、OCATIONAL ACADEMY OF ART办的曲折,但在两年时间内,迪智群从芜湖到九江,再到南昌,把新剧带到了外省,扩大了新剧在长江中下游的影响力,也带动了长江流域各地新剧团体的组建。1912 年后,芜湖有人发起芜湖进化团,1912 年 8 月,张恼吾在安庆成立了“醒民新剧团”,后改为“新剧流动团”,据说改名是因为敌不过当时在安庆演出的芜湖迪智群。醒民新剧团成立不久发生分化,一部分另组新民团,赴寿州演出;余下的后来易名新剧流动团,赴大通、青阳、宁阳、徽州、屯镇一带演出,都有一定影响。627程小苏在 安庆旧影 中曾说:“怀中学生仿之而演时装话剧,名迪智群,设北门内丁家巷。”安庆亦有迪智群,

16、应该是受芜湖迪智群影响而建立的另一戏剧团体。自迪智群建立,新剧在安徽、江西有了更大范围和力度的传播,在地方市镇社会新潮中,迪智群扮演了重要的历史角色,成为近代皖江新潮演剧背景下的典型文化意象。二、“迪智群”的灵魂人物齐悦羲迪智群与齐悦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齐悦羲即齐宗濂、齐月溪。据 芜湖市志:齐宗濂,约生于咸丰末年,字月溪,号悦羲。芜湖市齐落山人。光绪初年考取秀才,宣统二年补为贡生,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与王活天、毕仙俦等创办鸠江日报,后与谭明卿、焦二凤合办 风月谭,继与谭明卿、沈二和办 芜湖日报,并参加民主革命活动。1911 年 11 月,芜湖光复后,被推为芜湖军政分府教育部长。晚年穷

17、途潦倒,于民国二十年(1931)逝世。7齐悦羲的祖父齐菊香,曾历任蒙城、霍邱、池州、安庆等府州县学,是善画菊花的名画家,齐悦羲受其熏陶,除能书善画,更精音律,昆词平剧,诸乐器无一不知,其足迹时常出现于歌楼剧馆,大有“曲有误周郎顾”之概,时人以“芜湖才子”目之。齐悦羲还是晚清时期芜湖滩簧“湖阴曲”的代表人物。当时芜湖滩簧戏流行,又称“湖阴曲”,湖阴曲类似于文人雅士喜爱的昆曲,因为符合文人的欣赏口味,被诩为“优美高尚”。在它盛传之时,出现不少地方知名唱家,齐悦羲就是其中之一。齐悦羲曾整理编排 拷红 跪池 等,为滩簧戏的研究保存下了珍贵的资料。他擅长鼓、板,专攻老生,唱功不凡,而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们

18、也各有擅场,如陈慕兰擅演小生,赵春堂常演喜剧人物,嬉笑怒骂、妙趣横生。这班朋友也是迪智群演出新剧的最初班底。齐悦羲不仅热心湖阴曲,对芜湖传统戏曲的改良也有很大的兴趣。早在 1905 年,齐悦羲曾创办鸠江日报,并于 1908 年参加 安徽白话报 撰稿工作,在 安徽白话报 上以“悦羲”的笔名,发表了“新戏”越南魂(见第 1、4、5 期)。关于 越南魂,中国戏曲志安徽卷 记:“安徽白话报,在 1904 年第四期、第五期,发表悦羲新编京剧 越南魂,揭露清廷于中法战争中屈辱求和。”8这里,所记时间(1904 年)和刊期(第四、五期)都有误。越南魂 原拟规模较大,戊申年(1908 年)九月至十月间,越南魂

19、 见于 安徽白话报 第一、四、五期,第一期上为“第一本第四出 路扰”,第四期为“第一本第五出 逼附”,第五期期刊不全,应是第一本第六出,名不详。从现存的片段来看,越南魂 是一出时事新戏,所演的是越南亡国事,借越南的惨痛亡国史指斥清政府卖国行为。剧本未出现京剧“摇板”之类标识,似乎非时事京剧,而更像是一部改编自小说的新剧。有人认为:“越南魂 一剧应是有所依傍的,并且在原书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只是这本 原书 是史书还是小说、是中国文献还是越南人的著述,尚不可考。”9作为传统文人和改良戏曲的编剧,“湖阴曲”、越南魂 只供读者窥豹一斑,而齐悦羲对于戏剧的热忱,却依然能为一百多年后的我们所感知。齐悦羲还

20、是一位具有革新思想的报人。比起其他沿江省份,安徽风气开化较晚,1908 年在上海创刊的 安徽白话报,即有“调查各州政教、风俗之新闻,及旅居各省各团体之新闻,使在籍在外之皖人得联声气”的办刊初衷。该刊由李铎、李燮枢、范鸿仙、陈仲衡等创办,撰稿人有王钟麒、胡季仁、胡 适、齐 宗 濂、王 无 言 等。有 人 论 曰:“安徽白话报 与 安徽通俗公报 是同年创办的两家报刊,它们和陈独秀创办的 安徽俗话报一起,为清末黑寂的安徽放出了一线光明,他们的竭力呼喊唤醒了众多的安徽民众,并敲响了清政府4 周逢琴 胡文彬:群体新潮启蒙 VOL.21NO.32023.08安徽政权的丧钟。”101909 年,安徽白话报

21、就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摧残下,被迫停刊了。安徽白话报 停刊后,齐悦羲等又拟办 剧报,然仅在 安徽白话报1909 年 10 月(宣统元年八月中旬)出版的第六期广告上见到这条消息,知其于 1910 年 2 月 24 日(宣统二年正月十五日)创刊,“以 改良旧剧,编著新剧,转移风化,激励人心 为宗旨”,社址:上海英租界大马路北市逢吉里二弄。该报被列入“可能未及出版的刊物”11,究竟是否正式出版,尚无实物佐证。迪智群发起人,除齐悦羲外,还有一批“青年志士”,他们宣传鼓动革命,辛亥芜湖光复时,迪智群的成员大多成了芜湖军政分府的骨干。当时报载:“芜湖青年志士前仿沪上春阳社等法组织文明新戏,名曰迪智群,已实地

22、练演。”12齐悦羲约生于咸丰末年,如果生于 1861 年,1911 年组织成立迪智群时,也已经是半百之年了,显然并非“青年志士”。这里的青年志士可能是指潘春山、马春霆等人。有史料说:“迪智群”成立于 1911 年,由潘春山、马春霆、齐悦羲、吴白岚、陈慕楠等人发起,请芜湖商会坐办陶玉堂、晋康煤炭公司经理姜少廷为正副团长,利用他俩筹资相助。1339还有人提出:在辛亥革命前夕,芜湖一部分进步人士潘春山、齐月溪、马春霆、李小池等曾经组织了一个话剧团,名为“迪智群”。14而齐悦羲是唯一名留新剧史的组织者。虽是戏剧团体,但迪智群会员主要是商界和教育界人士,有二百人之多。齐悦羲此时为芜湖“教育会长兼城自治议

23、员”,同时任“迪智群”总编辅,虽非“监群”,但群内日常事务一概在他的调理之下,成为迪智群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齐悦羲的旧学渊源深厚,在戏剧界又有相当的声名,且具有启蒙民众的办报实践。在当时演剧新潮的影响下,由他领导发起迪智群,并非偶然。在组织迪智群的话剧演出中,齐悦羲的艺名为“非吾偶”,他能够合编、导、演于一身。这位从旧式文人中走出来的新剧家,既浸润了传统文化的诗酒风流,又在风月谭中保持着清醒的革命意识,成为提倡社会变革的启蒙者和革命者,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三、迪智群演出剧目及助赈皖北按齐悦羲的作风,迪智群所编剧目应有较详细的分幕剧本,比起早期新剧幕表制演出,实有很大的进步,但剧本既佚,剧目也很

24、少留存。从一些报刊上的评论来看,迪智群的新剧演出,剧目编排多为原创,并且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演习,演习纯熟之后才与观众见面,这既是对新剧本身的慎重,也是对新剧观众的尊重,和早期新剧的胡调或迎合观众的无意识演出是不一样的。1911 年 5 至 8 月迪智群活动频繁,在新剧编演方面,成绩相当可观。据芜湖通信迪智群初次展览 记:该群所编新剧甚多,兹就所得见者,约略记之。如 金田祸、军用图 为教忠之剧;双斧案、烧饼记 为教孝之剧;新加官、丐中杰 为劝导兴学之剧;金堡圩、湘军记 为提倡民团之剧;新赐福、火芙蓉 为改良嗜好之剧。此外,闻尚有各种滑稽喜剧,未知其详,不及备录。3可以看出,迪智群演剧与传统戏曲有

25、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清末民初这个新旧转型时期,迪智群所演剧目具有鲜明的新旧过渡色彩。上述该群所编新剧,教忠教孝或涉及太平天国的戏,体现了该群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封建主义立场,这是其时代局限;而劝导兴学、改良嗜好的新剧,又带有破除迷信、启蒙民智的先进意识。新加官 是劝导兴学之剧,可能不确,当时 新加官 有多个版本,都是充满讽刺意味的官场现形记,其中以汪优游(进化团骨干成员)的 新加官 广受称赞,该剧乃是哑剧,“此剧自始至终未尝发一言,而将官场之情状形容尽致,历历如绘,较之旧日之加官不啻有霄壤之别”15。除非迪智群编剧有意反其道而行之,否则 新加官 不可能是劝学主题。丐中杰 则确是劝导兴学的一出新剧

26、,所演内容为山东义丐武训乞资兴学之事。武训(18381896),行七,原无名,清廷为嘉奖他行乞兴学赐名“训”,谥号义学正。山东堂邑县人,贫民教育家,慈善家,靠行乞建起三处义学,教育贫穷子弟无数,他的事迹广泛流传,为近代群众办学之楷模,所以迪智群称之为“丐中杰”。丐中杰 也是迪智群的首场公开演出,共十二幕,演了四个小时。为什么首演“劝学”,迪智群初次展览 中5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第 21 卷第 3 期JOURNAL OF ZHEJIANG VOCATIONAL ACADEMY OF ART有记:所演之剧为 丐中杰。首由陶君玉堂报告宗旨,谓凡事以学为先,孔子 鲁论 二十篇,首章先言学,故本群第一

27、次展览会,亦先演劝学之戏云云。丐中杰“展览会”更像是一次堂会,或是一场汇报演出。迪智群初登舞台,并没有面向社会大众,演员和观众均为同道中人、赞助者。丐中杰 是最先演绎武七兴学的新剧,但在现存新剧剧目资料中,未发现该剧的记载,据 新剧考证百出,两年后的 1913 年,新民社也演出了同一题材的新剧,剧名 义丐武七,申报 1913 年 9 月24 日广告,1913 年 11 月 7 日广告:新民新剧社,英大马路东口第三号门牌,初十夜开演布景新戏义丐武七。1914 年 7 月 13 日广告:闰五月廿一夜戏 义丐武七16。新民社编剧是否参考了迪智群的演出,现在已不得而知,但可以推测,皖江的迪智群引起了上

28、海新剧界的高度关注,丐中杰的题材新颖,且有劝学之奇效,这吸引了新民社编剧,在新剧中兴的 1913 年,各类脚本被开发利用,该剧目于是被搬上了舞台,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力。描写无为州水灾现状的 哀鸿泪(又名 九连圩)是迪智群 1911 年自编的又一部新剧,据报载:“闻此次之展览系请各界参观,以便绳正瑕疵,不日即出演以助皖北振捐,现正实习 哀鸿泪(亦名 九连圩),一俟娴熟即假地售(原文缺“售”,依文意补)券开演云。”5迪智群初次展览:“现正编辑 九连圩 首、二、三本,描写无为州水灾现状,甚为哀惨云。”3“哀鸿”,常用以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皖北九连圩,经常因水灾圩破,哀惨之状,令人动容。如 1912 年

29、,“该埂系在十七夜六句钟时出险,其时农民抢救,奋不顾身,溺毙十余人。十八日上午附近,该埂居民扶老携幼,分带用物,乘小划木盆来芜者,唧皆而至,哭声震野”17。在戏剧史上,哀鸿泪 因为与民众受灾(包括水灾、旱灾、兵灾等)题材相关,所以演出也常与赈灾募捐相关。中国青年会于 1911 年 5 月 31日,为补助江皖赈捐,组织了音乐慈善会,演出包括演唱西曲、钢琴演奏等,而上演的剧目 哀鸿泪(应是一出),观众反响尤其热烈,有女士当场捐物,成为一时佳话。181913 年 3 月 21 日,河南演剧联合赈济会成立。丰乐园长庆班演出 哀鸿泪。19欧阳予倩于 1919 年也编演了 哀鸿泪一剧,剧情系描写国内军阀混

30、战时间,灾民痛苦生活之情景,讽刺发慈善财者,也顺带骂了军阀和土豪劣绅。这些剧目与迪智群所演 哀鸿泪 是否有关系,还不能推定,但迪智群根据灾情编时事新剧,演剧为皖北助赈,确实是走在了时代前列。四、迪智群走向消散迪智群会员的姓名现在能从文献中找到的,已经不多,据 迪智群初次展览 所举会员之名姓,可知有不少商界和教育界的精英:该群自五月初一日组织伊始,公举布商总董,城自治董事陶君玉堂为正监群,以总理全群大纲。工会总理,城自治议员姜君少廷为副监群,以协助之。又举教育会长,兼城自治议员齐君悦羲为总编辅。至赞成此举者,如农会总理经君伟臣、商会总理李君中洁、劝学所总董周君佐臣、城自治正董崔君星门、私塾改良会

31、会长陈君省斋,以及各学堂学董、堂长、教育职员等。迪智群乃是一个致力于开民智的新剧团,会员并非都是演员,但演员也都是“通学之士”:“现身说法者,类皆通学之士,以是语多沉痛,最易感人”。迪智群的演出应是在旧有的戏剧班底基础上组成,所谓通学,可能既是在戏剧领域的新旧汇通,也是在思想学术领域的中外兼通。迪智群有章程,大概曰:凡入该群为会员,必须身家清白,在芜居住五年以上,有室家及职业者,仍须有保证人,方可入群,复不得干犯该群鸦片、纸烟及嫖赌之禁令。这和传统的剧社划开了界限,提升了迪智群的新剧品格。有人指出:这个组织由当地名人发起,以教育界为核心,对加入会员有极为严格的规定,两月之内所编排的剧目甚多,也

32、都有教育意义,是一个以移风易俗、改良社会、普及文明为宗旨的团体。20虽然迪智群会员大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演剧旨趣高尚,以开通民智相号召,但因其革命意向,遭到了清政府地方官的严查,并在 1911 年 9月被禁止和解散。据 时事新报 载,“巡警道前次密派曹直牧振常赴芜,会同地方官查办迪智群一案。兹经查悉:迪智群系劣生齐宗濂因进化团禁止6 周逢琴 胡文彬:群体新潮启蒙 VOL.21NO.32023.08后所创办,并举陶宝书等为群长,先在陶家住宅开演新剧,拟俟水退后再在马路开演,不过为骗钱计,并无诡僻情事,既经解散驱逐,应请无庸追究云”21。另一则报载消息说,迪智群“大约可以从宽免惩”22,可能与迪

33、智群成员多为地方名人有关。关于迪智群的活动轨迹,新剧史春秋 有数条记载:夏六月,“是月芜湖迪智群开幕”。进化团既去,芜迪智群乃乘时而起,即就中江大舞台开演,营业殊发达。秋八月,“是月迪智群由芜湖之九江”,迪智群不得悉于其邑,乃去而之九江。于是新剧流风,遂及于九江矣。壬子年,“春二月,迪智群演于南昌”,迪智群自九江失败后,乃之南昌,开演数月,卖座尚盛。癸丑年,“夏六月,迪智群由江西之安庆”,迪智群大败于江西,乃去,之安庆,演三日,营业不振,社长刘某亡去,群涣。朱双云 新剧史 对迪智群的记载已经相当详实,但并没有提到迪智群被驱散的事件。梁淑安话剧史话 说:“1911 年 5 月,齐悦义(有误,应为

34、悦羲,笔者注)在芜湖发起成立迪智群新剧团,在当地公演后,又赴江西九江、南昌等地演出,1913 年 6 月回到安庆,坚持演出了两年多时间。”626话剧史话 中笼统地说迪智群“坚持演出了两年多时间”,也忽略了其间停办的曲折。关于迪智群的停办,另一种说法是:齐悦羲以演话剧为名,暗中联络驻芜军队起义反正事宜,光复后担任了芜湖军政分府秘书长,因此无暇兼顾,话剧演出只好停顿下来。其实,公开演出无法进行,私宅的戏剧活动应可继续,而革命活动似乎亦未停止,反而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1911 年 11 月9 日,芜湖光复,军政分府成立,11 月 10 日公举吴振黄掌分府,刘醒吾为皖南总司令,齐月溪为分府秘书长,委任

35、潘春山为宪兵司令,马春霆为宪兵队长。1341“迪智群”主要人物均担任了军政分府要职。1912 年春,芜湖军政分府撤销,齐悦羲等人又回到了迪智群,话剧也重新在中江大戏院登台演出。在芜湖 镜湖区志(2022 年)和 芜湖县志 记载中,均认为迪智群 1912 年解散,忽视了迪智群停办之后复办的历史事实。据 迪智群新剧复活记 一文说:前曾组织迪智群新剧社,为官吏多方罗织,功败垂成,暂为停办,去秋光复后,百度维新,复行成立于四月二十六号,夕为开幕。复活之始,座客盈庭,所演各剧,颇足警世云。23迪智群演剧,颇有百折不挠的意气,即便在水患天灾、中外反动势力压迫的双重影响下,迪智群的创作和革命热情丝毫未减。1

36、913 年夏六月(公历已是 8 月),“二次革命”爆发,安徽都督柏文蔚追随孙中山发动讨袁运动,但当时省会驻军胡万泰、刘国栋两部被袁世凯收买,悍然发动兵变,下令逮捕名列“孙文乱党”的迪智群人员,齐悦羲等人在演出的第三天就分路撤回到当时尚在讨袁军势力范围的芜湖。但很快,芜湖也被攻陷,从此迪智群就在艺术舞台上消失了。陈独秀 1904 年曾有 论戏曲 一文,提倡借改良戏曲开通社会风气,认为“惟有戏曲改良,多唱些暗对时事开通风气的新戏,无论高下三等人,看看都可以感动,便是聋子也看得见,瞎子也听得见”24。作为安徽第一个进步新剧团体,迪智群足迹遍布安徽、江西两省重要城市,实践了以新潮演剧开启民智的历史构想

37、,并联络了当时社会进步人士,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迪智群虽如昙花一现,但注重时事编演,与新剧改革恶俗、开通民智、提倡民族主义、唤醒国家思想的绝大宗旨保持一致,以大胆的艺术革新、进步的社会意识,给观众们带来全新的观剧体验。在近代安徽革命浪潮中,芜湖新剧界对革命的积极响应不落于人后,也在民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参考文献:1 朱双云.新剧史 M.上海:新剧小说社,1914.2 无名氏.芜湖文明戏开演 N.神州日报,1911-05-17.3 无名氏.迪智群初次展览 N.民立报,1911-08-11.4 无名氏.记迪智群之展览会 N.神州日报,1911-08-06.5 无名氏.迪智群

38、展览会为助赈之先声 N.新闻报,1911-08-09.6 梁淑安.话 剧史 话 M.北 京:社 会 科 学 文 献 出 版社,2011.7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第 21 卷第 3 期JOURNAL OF ZHEJIANG VOCATIONAL ACADEMY OF ART7 芜湖市地方志办公室.芜湖人物志略 M.芜湖:芜湖市地方志办公室,1988:182-183.8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安徽卷 M.北京:中国 ISBN 中心出版社,2000:46.9 吕小蓬.论 越南亡国惨 与 越南魂J.人文丛刊,2016.10 安徽文化史 编纂工作委员会.安徽文化史:下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39、,2000:2214.11 史和,姚福申,叶翠娣.中国近代报刊名录 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370.12 无名氏.教育界亦演文明戏 N.神州日报,1911-06-29.13 沈寂.陈独秀传论 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14 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68.15 遏云.新新舞台之新加官 N.时事新报,1912-05-16.16 郑正秋.义丐武七 M/赵骥,校勘.新剧考证百出.北京:学苑出版社,2016:161.17 无名氏.芜湖九连圩决口续闻 N.新闻报,1912-07-23.18 无名氏.青年会演剧助赈志盛 N.神州日报,

40、1911-06-02.19 陈洁.民国戏曲史年谱(1912-1949)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0.20 王凤霞.文明戏考论 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39.21 无名氏.进化团与迪智群 N.时事新报,1911-09-22.22 无名氏.开演新剧之恶果 N.神州日报,1911-09-20.23 无名氏.迪智群新剧复活记 N.新闻报,1912-04-18.24 陈独秀.论戏曲 J.安徽俗话报,1904(11):1-6.(责任编辑:周立波)Community,Trendy,EnlightenmentOn“Enlighten Group”and Its New Plays

41、 in AnhuiZHOU Fengqin,HU WenbinAbstract:On the eve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under the tide of social ideological change,Wuhu took the lead in forming the first Wanjiang new play group “Enlighten Group”,which imitated the Evolution Group to create and perform trendy plays,aiming to enlighten the peo

42、ples wisdom and open up the folk customs,and became a typical cultural imag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Wanjiang trendy plays.Qi Yuexi,one of the founders of Enlighten Group,turned from an old-style scholar to an enlightening and revolutionary who advocated social reform.The new plays he led pla

43、yed a very important historical role in the local social enlightenment,and made certain contributions to the disaster relief in northern Anhui and the recovery of Wuhu.From Wuhu to Anqing,then to Jiujiang and Nan-chang,Enlighten Group had expanded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 series in Anhui and Jiangxi,and also led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series groups across the Yangtze River Basin.Key words:trendy plays;Enlighten Group;enlightenment;Qi Yuexi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