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史一级学科硕士硕士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60300)修订一、培养目标硕士教育是高等教育中高层次学历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高级人才重担。世界史一级学科硕士硕士培养目标基础要求是: 1、掌握基础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世界史硕士生应含有很好理论修养、正确研究方法和基础专业知识。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了解和世界史专业相关流派、理论和发展动向,学会本学科基础研究方法。应深入了解人类历史在不一样时期和不一样地域基础事实和现象,在此基础上对一些方向一些课题作更深入学习,并选择适宜题目写作学位论文。应了解通常世界史文件档案性质和种类,含有基础目录学知识,知道文件档案积累和收藏情况。应含有
2、良好专业外语知识,能够进行阅读、对话和通常性写作;应了解计算机基础使用方法,随时注意学习新研究方法和手段。应努力扩大知识面,尽可能掌握更多知识,在学习中将其和历史知识有机地结合,达成对历史过程更深刻了解。2、含有良好学术素质和高尚学术道德世界史硕士生应培养人文精神,树立专业思想,对世界史含有浓厚爱好,对世界史学科学术意义和社会功效有明确认识;应含有一定学术判定能力;应含有独立思索并提出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力;应含有使用专业外语能力,并能够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习和研究。硕士生应遵守国家法律,老实守信,作风端正,含有良好政治和思想品德;坚持学术操守,遵守学术道德和规范,学术品行良好,尊重她人劳动结果
3、;注释规范,注意史料搜集和整理,培养严谨学风;了解并遵守相关保密制度和纪律。3、含有基础学术能力含有利用多种研究手段和方法获取知识能力;含有正确把握学术动态、自主完成论文写作、团体意识等科学研究能力;含有从事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实际工作能力;含有能清楚、正确地陈说自己见解学术交流能力;含有讲授世界史知识能力,向社会传输和普及世界史知识能力和参与涉内涉外文化交流能力等。二、研究方向1、亚非史2、西欧史3、美国史4、西方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三、学习年限基础学制为三年。四、课程设置世界史专业硕士硕士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课 程类 别课 程编 号课 程 名 称总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及周课时备 注必修课学位课程公共
4、课11_000001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1811修8学分09_000003英语21656611_0000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3622学科基础课09_110104史学理论和方法3622最少修6学分09_110101中国历史通论362209_110102世界历史通论3622专业主干课12_115035世界文明史3622最少修6学分16_110305西方史学史导论362212_110318专业英语3622选修课16_115036全球化研究专题3622至少选修12学分14_110201中西百年比较研究362216_115038中国和东南亚关系研究362212_115037亚非史研究
5、专题362216_110407犹太研究362214_110202中东史专题362214_110203东南亚史专题362212_115039南海问题研究362214_110204英国近代早期史学研究362212_115040英国和现代化研究专题362214_110205中世纪英国货币史专题362214_110206希腊史362214_110207美国社会变迁研究362214_110208美国城市史研究362214_110209美国外交史研究362214_110210冷战史研究362214_110211西方历史文选362214_110212文明起源研究362216_110213近现代西欧土地制度史
6、研究362216_110214中世纪西欧法律社会史研究362216_110215近现代英国对外关系史研究362216_110216宗教学研究专题362216_110108数字化时代古籍整理理论和方法362214_110121公众史学3622教学实践09_1190012五、教学实践和文件阅读教学实践是培养硕士硕士关键步骤。本专业硕士参与教学实践教学工作量相当于助教30天工作量,教学实践经考评合格者,计2学分。效果不好,不给学分,但许可重新安排一次教学实践。文件阅读不按课程开设,纳入论文指导步骤。阅读内容及指导方法由导师组和硕士本人约定。硕士完成后计1学分。六、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 硕士硕士依据科研
7、和论文工作需要,可外出进行田野考察、社会调查、搜集资料等业务实习工作,此项工作安排在第二、三年第四、五学期进行。业务实习、社会实践均不计学分,但要进行检验、总结及考评,逐年记入学籍档案。硕士要不定时参与校、院、所举行学术活动。七、学位论文世界史硕士硕士要用不少于十二个月时间参与科学研究及撰写学位论文,不计学分。论文选题工作要在第三学期内完成,最迟于第四学期开学后前两个月内提交学位论文计划,并向所属硕士指导小组做开题汇报。经硕士指导小组讨论认为选题适宜且计划切实可行者,方能正式开展论文工作。第四学期5-6月份结合中期考评对学位论文进展情况进行检验。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独立完成,论文语言通常
8、见汉字撰写,字数通常不少于3万字。学位论文应严谨、规范,要确保学术性,同时考虑论文现实意义;应有对前人研究结果陈说和分析;应反应作者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表现基础学术研究能力;应努力追求新意,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争取有所推进。学位论文写作必需规范,论文章节划分、注释、参考书目格式应符合学校学位管理部门要求。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硕士若需要在其工作岗位进行论文试验,必需事先取得导师同意,其试验结果须附有试验工作所在单位证实,表明确系该生本人工作结果。硕士必需学完要求课程,经考评成绩合格并完成学术活动或实习活动,修满35学分以后,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课程要求各科成绩均在75分以上。学位课程中经补考及格达
9、2门次及其以上者,不能授予硕士学位。学位论文审议和答辩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按国家和学校相关要求进行。 八、培养方法和方法本专业对硕士培养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和硕士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方法。硕士指导小组由导师及本专业或相关学科专业教授、副教授组成,由本专业或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担任组长。硕士指导小组要对硕士培养质量全方面负责,其关键职责是:(1)参与制订本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及硕士个人培养计划;(2)审议学位课程命题及评分结果;(3)负责对硕士进行开题汇报审核和中期考评,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和进展情况进行检验;(4)帮助组织学位论文答辩。每位导师必需在牵头导师组织下,开列硕士必读书目,所列书目必需是本
10、专业研究领域权威著作。要使学生经过阅读这些书籍,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和前沿问题,为以后学习和学位论文撰写准备条件。导师每学期全部要检验必读书目标阅读情况。对硕士培养,应落实理论联络实际标准,采取系统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讲授和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和校外调查相结合、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方法。在硕士教育中,导师要严格要求硕士,拓宽其知识面,完善其知识结构,树立治学宗旨,打破学术门户,真正将硕士培养成为德、智、体全方面发展祖国建设人才。九、考评必修课均安排为考试,选修课可安排考试或考查。考试科目按百分制评定成绩,考查科目按优异、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记分制评定成绩。具体考评措施按河南师范大学相
11、关硕士课程考评及成绩管理要求实施。在硕士入学后第四学期五、六月份要进行中期考评,对其政治思想、课程学习、科研和教学能力等各个培养步骤进行全方面、综合性测评。具体考评措施按河南师范大学硕士中期考评措施实施。十、其它硕士入学后,要依据培养方案在三个月内制订出个人学习计划。个人学习计划既要服从本专业培养方案总标准,又要在选课、培养方法、论文、实习等方面具体表现因材施教标准。个人学习计划一式三份,分别由院、指导小组和硕士本人保留。关键课程介绍世界历史通论课程介绍课程名称:世界历史通论课程代码:09_110102英文名称:The general theory of world history学分:2总课
12、时:36教学目标:经过对世界历史通论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世界历史关键内容、关键发展特征和关键发展线索,立即跟踪了解世界史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在此基础上,熟悉世界历史研究基础学术规范,熟练掌握世界历史学术资源检索和使用方法。了解世界史研究领域中使用关键研究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每一个研究方法特色和不足所在,进而不停增强利用马克思主义史学观指导史学研究主动性、主动性和发明性。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关键事件和较为关键历史著作(包含经典史学著作和近人研究论著),了解并初步掌握较为关键史学研究方法,熟悉世界史学科发展前沿动态;认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复杂性、多样性和统一性,对人类
13、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有更为深入了解。内容介绍:关键讲授从原始社会到冷战结束前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结合吴于厪相关世界历史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相关理论,系统叙述人类社会发展基础历史线索、关键发展特征。使学生经过本课程学习,较为全方面掌握世界历史发展基础线索,了解世界历史研究前沿动态,为以后专业学习打下扎实基础。适用专业:世界史、中国史、考古学考评方法:考试选择教材:吴于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共六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参考书目:1.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2. 崔连仲等著:世界通史(共六册),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3.
14、 (英)汤因比著: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4. (美)本特利等著:简明新全球史,北京大学出版社。5. (美)杜兰著:世界文明史(共38册),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6.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7. (美)奥尔森:人类基因历史地图,三联书店。8.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9.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进程丛书(共十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0. 霍布斯鲍姆著;革命年代等四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1. 钱乘旦主编:现代文明起源和演进,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12. (美)拉费伯尔著:美国、俄国和冷战,世界图书出版企业。中国
15、历史通论课程介绍课程名称:中国历史通论课程代码:09_110101英文名称:The General Theory of China History学分:2总课时:36教学目标:本课程经过采取专题讲述方法,使学生对20世纪以来中国历史研究结果、中国历史研究方法和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实现通贯性宏观把握,拓宽学生学术视野,启发学生思索关注现在中国史学研究前沿问题。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知道从横向角度了解中国通史多种专门史研究现实状况,从纵向角度对中国通史各个时期断代史研究做出梳理,并基础建构起对于中国通史研究前沿认识轮廓,结合相关学术争论提炼出更强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内容介绍:着重对自先秦时期至当今中国历史
16、中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外交史、社会史、思想文化史做通贯式剖析。系统讲述20世纪以来学界在中国历史各个领域取得重大创获,探讨通用于各个史学研究领域通常史学理论和方法,和不一样史学研究领域具体史学理论和方法,梳理中国历史发展基础脉络,探讨中国历史基础框架。适用专业:世界史、中国史、考古学考评方法:考试选择教材: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史编写组 编:中国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中国史编写组:中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1曾业英编:五十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3历史研究编辑部:五十年论文选, 社会科学文件出版
17、社。4孟森:明史讲义,中华书局。5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人民出版社。6邓广铭:宋史十讲,中华书局。7王锺翰:清史十六讲,中华书局。8戴鞍钢:晚清史,上海百家出版社。9庞 松等著:中国史(多卷本),人民出版社。10吕思勉:秦汉史,商务印书馆。11漆 侠:辽宋西夏金代通史,人民出版社。1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中华书局。13(美)本杰明I史华慈:国外毛泽东研究译丛中国共产主义和毛泽东崛起,人民出版社。14李治安:元史十八讲,中华书局。史学理论和方法课程介绍课程名称:史学理论和方法课程代码:09_110104英文名称:Theory and Method of Histor
18、y学分:2总课时:36教学目标:培养硕士理论爱好,使硕士含有较为宽厚历史学理论,并能够利用这些理论分析、评判历史现象。使硕士掌握历史研究基础方法,并利用这些基础方法从事历史研究。引导硕士介入若干关键史学理论和方法论讨论,培养硕士独立思索能力。让硕士了解历史学发展前沿问题和研究趋向,培养硕士创新能力。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历史学等历史学科本体论问题,熟悉历史学学科特征,了解历史学家修养和不一样历史资料差异;掌握历史认识论基础问题,洞悉历史认识规律及特点,掌握历史解释基础理论和方法;掌握历史研究关键方法,了解这些方法基础特点,并学会利用这些方法从事历史研究。内容介绍:历史学基础问题,即历史、
19、历史学本体论、历史学学科特征、作为个体和群体历史学家、史料种类和特点;历史认识论问题,即历史认识主体特征、历史认识客体特征、历史解释理论和方法;历史研究法,即历史资料辨析、历史研究逻辑方法、比较研究法、计量史学方法、心理史学方法、其它史学研究法。适用专业: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专业考评方法:考试选择教材:李剑鸣著,历史学家修养和技艺,上海三联书店。参考书目:1R.G.科林伍德:历史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2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1999年版。3汤因比等著,张文杰编:历史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4韩震、孟鸣岐:历史哲学相关历史性概念哲学阐释,云南人民出版
20、社。5E.H.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6朱本源:历史学理论和方法,人民出版社。7李振宏:历史学理论和方法,河南大学出版社。8于沛:历史认识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0白寿彝:史学概论,中国友谊出版企业。11卡尔贝克尔:人人全部是她自己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出版社。西方史学史导论课程介绍课程名称:西方史学史导论课程代码:09_110305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History of Western Historiography学分:2总课时:36教学目标:经过教和学让学生掌握各个时代历史学家史学思想,即史学家对历史发展进程和历史
21、学本身发展情况认识;把握社会转型和重大历史转折时期史学思潮特点和走向;掌握西方历史学家关键著作、关键贡献及其对后世影响;了解史学理论和历史哲学进步和发展情况等。培养学生科学利用辩证唯物史观分析历史学发展、评析历代史家历史地位、梳理各学术流派和学术思潮源流;培养她们分析问题、发觉问题,进而认真研究和解释问题能力。教学要求:要求学生重视研究历代史学家史学思想;研究历史学家所处时代和历史环境;研究西方史学流派过去和现在,繁荣和式微,成就和问题,尤其要研究那些关键史学流派;应有部分正确历史观指导,要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进行。内容介绍: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以西方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以总结和评价
22、西方史学发展进程为宗旨,研究西方史学发生和发展历史,研究大家(关键是历代史学家)对历史发展客观进程所作出多种思索,从而在西方历史学发展长河中,疏凿源流,抉隐钩沉,辩证因果,探求原委,以寻取西方史学本身发展规律。本课程着重从社会历史观史学本体论和和之对应史学方法论、史学认识论上,把握西方史学基础线索、基础阶段及其规律。适用专业:世界史、中国史考评方法:课程论文选择教材:张广智:西方史学史(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 1吴于厪主编:外国史学名著选,商务印书馆,1986年。2乔治皮博迪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和历史学家,耿淡如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3郭小凌:西方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3、社,1995年。4何兆武、陈启能主编:现代西方史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5徐浩、侯建新:现代西方史学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6J. W. 汤普森:历史著作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7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99年。8伊格尔斯:二十世纪历史学从科学客观性到后现代挑战,何兆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9王晴佳:西方历史观念从古希腊到现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0张文杰编:历史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1陈启能主编:二战后欧美史学新发展,山东大学出版社,。12姜芃主编:西方史学理论和流派,
2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专业英语课程介绍课程名称:专业英语课程代码:12_110318英文名称:Professional English学分:2总课时:36教学目标:关键讲授和世界历史相关英语材料,有史料英译,也有研究著作。使学生在对专业知识、专业术语汉语表示方法有了较为充足掌握和了解以后,适时地对对应英语表示方法有一较为正确把握,以利于和外国学术界人士进行交流;适应对学科知识、学科术语英语化表示较高要求。教学要求:要求学生阅读和世界历史相关英语材料,有史料英译,也有研究著作,能熟练地阅读英语文件。具体以下:掌握历史学基础术语英文表示法;掌握历史学基础英文术语汉语对译;掌握用英文表示世界史宏观结
25、构和研究动态;能够阅读并了解含有一定深度英文材料或论著。内容介绍:精选部分原始文档,节选部分中国外著名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英文原版论著和英译名著,内容包含世界历史政治、经济、战争、条约、宗教、科学技术、文化思想等广泛领域。适用专业:世界史考评方法:课程论文选择教材:张德明:历史专业英语,武汉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1沙露茵、马紫梅:历史学专业英语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高芳英、范菊华:史学专业英语,群言出版社,。3陈洁倩、黄红霞:英汉汉英历史学词汇手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陈文海:历史学专业英语新编,长春出版社,。5王绍梅:历史学英语,复旦大学出出版社,。世界文明史课程介绍课程名称:世界文明
26、史课程代码:12_115035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World Civilization学分:2总课时:36教学目标:本课程采取专题讲述方法,使学生了解世界文明产生、发展概况及不一样特点,使学生知道世界文明演变基础过程,从文明历史发展中,更深刻地认识世界文明走向。加强对现代世界了解,培养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历史责任心,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经验和教训。教学要求:学习世界文明史基础文件和史实,掌握世界文明不一样特点及发展历程,初步含有在文明史领域发觉问题、处理问题科研和教学能力。内容介绍:人类文明起源、多个古代文明发展、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现代文明特征、对世界文明史学习和研究有重大影响理论等。适用专业:世界史考评方法:课程论文选择教材:(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参考书目:1(美) 塞缪尔亨廷顿,变动社会政治秩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2(美)斯塔夫里阿斯基全球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3(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4(德)斯宾格勒著:西方没落,上下册,商务印书馆,重印。5(美)韦尔斯:世界史纲上、下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