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3.2 函数的基本性质——单调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函数的单调性的概念;
(2)会借助于函数图像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3)熟练应用定义判断函数在某区间上的的单调性。
2、能力目标:通过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的一般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知识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严谨论证的良好思维习惯,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教学重点】
函数的单调性定义。
【教学难点】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定义判断、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分析法、举例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90分钟)
8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
时间
教学
目的
教 学 呈 现
教学
方法
说明
复习旧知
5
分
钟
检查学生对函数奇偶性的掌握情况
(出示及两函数图像)
1、提出问题:
(1)何为奇函数?何为偶函数?
(2)怎样判断一个函数的奇偶性?
2、回顾归纳:
(1)图像:关于轴对称---偶函数
关于轴对称---奇函数
(2)表达式:在定义域内
满足---偶函数
满足---奇函数
指名
回答
引导
归纳
课件出示函数图像,进一步直观上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概念。
导入新课
5
分
钟
创设
情境
引出
课题
1、引言:同学们对函数的奇偶性掌握得很好,本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函数的性质。
2、问题情境:
(1)下图为某股票在9∶00~11∶30内的行情图,请描述此股票的涨幅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到,有些时候该股票的价格随着时间推移在上涨,即时间增加股票价格也增加;有时该股票的价格随着时间推移在下跌,即时间增加股票价格反而减小.
(2)其它:气温时段图、水位变化图、心电图等。
3、归纳:
上述现象都反映出了函数的一个基本性质——单调性
自由发言
举例法
板书:
3.2函数的基本性质
课件示图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课件示图
使学生体会函数单调性的实际意义
板书:
--单调性
新
授
课
新
授
课
新
授
课
新
授
课
新
授
课
12
分钟
12
分钟
15
分钟
20分钟
直观认识函数的单调性
理解增、减函数的定义
了解单调函数及单调区间的概论
运用图像判断函数单调性及确定单调区间
运用定义法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1、函数的单调性
(1)观察下列函数图像
讨论:各函数图像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当自变量在定义域内逐渐增大时,其对应的函数值是怎样变化的?
1
2
-2
-1
O
1
4
-1
1
2
3
-3
-2
-1
O
1
2
3
-1
-2
-3
1
2
-2
-1
O
1
4
-1
2
3
1
2
-2
-1
O
1
4
-1
2
3
分析:
①函数的图像始终沿轴正方向逐渐上升,即:在(-∞,+∞)上,随的增大而增大。
②函数的图像始终沿轴正方向逐渐下降,即:在(-∞,+∞)上,随的增大而减小。
③函数的图像在轴左侧逐渐下降,在轴右侧逐渐上升,
即:在(-∞,0 ]上,随的增大而减小。在 [ 0,+∞)上,随的增大而增大。
④函数的图像在轴左侧逐渐下降,在轴右侧也逐渐下降。
即:在(-∞,0)上,随的增大而减小。在( 0,+∞)上,随的增大而减小。
小结:
类似地,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的性质就是函数的单调性。
思考:
某函数图像如下,能说出其函数值随自变量变化的规律吗?
结论:难以确定分界点的确切位置.
认识:
用函数图象判断函数单调性虽然比较直观,但有时不够精确,需要结合解析式进行研究。
2、增函数和减函数
示图(课本P76图3-15)
概念:一般地,设函数的定义域上某个区间为:
(1)如果对于任意的1 ,2∈,
当1<2时,都有<,我们就说函数在区间上是单调增函数。
其图像沿轴正方向上升。
(2)如果对于任意的1 ,2∈,
当1<2时,都有>,我们就说函数在区间上是单调减函数。
其图像沿轴正方向下降。
3、单调函数、单调区间
(1)概念:如果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我们就说函数在这一区间具有单调性,区间称为函数的单调区间。
(2)练习:(示图)
请指出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单调区间。
(3)强调:
函数的单调性是对定义域内某个区间而言的。有些函数在其整个定义域内具有单调性,如一次函数等;有些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不具有单调性,但在定义域内某个区间上具有单调性,如二次函数等。
(4)例题讲解:(课本P77例1)
例1 图示为函数的图像,试根据图像指出这个函数的单调区间,并说明在每个单调区间上,它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2
O
-1
8
10
-4
-10
说明:解题时,要将函数图像以几个关键点(峰、谷)分开得到几个区间,然后再逐个判断每个区间的单调性。
解:函数的单调区间有,,,,。
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4、函数单调性的判断
(1)师:利用图像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是一种简单常用的方法,但这种方法较为粗略,且有时因函数图像复杂而难以判断,因此,我们要学习另外一种更严格的方法:根据定义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2)例题讲解:(课本P77例2)
试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讨论下列函数的单调性:
①
②
①解:任取且<
则
由<得 <0
所以<0,即<
因此,函数在上是增函数。
②解:任取且<
则
因为>0,>0,
所以>0,即>
因此,函数在上是减函数。
(3)归纳:
根据定义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步骤:
Ⅰ.设是给定区间(或定义域)的任意两值,且<;
Ⅱ.写出、;
Ⅲ.化简-,并判断符号;
Ⅳ.下结论:-<0——增函数
->0——减函数。
分组讨论
代表发言
引导归纳
演示法
小组讨论
讲
授
法
小组讨论
指名发言
引导归纳
演示法
谈话法
讲授法
小组讨论分析
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引导归纳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课件示图
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分别出示图像,逐一分析
函数图象的逐渐上升、下降用动画演示,增加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
课件示图
通过实例
使学生体会到用定义严格表述函数单调性的必要性
引导学生由直观图像抽象出符号定义,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生易于接受。
强调关键词:
“任意”、“都有”
加强对概念知识的理解掌握
出示函数图像,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概念。
课件出示例题
课件动画演示:标记图像中的关键点
强调:
1、注意解题格式
2、作差同“0”比
3、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巩固整式乘法公式
培养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概括能力
课堂练习
15分钟
巩固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及判断的方法
练习:
1、完成课本P78“知识巩固2”两题。
2、填空:
已知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用符号“>”、“<”填空。
(1) (2)
(3) (4)
合作学习
及时反馈
指导学生函数简图画法
(3)题予以指导
课堂小结
5
分钟
强化概念
突出重点
1、对于在某函数定义域内某区间的任意两自变量1 ,2 ,当1 <2时,都有:
<,则称函数在这个区间上是单调增函数;
>,则称函数在这个区间上是单调减函数。
2、利用定义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是通过确定-的符号来判断与大小。
谈话法
师生共同小结、归纳,提炼重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本节内容
布置作业
1
分钟
课后巩固掌握概念、解题
方法
完成习题册“习题3.2.2”A组练习题。
练习法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
1、函数的单调性与学生已有的许多知识、经验有联系,这些对函数单调性的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对函数单调性的学习理解也使得这些知识的意义得到了扩展。
2、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定义判断单调性的方法掌握不够熟练,今后教学中要不断巩固。
3、教学中对学生放手不够,学生自主性未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合作学习效果欠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