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药开发研究与新药临床试验1.新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药品(Pharmaceutical Product):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并规规定有适定有适应证应证、用法和、用法和用量的物用量的物质质。新药: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新药注册分类:中药、天然药物(11类)、化学药品(6类)、生物制品(治疗性15类;预防性14类)2.新药开发研究与新药临床试验第一节 新药研究开发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临床试验规范 第三节 新药临床试验的步骤与方法 第四节 临床试验基本要求与原则3.第一节新药研发的基本过程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售后调研药学研究药理学研究毒理学研究期
2、临床期临床期临床期临床申申请临请临床床试验试验申申请请生生产产4.第一节新药研发的基本过程一、临床前研究主要主要药药效学研究效学研究一般一般药药理学研究理学研究药动药动学研究学研究药药学研究学研究药药理学研究理学研究毒理学研究毒理学研究 5.药药品非品非临临床研究床研究质质量管理量管理规规范,范,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是对从事(药物、农药、化妆品、食品添加剂等)非临床试验研究的规划设计、执行实施、管理监督、记录包括实验室组织管理、工作方法和有关条件等所提出的法规性文件。第一节新药研发的基本过程 一、临床前研究6.第一节新药研发的基本过程 二、申请临床试验在药
3、物临床试验实施前,应当将相关研究材相关研究材料料报报送送SFDASFDA备案,并抄送临床试验单位所在地和受理该申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已确定的临床试验方案临床试验负责单位的主要研究者姓名参加研究单位及其研究者名单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书知情同意书样本等7.未未经经SFDA批准批准的新的新药药一律不准一律不准进进行人体行人体试验试验研研究究!8.第一节新药研发的基本过程 二、申请临床试验SFDA批准其临床研究后,新药必须在SFDA确定的新药临床药理基地中选择临床研究负责和承担单位,并经SFDA核准后进行临床研究。由研制单位免费提供试验用药并承担临床研究所需的费用。9.第一节新药研发
4、的基本过程 三、临床试验药物的临床试验(包括生物等效性试验),必须经过SFDA批准,且必须执行药药物物临临床床试验质试验质量管理量管理规规范(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新药临床试验分为、四期试验。10.第一节新药研发的基本过程 四、申请生产p新药一般在完成期临床试验后,经SFDA批准,发给新药证书。p有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并符合SFDA药药品生品生产质产质量管理量管理规规范范(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相关要求的企业或车间,可同时发给批准文号,取得批准文号的单位可生产新药。11.第一节新药研发的基本过程 五、新药监测期uSF
5、DA对批准生产的新药品种设立监测期,自批准生产之日起计算,最长不得超过5年。u药品生产企业应考察新药的生产工艺、质量、稳定性、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并每年向所在地省、市、自治区药监部门报告。u发现新药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严重或者非预期的不良反应时,应当及时报告。经调查后上报SFDA。12.第一节新药研发的基本过程 一、临床前研究二、申请临床试验三、临床试验四、申请生产五、新药监测期国家食品国家食品药药品品监监督管理局督管理局(The 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The 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SFDA)SF
6、DA)13.新药开发研究与新药临床试验第一节 新药研究开发的基本过程 第二第二节节 临临床床试验规试验规范范 第三节 新药临床试验的步骤与方法 第四节 临床试验基本要求与原则14.第二节 临床试验规范 临临床床试验试验(Clinical TrialClinical Trial):指任何在人体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身上)进行药药品的系品的系统统性研究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研究药品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或试验用药品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研究确定研究药药品的品的疗疗效与安全性效与安全性。15.第二节临床试验规范用赫而辛基宣言原则指导医生进行人体生物医学试验,确保受试者的权益与隐私得到保护。确
7、保新药临床试验研究的合理性、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对新药安全性、有效性做出正确评价,使合格的药品上市,确保用药安全有效。16.第二节 临床试验规范 一、WHO的GCP指导原则 二、我国的GCP指导原则三、赫而辛基宣言的基本原则 四、实施GCP的基本条件 17.INTRODUCTIONGlossary1.PROVISIONS AND PREREQUISITES FOR A CLINICAL TRIAL2.THE PROTOCOL3.PROTECTION OF TRIAL SUBJECTS4.RESPONSIBILITIES OF THE INVESTIGATOR5.RESPONSIBILITI
8、ES OF THE SPONSOR6.RESPONSIBILITIES OF THE MONITOR7.MONITORING OF SAFETY8.RECORD-KEEPING AND HANDLING OF DATA9.STATISTICS AND CALCULATIONS10.HANDLING OF AND ACCOUNTABILITY FOR PHARMACEUTICAL PRODUCTS11.ROLE OF THE DRUG REGULATORY AUTHORITY12.QUALITY ASSURANCE FOR THE CONDUCT OF A CLINICAL TRIAL13.CO
9、NSIDERATIONS FOR MULTICENTRE TRIALSGuidelinesforgoodclinicalpractice(GCP)fortrialsonpharmaceuticalproducts WHO18.第二节 临床试验规范一、WHO的GCP指导原则前言前言专业术语专业术语名名词词解解释释1 1、临临床床试验试验的准的准备备与必要条件与必要条件2 2、临临床床试验试验方案方案3 3、受、受试试者的保者的保护护4 4、临临床床试验试验研究人研究人员员的的职责职责5 5、申、申报报主主办办者的者的职责职责6 6、监监督督员员7 7、安全性、安全性监监察察8 8、记录记录保存与
10、数据保存与数据处处理理9 9、统计统计与分析与分析1010、对试验药对试验药品的管理与品的管理与责责任任1111、药药物物权权威管理当局的作用威管理当局的作用1212、进进行行临临床床试验试验的的质质量保量保证证1313、有关多中心、有关多中心试验试验的考的考虑虑 19.3.PROTECTIONOFTRIALSUBJECTS3.1 DeclarationofHelsinki3.2 Ethics committee3.3 Informed consent3.4 ConfidentialityGCPfortrialsonpharmaceuticalproducts20.第二节 临床试验规范二、我国
11、的GCP指导原则药药品品临临床床试验试验管理管理规规范(范(GCPGCP)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3号)一九九九年九月一日发布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临床试验前的准备与必要条件第三章 受试者的权益保障第四章 试验方案第五章 研究者的职责第六章 申办者的职责第七章 监查员的职责第八章 记录与报告第九章 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第十章 试验用药品的管理第十一章 质量保证第十二章 多中心试验第十三章附则21.药药品品临临床床试验试验管理管理规规范(范(GCPGCP)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药品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并保障其安全,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参照国际公认原则,制
12、定本规范。第二条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 查、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第三条 凡药品进行各期临床试验,包括人体人体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试验,均须按本规范执行。22.药药品品临临床床试验试验管理管理规规范(范(GCPGCP)第二章临床试验前的准备与必要条件第四条所有以人为对象的研究必须符合赫赫尔尔辛基宣言辛基宣言和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颁布的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道德指南的道德原则,即公正、尊重人格、力求使公正、尊重人格、力求使受受试试者最大程度受益和尽可能避免者最大程度受益和尽可能避免伤伤害害。参加临床试验的各方都必须充分了解和遵循这些
13、原则,并遵守中国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23.第二节临床试验规范三、赫尔辛基宣言的基本原则 于1964年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的第十八届世界医学大会上宣读并被大会采纳,1975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二十九届世界医学大会上正式通过,此后于1983年、1989 年和1996年分别经第三十五、四十一和四十八届世界医学大会修订。24.Declaration of HelsinkiRecommendations guiding physician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involving human subjectsIntroductionI.Basic principlesII.M
14、edical research combined with clinical care(Clinical research)III.Non-therapeutic biomedical research involving human subjects(Non-clinical biomedical research)25.Declaration of HelsinkiRecommendations guiding physician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involving human subjectsIt is the mission of the physici
15、an to safeguard the health of the people.His or her knowledge and conscience are dedicated to the fulfillment of this mission.The health of my patient will be my first consideration.A physician shall act only in the patient s interest when providing medical care which might have the effect of weaken
16、ing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26.Declaration of Helsinki1.Biomedical research involving human subjects must conform to generally accepted scientific principles and should be based on adequately performed laboratory and animal experimentation and on a thorough knowledge of the
17、scientific literature.2.The design and performance of each experimental procedure involving human subjects should be clearly formulated in an experimental protocol which should be transmitted for consideration,comment and guidance to a specially appointed committee independent of the investigator an
18、d the sponsor provided that this independent committee is in conformity with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country in which the research experiment is performed.3.Biomedical research involving human subjects should be conducted only by scientifically qualified persons and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19、a clinically competent medical person.Th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human subject must always rest with a medically qualified person and never rest on the subject of the research,even though the subject has given his or her consent.27.Declaration of Helsinki4.Biomedical research involving human subject
20、s cannot legitimately be carried out unless the importance of the objective is in proportion to the inherent risk to the subject.5.Every biomedical research project involving human subjects should be preceded by careful assessment of predictable risks in comparison with foreseeable benefits to the s
21、ubject or to others.Concern for the interests of the subject must always prevail over the interests of science and society.6.The right of the research subject to safeguard his or her integrity must always be respected.Every precaution should be taken to respect the privacy of the subject and to mini
22、mize the impact of the study on the subjects physical and mental integrity and on the personality of the subject.28.Declaration of Helsinki7.Physicians should abstain from engaging in research projects involving human subjects unless they are satisfied that the hazards involved are believed to be pr
23、edictable.Physicians should cease any investigation if the hazards are found to outweigh the potential benefits.8.In publication of the results of his or her research,the physician is obliged to preserve the accuracy of the results.Reports of experimentation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lai
24、d down in this Declaration should not be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9.In any research on human beings,each potential subject must be adequately informed of the aims,methods,anticipated benefits and potential hazards of the study and the discomfort it may entail.He or she should be informed that he or
25、she is a liberty to abstain from participation in the study and that he or she is free to withdraw his or her consent to participation at any time.The physician should then obtain the subjects freely-given informed consent,preferably in writing.29.Declaration of Helsinki10.When obtaining informed co
26、nsent for the research project the physician should be particularly cautious if the subject is in a dependent relationship to him or her or may consent under duress.In that case the informed consent should be obtained by a physician who is not engaged in the investigation and who is completely indep
27、endent of this official relationship.11.In case of legal incompetence,informed consent should be obtained from the legal guardian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legislation.Where physical or mental incapacity makes it impossible to obtain informed consent,or when the subject is a minor,permission from
28、the responsible relative replaces that of the subject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legislation.Whenever the minor child is in fact able to give a consent,the minors consent must be obtained in addition to the consent of the minors legal guardian.12.The research protocol should always contain a statem
29、ent of the ethical considerations involved and should indicate that the principles enunciated in the present Declaration are complied with.30.第二节临床试验规范有关人体实验的赫尔辛基宣言的基本原则 1.应符合科学原则,并以充分的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及全面了解有关科学文献为基础。2.试验方案应报送给特别指定的独立的委员会供其考虑评论和指导。3.必须由有医学资格的人员对受试者负责。4.只有当试验目的的重要性不亚于对受试者的潜在风险。31.第二节临床试验规范有关人
30、体实验的赫尔辛基宣言的基本原则 5.应事先谨慎评估其对受试者及其他人预期利益及可能风险,对此进行比较权衡。对受试者利益的关注必须永远置于对科学与社会利益的关注之上。6.应注意尊重受试者的隐私,最大限度地减少试验对受试者身体、精神和人格的影响。7.医师应确信试验的危险性可以预见,如发现试验的危险性超过预期利益,应停止试验。32.8.在发表研究结果时,医师有责任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9.每位候选的受试者均应被恰当地告知有关本项研究的目的、方法、预期利益、潜在危险及可能要承受的不适。并被告知有权退出试验。医师应获得受试者自愿给予的知情同意,最好是书面的。第二节临床试验规范有关人体实验的赫尔辛基宣言的
31、基本原则 33.10.必要时为避免受试者有被胁迫之嫌,知情同意书应由不参加本项试验并与其完全无关的医师来获取。11.当受试者无法律资格(如受试者身体或精神不健全或因未成年)时,应依照国家法律,从其法定监护人处取得知情同意书。12.研究方案中必须有已顾及道德方面考虑的说明,并应表明该方案符合本宣言的原则。第二节临床试验规范有关人体实验的赫尔辛基宣言的基本原则 34.第二节临床试验规范四、实施GCP的基本条件1 1、选择选择合格的合格的临临床床试验单试验单位和研究人位和研究人员员 35.负责临床试验的研究者应具备的条件:(一)在合法的医疗机构中具有任职行医的资格。(二)具有试验方案中所要求的专业知
32、识和经验。(三)对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具有丰富经验或者能得到本单位有经验的研究者在学术上的指导。(四)熟悉申办者所提供的与临床试验有关的资料与文献。(五)具有并有权支配进行该项试验所需要的人员和设备条件。(六)熟悉临床试验管理规范,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36.第二节临床试验规范四、实施GCP的基本条件1 1、选择选择合格的合格的临临床床试验单试验单位和研究人位和研究人员员 2 2、建立各、建立各单单位的位的伦伦理委理委员员会会 37.伦理委员会u至少由5人组成,医学专业人员、法律专家、非医务人员组成的独立组织。u该委员会的组成和一切活动不应受临床试验组织和实施者的干扰或影响。38.第二
33、节临床试验规范四、实施GCP的基本条件1 1、选择选择合格的合格的临临床床试验单试验单位和研究人位和研究人员员 2 2、建立各、建立各单单位的位的伦伦理委理委员员会会 3 3、试验试验前前获获得病人或志愿者的知情同意得病人或志愿者的知情同意书书 39.知情同意书 我自愿参加我自愿参加药药物物I I期期临临床床试验试验、包括耐受性、包括耐受性试验试验与与药药代代动动力学研究。力学研究。对对本本试验试验意意义义、目的和具体方法已、目的和具体方法已经经了解,也知道了解,也知道该药该药性能、性能、药药效和可能出效和可能出现现的不良反的不良反应应。我。我已已获获通知,如在通知,如在试验过试验过程中我不愿
34、程中我不愿继续继续参加参加时时,我有,我有权权随随时终时终止止试验试验。我同意作。我同意作为为志愿者参加此志愿者参加此项试验项试验工作,并愿工作,并愿意按意按试验试验要求与要求与试验试验者合作,完成者合作,完成试验试验任任务务。志愿者:(志愿者:(签签名)名)研究者:(研究者:(签签名)名)年年 月月 日日40.第二节临床试验规范四、实施GCP的基本条件1 1、选择选择合格的合格的临临床床试验单试验单位和研究人位和研究人员员 2 2、建立各、建立各单单位的位的伦伦理委理委员员会会 3 3、试验试验前前获获得病人或志愿者的知情同意得病人或志愿者的知情同意书书 4 4、制定符合、制定符合GCPGC
35、P要求的要求的临临床床试验试验方案方案 41.制定符合GCP要求的临床试验方案Protocol为临为临床床试验试验的主要文件,也可作的主要文件,也可作为试验为试验合同。合同。试验试验背景背景理理论论基基础础和目的和目的试验设计试验设计试验试验方法方法统计统计学学试验执试验执行和完成的条件行和完成的条件 研究者和申研究者和申办办者共同者共同商定、商定、签签字字报伦报伦理委理委员员会会审审批后批后实实施施42.第二节临床试验规范四、实施GCP的基本条件1 1、选择选择合格的合格的临临床床试验单试验单位和研究人位和研究人员员 2 2、建立各、建立各单单位的位的伦伦理委理委员员会会 3 3、试验试验前
36、前获获得病人的知情同意得病人的知情同意书书 4 4、制定符合、制定符合GCPGCP要求的要求的临临床床试验试验方案方案 5 5、建立、建立标标准化的准化的标标准操作程序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43.建立标准化的标准操作程序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为有效实施和完成某一临床试验中每项工作所拟定的标标准而准而详细详细的的书书面面规规程程。包括:病情判断标准、疗效评价方法及标准、病情观察表格、使用的仪器及其调试、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法等。目的:使操作程序化、程序化、规规范化、范化、标标准化准化,
37、确保测定、试验结果准确无误。44.第二节临床试验规范四、实施GCP的基本条件1 1、选择选择合格的合格的临临床床试验单试验单位和研究人位和研究人员员 2 2、建立各、建立各单单位的位的伦伦理委理委员员会会 3 3、试验试验前前获获得病人的得病人的知情同意知情同意书书 4 4、制定符合、制定符合GCPGCP要求的要求的临临床床试验试验方案方案 5 5、建立、建立标标准化的准化的标标准操作程序准操作程序SOPSOP 6 6、进进行正确的行正确的数据数据处处理与理与统计统计分析分析7 7、建立、建立临临床床试验试验质质控控监监督督体系体系 45.新药开发研究与新药临床试验第一节 新药研究开发的基本过
38、程 第二节 临床试验规范 第三第三节节新新药临药临床床试验试验的步的步骤骤与方法与方法 第四节 临床试验基本要求与原则46.第三节 新新药临药临床床试验试验的步的步骤骤与方法与方法 一、一、期期临临床床试验试验二、二、期期临临床床试验试验三、三、期期临临床床试验试验四、四、期期临临床床试验试验 47.一、I期临床试验 u目目的的:在健康志愿者中研究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确定药物的安全剂量范围及其药代动力学特征,为期临床试验制定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48.一、I期临床试验 试验前的准准备备必须获得SFDA批准进行临床试验的批文,药检部门对准备用于人体试验的该批新药的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研
39、究者应详细阅读全部临床前研究资料,并负责制定期临床试验方案。参加研究的医师和有关医务人员应详细阅读临床前药理与毒理研究资料,并掌握研究内容与要求。49.一、I期临床试验人体耐受性人体耐受性试验试验:观察人体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也就是研究人体对新药的最大耐受量或最大安全剂量以及试验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是人体的安全性试验。人体人体药药代代动动力学研究力学研究:通过给药后药物在人体体液(血浆、尿液等)浓度的动态变化特点,研究新药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体内过程的规律。50.一、I期临床试验 人体耐受性试验设计与要求受受试对试对象:象:年龄18 40岁的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体检合格某些药物因毒性反应太大
40、或药效在患者的反应与健康者差异较大(如抗癌药、抗心律失常药及降血压药等),可直接在患者进行试验。51.一、I期临床试验 人体耐受性试验设计与要求初始初始剂剂量的确定方法:量的确定方法:同样药临床耐受性试验资料,取其1/2起始量同类药临床耐受性试验资料,取其1/4起始量同类药临床有效量的1/10作为起始量无临床试验相关资料,用临床前动物试验结果推算Black well法:初始剂量不超过敏感动物LD50的1/600或最小有效剂量的1/60。改良Black well法:两种动物LD50的1/600及两种动物长期毒性试验中出现毒性剂量的1/60,这四者中取其最低量。Dollery法:最敏感动物的最有效
41、剂量的1%2%及同类药物临床治疗量的1/10。52.一、I期临床试验 人体耐受性试验设计与要求最大最大剂剂量的确定方法:量的确定方法:采用临床应用的同类药(或结构接近的药物)的单次最大剂量采用临床前动物长期毒性试验中引起症状或脏器可逆性损害的剂量的1/10采用临床前动物急性毒性试验的最大耐受剂量的1/5 1/2 53.一、I期临床试验 人体耐受性试验设计与要求试验试验分分组组及及剂剂量量递递增:增:在初始剂量至最大剂量一般设4 6个剂量组剂量组间距开始递增快,以后按+1/3递增,即+100%,+67%,+50%,+30%+35%试验时,剂量由小到大,逐组进行不得在同一受试者中进行剂量递增的连续
42、耐受性试验在低剂量时,每组可仅试验2 3例,接近治疗量时,每组6 8例 54.一、I期临床试验 人体耐受性试验设计与要求给药给药途径:途径:应与预期的临床用药一致。观观察指察指标标:全面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其他:其他:使用安慰剂统计学分析应与临床实际相结合要重视个例的检测数值异常 55.一、I期临床试验 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设计与要求受受试对试对象:象:每组受试者要求8 12例,其余与人体耐受性试验相同。剂剂量量设计设计:在人体耐受性试验证明无明显不良反应及拟推荐临床应用的剂量范围通常设低、中、高三个剂量高剂量必须接近或等于人体耐受性试验确定的最大安全剂量中剂量宜为预期的临床
43、常用剂量56.一、I期临床试验 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设计与要求给药给药途径:途径:应与预期的临床用药一致。分析方法:分析方法:应选用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误差小的分析方法,目前以HPLC、LC-MS最常用;主要测定原形药或/及其活性代谢物的血、尿浓度。57.一、I期临床试验 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设计与要求药药代代动动力学参数的估算和力学参数的估算和评评价:价:根据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单次给药有:tmax(实测值),Cmax(实测值),AUC0t,AUC0,Vd或Vd/F,Kel、t1/2,MRT、CL或CL/F;多次给药有:tmax、(Css)m
44、in、(Css)max、(Css)av、t1/2、CL或CL/F、AUCss及DF等;对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说明其临床意义,并对期临床研究方案提出建议;从尿药浓度估算药物经肾排泄的速率和总量。58.二、期临床试验l目的:主要对新药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并推荐临床给药剂量。l内容:内容:随机双盲法随机双盲法对对照照临临床床试验试验,在随机对照条件下详细观察研究药物的疗效、适应证、不良反应。59.二、期临床试验影响临床试验结果的因素多而复杂 病人本身的个体差异和疾病本身的变异性。试验期间患者往往患有其它疾病或应用其它药物。患者的心理因素和研究者的主观倾向。60.新药期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四个
45、基本原则:u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u合理性(rationality)u随机性(randomization)u重复性(replication)二、期临床试验61.新药期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原则代表性:代表性:指受试对象应按统计学中样本抽样,应符合总体规律的原则。合理性:合理性:指试验设计既要符合专业要求与统计学要求,又要切实可行。随机性:随机性:要求试验中两组患者的分配是均匀的,不随主观意志为转移。重复性:重复性:目的是经得起重复验证,试验结果准确可靠。62.二、期临床试验基本要求1、本期观察的病例数不少于100对。2、试验应另设对照组(安慰剂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
46、。3、受试者应以住院病人为主。4、药物剂量可根据期临床试验结果而定。63.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方法随机:随机: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以排除分组中的偏性,均衡组间影响预后的因素;为更好保证可比性,可采用分层随机。随机的方法常用随机数字表,也可利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或抽签。配配对对:异体配异体配对对,以预后因素作为配对条件,如把同年龄段(如相差5岁)、同性别、同病型或分期的受试者配成对,使一些重要的预后因素在组间的差异减低到最小;自身配自身配对对,同一受试者先后接受两种不同的处理(也称自身前后对照);也可以是同一受试者不同部位(如左右对称部位)接受不同的处理。64.临床随机对照试
47、验研究设计方法交叉:交叉:同时期随机对照和自身前后对照结合的特殊形式。撤撤药药:用来观察长期服药的患者,在停药或减量后对效果的影响和反应,评价药物的有效持续时间、是否必需终身服药、确定并排除致病因素等。65.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方法盲法盲法 不盲:不盲:受试者和研究者均知道分组情况。单单盲:盲:受试者一方被盲,未盲者的偏性依然可能产生。双盲:双盲:受试者和试验者均不知道分组情况,保证资料的获取和评价不偏不倚,客观地进行。三盲:三盲:在双盲的基础上,数据分析人员也不知道分组情况,全部资料统计分析结束后再揭盲。66.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方法对对照照 空白空白对对照:照: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处理
48、因素。安慰安慰剂对剂对照:照:安慰剂是一种不含活性药物的制剂,并加工成大小、形状、颜色等均与试验药物一样。安慰剂对患者来说,本身没有效应,但可能产生效果或不良反应。标标准准对对照:照:也称阳性对照。在设立对照时,必须选择公认的、效果好的方法作为标准对照。双模双模拟对拟对照:照:如果两组的剂型不同,但又要双盲,这时可用双模拟对照,实际上是同时使用不同制剂的标准对照和安慰对照。67.三、期临床试验目的:目的: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品注册申请的审查提供充分的依据。扩大的多中心多中心临床试验。试验单位不少于3个。新药受试者病例300例。其它要求与
49、期临床试验相同。68.四、期临床试验 期又称上市后临床试验,为期临床试验的继续。目目的的: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以及改进给药剂量等。意义:发现新药更多的药理作用、作用特点、潜在的适应证、罕见的不良反应等。69.新药开发研究与新药临床试验第一节 新药研究开发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临床试验规范 第三节 新药临床试验的步骤与方法 第四第四节节 临临床床试验试验基本要求与原基本要求与原则则70.第四节 临床试验基本要求与原则一、受试者有关问题二、临床评价有关问题三、临床试验设计有关问题71.一、受一、受试试者有关者有关问题问题1.病例选择
50、:应宽严适度。根据专业要求定标准根据统计学要求制定标准2.病例淘汰:试验前制定好淘汰标准,不可任意取舍。3.病人的依从性:即合作性。4.病例数的估算72.二、临床评价有关问题u疗效评价u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级。u客观化、量化、标准化u安全性评价u不良反应u不良事件73.三、临床试验设计有关问题p四个基本原则代表性合理性随机性重复性p设盲p设对照74.复习思考题1.新药研发的基本过程如何进行?2.新药临床试验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3.赫尔辛基宣言的基本原则有哪些?4.简述实施GCP的基本条件。5.试述各期临床试验的目的和研究内容。6.设计II期临床试验的四个基本原则是什么?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