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3) 作者: 日期:2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提高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南海区大沥镇盐步中心小学2010年3月,在镇教育组的具体指导下,我们承担了镇级提高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的小课题的研究。半年来,为了从多渠道、多层面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文本,真切感受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意义,并将问题融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之中,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习变成主动,让课堂变得生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我们始终把课题研
2、究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课题研究的着眼点,依照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中边研究、边实践,并以此课题研究作为契机,积极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学生全面发展。现将课题研究的情况报告如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课堂教学的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那么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就无从谈起。语文课中,学生只有人人都动起来,去认真地读课文、议问题、辩是非、谈心得,才能不断积累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才能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可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自问自讲等,这些
3、做法忽视了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语言,领悟文本情感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问题。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设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沟通教材和教育对象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创设有利于学生理解与体验的情境,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语文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一种快乐享受。2.语文自身的特点语文课本的每一篇文章都表述一定的内容,表达一种感情、一种思想,它的产生都信赖于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科固有的工具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在
4、语文课堂上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学习情境,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教育情境。小学语文新课标中,也充分倡导优秀教学情境的呈现,既可以促使学生对书本知识产生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高思维效益,又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把课堂氛围变得激情活跃,使学生处于寓教于乐,虎虎生趣之中。3改变当前语文教学现状与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已引起普遍重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
5、中去。但遗憾的是,当前语文课堂情境创设的“行为现状”与“理念境界”的差距颇大。如教师教学情境的设置过于华丽,“情境”成了扮美课堂的亮点,课堂缺少思维含量;情境的设置过于牵强,有的语文教师为寻找语文知识的生活原型而绞尽脑汁,从而出现了一些情境设计牵强附会甚至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多媒体情境的设置过于频繁,限制了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淡化语文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可见,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是一个急需探究的课题。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1理论价值在研究中获得的成果,既丰富了情境教学、教学设计和有效教学理论,又对新课程中相关理念的落实和完善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2. 实践
6、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与小学语文教师的日常教学密切相关,能真正解决他们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改善教师对教学情境的认识不清和创设教学情境的能力不强的现状,使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小学语文学科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逐步走向理性化轨道,从而改变课堂教学单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焕发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素质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在调查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现状的前提下,找寻影响课堂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因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探索出情境设置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探究达成有效教学的策略,并建立较完整的操作体系落实于教学实践中。2激发学生学
7、习兴趣,有效地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3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的能力,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知识的愿望”。2建构主义理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直接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及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3多元智能
8、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的,除了传统认为的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外,还包括其他六种智能.各种智能的发展彼此引发,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因此教育应该在全面开发每个人大脑里的各种智能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能展现各种智能的情境,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从而激发每个人潜在的智能,充分发展每个人的个性。4.有效教育理论 有效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合理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开发,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科学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五、研究的主要内容与
9、举措(一)研究内容及要点 1寻找影响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因素.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是很容易的,而要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却不是很容易。那么影响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我们会通过本课题继续深入寻找规律。2研究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时机、类型、选择与运用.从教学环节层面看,本课题主要研究:教学设计情境的预设、导入环节的情境创设、新授环节的情境创设、练习环节的情境创设、反思情境创设情况等。从教学方法层面看,主要研究:创设生活情境、多媒体情境、合作情境、质疑情境、想象情境等方法。3达成情境有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针对研究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分析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的关系,设计出有效教学情境的活动方案,进行实践操作,
10、然后再通过调查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课后反思等形式进行衡量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否有效,从而服务于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二)探讨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按照边实践边总结的原则,引导课题组结合自身和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总结、改进、完善语文教学方法、策略和手段,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六、课题研究的原则1价值性原则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而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创设教学情境要从教学目标出发,真正为教学服务,以实现“三维目标为基本价值标准。2科学性原则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科特点,有的
11、放矢的寻找切合学生知识生长点的契机,设计科学有效的情境,促使学生知识的有意义建构.3合作性原则“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是21世纪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课标中倡导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方式,教师的情境创设要力求体现合作性,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并在合作中学习做人。4趣味性原则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吸引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激发动机。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因此,要让学生喜欢上学习的内容,就要尽可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吸引学生对
12、学习内容的关注,激发动机。5学科性原则 情境创设要依据教学内容,与学习内容相关。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教学情境应是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一个事物或场景.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有效地阐明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主要运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等开展研究。(1)采用文献研究法:查阅情境创设及新课程标准相关理论,对比目前情境创设的不足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课题研究,为我校今后使用新教材教学积累经验和教学经验。(2)行动研究法:开设研究课,并
13、加以深入分析,通过课后教师评议、学生反馈情况提出改进方案,再开设研究课,继续探索,逐步完善语文教学情境应用的新模式.(3)调查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研究课的教学效果作出评判,为下一轮行动提供借鉴。通过与各种类型学生交谈,了解学生对课题研究课的看法,以弥补问卷调查法的不足。(4)案例研究法:通过了解开课、听课老师的观察结果,对课题研究课的教学情况作定性判断开展案例研究。八、 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时 间主 要 工 作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3月1日2010年3月31日1、成立课题组。2、分析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存在的问题,做好前测工作。3、广泛收集资料学习有效教学情境创设有关方面的文
14、献资料.4、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进行开题论证。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0年4月1日2010年6月30日1、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2、深入课堂了解小学语文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存在的误区并对存在原因的进行实践研究、分析。3寻找影响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因素。4、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研究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时机、途径、方法,调整上阶段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再做进一步实践活动,积累经验,以便形成一套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理论体系。5设计出有效教学情境的活动方案.第四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10年7月整理、分析、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
15、以及有关论文,作好结题论证。九、课题组成员课题组组长:肖等娣 课题组成员:朱丽琴 、肖等娣、罗倚雯十、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一)努力构建了我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教学模式(1)即时情境法。就是捕捉时机,将教学内容、学生生活以及当时的所见所闻有机结合,引出话题,于有意无意间创设说话情景,不知不觉,自然生成。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和捕捉训练点,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能力。以下是朱丽琴老师的一个随机生成的课例:上课背景: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处于作文的起始阶段,常常是无
16、话可写,言而无序。语文课正在进行。忽然,天上乌云密布,四周如傍晚一样昏暗。这时一阵狂风,窗帘被吹起,书桌上的纸张翻动着,所有同学一起往窗外望去,不约而同地叫:“哇!”老师看着此情此景,决定好好利用这难得的机会训练学生说话和写话。于是说:“同学们,一幅壮观的情景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你们去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感受感受一下吧!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有的同学索性跑出教室外面去接受风雨的吹打。大约5分钟后,老师示意同学安静下来说说这场风雨。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滔滔不绝.这是一堂偏离了既定教学目标的课,但感觉这堂课的内容很充实,教师和学生一起愉快地进行交流。这堂随机生成的课是成功的课。(2)游戏激趣
17、法。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有趣的游戏能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交际,寓教于乐.如罗倚雯老师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让学生分组戴着乌鸦、小鸟的头饰到前面表演,并进行评价,不仅巩固了课文主要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创造热情,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又如教学有趣的游戏一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了解“贴鼻子”游戏的规则,再组织学生做“贴鼻子”的游戏,游戏结束后,请同学们说清游戏经过,先同学互说,然后对大家说,最后交流、并进行评议。(3)实物展示法。小学生直观性强,观察事物比较粗略,而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趣味盎然,发言欲极强。 如罗倚雯老师在教水果介绍会一课时,让孩子们把
18、自己喜欢的水果带来课堂,然后教给他们介绍水果的方法,再让他们仔细看各种水果的形状、大小、色泽,并去摸一摸他们的表面,闻一闻水果的气味,尝一尝各种水果的味道,最后让他们说出水果的特点和作用,让他们根据各种水果的特点猜一猜说的是什么水果,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气氛非常热烈。再如罗倚雯老师上的春天来了教材只配有一幅插图,要求学生观察图中的景物,并能按照一定顺序向大家介绍春天。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而此时,我们的校园已经是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春意盎然,这不是一个活生生的课堂吗?因此,老师就把课堂搬到了校园里,学生在校园里找春天,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的春天。学生通过自己
19、的观察、寻找,就会说出他们眼中真正的春天。这时的学生已将感知转化为思维,通过积极动脑,积极动口,来再现绚丽无比的春天。语言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情景,只有在这样的具体情境中,才能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4)媒体渲染法.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来思维的”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是展播录像节目,将情境制作成课件,也可以是播放音乐来渲染气氛,还可以是美术作品展示,融视、听、说于一体,直观形象,学生也容易感兴趣,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表达也更逼真、更生动。如肖等娣老师在教学保护小动物这一课时,播放一段小动物繁忙工作的情景:茂密的树林中,啄木鸟在给老树治病;绚丽多彩的花
20、丛中,蜜蜂忙着采蜂蜜;肥沃的土壤中,一条条蚯蚓钻来钻去,疏松土壤学生看了后,让他们做小动物,并自我介绍.在这样生动、逼真的情境中,学生趣味盎然,发言欲极强。 研究的方法以实验为主,即运用理论依据指导教学设计,初定教学模式,在课题组成员中进行验证、改进和完善,多角度、多层次地探讨和提高。(二)教师在研究中成长,整体素质不断提升课题研究,激活了教师潜在的科研意识,激发了教师内在的创作动力。从被动工作到主动研究,从单纯模仿到开拓创新.一路上,我们艰辛着,一路上,我们又是快乐着。我们品味到了艰苦付出后的回报。在研究中,教师通过搜集资料、互动交流、共享智慧、课堂实践,不仅理论水平提高明显,而且掌握了口语
21、交际这一新型课的基本教学方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还逐步构建起了口语交际的教学模式,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教师的业务素质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教师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1、教师教态亲切,富有亲和力。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应该是学习的引导者,学习的促进着,活动的参与者,群体的合作者。我们这几位课题的参与者都有笑容可掬的体态,优美的语言,富有激励、导向性的评价语,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到口语交际情境中来.人人一上课都是面带微笑,从而减少了老师的威严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那优美的语言,便深深地吸引了学生,让学生能很快地进入到老师所创设的口语交际情境中来。2、师生齐互动,激发参与热情。教师参与情境中的某一角色,
22、与学生互动,增强口语交际的导向性与学生的参与热情。罗老师的动物王国,一开始便以孔雀姐姐的身份出现;今天我当小主人中肖老师扮演教师家访、物管阿姨等角色,学生非常喜欢,看得十分认真。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学生看完老师的模拟情境交际后,个个跃跃欲试。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下教师的角色定位,从而达到口语交际目标的有效实施.3、教师激励性评价,激活学生参与意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认可,并进行积极的鼓励,以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获得成功体验,同时,教师的积极评价能帮助学生改进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获取进步的动力,并使学生的智力、情感等都处于激活状态,调动学习
23、的潜能,在主动参与中发展自我。我们善于利用富有激励、导向性的评价语言,引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进行口语交际。所任课的教师都能很好地运用教师的评价语言,引导学生一步步听好、说好。如:朱主任的有话可说,老师的话语虽然不多,但导向性强,整堂课在老师简洁而又中肯的评价中,学生的口语交际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十一、实验结论与思考1、结论:通过实验与研究,我们认为“提高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为教学建立充满互动性、开放性的氛围,提高学与教的质量和效率。(1)在探索“提高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老师加深了对新课标的领悟,改变了老师的观念,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
24、师生关系,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合作意识和科研意识。(2)“提高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教学模式的运用,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的实践,虽然这种实践也存在不足之处,但它毕竟活跃和充实了教学过程,必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提高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进一步得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说得出、想得深、写得出,体验到学习的乐趣.(4)“提高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教学模式极大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推进素质教育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2、几点思考:(1)培养学生“提高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并不单纯是语文教学的问题,它也涉及到其他学科,目前本课题的研究还仅停留在语文教学的经验操作阶段,尚不能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如何把在语文“提高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形成的这种教学模式,有机地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全面渗透到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管理这一系列学校教学管理这一个教育前沿阵线的基础上。(2)如何提升论文、案例分析与教育随笔的广度、深度,使其更具有典型性与指导性,乃至在语文教学中起到示范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