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完整word)教育心理学分章练习题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 选择题
1。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A_____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著名的著
A.桑代尔
B.斯金钠
C.布鲁钠
D.皮亚杰
2。 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著名的书是1977年_____C_____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A.乌中斯基
B.桑代尔
C.卡普切列夫
D.列昂节夫
3。 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是_____C_____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50年代
C.20世界60-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4. 心理学的创始人是_____D_____
A.桑代尔
B.斯金钠
C.布鲁钠
D.冯特
5. _____B_____是教学内容的裁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教学过程
6. 心理学属于_____C____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何时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7。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____A____年
A.1879
B.1897
C.1789
D.1798
8.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____B_____的科学
A.心理活动的规律
B.行为何心理活动的规律
C.心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
D.行为活动的规律
9. 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_____C____
A.卡普杰列夫
B.桑代尔
C.乌中斯基
D.???斯基
10。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____C_____规律的科学
A.基本教育
B.基本教学
C.基本心理
D.基本身心
11.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应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属于_____A_____
A.遵循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1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D______
A.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B.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
D.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13。 要求把人的心理看作是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连的过程来考察何研究的原则是______C_______
A.客观性原则
B.教育学原则
C.实践性原则
D.知识性原则
14. 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作用的一项是_____ B_____
A.描述
B.鉴测
C.解释
D.预测
15. 20世纪20年代,教育心理学主要受到_______C______
A.实验教育学
B.教育社会学
C.心理测量学
D.和序教学
16。 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_____D_____
A.陶门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17. 学校教育依照特色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_____C_____
A.学生
B.教学内容
C.教师
D.教学环境
18. 学与教的过程中有起传递的主要信心部分是______C_____
A.教学媒体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19. 初创时期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内容等是以______C_____的原理阐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
A.儿童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普通心理学
D.学习心理学
20.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_____D_____
A.学生
B.教师
C.教学过程
D.学习过程
二. 填空题
21.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矩的科学.
22. 学生通过群体差异可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其中包括年龄差异,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 思维水平 的差异上。
23.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标志是1903年心理学家 桑代尔 出版了 《教育心理学》
24。 教育心理学是介于 自然 科学和 社会 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25.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 心理学与教育学 的交叉学科。。
26. 廖世承 是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27. 教材的编制何课程的设置必须以 水平 和 教学 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28. 评价反置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中效果的预测和评估,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 监测和分析 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29. 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 初创时期 、 发展时期 、 成熟时期 、 完善时期 四个时期。
30. 教学环境包括 物质环境 和 社会环境 两个方面。
31. 20年代以后, 学科心理学 的发展很快,也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32. 教育心理学研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观察法 、 调查法 、 实验法 、 个案法 行动研究法等。
33。 学生对学与教的过程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即 群体差异 与 个体差异 .
34. 教育心理学是 应用心理学 一种。
35。 教育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大纲。 教材 和 课程
36. 教学环境不仅是课堂整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 学习过程研究 和 教学设计研究 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37. 20世纪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 儿童心理学 和 心理测试方面 的成果,大大的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38.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 描述 、 解释 、 预测 、 控制 的作用.
39. 由于 自然实验 是在教育的实际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它所得结果比较接近于实际。
40。 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这一系统包括 学生 、 教师 、 教学内容 、 教学媒体 、 教学环境 五个要素。
三. 简答题
41. 学习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有什么作用?
42.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43.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44. 简要说明学生作为要素之一从哪些方面影响学与教过程。
45。 教育心理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46. 简述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四. 论述题
47. 论述教育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 选择题
1。 青年初级的年龄在 C 阶段。
A.6。7-11.12岁
B.11.12—14。15岁
C.14。15-17。18岁
D.3-6。7岁
2. A 思维已从“实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A.抽象逻辑
B.具体形象
C.辩证
D.单维
3. 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D
A.抽象思维
B.概括思维
C.形象思维
D.逻辑思维
4。 主动感对内应盛阶段儿童的发展任务是 B
A.培养自立性
B.培养主动性
C.培养勤奋感
D.培养自我同一性
5。 A 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象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自尊
6. 威特?提出 A 的认知公式的差异
A.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B.沉思型与冲动型
C.辐今型与发散型
D.同时性与继时性
7。 最经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 A
A.可能性
B.观摩性
C.目的性
D.可控制性
8。 最经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C
A.列昂节夫
B.赞可夫
C.维果斯基
D.鲁宾斯坦
9。 有能力,独立性强,自律,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表现得最成熟,具有以上品质的儿童是在 D 教育方式下成长进步的。
A.放纵型
B.专制型
C.自由型
D.民主型
10。 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特征是 D
A.单维思维
B.多维思维
C.思维的不可逆行
D.多命题形式进行
11。 流体智力和晶力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B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 人的发展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B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
13. 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达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4。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100,说明这个人的智力处于 C
A.超常
B.弱智
C.中下
D.中等
15。 有种体发展过程中最容易习得某种行为的时期是语行为的 A
A.关键期或敏感期
B.行为学习期
C.习得期
D.发展期
16。 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讨论之一是 B
A.男伏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伏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的年龄相等有则不相等
17。 青少年自觉的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叫做 A
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自我意识
18.已有研究指出,口头禅一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A
A.2岁
B.4岁
C.6岁
D.8岁
19。 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B
A.1岁
B.3岁
C.5岁
D.7岁
20. 人格的?心是 C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二. 填空题
21。 影响心理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是 遗传 和 环境 。
22。 规则的学习主要有两种学习公式 发现学习 和 接受学习 。
23. 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 感觉 和 运动 的分化。
24. 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 守恒 形式进行的。
25. 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 命题 形式进行的。
26。 所谓心理发展是搞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证的一系列 心理变化 。
27。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自我认识 、 自我体验和 自我鉴控 。
28。 学生的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 特征差异 和性格的 类型差异 。
29.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 外显行为 和 内隐行为 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30. 建构主义是 知识主义 的进一步发展.
31. 皮亚杰认为,守恒是 具体运算 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
32.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钠把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为 应答性 行为和 操作性 行为。
33。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钠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主动地形式认知 。
34。 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不仅具备了 逆向性 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 补偿性 的可逆思维。
35. 埃里克森认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自立性 。
36.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与主动感相对应的是 内疚感 。
37. 自我同一性 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 一致性 形象.
38. 生理自我是 自我意识 最原始的形态,生理自我在 3岁 左右基本成熟.
39。 研究表明,学生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即 连续性与阶段性 、 定向性与顺序性 、 不平衡性 、 差异性 。
40。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
三. 简答题
41. 形式运算阶段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哪些?
42。 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43。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44。 简述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45. 简述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46。 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主要应考虑哪些形式?
五. 论述题
47. 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美国第一个特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的基础的人是
A.巴甫洛夫
B.桑代尔
C.班杜拉
D.华生 ( )
2。 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属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学生的性格类型属于
A.场依存性占优势
B.场独立性占优势
C.情感型
D.内倾型 ( )
3.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A.蜜蜂采蜜
B.猴子练攀爬
C.病症导致的行为改变
D.儿童模仿别人的行为 ( )
4. 学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这是
A.规则学习
B.概念学习
C.辨别学习
D.解决问题学习 ( )
5。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 ( )
6。 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A.奥苏伯尔
B.布鲁钠
C.加涅
D.桑代克 ( )
7. 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只是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A.完型———顿悟论
B.认知--—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
8.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
A.刺激分化
B.刺激泛化
C.刺激比较
D.行为强化 ( )
9。 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 )
10.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应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
11. 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知识转化为各年龄的学习者都能理解的知识结构,并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这是下面哪种理论的观点?
A.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B.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
12。 在西方,对学习分类有较大影响的心理学家是
A.加涅
B.斯金钠
C.托尔曼
D.桑代克 ( )
13。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钠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构造一种完型
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 )
14. “杯弓蛇影”反应的是一种什么现象?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刺激比较
D.分为强化 ( )
15. 小丁原来很怕见陌生人,上幼儿园后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在小丁身上发生了 学习。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态度
D.言语信息 ( )
16。 行为学习是个体潜能的自我实现的过程的观点是 B
A.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B.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C.社会观察的学习理论
D.认知心理派的学习理论 ( )
17。 通过对狗等动物的训练研究,提出条件反射学说的著名学者是
A.桑代克
B.斯金钠
C.华生
D.巴甫洛夫 ( )
18。 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法,学习者使用符号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 )
19。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应即督促地完成作业
B.限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 )
20。 学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后再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时进行的分析,这种学习属于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 )
二、填空题
21。 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先后提出的_________分类和_________分类影响较大。
22。 影响心理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3.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_________。
24. 皮亚杰认为,守恒是_________阶段儿童具有的能力.
2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26。 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 和性格的
27。 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_________、言语信息、_________和_________.
28。 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 、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类。
29.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色和联系在人脑中的 .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_________.
30. 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要求的_________。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_________.
31. 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生理自我、_________和心理自我三个阶段。
32。 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_。
33.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钠把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_________行为。
34。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35.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础规律有强化、消退、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
36。 加涅认为,如果想要保持信息,就得采取_________策略.
37。 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先后推出的 _________分类和_________分类影响较大。
38. 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_________的条件作用基础。
39。 学习活动的过程是_________的获得过程。
40。 斯金钠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_________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41. 简述尝试-—-—错误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42。 简单评论布鲁钠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43。 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意义?
44. 意义学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45. 如何理解心理发展的含义?
46. 列举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观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
47. 有人建议,在教育实践中“要多使用奖励,而尽量少用惩罚"请简要阐述你对这种建议的看法?
第四章 学习动机
一、单项选择题
1.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
A.注意
B.需要
C.动机
D.光趣 ( )
2。 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 )
3。 小明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求知欲 ( )
4。 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
A.内部动机
B.直接动机
C.外部动机
D.间接动机 ( )
5. 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成长性需要是指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生理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 )
6. 教师对所有的对象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并肯定提高教育效果的是
A.晕轮效应
B.有晕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名人效应 ( )
7. 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 )
8。 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主观估计是
A.学习需要
B.学习动机
C.学习迁移
D.学习期待 ( )
9。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
B.韦纳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 )
10. 维钠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不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易
D.身心状态 ( )
11. 口渴会促使人做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的 B
A.导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强化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 )
12. 根据维钠的旧因理论,如果学生把成功、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学生会感到
A.惊喜和感激
B.满意和自豪
C.内疚和无助
D.学习没有积极性 ( )
13. 小张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则他的学习动机是
A.高尚动机
B.内部动机
C.外部动机
D.低级动机 ( )
14。 一般来说,由 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内在动机
B.外在动机
C.交往动机
D.无意识动机 ( )
15. 根据学习动机的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 )
16.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A.安全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 )
17.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失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人物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
18。 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前途相联的学习动机是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内部动机
C.远景的间接动机
D.外部动机 ( )
19。 来源于学生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的动机是
A.高尚的动机
B.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C.低级的动机
D.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 )
20。 学习动机有高尚与低级之分,其划分标准是学习动机的
A.作用
B.社会意义
C.动力来源
D.个人的前途 ( )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
21. 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__________某一目标, 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__________某一目标。
22。 一般来说,动机具有激活功能,__________功能和__________功能。
23。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学生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种内驱力组成,即__________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24.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25. 学习需要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
26. 学习期待包括__________期待和__________期待.
27。 旧因理论是从__________来阐述行为动机的.
28。 到了青年期,__________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29。 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 低级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__________。
30. “身教重于言教"是__________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31. 马斯洛认为,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需要是__________。
32。 归因理论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
33. 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创立者是__________。
34.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__________因素与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35. 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__________。
36.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即间接转化与__________。
37. 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__________,__________他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8。 韦钠吧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 能力高低、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9。 阿特金森的研究表明,__________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则非常困难的任务。
40。 __________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41。 简述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及其教育意义?
42.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含义以及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43. 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44.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分的艺术?
45.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46. 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是何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
47. 用成败归因理论解释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的是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 ( )
2. 我们平时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A.顺应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具体迁移 ( )
3。 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 )
4。 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 )
5。 根据迁移的不同抽象概括水平可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同化性迁移与顺应性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 )
6.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将迁移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 )
7. 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 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A.形成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
C.经验类化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 )
8. 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A.教师指导
B.认知结构
C.媒体
D.学习材料特性 ( )
9. 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可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D.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 )
10. 各种不同的武术动作的迁移属于
A.同化性迁移
B.顺应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特殊性迁移( )
11. 两种学习间发生互相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A.正迁移
B.负迁移
C.横向迁移
D.纵向迁移 ( )
12. 将原有认知经验用于新情景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这种方式称为 A.顺应性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一般性迁移 ( )
13. 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A.顺向负迁移
B.逆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顺向正迁移 ( )
14。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尔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
A.共同要素说
B.概括化理论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 ( )
15。 认为迁移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 )
16。 强调概括化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的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 )
17。 重视对情境关系的理解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原理说
D.关系转换说 ( )
18.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体现的是
A.创适性
B.学会学习
C.学习迁移
D.学习动机 ( )
19. 教育心理学家 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A.奥苏伯尔
B.安德森
C.贾德
D.桑代克 ( )
20。 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理论
D.关系转换理论 ( )
二、填空题
21. 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叫做________。
22.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________
23. 加法的学习影响着乘法的学习,而乘法的学习反过来也影响着对加法的重新理解,这在心理学中叫________。
24. 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叫做________迁移.
25。 汉语拼音的学习干扰英语音标的学习,叫做________迁移.
26. 物理学习中的审题技能的掌握可能会促进化学等其他学科的审题技能的应用称________迁移。
27。 归纳式学习属于垂直迁移中的________迁移。
28. 演绎式学习属于垂直迁移中的________迁移.
29. 乘法口诀的掌握可以广泛迁移到的种情境中,这叫________。
30。 ________是习得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环节。
31. 学生学习了m ( a + b ) = m a + m b 后,认为 l g a b = l g a + l g b。这在心理中称________。
32. 格式塔心理学家从理解事物________的角度对经验类化理论进行了重新解释。
33。 奥苏伯尔的________理论代表了从认知观点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
34。 认为两种情境中有产生式的________或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的代表人物为
35。 加特钠,吉可等人认为,前后两种情境中的________、________与联系等本质特征是决定迁移的关键成分。
36. 现代迁移理论中有人认为通过________与________,可以促进迁移的产生。
37。 迁移不仅存在于________,而且也存在于不同的经验之间。
38. 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________和________。
39。 认为心理能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
40. 学习方法的迁移属于________,具有广泛的迁移性.
三、简答题
41. 简述学习迁移的种类?
42。 简述原有的认知结构对迁移的作用?
43。 教学中应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44。 定势对迁移有什么影响作用?
45。 简述现代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
46. 教学中应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
47。 教学中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学习新信息对己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__________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 )
2. 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保持__________秒钟
A.5
B.20-30
C.60
D.120 ( )
3。 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__________
A.时快时慢
B.不快不慢
C.先慢后快
D.先快后慢 ( )
4. 由于反映程度的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与__________
A.记忆知识
B.直观知识
C.理性知识
D.应用知识 ( )
5. 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__________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辩题学习 ( )
6。 个人能用语言描述的知识属于__________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 )
7.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学习叫做
A.概念学习
B.符号学习
C.命题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 )
8. 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说是__________
A.痕迹衰退说
B.同化说
C.干扰说
D.动机说 ( )
9. 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__________
A.知识巩固
B.知识运用
C.知识提取
D.知识迁移 ( )
10。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__________组块
A.6±2
B.6±12
C.7±1
D.7±2 ( )
11。 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一下哪一种记忆术__________
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 )
12. 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家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__________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 )
13. 以词汇学习,实物,图片,图表,图形等为内容的学习属于__________
A.概念学习
B.命题学习
C.符号学习
D.并列结构学习( )
14。 对“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__________
A.符合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上位学习 ( )
15。 学生已有了“四边形”的知识,现在让学生学习“梯形”的相关知识这种学习属于__________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概念学习
D.并列学习 ( )
16。 如果学生已有了“哺乳动物”的观念,然后再学习“鲸"这种动物。这种学习属于__________
A.概念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 )
17.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都是三角形的__________
A.反例
B.变式
C.概括
D.抽象 ( )
18. 知识获得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直观和__________
A.概括
B.比较
C.分析
D.综合 ( )
19。 小李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研究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后来要让他认识到“认知策略”的学习也是教学心理研究的内容之一,这是__________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归纳学习
D.上位学习 ( )
20。 被称为工作记忆,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是__________
A.长时记忆
B.有意记忆
C.感觉记忆
D.短时记忆 ( )
二、填空题
21. 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啄”是鸟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__________
22. 有的学生由于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端部位,就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这是一种__________概括
23. 储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的记忆是__________
24。 知识就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__________.
25. 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的不同,知识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前者又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水平,后者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形式。
2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