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科学发展观与海西经济区建设》练习题.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473074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0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发展观与海西经济区建设》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科学发展观与海西经济区建设》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科学发展观与海西经济区建设》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科学发展观与海西经济区建设》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科学发展观与海西经济区建设》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科学发展观与海西经济区建设练习题 作者: 日期:2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科学发展观与海西经济区建设练习题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及其内涵一、判断题1、和平与发展始终是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 )2、对科学发展过程影响最大的是可持续发展观和人的发展观( )3、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4、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5、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 )6、正式提出并完整阐述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 )7、全面协调可持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8、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

2、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二、单选题1、发展观是从( )对发展问题的诠释A。哲学角度 B。经济角度 C。文化角度 D。社会角度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6、( )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C.改革开放 D.发展7、明确提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3、自己的发展”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8、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 )A。第二位 B。第三位 C。第四位 D。第五位三、多选题1、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 )A.发展理论 B.发展道路 C。发展模式 D.发展战略2、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 )A。科技含量高 B。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 C. 环境污染小 D。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3、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 )A.东部沿海地区 B.广大的农村地区C.中西部地区 D。城市贫困人口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追求GDP的指标,还包括( )A.社会的发展 B.环境的改善C.文化生活 D.精神道德

4、水平的提高5、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在于( )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B.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不断促进科学发展 D。推进构建和谐社会6、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 )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 C。勇于创造性 D。提高实效性7、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的(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8、所谓发展,就是指事物( )的变化过程A。由小到大 B。由简单到复杂C。由低级到高级 D.由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是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一、判断题1、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

5、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2、科学发展观提出,发展的主体指的就是个体主体( )3、“以人为本”的“人”,包括一切中国人( )4、人的需要,不仅包括当代人的需要,而且包括未来人的需要( )5、科学发展观所说的发展,指的就是经济发展( )6、科学发展观与各种非科学发展观的区别,不在于要不要发展,而在于怎样发展( )7、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前列,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8、党的十七大首次向全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要求( )二、单选题1、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 )历史性飞跃。A。一次 B。二次 C。

6、三次 D.四次 2、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 )A。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列宁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3、科学发展观以( )为指导,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本质A.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前进最终是由( )的发展决定的。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上层建筑5、( )是我们党始终为之奋斗的根本任务,是贯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A。改革 B。稳定 C。发展 D。经济建设6、(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科学发展 D。社

7、会和谐7、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 )的新认识。A。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B。阶级社会发展规律C。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 D.共产党的执政规律8、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必须大兴( )之风.A。调查研究 B。求真务实 C.实事求是 D。解放思想三、多选题1、科学发展观提出,发展的主体是多层次的,包括( )A.个体主体 B。群体主体 C。团体主体 D。社会主体2、唯物史观认为,任何具体的社会形态都是( )的有机统一A.经济形态 B。政治形态 C。意识形态 D。思想形态3、科学发展观在发展思路上的鲜明特点,就是( )A.强调解放思想 B.强调立足全局 C。注重社会和谐

8、 D.注重统筹兼顾4、我们要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各环节的重大关系,把( )辩证地统一起来A.全面发展 B。协调发展 C。持续发展 D。社会稳定5、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将发展的目的确立为 ( )A.大力推进经济发展 B.大力推进构建和谐社会C。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实现人的全面发展6、从直接来源上看,科学发展观更主要的是继承和发展了( )中关于发展的思路.A 。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7、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把握实现调控目标的内涵和要求,包括( )A.促进经济增长 B。增加就业 C。稳定物价 D。国际收支平

9、衡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 )A.经济调节 B.市场监管 C.社会管理 D.公共服务第三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一、判断题1、科学发展观所说的发展,就是指经济的发展。( )2、在当代中国,发展就是要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结构性转变.( )3、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就是中国最大的政治。( )4、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立足于城乡共同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互相促进、相互协调。( )5、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之一是用技术和资本代替劳动. (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城市。( )7、我国地大物博,人均资源占有量多是我国的

10、基本国情。( )8、要发展经济,又要节约能源资源,就要提倡开发节约并重,开发优先,兼顾节约。( )二、单选题1、( )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A、稳定 B、发展 C、反腐败 D、治理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保护环境为中心C以调整结构为重点 D以节约资源为重点3、党的十七大提出,到( )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A、2010年 B、2020年 C、2030年 D、2050年4、我们始终坚持把( )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首要目标。A、共同富裕B、改善人民生活C、全面建设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D、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

11、起落5、党的十六大以来,到2009年,中央连续发出关于“三农”问题的( )“一号文件,推出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扶持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A、4个 B、5个 C、6个 D、7个6、( )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A、经济实力 B、自主创新能力 C、国防实力 D、教育水平7、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 )是基础. A、经济 B、法律 C、教育 D、稳定8、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走( )的文明发展道路.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C、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D、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三、多选题1、牢牢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A、是

1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B、是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要前提;C、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为发展不断注入动力;D、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2、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 ),实现跨越式发展。A、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B、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C、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 D、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3、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 )的发展阶段. A、以工促农 B、以农促工 C、以城带乡 D、以乡带城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乡风文明 C、村容整洁 ;D、管理民主 5、建设社会主义

13、新农村要按照( )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A、中央支持地方 B、工业反哺农业 C、城市支持农村 D、多予少取放活6、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科技实力有了显著提高,( )A、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培养了一支优秀科技队伍,B、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C、我国部分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D、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7、要紧紧抓住( )三个环节,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党政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A、培养 B、吸引 C、发现 D、使用8、循环经济以( )为原则。 A、减量化 B、再利用 C、增量化 D、资源化第四章 科学发展观

14、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一、判断题1、以人为本意味着要把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作为评价和衡量我们的一切制度、一切规范以及政策措施的终极标准。( )2、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造福人民。( ) 3、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 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大胆超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5、经济发展就是社会发展。( )6、科学发展观是应对国内外挑战,力求解决所有现实问题的积极主动、科学合理的发展观。( )7、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应该从公共服务型向经济建设型转型。( )8、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对政府转型具有全局性、关键性的作用。( )二、单选题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发展

15、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以人为本 D、统筹兼顾2、以人为本,就是以( )为本。 A、。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C、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D、让人民群众得实惠3、( )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解决现实矛盾问题C、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D、坚持党的领导4、在改革开放新阶段,( )是执政党求真务实的根本出发点。A、共同致富 B、实现社会公正 C、以人为本 D、保护环境5、能不能很好地解决( )的问题,是求真务实最迫切、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内容。A、发展经济 B、执政理念 C、环境保护 D、政府转型6、( )是改革发展新阶段求

16、真务实的根本任务。A、以人为本 B、落实科学发展观 C、实现政府转型 D、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7、( )对新阶段的求真务实提出新的考验。A、实现政府转型 B、落实科学发展观 C、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D、做好公共服务8、( )是求真务实的重要保障。A、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B、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实现政府转型三、多选题1、“以人为本”就是要重建( ).A、人与人的联盟 B、人与社会的联盟 C、人与自然的联盟 D、人与终极价值的联盟2、以人为本( )。A、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本主义B、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C、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D、是全面建设

17、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3、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的成果,( )A、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B、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C、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权益上D、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4、( )是执政党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A、说真话 B、出政绩 C、办实事 D、保平安5、( )是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基本、最主要的需求.A、人的价值 B、人的尊严;人的权利 C、人的利益;D、人的素质6、一个国家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阶段,容易产生( )A、政治风险 B、社会风险 C

18、、文化风险 D、经济风险7、实现政府转型就是要将政府( )。A、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经济体制转型B、从公共服务型政府向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型C、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D、从统治型政府向治理型政府转型8、政府要有一个好的文化和理念,要处理好( )。A、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B、决策和执行的关系C、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关系 D、权力和责任的关系第五章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一、判断题1、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2、目前我国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农业经营收入的增长( )3、统筹城乡发展,其实质就是要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变(

19、)4、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农业产业( )5、大量农民工提供了廉价劳动力,这是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6、缩小地区差距,最主要的就是要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 )7、经验表明,在经济起飞阶段,伴随着工业化的同时,是城市化的发展( )8、人力资源是决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 )二、单选题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党的( B )提出来的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2、( )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基础环节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生态良好 D.社会稳定3、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

20、之一4、建设( )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A.物质文明 B。精神文明 C。政治文明 D。生态文明5、在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中,我省与( )建立了省际合作关系A.宁夏 B.青海 C。甘肃 D。新疆6、决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是( )A。土地资源 B.人力资源 C。矿产资源 D。科技资源7、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 )A。提高科技水平 B.提高经营管理水平C.提高人的素质和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D。提高国家创新能力8、按照国际标准,我国( )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1%,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A。55岁 B.60岁 C。65岁 D.70岁三、多选题1、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正确

21、认识和把握( )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2、协调发展要(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环节、各方面的协调。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C.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 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3、可持续发展,就是指( )的协调发展A.经济 B。社会 C.资源 D.环境保护4、我国是人口大国,因此,( )等都将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难题A.人多资源少 B。人口素质低 C.就业岗位少 D。赡养成本高5、我们必须坚持( ),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贴近理论 B.贴近实际 C.贴近发展 D。贴近群众6、在新的发

22、展阶段,要在( )等方面创造条件,使农村中小企业发展上新台阶。A.经济技术政策 B.产业政策 C.产业布局 D。产业组织7、坚持文明发展道路,就是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 )有机统一起来。A 。推进生产发展 B。实现生活富裕 C.保持生态良好 D。维护社会稳定8、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C。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D.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建设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一、判断题1、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以人为本( )2、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

23、重大关系的方针原则( )3、从历史上看,城市化过程出现在工业革命之后( )4、经济与社会间的关系之所以要协调,是因为其与社会结构相关,与人的需求相关( )5、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只能通过消耗世界自然资源的方式来实现国内的发展( )6、从党和国家全局出发,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是坚持统筹兼顾的必然要求( )7、统筹城乡发展,意味着要采取一切方式减少农民数量,缩小农民与城市居民间的收入差距( )8、人类历史是一部不平等的历史,不平等出现在包括原始社会在内的所有形态的社会中( )二、单选题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运用( )的根本方法,善于把握社会发展全局,处理好各方面的重

24、大关系。A.统筹兼顾 B。实事求是 C.解放思想 D.与时俱进2、( )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A.转变政府职能 B.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C.切实缩小贫富差距 D. 统筹兼顾,协调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3、党的( )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A。十六大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七大 D。十七届三中全会4、政绩观实质上反映了对待( )的态度A.改革开放 B.经济建设 C.社会主义制度 D。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三、多选题1、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要求我们做到( )A.总揽全局,统筹规划 B.立足当前,着眼长远C.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D。兼顾各方,综合平衡2、(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5、的重大任务.A。建设现代农业 B。发展农村经济 C 。增加农民收入 D。整治农村环境3、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包括缩小( )A。收入差距 B.教育差距 C.卫生差距 D。其他公共事业差距4、我们要正确反映和兼顾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要求,充分调动全社会全民族的发展( ),形成广泛共识,集聚强大力量。A。积极性 B。主动性 C。参与性 D。创造性5、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人们的( )为代价,否则,就会人为物役,成为一个异化畸形的社会。A.社会交往 B.教育 C。健康 D.心理6、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规定,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以( )土地承包经营权,并进一步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A。依法

26、B。合理 C。自愿 D.有偿流转7、我们要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 )A。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B。控制人口增长C.保护自然资源 D.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8、发展不是单一的经济运行过程,而是( )协调发展的过程.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科技第七章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判断题1、就业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2、目前我国的劳动关系是稳定的,不存在不和谐的因素( )3、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是提高城市教师素质( )5、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培养的目标( )6、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27、( )7、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二、单选题1、关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下列表述( )是正确的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B。初次分配注重公平,再分配注重效率C。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效率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要注重公平2、以下不属于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点的是( )A。基本养老 B.基本医疗 C。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D.商业保险3、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把( )作为民生之本A.就业 B.教育 C.医疗卫生 D.社会保障4、建立完善教育投入保障

28、机制,要把( )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A。高等教育 B。职业教育 C.继续教育 D.义务教育5、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卫生事业应当坚持以( )为主导,同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A。医疗卫生机构 B。政府 C.人民群众 D.公立医院6、( )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7、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 )的指导地位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8、(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A.统筹城乡发

29、展 B.统筹区域发展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9、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树立以(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A。科学发展 B。构建和谐社会 C.“八荣八辱 D.精神文明1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A。三农 B。农村生产 C。农民生活 D。农村环境11、(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A.解决“三农”问题 B。推进现代农业建设C。统筹城乡发展 D。缩小城乡差距12、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是实现( )的持续健康发展A.经济与社会 B。农村与城市C。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 D。东部与中西部地

30、区三、多选题1、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以( )为基础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抚恤2、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健全( )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A。党委领导 B.政府负责 C.社会协同 D.公众参与3、对劳动者来说,就业是他们( )的重要手段。A.创造财富 B.赖以生存 C.融入社会 D。实现人生价值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5、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传统

31、农村和计划经济时代农村相比,其基本特点有( )A。新居住环境 B。新技术环境 C.新体制环境;新分工环境 D。 新居民主体6、当前我国“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 )A。城乡发展不平衡 B.农村本身发展不平衡C。农民收入不平衡 D。农民增产不增收7、可持续发展是( )的协调发展A.经济 B.政治 C.社会 D.文化8、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现阶段看,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A.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B。结构和产业的关系C.农业和工业的关系 D.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第八章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海西”发展部署一、判断题1、海峡西岸经济区涵盖福建9个设区市加上周边的广东

32、、浙江、江西三省11个城市,共20个城市。( )2、2008年“海西”城市中,温州、厦门两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0亿。( )3、福建省已建立了以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纺织鞋帽三大主导产业.( )4、福建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5、福建大陆海岸线长3752公里,位居全国第二位。( )6、福建省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 )7、海峡西岸经济区包括广东地区的汕头、潮州、梅州、揭阳4个市。( )8、海峡西岸经济区行政区域面积占全国行政区划面积5%。2007年人口约占全国的7%。( )二、单项选择1、“所有产品生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

33、国家地区,没有必要生产所有的产品,可以选择生产那些自身最有优势的产品”,这是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观点(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弗朗索瓦.佩鲁2、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中间突破、武装两头,是指重点发展福州地区,带动发展山区发展. B、抓“两条线,即国内一条线,国外一条线,鼓励“走出去”。 C、“三个阶段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即:准备阶段、跃升阶段、平稳发展阶段3、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是 ( )年编制的A、2002年 B、2003年 C、2004年 D、2005年4、努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战略思路最早是( )年提出的 A、2001年 B、2004年 C、

34、2007年 D、2008年5、梯度转移理论中指出,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因素是( ) A、资源禀赋 B、创新活动 C、成本因素 D、市场需求6、“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可用( )理论来解释 A、增长极理论 B、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C、梯度转移理论7、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域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这是( )理论的观点. A、中心圈和外围理论 B、点轴和网络开发理论 C、都市经济圈理论8、我省( )位居全国第一A、海岸线长 B、人均耕地面积 C、茶叶产量 D、森林覆盖率三、多项选择1、构建“三条战略通道”是( )A、拓宽山海协作通道; B、对内连接通道;C、对外开放通道; D

35、、拓宽与中部连接的通道2、福建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过程:( )A、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战略; B、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的发展战略C、进入新世纪的发展战略; D、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发展战略3、增长极理论的作用机制主要有( )A、技术创新与扩散; B、资本的集聚与输出C、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D、产生经济凝聚经济效果4、著名的“钻石模型指出,产业集聚是地区产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形成产业集聚需要有相应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 )A、生产要素条件; B、需求条件C、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 D、合适的机会;政府的作用5、“海西”建设的现实条件( )A、优越独特的区位空间; B、特征鲜明的地理环境

36、C、生态相近的自然资源;优势互补的生产力布局D、紧密依存的经济联系;持续稳定的历史文化影响6、“海西”建设的重大意义( )A、有利于我市我国沿海区域经济布局;B、有利于在加快东部发展中发挥福建后发优势C、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D、有利于推动两岸经济融合7、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 )A、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 B、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C、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 D、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8、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布局( )A、延伸两翼、对接两洲; B、 拓展一线、两岸三地C、纵深推进、连片发展; D、和谐平安、服务全局第九章“海西“建设的实践

37、路径一、判断题1、深刻理解“四求先行的内涵,要从整体上把握其内在联系,要从开放性上把握其与时俱进品格.( )2、务实求效是“四求先行”的关键所在。( )3、“四个重在”是指“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作”和“重在创新。( )4、到2020年,全省文化发展主要指标进入全国前10位。( )5、2006年8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 )6、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国资监管制度建设实现新突破,逐步形成全面覆盖、权责明确、分类监管、流转通畅的国资监管、管理和运营体系。( )7、“海西发展要把区位优势、生态优势、港口优势和体制机制优势转变为加快发展的后发优势。( )8、实施品牌带动,就是用培育品牌、运作品牌的理念、方法和机制,发挥品牌的示范、引领、集聚和辐射效应,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各个领域的工作水平。( )二、单项选择1、“四求先行”中“求”与“行”的精髓是( )A、行动与实践 B、理论与实践 C、与时俱进2、“四求先行”的第一要义是( )A、科学发展 B、持续发展 C、经济发展3、改革开放30年,福建省经济增长也经历了一个波动幅度从较大到明显趋缓的过程.2002年至2008年,GDP平均波动幅度为( ) A、GDP年平均波动幅度为7B、GDP年平均波动幅度5%C、GDP年平均波动幅度1.34、20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