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植物的生殖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470258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3.51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植物的生殖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植物的生殖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植物的生殖及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知识,有助 于学生认识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物能以不同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一些进行无性生殖,后代的遗传信息来自同一亲本;一些 进行有性生殖,后代的遗传信息可来自不同亲本。 【教材分析】 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生物界的生殖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分 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类。有的植物既能进行有性生殖,又能进行无性生殖。在六年级下册教材中,已详细介绍了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因此本节从植物有性生殖 的复习引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回忆、观察与思考等活动,明确常见植物生殖方式的种类、实质及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进而使学生明确有性生 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无性生殖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无性生殖的因素,从而初步认识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进 化顺序,以契合整套教材的编排暗线——生物进化次序。 【重点和难点】 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概念及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一年级下学期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被子植物的开花、传粉、受精、结果以及种子的 萌发、植株的生长)虽然已在前面介绍过,但学生并未建立有性生殖的概念,并且学生对传粉受精过程已经有所遗忘。因此,课堂老师要充分利用南瓜生殖发育示意 图,描述有性生殖的过程,重点描述被子植物传粉和受精过程,总结有性生殖后代中遗传物质的来源,从而为理解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其进化关系埋下伏 笔。 【教学过程】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实物(甘薯、富贵竹、竹节兰、多肉植物、)   学生准备:了解果树、花卉的栽培技术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生物圈中的生命世代延续和发展是通过什么过程实现的? 那么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这几种植物是用什么器官繁殖新个体的?教师展示实物: 甘薯、富贵竹、竹节兰、多肉植物、花生。 它们的生殖方式一样吗?要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共同来探究。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板书) 学生回答: 生殖和发育 根、茎、叶、种子 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出驱动性问题:植物的生殖方式有哪些? 学习 目标 教师PPT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利用PPT展示,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任务一: 描述植物的生殖方式 同学们初一已经学过被子植物的开花和结果,结合你已有的知识描述被子植物的生殖过程,完成大屏幕四个问题。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P2-3 1、被子植物是靠什么结构繁殖后代的? 2、种子中的哪部分结构发育成为新个体? 3、种子的“胚”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胚内的遗传物质来源于哪个亲代? 4、描述南瓜的生殖发育过程? (重点描述植物的传粉和受精过程) 教师放映:动态图片演示教材中的“南瓜生殖发育示意图”引导学生描述南瓜的生殖发育过程。将图像中的信息转换为文字和符号构成的流程图,并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师强调:这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可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你还能举出哪些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例子?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3分钟) 学生回答: 1、种子 2、胚 3、受精卵。 双亲 4、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和结果。 传粉: 受精: 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有关被子植物生殖”的问题,层层深入,总结有性生殖后代中遗传物质的来源,引导学生归纳出出有性生殖的概念及特点。 注意学生前后知识的联系 思考:能产生种子的植物一定要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吗?举例? 植物处进行有性生殖外还能进行什么样的生殖方式呢? 观察思考: 椒草叶、藕、甘薯:它们分别用什么器官繁殖后代。 1、这些植物产生后代的方式属于有性生殖吗?为什么? 2、这种生殖方式后代的遗传物质来自哪里?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与补充,引导学生根据有性生殖的概念总结无性生殖的概念。 教师强调: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 不一定。 柳树既可以用种子繁殖,又可以用枝条繁殖。 学生: 1、不属于 不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产生的。 2、亲代。 学生总结无性生殖的概念,并说出特点。 通过观察与思考,学生通过事实性知识引导学生总结无性生殖的概念特点 任务二: 比较植物的生殖方式 刚才我们学习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方式,你能不能比较一下它们的本质区别和意义。 比较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种类 概念 意义 有性生殖 经过 细胞结合形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具有 的遗传特性能够产生变异,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无性生殖 不经过 细胞的结合,而是由 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后代只有______的遗传特性,保持______    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_____. 思维拓展: 许多植物既能进行有性生殖,又能进行无性生殖,这种特性对于植物适应环境有什么意义? 学生积极完成导学案表格,踊跃回答问题。一位学生到讲台前说出答案。 提高植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扩大了它们的分布范围。 比较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过程及遗传物质传递的差异,说出两者的本质区别。 让学生认同生殖方式多样化的适应性意义 任务三: 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植物的无性生殖能够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生物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在生产实践中怎样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栽培农作物、园林植物?请同学们结合大屏幕上的问题仔细观看视频:植物的无性生殖的应用 1、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 2、 嫁接的方式有哪几种? 3、嫁接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4、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嫁接的步骤示意图: 教师又展示:将青岛杏子的枝嫁接到本地杏子的枝条,将来可得到青岛杏子的新品种。 学生说: 1、嫁接和扦插。 2、枝接和芽接 3、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一起 4、光照、水分、温度、湿度。 学生了解无性生殖的方式 学生明确嫁接的步骤。 通过实物展示,学生掌握接穗和砧木。 学生将生物知识利用生活实践中,学生加深对嫁接的应用 多媒体播放嫁接和扦插视频,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培养学生将生活生产经验与生物学知识相联系的意识与能力。 通过图及实物展示,学生明确嫁接的方法步骤以及成活的关键。 通过生活链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学生能学以致用 构建概念图 让学生自己构建概念图,然后两位学生上讲台前展示。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目标 检测 畅谈 收获 1、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 ) A、有无生殖细胞的形成 B、是否是由一个亲本完成 C、有无细胞分裂 D、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2、人们常用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果树。同有性生殖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 A、 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力 B 、后代每年可提前开花结果 C、 后代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D、 增强后代的变异性 3、当你在嫁接苹果树的时候,要提高成活率,最重要的技术要领是(  ) A、 切割方法  B、 选择接穗 C、 选择砧木 D、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 紧密结合 4、判断下列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细菌分裂生殖B、真菌孢子生殖C、试管婴儿D、克隆羊E、扦插月季F、嫁接苹果 5、将A(优良苹果、个大味甜)嫁接到B(普通苹果、个小味酸)上,长成植株后所结苹果将表现为( ) A、个大味酸   B、个小味甜 C、个大味甜   D、个小味酸 6、竹子的地下部分有许多竹鞭,竹鞭分节形成竹笋,进而长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分裂生殖   D、孢子生殖 7、“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诗句,说明柳树的生殖方式( ) A、嫁接    B、扦插 C、压条    D、孢子生殖 8、绿色开花植物,完成受精作用,花的各部分发生明显变化( ) A、子房 →种子 B、胚珠→ 果实 C、受精卵→ 胚 D、胚珠→ 胚 教师总结学生全对情况 教师提问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独立完成,班级交流 学生提出疑惑:克隆羊为什么属于无性生殖? 学生踊跃回答 评价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课后拓展、实践 1、如何让一株杜鹃开出多种颜色的花? 2、动手操作将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 学生思考:嫁接。 学生课后动手操作。 知识拓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反思】 1、综观整节课,从教育理念上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整体评价。首先确定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有机结合,目标具体、针对性强,达成度高,可测、可评价,并且及时解决课堂新生成目标, 2、有效整合教学内容:构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概念,比较两概念,应用概念。并且整合不同版本教材,充分利用身边学生熟悉的实物,并且老师准备无性生殖应用的视频,按照教学设计创造性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 3、先进的教学理念:课堂 中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加强生物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 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实施自主、探究学习并参与社会实践。 4、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策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启发式、参与式、探究式等。课堂教师注意以明确的问题导向,启发学生思考。课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心理特点的一致性,注重现代教育技术:PPT课件、展台、视频的充分利用。实现信息化技术和数字教育技术与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深度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