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2章汉英翻译基础知识(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464115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7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汉英翻译基础知识(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2章汉英翻译基础知识(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2章汉英翻译基础知识(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2章汉英翻译基础知识(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2章汉英翻译基础知识(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陈宏薇)第2章 汉英翻译基础知识2.1 汉英翻译与文化2.1.1 文化的定义与翻译根据现汉,“文化”有三个定义: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水平。而在OALED中,culture的定义是1U(a) refined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art, literature,

2、etc.(对于文艺等的深刻的了解和鉴赏)(b)(often derog.常作贬义)art, literature, etc. collectively文化(文学、艺术等的总称)2Ustate of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f a society文化(一个社会智力发展的状况)3U, Cparticular form of intellectual expression, e.g. in art and literature文化(智力表现的形式,如体现于文艺方面)4U, Ccustoms, arts, social institutions, etc. of a par

3、ticular group of people文化(某群体或民族的风俗、人文现象、社会惯例等)5Udevelopment through training, exercise, treatment, etc.锻炼、训练、修养6Ugrowing of plants or rearing of certain types of animals (e.g. bees, silkworms, etc.) to obtain a crop or improve the species(植物的)栽培;(动物、如蜂、蚕等,良种的)培育7C(biology生)group of bacteria grown f

4、or medical or scientific study培养的细菌。对比上述两本常用词典的定义,不难发现汉族人与英美人对“文化”(culture)的理解不完全相同。现汉中的定义1不仅涵盖了OALED的定义1a、2、3、5,而且还包括“物质财富”;定义2相当于OALED的定义4;定义3在OALED中无对应的意义。OALED中的定义1b、6、7都不在汉语“文化”的定义之中。可以说汉语的“文化”具备3种指称意义。英语的culture具备7种指称意义,一种蕴涵意义,即1b(OALED给的例句是:tourists coming to Venice in search of culture(前来威尼斯

5、附庸风雅的游客);汉语的“文化”定义较笼统,英语的culture定义较具体。汉语的“文化”包括“物质财富”,英语的culture只强调文学、艺术、观念、习俗等精神财富。对文化看法的差异还不仅存在于汉族人与英美人之间,各国学者或同一国学者之间,因研究视角、范围或所用理论不同,对文化所下的定义也不相同,据说已有百余种之多,可见文化是一种何其复杂的研究对象!在本教程中,我们参照现汉的第一条定义,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涵盖面极广,几乎包括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文化的分类也因此林林总总。如从地域分,有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城市文化和农村文

6、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大陆汉文化和港澳台汉文化;从时间分,有原始文化、奴隶制文化、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从宗教信仰分,有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等;从生产方式分,有游牧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信息文化;从生产工具分,有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青铜文化;从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分,有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从性质分,有世界文化、民族文化、精英文化、通俗文化;从结构层次分,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参见王秉钦文化翻译学:3-4)学习研究文化,无论是上述八类文化中的哪一种,都应从其结构入手,由可见可感的表层形式深入到核心层次即社会意识形态或大众心态。因此,我

7、们采纳文化语言学(修订本)中的文化分类法,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刑福义,2000:8)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指一切可见可感的物质和精神的产品。它下属的文化有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戏曲文化等。制度文化(institutional culture)指人类的社会制度、宗教制度、生产制度、教育制度、劳动管理分配制度、家庭制度、亲属关系、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社会规约以及与它们有关的各种理论。心理文化(也称观念文化)(mental culture)指人类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信仰、心态等。2.1.2 汉英翻译

8、与文化的关系由于文化包含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语言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语言自然是文化的一部分。又由于语言是全社会成员共享的财富,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了财富,并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正确使用语言的规律,使语言得以传承和发展,人们作为社会成员在交际时主要依靠语言,也得遵从语言使用的习惯。这些“规律”和“习惯”说明语言属于制度文化。语言还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制度文化。它不仅仅反映自身的特点,还记录反映其他文化、传播其他文化、帮助其他文化发展。它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是文化的生命线。作为制度文化的语言,与其他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没有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不可能

9、产生语言,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的变化和发展在语言中得到反映,语言也因此才能不断的变化和发展,所以说,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是语言发展的源头活水。汉语的词汇能有力的说明语言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如在1981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窗”的词义为“窗户:玻璃门户壁明几净”;“窗口(1)窗口跟前。(2)(售票室、挂号室等)墙上开的窗形的口,有活扇可以开关。”(1981:164)在2000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中,“窗”的词义为“窗户:纱玻璃明几净”。(2000:197)加上了“纱窗”,反映了人民生活的改善,与物质文化有关。在南方,特别在城市,住房不仅安装玻璃窗,而且装纱窗,以防蚊子或其他昆虫飞入室内,保持

10、室内清洁卫生的环境。“窗口”的词义为“(1)窗户。(2)(儿)窗户跟前:站在远望。(3)(售票室、挂号室等)墙上开的窗形的口,有活扇可以开关。(4)指直接为群众生活服务的:单位行业。(5)比喻渠道;途径:工厂开设门市部,可以成为了解市场信息的。(6)比喻反映或展示精神上、物质上各种现象或状况的地方:眼睛是心灵的王府井是北京商业的。”(同上)补充的(4)(5)(6)义均为比喻意义,与心理文化有关,反映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的新事物。又如“三生有幸”和“一尘不染”是反映佛教观念的词汇,“灵丹妙药”和“回光返照”则与道教有关。“改革开发”和“一国两制”反映了我国的政策,“闹元宵”则反映了我国的民俗。

11、由于“贝”曾为原始生活的货币,汉字中不少与“钱”或“贸易”有关的字都带有偏旁“贝”。如贩、買(“买”的繁体字)、賣(“卖”的繁体字)、费、财、贫、购、贸、赔(償)、贷、债等。“皿”是象形字,象征家用饮食器具,它作为偏旁也出现在某些字中,表示盛物的日用品。如:盆、盂、盅、盏、盘、盖等。这些字都承载着我国古代物质文化的信息。汉语中的借词,是汉外文化交流的记录。如,咖啡(coffee)、巧克力(chocolate)、色拉(salad)、三明治(sandwich)、歇斯底里(hysteria)、休克(shock)、基因(gene)、钙(calcium)、维他命(vitamin)、奥林匹克(Olympi

12、c)、雷达(radar)、先令(shilling)、夹克(jacket)、电视(television)、激光(laser)、飞机(aeroplane)、火车(train)、交响乐(symphony)、基督徒(Christian)、面包(bread)、盲文(brail)、圣诞老人(Santa Claus)、圣经(Bible)、马海毛(mahair)、贝雷帽(beret)、革命(revolution)、营养(nourish)、解放(liberate)、民主(democracy)、科学(science)、独裁(dictatorship)、心理学(psychology)、形而上学(metaphysic

13、s)、图书馆(library)、想象(imagination)、暗示(hint)、投资(investment)等。近年引进的外来词更体现了我国物质文化和西方物质文化在很多方面已经同步发展了。如磁卡电话(card phone)、立交桥(overpass)、隐形眼镜(contact lenses)、下拉菜单(pulldown)、软驱(floppy drive)、光驱(CD drive)、鼠标(mouse)、电脑(computer)、内存条(RAM chip)、复印机(xerox machine)、安乐死(euthanasia)、艾滋病(AIDS)、香波(shampoo)、连锁店(chain sto

14、re)、热狗(hot dog)、自助餐(buffet)、牛仔服(cowboy suit)、T恤衫(T-shirt)等。(熊文华,1997:166-171)汉语的语法特征也体现了文化对语言生成和发展的影响。中国人的祖先居住在亚洲东部北温带,气候比较温和,较少受飓风、台风、海啸的袭击,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他们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他们崇尚和谐,相信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相信主客体的一致,重伦理、重悟性、重简约。这种心理文化在汉语语法中的表现形式为:以意统形,强调意义的连贯,但不在意形式标记,句法特征为意合(parataxis),语法特征为隐性(covertness),词语

15、的意义往往只能在句子或一定的语境中才能确定,而且要靠人的悟性去心领神会。汉语的词汇主要由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组成,词的组合比较方便,只要合乎事理,表意明确,便可以组合在一起,造句比较简单,不必考虑形式的一致。而英国人的祖先居住在干燥的平原和海岸边,长年累月受到暴雨风霜的袭击,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不发达的时代,自然的伟力和凶残均不可预测。为了生存,人们只能冷静地面对自然,向自然作斗争。自然作为人的对立面而存在,久而久之,英国人就形成了观察自然、分析自然、了解自然继而控制自然的习惯。对人与自然对立关系的认识可以说是西方文化的基本概念,也是英国心理文化的重要特征。因此,英语的语法特征是显性(overt

16、ness),句法特征是形合(hypotaxis),词序比较自由,构词比较灵活。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识到,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有着血肉不可分的密切关系。这种认识对学习翻译,学习用语言进行文化交际非常重要。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确切的说,是文化转换。文化的共性使转换成为可能,文化的个性决定转换不可能完美。文化的个性形成文化差异的鸿沟,译者的使命就是架设跨越鸿沟的桥梁。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语言和文化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心理文化的差异,而在心理文化中,对语言文化转换最具阻力的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因此,对比研究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学习汉译英不可缺少的内容。2.2 中英思维方式对比“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客

17、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荣开明等,1989:30)思维形式有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形式,也有借助直觉、灵感、想象的非逻辑思维形式。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等。至于思维程序,“是思维方式运行的基本路线,是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在思维活动中的有机结合”(连淑能,2002:40)人作为思维的主体,其思维方式的形式是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的。人作为思维的个体,因职业、性别、教育程度、知识结构和个人素质的差异,其思维方式不可能完全相同。但同一民族的人,由于生活在同一社会、同一文化氛围中,其思维方式存在共性。不同民族的人,其思维方式有相同之

18、处,也有不同之处。对比研究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异同,特别是了解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减少和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的重要举措。2.2.1中国人注重伦理(ethics),英美人注重认知(cognition)儒家思想是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思想之一。“以儒家为代表的先哲对世界的认识主要不是出于对自然奥妙的好奇,而是出于对现实政治和伦理道德的关注。”(连淑能,2002:41)儒家思想“关心的是人道,而非天道,是人生之理,而非自然之性”(同上)。而在海洋型地理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英美文化促成了英美人对天文地理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形成了探求自然的奥秘,向自然索取的认知传统。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在词汇中均有反映。如:

19、顺其自然(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 in accordance with its natural tendency)、听其自然(leave the matter as it is; take the world as it is)、听天安命(accept the situation)、听天由命(be at the mercy of nature; be left to Gods mercy; let fate have its way; submit the will of Heaven; wait for ones fate)。重伦理思想观念的又一体现是重宗族和宗

20、族关系,重辈分尊卑,所以,汉语中亲属称谓特别复杂,英语的亲属称谓比较笼统。如果有这样一句话:“张明和李丹是表亲。张明的母亲是李丹的姑母,李丹的母亲是张明的舅母。”译为:Zhang Ming and Li Dan are cousins. Zhang Mings mother is Li Dans aunt who is the sister of Li Dans father, while Li Dans mother is Zhang Mings aunt who is the wife of Zhang Mings mothers brother.语义是清楚的,反映的关系也清楚,英美人得颇

21、费一番踌躇才能弄清中国人一看就明白的关系。按英美人的习惯,“姑母”也好,“舅母”也好,都称aunt,若要区别,不妨冠以名字。若张明的母亲叫李维民,李丹的母亲叫王明兰,就称Aunt Weiming和Aunt Minglan。但这也不符合中国人重宗族关系的习惯。汉语按年月日的顺序表时间,按国、省、市、县、乡等表达地域概念的方式,反映了由大到小的思维顺序,英语表达同类概念的顺序正好相反。中国人的伦理精神重视“群己合一”,突出“群体”的人格,倡导集体主义,较轻视个体的人格;而英美人注重个体的人格,倡导个人主义。正因为如此,“个人主义”译为“individualism”是不准确的。因为“个人主义”在汉文

22、化中意为“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错误思想。个人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它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如个人英雄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等。”(现汉)而individualism的释义为:n U 1 feeling or behaviour of a person who likes to do things his/her own way, regardless of what other people do(不管别人怎样做)只按个人方法行事的感觉或行为;我行我素;2 theory that favours free action

23、 and complete liberty of belief for each individual person (contrasted with the theory that favours the supremacy of the state) 个人主义(OALED)。可以看出“个人主义”在汉语中是贬义词,而individualism在英语中是中性词,其确切意义是“个体主义”。2.2.2中国人重整体(integrity)、偏重综合性(synthetic)思维,英美人重个体(individuality)、偏重分析性(analytic)思维“中国的小农经济使先民们意识到丰收离不开风调雨顺

24、,生存离不开自然的思维,进而从男女关系、天地交合和日月交替等现象悟出阴阳交感、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意识。”(连淑能,2002:42)万物一体的观念把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乃至世间万物都看作不可分割,相依相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这是汉族人最朴素的辩证思维方法。人们注重从对立中求统一,从统一中看到对立,中医学中有关“阴”与“阳”对立统一关系的阐述便是明证。中医与西医治病的方法颇能说明汉族人重综合性思维而英美人重分析性思维的差别。病人感冒发烧去看病,中医往往为病人拿脉,看舌苔,看脸色,问饮食睡眠情况,综合以上信息后才确诊病情,找出病因;西医则用体温计量体温,温度超过37便可确认为发烧,若病

25、人伴有其他不适还验血,从验血结果判断病毒引起炎症的程度。中医通过看、摸、问,凭经验判断病情,西医虽然也凭经验,但更多地依靠医疗器械助诊的结果,如验血结果、X光片透视情况、B超显像情况等判断病情。中国人钟爱的京剧艺术,集唱、念、作、打于一体,是一种综合性艺术;而英美等西方人喜爱的歌剧、舞剧、话剧等艺术形式,都是单一的,歌剧里没有舞蹈,舞剧中不唱歌,话剧主要是对白。每年国庆、元旦、春节、元宵节等盛大节日,庆祝晚会的节目最受群众欢迎的还是综合性节目,歌曲、舞蹈、小品、戏曲表演、杂技、魔术等均在其中,既要表现国富民安、祥和欢乐的主题,又要兼顾各族观众、各阶层观众的需求。中国文化的另一国粹国画艺术也是中

26、国人综合性思维的有力证据。一幅国画中有画、诗(或词)、书法和篆刻,缺一不可。中国的书画同源,均以线条表意抒情,加之古代画家多为文人,因此,逐渐形成绘画同诗文、书法乃至篆刻相互影响,共存于一幅画之中的格局,形成国画(也称中国画)的突出特征,在世界美术体系中自成独特体系。英美文化中的西洋画只表现绘画艺术,至多画家在画上签上自己的姓名。整体性思维在汉字结构中也有体现。汉字中的象形字(雨、人、竹、弓)生动地表现了主观与客观、能指与所指的密切关系。中国人的祖先以这种思维方式发展了汉字,数千年使用汉字的实践又巩固了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崇尚和谐是重整体思维的突出表现。对称与和谐使中国人既感到视觉美或听觉美

27、,又感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理上的满足。2.2.3中国人重直觉(intuition),英美人重实证(evidence)“中国传统思想注重实践经验,注重整体思考,因而借助直觉体悟,即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连淑能,2002:43)直觉思维强调感性认识、灵感和顿悟。这种思维特征来自儒家、道家、佛学的观念,也是“天人合一”(The Unity of Man and Heaven)哲学思想的产物。这种思维方式在词语中也有反映,如:“恍然大悟”、“豁然贯通”、“了然于心”,夸奖某人聪明会说某人“悟性好”。理解语言时往往突出“意”,力图领会“言外之意”,不太重视对语言的科学

28、分析。评价事物的优劣时往往采用杂感、随笔、评点等形式表明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较少用系统的理论进行实证考察式的论述。而英美人的思想传统一向重视理性知识,重视分析,因而也重视实证,主张通过大量实证的分析得出科学、客观的结论,所以,英语的语言分析十分系统全面。不分析汉语句子的语法关系,我们还可以理解句子的意义;若不分析英语句子的语法关系,特别是长句中错综复杂的关系,我们是不可能清楚正确地理解英语句子的意义。2.2.4中国人重形象思维(figurative thinking),英美人重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 “形象思维指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式新的表象的

29、心理过程。”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关世杰,1999:241)表象(presentation)是“经过感知的客观事物在脑中再现的形象”(现汉)。如我们在远离故乡的城市学习或工作,思念故乡时,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会浮现在脑海中,有时,脑海中浮现的故乡会比真实的故乡更美丽。这就是我们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就是形象思维的结果。中国人的形象思维方式的表现之一,是汉字的象形性,以形示意是汉字的重要特点。英美人重逻辑思维方式的特点则可从英语词语的功能性上看出。例如:“雨”可分解为“一”(像天)、“冂”(像云)、“、”(像水滴),水从云

30、层落下叫做雨(参见林宝卿汉语与中国文化,2000)。又如“旦”字最初的字符是,日是太阳升起时闪红光的形象,表示海浪,表示人们远远看到太阳从海上升起,红光与海浪相连的形状,后来人们将“日”下的海浪简化为“一”,这便是今天汉字中的“旦”,意为天亮(daybreak; dawn)。“昆”字像圆形的太阳在天空运行,“比”像车轮在滚动。又如“山”()、“眉”(指目上方的毛)、“口”、“田”像纵横伸展开去的地,“利”像以刀割禾,“美”(像人头上戴着羽毛跳舞的样子),“井”和“刀”都像所指实物的形象,“至”(像鸟儿到达陆地),水(像水流动的样子)。汉语的指事字也很形象,一看就知道其指称意义,如“上”和“下”

31、、“一”和“三”。形声字的表意形旁代表所指事物,如:海、江、河,都有偏旁“氵”,表示它们与水有关。中国人特别喜欢用具体形象词语比喻抽象的事物,以物表感,状物言志。如: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It is easy to dodge a spear thrust in the open, but difficult to guard against an arrow shot from hiding)、脚踩两只船(比喻因为对事物认识不清或存心投机取巧而跟两方面都保持联系, straddle two boats; have a foot in either camp)、脚踏实地 (have a dow

32、n-to-earth manner)、胆小如鼠 (as timid as a mouse; chicken-hearted)、顶天立地 (dauntless; of gigantic stature; of indomitable spirit; giant)、调虎离山 (1ure the tiger out of the mountains; lure the enemy away from his base)、丢盔弃甲 (throw away everything in headlong flight)、哭笑不得(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not know whether to laug

33、h or to cry; find sth. both funny and annoying)、枯木逢春(比喻重获生机,get a new lease of life)、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occupy a commanding position)、蒙在鼓里 (be kept in the dark)。英美人也用具体形象词语比喻抽象的事物,但常常喜欢用抽象名词指代具体事物。汉语的量词数量多、文化内涵丰富、生动形象,这也是汉语形象化的表现。例如,在与数词“一”合用时,有:一面镜子 (a mirror)、一朵花 (a flower)、一把椅子 (a chair)、一

34、张桌子 (a table)、一根棍子 (a stick)、一棵树 (a tree)、一件外套 (a coat)、一枝笔 (a pen)、一辆(部)汽车 (a car)、一口锅 (a wok)、一位客人 (a guest)等。英译文只保留了原文的指称意义,原文量词的形象性则未能保留。 从本节汉英思维方式对比研究可以看出,思维方式的差异来自文化传统的差异,思维方式受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必定随着文化传统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文化传统随着文化交流的纵深发展也必然会发生变化,因为文化是开放的系统,不同文化之间会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比如说,重伦理、轻认知的中国文化传统,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有了很大的改变。科技兴国已

35、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按自然的客观规律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已使我国空前地强大起来。人们愈来愈重视学科学,用科学,努力有所作为。学术界一片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翻译界也改变了长期不重视理论研究的局面,理论研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翻译工作者不再只满足于从宏观上了解翻译研究的对象,同时还加强了对研究对象的微观分析,不再满足于感悟式的评价与随想式的阐发观点,而是力求运用理论全面系统地研究翻译中的问题与规律。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起来。翻译界出版的大量专著和论文便是明证。 我们应该认识到,一种文化内部的思维方式也不是同一的。同是汉族人,因职业和文化素养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从事人

36、文科学研究和艺术创造的人与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在思维方式上有典型差异,判断事物时前者容易凭想像、凭感情得出较为主观的结论,后者多依靠实证分析、逻辑推理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 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也不会一成不变。在学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时,我们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语文、外语、音乐、美术等课程时,我们在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加强了理论学习,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加强;多读文学艺术作品,形象思维就会更丰富。学习翻译,学习两种语言的转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学习两种思维方式的转换。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中国人与英美人思维方式的不同特点及其在语言上的不同表现形式,努力透彻理解汉语原文,使英译文符合英美人

37、的表达习惯,让翻译取得较为令人满意的效果。2.3 汉英语言对比汉语属汉藏语系 (Sino-Tibetan Family),英语属印欧语系 (Indo-European Family),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之一。汉语和英语都是联合国使用的工作语言。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如都有一词多义现象、模糊语义现象、构词可用合成法或词缀法、句子主要成分为主语、谓语和宾语、都用明喻、隐喻、借喻等修辞格使表达生动等等。但由于它们分属不同语系,在不同的文化中形成且承载不同的文化传统,它们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在本节中,我们将从文字、词法、句法、篇章等方面对汉语和英语进行对比学习。2.

38、3.1汉英文字对比文字 (script),也称书面语言 (system of writing),是语言的有形记录,它的出现往往晚于所记录的语言。人类历史上有四种最古老的表意文字,它们是古埃及的圣体字,古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玛雅人的文字和古汉字。除了汉字至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余的三种文字都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古汉字是一种用符号表示思想或概念的表意文字 (ideographic script),因为它主要是象形字。随着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出现,且数目不断增多,汉字已不能简单地视为表意文字,而应该视为有表意倾向的音节文字 (ideographic-oriented syllabic

39、script)。汉字一字一音,一字至少一义,既可代表语素,又可代表音节。汉字是多功能的,它是字 (character),即构成文字的基本单位;有些汉字又是词 (word),如:句、书、打、走等;有些汉字既可作词单独使用,也可略变写法作偏旁部首 (radical) 使用,如金、木、日、米等;少数汉字只能作为语素 (morpheme) 与其他汉字组合成词语,如菩、乒、忐等。汉字是方块字,由点、横、竖、撇、捺等几种基本笔划及其变体,用上下、左右、内外等方式组合而成。英语是拼音文字(alphabetic script)。英语有26个字母,但只有 A、I、O 三个字母能单独构成词,其余字母只能作为构词成

40、分,与其他字母组合构成词。所以,英文字母绝大多数都不能像汉字那样可以单独使用。汉语主要有4种方法造字。(1)象形字 (pictagraph),它是有关自然现象、人或物的原始图形文字,是一种象形符号。如:果(果, fruit)。(2)指事字 (indicative character),它是以表达某种意思的抽象符号,或在形象符号中加上指事性符号构成。如:上(V表示位置, above),下(, below)。(3)会意字 (associative character),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指事性符号构成,其意义为该符号引起的联想意义。如:从(一个人跟在另一个人的后面, follow)、森(由三个

41、“木”组成,表示林木稠密, forest)。(4)形声字 (morpheme-phonetic character),它由表意的形符和表声的音符组成。如:“烤”由“火”和“考”组成,“火”是形符,表明“烤”的意义与“火”相关,“考”是声符,该字念ko(参见陈宏薇,l998)。汉字是一种非常形象化的语言,它反映了中国人与客观自然界密切的关系。它那美丽的造型及其引起的联想是世界上任何其他语言都不能比拟的。可惜的是,汉字的形美特征在任何汉译外的文化交流活动中都不可能再现。英语没有字,只有词。2.3.2汉英语音对比汉语的音素 (phoneme) 分为韵母 (final) 和声母 (initial) 两

42、大类。英语的音素分为元音 (vowel) 和辅音 (consonant) 两大类。汉语音节一般由一个韵母和一个声母构成,英语音节的构成比汉语复杂得多,一个元音可与一个或两个辅音甚至三个或四个辅音(辅音连缀)构成音节。汉字用汉语拼音字母 (pinyin) 注音。英语用国际音标 (international transcription) 注音。汉语是声调语言 (tonal language)。每个汉字都有四声:阴()、阳()、上()、去()。声调不仅是汉语的重要语音表达手段,还能帮助辨义。例如:汤 (tng)、糖 (tng)、淌 (tng)、烫 (tng) 四个字,都是单音节词,韵母和声母相同,但

43、声调不同,词义也因此大相径庭。汉语的单音节词只有一个重读音节 (stressed syllable),双音节词可能两个音节都重读,也可能只有一个音节重读。重读音节不同,意义也就不同。例如:“大意”若读成 dy,其意为“主要的意思” (main idea),若读成 dy,则表示“疏忽,不注意” (careless)。当然,在翻译中,我们主要依靠上下文,依靠所译词与语篇内外其他词的关系来确定词义。“汉语句子有语调,语调一般显示在句子末尾的重读词上,但它不能改变汉语的字调,而且受到字调的限制。”(陈宏薇,l998:32)“英语是语调语言 (intonation language)。语调的单位一般是句

44、群或小句,调核一般在语句的末尾。语调既有语法作用,能分开陈述句、疑问句或反意问句,也有独特的表意作用,具有很强的表情功能,不同的语调可以表示不同的态度、口气和思想感情。此外,语调还赋予英语一种旋律美,难怪有的语音学家形象地将语调比做英语的灵魂。”(同上)英语的单词没有声调,但有重音,而且重音的排列有规律。如双音节词和三音节词的重音一般在第一音节 (scholar, family),三音节和三音节以上的词,重音一般在倒数第三个音节 (psychology)等。多音节词中除了主重音 (primary stress),还有次重音 (secondary stress) (magazine),有的词有双

45、重音 (double stress) (Chinese)。英语的句子也有重音。在语流中,并不是所有的重读音节都重读,言者往往重读某些词而轻读另外一些词,这些重读的词便是句子的重音。句子重音能表明言者认为语流中哪些词意义重要,也能使语流轻重相间,增加句子的韵律。一般情况下,实词 (content words) 重读,虚词 (form words) 不重读。汉语的音美和英语的音美是完全不同的。在翻译过程中,我们眼睛看到的是汉语的字词,脑子里浮现出的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联想的种种概念,同时也会“听见”汉语那抑扬顿挫的声音。将汉语转换成英语后,我们检查译文时,“听见”的声音不太可能与原文的声音相同

46、。从感知的层面看,汉译英的确有很大的局限性。2.3.3汉英词汇对比词是具备形、音、义,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词虽然小,译好却不容易,因为词既有指称意义,还有蕴涵意义。一个词往往有多个对应的指称意义,蕴涵意义就更丰富了。词本身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典故、隐喻、情感及民族心理对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投射不同的意义。例如:“松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忍不拔”、“不畏严寒”和“四季常青”,而 pine tree 在英美文化中则没有这些象征性的蕴涵义。“熊”用来形容人时,在中国文化中有“愚笨”、“窝囊”的含义, bear 在英美文化中却意为“饥饿或脾气暴烈的人,鲁莽的人”。又如

47、“猫头鹰”,由于该鸟常在深夜发出凄厉的叫声,有些讲迷信的中国人认为它是一种不吉利的鸟,将它与“倒霉”和“厄运”联系起来。在方言中,“猫头鹰”又称“夜猫子”,比喻喜欢晚睡的人,英语中的 night owl 正好表示经常熬夜或喜欢在夜间工作的人。但 owl 在英语中却完全没有“倒霉”的蕴涵意义,倒是因袭传统的理解,象征着“聪明”或“智慧”。前文曾提到,有些汉字本身就是词,英语没有字,只有词,多数汉字构成词还需要一定的方法。汉语和英语的构词法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小的差别。2.3.3.1汉英构词对比汉语是有表意倾向的音节文字 (ideographic-oriented syllabic script)。

48、现代汉字的语素大部分是单音节语素,它们可以自由组合成词。例如:“地”这一语素可以组成:地震、地皮、地貌、地铁、地方、地学、地图、地温、地勤、地表等。汉语中还有一些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在有限范围内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例如:“菩”不是词,“菩萨”才是词(从梵语中借来的词);“忐”不是词,与“忑”组合成“忐忑”才成为词。又如“第”,当它用在整数的数词前面表示次序时(第一,第八)就不能独立成词,与后面的数词一起才是词。英语是拼音文字 (alphabetic script),字母组合成音节就生成词。汉语和英语都能用合成法 (compounding)、缀合法 (affixation)、音变法 (soun

49、d-changing)、缩略法 (abbreviation) 构词,也都通过翻译从外语中借进新词。不同的是,汉语还使用重叠法 (reduplication),英语还用转换法 (conversion)、逆构词法 (back-formation) 和截短法 (clipping) 构词。合成法是汉语构词的主要方法,可用来构成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一般通过主谓、动宾、动补、并列和限定等关系组合,例如:主谓关系:心跳(名词)、心虚(形容词)、眼看(副词)、头疼(动词)动宾关系:司法(名词)、刺骨(形容词)、到底(副词)、唱歌(动词)动补关系:发明(名词)、分明(形容词)、赶快(副词)、过来(动词)并列关系:波浪(名词)、敏捷(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