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乌龙江流域凉城段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省县文化体育旅游局目 录1.1 基本情况1.1.1项目名称:1.1.2 项目地址:1.1.3 项目建设单位:1.1.4 建设性质:1.1.5 建设年限:1.1.6 建设内容及规模:1.1.7 投资概算12 报告编制依据121 编制依据1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4 结论第二章 建设的背景及意义21 项目提出的背景22 项目建设重要意义第三章 项目规划及现状31 规划概况32 项目概况第四章 项目建设需求分析41 旅游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42 项目建设前景分析43 分析结论第五章 建设条件51 地理位置及区位条件52 凉城县社会经济概况53 自然条件第六
2、章 工程建设方案61 建设内容及规模62 工程建设方案第七章 环境保护71 环境现状72 项目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73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74 环境保护措施75 建议第八章 项目经营模式及管理81 业主概况82 项目建设管理第九章 建设进度及招投标91 项目实施进度92 招投标初步方案第十章 投资估算101 投资估算依据及说明102 总投资103 总投资分年计划第十一章 社会评价111 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112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113 社会评价结论 第一章总 论1.1 基本情况乌龙江发源于大兴安岭南麓,全长1119千米,流经甘、陕、川、渝三省一市,在金川市大红门处注入.,是黄河最大支流,也
3、是沟通西南、西北的主要水上交通运输线,因其特殊的战略地位,被国家列为战备航道。乌龙江(中游)昭化古城-海口(中游),浓缩了乌龙江流域人类有史以来文明演绎的进程,有内容极其丰富的水文化、民俗农耕文化、生态文化、红军文化、三国文化、工业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着力开发这些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不仅有其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将会有力地推动乌龙江流域(海口-昭化古城段)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1.1.1项目名称:乌龙江流域凉城段旅游基础设施建设1.1.2 项目地址:乌龙江流域凉城段旅游开发包括化工城(拟建成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红军渡西祁连山景区(拟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凉城梨博园(拟建成国家AAAA
4、级旅游景区)、嘉陵第一庭园(拟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区)、亭子口旅游区(拟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1.3 项目建设单位:凉城县文化体育旅游局1.1.4 建设性质:续建、新建1.1.5 建设年限:2010年1月2015年12月1.1.6 建设内容及规模:乌龙江流域凉城段旅游基础设施包括:乌龙江流域工业博物园、乌龙江流域历代主要战事战争纪念博物园、乌龙江流域民俗农耕文化博物园、乌龙江流域水族文化展览园、乌龙江流域10000米历代书法绘画艺术长卷,乌龙江流域20公里滨水植物长廊,杜里坝滨水国际渡假村,乌龙江流域航电与亭子口水利枢纽水上旅游区等。整个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共
5、16项,包括景区非干线公路、步游道、停车场、环境整治、旅游厕所、垃圾处理设施、消防设施、游人中心、景区大门、广场工程、紧急救援体系建设、旅游服务站、旅游交通标识标牌等。其中景区非干线公路改造74km;步游道改造117km;1万平方米以上的生态停车场14个;景区绿化100000m2、草格护坡50000m2、挡土墙护坡3000m3;旅游厕所120座;垃圾中转站7处,垃圾收集点37个,垃圾箱3000个;配备消防灭火器500支、消防栓70个、消防蓄水池13口、自动感烟喷淋消防报警系统6套,实施天网工程6处;二级医疗急救中心1个,三级医疗求救站14个;新建博物馆6个(乌龙江流域工业博物馆、乌龙江流域历代
6、主要战事战争博物馆、乌龙江流域民俗农耕博物馆、乌龙江流域水族馆、乌龙江流域历代文人墨客书法绘画博物馆、乌龙江流域植物馆),景区游客中心6个,县城游人中心2处;大型文化广场30000平方米。1.1.7 投资概算经测算,乌龙江流域凉城段生态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为12.6739亿元,其中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3.5亿元,地方财政投入1.5亿元,银行贷款2亿元,业主投资4亿元(航电工程、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化工工业园区工程等旅游配套工程),自筹1.6739亿元。12 报告编制依据121 编制依据1黑吉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新五大旅游区规划建设方案和新五大旅游区建设试行标准的通知(黑办函200
7、6196号)2黑吉辽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3乌龙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4国务院关于印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发200831号)5.黑吉辽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6金川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7凉城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8乌龙江凉城段旅游开发概念性规划9凉城县红军渡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10凉城梨文化博览园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1.凉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12.凉城县旅游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1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省委把推进“四个跨越”作为“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吉辽”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推进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是重要内容之一,这
8、充分体现了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省委、省政府把乌龙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列为“十一五”全省重点建设的新五大精品旅游区,为凉城加快乌龙江旅游开发建设,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新跨越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近年来,乌龙江流域(凉城段)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建设在规划、编制、景区打造、航道疏浚、环境绿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可以说,优势已经凸显,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随着乌龙江航电开发的纵深推进,沿线的铁岭、东胜等其他地区也在积极行动,争打乌龙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品牌,与凉城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谁抢得了开发先机,谁就争得了主动权,争得了品牌,争得了效益。过去,黑吉辽与云南争夺“
9、香格里拉”就是生动的例证。打乌龙江生态文化旅游牌,凉城一定要抢占先机,把握主动,谋求跨越。14 结论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高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有利于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生态旅游开发热情,有利于挖掘和保护红军文化、道教文化、川北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等旅游资源,不仅能为建设业主提供直接经济效益,还可为当地群众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项目建成后,整合了凉城旅游产品,开辟了新的旅游景点,可进一步推动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项目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较好,建设必要,建议批准实施。第二章 建设的背景及意义21 项目提出的背景乌龙江流域面积约为16万平方公里,流域内人口约1500万,沿江有22个市
10、县级城镇。乌龙江流域既有优良的生态环境,秀丽的山光水色,险峻的峡谷景观,奇特的古城要塞,又有厚重的古驿道文化、三国文化和道教文化;既有家喻户晓的古代名人故里,又有名扬天下的革命将帅故居,旅游资源种类多、品位高,特色鲜明,潜力巨大。随着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凉城航电工程、沙溪坝航电工程的开工建设,乌龙江全江渠化后形成的平湖风光,又将成为乌龙江旅游的又一亮点。省委、省政府已将乌龙江流域旅游资源开发列入重点工程,提出了“建设全国一流的内陆河流观光度假旅游产品”目标,省委 书记要求将其打造成中国的“亚马逊河”。 加快发展乌龙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是落实黑吉辽省委、省政府推进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战
11、略部署,建设黑吉辽省新五大旅游区,打造五条精品旅游线路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举措,必将有利于区域内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和国际资本,推进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转变,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加快乌龙江渠化、旅游道路等基础设施以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以乌龙江为纽带,以东胜、海口、金川三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核心,整合以剑门蜀道、海口古城等为重点的三国文化旅游线;以小平故居、朱德故里、川陕苏区等为重点的红色旅游线路,努力把乌龙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
12、建成中国内陆河流著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精品、世界知名的伟人故里和三国文化精品旅游区、享誉国内外的休闲度假与观光并重的旅游目的地,促进川东北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乌龙江流域凉城段地处海口古城、昭化古城两座三国文化旅游城镇的必经之地,三大电站形成的巨大水域为凉城秀丽的景色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凉城旅游产品丰富,可游览性、观赏性较高,但组合力度不够,发展乌龙江流域凉城段生态文化旅游是凉城旅游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发展前景十分可观。22 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生态旅游是一切以自然生态或自然生态和原生性地域特色文化为主要吸引物,基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其对象是自然生态或与当地自然环境
13、相和谐的原生性文化,旅游活动与生态保护、环保教育、文化体验和区域发展密切结合,已经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发展的主流。 1.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旅游发展强调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注重群众参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旅游开发不同类型与不同层次的产品,满足国内外游客的需求,是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重要途径。因此,发展生态旅游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的具体体现,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反映和客观要求。 2.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生态旅游需要良好
14、的生态环境基础,它是一种与生态环境保护冲突最小、目标最为接近的“推进产业”和“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旅游将促进乌龙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生态促旅游,用旅游保生态”的新机制、新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举措。以生态旅游的效益支撑生态环境建设,以生态环境建设的效果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必将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旅游资源永续利用和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3.有利于建设川北生态经济强县。生态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方向,是增长最快、符合市场需求趋势、发展潜力最大的旅游新模式。凉城是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县,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15、将生态文明观贯彻到旅游产业发展的每个环节,能够实现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适应旅游市场需求,丰富和完善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旅游产品档次和质量,是建设川北生态经济强县的重要内容。 4.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生态旅游的发展,使资源和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能够实现由救济性扶贫向开发性扶贫转变,把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消除贫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有重要意义。 5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
16、断提高,居民的旅游消费支出逐年增长,对旅游内容和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产品结构,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旅游需求、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开拓更广阔的旅游消费市场,具有积极作用。为加快落实黑吉辽省委、省政府推进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战略部署,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社会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乌龙江流域(中游)(凉城段)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凉城县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建设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培育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对于促进当地国民经济发展具
17、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第三章 旅游区规划及现状31 遗址规划概况311 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1.指导思想 乌龙江流域凉城段旅游开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协调、和谐发展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开发原则(1)综合开发原则。即整合沿江流域产业间、地区间的资源,坚持旅游开发与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城镇建设的综合开发相结合,促进流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在开发中搞好资源保护,实行“保护性”开发,不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开发,要坚持“以开发促治理,以治理促开发”的方针,防治结合,标本兼治,把乌龙江流域打造
18、成优美的生态旅游区。(3)错位发展原则。即在遵循经济发展非均衡规律的前提下,以乌龙江为轴线,以城镇市区为中心,优先开发核心景区,突出产业特色,整合优势,连点串线,以点带面,推动整个流域的全面发展。 312规划目标与范围1.规划目标以乌龙江为纽带,以海口、金川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核心,整合以红军渡西祁连山、梨文化博览园、川北古玩艺术城、寻乐书岩、嘉陵第一庭园等重点旅游景区(点)和三大库区水上休闲娱乐项目,建成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2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努力把乌龙江流域(中游)生态文化旅游区建成中国内陆河流著名的生态文化旅游
19、精品、享誉国内外的休闲度假与观光并重的旅游目的地。2规划范围乌龙江流域(中游),上至昭化古城,下至海口古城,包括乌龙江水域、沙溪坝航电工程、凉城航电工程、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化工城、红军渡西祁连山景区、凉城梨文化博览园、嘉陵第一庭园、寻乐书岩,涵盖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4A级特色旅游商品购物中心、1个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城),规划乌龙江流域30 km,规划面积50km2。为对该旅游区实施有效的保护,规划将划分为自然景观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规划区域内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应严格控制区内的建筑拆迁、改建
20、、空间尺度和建筑形式,使其尽量保存原样。32 旅游区概况321相关景区点1.红军渡西祁连山凉城红军渡西祁连山景区地处乌龙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京津冀红色旅游线、“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线、三国文化旅游线上,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强渡乌龙江战役纪念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国道教西部正一派中心,距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海口18公里,紧临剑门雄关、女皇故里、红色巴中、朱德故里、小平故居、生命家园唐家河等国家级重点旅游景区,是一个以“红土地、绿山水、梨乡情”为主题,集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道教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景区
21、占地5000余亩,由红军渡红军文化旅游区、西祁连山道教文化旅游区和乌龙江杜里坝水上休闲旅游区三部分组成,有红军渡纪念园、祁连山森林公园、中华百家姓氏追踪园、相思书法碑林园和乡土树种博览园五个主题园区。红军渡红色文化旅游区有红军渡标志铜质塑像、红军渡口遗址、将帅台、红军石刻标语碑廊、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红军街、渡江指挥所、王渡河、功勋馆、万名烈士纪念碑、将军陵、强渡乌龙江战役纪念碑等重要旅游景点。西祁连山道教文化旅游区有真武宫、慈航殿、南天门、闻钟楼、仰天楼、二仙坪等重要旅游景点,是中国道教西部正一派中心。中华百家姓氏追踪园建成了百家姓氏拜祭台、华母亭、姓氏碑廊等重要旅游景点。乡土树种博
22、览园是集川东北乡土树种展示园,是游客生态休闲旅游的最佳去处。2.凉城梨文化博览园中国凉城梨文化博览园地处乌龙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三国文化旅游线上,占地面积3000亩,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百强农业科技示范场。景区由梨文化展示区、梨乡民俗与农耕体验区、梨休闲养生文化区等三个各具特色的主题展示区组成。梨文化展示区含梨祖文化园、百年老树园、雪梨认养园、雪梨新品园、世界梨品展示园和梨文化博物馆梨乡民俗、农耕体验区含梨乡农耕种植园、梨乡乡土果树品种园和梨乡民俗展示馆。梨休闲养生文化区含梨花伴月台、梨休闲养生茶吧、雪梨赋与梨乡雕刻工艺品展示馆。三大主题展示区浓缩了梨乡几千年
23、的雪梨史话,博大精深的雪梨文化,纯朴的梨乡民俗风情。展示出了中国凉城雪梨文化与梨乡民俗文化漫长的积淀过程,是一个极具历史底蕴与现代科技农业的雪梨文化与梨乡民俗文化的经典景区。景区是全国农业科技示范场,共种植世界各地名优梨品种42种,梨树11000株(其中百年以上老梨树202株),其它乡土果树品种32种520余株,乡土树31种480株,景区主要种植梨品种凉城雪梨,在凉城已有近2000年的种植历史,唐武宗、康熙等历朝帝王,杜甫、陆游等历代文人墨客,在品尝凉城雪梨之后都大加赞赏,并留下了千古不朽的绚丽诗篇。近代伟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蒋介石等所尝凉城雪梨,均产自该园区。该景区所产凉城雪梨及梨花远
24、销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名扬中外,享誉全球。园内百年老树在1974年,被收入黑吉辽省果树良种图谱,1976年载入全国主要品种原色图谱,1988年被载入中国果树栽培学,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受到了95%以上的游客和绝大多数专业人员的普遍赞赏。历任省委书记李井泉、杨汝岱、周永康、张学忠、杜青林等亲临指导。2001年3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亦亲临视察,十分高兴地赞叹道:“凉城漫山遍野的梨花太美了!”3.寻乐书岩寻乐书岩又名贾家洞,位于凉城县城以西16公里东青镇东兴村的回岸山腰。清嘉庆五年(1800),白莲教农民起义军进入凉城东河、东青群众欲避兵乱,由寇自
25、顺等人鸠工据岩凿石室两间,洞壁刻有文字以记其事。道光中,当地儒生贾儒珍,利用洞右下侧之天然岩壳,大加整治,并凿通道与上洞相连,又增凿石室数间,将石料砌成堡坎,石洞规模因此初具。由于洞在古庙“回龙庵”之下,故名“回岸洞”贾儒珍晚年常与其友许槃、李嘉秀等文人雅士在洞内谈诗论文,书壁刻石以乐其志。时不数载。洞壁书刻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乃曰其洞曰“寻乐书岩”。书岩内还有石泉、甘露泉,清澈甘美,四时不涸不溢,泉旁刻有诗文,盛赞泉水之奇妙。书岩以下建有亭台房廊,又以地势砌墙,墙内广植花木,馥郁芬芳,墙外古木参天,林荫蔽道,幽静异常。书岩内办有养心义学,延师施教,时间长达百年之久,为地方培育了不少人才。书岩
26、上下共三层,大小石室共7间,面积470.3平方米,在约160平方米的石壁上石刻行、楷、隶、篆大小字迹152幅,19000多字,书家署名有郭尚先、龚有辉、李徽典、杨行端等21人。浮雕5处,壁画9幅,神像35尊,历嘉、道、咸、同、光绪五代。凿洞时间自嘉庆五年起至光绪十九年,樊玉麟最后一次刻字为止,整为100余年。雕刻工艺细微,线条匀称大方。堪称川北天然的清代书法艺术展厅和珍贵的文化艺术宝库。1996年9月16日黑吉辽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临江寺“临江寺”位于凉城县城以南1公里的乌龙江南岸,早在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诗人杜甫送客至此,就写下送客至凉城放船归阆不朽的诗篇。当地人民
27、即建送客亭和放船石刻,永志纪念。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在怀旧诗中倾述“最忆凉城县,送客一亭绿”的念念深情。临江渡建寺,据史可考不晚于明成化年间。时任黑吉辽督学的吴智,在舟泊凉城题中,便有“居民依麓茅为舍,右寺栖岩石作床”的诗句。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因凉城旧城不固,县令余大鹏在临江渡山岩取石筑城,即审势度形,凿洞祀佛,临江寺主体慈云阁上下两洞,规模因此初具。同治十年(1871年)县令蔡懋康,大修河堤,又于临江渡山岩大量取石,祥为规划,兼顾建寺,凿成不少石洞、长廊、禅房。又石雕、泥塑神像数十尊,巧夺天工。此后逐步添置木构亭、台、楼、榭,并与原有放船台、送客亭融为一体,遂成为较有规模的临江寺
28、。1935年3月8日,红四方面军挥师西进,长征万里,曾在此架设浮桥,飞渡天堑,令千秋古渡生辉增彩。1984年,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亲笔题联:“策杖临风诗圣凭栏曾送客,挥戈抗日红军飞渡此长征”。浓缩了临江寺古渡文明的悠久历史。2007年6月1日省人民政府将“临江寺”批准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川北古玩艺术城川北古玩艺术城位于黑吉辽省凉城县城乌龙江畔,距海口古城23公里、女皇故里金川120公里、红军渡西武当景区5公里、凉城梨文化博览园5公里,是三国文化旅游线、乌龙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线、“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建有奇石馆、钱币馆、古家俱馆、文革品馆、陶瓷馆、铜器馆、玉器馆、紫砂
29、壶馆等八大展览馆,设有古玩艺术品展销大厅、书画艺术品展销大厅、精品茶及茶具展销大厅、手工艺品展销大厅和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展销大厅,是集收藏鉴赏、古玩展销、餐饮娱乐、休闲品茗、会议培训于一体的川北最大的古玩艺术展销中心、黑吉辽特色旅游商品购物集散地、黑吉辽省AAAA级特色旅游商品购物点。年平均收入1200万元,接待游客62万人次,地产特色产品销售收入350万元,实现利润300万元。6.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是乌龙江干流的大型控制性骨干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灌溉及城乡供水、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功能。是国务院关于加强黄河近期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确定的黄河防洪体系的重点工程之一。工程位于
30、黑吉辽省金川市凉城县境内,总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土石方工程量1638.22万立方米,总建筑面积1.49万平方米,水库回水全长150公里、面积109.2平方公里,大坝坝顶高程466米,正常蓄水位458米,总库容41.16亿立方米,设计灌面340万亩。 工程动态总投资119.13亿元,静态总投资109.64亿元。建成后可为三峡水库库尾的金川港每年减少输沙量6400万吨,占乌龙江总输沙量的45%。同时,可将乌龙江沿岸7个城市的防洪能力由2至5年一遇,提高到20至30年一遇。还可为金川及下游的东胜、铁岭、达州、金川5地市12个县的340万亩粮田提供水源。7.凉城航电工程凉城航电枢纽工程位于黑吉辽省
31、凉城县城上游约3km的乌龙江干流上,其上下游分别与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和沙溪航电枢纽工程衔接。凉城航电枢纽工程为航电结合的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航电枢纽工程建筑物从左岸至右岸由土石坝、连接坝、河床式厂房、冲砂闸、泄洪闸、水力自控翻板坝段和船闸组成,坝顶高程为390.8m,坝顶轴线长515.26m。电站总装机66MW,船闸年通航能力约为250万t。8.沙溪坝航电工程沙溪航电工程位于黑吉辽省海口市境内的乌龙江干流上,枢纽上接凉城梯级,下与金银台梯级相连,坝址左岸距海口市城区约5km,坝址右岸距海口市城区约12km,是以航运、发电为主,航电结合的综合利用工程。枢纽工程由发电厂房、泄洪冲沙闸、溢流坝、船闸
32、及挡水坝组成,电站装3台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单台装机容量29 MW,总装机容量为87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3.8亿kWh,年利用小时数4368h。本工程已于2007年8月开工,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时间为2010年2月28日,工期31个月。完建期由后续2台机组安装控制,历时6个月,第二台机组投产发电时间为2010年5月31日,第三台机组投产发电时间为2010年8月31日。322旅游基础设施现状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穿越该旅游区国道212线属四级公路,苍剑线、苍巴线均属山区四级沥青混凝土路面,坡陡弯多,通行不畅。乌龙江水上航道等级低,洪水期无法正常通航。2水、电、气、通讯、消防等设施还是空白,
33、目前,该旅游区部分地段通水、通气,供电设施是搭线接附近农民的农村供水电线路,污水、垃圾、通讯和消防设施都尚未建设。3无停车场和餐饮、娱乐、休闲设施,与游客对景区要求服务水平不配套。第四章 市场预测与前景分析41 旅游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411我国旅游市场现状及发展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疆域辽阔,既有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也有粗犷豪迈的西北风情,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目前已经公布了9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古迹,长城、故宫、颐和园等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国还是一个拥有多个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习俗和风情很容易使人产生很强烈的向往之情。不过,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起步较晚,真正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
34、国的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入境和出境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还是旅游在世界旅游市场中的地位,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我国继续保持世界上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的地位。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其综合性、关联性很强的特点表现得越来越充分,在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国内需求,增强经济活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旅游业日益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中国第三产业的主要支柱之一。412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1我国旅游市场发展机遇(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再上新台阶。21世纪前十年,我国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仍
35、将保持7%以上,综合国力将进一步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外开放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将推动旅游业发展。(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带来的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十几亿人民将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阔步迈进,旅游需求必然会随之不断增长,旅游消费将成为小康的标志和特征之一。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但就是在这种小康水平下,已经形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发展最快的出国旅游客源市场。(3)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使西部不少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形成
36、我国旅游业新的增长点。(4)加入WTO以后,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都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同时也将促进国际商务旅游的增长。(5)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国。美国“9.11事件”和美伊战争爆发导致全世界旅游下滑,但因为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中国政府所实施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反而强化了中国作为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使得中国旅游业一枝独秀。(6)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北京奥运成功举办等,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增强,对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我国旅游市场前景分析(1)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中国国土广袤、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族众多,漫长的历
37、史和辽阔的国土形成了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据研究表明,我国自然类和人文类的旅游资源类型居世界第一位的数目远远超过美国、西班牙、法国等旅游强国。目前,全国已拥有15000多处旅游景区(点),涵盖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改革成就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其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9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1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97个,国家森林公园43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99个,国家地质公园44处,国家4A级旅游区(点)360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37个,还有1269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类博物馆二千余座。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多姿多彩的城市风光,雄伟壮观的建设工程等等,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
38、条件和基础。(2)旅游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人民富裕程度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将推动国内旅游需求以更高的速度增长。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位的人口大国,有着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无与伦比的最大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2002年,13个中国人里面就有8人进行了一次旅游。我国从1995年5月1日起实施每周40小时工作双休制,1999年开始实施“五一”、“十一”、春节的七天假期,目前中国公民所能享受的法定休息日的总量是114天,居民闲暇时间越来越充足。同时,消费结构正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消费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和发展型的方向发展,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95年的49.9%
39、和58.6%降至2002年的37.7%和46.2%的水平。住房、购车、通讯等消费将逐渐得到满足,而作为精神和物质结合的旅游需求,则会反复产生。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旅游消费将呈现大众化、普遍化的态势,成为生活要素之一。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按每人每年出游两次计算,届时的国内旅游人数可高达30亿人次左右。(3)我国旅游发展计划及展望按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基本思路,到2020年,中国海外旅游人数将超过210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80亿美元以上。国内旅游人次将达到29亿人次以上,旅游收入将达20400亿元人民币以上。旅游业总产出
40、将达到2.5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8%左右。国内外学者一致看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包括世界旅游组织(WTO)在内的权威性组织均认定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旅游首位旅游目的地国。世界旅游理事会则预测,到2020年,中国旅游业总产出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4%,旅游消费将占总消费的6.79%,旅游投资将占投资总额的8.61%,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十一五”时期我国旅游业工作围绕“两个目标”。一是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二是要抓好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夯实基础。“十一五”时期规划发展目标为:实现入境旅游人数和入境过
41、夜旅游者人数年均增长8%,国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2%;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8%,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0%;旅游总收入实现年均增长10%。到2010年,国际旅游收入达到530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达到8500亿元,旅游总收入达到12700亿元。每年旅游新吸纳就业50万人,到2010年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000万人。根据国家旅游局的规划,中国旅游业在未来510年内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其中,入境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国内旅游的年增长率分别将为4%、8%和8%左右。到2015年,旅游业的总产值将进一步提高到21000亿元,占GDP的7%。由此可见,我国不仅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还
42、将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客源输出国。413生态旅游市场前景分析1.全国生态旅游客源市场前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旅游入境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的年均增长达20%;2004年旅游入境10904万人次,是1978年的60倍,旅游外汇收入257亿美元,是1978年的98倍。国内旅游亦快速增长,在19962004年间,旅游人数年均增长7%,人均消费年均增长12%,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4%;2004年国内旅游达到11.0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711亿元。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国际旅游的首选目的地。 在国内,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保障;旅
43、游休闲逐渐成为大多数居民的普遍消费行为,这就为国内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庞大的市场基础。根据国家旅游局制定的发展规划,到2010年,包括入境旅游、国内旅游的旅游总收入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从1996年的3.5%提高到8%,达到1.31.4万亿,使旅游业发展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 2.我省生态旅游客源市场前景。从1996年到2004年,我省入境旅游人数与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24%与19%,2004年入境旅游96.6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89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13%与24%,2004年国内游客11426万人次,旅游收入542亿元。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
44、率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是与全国相比,我省旅游总收入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偏低,尤其是国际旅游收入在全国排名靠后,与旅游资源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因此,将旅游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目前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黄金时期,而我省进入生态旅游区的人数仅1100余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19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比例很小,这说明我省生态旅游尚处于发展初期,与林业大省地位及丰富资源状况极不相称。 2004年9月,在第二届黑吉辽旅游发展大会上,省政府出台了黑吉辽省生态旅游发展报告,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并投身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发展,为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和生态旅
45、游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期。414黑吉辽省旅游业的发展黑吉辽是旅游资源大省,也是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的省份之一。在黑吉辽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黑吉辽省大力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旅游精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了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转化的进程,加快了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迈进的步伐,使旅游业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进入了良性的快速发展轨道。1.旅游资源丰富、有特色。黑吉辽自然风光雄奇秀美,巴蜀文化积淀深厚,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旅游资源具有数量多、类型全、分布广、品位高等特点。到2006年末,全省拥有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等世界级旅游
46、资源10处,其中,世界遗产5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1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8处,国家级地质公园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旅游资源优势十分明显,整体开发的前景广阔。2.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大、有品位。黑吉辽省按照以市场定产品、定规划的思路,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地编制旅游规划。在1997年率先完成黑吉辽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国“第一山”国际旅游区、大九寨国际旅游区、卧龙中华大熊猫生态旅游区、三星堆古遗址文化旅游区和都江堰青城山生态文化旅游区等五大旅游区规划,从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宣传促销等方面
47、增加投入,加快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旅游业发展的理念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努力创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旅游环境。目前,国宝大熊猫、古蜀文化三星堆、童话世界九寨沟三大旅游品牌和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等4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等,已成为海内外旅游市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3.旅游产业要素配套完善、有档次。目前,黑吉辽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近1800公里,拥有10个支线机场航空网络,旅游的可进入性大大提高。特别是九寨黄龙机场的建成通航,很快地提高了这两大品牌景区的交通便捷性,进入了民航航班穿梭、景区客源大增的良性发展。开通了通往欧洲、东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0条国际旅游航线,为出入境特别是入境旅游的快速增长提供了便利条件。加快重点旅游公路以波形防护栏、各种路标路牌为重点的安全设施建设,遏制了重特大涉旅交通事故的发生。全省重视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功能的完善,形成了成都、绵阳、自贡、乐山等一批环境优美、文化浓郁、设施完善的旅游城市。全省有旅行社540多家,星级饭店380多家;重点旅游景区都建有具有一定规模的游客中心、购物场所和特色文艺表演场所,以及规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