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调查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461777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73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调查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时代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调查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时代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调查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4 年 3 期调研报告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新时代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调查分析王兆林1,2,吴月2,吕秋杭2,周欣悦2(1.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重庆 400067;2.重庆工商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06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指出应“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以上报告说明新时代抓好“三农”工作十分重要,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专业性人才,是新思想新技术的前沿群体。大学生作为

2、新时代的重要人才,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人才与资源1,同时,乡村振兴也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引擎”,为大学生服务乡村提供了广阔阵地2。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指引下,很多大学生主动返乡,积极服务乡村振兴,促进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与农村经济建设,有助于激发农村活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以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3。但受到现实条件约束,较多大学生更倾向于留在城镇发展成为现实,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是难以实施且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为此,本文调查了新时代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切实解决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意识缺乏问题,推动农

3、业现代化发展,为乡村振兴带来活力。1新时代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调查通过对重庆市教育部和省属 4 所高校大学生,分别是西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和重庆邮电大学的大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总体调研对象中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21-GX-124);重庆市高等教育教改项目(223222)第一作者简介:王兆林(1979-),男,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乡村振兴和大学生教育教学改革。摘要: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人才缺乏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渠道。该文通过对重庆四所高校学生的问卷调

4、查与访谈,了解新时代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分析存在的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发现,新时代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主要由乡村发展前景不符合大学生就业预期、高校缺乏系统和完善的教育体系、大学生的专业难以契合乡村振兴的需求 3 方面构成,应通过高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政府拓展就业市场优化人才结构、开展全方位宣传展现农村新面貌等策略,提升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实现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关键词:乡村振兴;大学生;服务意识;案例研讨;困境分析中图分类号院F323文献标志码院A文章编号院2096-9902渊2024冤03-0076-05Abstract:Rural revitalizati

5、on is the general grasp of the work of 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 in the new era.guidingcollege students to join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new era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solve the current lack of ruraltalents,but also an important channel to solve the current employment d

6、ifficulties of college students.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interviews with students from fou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ongqing,this paper understands the consciousness of collegestudentsinservingruralrevitalizationinthenewera,analyzestheexistingdifficultiesandputsforwardcorrespondingcountermeas

7、ures.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dilemma faced by college students in serv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new era is mainlycomposed of three aspects:the prospect of rural development does not meet the employment expecta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thelack of systematic and perfect education system in coll

8、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the difficulty of college students majors to meetthe need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concept of service,thegovernment to expand the employment market to optimize the talent structure,and carry out

9、all-directional publicity to show thenew face of the countryside,so as to enhance the conscious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to serve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countryside,soas to realize the demand for talents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Key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college student;service consciousness;c

10、ase study;predicament analysisDOI:10.20028/j.zhnydk.2024.03.01976-2024 年 3 期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调研报告男生占较大,为 53.29%;女生占 46.71%。大一、大二参与调查居多,比例达 56.57%,大三参与调查者比例为24.34%,大四参与者比例为 19.09%。农村户口学生占比较大为 75.66%,城镇户口学生仅占总体的 24.34%。教育部直属高校学生参与者占比 23.03%,省属高校占76.97%。所学专业看,财经贸易类最多,为 40.13%;工学类为 20.3

11、9%;信息类和医卫类人数占比均在 10%左右;教育类被调查学生人数较少,仅 3.29%。认为所学专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的参与调查者占比 69.08%,认为专业与乡村振兴不相关的参与者占 30.92%(表 1)。本次调研中共发放问卷 160 份,剔除部分无效样本,共得到有效问卷 152 份,有效率为 95%。表 1学生个体情况调查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了解情况调查中,不了解仅为1.97%,基本了解占比最大,为 86.18%,很了解为11.84%;在调查乡村振兴了解途径时,84.21%的学生是通过学校宣传了解到的;46.05%的学生是通过互联网相关渠道了解,如抖音、微信等软件;30.26%的学生则通过政

12、府宣传了解过乡村振兴相关内容。关于对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政策了解度上,65.13%的大学生基本了解,完全不了解的占 28.95%,非常了解的只占5.92%。有过服务乡村振兴经历的参与人占比 12.50%,而有 87.50%的参与人表示没有服务乡村振兴的经历。同时,对乡村发展现状的调查中,有 75.66%被调查的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非常了解的只占 1.31%,23.03%的调查参与者表示基本了解。有 72.37%的学生表示比较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非常支持乡村振兴的学生占比为 27.63%(表 2)。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可知,重庆高校大学生对乡村振兴和乡村现状的了解不够,了解途径较窄,同时,大多数学生并

13、没有服务乡村振兴的经验,这一系列问题可能影响大学生服务乡村的意愿与积极性。调查中发现被调查大学生参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意愿不高,仅占调查人数的 38.16%,有 61.84%的被调查大学生是不愿意到乡村发展的。从愿意参与乡村振兴的意愿看,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意愿受诸多因素影响,愿意去乡村发展的大学生中,为积累基层工作经验的占 28.29%,为响应国家号召服务乡村振兴的占17.11%,想为当地乡村振兴作贡献的占 26.32%,认为农村发展潜力大的占 34.21%,因为农村就业压力相对较小、大城市难就业的占 17.76%,为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的占 16.45%,因为喜欢农村生活的占 10.53%。在

14、愿意参与服务乡村振兴的大学生中,愿意选择灵活就业方式(如互联网方式:城市居住+农村经营模式的扶贫开发、技术推广、电子商务、网络直播等)的参与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数最多,占 61.84%;愿意通过“三支一扶”和“大学生村官”的方式参与服务乡村振兴的共计占比62.50%,只有 15.13%的大学生愿意以自主创业的模式参与服务乡村振兴(表 3)。表 2大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了解情况大学生不愿意到乡村就业创业的原因主要是专业不相关(占 21.05%)、农村自然条件艰苦(占 48.02%)、认项目选项及比例(%)性别男女53.2946.7%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29.6026.9724.3419.09生源地农

15、村城镇75.6624.34所在学校教育部直属高校省属高校23.0376.97专业财经商贸类工学类信息类医卫类教育类其他专业40.1320.397.898.553.2919.75专业是否相关是否69.0830.92项目选项及比例(%)了解程度不了解基本了解非常了解1.9786.1811.84了解途径学校宣传网络媒体政府宣传84.2146.0530.26了解相关支持政策不了解基本了解非常了解28.9565.135.92是否有过服务乡村振兴经历是否12.5087.50对乡村发展现状的了解不了解基本了解非常了解75.6623.031.31对乡村振兴的态度比较支持非常支持不支持72.3727.630.0

16、077-2024 年 3 期调研报告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为乡村没有发展前途(占 51.97%)、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占 60.53%)、对乡村发展形势不了解(占69.08%)、社会对乡村就业存在偏见(占 43.42%)、不习惯乡村生活环境(占 24.34%)。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愿收到诸多因素影响,高校和政府应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乡村发展。表 3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在生源地为农村和城镇的大学生中,分别分析其乡村振兴意愿,发现愿意参与服务乡村振兴的农村籍学生占比 27.63%,城镇籍学生占比 1

17、0.53%;为积累基层工作经验而愿意参与服务乡村振兴的农村籍学生占比 17.76%,城市籍学生占比 10.53%;为响应国家号召而愿意参与服务乡村振兴的农村籍学生占比 12.50%,城市籍学生占比 4.60%;为当地乡村振兴作贡献而愿意参与服务乡村振兴的农村籍学生占比 18.42%,城市籍学生占比 7.89%;认为农村发展潜力大而愿意参与服务乡村振兴的农村籍学生占比 21.71%,城市籍学生占比12.50%;因农村就业压力小而愿意参与服务乡村振兴的农村籍学生占比 11.84%,城市籍学生占比 5.92%;为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而愿意参与服务乡村振兴的农村籍学生占比 9.21%,城市籍学生占比 7.

18、23%;因喜欢乡村生活环境而愿意参与服务乡村振兴的学生比较少,农村籍和城市籍分别为 8.55%、5.77%。在参与方式中,城市籍学生比农村籍学生更能接受自主创业模式,其占比分别为 9.87%、5.26%;愿意以“三支一扶”方式参与服务乡村振兴的农村籍学生占比为 22.37%,城市籍为7.24%;愿意以大学生村官方式参与服务乡村振兴的农村籍学生占比为 17.11%,城市籍为 15.79%;在灵活就业方式选择上,农村籍和城市籍学生的占比分别为23.68%、38.16%。2新时代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2.1乡村发展前景不符合大学生就业预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许多地方政府将大学生返乡创业纳入乡

19、村振兴规划。但大学生普遍不愿意返乡就业,据问卷调查显示,受访大学生中,51.97%认为乡村没有发展前途,43.42%认为社会对乡村就业存在偏见。部分大学生宁愿在城市打工、送外卖、蜗居在大城市等,也不愿返乡创业支持家乡建设。调查中发调查者参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意愿不高,愿意服务乡村振兴的学生仅占调查人数的 38.16%,有 61.84%的被调查者是不愿意到乡村发展的。其中,响应国家号召服务乡村振兴的和想为当地乡村振兴作贡献的分别仅占17.11%和 26.32%。这是因为,一方面,受到中国传统观念影响,大多觉得农村就是偏远与贫穷的代名词,大学生在农村缺乏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

20、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自我职业理想,缺乏自我价值实现的高价值需求意识,服务乡村并不符合大学生的就业预期。2.2高校缺乏系统完善的教育体系第一,就现实发展情况看,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类技能型人才是当前农村急需的人才类型,但就我国农林类高校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缺乏乡村振兴战略的适应性4。一方面,当前农林类高校在知识体系及架构上缺乏针对农村事业发展的有效性,不利于学校培养建设型人才;另一方面,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大多为理论知识讲授,缺乏实践课程教学,尤其是在针对返乡大学生“乡村振兴”“三农政策”等相关教育方面。第二,为了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政策,但这些政策

21、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不够具体和细化5。同时,各职能部门对大学生创业的初期阶段重视较多,但创业过程中的服务却有所不足。政府虽然制定了覆盖资金和税收等多方面的扶持政策,但因牵涉多个部门,缺乏协作机制,政策实施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在返乡创业实践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挑战,但一些职能部门尚未建立全程服务机制,这对创业的成功率带来不利影响6。项目选项及比例(%)是否愿意参与服务乡村振兴是否38.1661.84愿意参与服务乡村振兴的因素无为积累基层工作经验为响应国家号召为当地乡村振兴作贡献认为农村发展潜力大农村就业压力小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喜欢农村生活64.4728.2917.1126.3234.2117.7616

22、.4510.53愿意参与服务乡村振兴的形式自主创业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灵活就业15.1329.6132.8961.84不愿意参与乡村振兴的因素无专业不相关农村自然条件艰苦认为乡村没有发展前途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对乡村发展形势不了解社会对乡村就业存在偏见不习惯乡村生活环境30.9221.0548.0251.9760.5369.0843.4224.3478-2024 年 3 期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调研报告2.3大学生难以契合乡村振兴的需求据问卷调查显示,有 21.05%的大学生因专业不相关不愿意到乡村就业创业。在乡村振兴中,急需具备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理念的

23、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以及科技领军人才等,他们可以在以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农业相关学科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农业知识和技能储备,可以在农业领域从事栽培耕作、作物育种、种子生产等相关工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水平,保障农户收入稳定;旅游管理相关专业学生可以通过对乡村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相同文化保护、生态涵养产品等旅游项目开发,从而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使农户收入增加;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利用大数据分析农业市场物流运输,与网络销售相结合构建农业数据平台,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3。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投身于农村不仅可以解决传统农业生产要素利用率低等问题,还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但从学生

24、自身能力看,目前,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愈发重视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但对乡村产业结构发展、乡村需求、劳动力构成等缺乏了解,大多数学生并不清楚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乡村发展的建设中,在学校积累的实习实践经验、乡村建设和农村发展的关联度低,其所具备的知识暂时并不能在农村创业过程中提供充分的知识储备与经验支持。3新时代提升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意识的策略3.1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在多项实践活动中,大学生短期服务乡村振兴是一常见的实践方式。然而,在这短期服务中,需警惕避免“形式主义”的陷阱。所谓“形式主义”是指大学生仅强调服务活动的形式和宣传效果,却忽视了服务活动对农村发展的实际效益。过于

25、注重形式而忽略实际效益的服务活动,不仅不促进大学生的成长,还可能加重农村的负担,将农村仅视为高校宣传的窗口,而非受益者。解决“形式主义”问题的关键在于高校在实践中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当代毕业生应认识到,到乡村基层就业既是机遇亦是挑战。中国当前正经历资源整合和数据驱动的农业智能化发展,特别是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农村和农业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农民和农村从业者提出更高要求。总而言之,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农业在新时代的重要性,抓住国家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机遇,使自己的职业与时代赋予的任务相契合,积极参与,承担乡村振兴的使命。3.2政府拓展就业空间袁优化人才结构乡村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不及城

26、市,可在社会保障方面由国家进行统筹改善,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既可以降低用工部门的负担,又可以体现乡村就业的优势。传统农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地方政府要加大产业调整力度,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特色优势,重点鼓励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以产业结构调整拓宽本地就业市场,从而增强农业对具备知识和技术的高校毕业生的容纳作用。规范农村师资结构,吸纳优秀高校毕业生。地方政府在制定高校毕业生乡村就业相关政策前,要对本区县人才结构情况进行深度调研,充分考虑地方资源的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状况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吸引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就业。人才引进类型要与本地发展需求相匹配,满足当前需要的同时也要对未来的人才缺口做出

27、预估,以发展的眼光分析需求,制定合理的引进计划。3.3开展全方位宣传袁展现农村新面貌在具体的就业指导中,当前还存在着引导不足、创业帮扶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进而导致大学毕业生服务农村的意愿不高7,要增强高校毕业生对乡村就业促进政策的了解,就要加大宣传力度,但是宣传工作要讲究策略,内容接地气,避免假大空;关注毕业生的心理动向,既要让他们心存对乡村就业的美好期待,又要认清现实要面对的艰辛路程,引导其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加入到农业农村建设队伍当中来。注重新兴媒介的信息传播作用,善于利用高校学生熟知的新鲜事物,例如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政府通过传统媒介、网络新媒体、宣讲等方式加强宣传力度。自 1995 年

28、起,国家先后推出大学生村官选聘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特岗教师计划,乃至现在的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都有不同程度的鼓励、代偿、减免等优惠政策。让这些政策信息深入到高校,深入到毕业生当中,使高校毕业生全面了解乡村就业的优势和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及时更新他们对国家引导高校毕业生乡村就业政策的认识。4结束语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服务农村,参与到农村建设中去,一方面,可以为乡村基层建设增加人才,促进农村发展;另一方面,可拓宽当前大学生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但当前在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上,还存在着就业前景不符合大学生就业渊下转 愿源 页冤79-2024 年 3 期

29、调研报告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预期、高校缺乏系统完善的教育体系、大学生的专业难以契合乡村振兴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高校应当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政府应当拓展就业市场优化人才结构、开展全方位宣传展现农村新面貌等策略,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实现大学生的个人价值,为乡村振兴做出积极的贡献。参考文献院1 郭世平,毛丽霞.青年“乡村 CEO”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现实困境和策略选择J.中国青年研究,2023(2):101-108.2 汪恭敬,顾雪英,王化笛.大学生返乡创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

30、学版),2023,25(4):1-10.3 胡洪彬.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9):15-20.4 孙翔.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大学生回流的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2022(9):113-115.5 王乐,陈中华.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大学生农村就业现状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1(13):40-43.6 王立,赵亮.促进农村劳动力质量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学生农村实习就业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2023(9):81-84.7 谢宗藩,肖媚,王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嬗变:嵌入性视角下发展动力机制变迁J.农业经济问题,2021(12):92-103.时,充分

31、利用政策优势,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全村村民发展致富,为乡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L 村通过构建历史记忆拉近村民间的情感距离,以集体活动为平台促进村民群体的互动和参与,在集体活动中培养村民的归属感和村落认同感,从而构建和培育本村村落共同体。无论是参与集体活动还是构建历史记忆都是搭建村民建立信任和共享的机制与平台,这些措施可以为村民们提供一个共同的信仰和行为空间,以增强村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推动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院1 德斐迪南 滕尼斯援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4援2 邓玉函,罗国奡.“一村一品”型村落共同体的形成机制研究以昆明市清水河月

32、季村为例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5(2):102-112.3 安治民,李文钢,孙娟.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村落共同体重建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22,43(4):76-81.4 郑雨虹,张军.基于互动仪式链的村落共同体情感强化路径研究以巢湖市 Z 村乡村振兴实践为例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2(5):97-108.5 李华胤.乡村共同体建构的国家视角:基于“政党入户”的观察J.东岳论丛,2023,44(5):167-173.6 张春燕,周梦.旅游型村落共同体演变的表征与动力社会凝聚力视角下的多案例分析J.江汉论坛,2023(7):129-13

33、6.7 刘志秀,孔德永.乡贤人才参与乡村全面振兴的需求与路径J.农业经济,2023(8):109-111.8 杨丽华.试论生态环境变迁对西北民族情结的影响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11):72-74.9 王加华.中国古代村落文化研究开启中国古代村落文化研究的新视角J.民俗研究,2023(5):2,161.10 赵妍,郝佳彤.从“出走”到“回归”: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精英培育探赜J.成人教育,2023,43(6):42-46.11 刘婷.构建乡村社会秩序的制度工具:功过格与积分制的比较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9(2):17-22.12 韦浩明.民族地区自然村落认同及共同体意识建构研究以广西贺州市枫木村为例J.贺州学院学报,2023,39(3):24-30.13 李冉,刘达培.从“散”到“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农民组织化J.求索,2023(5):167-174.渊上接 79 页冤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