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综合开发2万亩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项目概要1.1 项目背景1.1.1 加快高原则农田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三农”工作一项重大决策。党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从建设当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高度,明确规定大规模实行土地整治,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动,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大幅度增长高产稳产农田比重。近两年中央1号文献把加快高原则农田建设作为强化当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重要内容,并明确提出,要统筹安排土地整顿复垦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各类建设资金,集中连片推动农村土地整治,实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大规模开展中低产田改
2、造,提高高原则农田比重。回良玉副总理指出:对于国内这样一种人多地少和自然灾害频发国家而言,必要把建设高原则农田作为农业发展战略任务,摆在更加突出位置。1.1.2 高原则农田建设是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期安全物质基本。4月8日,国务院第56次常务会议通过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提出,到,国内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1000亿斤以上,比既有产能增长1000亿斤;并明确规定,为实现增产目的,要采用六大办法,即重点从改造中低产田、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重大技术办法、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加大病虫害防控等6个方面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农业综合开发肩负着新增千亿斤粮食
3、生产能力重要责任,承担着中低产田改造重要任务,大力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建设高原则农田,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进农民增收,保证国家粮食安全重要途径。1.1.3 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是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重大举措。回良玉副总理指出:“农业综合开发基本任务是建设高原则农田,提高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当代农业建设。”在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上,回良玉副总理明确规定:农业综合开发在中低产田改造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积累了宝贵经验,此后要继续在高原则农田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集中力量予以支持,并提出了“两个聚焦”重要论断:资金安排要向高原则农田聚焦,项目布局要向粮食主产区聚焦,
4、为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指明了迈进方向和工作重点。1.1.4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决定启动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对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一次难得历史机遇。我县作为农业大县、产粮大县,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注重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坚持科学开发、民主开发、效益开发,全力打造“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来,合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9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资1.6亿元,改造中低产田66.19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3亿公斤;多次被评为国家、省、市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单位。至,持续两期被定为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至被列为全国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示范区试点项目县。 农业综
5、合开发项目实行,有力地改进了农业基本条件,改进了农业生产方式,优化了农业种植构造,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当代化进程,我县先后被拟定为国家产粮大县、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基地县和河南省商品粮基地县。实践证明,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发呈当代农业、增长农民收入、增进新农村建设一项核心办法,在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当前,我县依然有中低产田近54.3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50,蕴藏着巨大增产增收潜力。进一步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力度,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建设高原则农田,对于增进我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强意义重大,全县干群愿望迫切。1.1.
6、5 实行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必要科学地编制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以确立明确开发目的、合理建设区域、综合开发办法、切实建设内容、可靠资金投入、高效开发机制等,为此后开发建设指明方向。县委、县政府高度注重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竞争立项工作,在规划基本上,把组织编制好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搞好项目建设切入点,保证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立好项、开好局、起好步。按照省市农开办规定,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以副县长为副组长县农业综合开发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规划领导小组,详细负责对此项工作领导。同步组织了农开、财政、土地、水利、林业、农业、农机、科技、电业、交通等部门关于领导
7、、专家和技术人员,对我县农业综合开发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进行了认真调研、勘测、设计、评估论证,并充分征求了关于部门意见,编制出了县农业综合开发2万亩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2 项目范畴、规模、内容和工期1.2.1 规模与范畴县农业综合开发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2万亩,涉及乡陈胡、夏庄、沟王寨、傅庄、邢庄、北岸、南岸、柏树李、双龙、王岗、陈杨、小寨等12个行政村。项目区位于县城西部。1.2.2 重要建设内容重要建设内容有新打机电井96眼,配套农电线路118公里,开挖整修排水沟渠218.6公里,修建渠系建筑物293座,建设喷灌0亩;新开及整修农田机耕路110公里,其
8、中硬化道路26公里,植树16万株,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4050亩等。1.2.3 项目工期项目建设期一年,3月-12月。1.3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3.1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2702万元。水利办法投资153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57%。农业办法投资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3%田间道路投资7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27%林业办法投资16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6%。科技推广投资130万元,占财政资金5.5%。项目管理费31万元,占财政资金1.3%。工程管护费23万元,占财政资金1。1.3.2 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702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358万元(涉及中央投资1714万元,省级财政投资548万元,市
9、级财政资金96万元),群众筹资投劳344万元。1.4 项目预期效益通过开发建设,新增和改进有效灌溉面积14300亩,新增和改进除涝面积0.7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300亩,年节约水量114万立方,新增农田林网防护面积0.16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00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12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开发前增长1200元。科技在项目区增产增收中贡献率达到60%,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土地运用实现良性循环。1.5 组织领导和管理为保障农业综合开发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顺利实行,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以副县长为副组长,县财政局、农业局、水
10、利局、林业局、农机局、审计局、供电局、交通局、科技局等单位重要领导为成员农业综合开发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县、乡、村及县直有关部门共同参加,实行一把手负责制。项目实行高起点规划,高原则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益运营,努力打造品牌工程。项目和资金管理严格执行筹划审批制、资金项目公示制、工程招投标制、财政资金县级报帐制和检查验收制等,注重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增进农业规模经营,把项目区建成当代农业示范区。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2.1 自然概况2.1.1 地理位置及范畴县农业综合开发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2万亩,涉及乡陈胡、夏庄、沟王寨、傅庄、邢庄、北岸、南岸、柏树李、双
11、龙、王岗、陈杨、小寨等12个行政村。项目区位于县城西部。2.1.2 水文气象项目区地处暖温带南缘,受暖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属温暖半湿润区,秋末到冬春季基本受中亚大陆气流和北方冷空气控制,春末至中秋受亚热带气候影响,四季分明,近年平均气温14.9,极端最低气温(17.64)(1955年1月6日),年平均活动积温(10)5185,近年平均日照2186.7小时,无霜期216.4天,近年平均降雨量712mm,年内降雨、时间分布不均匀,多集中在7、8、9三个月,雨量占全年65%以上。2.1.3 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区地势平坦,海拔高度为64-68米之间,土壤类型重要以亚粘土、亚砂土为主,有机质含量12.0
12、7g,全氮含量1.01 g,速效磷10.05,速效钾113.71,缓效钾676.64,pH值7.8。2.1.4 水资源项目区所处地理位置为平原井灌区,水资源重要是浅层地下水,普通埋深在4-6米,该区地下水丰富,属强富水区。水质良好,能满足农田灌溉需要。地质构造为中沙、亚沙土构造,比较松散,富水性40吨/时,地下水重要靠大气降雨和河道侧渗补给。项目区重要灌溉方式为井灌,随着管理水平提高,灌溉定额将会大大减少。2.1.5 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项目区耕地面积总计2万亩,土壤类型重要以砂姜黑土和粘质潮土两类,适当小麦、玉米、蔬菜等农作物生长发育。但由于受旱涝影响,农业生产基本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沟渠
13、堵塞、淤积,排水不畅,项目区大某些耕地粮食产量低而不稳,近1.62万亩农田粮食单产不到450公斤。既有耕地土壤肥力高,无盐碱、无沙化,适当发展有机农业、当代农业和循环农业等,增产潜力大,亟待开发挖掘。一方面从主线上变化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喷灌、深耕、秸杆还田、配方施肥等工程和农艺节水办法应用,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出效益,最大限度地挖掘耕地潜力。项目实行后,区内小麦、玉米亩产可提高110公斤。同步粮食、经济作物品质也将大幅度提高,开发成效十分明显。2.1.6 自然灾害由于降雨年份变化大,多集中在夏秋两季,故而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直接威胁着农业发展。旱灾多发生在春
14、季,据记录,1979年以来,30年间发生春秋冬旱22年,其中轻旱,平均2年一遇,重旱7年,3年一遇,春旱发生频繁,由于正值小麦拔节、抽穗、灌浆期间,对小麦单产影响严重;涝灾多发生在秋季,1980年以来发生,平均1.7年一遇,重要在秋作物开花、灌浆期,导致减产、绝收。今年雨水偏多,导致大面积农田积水,大豆花生等低杆作物几乎绝收,玉米也减产一半。由于林木稀少,干热风、龙卷风、冰雹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给地方经济导致很大损失。项目区大某些耕地由于长期受地下水冷浸、板结,粮食生产季节旱涝频繁发生,农民科技水平低,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低等因素导致粮食产量低而不稳。2.2 社会经济状况2.2.1 人口及劳力项
15、目区涉及乡陈胡、夏庄、沟王寨、傅庄、邢庄、北岸、南岸、柏树李、双龙、王岗、陈杨、小寨等12个行政村。总人口19928人,耕地面积2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亩,农业劳动力11780人,劳动力占总人口59%。其中外出务工4300多人,从事农业生产7480多人,农业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裕。2.2.2 土地运用现状项目区总面积2.8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万亩,村庄面积0.45万亩,林地沟渠及道路等占地0.4万亩,林木覆被率19%。2.2.3 农业生产水平项目区内有耕地面积2万亩,农作物重要有小麦、玉米等,复种指数普通为180%,由于农业基本条件差,导致农业生产管理粗放,土地产出率低。小麦播种面积1.8万亩,亩
16、产在440公斤左右,玉米播种面积1.6万亩,亩产460公斤,粮食总产量1719万公斤,农业总产值4926万元。经营形式多为分散经营,面积17000亩,土地流转返租承包3000亩,实行了规模经营。2.2.4 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全县财政收入4.0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10元,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423元,其中,外出务工收入占收入65%。2.2.5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健全,县、乡两级农技推广部门技术力量雄厚,县设有农业、水利、林业、畜牧等技术推广站和品种改良站、植保植检站、土肥站等,技术设备设施齐全,既有在职技术人员167人,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75人;可为项目实行提供强
17、有力技术支撑。全县共有种植、养殖、加工类农民专业合伙组织39个。乡设有农业服务中心,有农业技术人员8人,完全可以承担项目各项技术指引与服务工作。同步,将聘请河南农大、省农科院及市农业技术部门关于专家为技术顾问,定期对项目区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引。2.3 基本设施2.3.1 水利骨干工程现状县属淮河流域。全县共有颍河、清潩河、石梁河、小泥河、新沟河、老潩水、莲花河7条,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除涝河道。在河道上共建有14座拦河蓄水闸,尚有一条27.5KM长颍汝总干渠贯穿县南北,为市区供水,对干渠两岸提高地下水位补充水源,为工农业服务起了很大作用。全县有一座小型水库,库容152万立方米,此外尚有
18、幸福渠和大令口两个小灌区。项目区内有颖汝干渠,水土保持较好。项目区在夏季集中降雨后,形成积水,流入颖汝干渠。区内没有拦河闸坝,没有水库。2.3.2 田间工程现状 项目区重要水利工程是排涝沟渠和机井,既有排涝沟渠34条,43公里,这些沟渠多属季节性排洪沟渠,夏季雨水较多时形成径流。冬、春两季季节性干旱,诸多农民在沟渠中种植作物,导致原有沟渠堵塞严重。既有机井304眼,都存在不同限度淤积或损坏,亟待维修,不能满足灌溉需要。既有桥涵65座,某些需要加宽、加固等维修。水利设施产权以村集体所有,由于产权不明,基本处在无人管、无人修状态。农村浇地用是柴油机,耗能、耗力、耗时,远远不能满足农田灌溉需要。2.
19、3.3 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截止底,项目区拥有大中型动力农机具48台,小型拖拉机180台,收割机30台;农机总动力3401千瓦。小麦、玉米是项目区老式农作物,播种面积3.6万亩,机耕面积3.34万亩,机播面积3.23万亩,机耕率93%,机播率89%,小麦收获环节所有实现了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3.24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0%,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当前县农机服务体系较分健全,不需要加大机耕、机播、施肥、植保、收割、运送等专业服务组织。2.3.4 交通与电力项目区位于县城西部,交通四通八达,但田间通行及运送能力较低,农业生产较为不便,既有农田道路64公里,田间生产道路缺少统一规划,损毁严
20、重,蜿蜒曲折,年久失修坍塌、凸凹不平,逢雨雪天气,道路泥泞,行人车辆无法通行,主线不能适应当代农业发展需要。区内既有电力设备15台,总容量1800KVA,只能满足群众正常生活需要,和某些离村较近地块生产用电,大某些农田灌溉无法使用电力设施。第三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3.1 项目区优势农产品发展制约因素 3.1.1 自然因素3.1.1.1 旱涝灾害发生频繁。项目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带,四季分明,近年平均降雨量为712且多集中在7、8、9三个月,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多数年份春季、初夏和冬季易发生干旱,夏季易发生内涝。因而,旱涝灾害时常发生,对农业导致很大影响。3.1.1.2 田间道路规划不合理。
21、项目区既有田间生产道路64公里,多为6米如下生产土路,由于缺少统一规划,不但数量少分布不合理,并且路面窄,农业机械作业很不以便,加之无人管护,路面凸凹不平,遇到雨雪天气道路泥泞,出行困难,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3.1.2 社会因素3.1.2.1 规模效益不高。项目区耕地多为分户经营,地块分散,规模小,效益低,对年久失修田间基本设施,无力投入;土地使用权流转进度慢、不规范,不能适应当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规定。3.1.2.2 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差。项目区属平原井灌区,区内既有机井304眼,都不同限度损坏或淤积,平均每66亩耕地一眼井,由于既有机井配套率低,加之一某些机井缺少维护,旱时
22、不能满足供水。此外,近年来群众均无打畦习惯,区内农田灌溉成效不明显,水资源运用系数不高,干旱年份对农业生产导致影响很大。另一方面,项目区内原有排水沟渠已基本填平,每逢雨季,田间积水无法排出,多数农田受到不同限度渍害,涝灾几乎连年发生。3.1.3 技术因素项目区农民科技素质较低,近几年来,随着劳务经济迅速发展,项目区内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而留在家中从事农业生产多为缺少必要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习惯老式经验,影响着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推广应用。加上由于多方因素,项目涉及12个行政村均未配备专门农民技术员,对农民缺少必要培训与指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推广应用滞后,科技贡献率不高。3
23、.1.4 经济因素农业和农民收入较低,扩大再生产能力不强。项目区是老式农业种植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农业基本设施薄弱,作物种植以粮食生产为主,林木、蔬菜等在农业中所占比重局限性5%,农业和农民收入普遍较低。,项目区农业总产值为49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23元,农民收入来源重要依托外出务工。由于土地产出率低,多数农民扩大再生产后劲局限性,热情不高。3.2 项目建设必要性 3.2.1 建设高原则农田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打造粮食核心产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县有80万人,全县每年消费粮食达1.5亿公斤,养殖业每年消费粮食1亿公斤,每年商品粮调出4亿公斤。县粮食产量在一定限度上影响着全县社会稳
24、定和全国粮食安全。而耕地数量和耕地质量是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两大核心因素。当前耕地数量与社会发展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是随着城乡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耕地数量减少趋势不可逆转;二是人口逐渐增长趋势不可逆转;三是社会发展对粮食需求不断增长趋势不可逆转。保证粮食安全必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是加强农田基本设施建设,改进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在财政支农投入中,农业综合开发是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关系最紧密、作用最直接一项投入。同步,农业综合开发高原则农田建设项目大幅度地提高了单位投资规模和建设原则,非常符合当代农业发展规定,是一项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战略性办法,在我县实行高原则农田建设示
25、范工程,对打造粮食核心产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稳产高产显得尤为必要。3.2.2 建设高原则农田可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在加强农业基本设施建设,用当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改进农业生产条件同步,坚持产业带动,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推动农业构造调节,优化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品质构造,加快当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运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从而大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我县规划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在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方面具备比较优越自然条件和一定产业基本,华龙以便面生产区就在县,距项目区只有5公里。在
26、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成套经验、技术和渠道。通过该项目实行,进一步提高农业基本装备水平,可以大力增进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和升级提效,使项目区内农民纯收入得到稳步提高。3.2.3 建设高原则农田可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进一步加大了科技投入力度,通过对农民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提高科技种田水平。大力推广应用农业节水、节肥、节能等新技术、新成果,引导群众变化老式耕作栽培方式,实行原则化生产,发展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同步,引导推动土地规模经营,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把项目区建设成为优质专用小麦、大豆、特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增进农业区域化布局、
27、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同步,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更加注重内涵式开发,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既有效开发运用农业资源,又严格保护自然资源,保证资源永续运用,从而增进农业可持续发展。3.2.4 建设高原则农田可以改进繁华农村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在我县规划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内,尽管自然条件较好,但生产设施落后,土地产出率低下,粮食单产和农民收入远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增产增收潜力巨大,急待改造治理。通过实行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可以从主线上解决农业生产中制约因素,不但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还可以增进农业构造调节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引导龙头公司在项目区建设优质农产品基
28、地,有效地增长本地农民经济收入,同步,可以有力地增进二、三产业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产业基本,并且,通过项目实行,可有力地改进农村电力、交通条件及生活环境,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3.3 项目建设可行性 3.3.1 县委、县政府高度注重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我县自实行农业综合开发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都高度注重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县委、县政府重要工作、重点工程,县长亲自抓,主管县长重点抓。专门成立了有农业、财政、水利、林业、供电、农机、交通等为成员单位农业综合开发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领导小组,设有办公室,订立目的责任书,定期召开协调会议,认真贯彻县级配套资金,把
29、县级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管理,充分发挥农、林、水、机、财政、电力、交通等部门职能和技术优势,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全力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自1988年以来,县农业综合开发走过了多光辉历程,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开发经验,锻炼培养了一支战斗力强工作团队,为保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顺利实行和正常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特别是近几年,县在上级领导关怀支持和详细指引下,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明显。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原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国家农发办主任王建国、省委书记卢展工、省委副书记陈全国等领导先后到我县视察指引工作;农业部、林业部、农科院等部门领导和专家先后多
30、次到我县项目区进行调研和考察;央视、河南日报和日报等媒体多次对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进行宣传和报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也多次为省、市、县农业、林业、水利等提供会议现场,县因而先后被拟定为国家产粮大县、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基地县、河南省商品粮基地县、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等。因而,县有能力、也一定会把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做得更好,更夯实。3.3.2 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明显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暖温带南缘,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带,温暖半湿润区,气候可运用率高,日照充分,热量资源丰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适当各种农作物生长,对发展粮食和蔬菜生产十分有利。县距郑州国际机场仅40公里。“南水北调”、“西气东
31、输”两大工程穿越县境。京广铁路、石武高铁、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纵贯南北,311国道横穿东西,至南阳到重庆高速公路、至开封至青岛高速公路、至登封到洛阳高速公路、至扶沟到安徽亳州高速公路交汇于此,形成“米”字形高速公路框架。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道、省道与及县乡公路纵横交织,构成了四通八达交通运送网络。县居于河南中原都市群隆地带,尽享河南省构建中原都市群各项优惠政策,为全县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提供更大空间。3.3.3 农产品消费市场大,发展势头强劲县有80万人,全县每年消费粮食达1.5亿公斤,同步也是畜牧生产强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46%,家禽、牲口每年消费原粮近1亿公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32、和畜牧业发展,对农产品需求愈来愈多,项目区通过实行农业综合开发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可以大幅度增长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物质需要做出新贡献。3.3.4 农作物种植技术基本好,人才充分项目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群众基本较好,近年来,县承担并组织实行了 “粮食、油料高产创立工程”、“小麦良种补贴”、“高原则粮田建设”、“新型农民培训”、“油料倍增筹划”、“粮食丰产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一大批作物新品种和农业实用技术得到广泛普及和推广,广大农民素质明显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构造得到进一步更新。加上县环抱市,更有助于市级技术人员到我县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引,
33、所有这些为进一步实行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3.3.5 开发乡镇班子过硬,村组干群参加开发积极性高项目区所在蒋李集镇党委、政府班子团结,凝聚力、战斗力强,高度注重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为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专门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主抓农业副镇长任副组长,农业中心全体人员专抓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详细开发规划,贯彻责任,积极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对拟定项目区涉及陈胡、夏庄、沟王寨、傅庄、邢庄、北岸、南岸、柏树李、双龙、王岗、陈杨、小寨等12个行政村进行了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宣传和摸底调查,召开村民代表大会10项次,统一思想,提高结识,营造
34、氛围,达到共识,使干部群众真正结识到搞好农业综合开发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干部群众成为农业综合开发主体,参加会议代表绝大多数批准规定参加农业综合开发,并保证344万元群众集资和投劳资金贯彻到位,高质量、高原则完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第四章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4.1 项目区水资源概况项目区水资源量为446万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211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35万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为223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312立方米。浅层地下水容许开采量261.77立方米。项目区所处地理位置为平原井灌区,地下水普通埋深4-6米,属强富水区域,浅层地下水重要靠大气降雨补给,地处平
35、原低洼地带,地面坡降较小,地表径流迟缓,地质构造为全新冲积地层,地下有较好含水岩层分布,形成浅层地下水,地下水流向基本与地形一致,自西北流向东南,水力坡度约为1/1500,区域内浅层水运用方式,重要是农业灌溉用水、人畜饮水和潜水蒸发等。4.2 供需平衡分析(1)供水量分析:灌溉水源为地下水,水文地质资料表白,水质符合农业机井技术规范规定。A、降雨入渗补给量W渗(万M3)W渗=10-1P FF-降水量补给区面积(KM),19.12平方公里P-项目区近年平均降雨量():720毫米-降雨入渗系数:0.20W渗=0.10.272019.12=276.48万m33浅层地下水容许开采量W= W渗可开采系数
36、=276.480.9=248.83万立方米B、井灌加归补给量可运用下式计算:Q井灌=B井Q井田式中;Q井灌回归补给量(万M3);B井为井灌回归补给系数0.05;Q井田为井灌水量248.83万方Q灌渗=0.05258.8=12.94(万立方)浅层地下补给容许开采量W=W雨渗+W灌渗 =248.83万立方+12.94万立方=261.77万立方米依照以产量为指标需水系数法,求各种作物需水量:1、净灌溉需水量:En=ETC-Pe(mm)2、毛灌溉需水量:Mg=0.667Mn/A (万m3)=田管=0.90.95=0.86A播种面积(万亩)Mg =Mg小麦+ Mg玉米=258.8万m3表4-1 灌溉用水
37、量计算表项目作物单位小麦玉米ETCMm419.79400PeMm284.7368.2Mnmm135.0931.8A亩00Mg万m3209.6492Mg W,因此,该项目区水资源能满足灌溉用水量规定。4.3 区内农业灌溉、工副业、人畜用水和供水平衡分析农业灌溉用水:规划区完毕后,2万为耕地所有使用喷灌,其中0.1万亩为固定式喷灌,1.9万亩移动式管道喷灌,这样可以大量节约用水,提高灌溉保证率.依照“县水资源调查及水利区化”报告中资料显示:P=75%喷灌105立方亩.年;则需用量:105立方亩.年2万亩=210万立方米人畜饮水每人(畜)每天0.04立方米计算,则需用水量:1.428万人0.04方天
38、人365=20.8万立方工副业:经调查该区12个行政村没有大型公司,基本是养殖业和小手工作坊,工副业总产值不超1亿元;用水按实际调查每万元30立方米,则需用水量:10000万元30立方万元=30万立方米总需水量:农业灌溉+工副业用水+人畜用水=260.8万立方米,浅层地下水容许开采量为261.77万立方米。以上计算可知:地下浅层水资源可以满足实用水量。4.4 区内水资源分析评论依照该规划区水资源现状和运用状况,可以以为供需平衡;即地下水可以满足该建设区域内人畜、农业灌溉,工副业用水。在此基本上,如果再通过本次开发,提高成井质量,改进机井合理布局,所有采用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加强用水管理,倡导节约
39、用水,本规划区社会经济发展将会更快。第五章总体规划5.1 指引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以省委、省政府发展粮食生产战略布置和新增粮食生产能力为总体目的,立足于效益开发、科学开发、民主开发,切实加强农业基本设施建设,着力改进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扶持龙头公司和合伙经济组织,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把项目区建设成为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当、科技先进合用、优质高产高效高原则农田,为增进农业增产增效、增长农民收入,推动当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
40、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5.2选项原则5.2.1 着眼大局、准拟定位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规划建设,要着眼于全县发呈当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科学功能定位,发挥综合优势,明确开发目的,努力把项目区建设成为发呈当代农业示范区。5.2.2 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充分发挥政府在组织实行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中主导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参加项目区建设积极性,使农民群众成为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主体、受益主体、管护主体”。5.2.3 开拓创新、规范管理在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实行过程中,要按照发呈当代农业,增进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定,积极摸索,敢于开拓,不断深化农业综合开
41、发,进一步丰富开发内涵,深化开发办法,创新开发机制,完善开发制度,规范项目和资金管理,保证“项目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5.2.4 以人为本、务求实效尊重农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关怀、最迫切需要解决问题,解决其他行业和部门难以涉及问题,解决社会各界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5.2.5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从项目区实际出发,突出地方特色,扶持特色产业,壮大特色经济,构建特色生态,充分发挥示范工程示范带动作用。5.2.6 依托科技、提高水平坚持依托科学技术,采用经济实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提高项目工程建设
42、水平。搞好先进合用农业技术组装配套,强化良种良法推广应用,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把项目区建设成为当代农业科技示范区。5.3 建设原则 规划高原则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按我县农业发展总体规划,采用综合办法,实行统一规划,集中整治,连片开发。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当、科技先进合用、优质高产高效”总体目的。通过开发,使区内农业生产设施完善,制约本地农业生产核心障碍因素得以有效解除,抵抗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项目区产出粮食和其她重要农产品达到优质安全原则;项目区因地制宜履行节水灌溉和其她节本增效技术,农田林网适当,生态环境明显改进
43、,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项目区科技进步和农机装备水平明显提高,重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农民增收明显;各类单项工程设计科学,综合配套、运营畅通,生产条件所有得到改进,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品种优、科技新园田化农田。5.3.1 水利办法原则以建设高原则旱涝保收田为目,坚持兴利除涝并举,全面提高旱能浇、涝能排能力。科学规划灌排工程,合理布局新打配套机井、新建桥涵、地埋管、整修沟渠等设施,因地制宜采用工程、农艺、管理等节水办法,把项目区建成灌、排、蓄、保、节相结合农田水利系统。灌溉保证率达75%,排涝原则达到5年一遇,干沟防洪原则达到一遇。5.3.1.1 机电井及配套
44、原则。按50亩一眼井、井距不不大于100米原则合理布局井位,做到井、井台、井盖、水泵、地埋线、节水工程齐全。为了保证干旱年份灌溉容许地下水下降,井深定为100米和30米,100米井内径36厘米,出水量每小时25吨,30米机井内径不不大于50厘米,出水量不少于每小时30吨,井台高于井口地面30厘米,埋入地面如下10厘米,新井配备使用钢制机井保护装置。维修旧井重要是洗井清淤,井盖采用钢筋混凝土构造,井台采用混凝土构造, 一次成型,机井保护地半径应在1米以上。旧井维修要达到原井设计规定,报废机井采用相应封闭办法,禁止项目区浮现无井台、井盖旧井。5.3.1.2 灌溉电力配套原则。低压地埋电缆覆盖整个项
45、目区,所有实现电井配套。地埋线路主、支线要合理设计,埋设时,三线顺沟底摆放均匀,线间距15厘米,线沟深度不少于100厘米。出线口统一设计,埋入地下30厘米,出地面某些长、宽、高分别为60厘米、60厘米、80厘米,出线口要结实、统一、美观、实用。变压器配备和选型符合总电容需要,固定后安装防盗报警装置。5.3.1.3 排涝工程原则。完善田间排水系统,排水出口畅通,从作物受淹起,1-3天排至田间无积水。搞好项目区内排水沟渠开挖疏浚工程,排水沟三个面要平,四条线要直。排水沟断面要达到沟底宽1米,沟口宽3米,深1.2米;路边沟达究竟宽0.8米、沟口宽1米,深1米,流量2m3s,并有一定坡降。桥涵等建筑物
46、应随灌排工程统一规划,科学布局,满足灌排需要,以便农业生产。生产路桥宽6米以上、进地桥宽5米以上,以满足农机通行需要。各种生产桥孔径,要与沟渠大小协调,达到美观大方,结实耐用,设计寿命达到以上。一律采用混凝土砌石构造,施工用现浇方式,承载能力设计为汽-10以上,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形象美观。5.3.1.4 喷灌原则。项目区所有实行节水喷灌。其中固定式喷灌1000亩,喷头、直管间距66米,喷头高度0.5米,便于对蔬菜喷灌,单个喷头出水量为每小时1吨,所有管材管件均达到国家卫生批文原则,符合有机蔬菜生产规定。移动式喷灌19000亩耕地,为以便群众粮食作物灌溉和农业机械耕作,输水管道采用能盘卷消防软带
47、,喷头、直管间距1818米,单个喷头出水量为每小时1.5吨。5.3.2 农业办法原则项目区治理后达到土地平整,集中连片,利于灌溉和机械作业,农业生产设施配套,社会化服务手段完备,能满足种植业构造调节后各种农作物生产需要。通过施有机肥等土壤改良办法,增长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障碍因素消除或呈逐年减轻趋势,土壤质地构造良好,适耕期长,土壤保水保肥,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通过深耕,使土壤活土层厚度不不大于25厘米。耕地所有进行土壤化验,实行测土配方施肥。通过施入有机肥,实行深耕和秸秆还田等达到土地肥沃。项目区所有种植优质小麦、玉米和大豆,使项目区原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拓修农田道路,分干道、
48、支路两级,支路要与主干道相连,采用混凝土或砂石硬化;干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保证晴雨天畅通,能满足农产品运送和中型以上农业机械通行。项目区机耕路总长度达到110公里以上,其中硬化道路不少于26公里。田间重要生产道路宽度不低于7米,混凝土硬化路面宽度4米,厚度18厘米;矿渣硬化路面宽度4米,厚度15厘米。主干道每侧0.8米路肩,支路每侧0.5米路肩。路面中弓高于路边10厘米以上,路旁设立排水沟。路面平整无坑洼,高出地面0.4米左右。所有道路应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送。5.3.3 林业办法原则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和路沟渠相配套原则,按照200亩左右一种网格原则,着力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主干道一路两沟四行树,支路一路两行树,有路有沟必有树。树种以速生杨为主,用材与观赏树木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