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_赵红丽.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4576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6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_赵红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_赵红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_赵红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赵红丽【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关键一环。抓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重点,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通这一点来论证二者结合的内在逻辑,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的基本立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有兼容性;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哲学思想的契合点众多,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许多核心观点均可在传统文化中找到相应的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同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思想具

2、有方法论的相通性。这些在核心整体层面上的思想契合性是两者能够有机融合的主要原因,也是进一步融合创新的基点。【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原理传统文化中国化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首次正式将两个“相结合”并论。其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再次重申这一要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之一,明确“第二个结合”与“第一个结合”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共同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

3、创新源泉。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论证两者相结合的内在逻辑是回应这一课题首先要探讨的问题。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其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能够有机融合,当前学界已经有不少研究成果,学者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证这一问题:一是理论的内在契合性,二是外部实践的需要。有学者意识到考察理论的内在契合性时应该注意“两者的结合并不是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

4、1 年,第 13 页。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第 66 67 页。如沈湘平认为中华文明本就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因素,任何社会例如中国社会,假如没有任何外在因素的影响,假以时日也必将走向社会主义。中华文明与社会主义具有内在契合的关系。参见沈湘平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1 年第 5 期。姜辉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结合,是因为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契合性,都具有开放性、辩证性和与时俱进特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契合融合的内在基因。”参见姜辉“两个结合”是马

5、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途径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1 年第 5 期。刘建军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普遍性、包容性、在视域、内容和方法上的契合性决定了它能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二者相结合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和平台。参见刘建军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 年第 6 期。郑飞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需求,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是二者能够结合的前提。参见郑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与逻

6、辑 ,哲学研究2021 年第 12 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两种理论体系之间寻章摘句式的理论阐释、互相发明”,而应该是基于两者具有原则高度的、在核心观点、立场、方法层面的相通。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也可以从贯穿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出发,即立足、依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资源宝库中寻找契合点,站在整体性和统筹性的高度考察两者结合的内在逻辑。一、从马克思主义立场看马克思主义基

7、本原理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立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任何一种社会理论、思想和文化无不反映某种价值倾向和立场。立场表达着“依靠谁”“为了谁”等关键性问题,是从总体和宏观的视角认识和把握一种理论的重要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主体,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立场。马克思主义自创立之初,就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对社会历史进程起着决定性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扫清了英雄史观的迷雾,认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构成一个社会的基础,其他政治、文化的方面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不是神、不是少数英雄人物,也不是理性精神创造了

8、历史,稳定从事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他们的生产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顺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这一逻辑,马克思在关于人民与执政者的关系上,认为政权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他评价巴黎公社是“人民群众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他们组成自己的力量去代替压迫他们的有组织的力量”。马克思认为国家政权的力量本属于人民群众,只不过被压迫者所篡夺,而巴黎公社革命是一次人民重新把国家政权收回的伟大革命。马克思对于巴黎公社革命的合法性认可是上述肯定人民主体地位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表现和延伸。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发展了以人民为主体的立场,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

9、以人民为中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毛泽东在 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习近平指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也是共产党能够成功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

10、幸福的秘诀。中国共产党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出发,正是认识到人民主体性、尊重唯物主义历史规律的表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2国学学刊(二二二年第四期)燕连福,林中伟: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 年第 3 期。习近平: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求是2010 年第 7 期。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 601 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 195 页。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

11、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 1094 1095 页。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第 189 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量,与人民同一立场,就是与时代进步、历史发展同一方向。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的立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有兼容相通之处。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在封建君主专制的背景下产生,但是作为重要的传统政治理论,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民本思想发端于殷周之际,统治者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看到民众在赋税徭役、军事战斗、国家安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产生了“恭承民命”“用康保民”等爱民保民、顺应民意的思想。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成熟,这一时期

12、,民本并不是个别思想家的理论,诸子百家多主张“以民为本”。晏子春秋“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为本也”,管子“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孔子“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等观点都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此后历朝历代,民本思想不断发展完善,在理论和实践上皆对中国古代政治发挥过强大的影响力。民本思想源远流长、论述丰富,究其要义,主要可以归结为三方面的内容:“民惟邦本”“立君为民”“为民谋利”。这三方面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所展现的观点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国家政权的力量来自于人民,执政者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 有很大兼容相通之处。“民惟邦本

13、,本固邦宁”出自伪古文 尚书五子之歌),因其影响广泛而成为民本思想的典范性表述。把人民作为国家之根本,是达成“邦宁”的前提,与“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的思想相近,都强调人民在国家安定方面的主体性作用。此外,贾谊 新书大政上:“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国家、君主、官吏都应树立以民为本的意识,国家安危、君主威侮、官吏贵贱都系之于民,以上都是“民惟邦本”的代表性观点。虽然“民惟邦本”是在国家政治统治意义上说的,有其目的性,但是充分认识到人民对于国家盛衰、政权兴亡的决定作用,在此种意义上,也是对人民主体性的肯定。“立君为民”是民本思想中对君民关系的回答,周书泰誓

14、上:“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帝,宠绥四方”,因为天佑下民,才设立君主,先有民,后有君,君主的职责是帮助上天,安四方之民。荀子大略有类似的思想:“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清代黄宗羲在君民关系上进一步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10。影响天下治乱的主导因素在人民,而不在于君主,所以人民是主体,统治者只是客体。“立君为民”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的力量来自于人民、执政党要密切联系群众的观点具有相似性。“民惟邦本”“立君为民”很自然会推出要“为民谋利”,这三者是统一的。古代民本思想想中利民、富民、安民的思想也很丰富。如“

15、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11“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12,这些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101112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第 361、534 页。张纯一撰: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 年,第 213 页。黎翔凤撰:管子校注 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第 472 页。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 年,第 4 页。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参见杨伯峻:孟子译注 上,北京:中华书局,

16、1960 年,第 328 页。荀子王制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参见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 年,第 151 页。贾谊撰: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 年,第 338 页。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第 404 页。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 年,第 487 页。黄宗羲撰,孙卫华校释:明夷待访录校释,长沙:岳麓书社,2010 年,第 8、13 页。黎翔凤撰:管子校注 中,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第 924 页。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 年,第 921 页。深入学习

17、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广大人民的需要和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担当有内在契合之处。二、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最基础、最能体现其理论特色的观点。抓住基本观点来论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更能在本质和核心层面说明两者“相结合”的可能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基础性观点,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二者在回答“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时,有共通的思想基础。中国古代唯物主义

18、的理论形态主要有四种:一自然论。二、唯气论(亦可称为元气论或气化论)。三、唯有论。四、形神观(形质神用论)。自然论始于老子,虽然老子的思想中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也对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做出了贡献,“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道”是老子思想体系中最高的概念,为万物之宗,在“帝”之前就已经存在,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相较于以天命、鬼神、上帝为一切之最高主宰的思想,具有唯物主义的意义。唯气论始于庄子,庄子知北游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天下通天下一气耳”,此处的“气”是一个物质性概念,是指构成包括人在内的

19、天下万物的最原始的材料。汉代元气论盛行,汉书律历志云:“太极元气,函三为一”,将 周易中化生宇宙万物的太极理解为元气。东汉王充受老子自然论的影响发展出元气自然论,认为“天地,含气之自然也”“万物之生,俱得一气”,在王充看来天地是含气的物质实体,万物生成都依赖于元气这一物质本原。“夫天道自然,自然无为,二令参偶,遭适逢会,人事始作,天气已有”,王充认为天道自然无为,人世间的发生的事情与天道运行只是偶然性的联系,并不由天道主宰。王充的元气自然论批评了天人感应、灾异谶纬、封建迷信,是汉代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魏晋以后,中国的唯物主义已从以前的具体实物形态深入到事物之所以存在的自身原因和根据,即本体的层

20、面。元气论也上升到了本体的高度,代表性的观点如,王安石认为“道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冲气运行于天地之间”,“元气”是道之本体。如张载“太虚无形,气之本体”10,太虚即气的“气本论”观点。古代唯物主义的第三种理论形态是唯有论,代表性观点如西晋裴頠 崇有论“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体有”11,他批评“贵无论”,认为无不能生4国学学刊(二二二年第四期)1011张岱年: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的理论形态及其演变 ,甘肃社会科学1991 年第 5 期。王弼注,楼宇烈校:老子道德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年,第 12 页。王弼注,楼宇烈校:老子道德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1

21、1 年,第 66 页。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 年,第 733 页。班固:汉书卷二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62 年,第 684 页。黄晖撰: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第 473、803 页。黄晖撰: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第 630 631 页。杨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 年第 3 期。王水照主编:王安石全集第四册,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2017 年,第 216 页。张载: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 年,第 7 页。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第 1046 1047 页

22、。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万物必生于有。以及王夫之“实有者,天下之公有”,以“实有”这一客观世界现实的存在作为天下万物公有的本体,蕴含着丰富的唯物论思想。最后一种古代唯物主义的形态“形质神用论”,代表性观点来自范缜,其在 神灭论中提出形是“质”,神是“用”,用以质为本,神以形为本,蕴含着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实践的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这

23、套理论体系从实践中产生,并且致力应用于实践,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实践为基础,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也在认识论上展现出认识来源于实践、注重“力行”“笃行”的思想倾向。子张学干禄,孔子教诲要“多闻阙疑”“多见阙殆”,论语中多处可见“多闻”“多见”,孔子强调博闻广见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和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有相似性。孔子云:“诵 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学习的理论知识再多,如果不能应用于实践,也是没有意义的。由此可见,孔子有学以致用、理论付诸于实践的理念,马克思主义同样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慎思之、笃行之”以“

24、笃行”为落脚点,以及“力行近乎仁”把“力行”提到近乎“仁”的高度,都是古代传统中重视实践的明证。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指引实践、改造世界。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反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知”与“行”的关系。关于知与行的难易、轻重、先后等关系问题,中国古代先哲们多有讨论。伪古文 尚书说命“非知之艰,行之惟艰”,认为知易行难。荀子“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认为行重于知,知的落脚点是行。程颐“须是知了方行得”,“须是识在所行之先”,朱熹“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10,程朱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夫之强调“行先知后”。超越了知与行先后的判断,王阳明创造性地

25、提出“知行合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11,强调知行一致,不可二分,在所有知行观当中与马克思主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最具契合性。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基础之上的科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社会的想象有本质区别,但是两者都展现了人类对于理想社会的美好追求,且对于未来理想社会的特征设想有共通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人类将最终走向共产主义,在那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各尽所能,消费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5马克思主义

26、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1011王夫之:船山全书第二册,湖南:岳麓书社,1996 年,第 360 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 501 502 页。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党建2018 年第 5 期。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 年,第 19 页。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 年,第 133 页。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第 31 页。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第 373 页。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

27、年,第 141 页。程颐、程颢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 年,第 187、67 页。黄士毅编:朱子语类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年,第 165 页。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第 4 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些基本特征与 礼记礼运篇描绘的天下为公、人与人之间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货不藏于几的“大同”社会有契合之处。上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本体论、认识论、社会理想

28、等大问题上的契合性分析。二者的契合之处不止于这些内容,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探索挖掘。比如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与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点有相合之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发源于周代,经过孟子、董仲舒,到二程、张载而成熟。分析起来,至少包含两个正确命题,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二、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这与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同时敬畏自然,尊重规律,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有亲和性。比如管子牧民“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孔子主张先使民富之,再使民教之,孟子“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等思想符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对于社会历

29、史的认识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再比如,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革命的观点与传统文化中肯定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故鼎新思想,以及农民起义反抗君主专制的革命实践有相近的思想内容。这些思想在问题域和解决思路方面的契合性,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基础。三、从马克思主义方法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的核心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虽然处于原始朴素的状态,但是其基本精神与唯物辩证法兼容相通。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理解唯物辩证法的

30、钥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矛盾对立统一的思想源远流长。早在成书于西周时期的 周易古经,即有辩证思想的萌芽,泰卦卦辞:“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蕴含着矛盾对立双方互相转化的思想。虽然 周易卦爻辞中没有阴阳概念的出现,但是构成八卦基本符号的是阴爻与阳爻,所以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是蕴含在 周易的卦象结构中的。后来 易传进一步发展了阴阳、刚柔等对立统一观念。“一阴一阳之谓道”,阴与阳这一对矛盾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统一于“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生生之谓易”,“易”由一阴一阳,刚柔相推的对立统一中生生变化而来,指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是生生变化的根源,这与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之内在动力的思

31、想具有一致性。老子思想中也蕴含着大量的辩证法智慧,“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6国学学刊(二二二年第四期)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 53 页。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 年第 1 期。黎翔凤撰:管子校注 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第 2 页。杨伯峻:孟子译注 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 年,第 17 页。黄寿祺、张善文撰: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第 65 页。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第 381 页。黄寿祺、张善

32、文译注: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第 376、381 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相和,前后相随”,揭示了矛盾对立双方的相互依存。“反者,道之动”,道的运动趋势是向自身的对立面发展,即事物发展的方向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符合唯物辩证法对矛盾双方转化趋势的理解。除此之外,管子“盛必失而雄必败”,汉代贾谊“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杨雄“阳不极,则阴不萌,阴不极,则阳不牙”,张载“感而后有通,不有两则无一”,王夫之对动静、有无、道器等概念的分析,都蕴含着辩证法对立统一的思想精华。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达到和谐状态的矛盾双方能够相

33、互促进、共同发展。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斗争性是先决的、无条件的,强调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推动作用,然而并不否认和谐的意义。斗争只是事物发展的手段途径,理顺各种矛盾,最终达到和谐状态才是目的。中国古代辩证法当中和谐,即矛盾同一性的方面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保合太和”“礼之用,和为贵”“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10等都强调和合的重要性。总体来看,儒学的和谐观念包含: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即社会生活的和谐)以及人之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等四个方面。11传统文化和谐观念对所处自然世界的认识、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社会与国家的安定,个人内

34、心的修养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能为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思想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资源,也可为解决当今世界诸多问题提供智慧。事物在辩证发展的过程中超过一定限度、范围后,事物的性质会发生变化,这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原则,这与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有内在契合性。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尚中”的思想倾向,史记中载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尧舜时代已有“允执其中”的说法,周易中爻多吉,孔子在这些思想传统的基础上构建了使人适其度的“中庸”思想。12孔子说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13,认为做事做人要合乎中道。论语中记载子贡问孔子“师与商孰贤?”孔子回答“师也过。商也不及”“过犹不及”14,孔子品评两个

35、弟子以合乎中道为标准,过和不及都不可取。中国古代“中庸”思想与辩证法强调掌握适度原则有内在统一性。总之,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的基本立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有兼容性,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同中华优秀传统哲学思想有诸多契合之点,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思想有诸多相通之处。马克思主义在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三方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构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整体性高度的内在逻辑。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所在,集中展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想内容,习近平强调“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36、,是以毛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1011121314王弼注,楼宇烈校:老子道德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年,第 7 页。王弼注,楼宇烈校:老子道德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年,第 113 页。黎翔凤撰:管子校注 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第 231 页。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记载贾谊所作之赋。参见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6 年,第 508 页。杨雄撰,司马光集注:太玄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 年,187 页。张载撰,王夫之注:张子正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 95 页。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7、 年,第 4 页。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 年,第 7 页。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 年,第 356 页。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 年,第 350 页。汤一介:略论儒学的和谐观念 ,社会科学研究1998 年第 3 期。杨庆中: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齐鲁学刊2004 年第 1 期。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 年,第 63 页。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 年,第 113 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留给我们的传家宝”,在回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8、相结合这一时代课题时,要利用好这一“传家宝”,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心,聚焦时代课题,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根铸魂。(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8国学学刊(二二二年第四期)习近平: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求是2010 年第 7 期。英文摘要The Internal Logic of Combination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with the Excellent Chines

39、e Traditional CultureZhao HongliAbstract:Combin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with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 keypart of promoting the Sinonization of Marxism in the new era and realizing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Grasping t

40、he key point of“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and basing on the commonality of the basic positions,views and methods of Marxism and the excellent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to demonstrate the internal logic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we can find thatthe basic position of Marxist People-oriente

41、d is compatible with the people-oriented thought in the excellent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re are many meeting points between the basic viewpoints of Marxism and thephilosophic thinking in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among which many core viewpoints of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

42、rical Materialism can find corresponding ideological resources in traditionalculture The basic methods of Marxism have methodological similarities with the dialectical thoughts in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hese ideological compatibility at the core level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organic integra

43、tion of the two,and it is also the basic point for further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Breaking Circles and Cross-border of Chinese Classics StudyLi ChunlinAbstract:It is of great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School of Chinese Classics,enmin Universityof China to hold a seminar on“Issues and

44、Methods of Chinese Classics”Several landmark events in theeducation field this year and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chool of Chinese Classics of 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today all have a core essential,that is,interdiscipline,integration,breaking circles,and cross-borderSchool of Chinese Classics explor

45、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first-level discipline of Chinese Classics Study inthe process of interdiscipline and integration,which marks a substantial step forward in the interdisciplineand integration of the field of humanities research The article pointed out that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firs

46、t-level discipline of Chinese Classics Studies,The School of Chinese Classics Studies should insist on theequal importance of morality and learning,to the vast and subtle,the past and the future And now it is anexperimental fiel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 of Chinese classics,and future

47、it will be ademonstration fieldeview of the Academic Forum on“Issues and Methods ofChinese Classics”Liu XinruTian Kexin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a disciplinary system for Chinese humanities studies is urgent because of thecurrent global dilemma of the humanities,as well as the requirements for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dependentChinese knowledge system The School of Chinese Classics of 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adhering to the731English Abstracts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