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磐安至新昌公路磐安县窈川至万苍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449076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磐安至新昌公路磐安县窈川至万苍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磐安至新昌公路磐安县窈川至万苍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磐安至新昌公路磐安县窈川至万苍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磐安至新昌公路磐安县窈川至万苍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磐安至新昌公路磐安县窈川至万苍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磐安至新昌公路磐安县窈川至万苍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写本)二O一一年九月15磐安至新昌公路磐安县窈川至万苍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1 项目概况1.1路线走向磐安至新昌公路磐安县窈川至万苍段改建工程起点位于窈川乡,起点桩号K6+600,与磐新线(墨林至窈川段)相接,路线向北延伸至K7+015进入窈川1#隧道(长285m),在上坑K7+300穿出后在K7+950处进窈川2#隧道(长700m),在岭溪村K8+650穿出后,经岭溪村东侧(河对面),在K9+270处进岭溪1#隧道(长350m),在K9+620穿出后,在K9+730进岭溪2#隧道(长690m),在K10+420处穿出,沿西溪

2、河岸南侧,在K10+885进西岭1#隧道(长955m),在K11+840处穿出,在K12+030进西岭2#隧道(长570m),在K12+600处穿出,跨过西溪,向东北方向延伸,经过里西坑村东侧,继续向东北延伸,在K14+800进忠信庄隧道(长700m),在K15+500处穿出,从忠信庄南侧、大王村南侧经过,在K17+160进尚湖隧道(长440m),在K17+600穿出,经过尚湖南侧靠里门山山脚往北,绕过花鼓山南侧后,向北经青龙头、上溪滩、下溪滩,在K22+900出与磐新线相接,在沿着磐新线老路延伸至万苍乡南侧,与磐新线(万苍至新昌段)相接,终点桩号K24+162,路线全长17.562km。桥梁

3、600m/12座,涵洞32道,隧道4690/8座,平面交叉14处。项目估算总金额为6.4亿元。1.2技术标准路线采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中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双向2车道,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12.0m(15.0m)。桥涵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I级。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1。 表1-1 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单位窈川至万苍段窈川至尚湖段尚湖至万苍段一里程桩号K6+600K17+700K17+700K24+162二设计速度km/h8080三路基指标1路基宽度m12.015.02中央分隔带m3行车道宽度和路缘带m23.7523.754硬路肩m21.5023.005土路肩m

4、20.7520.75四路线指标1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250025002一般最小平曲线半径m4004003最大超高%664最大纵坡%5(困难地段采用6%)55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凸/凹)m4500/30004500/30006竖曲线最小长度m7070五路面指标1路面面层类型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2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BZZ-100六桥梁1桥梁宽m净11.0净14.02汽车荷载公路-II级公路-II级3大、中桥梁设计洪水频率m1/1001/1004小桥梁设计洪水频率m1/501/505通航等级无无1.3投资估算根据本报告估算工程数量,本项目估算总金额为6.4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3644.23

5、2万元。1.4工期安排(1)2011年04月中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和审查;(2)2011年06月完成初步设计的编制和审查;(3)2011年10月完成施工图设计和专家审查;(4)2011年12月完成施工及监理招标文件的编制、审查和招标工作;(5)施工期为24个月,即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6)2014年1月1日建成通车。1.5预测交通量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各预测年份标准小客车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1-2,本环评预测年份标准小客车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1-3。表1-2 可行性研究报告各预测年份交通量预测结果(标准小客车 辆/日)年 份路 段20142015202020252028窈川

6、至万苍段窈川至尚湖段53075625731687319540尚湖至万苍段6306668586951037611338表1-3 本环评评价年份交通量预测结果 (标准小客车 辆/日)年份路段2014年2020年2028年窈川至尚湖段530773169540尚湖至万苍段6306869511338各种车型比详见表1-4,乡镇道路的交通量小时昼夜比以5:1计,其中昼间以16小时、夜间以8小时计,高峰小时车流量按全天24小时交通量的8%计,则本环评各预测年道路车流量见表1-5。表1-4 拟建公路的各种车型比(折算成标准小客车的比例)车 型小型客车大型客车小型货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拖挂车、集装箱构成44.2%

7、6.4%32.4%7.7%7.6%1.7%表1-5 拟建公路昼夜平均车流量 道路时间车辆总数合计小车中车大车2014年窈川至尚湖段(二级公路)昼间(辆/h)2692311523夜间(辆/h)544635高峰(辆/h)3793252232全天(辆/d)47394065272402时间2020年昼间(辆/h)3713182131夜间(辆/h)746446高峰(辆/h)5234483044全天(辆/d)65335604376554时间2028年昼间(辆/h)4844152841夜间(辆/h)978368高峰(辆/h)6825853958全天(辆/d)85197307490722尚湖至万苍段(二级公路

8、)时间2014年昼间(辆/h)3202741827夜间(辆/h)645545高峰(辆/h)4503862638全天(辆/d)56314830324477时间2020年昼间(辆/h)4413782537夜间(辆/h)887657高峰(辆/h)6215333653全天(辆/d)77656661446658时间2028年昼间(辆/h)5754933349夜间(辆/h)11599710高峰(辆/h)8106954769全天(辆/d)101258685582858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2.1声环境现状从监测结果看,沿线农居监测点中除岭溪村、下溪滩、张家村声环境超标外,其它监测点均达到GB3096-20

9、08声环境质量标准相应的噪声限值要求,声环境状况良好。岭溪村夜间超标较严重、下溪滩和张家村夜间噪声略有超标,造成超标原因主要为村庄距离老磐新线较近。2.2环境空气现状由监测结果可知,本工程沿线所经过乡镇大气中NO2、SO2以及PM10的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以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区域大气质量现状良好。2.3水环境质量现状由监测结果可知,本项目所涉及的西溪、夹溪等水体监测断面pH、TP、CODMn、DO、CODcr、氨氮等水质监测因子均满足类水质标准,且部分指标优于类水质标准,表明沿线经过的水体水环境现状良好。本项目沿线地下水除氨氮超标外,其它水质监测因子均满

10、足类水质标准,且部分指标优于类水质标准,NH3-N超标原因主要为生活污染源的污染。3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1声环境施工期:工程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打桩、运输及现场处理等作业噪声,具有无规则、不连续、高强度等特点。分析认为昼间、夜间施工噪声会给沿线距离较近村庄的居民和学校学生的生活造成干扰。针对上述可能发生的影响,在相应路段施工中,应设置临时隔声围护,采取限制工作时间、加强管理等措施加以控制。采取上述措施后,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较小。营运期: A、对现状敏感点的预测公路建成后,沿线经过各个村庄距离道路红线35m范围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区标准,该范围外的农居执行2类

11、区标准。根据预测,在道路红线35m内(噪声4a类),近期、中期和远期昼间各预测点声环境均能达到4a类排放标准要求限值;夜间岭溪村近中远期、张家村近中远期、自然村近中远期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其余敏感点均能达标。在道路红线外35m200m范围(噪声2类),昼间各敏感点均能达标;夜间除里西坑、下溪滩远期超标外、其余敏感点均能达标。根据预测结果,在距离道路红线外35m范围内(噪声4a类区),各敏感点昼间均能达标;夜间岭溪村、张家村、自然村近中远期均超标,超标范围分别为:营运近期超标范围为0.21.1dB;营运中期超标范围为1.52.3dB;营运远期超标范围为2.73.6dB。在距离道路红线35-20

12、0m范围内(噪声2类区),各敏感点昼间噪声均能达标;夜间噪声仅有里西坑、下溪滩远期超标,超标分别为0.7dB、0.8dB。B、对规划敏感点的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可知,在道路红线35m内(噪声4a类),窈川乡(K6+800K7+000)和尚湖镇(K20+600K20+900)规划住宅区近中远期昼、夜间各预测点声环境均能达到2类排放标准要求限值;万苍乡(K22+600K23+200)规划二类居住区夜间第一排建筑中远期超标,道路红线5m外超标值为中期0.7dB、远期2.9 dB。沿线第二排建筑昼间和夜间噪声预测值可达到2类功能区要求。3.2环境空气施工期:施工阶段空气污染源主要是施工扬尘。本环评针对建材

13、堆存、材料运输、装卸、场地施工等过程均提出防治措施,在建设单位认真落实的基础上,可大大减轻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营运期:由预测结果可知,公路下风向叠加背景浓度后的地面CO和NO2小时浓度均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限值,对公路附近村庄和居民的影响不大。3.3水环境施工期:工程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泥浆水、施工机械油污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的影响。公路营运期对水体的影响主要为初期径流水、事故性排放污水的影响。营运期:路面、桥面径流水通过边沟和管道进行收集,防止污废水污染水体。在此基础上,本工程径流水不会对附近水体造成明显影响。3.4生态、景观影响本工程施工

14、期间将对沿线生态、景观造成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便道、临时堆场等处;施工期由于临时建筑及施工活动的进行,将破坏原来的自然性、和谐性;不合理的工程活动不仅在施工期造成视觉污染,施工完毕后还可能继续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加强管理和控制,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施工结束,在做好生态保护、生态恢复以及水土保持等工作的基础上,不良影响将随之消除。3.5社会环境本工程新增用地量、拆迁量较小,通过采取土地占补平衡、拆迁安置及补偿等措施,对社会稳定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同时工程建设可改善交通条件、方便当地群众出行,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也受到当地群众欢迎。4 主要污染防治措施4.1声环境防治措施4.1.1

15、施工期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施工过程中还应经常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针对100m范围内有集中居住区及学校的路段,与施工场地之间应设置临时围护隔声设施。要严格控制夜间施工应并认真执行申报审批制度。在靠近村庄路段,噪声声级高的施工机械在夜间(22:006:00)和午休时间(12:0013:30)应停止施工,同时应采取临时性的降噪措施,如加装隔声板等。施工运输线路尽量避开集中居住区。施工各阶段噪声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3523-90)的要求控制。隧道工程爆破尽量选在有利的气象条件下进行;建议采用延期爆破、将总药料分成几段小的药量,采用微差起爆、设置缓冲垫层、选择合理的爆破器材,改进药包结构、合理

16、安排起爆次序和选择间隔时间等技术措施,并采用定向爆破,不仅能降低爆破的振动,还可以降低爆破噪声。4.1.2 营运期对岭溪村超标住户安装通风隔声窗,可降低噪声1012dB。对张家村、自然村设置限速、禁鸣标志,张家村自然村人口密集区要求限速至60km/h,可降噪3dB;由于道路在村庄集中居住区段人行穿越较频繁,减速不仅给行车带来安全,同时也可有效降低噪声。对距离岭溪村较近的窈川2#隧道和岭溪1#隧道,要求在靠近岭溪村50m隧道口附近范围内安装吸音板,做消声处理,减小对岭溪村农居的影响。建议对道路两侧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道路两侧交通噪声防护距离范围内避免规划、建设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噪声敏感建筑

17、物。在已有的城市交通干线两侧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间隔一定距离,并采取减轻、避免交通噪声影响的措施。建议各级土地管理部门严格公路沿线两侧农村建房的土地审批手续。加强道路的日常维护、保养,发现路面破损及时修复,防止因路面破损引起车辆颠簸,造成噪声强度增加。4.2大气环境防治措施4.2.1 施工期(1)沥青运输和铺设沥青混凝土采用商购,不在施工现场设置沥青拌和站。卡车运至沥青至筑路现场时,由于沥青温度较高,建议采用封闭式运输,减少沥青挥发对运输沿线大气环境的污染。加强沥青摊铺过程中的施工人员的劳动防护工作。(2)灰土拌合扬尘灰土集中拌合,合理安排拌合点,尽快减少拌合点设置。

18、料场、灰土拌和站应设置在敏感点下风向150m以外。对拌合站操作人员实习卫生防护,为其配备口罩、风镜等,实习轮班制。(3)运输扬尘、建筑堆放扬尘对易产生扬尘的物资,如水泥、黄砂等,不要在开阔地或露天堆放,遇到大风天气应避免作业,运输时尽量避免敞开式运输及过载。在易产生烟尘的施工场地,采取洒水抑尘措施,每天洒水45次,防止浮尘产生,大风日加大洒水量及洒水次数;施工场地内运输通道及时清扫、冲洗,以减少汽车行驶扬尘。避免起尘原材料的露天堆放,所有来往施工场地的多尘物料均应用帆布覆盖。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行驶或限速行驶,以减少扬尘产生量;如需灰渣、水泥等粉状物料等建材时,运输时应采用密闭式槽车运输

19、。针对距道路两侧有集中居住区的路段,施工过往车辆应限速,施工场地应设置临时施工屏障进行隔离,以最大限度减小粉尘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4.2.2营运期 加强交通管理及路面养护,保持道路良好通行秩序,减少和避免塞车现象;对机动车辆尾气进行监测,超标车辆禁止上路。 在工程沿线多种植乔灌木,以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改善沿线景观。4.3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4.3.1施工期(1)桥梁施工废水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的防护措施本工程桥梁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时除采用先进的钢护筒钻孔灌注工艺外,结合水保方案的要求,对施工钻渣还设置沉淀池进行处理。主体工程设置的泥浆池设在灌注桩的外侧,主要存放钻孔施工需要的泥浆;

20、沉淀池布置在泥浆池的外侧,主要存放桥梁钻孔排出的钻渣、泥浆等。施工泥浆水经沉淀后,上清液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绿化,泥渣用于路基填筑。扩大基础施工的防护措施中、小桥一般采用扩大基础,基本为旱地施工,局部地段桥梁桥台基础开挖时需设钢板桩围堰。施工期扩大基础开挖土方应采用塑料彩条布进行临时覆盖。基坑开挖的土石方除部分堆于围堰内侧用于基坑回填外,其余用于桥头桥台与路基连接处填筑或结合场地平整于桥头部位摊铺压实处理。基础施工结束后回填基坑,撤除围堰,并应及时清理施工场地。(2)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工程施工期间,严禁在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设立施工机械集中清洗场地,建议在K7+000 K13+050路段饮用

21、水源二级保护区外设隔油沉淀池1处,对施工机械冲洗废水集中收集,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上层浮油由相关单位处理,不得任意冲洗车辆和机械,以免冲洗废水排入周边水体。同时,加强对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的管理,防止机械跑冒滴漏,防止施工船只油料倾倒入河流引起水污染。(3)混凝土拌和废水本项目砂石料采用外购,混凝土拌和废水以及施工泥浆水,应设置沉淀池干化处理,处理后上清液用于场地除尘绿化,泥渣经干化后用于路基填筑。对施工场地、砂石料堆场、临时堆土场等周围应设置集水沟和沉沙池,防止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对上述场地及时清理并复绿。(4)施工生活污水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工人借用沿线农民房,无生活污水排放口。

22、(5)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以及含有害物质的沥青建材等不能堆放在水体旁,堆放地点加设蓬盖,防止雨水将有害物质带入水体。(6)易流失施工建筑物料,应堆放在指定的室内仓库,对于河道附近施工路段,应设置临时材料堆放池,并有防雨棚,四周应有截流沟。(7)严禁将桥墩施工的渣土直接弃至水中,应将其运至岸上妥善处置。在将渣土运送至岸上的过程中应采取在渣土外围护等防止渣土洒落至水中的措施。渣土送上岸后应及时处理,尽可能作为路基材料利用,如不能利用,则必须送至弃渣场统一堆放,并应采取相应的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本项目涉及部分敏感河段西溪,且全线为类水体,因此,要求桥梁选在旱季施工;施工废水经处理后回用,禁止排入附近河

23、流。4.3.2营运期在跨越敏感河段的桥梁(窈川桥、岭溪桥、西岭小桥、同田坑桥、里西坑1#桥、里西坑2#桥)两端各设置1个事故集水池,桥面径流用专门的管道收集并引到桥梁两侧设置的集水池中,经沉淀池收集处理后排至附近的农灌渠,禁止排放到沿线水体;在敏感路段K8+900K9+300、K9+620K9+730、K10+400K10+800、K12+700K14+700(沿西溪)设置完善的路面径流收集系统,建议路段K8+900K9+300、K9+620K9+730、K10+400K10+800每段各设一个沉淀池,K12+700K14+700路段每500m设置一事故集雨池。集水池安装定期放空阀门,以保证事

24、故池的有效利用。为保护西溪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的水体水质,建议本项目建成营运后禁止一切危险物品的运输车辆从原磐新线窈川至万苍段(老路)通行,并加强对危险品运输车辆在本工程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段的通行管制,以进一步降低危险废物运输车辆发生翻车事故污染西溪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水体水质的概率。4.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对道路绿化树种草种应优先选用本地植物种群。桥梁施工尽量减少人为对沿线河道的干扰,保持其原有自然水生生态环境。对于河道清淤出来的淤泥,不能堆砌在道路沿线,应合理利用。施工期要注重优化施工组织计划和制定严格的施工作业制度。尽量减少施工期临时占地,各种临时占地工程完成后尽快进行植被及耕地的恢复。项目开

25、工前应征得城市园林绿化行政部门的同意,并报县人民政府批准。为进一步减小对古树的影响,施工过程必须注意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严禁在树上刻划、张贴或者悬挂物品,严禁在施工等作业时借树木作为支撑物或者固定物,严禁擅自移植、砍伐;禁止在树干外缘五米范围内堆积物料、挖坑取土、动用明火、排放废气、倾倒有害污水污物、兴建临时设施;特别是在距树冠垂直投影5m的范围内堆放物料、挖坑取土或兴建临时设施必须报相关部门批准。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如需征占用公益林地,必须根据浙江省公益林管理办法及其它上级有关规定办理公益林征占用相关审批手续;禁止在为征用的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内进行有损于林木生长发育的活动;

26、禁止在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内进行采石、挖沙、取土等损坏重点生态公益林的行为;禁止在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内堆放物料,禁止在重点公益林区违规野外用火。4.5社会环境防治措施施工初期建设单位成立拆迁、征地处,专门负责拆迁安置与补偿等事务,落实具体的拆迁安置计划,各种补偿款应全额发至拆迁户或单位,有关单位不得截留、挪用。公路施工时,事先与电力、通讯等部门协凋对策方法,减少电力及通讯设施拆迁,必须拆迁的,先修建替代设施后再行拆除。对于工程建设占用的基本农田,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土地占用的补充工作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实现占补平衡。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文物应立即停工,保护现场,并及时与当地文物部门联系,

27、配合文物部门做好文物抢救工作。4.6 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加强桥梁防护栏强度,建议选用高等级的防撞护栏(SA加强型的波形护栏),在敏感桥面两侧设置集水沟,并在桥两头设置应急事故池。原磐新线(窈川至万苍段)禁止运输危险品。 在桥梁等敏感路段设警示标志,减速标志,提醒司机注意安全,减速行驶。 制定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5 公众参与结论5.1公示结果本项目于2011年5月23日6月7日期间在拟建工程沿线的磐安县各相关村镇村委会、居委会的公告栏进行了第一次环评信息公告。在第一次公示期间,建设单位、环评单位以及公示所在地均未收到有关该项目的投诉意见。该次公示的内容和证明详见附件和附图。本项目第二次环评公示于

28、2011年6月14日6月29日在工程沿线的磐安县有关村委会、居委会的公告栏进行张贴,对该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及相应防治措施,以及报告书的结论要点进行了公示。此次公示期间,建设单位、环评单位以及公示所在地均未收到有关该项目的投诉意见,有关公示内容和证明详见附件和附图。5.2 公众参与意见采纳与落实情况公众对本项目的建设情况较为关心和了解,对本项目的建设所有团体和个人均表示支持,大部分意见都希望工程早点开工建设,早日建成。但也对本工程的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1)本工程的建设按照省道标准实施,建设过程中做好相应环境保护措施,特别是水体和噪声的影响。(2)项目尽早开始实施,

29、尽量缩短工期。对沿线居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本报告书采纳情况如下:(1)本项目严格按照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实施,针对公众提出的施工期做好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特别是污水和噪声,本环评予以采纳。(2)针对工程尽早实施,尽量缩短工期的问题,已反馈给业主部门,业主承诺:工程施工期间,尽快加快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施工时间。6 结论磐安至新昌公路磐安县窈川至万苍段改建工程是连接磐安县城与墨林、窈川、万苍、尚湖、尖山等重要乡镇的重要通道,是浙江省新省道规划省道鄞州至龙泉公路中的一段。本项目是金华市公路网规划(2009-2020)的公路主骨架七高、八纵、五横中的一纵(鄞州至龙泉公路),也正是磐安县公路规划的“六干”之一,符合磐安县县城市总体规划和金华市公路网规划(2009-2020)。本工程为公路建设项目,符合国家符合国家及浙江省产业政策;工程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空气环境等将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在严格采取本评价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生态保护措施及风险防范措施,落实应急预案后,可将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小,使当地能够维持目前环境质量,满足清洁生产要求和相应环境功能区的要求,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本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公路桥梁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