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根据下图实验,填空和回答问题。
(1)烧瓶中所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II)的烧杯中冷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装置(III)的烧杯中液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
(2)进行此实验时,烧瓶内的橡皮塞最好用锡箔包住,用橡皮管连接的两玻璃管口要相互紧靠,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III)的烧杯中使用倒置漏斗可防止液体倒吸,试简述其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物质的保存不正确的是( )
A. 应保存在棕色瓶中
B. 氢氟酸应保存在塑料瓶中
C. 溴应用水封存
D. 漂白粉可露置于空气中保存
2. 对于离子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能发生升华现象 B. 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C. 易发生还原反应 D.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3. 砹是卤族元素中核电荷数最大的一种元素,推测下列单质或化合物的性质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
A. 砹单质有颜色 B. 砹的化合物较稳定
C. 砹单质不易溶于水 D. 砹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4. 卤素单质的性质与的变化规律不符合的是( )
A. 与反应剧烈程度 B. 非金属的活泼性
C. 单质的氧化性 D. 熔沸点
5. 下列物质可用加热方法分离的是( )
A. 液溴和水 B. 碘和食盐
C. 和 D. 和
6.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区别三种溶液,该试剂可用( )
A. 溶液 B. 氯水 C. 溴水 D. 碘水
7. 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卤素单质与水反应的通式是
B. 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氯气
C. KI久置显黄色,是因为被氧化所致
D. 卤化氢可用相应的卤化物与不挥发的浓共热制取
8. 下列物质,可用来人工降雨的是( )
A. 氟化钙 B. 氢氟酸 C. 溴化银 D. 碘化银
9. 下列变化中,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进行的是( )
A. B.
C. D.
10. 11.7 g食盐跟10 g浓度为98%的浓硫酸反应,微热时可生成氯化氢( )
A. 7.1 g B. 3.65 g C. 7.3 g D. 9.8 g
11.碘被人们称为“智力元素”,主要是因为严重缺碘会造成儿童智力低下,甚至痴呆。防止碘缺乏病,以食用含碘食盐为方便,含碘食盐中的碘是以化合态的碘酸钾形式存在的。已知在酸性溶液中,可和发生下述反应:。现有下列物质:(1)pH试纸、(2)稀硫酸、(3)淀粉—碘化钾溶液、(4)淀粉溶液、(5)硫酸钠溶液,利用上述反应,可用来检验含碘盐中是否含有的是( )
A. (2)(3) B. (1)(3) C. (2)(4) D. (1)(4)
12. 在含有和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充分反应后把溶液蒸干,最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 )
A. B. C. D.
13. 在实验室不能用固体与浓反应制取HI气体,是因为( )
A. 反应速度太慢
B. 浓不能与碘化钾反应
C. 浓有强氧化性,碘化氢有强还原性,得不到纯净HI
D. 既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HI,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14.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卤素离子还原能力
B. 氢溴酸、氢碘酸是强酸,氢氟酸是弱酸
C. 卤素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D. 比酸性强,所以氧化性也比强
15. 用化学方法鉴别气体和气,应采用的方法是( )
A. 加溶液 B. 湿淀粉KI试纸
C. 湿酚酞试纸 D. 淀粉溶液
二. 实验题:
为了比较卤素单质氧化性的强弱,可在实验室先制取氯气,并将氯气分别通入溴化钠溶液和碘化钾淀粉溶液中,下面是实验室制氯气,并按顺序通入溴化钠溶液和碘化钾淀粉液所需用的仪器和药品:
图中A、B、C、D、E、F、G、H表示玻璃导管或仪器接口,接口之间连接所用胶皮管未画出。根据要求,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若所制气体从左向右流向时,上述各仪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序号)
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
2. 实验开始后,装置(5)的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装置(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装置(2)中发生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装置(1)中发生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若通入过量氯气,(1)中溶液会褪色。试分析产生此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列物质的熔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 B.
C. D. 金刚石>生铁>纯铁>钠
6. NaF、NaI、MgO均为离子化合物,现有下列数据,试判断这三种化合物熔点高低顺序是( )
物质
(1)NaF
(2)NaI
(3)MgO
离子电荷数
1
1
2
键长()
2.31
3.18
2.10
A. (1)>(2)>(3) B. (3)>(1)>(2) C. (3)>(2)>(1) D. (2)>(1)>(3)
7.下列物质为固态时,必定是分子晶体的是( )
A. 酸性氧化物 B. 非金属单质 C. 碱性氧化物 D. 含氧酸
8.下列化学式可表示一个分子的是 ( )
A. SiO2 B. NH4Cl C. CCl4 D. C
9.实现下列变化时,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 )
A. 二氧化硅和干冰的熔化 B. 液溴和液汞的气化
C. 食盐和冰的熔化 D. 纯碱和烧碱的熔化
10.下列各组物质各自形成的晶体,均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
A NH3,HD,C10H8 B PCl3,CO2,H2SO4
C SO2,SiO2,P2O5 D CCl4,Na2S,H2O2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冰融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通常熔点就越高
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的熔沸点就越高
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分子越稳定
15、下列变化:①I2升华 ②烧碱熔化 ③NaCl溶于水 ④HCl溶于水 ⑤O2溶于水 ⑥Na2O2溶于水
(1)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
(2)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
(3)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4)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
25 已知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共0.75mol,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18g液态水,并放出515kJ的热量,若甲烷的燃烧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890kJ,则CO气体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6、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 + 571.6kJ表示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
28、已知H+(aq)+OH-(aq) →H2O(I)+ 57.3kJ ,计算下列中和反应中放出的热量。
⑴用20gNaOH配成稀溶液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能放出______________kJ的热量。
⑵用0.1molBa(OH)2配成稀溶液跟足量的稀硝酸反应,能放出______________kJ的热量。
⑶用,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7.3kJ,理由是
1. 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其所表示的各原子组中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
A. 10与19 B. 6与16 C. 11与17 D. 14与8
2. 下列物质中,只有共价键的是( )
A. NaOH B. NaCl C. D.
3. 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 B. C. KOH D.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之间 B. 化学键只存在于离子之间
C. 化学键是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D. 化学键是相邻的分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5. 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B. 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C. 离子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 D. 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6. 两种元素能形成型离子化合物,则A和B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
A. 6和8 B. 11和16 C. 20和18 D. 20和17
7. 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结构,化学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 和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C. 中含有离子键 D. 的式量是720
8.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共价键 D.共价键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中
D.由极性键结合成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10. 对比以下几个反应式:Cl+Cl→Cl2+247KJ;O+O→O2+493KJ;N+N→N2+946KJ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常温下,氮气比氧气和氯气稳定 B.氮、氧和氯的单质常温下为气体
C.氮、氧和氯都是双原子分子 D.氮气、氯气和氧气的密度不同
11.下列分子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
A.CH4 B.PCl3 C.CO2 D.BF3
12.下列各物质的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
A.H ∶∶ H B.H∶∶∶
H
C.Na+[∶∶]2- Na+ D.Na+[∶∶ H]-
13、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跟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
A、MgBr2 B、Na2S C、KCl D、KF
14、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15、能用键能大小来解释的是( )
A. N2的化学性质比O2更稳定 B.金刚石的熔点高于晶体硅
C. 情况气体一般难发生化学反应 D. 通常情况下,Br2呈液态,碘呈固态
二、填空题
16、下列物质中:N2、H2O、Na2O2、CaCl2、KOH、NaF,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是 ;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是 ;既含有离子键有含有共价键的物质是 。
17、在H、Na、O、Cl四种元素中,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有 、 、
、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共价化合物有 、 、 。
18、某化合物XY2中,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外电子总数为54。则XY2的化学式为 ,电子式为 。
19、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1)Na2S: 。
(2)CaF2: 。
(3)LiBr: 。
(4)K2O2: 。
例1.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熔点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1、氯化氢可以用浓硫酸作用于氯化物来制取,主要是因为浓硫酸是 ( )
A 强酸 B 高沸点酸 C 脱水剂 D 强氧化剂
2、浓硫酸可用来制取氯化氢是因为它是( )
A.强酸 B.脱水剂 C.干燥剂 D.难挥发
3、把二氧化锰和食盐固体混合后,加入浓硫酸并进行加热,产生的气体是( )
A.O2 B.Cl2 C.HCl D.H2
4、实验室制取下列各组气体时,所用气体发生装置相同的是( )
A.H2和O2 B.Cl2和HCl C.O2和Cl2 D.H2和CO2
5、下列各气体中,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
A.CO2 B.Cl2 C.HCl D.H2
6、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A.BaCl2 B.KClO3 C.NaClO D.氯水
7、将37%的浓盐酸加热蒸发掉20g水,则盐酸的浓度(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确定
8、氯化氢和盐酸的本质区别是 ( )
A. 氯化氢是气体,盐酸是液体
B. 氯化氢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盐酸能使干燥的石蕊试纸变红
C. 氯化氢是非电解质,盐酸是电解质
D. 氯化氢是纯净物,盐酸是电解质
9.实验室欲获得纯净干燥的氯化氢气体,应将制得的氯化氢通过 ( )
A. 水 B. 浓硫酸 C. 先水后浓硫酸 D. 先饱和食盐水后浓硫酸
10、为了除去氯气中含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应使气体通过
A. 浓硫酸 B. NaOH溶液 C. 生石灰 D. 饱和的食盐水
11、有三种黑色粉末:炭粉、氧化铜粉、二氧化锰粉末,用一种试剂可将它们鉴别,这种试剂是( )
A.稀硫酸 B.浓氢氧化钠溶液 C.浓盐酸 D.稀盐酸
12、结晶氯化钙CaCl2·xH2O 2克投入到过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得沉淀2.62g。则x值等于( )
A.2 B.4 C.6 D.8
13、实验室用浓硫酸和氯化钠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有人设计了安装实验装置的四步操作:
在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接好导气管;
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确定铁圈的高度,之后放上石棉 网;
把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烧瓶中放入食盐固体,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硫酸,并将导 管插入集气瓶中;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4、干燥的液氯可贮存在钢瓶里,而一旦液氯中混有水蒸气则钢瓶会很快被腐蚀。这是因为 。
15、实验室制取Cl2的装置为什么和制氯化氢的装置相同 ,检验Cl2集满的方法是 ,检验HCl气体集满的方法是 ,收集氯化氢气体时,常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氯化氢 。用水吸收氯化氢尾气时必须漏斗倒置在水面稍下,因为 。氯化氢气体易进行“喷泉”实验,可证明氯化氢气体 。
16、有一种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H3、Cl2、CO2、和HCl中的一种和几种。今做下列实验:①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②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无混浊现象;③把混合气体通过少量水后,再通过澄清石灰水,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试推断该混合气体一定含有
气体;一定没有 。
17、今有H2、Cl2混合气体100mL(标况),其中一种气体体积为45mL,另一气体体积为55mL。光照使两种气体发生反应后恢复到标况,气体体积为 mL.为了证明反应后气体中H2或Cl2有剩余,使气体通过10mL水,并使剩余气体干燥后恢复到标况,若:(1)剩余 mL气体,证明有 剩余;理由是
(2)溶液有 性质,证明有 剩余 ;理由是 。
三、计算题:
18、37%的盐酸为1.19g/cm3,假设常温、常压下24.45L氯化氢气体的质量是36.5g,这种盐酸相当于1L水中溶解多少升氯化氢?
19、有17.75g氯气与1g氢气混合点燃爆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硝酸银溶液,求生成的沉淀质量为多少克?哪种气体有剩余?剩余多少克?
20.5.85g氯化钠与足量的浓硫酸及MnO2混和加热,逸出的氯气又与过量的氢气发生爆炸反应。爆炸后的气体溶于水中与过量的锌作用,问在标准状况下(0℃、1大气压)生成氢气多少升?(已知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是1/11.
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