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今古文创三国演义 中陆逊的关键次要人物定位与塑造平议张敏元(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1洪迈这段话对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社稷之臣的重要地位给予肯定。三国演义对前三位运用相应程度的笔墨铺陈,唯独对陆逊施行篇幅最短、言语最简的描写,因此陆逊在三国人物群像中获得的只是次要座席。但陆逊并非无足轻重的小人物,罗贯中为其设置了才能杰出的人物特征和不可替代的文本功用,实现其关键次要人物的角色定位。一、人物才能的特征凸显小说对陆逊关键次要人物的定位,首
2、先表现在对伯言才能的突出和彰显。陆逊首次出现即冠以贤士良将之名,后续众多场景只是简略提及,直至 83 回吴国生死存亡之际,才迎来人物描写的高峰期。作者描写人物也非翔实求全,而是着重笔墨突出其核心品格,这些笔墨又显示出陆逊在次要人物群像中的不同凡响。(一)不同阵营的语言评价罗贯中对陆逊的才能几乎没有正面描写,而是独具匠心,通过他人评价侧面烘托伯言内在的才干能力,力求客观公允。一方面借东吴同僚之口对其赞赏:吕蒙称他“意思深长”2648,阚泽举荐其为“擎天之柱”2711,才堪负重可担大任。另一方面用蜀魏阵营的将领评价进行反面举证:蜀国马良言其“年幼多才,深有谋略”2714“不亚周郎”2714,魏国尚
3、书刘晔认为“陆逊多谋”2726,魏主曹睿言“东吴陆逊真妙算也”2893,从而放弃平定东南,一统中原的志向。陆逊之才让东吴同僚大家称赞,以至于国家危急时刻,能被全力举荐,挽救大厦于将倾,也使魏属阵营不敢轻入江南,可以说陆逊的谋时智略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吴国生存,促成三国鼎立。作者通过语言描写让陆逊江左才郎的人物特征在一众形象中突出鲜明,这显然是普通次要人物难以拥有的殊荣。【摘要】陆逊在 三国演义 中属于关键次要人物,作者一方面运用语言描写、实战表现渲染其才能特征;另一方面又设置情节、人物关系两大文本功用加以证实,情节包括:推动关羽、刘备死亡,暗示诸葛亮六出祁山的结局,人物涉及对孔明、孙权的衬托。陆逊
4、从 三国志 单独立传演变为小说的次要地位,其中的原因,除了汉家正统观念的辐射,还有作者创作态度和读者阅读期待的影响。【关键词】三国演义;陆逊;关键次要人物;汉家正统观念【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3)15-0004-03【DOI】10.20024/ki.CN42-1911/I.2023.15.001(二)战况佐实的书生才能为突出陆逊才能,满足东吴都督身份的合理性,作者不仅通过人物评价侧面烘托,而且运用多种实例进行佐证,实现才华配位的人物真实。其一,能屈能伸的军事谋略。以夷陵之战为例,陆逊继任时面临内忧外患的危难局面,东吴硬实力总体居于弱势地位
5、,与蜀国对战连输十余阵,已到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其担当大任之时,吴国其他官僚以书生轻视他,毛宗岗评言:陆逊之事,张昭疑之,顾雍、步骘疑之,韩当、周泰又疑之。3伯言却力排众议,忍受蜀军“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睡或坐”2716的羞辱,牢守隘口实行防御之策。此种举措促使蜀军统帅骄纵懈怠,错误地施行包原隰险阻屯兵的兵家大忌,结果蜀军几乎全军覆灭,东吴危机得以解除。其二,用人用兵的识人之明。吕蒙夺取荆州计谋不成,托病不出,伯言揣明其心思并献出良策,荆州之忧成功解决。此外,陆逊参与的大型战役,调兵遣将更是人尽其用,致使吴国的整体利益在重大战役中几乎不被损害:夷陵之战派淳于丹试探蜀军虚实,保存韩当、周泰等老
6、将实力,给刘备造成精锐被杀尽的假象,为其败亡埋下伏笔;石亭大战对阵曹休,派遣朱恒、全琮山路包抄,徐盛领大军正面对抗,明暗相佐赢取对抗魏军的胜利,陆逊的识人才能在调兵遣将中展露无遗。罗贯中精妙的才干描写,将陆逊这一人物形象鲜活化、立体化,不再平面刻板、苍白单调。作者在有限篇幅中呈现的精工巧思,不仅使伯言的行为举止、决计筹划合情合理,也侧面佐证陆逊并非次要人物中的无名小卒。二、文本功用的不可替代在三国演义 的众多人物塑造中,陆逊居于附属地位,属于小说文本的关键次要人物,作者运用笔墨突出其人物特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赋予陆逊不可或缺的文本文学评论052023 年第 15 期功用,以实现次要人物功能。小
7、说中的次要人物或连接小说事件,剥离故事瓶颈,更新进展内容;或制造矛盾,丰富情节,使故事波澜起伏;或充当角色,融合情节,为情节发展提供张力。4作为次要人物的陆逊,在推动故事走向、衬托主要人物方面,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故事演进“助力器”陆逊在三国演义 中抛开他人评价、旁白插述等简略回目,涉及伯言且详细描写的事件只有不到五回,粗略可概括为:向蒙献计、夷陵全胜、大败曹休。这些事件中,陆逊除了依靠才能促成的战役胜利,也对小说整体走向推波助澜。第一,向吕蒙献计间促关羽死亡。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孙权派吕蒙收复荆州,蒙回荆州听闻该地兵马整肃,难寻大计,拖病不出,此时陆逊登场,结果赚取荆州,云长败亡。陆
8、逊出场仅仅是为了献计,但他的寥寥数语仿佛亚马逊雨林一只偶尔扇动翅膀的蝴蝶,却掀起了如太平洋旋风般的震颤关羽死亡。关羽是整部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离去使得三国势均的天平出现倾斜,西蜀出现颓败的征兆,“宣告诸葛亮 隆中决策 战略的落空,蜀汉一统江山最终成为水中月、镜中花。”5此次事件,人多称吕蒙功劳,但究根结底,是陆逊间接抑或直接推动关羽的失败,陆伯言才是此次事件隐藏的核心人物,若无陆逊巧思,吕蒙之忧无法排解,后续事件也无法推进。关羽的死亡,直接引发另一场大战夷陵之战。夷陵之战在三国史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地位相仿的重大战役。但在小说文本中,无论是篇幅短长、作者重视
9、态度都和赤壁之战相较甚远。所以着眼于夷陵之战研究陆逊,不应该简单地将其定位为胜利者和军事家,而是立足文本探求作者的用心。第二,夷陵之战致使刘备败毙。罗贯中以三个回目描写夷陵之战,刻画陆逊才能只是次要方面,而其真正的功用指向三国尾音的奏响。其中两个回目,尽管涉及陆逊篇幅较多,但他仍旧是整个故事演进的“助力器”,罗贯中给予陆逊自始至终都是一位“重量级次要人物”的定位,这种既定的维度没有由于某些回目的笔墨增加而颠覆。既然夷陵之战是三国绕不过的大战,陆逊是历史小说难以拒绝的人物,那么简单而不失内蕴赋予他潜在功能,这是罗贯中的初衷,也是作者“落笔惊风雨”的独特构造所在赋予这场战争和这位胜者更艰巨和更重要
10、的任务,促使其成为三国尾声、刘备薨毙的导火索,让情节继续推进。陆逊的胜是为了描写刘备的亡,尽管这是作者一贯汉家正统观念的延续,但却从文本的整体架构中给予了陆逊无人替代的价值。三国最后的进程由陆逊开启,可见作者对这位次要人物的着笔力度和不凡重视度。第三,大败曹休暗示孔明出祁山结局。陆逊在 三国演义 中最后出场建立功勋的事件是:大败曹休。诸葛亮一出祁山之后,二出祁山之前,忽有陆逊破魏之事以间之3,可以大胆假设,陆逊的此次出场,除了表面为吴国建立功勋,促进诸葛亮二出祁山,实则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与正史呼应,暗示诸葛亮的失败和徒劳。历史上诸葛亮真正出祁山只有两次,小说将它虚构为六次。值得注意的是每次征
11、讨魏国之间都有事件发生,这些事件中影响最大或者说魏国士气最薄弱、让蜀国拥有最高成功率的只有这次机会,但结果还是失败了,在最能胜利时失败,往后的几次征讨结局自然不言而喻。陆逊推动关羽、刘备的死亡,暗示了诸葛亮六出祁山的结局,作者赋予他“次要人物”的文本地位,但是在英雄角逐的光辉场,却给予他启动最终结局的开关。罗贯中对其倾注的心血,使得他在众多次要人物中占据关键。(二)主要人物“鲜明剂”陆逊在次要人物群像中的不凡,还体现在他对小说更高层级人物的衬托。小说对主要人物除了直接笔墨的渲染描写,往往会利用次要人物对其烘托印证,起到绿叶衬红花的作用,陆逊同样承担这一任务。首先,夷陵之战伯言自叹不如,衬托诸葛
12、亮多智。陆逊和孔明这对分属于不同阵营的竞争者,罗贯中给予了彼此跨越时空的交集。陆逊与诸葛亮之间没有面对面的较量冲突,而主要是心理上的抗衡。6陆逊在夷陵之战中胜利,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刘备方没有诸葛亮的筹谋,陆逊自己也承认:天幸此人不在,使我成大功也。2719尽管魏军失败,但是“八卦阵图显亮才”,使得伯言不得不叹服:“孔明真 卧龙 也!吾不能及!”2723最终班师还吴。作者借陆逊之口,虚空处着笔显示孔明的超人智慧,陆逊是江东英才,可比肩周瑜,但是能让这样一位雄才自愧不如、甘拜下风,而且是在孔明尚未出场的情况下,显示了作者对诸葛亮的偏爱和赞赏,对陆逊这位陪衬者巧妙配置的良苦用心。结合前文的分析,陆逊在
13、夷陵之战中的胜利是次要的,衬托诸葛亮的智谋,以及推动刘备死亡才是其主要的文本价值。其次,陆逊才而见疏,侧面烘托孙权统治后期的刚愎自用、刻薄寡恩。孙权首次启用陆逊,面对张昭等群臣阻挠质疑的局面,直言“孤意已决,卿勿多言”2711,此举固然反映孙权危急时刻力排众议任用贤才的英明形象,但综合小说的行进脉络及人物形象的发展,将孙权单纯冠以识人之明的雅量是有失偏颇的,这一点可见于曹休攻吴的危急时刻。孙权知晓陆逊才华,但在魏兵分三路压城侵犯之际却将其排斥在领军主将备选名单之外,直到顾雍提及,吴主才召见陆逊并对其封官拜将。战役取得完全胜利后,对陆逊除了细节处写到孙权“以御盖覆逊而入”2834,并无其他渲染描
14、绘,而将更多的笔墨留给周鲂。有周郎之才的陆逊,在孙权面前并不能受到和周郎一样的优待,符合“孙权晚年,猜忌大臣名门大宗,打击贵族豪强”7的小说人物之真。罗贯中在涉及陆逊事件中并没有直接写孙权的品性,而是通过人物语言行为等细节,突出吴主形象,这同样体现陆逊的文本功用。作为小说中形象鲜明、特点突出的次要人物,罗贯中06今古文创利用涉及陆逊的三个重大事件推动情节发展,并通过直接间接手段展现伯言对诸葛亮、孙权等主要人物的人物衬托,以此揭示陆逊在小说中的关键性。三、次要人物的定位缘由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三国的英雄同样由一定的条件和局势所决定,经历失败、成功乃至湮没。8对于残酷的历史如此,小说文本同样
15、也是这样。陆逊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三国志 中独立成传,但在小说世界,他只拥有关键次要人物的座席。此现象的出现,与汉家正统观念影响下作者创作态度、读者审美期待密不可分。(一)汉家正统观念影响下的角色塑造19 世纪法国文学批评家丹纳指出,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9宋、元以后尊刘贬曹、汉家正统观念极为兴盛,深入社会的方方面面甚至蔓延几个世纪,影响广泛深远。生活当时的罗贯中淫浸于此,小说创作时必然受其左右,作品的发展走向也就难以做到服从历史,客观书写。相比于对蜀魏的明了态度,作者对东吴的态度则比较复杂:当
16、东吴与蜀汉利益无关时,尚能秉持公心,如实叙写但当涉及蜀汉人物时,小说就处处用东吴人物作垫背、陪衬,以作抬高、美化蜀汉人物。10以东吴的牺牲陪衬蜀汉的伟大,陆逊就是其中较典型的一位,面对关羽、刘备、诸葛亮,作者多次改换笔墨,使文章情感趋向蜀汉人物,因此,陆逊原本在重要事件中的核心地位几乎被剥离,只能以次要形象发挥功能。(二)读者期待左右人物走向通俗文学的美学特征也对文本的成型和定论有重要影响,即通俗文学反映的是广大民众的思想与情绪,创作过程中考虑读者欣赏趣味、审美水平和接受能力。11三国演义 是世代累积型作品,罗贯中一定程度上可称为复杂材料的剪裁者和定型文本的构建者。小说的通俗性、娱乐性以及最为
17、重要的市场性,促使罗氏面对繁杂的小说素材,在文本的截取、选择、重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平凡大众对故事结局、人物定位的预期走向。元明之际,民族矛盾突出,普通百姓饱含恢复汉室的现实心愿,因此,小说将汉室宗亲的蜀国奉为正统,忽略贬斥魏吴集团,是迎合大众心理期待的创作选择。罗氏将三国众多人物明确阵营,给予不同的情感安排和情节定位,即使根据作者私人意愿改动或者重新定位,但是既成的作品内容以及读者的接受期待往往会扼杀重创的多种可能性。陆逊属于吴国,无论作者是否有意愿改动,无论其他文本对他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角色,但他最终只能以符合大多数审美的角色登场。(三)虚构失实影响读者心态汉家正统观念的制约,作者在选材、虚
18、构以至文本定型中,一方面向读者展现了陆逊江左才郎、谋略杰出的人物特征,另一方面也思力精工,刻画他推动故事情节、衬托主要人物的功用。但与三国志 其单独立传存有差别,这与小说体裁的虚构特征直接相关。三国演义 相比于正统严谨的史传文章有其虚构的优点,这也正是其局限与不足所在,但作为历史小说,又不能不要求它具备必要的历史真实性。虽然三国演义某些场合突破了虚构的界限,但是立足当代文化来观照三国演义 的虚实艺术,其成功经验是全面的,居主导地位的,其失误之处则是局部的,次要的。12所以读者应当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三国演义 中的虚构,对于陆逊这样的人才,在小说中被埋没忽视、异化甚至沦为他人陪衬的方式,应该给予宽容
19、和理解,毕竟文学的本质是审美而非认知,无法照搬照抄史传文献。四、结语 三国盛宴中,小说没有给予陆逊与历史真实身份匹配的规格是略带遗憾的,但是在众多次要人物中熠熠生辉又是幸运的。作者有限的情节安排不仅突出其杰出的人物才能,而且三国的关键事件,如刘关之死、孔明讨魏失败等,为其留有重要地位,此外又让陆逊在诸葛亮、孙权的人物形象塑造过程中发挥作用。陆逊在小说的次要地位与汉家正统观念影响下的创作态度和读者期待有关,但虚构过度与史传文章存有偏差,对此读者应秉持客观理解的态度,遵循艺术之真而非囿于历史之实。参考文献:1洪迈著,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卷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2005.2罗贯中著,朱正标点.
20、三国演义M.长沙:岳麓书社,1986.3崇贤馆编.毛宗岗评三国演义 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16.4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5张红波.留得英魂耀人间关羽形象演变J.文史知识,2018,(10):25-31.6 赵永源.三国演义 陆逊形象论略J.吴中学刊,1997,(04):20-24.7 何兹全.三国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8易中天.品三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9(法)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10白盾.一时多少豪杰评三国演义 东吴人物的描写J.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4):61-66.11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德国民间故事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关四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三国演义 虚实艺术新论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06):80-85.作者简介:张敏元,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