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改革的路径_贾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4446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改革的路径_贾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改革的路径_贾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改革的路径_贾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事人才190就业与保障2023.41+X 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改革的路径文/贾赟摘要:为培养出满足行业发展的人才,文章对 1+X 证书制度下的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改革作出了分析,并对课证融通与人才培养展开讨论,明确学校在 1+X 证书制度背景下培养课证融通人才的要求。随后,从课程结构、校企合作等方面阐述了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改革工作的实施现状,并提出了建立健全课证融通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建设“双师型”队伍助力课证融通人才培养三点建议,夯实人才培养改革基础,使其可在 1+X 证书制度的导向下培养实践型人才。关键词:1+X 证书制度;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校企合作2019 年,国

2、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了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之间的差别,并肯定了两种教育模式处于同等教育的地位。自此开始,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等高等院校便开始了所谓“1+X”制度的改革,即采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 1+X 证书制度)完成人才培养。学生在学习后除获得学历证书外,还能同时获得不同类型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掌握更加多元化的就业创业技能,从而有效解决结构性就业中的矛盾。迄今为止,1+X 证书制度已在很多职业技能领域进行试点,如建筑工程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物流管理等。从 1+X 证书制度的实践来看,“1”代表学历证书,总体呈现出基础性和主体性特征,可实现学生德、智

3、、体、美、劳全方位发展,并与职业专业技术技能教育相对应;“X”则代表的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现出指导性、针对性,可以解决职业技能、职业素质、新技术技能教育与拓展等领域面临的问题。基于 1+X 证书制度,学校方面开始注重课证融通人才的培养,本文也围绕这一话题展开分析,对课证融通做出介绍,了解1+X 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人才培养的优化建议,为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提供指导。一、课证融通及人才培养(一)课证融通介绍课证融通是指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时,教师按照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融入考证有关内容,向学生传授考证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以达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与实操能力的目的。学生经过专业学习,也可

4、获得职业技能证书,为今后进入工作岗位、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做好准备1。课证融通的“课”要以专业课为主,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基础课程;2.专业核心课程;3.职业素养与综合技能课程,如专业实训和毕业设计实训;“证”是指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需要考取的职业技能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以建筑工程专业学生为例,需要考取 CAD 证书和 1+X 室内设计等级证书等2。因此,在 1+X 证书制度基础上开展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改革,并将这种模式运用到专业教学中,既能锻炼学生的专业实力,又能指导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技能实践过程中掌握考证需要的一些技能、知识,确保其可获取双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二)课证融通人才培养要求1

5、.保证做到课证契合1+X 证书制度的关键在于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及考取证书、资格证期间,可保证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学生今后就业所需应用型技能的契合度。所以,在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改革进程中,教师务必要关注课证契合,在专业课堂上传授指导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并使学生在就业中得到应用。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按照证书提出的培训要求组织学生参加实训教学,并在期间合理规划教学进度、选择教学内容,以保证学生专业的学习成效满足证书考核标准。2.始终落实“四个坚持”自开始实施中考分流政策后,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也被提升至同等高度。所以,职业教育需要与普通教育相同,必须遵循

6、“四个坚持”原则,即在专业教育和指导中做到育人为本、正确引导、全面发展、科学规律3。一直以来,尽管职业教育改革已经获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许多职业院校仍对专业教育的概念没有清晰的认知,这将直接影响到课程体系的规范基金项目:2021 年云南农业大学“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证融合的实施研究基于1+X证书制度”(A2012019921)。191就业与保障 2023.4性。在教师组织专业教学期间,也会出现教学重点模糊、教学目标和实际脱离等问题。鉴于此,教师要从备课阶段开始,立足于学生专业及今后就业要求,科学制定教学方案、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目标,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1+X 证书制度相符。3.注重成果

7、的导向性作用成果导向性是指学校方面开展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并将其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标准,其分别立足于学生个人掌握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实操能力等维度,评估学生学习成果,按照评估结果对人才培养内容做出调整4,从而在“1+X”制度下深入推进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改革,培养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才。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对今后职业的规划、发展需求,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做出创新,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操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二、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人才培养现状为更加清晰地了解 1+X 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改革工作的实施现状,下面以某学校互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对课证融通人

8、才培养现状做出分析。(一)课程结构方面根据互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教师在制定课程结构时,确定了培养 Web 前端开发人才的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初步设置了一些前端开发课程,如 Javascript、jQuery 和 Bootsrap,这些课程覆盖培养前端开发人员需要的全部知识点。目前,高校对所有课程进行了优化,构建了以前端开发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但在 1+X 证书制度不断实施下,其专业课程体系在实践中也相继暴露出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现阶段已经开设的课程不涉及技能等级证书要求的知识点,如 Restful API 接口技术、ES6 技术;2.在开展“1+X”技能等级证书考

9、试时,教师没有完成所有课程知识点的教学工作5。针对互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在规划“1+X”技能等级证书考试主要安排在大二上学期,Bootstrap、jQuery、php、MYSQL 等核心课程同样被安排在这一学期。这样一来,学生只是对课程前半部分的知识点进行了学习,直至参加考试时仍有许多重要知识没有来得及掌握,降低了考试通过率。(二)校企合作方面在 1+X 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学生要想考取更多的技能等级证书,就必须参加实践训练,通过实习来积累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水平。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规划、设置课程标准及建设实训基地的过程中,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在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改革

10、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该专业只是在毕业综合实训环节,邀请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参加专业授课,并指导学生进行综合项目的练习,这样一来,就很难满足 1+X 证书制度要求的课证融通人才培养要求。(三)教材方面教师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离不开教材这一载体的支持,而教材的质量、定位与内容也会对学生学习效果造成直接的影响。现阶段,互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教材均是订购其他学校教师出版教材,实际上教材中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全面性,而且专业知识结构也不够完整,很难满足学生在专业学习与实训方面的需求,缺乏针对本校学生的有的放矢且知识点完整的教材,这也会给培养 1+X 证书制度下的课证融通人才带来影响。(四)师资方面该学校互联网应

11、用技术专业所有任课教师均为硕士及以上学历,而且大部分教师有在企业中参与工作的经历。但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发现,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改革中存在着以下问题:1.个别教师学习新技术积极性不高。许多教师在企业的从业经历已经有 10 多年了,对一些行业内的新技术学习欠缺积极性;2.部分教师在企业中的实践时间比较有限。许多教师在企业中参与实践,并不是为了加强个人实践水平、积累项目经验,而是想要通过企业实践为个人评职称提供助力;3.学校中“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较少。互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双师型”教师人数占比只有 30%左右,并不符合国家要求的“双师型”教师人数比例标准;4.教师在课证融通教学改革中的主观能动性不高

12、。许多教师在工作中只是按流程完成教学任务,对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的创新研究不够深入,这也给 1+X 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改革工作造成阻碍。三、基于1+X证书制度的课证融通人才培养建议(一)建立健全课证融通课程体系在1+X证书制度课证融通基础上,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构建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结合专业内容与特征,构建课证融通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包括本专业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另一方面,要涵盖专业可能涉及的拓展性知识,为今后学生的工作夯实专业基础。当已经确定了课程体系所包含的课程内容后,教师便需要在课程体系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课程教学内容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

13、契合。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深挖学生的专业潜能,向学生传授专业软件的操作技能,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专业岗位技能水平的目的,保证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获得相关的专业资格证及证书。另外,教师本身需要熟练掌握各项证书包含的专业知识、技能,使其可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中。建议增加新的职业课程教学模块,将原有的专业课程细分、重构,在专业课程教学、基础课程之间建立互动学习机制,提升专业教学效率。人事人才192就业与保障2023.4为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学校必须将课证融通要求、资格证书考核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例如:可从教材着手,学校需要严格控制专业教材质量。在选择或编写教材时不仅要对其中涉及的知识进行审核,而

14、且还要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并与企业展开合作,将企业中的优秀设计项目插入到教材中。这样一来,学生阅读教材时便可以对实践项目加以了解,教师能够按照优秀设计项目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二)通过校企合作,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学校引入 1+X 证书制度,最为直观的优势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学生可实现毕业与就业的紧密衔接。高校在实施这种模式的教学时,需要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与实践基地的建设等环节。在社会与行业竞争的大环境下,企业经营理念先进,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是学校在专业教学方面所不能提供的。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需要在企业中参与工作,由企业向毕业生

15、教授实用的技术、实践技能。所以,学校需要与当地企业合作,实现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校企之间建立合作关系,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具体需要开展以下几点工作:1.明确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由校企双方协商后,确定两者之间的合作模式,其中包括利益、责权的合理分配。这样一来,不仅可调动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积极性,还能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2.校企讨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学校人才培养的相关工作而言,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性文件,与毕业生选择职业息息相关,因此,所有教学安排均要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前提。而企业能够精准地判断人才需求,帮助学校确定人才培养的最佳方案。3.校企协同创建课程体系,明确实用性

16、强的课程标准。基于 1+X 证书制度,学校既要朝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努力,还要指导学生考取技能等级证书,帮助学生实现自身就业技能的拓展。这就需要将专业课程学习和职业岗位标准相结合,让企业参与到学校建设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的工作中,为学校提供专业方面的建议。4.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教材开发。针对校企在需求方面存在的差异,学校要及时设置满足企业需求的职业岗位,选择相关实践案例,丰富教材内容,让学生适时掌握企业所需的新技术与标准。(三)建设“双师型”队伍,助力课证融通人才培养实施课证融通人才培养需要建立高水平师资队伍,这也是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学校建设“双师型”队伍,应将其作为新时期开展教育

17、改革的关键目标,并以此来满足 1+X 证书制度下培养课证融通人才的需求。为此,建设“双师型”队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建设以“双师”为对象的建设体系。学校建设体系需要同时涵盖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及在职研修,从多个维度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实力。其中,职前培养需要夯实教师的基本功,入职培训要以教师的专业素质为对象,在职培训的重点则是加强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职业素质。2.在学校内为教师发展创建平台。高校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构建教师发展平台,以满足教师在职业培训、教科研交流、教学培养等方面的需求。四、结语基于学校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在 1+X 证书制度的要求下进行改革与创新。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18、指导学生考取专业资格证书,使其具备今后参与就业所必须的职业技能,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另外,学校方面要开展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真正实现人才培训与培养双管齐下的良好局面。(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经信系)参考文献张毅,杨彬.“1+X”证书下纺织专业“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纺织报告,2022(12):100-102.赵娜娜,李如跃.1+X 证书制度下高职邮轮专业课证融通实施路径 J.河北职业教育,2022(6):52-56.崔媛.1+X 证书制度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岗课证融通、培养培训并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中国储运,2022(12):118-119.岑少飞.职业教育汽车专业群 1+X 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J.时代汽车,2022(17):22-24.祝维亮.1+X 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课证融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J.教育与职业,2022(14):29-35.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