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教案2授课时间第1 周 星 期4 第 3/4 节课次2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2章汽车检测诊断基础理论2.1汽车检测诊断基础理论教学目的、要求:理解汽车检测诊断常用的术语以及汽车故障及其诊断的分析方法;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特别是诊断参数、诊断参数标准和诊断周期的概念及其选择和确定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1、汽车检测与诊断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2、故障树分析方法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 法步 骤2.1汽车检测诊断基础理论一、汽车故障的主要类型p 故障: 功能丧失p 性能下降 、按存在的系统
2、可分为:电器故障和机械故障2、按存在的时间可分为:永久性、间歇性3、按故障形成的速度可分为:突发性 间发性 突发性:无明显征兆,不能预测,如刺破轮胎、连杆断、钢板断,难预测,但易排除。 渐发性:磨损、疲劳、变形、腐蚀。如气门、缸套、轴瓦,故障一旦发生,就标志着产品寿命的终结4、按故障显现的情况可分为:功能故障和潜在故障 功能故障:导致功能丧失或性能下降如无法启动 潜在故障:如曲轴的裂纹二、汽车故障形成及技术状况变化的原因1、磨损:摩擦而使零件表面物质不断损失的现象1)粘着磨损:表面物质撕脱、转移载荷大 速度高 润滑差 热材料强度低、塑性变形大、润滑油黏度小油膜破坏 热、局部热点(粗糙度)点焊撕
3、开拉缸、烧瓦、齿轮麻点改善润滑,防止过热磨损图片演示(1)气缸的磨损(2)轴瓦的磨损(3)气门的磨损2)磨料磨损摩擦副间夹入微粒,刮伤表面,破坏油膜,解决三滤问题。3)疲劳磨损摩擦面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和裂纹并逐渐积累、扩展。变形、裂纹、油渗、扩展剥落4)腐蚀磨损腐蚀磨掉腐蚀磨掉 酸 SO2 CO2 润滑油添加剂2、变形和裂纹:尺寸和形状的改变p 超过屈服点变形p 超过强度极限断裂1)变形:工作应力、内应力、热应力内应力:加工过程,铸,锻,热处理,车磨(箱体叉类零件)热应力:温度变化热胀冷缩,缸盖、活塞工作应力:外载荷,曲轴、连杆、活塞)断裂a 疲劳断裂:裂纹、变形、断裂b 加载断裂:
4、碰撞3)蚀损:腐蚀、气蚀、浸蚀p 气蚀穴蚀:液体低于饱和蒸汽压时形成气泡,气泡崩裂产生压力波,冲击金属表面氧化膜。p 腐蚀再冲击,形成穴坑3、其它u 老化:油封、轮胎、膜片u 烧蚀:电极、断电器u 积垢:水垢、积炭三、故障树分析方法1、项事件或最终事件:分析目标,即故障事件2、直接原因为中间事件3、第三,第四级4、最后为基本原因,不能再分析的事件(最小割集)5、每级是上级的直接原因又是下级的结果6、暂不分析为发生概率极小的事件 最小割集发生时,顶事件必然发生 全部最小割集的完整集合代表了顶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性意义:消除顶事件(故障),维修最少应做的那些工作。 即找出系统的最薄弱环节(维修重点)
5、四、基本概念及术语1. 汽车技术状况: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的参数值总和。如外观尺寸、功率、油耗、车速、转速。2. 汽车故障:汽车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如不能起动、不能行驶。3. 诊断参数:供诊断用的,表征汽车、总成、机构技术状况的参数。教材p16表1-2 工作过程参数-功率、油耗、制动距离等 伴随过程参数-发热、声响、振动、气味等 几何尺寸参数-气缸间隙、自由行程、车轮定位参数等4. 诊断标准:对汽车诊断的方法、技术要求和限值等的统一规定。5. 故障率 :使用到某行程的汽车,在该行程之后单位行程内发生故障的概率 。6. 诊断周期:汽车诊断的间隔期。 7. 汽车检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的检查。8. 汽车检测站:从事汽车检测的事业性或企业性机构。作业和思考题:教材P40 1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