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岚高速公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 安康至岚皋公路是陕西省“2367”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18条联络线之一,路线起于安康市,途经岚皋县,于陕渝交界的界梁与重庆市规划的城口至陕渝界高速公路相接,省境内规划全长约90公里。岚皋县位于安康市南部的大巴山区,为国家高速公路网未覆盖的区域,受自然条件限制,对外交通长期不便,县域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单一、人均收入水平低,是制约陕南突破发展的重点县域之一。岚皋县位于陕西与重庆的省际交界附近,受巴山山脉的阻隔,陕渝省际间尚未通达高速公路,省际出口不顺畅。为进一步疏通省际出口,扩大国家高速公路辐射影响范围,加强陕西南部与重庆北部地区的高速连通,我省高速公路
2、网规划了安康至岚皋线,以实现与重庆的直接连通和高速直达,加快安康市境内尽快实现“县县通高速”。2009年,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西安作为关天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将全面加强关天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西安与周边城市的高速连接,同时,“西三角经济圈”战略构想的提出,安康作为陕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城市,其地缘与区位优势将会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建设安康至岚皋高速公路,对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完善全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促进陕南经济的突破发展均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建设必要性 1、是完善区域高速路网,提升交通运输水平的需要位于汉江流域的安康市,与鄂、渝、川三省(市)接壤,区位优势明显,运输方式齐全,
3、具有加快发展综合运输枢纽的先决条件,可成为陕西连接成渝、武汉经济区及长江流域经济产业带的前沿区域。但长期以来,该市公路交通发展受制于北面的秦岭山脉及西南部大巴山区,公路结构不合理,等级普遍偏低,省际高速公路明显匮乏,二级以上公路密度及比重不到全省平均水平三分之一,与相邻三省(市)尚无一条快捷高速通道。拟建项目地处巴山深处,现有省道207修建年代较早,受地形条件限制,改造难度大,虽经多次改造,路线平纵指标仍偏低,为山重区三级公路标准,部分路段街道化现象十分严重,交通事故频繁发生,滞后的交通设施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项目建设将彻底结束岚皋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根本上改善岚皋县的对外交通
4、条件,有效加快安康综合运输枢纽的建设。2、是形成省际公路大通道,构筑“西三角”的需要安康位于西安、重庆、武汉三大经济区几何中心,地缘与区位优势显著,但受自然屏障阻隔,区位优势一直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交通设施发展滞后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在谋求经济突破发展进程中,突破交通制约是关键。随着省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川陕渝三省(市)提出构建“西三角经济圈”的设想,但陕渝界上至今还没有高速公路直接连通,为支持关中与成渝两大经济区协同发展,急需实现与重庆市高速公路实现对接。本项目起点连接国家高速公路十天线,可与西康高速直接连通,将岚皋并入西安2小时经济圈;路线终点距陕渝交界仅40余公里,可继续延伸至
5、省界实现两省高速连通,进一步拉近“关天”与“成渝”两大经济区的时空距离,优化大半径内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产业错位发展,提高区域对生产要素的承载能力,进而落实“西三角经济圈”战略构想。3、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需要岚皋地处大巴山深处,自然条件恶劣,工业基础薄弱,人均产值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40%,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及全省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现有贫困人口1.8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目前全县对外交通主要依赖省道207,但现有公路技术标准低,通行能力差,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修建安康至岚皋高速公路,可有效改善岚皋对外交通条件和招商引资环境,加快境内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带
6、动巴山深处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县域经济的突破发展。4、是合理配置区域资源,推进旅游产业升级的需要安康市地处秦岭、巴山之间,汉江横贯全境,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境内秀丽的自然风光。依托绿色生态资源,旅游业已上升为安康重要支柱产业,同时,岚皋县为主体的大南宫山旅游区被列为“陕南旅游突破发展”的三大旅游区之一,安康市明确把南宫山确立为全市重点旅游景区之一。拟建项目连接了汉滨区与岚皋县,路线沿途是安康市旅游重点开发区域,聚集了众多旅游景区。公路建设将有效改善岚皋境内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南宫山景区在全国的知名度,实现陕南旅游产业突破发展。同时,区域旅游交通条件的改善,可合理优化配置川陕渝地区的旅游资源,促
7、进区域旅游产业协同发展。 三、交通量分析预测 1、现状交通特性项目通道现有公路由S207安康至岚皋段(简称:安岚公路)和岚(皋)城(口)公路组成,该通道现状交通特性如下:F 交通组成项目通道内约2/3的交通出行是岚皋及以远与北部汉滨方向的出行,以中长途出行为主。项目通道总出行5406小客车/日,其中岚皋到汉滨的出行共2452小客车/日,占总出行量的45.4%;岚皋以远与汉滨以远的出行共776小客车/日,占总出行量的14.4%;两者合计占59.8%。F 客货构成项目通道内目前客车总量大于货车总量。通道内客车折算值比重为53.3%,其中小客车49.7%,货车折算值比重46.7%。此外,S308通道
8、平镇路口断面调查的总交通量为2410辆小客车/日,其中安康及以远与万州方向的往返交通量约10%左右,拟建项目通道高速公路建成后,时空距离大大缩短,该部分车辆将可能向拟建项目通道转移。2、交通量预测通过对区域现有公路及相关公路的汽车OD调查及流量观测,分析区域交通分布、交通组成及路网构成等因素,考虑拟建项目通道对省道207通道的分流影响,结合区域经济与交通发展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四阶段法”进行交通量预测。2016年,安康至岚皋高速公路交通量将达到7749辆小客车/日、2025年将达到18530辆小客车/日、2035年将达到33317辆小客车/日。交通量预测表 单位:小客车辆/日年 度 路段名称2
9、016年2020年2025年2030年2035年月河口枢纽吉河段643910759156842185926776吉河双龙段794912953189182608837915双龙岚皋段770112623184812552033373全线加权平均774912676185302558333317 四、建设条件 项目布设于陕南秦巴山区,北端位于安康盆地边缘,向南穿越于北大巴山地之间。境内以少土多石的中低山为主,海拔一般在3001500米之间。本区地处内陆,受地势影响,全区气候差异较大。南部北大巴山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山地气候,北部安康盆地多春寒、伏旱、夏洪、秋涝。山区气候阴湿,雨量充沛,夏、秋两季易形
10、成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项目起点路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其余大部分路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0.40s,不需做抗震特殊设计。区内不良地质现象主要表现为滑坡、泥石流、不稳定残坡积土、崩塌、膨胀土和断裂破碎带等。 五、工程方案 路线起于月河口以西汉滨区建民镇忠诚村,在此设枢纽立交与国家高速公路十天线相接,之后路线向南跨过月河后,以780米的隧道穿越山梁,出隧道后连续跨过安康瀛湖大道、汉江与省道207后进入吉河,沿吉河向上游设线,至吉河镇设半互通立交与省道207相接,之后继续沿吉河向南设线
11、,途经吉河坝、高水村、中场、前梁、自力、马场、艾家院子至谢家坡,在谢家坡附近路线离开吉河右转,设2780米的隧道穿越山梁后进入晏吉河。路线沿晏吉河途经徐家沟、大吴家沟、小吴家沟,由晏坝乡南侧的中河村设吴家梁(2840米)和香炉寨(长2190米)隧道越岭,在香河上的龙泉湾附近出隧道后,沿香河设线,路线在此设双龙立交,之后在李家垭子设特长隧道(长4140米)穿越山梁,在相子坝出隧道后到达岚河边。路线沿岚河向南设线,经花坝、雪溪、青村、长春村、水田村、六口村至终点龙爪子,并在此设半互通立交与省道207连接。路线全长46.9公里。六、技术标准与建设规模 1、技术标准根据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结合沿
12、线地形地质条件、项目在区域公路网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交通量预测、通行能力的分析,确定本项目全线采用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24.5米的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2、建设规模拟建项目建设里程46.9公里,全线拟建特大桥6282米/2座(双幅,下同),大桥13148米/46座,中桥1332米/20座,桥梁总长20762米,占路线总长44.3%;拟建特长隧道8280米/2座(单洞,下同),长隧道15620米/6座,中隧道3540米/4座,短隧道2540/14座,隧道全长29980米,隧道占路线总长31.9%;桥梁和隧道占路线总长的76.2%;全线拟设月河口(枢纽)、吉河、双龙和岚皋共4处互通立交,匝道
13、收费站3处,停车区1处,养护区(管理处)1处,立交连接线3公里(二级公路、路基宽10米);全线占用土地3882亩。主要工程数量表工程项目单位月河口双龙双龙岚皋合计路线长度公里27.30019.60046.900路基宽度米24.524.524.5路基工程路基土石方(计价方)千立方米1770.22753.632523.850防护排水7.5号浆砌片石千立方米82.25733.748116.00520号混凝土千立方米43.08717.67860.765沥青混凝土路面千平方米169.99869.744239.742桥梁涵洞工程特 大 桥米/座/6282/26282/2大 桥米/座8240/334908/
14、1313148/46中 桥米/座1266/1966/11332/20桥梁全长米95061125620762涵 洞道15116隧道工程特长隧道米/座/8280/28280/2长 隧 道米/座15620/6/15620/6中 隧 道米/座1560/21980/23540/4短 隧 道米/座2540/14/2540/14隧道全长米197201026029980交叉工程互通式立交处314分离式立交处/天 桥座/通 道处/改移旧路公里2.513.5立交连接线公里3/3占 地亩267212103882注:桥梁以双幅计,隧道以单洞计。七、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实施计划 1、投资估算本项目估算总投资52.32亿
15、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1155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用38.89亿元,占总投资的74.34%。项目建设需人工2604.38万工日、钢材120054吨、木材31669立方米、水泥948101吨、石油沥青17517吨。总投资估算表项 目估算金额(万元)各项费用比重(%)第一部分:建筑安装工程388913.5974.341. 路基工程18059.103.452. 路面工程9499.741.823. 桥梁涵洞工程157350.8930.084. 隧道工程135512.0725.905. 交叉工程及沿线设施37222.167.116. 施工技术装备费8082.611.547. 计划利润10776.822
16、.068. 税 金12410.202.37第二部分:设备及工具器具购置费14146.532.701. 设备购置费14083.222.692. 办公及生活用家具购置费63.320.01第三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7815.5114.871. 土地青苗等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14065.702.692. 建设项目管理费11778.682.253. 研究试验费945.060.184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费9722.841.865. 建设期贷款利息41303.247.89第一、二、三部分费用合计480875.6491.92预留费用39561.527.56新增加项目费用2733.880.521. 环保工程费84
17、0.000.162. 安全施工监督管理费1893.880.36估算总金额523171.03100.00平均每公里造价11155.03 2、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52.32亿元,资金来源主要由银行贷款和自筹两部分组成,其中,拟利用国内银行贷款39亿元,占总投资的74.54%,项目法人自筹资金13.32亿元,占总投资的25.46%。3、实施计划根据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计划安排,经研究确定,本项目建设期为20122015年,工期3年。 八、经济评价 1、国民经济评价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结果显示内部收益率为10.49%,大于8%的社会折现率,表明本项目在国民经济上是可行的;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项目在效益减少1
18、0%、同时建设费用增加10%的情况下,其经济内部收益率为9.02%,大于8%的社会折现率,说明项目未来具有一定的经济抗风险能力。2、财务评价(1) 融资前评价以通行费收入、建设投资和经营成本为基础,编制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利用资金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折现,对本项目进行融资前盈利能力分析,根据测算结果,本项目融资前税前、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分别为5.83%和5.37%,大于5.1%的财务基准收益率,表明项目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项目全部投资税前有单向5%的抗风险能力。融资后评价本项目融资方案设定为申请国内银行贷款39亿元,项目法人自筹13.32亿元作为资本金。经测算本项目建成通车后
19、的第18年(2033年)可还清全部贷款本息。 九、项目前景展望 安康至岚皋高速公路是联系陕西和重庆两省(市)间的一条重要省际公路通道。拟建项目及其延伸段建成后,形成的安康-岚皋城口万州重庆走廊将成为继国家高速公路包茂线之后,西安经安康直接贯通重庆的又一省际高速大通道,将有利于提升安康“连南接北”区位优势,加强安康、岚皋与城口、开县等渝东北地区的县域交流,进一步强化关天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的联系,便于公路沿线区域吸收西安、重庆两大城市节点的经济外溢,不断壮大县域内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规模,为项目通道诱生巨大的交通需求。同时,由于项目通道将安康瀛湖、岚河漂流、大南宫山旅游景区成“串珠”式连接起
20、来,大大缩短岚皋与安康区域交通主枢纽间的时空距离,吸引陕渝两省乃至更大区域范围内游客来安康旅游,促进旅游人数与旅游综合收入呈现“阶梯型”大跨度增长,进而促进区域旅游交通量的快速增长。因此,尽快实施安康至岚皋高速公路是十分必要的,且能诱生巨大的交通需求,长远经济效益将比较可观。为推动本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使投资者获得合理收益,陕西省交通运输厅也将组建专门机构,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目 录第一章 总 论31.1项目名称31.2项目建设性质31.3项目建设地点31.4项目承担单位31.5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31.6编制范围31.7项目建设规模及目标31.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1.9研究结论3
21、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32.1项目建设背景32.2项目建设理由及必要性32.3项目可行性依据3第三章 项目选址33.1项目选址及依据33.2项目建设条件3第四章 项目建设内容34.1项目的建设板块34.2项目的建设规划3第五章 建筑材料及公用工程35.1建筑材料供应35.2公用工程3第六章 节能、环境卫生、安全与消防36.1节能节水36.2环境保护36.3消防36.4安全防护3第七章 项目组织机构、进度及项目管理37.1项目组织机构37.2项目进度37.3工程管理3第八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38.1招标原则38.2项目招标范围38.3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38.4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
22、资格要求3第九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39.1 投资估算39.1.1、投资估算的依据39.1.2、投资估算的内容39.2资金筹措方案3第十章 财务评价310.1 项目的营销计划310.2 项目的销售收入估算310.3 财务评价3第十一章 结论及建议311.1结论311.2建议3目 录前 言11 城市现状21.1 自然状况21.2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51.3 城市结构与人口61.4 城市能源供应及消费状况71.5 环境状况71.6 交通条件82 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规范与标准92.1 设计依据92.2 编制原则92.3 编制应遵循的规范、标准113 我国城镇燃气概况与发展燃气政策123.1 我国能源
23、123.2城镇燃气概况143.3 我国发展城镇燃气政策194 气源确定与气源基本参数194.1 气源条件194.2 CNG与LNG气源选择224.3 CNG供气及供气基本参数235 工程项目范围、供气规模及主要工程量245.1 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45.2 工程项目范围255.3 供气原则255.4 供气对象与供气范围265.5 气化人口与气化率的确定265.6工程分期275.7 各类用户耗热定额275.8 居民与商业用户高峰系数的确定285.9 供气比例与供气规模305.10 各类用户耗气量平衡与高峰流量315.11 储气与调峰346 CNG气源站386.1 站址选择386.2 建站规模及
24、占地面积396.3 总图布置396.4 CNG气源站竖向设计406.5 交通运输及道路416.6 绿化416.7 用地指标416.8 工艺设计与主要设备426.9 管材选择及防腐476.10 公用工程487 中压管网输配系统537.1 中压输配系统压力级制确定537.2 城区中压管网布置原则557.3 中压管网布置567.4 中压管网的敷设和特殊地段的处理577.5 管材选择与防腐587.6 管道水力计算598、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619 环境保护专篇629.1 设计采用规范及标准639.2 污染物及治理措施639.3 绿化设计6410 消防专篇6510.1 设计采用规范和标准6510.2 工程
25、项目火灾危险性分析6510.3 消防措施6610.4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6711 劳动保护、职业安全与工业卫生6811.1 设计依据及遵循的标准和规范6811.2 安全措施6811.3 劳动保护与工业卫生7012 各类用户对燃气价格承受能力分析7112.1 居民用户对燃气价格承受能力分析7112.2 商业用户对天然气价格承受能力分析7213 节能7313.1 能耗分析7313.2 节能措施7313.3 节能效益7314 工程效益分析7414.1 经济效益分析7414.2 社会效益分析7514.3 环境效益分析7515 主要设备与技术经济指标:7615.1 主要设备7615.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期工程)7716工程项目实施计划7917 工程项目招标初步方案8017.1 招标范围及招标8017.2 招标初步安排8017.3 招标形式8117.4 招标方式8117.5 评标专家来源8117.6 招标程序和招标基本情况表8218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318.1 编制依据8318.2 投资估算8318.3 资金筹措8418.4 庭院及户内管道工程8419 经济评价8419.1编制依据8419.2基础数据8519.3成本分析8519.4损益分析8519.5清偿能力分析8719.6不确定性分析8719.7财务评价结论:8720 结论与建议8820.1 结论8819.2 建议8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