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健康办公建筑研究框架及空间要素研究综述_王明洁.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4421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办公建筑研究框架及空间要素研究综述_王明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健康办公建筑研究框架及空间要素研究综述_王明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健康办公建筑研究框架及空间要素研究综述_王明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34摘要:基于我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文章尝试建立健康办公建筑研究框架,将健康办公建筑影响要素分为物理要素、空间要素、设施要素以及服务要素四大类。从功能角度出发,将空间要素分为办公空间、健身空间、交通空间、休闲活动空间以及景观空间五大类。基于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结合现有健康办公建筑的研究梳理和案例分析,总结出健康办公建筑空间要素设计策略和研究趋势展望,为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Abstract:Based on the assessment standard of healthy building in China,this paper attempts to establis

2、h a research framework of healthy office building,and divid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ealthy office building into four categories:physical elements,space elements,facility elements and service element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the space elements are 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office sp

3、ace,fitness space,traffic space,leisure activity space and landscape space.Based on the visual analysis of CiteSpace,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and case analysis of existing healthy office buildings,to summarize the design strategies and research trends of healthy office building space elements,whic

4、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ated research in this field.关键词:健康建筑;办公建筑;空间要素;研究展望Keywords:healthy building;office building;spatial elements;research prospects文王明洁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注册规划师博 士赵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DOI:10.19875/ki.jzywh.2023.02.011引言健康是当前形势下最受关注的议题。工作压力和静态工作时长增加等原因使得办

5、公室人群健康情况堪忧,办公环境成为直接影响人们健康和幸福感的关键因素,其空间布局、功能设施、服务配套等条件均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1。目前对健康建筑的环境影响因素研究较多着眼于物理环境因素,对健身、人文、服务等方面的健康环境影响因素考虑得较少2,无法改善久坐不站、全室内活动、依赖电梯等不健康的工作行为方式,也较少关注办公人群的心理健康和社交健康,因此对健康办公建筑的研究尤为必要。1 健康办公建筑相关概念及标准1.1 健康建筑健康建筑的定义是随时间改变的,健康建筑的概念最早是由世卫组织在 1990 年提出来的,即健康建筑应保证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提升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3。2000 年健康建筑国

6、际年会上,健康建筑被界定为室内住房环境和室外住区环境的体现,同时包含气温、通风、噪声等客观物理因素,以及建筑物的空间布局、室内色彩环境、照明设计等主观心理因素4。2016 年,欧洲健康建筑白皮书提出应在满足建筑建筑需求的基础上,以住宅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强调健康要素,以适应居住者精神、身体和社会交往上的多样化需求5。美国 WELL 标准则将健康建筑表述为一种关注健康环境中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方式,包括减少污染、改善心情、促进睡眠和和舒适度等6。我国依据现阶段发展现状和国情,在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将健康建筑定义为“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为建筑使用者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设施和

7、服务,促进建筑使用者身心健康、实现健康性能提升的建筑。”7尽管国内外对健康建筑的定义还未统一,但都侧重通过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的改善满足使用者的健康需求,共同关注使用人群的全身心健康。1.2 健康办公建筑评价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办公人群在办公室的时间远超待在家中的时间,办公建筑环境直接影响着办公人群的身心健康、职业满意度和幸福感。2016 年,美国推行的 Fitwel 为促进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健康舒适,从控制预防疾病出发设计评价原则,是首个专门针对办公建筑的评价标准8。2018 年,新加坡 GM-HW 将健康理念融入绿色建筑设计,同时包括建筑节能、建筑环境和针对人类健康的设计要求9。与以上评价标准

8、相比,美国 WELL 标准和我国标准面向所有类型的建筑,针对办公建筑的健康评价标准较少。其中,美国 2021 年推行的 WELL V2 标准对办公空间类型进行了特定说明,如在运动要素中明确提出通过办公建筑空间的特定设计,促进身体活动和锻炼、减少静态行为等。同年,我国标准也对办公家具和方式提出了要求,同时提出应通过促进楼梯、步行系统以及健身器材等设施的使用,引导办公人员主动运动,缓解工作压力等7。2 健康办公建筑的研究框架我国 标准 明确指出健康建筑包含“环境、设施和服务”三大要素,综合建筑学研究框架和建筑全生命周期,可将环境要素进一步分为物理要素和空间要素,从而将健康建筑影响要素分为物理要素、

9、空间要素、设施要素、服务要素四大类(图 1)。这四大类涵盖了我国标准对健康建筑标准的定义与分类,其中,物理要素包含空气、水以及声、光、热等与舒适度相关的因素;空间要素包含各类需求的空间类型,如室内外健身空间、交流空间、全龄友好空间以及心理减压空间等;设施要素包含基础辅助设施如卫浴、厨房、茶水间、办公设施以及无障碍设施等;服务要素包含物业、食品、活动等各类与健康建筑管理相关的服务措施。其中,空间要素研究可以视为从狭义建筑The Research of Healthy Office Buildings Framework and a Review on Spatial Elements健康办公建筑

10、研究框架及空间要素研究综述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1708225)035227|2023|02建筑学使用者为中心的建成环境与健康状态的研究。2016 年起,我国由对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健康城市等的研究,转向对公共健康、健康促进的研究。办公建筑作为员工的日常使用场所,关注其空间布局、功能设施、引导健康行为和促进健康效益的研究也将持续增加。3.2 健康办公建筑空间要素案例分析基于国内外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以及项目实践,本文选取了 14 个健康理念引导下的办公建筑设计案例(表 2)。通过对案例特点的分析与整理,总结出相应的空间要素类型,具体表现为开放共享、多元弹性、绿色生态

11、、亲自然设计和增强步行、健身等。3.3 空间要素设计策略研究3.3.1 营造弹性的办公空间办公空间对员工来说具有停留时间长、涵盖功能广以及人员交流复杂等特点,在日益变化的疫情时期,我们需要创造更具有弹性的办公空间,同时兼顾开放性和私密性,满足多样化的办公模式及员工需求变化。如杨娇10、吕健梅11应对传统固定工位呈现出的健康问题,提出通过设计可变工作站来灵活调整办公姿态和团队合作模式。韩培等人12应对“后疫情时代”带来的健康问题,提出建立安全弹性的办公空间,如:扩大个人空间距离、灵活隔断、方便移动的家具等对空间进行隔离、自由划分和利用。卡洛拉蒂建筑事务所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挑战,提出了办公桌轮用模式

12、,办公桌椅利用率提高的同时也增加了共享空间,以满足使用者对健康、安全和社交的需求。3.3.2 营造活跃的健身空间建筑室内外场所设有健身运动场地,能够学视野,通过功能布局、交通组织、景观设计等与人的空间体验相关的要素对健康建筑进行设计研究。从办公建筑的功能角度出发,可将空间要素分为办公空间、健身空间、交通空间、休闲活动空间以及景观空间五大类(表 1)。结合 WHO 对“健康”的定义,这五大类功能空间满足了办公人群在精神、身体和社会交往上的不同需求,如多元化的办公空间提高了办公效率,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促进了办公人群的交流和信息共享,健身空间的设置鼓励将健康的生活方式融入办公人群的日常行为之中等。

13、3 健康办公空间要素研究综述3.1 空间要素相关研究可视化分析以WOS和CNKI的核心期刊作为数据样本,获 取 20162022 年 间 各 300 篇 文 献,通 过CiteSpace 处理样本文献数据,绘制出国内外健康建筑研究的知识图谱(图 2、图 3)。对比可视化结果发现,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健康城市、健康建筑、健康建筑标准以及绿色建筑等领域,而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室内空气质量、环境舒适度、疾病预防等领域,关于健康办公空间要素的研究均相对较少。关键词时间线图谱能够反映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图 4),新冠疫情的暴发促进了我国以给使用者创造更多的体育锻炼机会,从而提升健康效益。如杨娇10提出设计专

14、有活动空间和循环连续的室内步行环道,促进室内楼梯的使用和步行、健身等日常体育活动。远洋集团总部通过步行坡道与健身路线的设置将办公区的边庭上下两层联系起来,引导员工进行更多的步行健身和交流活动。深圳腾讯滨海大厦在百米高空设置 300 米长的室内环形跑道,步道连接贯穿其他运动区域形成一条连续的健身步径。此外,室外空间作为室内空间的延伸,能更好地引导员工离开工位进行放松和锻炼,如中国院创新科研示范中心通过层层递进的室外退台设计,创造出一系列的室外公共空间,吸引大家走到户外平台和篮球场进行锻炼和交流。3.3.3 营造具有吸引力的交通空间克尔等人13在对楼梯进行四种环境干预措施实验后,提出楼梯间是进行日

15、常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建筑设计、宣传标识等手段鼓励员工多步行或使用楼梯,可以达到促进员工健康的效果。如泰国 FH 办公室用螺旋缠绕的公共楼梯串联起各层空间,让公司的员工可以更好地锻炼身体、享受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楼梯与公共空间结合以及融入艺术品的楼梯环境等也有助于增加楼梯的吸引力10。如武汉腾讯研究中心在中庭空间塑造了一系列体验感极强的微型趣味空间,促进各层通过楼梯直接联系和互动。奥克兰 Hive 蜂巢办公总部贯穿中庭的螺旋楼梯,通过美学设计鼓励楼梯的使用,增加会谈和非正式讨论的可能。3.3.4 营造丰富的休闲活动空间休闲活动空间可以使员工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之外放松身心,从而更好地提高

16、工作效率和增进身心健康。如深圳传音大厦和中衡设计集团研发中心通过设置公共图书室、休闲会所、表 1健康办公空间要素分类(表格来源:作者自绘)图 1健康建筑要素分类(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 2国内词云(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 3国外词云(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 4国内关键词时间线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036咖啡吧台等,为员工提供丰富的休闲空间。此外,休闲活动空间的多功能使用也有助于应对各类的交流活动需求,如联合圣保罗银行大楼的多功能会议厅可以兼顾举办音乐会或表演节目的功能。MWB 硅谷大厦将通往中庭的大台阶和楼梯设计成一个开放的会客厅,不仅是团队交流合作的工作空间,还能促进各类活动的开展,创造出

17、良好的办公氛围。3.3.5 营造优美的景观空间景观空间的营造如引入绿化、水景等“亲自然设计”能使建成环境明显发挥助益健康的作用,从而缓解员工压力,有利于身心健康14。如 Titan 办公园区通过绿色露台营造户外工作环境,同时为员工提供适合悠闲散步的小径。联合圣保罗银行大楼在顶层设计通高三层的生态温室,分别设置带花园的餐厅、展示厅和屋顶花园。法国尼斯 ANIS 办公楼围绕户外楼梯设置露台花园,为员工营造自然、休闲的交流空间。此外,在开放办公室中采用透明的天花板和灵活的百叶窗,能让更多的新鲜空气和自然光线进入室内,给员工提供更舒适自然、景观最大化的办公环境。4 研究趋势展望结合既有研究和上述设计策

18、略的提出,未来可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办公空间要素促进健康的实证研究:健康办公空间要素的研究目前还停留在理论及策略层面,未来应加强其健康促进效益的实验研究。在关注建筑本体物理环境的同时,关注空间要素对使用者健康行为和健康状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2)健康标准结合办公空间要素的研究:目前我国标准仅规定了办公建筑的人体工学设计,未来可结合功能布局、交通组织、景观设计等空间要素,研究其对使用者健康行为和状态的作用和影响,制定相应的健康办公建筑设计标准。(3)健康建筑策略的循证式研究:对健康建筑实践案例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并结合最新评价标准,探索其在办公建筑的应用,结合实践案例推进我国健康建筑标准的

19、更新与实施。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环境体验和使用者的交流协作,才能得到准确有效的健康设计策略。(4)健康办公建筑结合防护的研究:健康办公空间应当提升平疫结合基本属性,降低交叉感染。在平时,建立具备弱防护功能的办公空间,以适应正常的办公活动与交流需要;在疫情反复时期,创造更强隔离保护的空间,同时结合入口门厅的防疫设计和物联网的协同联动管理。健康建筑是在绿色建筑的基础上,更注重人的身心健康、以人为本建筑思想的重要体现。这场疫情必将带来办公建筑设计趋势的转向,而空间环境设计是促进办公人群健康最直接、最经济和最有效的干预手段,因此对健康办公空间要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迫切性和社会意义。参考文献:1袁

20、梦.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健康性能评价指标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2崔艳秋,孙宁晗,孟冲,等.基于知识图谱的健康建筑研究现状与趋势J.建筑科学,2021,37(10):152-160.3叶海,罗淼,徐婧.健康建筑及其评价标准J.建筑科学,2017,33(02):113-119.4Behrang Chenari,Joo Dias Carrilho,Manuel Gameiro da Silva.Towards sustainable,energy-efficient and healthy ventilation strategies in buildings:A reviewJ.Ren

21、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6,59.5孟冲.国内健康建筑的评价和认证J.建设科技,2017(02):60-62.6王清勤,孟冲,李国柱,等.我国健康建筑发展理念、现状与趋势J.建筑科学,2018,34(09):12-17.7中国建筑学会.健康建筑评价标准:T/ASC 02-202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8吴晓严.人居型健康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研究D.西华大学,2020.9王焯瑶,钱振澜,王竹,等.健康建筑评价标准比较分析与认知框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0,35(06):32-39.10杨娇,张群,成辉.西安高层办

22、公建筑空间的“活跃设计”研究J.城市建筑,2018(35):83-87.11吕健梅,杨洁,潘波.基于宜动性的现代办公空间设计策略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3):232-237.12韩培,袁泉.后疫情时代办公建筑空间环境健康设计研究J.当代建筑,2020(11):126-128.13Nicole Angelique Kerr,Michelle M.Yore,Sandra A.Ham,William H.Dietz.Increasing Stair Use in a Worksite through Environmental ChangesJ.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2004,18(4).14乔克兰西,雷康铃.亲自然的景观设计对改善健康与福祉的作用J.景观设计学,2015,3(01):54-61.表 2国内外办公建筑空间要素案例(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