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3单元测试题(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卷面分:5分)一、积累与运用(35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马作的卢飞快,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闲登小阁看新晴。_,_。(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3)会挽雕弓如满月,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 ” 的诗句,表现了戍边将士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2分)(5)苏东坡在定风波中表现自己回首所经风雨,一笑而过的句子是:_,归去,_。(6)_,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7)_,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
2、)(8) ,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9分)2019年10月1日,祖国母亲迎来她70岁的生日。回望五千年的历史,祖国母亲用她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不管是曾经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还是如y(_)滩上的驳船寸步难行,她的儿女们如风雨中的舵手,尽管困乏,希望的火焰却从不曾x()灭。他们眷恋着自己的母亲,贪念她美丽的笑窝。诺贝尔奖的典礼上一次次慷慨讲演,奥运会的赛场上一次次ji()报频传,科技前沿的阵地上一次次攻坚克难勤劳、勇敢的中国人用累累硕果回报伟大的祖国母亲。(1)给加点字注音。(3分)伤痕累累()隧洞()舵手()(2)根据拼音
3、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y()滩 x()灭 ji()报(3)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2分)(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1分)3.名著阅读(4分)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旦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地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
4、,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纪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1)这段文字选自讽刺小说_,和范进中举一样,它主要采用了_手法来达到讽刺的效果。(2分)(2)作者刻画严监生主要从_、_角度进行描
5、写。严监生临死时念念不忘的是_,这件事充分揭示了他_的本性。使他成为文学画廊中一个不朽的形象。(2分)4.综合性学习。(12分)转眼间已到初中三年的最后一段时光。离别前,依依相聚。初三(1)班同学计划于6月1日19时到21时举办“共话友情,畅想未来”的师生联欢晚会。(1)如果大家推选你负责,请你设计活动实施的步骤。(3分)第一步:_;第二步:_;第三步:_。(2)班级征集晚会主题语,要求是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你写的是什么?(2分)_(3)如果你是本台晚会的主持人,你将如何写开场白?设计一个开场白,宣布晚会开始。(4分)_(4)晚会在热闹的气氛中结束了,请你设计一则结束语,宣告晚会结束
6、。(3分)_二、阅读与理解(55分)无题(7分)邹获帆我们将仆倒在这大风雪里吗?是的,我们将。而我们温暖的血将随着雪而融化被吸收到大树的根里去吸收到小草的须里去吸收到五月的河里去。而这雪后的平原会袒露出来,那时候天青水绿鸟飞鱼游风将吹拂着我们的墓碑5.从诗中找出与第一行“仆倒”一词意思相呼应的词,体会其内涵。(2分)_6.“我们温暖的血”“被吸收到大树的根里去”“小草的须里去”“五月的河里去”,意味着什么?(2分)_7.“天青/水绿/鸟飞/鱼游”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_课内外文言文阅读 (一)送东阳马生序(节选)(9分)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
7、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
8、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1)走送之 (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媵人持汤沃灌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是一篇赠序,作者通过写年轻时求学的艰辛和刻苦学习的经历,以此勉励马生珍惜现有的学习条件,勤奋学习,德业双修,有所成就。 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是作者自谦的说法,也强调了勤奋刻苦才会有所成就的观点。 C.“穷冬”“烈风”
9、“大雪”分别从季节、气候、环境的特点着笔,写出了作者外出求学旅途的凄苦。 D.选文第段以同舍生“若神人”的打扮与自己的“缊袍敝衣”作对比,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二)董永传(节选)(6分) 董永,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万,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
10、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注释】偏孤:年幼时死了母亲。肆力田亩:(父子)一起尽力种地。供其奴职:再去做主人的奴仆。蒙君之惠:蒙受您的恩惠。收藏:收养。小人:贫穷无知的人。服勤:勤劳服侍。尔:这样,如此。缣:细绢。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与父居/居无何 B.与钱一万/轻寡人与 C.道逢一妇人曰/行道之人弗受 D.缘君至孝/礼愈至21.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1分)父 亡 无 以 葬 乃 自 卖 为 奴 以 供 丧 事22.本文表现了董永的哪些美好品质?(3分) (二)故乡(13分)梁孟伟故乡,是一幅秘藏的圣符
11、,是一座精神的殿堂。儿时的故乡,留给我更多的是一份苦涩的记忆。冬天,穿着用人力车外胎做成的“皮草鞋”,鞋面用几根皮条串联,双脚常常被冻得僵硬麻木,捂上一层稻草,才会感到暖和一点。夏天,圆月在天时,我们就得起床,打稻挑谷直到中午田水发烫;下午挑粪插秧种出满田星星,“嗡嗡”的蚊子“亲吻”着肌肤,蚂蟥总是在腿上吃得滚圆缺吃少穿、终年劳累的生活压得我直不起腰背。我曾一次次爬上高高的山冈,久久眺望山外的世界;一次次诅咒过贫穷的故乡,发誓要找一个幸福快乐的地方。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我逃难似的离开了故乡,终于完成了乡下人到城里人的转换。除了探望父母回家小住几天外,我很少回去。故乡的山水日渐模糊,故乡的星光日益
12、陌生。记得有一年,因病修养期间,儿时的玩伴把我接回故乡小住了一段时间。乡亲们用古铜色的脊背,背我走过村前的木桥,张家大妈王家阿婶端来了飘香的饭菜,董家大叔吕家兄弟送来欢声笑语啊,在温馨甜蜜的故乡,我的每个毛孔都自由地舒张,每个细胞都享受着抚爱;我的整个灵魂得到了洗濯,心胸变得澄澈。于是,我发现,尽管我已身为城里人,但对故乡依然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留恋。而且这种留恋深藏心底,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转而消失,反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静静的村庄、浩瀚的蓝天、悠悠的白云、潺潺的小溪、窄窄的小桥构成了故乡诗意的轮廓,也构成我的精神家园。我梦想着退休后回归故乡,安享与乡亲们“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正当我为
13、建房选址、设计忙得不亦乐乎时,却传来家乡要筑水库的消息,网上甚至流传出了库区的三维地图。忽然,我有一阵被掏空般的晕眩,一种被连根拔起的痛感。原来,故乡的根已经深深扎入我的心田。我曾走过一个又一个城市,换了一个又一个岗位,心里却一直茫然:梦还有多久?路还有多远?短暂停留,这才发现,唯有故乡的方向能让我内心踏实,安定。为此,我特地回了趟家乡。一路上我在想,故土难离是国人的传统,安土重迁更是国人的习惯。在乡亲们的心底,故乡的脐带真能一刀剪断?可奇怪的是,乡亲们表现得比我想象中要平静得多。不过,偶尔也会感受到两种不同的心境:老人们还幻想着修建水库的选址可以修改;年轻人却关心着水库什么时候开建天近黄昏,
14、我在村头流连。四周是那样恬静,暖风吹拂发丝,花草散发芬芳,沿着小径,慢慢地、慢慢地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依恋,就像暮霭一样越来越浓,直到月华照亮了我的泪眼。故乡是一首诗,一首越吟越舒心、越吟越思念的诗。而明天,故乡就要变成一片泽国;而明天,乡亲们也将要搬离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今后,我只能梦回乡关!(选文有删改)8.第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9.请结合全文赏析第自然段画线的句子。(3分)在乡亲们的心底,故乡的脐带真能一刀剪断?10.面对故乡即将被淹的现实,老人和年轻人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心境?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4分)11.文章开始写“我”一次又一次地诅咒故乡,后面又写“
15、我”因故乡建水库被淹而痛苦,这样的安排却并不矛盾,为什么?(3分)(三)最美的化学反应(20分)邓迎雪十几年前,我和秋明是初中同学。那时的我总认为,他以后一定会成为大名鼎鼎的化学家。因为秋明对化学有那么浓厚的兴趣,懂的又是那样多,尤其是会做许多非常有趣的化学实验!在我眼里,他简直像是会变戏法一样,许多普普通通的物品一经他手,好像都被施了魔法,立即变成了千奇百怪的样子。有次我和同学去他家玩,秋明又给我们演示他的化学新实验。只见他端着一杯棕黄色飘着香味的茶水,然后用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棒,在水里轻轻搅动三下,口中念声“变”,那杯香气四溢的茶水立即变成了蓝色的墨水。还没等大家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秋明又
16、把玻璃棒的另一端在墨水里轻轻一搅,蓝色的墨水又变回了刚才的茶水。“哇”我们惊呼连连。秋明嘻嘻笑:“好玩不?知道为啥不?”众人摇头。秋明嘴边绽放出一抹狡黠的笑,说:“这是因为玻璃棒的一端先蘸上了绿矾粉末,另一端蘸上了草酸晶体粉末,茶水里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当单宁酸遇到绿矾里的亚铁离子”“停”我们大叫,“赶快再变个更好玩的。”看我们对那些枯燥的化学知识不感兴趣,秋明遗憾地皱皱眉,把没有讲完的知识咽了回去。然后又做了一个清水变豆浆、豆浆变清水的化学实验,自然大家又是一片叫好。我不由得感叹:“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你这家伙以后不当化学家就亏了!”秋明的眼睛更亮了,说:“对呀,我的理想就是当化学家,
17、以后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有趣的实验。”“我觉得秋明有当魔术师的潜质。”另一个同学说。“我还是最喜欢化学。”秋明说。可是世事难料,秋明读高中的时候,他的父母因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捉襟见肘。坚强的秋明为撑起这个家,供弟弟继续读书,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南方打工去了。离开了校园,秋明的化学梦一定是从此破灭了。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为他难过。不久,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我们全家迁到了外地。再后来,我又去了遥远的他乡读大学,人生的轨迹离秋明越来越远,我们渐渐地失去了联系。没有想到,时隔十五年,我竟然在电视屏幕上见到了秋明。这一发现让我惊喜万分!此时的秋明已是一副中年人的模样,胖了,额头上有了
18、细细密密的皱纹,但眉眼间还是那么熟悉,以至于我一眼就认出了他。那是一档业余组魔术选拔赛节目,秋明和搭档笑眯眯地上场,自报家门后,台下两位评委不知悄悄地在嘀咕些什么。随后评委问了秋明一个和赛事完全不相关的话题。“你的个人资料上,有项内容十分吸引我,那就是你曾经获得过省里的道德模范奖,这些年资助了许多孤残儿童读书,你能讲讲这件事吗?”“是这样的,”秋明不好意思地笑,“读高中的时候,我因家庭贫困失去了读书的机会。17岁时到广州打工,扫过厕所,做过零工,干过电焊,遭了不少罪,知道没有文化的痛苦,也对渴盼读书的心情有着深切的感受。前些年,我开办了一家机械加工厂,经过自己的努力,如今,日子好过了,厂子也越
19、来越红火,我就想尽自己的能力资助一些孩子读书,帮他们圆梦。”“你小时候有什么梦想呢?”另一个评委问。“小时候一直想当个化学家,可惜我这个梦想没有实现。”秋明苦笑。看到这里,坐在电视机前的我又想哭又想笑,我为秋明经历的这些磨难而难过,也为他没有实现理想而感到遗憾!好在,在锲而不舍的奋斗下,秋明终于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如今,他把这成功化成了点点滴滴的关爱,给予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秋明真是好样的!我忽然想,这难道不是秋明做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吗?在他坎坷曲折的人生旅途上,他播下勤奋、执着、坚持和善良的种子,努力在岁月里耕耘,终于在贫瘠的土地上绽放出了丰硕、美丽的花朵。我好想立即告诉秋明,这是一场多么美
20、好的化学反应!12.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小说主人公秋明的人生经历。(2分)初中时,喜欢化学,常给同学们演示有趣的化学实验高中时,_前些年,_现在,参加业余组魔术选拔赛。13.作者为什么要通过一个初中同学“我”的眼光来讲述秋明的故事?请分析这种叙事角度的好处。(6分)14.小说中多次写到了秋明的笑。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中的“笑”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4分)(1)秋明嘻嘻笑:“好玩不?知道为啥不?”(2)“小时候一直想当个化学家,可惜我这个梦想没有实现。”秋明苦笑。15.第段细致地描写了秋明给“我们”演示化学实验的场景,这些细节描写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什么作用?(4分)16.请结合全文,说说小说题目“最美的化学反应”的含意。(4分)三、写作与表达(5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双如翅膀:年幼时,我们渴望拥有一双“独立”的翅膀,能挣脱父母无微不至的庇护;长大后,我们渴望拥有一双“追梦”的翅膀,能达到自己努力追寻的地方;苦痛时,我们渴望拥有一双“超越”翅膀,能帮助自己飞过绝望,看到希望;被束缚时,我们渴望拥有一双“自由”的翅腾,到达一个任由心灵翱翔的世界请以翅膀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日补充完整:(2) 自选文体;(3) 不少于5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