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以人为本的医养护一体化”...以贺州市第二养护院设计为例_王芩.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4379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75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人为本的医养护一体化”...以贺州市第二养护院设计为例_王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以人为本的医养护一体化”...以贺州市第二养护院设计为例_王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以人为本的医养护一体化”...以贺州市第二养护院设计为例_王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第 02 期总第 296 期福建建筑Fujian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No 022023Vol296“以人为本的医养护一体化”理念下的养护院建筑设计探索与实践 以贺州市第二养护院设计为例王芩1王丽1郑巧强2(1.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广西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4;2.桂林建昌建设有限公司广西桂林541100)摘要:医养结合型养护院的人性化设计,是养老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然而,我国目前大多数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仅提供封闭的集体化生活照料,忽视了老年人个性化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需求,使老年人对机构

2、养老心生畏惧。基于理论研究,总结提出“以人为本的医养护一体化”的照护理念,并解读其三个核心观点。以贺州市第二养护院设计项目为例,提出“以人为本”医养结合型养护院设计的四个策略,以解决老年建筑的功能诉求。另外,分析总结了本设计方案中的三个方面特点。我国针对医养结合型养护院的人性化设计,是对适老化设计方法的实验性探索。关键词:以人为本;医养护一体化;养护院;建筑设计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 6135(2023)02 0034 05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strategy of nursing

3、 homes under theconcept of people oriented integration of medical and nursing care Design of the second nursing home in Hezhou cityWANG Qin1WANG Li1ZHENG Qiaoqiang2(1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Engineering Safety,Guangxi University

4、,Nanning 530004;2 Guilin Jianchang construction limited company,Guilin 541100)Abstract:The humanization design of medical nursing combined retirement hom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ed carebuildings,which helps old people lead a healthy and carefree later life However,at present,m

5、ost medical nursing combined institution-al cares in China only provide closed collective life care,ignoring the elderly individualized physical,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needs,which makes them afraid of the institutional caring service Based on the theory study,we come up with the care concept o

6、f people ori-ented medical and nursing integration,and interpret three core ideas of it Taking the project of the second nursing home in Hezhou,Chi-na as an example,we put forward four strategic inspirations for the building,so as to solve the functional demands of the retirement build-ing We also a

7、nalyze and summarize three characteristics in our design The humanization design of the medical nursing combined institu-tional care in China is an experimental exploration of elderly oriented design methodsKeywords:People oriented;Medical and nursing integration;Nursing home;Architectural design基金项

8、目:广西高校中青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高温高湿地区健康养老室内热环境评价指标研究,项目编号:2020KY01010。作者简介:王芩(1998 1),女。通讯作者:王丽(1982 3),女,副教授。E-mail:12531238 qq com收稿日期:2022 09 050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到来,以慢性病为主的老年人群体对医疗服务需求迅速增加。“医养结合”作为我国养老体系中一种新兴的服务模式,实现了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有机合作,既满足了老年人的日常起居和心理疏导等基本养老需求,又能提供老年疾病的医疗康复和临终关怀等专项服务,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1。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医

9、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仍沿用国外早期的医疗护理模式,仅提供封闭的集体化生活照料,忽视了老年人个性化的心理和行为需求,缺乏人性化设计2 3。“以人为本”的照护理念提出后,西方发达国家积极地将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推动了照护设施空间环境的改善。大量研究表明,“以人为本”的照护理念,能够有效提升老人及其照护者的生活质量,其核心是关注与尊重个体的喜好与需求、构建积极的人际关系;其表现形式是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多样化的生活交往空间,充分发挥其自主能动性2。医养结合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医养护一体化,将医2023 年 02 期 总第 296 期王芩,王丽,郑巧强“以人为本的医养护一体化”理念下养护院建筑设计探索与实践

10、35养结合养老模式与长期照护健康管理服务相融合,从个体需求出发,医、养、护功能三位一体,构建老年人健康管理系统,有助于为老年人打造更加自主、有尊严的生活环境,真正达到“老有所乐”的目的4。本文以贺州市第二养护院设计为例,通过分析老年人的心理、行为需求,解析养老院的现实困境和功能诉求,提出“以人为本的医养护一体化”照护理念作为设计策略,生成“归院 田居”的设计概念。同时,总结出室内外公共空间、居室空间、交往空间等设计要点,以期对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设计工作提供参考。1“以人为本的医养护一体化”的核心理念1.1尊重老年人“最大化自主生活”传统的养老设施多采用集中式的管理模式,设施管理者统一安排老年

11、人的饮食、起居、洗浴、康复等必要的生活行为。自立能力较强的老年人缺乏自由活动时间培养兴趣爱好,行动能力较弱的老人失去了生活的主导权。在此环境下的老年人,大多感受到压抑和受限5。而“以人为本”的照护理念,延续着老年人的居家生活习惯,从老年人的个性需求出发,帮助老年人合理规划日常生活和医疗护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予老年人最大限度的行动自由3。1.2营造亲切的养老生活氛围“以人为本”同时体现在空间尺度上。从护理层面来看,服务半径长,照看人数多,容易导致护理人员配比不均,忽视老年个性化的身心需求。据研究表明,20 人是“熟人社会”环境的有效范围,既可以使老人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拥有一定的社会交往关

12、系,也能有效避免老人被过多的社会关系打扰,尊重其认知退化阶段的精神状态需要6。“以人为本”的照护理念下,入住老人与护理工作人员以“小家庭”的形式共同生活,老年人可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和家庭事务的决策3,护理人员也能更好地照顾老人。1.3构建积极的社会人际关系影响寿命和幸福的重要因素,除了营养、锻炼,还有社交5。传统设施内部机构化的空间结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入住老人之间的自主沟通和交流。另外,相对缺乏的家属探视空间,更使老年人长期与社会外界隔离,不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非正式照护”理念认为,除了正式的护理人员之外,社区中的志愿者、家属、儿童、邻居都是照护团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过往的生

13、活经历,这些非正式护理员比其他人更了解老年人的个性和生活喜好7。从“以人为本的医养护一体化”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开展丰富的院内活动,搭建老年人及家属和周围邻居情感联系的桥梁,帮助老人再次融入社会生活,减少社会剥离感。2“以人为本的医养护一体化”的营造设计策略基于“以人为本”的照护理念作为老年人照料设施设计的出发点,通过“医”与“养”协作,在传统医养结合基础上加入长期照护理念,将普通养老模式拓展为健康服务模式。通过空间与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将老人的社会和医疗服务需求有机结合,真正做到养老机构去医疗化、去机构化,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也能感受到居家养老的温情8。2.1开放首层公共空间,创造丰富的交往界面首层

14、公共空间向社区开放,本质上是使养老设施内老年人参与社区生活,维系其与社区居民的联系3。一方面,社区向内融合,首层的可达性,将附近的居民引入养老设施中,社区居民和入住老人共享设施内公共活动场地和室内娱乐空间,形成温馨、和谐的代际交往氛围。同时,养老设施利用自身独特的服务资源,向社区老年人提供便民服务,如开放餐厅,促进老年人互助就餐;开放医疗区服务老年慢性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老龄化社会压力的同时,减少设施老人的孤独感。另一方面社区向外拓展,充分利用设施周围丰富的公共资源,如公园、公共绿地等,帮助行动力较强的老年人熟悉和享受外在大环境,安享晚年 5。2.2居住单元小型化,打造温馨的居家氛围空间层级

15、的划分,与“以人为本”的照护理念的落实密切相关。首先,在空间模式上,照料设施的平面布局从传统的大规模走廊式转化为小规模组团式,组团规模为 10 20 人,以尽可能保证环境的熟悉感和亲切感。每个居住组团设置开放式小厨房、餐厅、起居室等公共空间,构成功能相对独立的生活区,为老年人提供居家体验,有助于老人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获得安心感。另外,居住单元应考虑到独居老人、老年夫妇或者喜欢有室友的老年人提供多样的居住选择,允许其根据生活习惯和喜好自主布置房间,增加空间归属感。在双人间设计中,充分考虑交往空间的界线,采用适当隔断划分两位住户的居住区域,避免老年人感到隐私和尊严受侵害。2.3运用“原型唤起”手法

16、,强化环境辨识度空间设计采用“原型唤起”模式 6。以“人”的角度出发,寻找老年人的共同记忆。将城市生活片段和传统建筑形式语言拆解到整个场地之中,形成可辨的视觉要素,以村庄街巷作为肌理,连接各个活动空间节点。用“原型”刺激五感,加强空间可识别性,经典场景的塑造,吸引老年人参与活动,交流互动,增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感,有效地延缓老年疾病的发展进程。氛围的营造,也更能吸引周围居民志愿者,使他们主动加入到场景中,形成潜移默化地促进社区融合的方式。36福建建筑2023 年2.4室内外环境设计注重美观、舒适和绿色节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舒适的环境对老人生活的积极促进作用愈发重要。一方面,创造绿色可持

17、续的室内环境,满足老年人的体感需求;另一方面,设置丰富的室外活动空间、疗愈景观、代际交往空间等,在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促进老人参与有意义活动的意愿。3以贺州市第二养护院设计为例3.1研究对象概况项目选址位于贺州市江南东片区杨梅岭路与东宝路交汇的东南角地块。基地东面的玉泉北路为生活性的主干道,南面的大钟山路为次干路,北面的杨梅岭路和西面的东宝路均为支路(图 1)。项目周围规划多为住宅用地,有相对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公园活动设施,能够较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社会交往需求,环境安全,生活便利。基地北侧相邻地块拟规划建设一所二级综合医院,以解决入住老人医疗救治上的服务需求,有助于本项目医养护一体化

18、的形成。图 1贺州市第二养护院总平面图3.2设计概念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结合场地自然和人文特色,提出“归 院 田居”的设计概念(图2)。“归 院”以传统建筑形式,唤起老年人的情感记忆,满足老年人心理上的归属感需求;“田居”以多层次景观设计促进老年人与社会接触,为老年人构建温暖的生活氛围。一方面,从地域建筑文化特色出发,以小型化的居住单元重现在村庄街巷中漫步的感觉。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从建筑、景观、人三者的关系角度出发,以视线通廊和庭院开口的方式,将建筑与景观相互融合,形成漫步内街和一系列院落创造丰富的生活场景,促进老人之间和老人与社区居民间的交流互动。3.3

19、设计生成逻辑首先,根据面积 21 750.00 m2的规划用地,进行图 2项目效果图各项功能的动静分区,并形成景观庭院。居住组团面向景观面,中央设置护理服务组团,提高服务运营效率;引入城市街巷概念,结合东南角厦岛公园景观,将景观轴与公共生活轴合二为一,打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景;为保证居室的南向采光,对体块进行一定旋转,同时为各组团居室带来良好的视野,形成的之字形交通空间,将各个庭院连通,循环的游览流线,以满足老年人的游走体验;根据贺州的主导风向,对建筑体量进行调整,使生活街及庭院满足冬季防风,夏季通风遮阳要求;最后,提取地方特色建筑语汇,丰富节点空间,优化屋顶设计,如图 3 所示。图

20、 3空间体量生成图解3.4基于“最大化自主生活”理念的功能流线设计给予老年人“最大化自主生活”的权利,不仅在于有安全可靠的院内设施,用细致入微的医疗护理帮助老年人自主行动,更体现在老年人情感上的自主交往选择上,如选择怎样的活动空间,选择怎样的交往对象。该项目精心设计了老年人在建筑内部的运动路线,在避免其失去方位感的同时,扩大适宜的交往界面。建筑首层除部分办公和后勤服务用房外,全部为面向社区开放的公共空间。部分建筑架空的设计,使场地内部流线产生了更多的可能,形成自由穿梭的内街。公共区域为老年人布置了多种公共活动用房,2023 年 02 期 总第 296 期王芩,王丽,郑巧强“以人为本的医养护一体

21、化”理念下养护院建筑设计探索与实践37如多功能厅、餐厅、咖啡馆、阅览室、医疗康复空间等,这些设施既服务于入住的老人,同样也可服务于社区居民。社区共享的功能布置,增强了社区参与的机会,如图 4 所示。图 4首层空间布局示意图建筑二层及以上为老人的住宅单元。根据项目总床位数要求,结合贺州市养老现状和居民收入情况,组团采用医护单元模式,居住组团尽量小型化,失智单元以 15 人为一个组团,康养单元与护理单元分别安排 25 30 人/组团,各护理单元独立分区,拥有各自的出入口。依据不同护理程度老人的需求,三个居住单元分别采用“C 型”和“一”字型内部流线,方便其到达各自房间。“C 型”组团内部活动流线短

22、,便于行动不便的护理老人(图 5),相反,“一”字型虽然动线较长,但便于康养型自理老人自主安排生活,活动时有积极的社交空间,休息时不被外界打扰。此外,将餐厅、起居厅等老年人常用的公共空间布置于走廊转角,靠近上下电梯和组团医护空间,使得空间内视线通透,既方便医护人员观察老人,老人也更容易识别周围环境,更加轻松地选择步行路线。图 5护理老人居住组团示意图3.5基于“原型唤起”理念的空间构成设计首先,老人大多对城市中的小街小巷有着特殊记忆。因此,将建筑化整为零,避免连续单一的大体量,复刻街巷感。同时,建筑中的交通空间形态以不同的宽度,暗示不同的空间属性。“之”字型的交通空间,使得人们在行走的过程中,

23、不断产生新奇的体验,就像在贺州黄姚古镇中穿越一样9。“之”字型街道的转角处,往往面向一个庭院,串联建筑功能的同时,促进了空间环境的交流9。其次,建筑整体空间布局追求地域特色与使用功能的协调性。贺州市作为广西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拥有大量的客家建筑。贺州客家围屋为方形对称结构,横屋、纵屋交替,连接形成一进进规整的院落,养护院建筑在空间设计上受到其形态的启发。将“院落布局”与“建筑体量小型化”等传统建筑语汇进行提炼表达,以现代建构方法和材料,还原传统建筑空间的秩序,表现地域文脉特色。在节点空间的设计上,分别提取传统交往空间粤东会馆、传统文化空间古戏台和传统交通空间瑶族风雨桥三种特色城市节点空间,进行

24、建筑语汇的转化,将粤东会馆的坡屋顶造型转化为多功能厅及门厅的连续屋架体系(图 6),将古戏台的灰空间形式及立面文化符号转化到阅览室的造型设计上(图 7),将风雨桥内的传统空间场景植入二层临时展陈活动长廊(图8),丰富老年人的空间体验感的同时,增加了建筑的可识别性。图 6门厅设计图示语言及节点效果图 7阅览室设计图示语言及节点效果图 8活动长廊设计图示语言及节点效果38福建建筑2023 年3.6基于“绿色可持续”理念的建筑造型设计在造型设计方面,充分适应并利用了当地夏热冬冷、雨水丰沛的地域气候特征,同时兼顾了空间环境的美观、舒适和节能。屋顶部分在参考了传统坡屋顶形制的基础上,分层融入了绿色建筑的

25、设计理念。建筑屋顶设计成坡屋顶形式,并将屋面分解成不同的尺度和层次。一方面回应客家围屋建筑第五立面的特点,另一方面用以放置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同时,屋面下方形成了天然的保温隔热空腔,有利于建筑的节能环保,相关设备也整合于此10。屋面的细部设计主要从通风和采光的角度进行考虑,为顶层居住老人提供更好的通风散热和自然采光条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南向凹阳台的檐口出挑距离,可以有效地避免阳光直射室内,减少太阳辐射热;冬季太阳高度角小,阳光则可以直接进入室内,满足老年人冬至 2 小时的光照需求(图9)。另外,不等坡屋面交叉所形成的高窗,在室内形成了良好的风环境。夏季盛行东风,采用烟囱形式与室外气流贯通,顶层

26、室内热气流能够有效从屋顶排出,形成拔风效应;冬季盛行西北风,坡屋顶构造又能够有效防止冷空气的进入,如图 10 所示。图 9室内自然采光分析图 10室内自然通风分析4结语“以人为本的医养护一体化”的核心要素,是关注并尊重老年个体的喜好与需求,为其晚年生活维系健康、积极的社会关系,帮助老人建立自主、有品质的生活。基于医养结合养护模式的长期发展,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为契机,“以人为本的医养护一体化”,已成为当今老龄化社会的重要发展趋势。针对老年人自主活动的需求,建筑体量应采用“化整为零”,用居住单元小型化的设计思路,营造家庭般的生活氛围。同时,在考虑安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社区融合,创造丰富的交往界面

27、。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应当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转化为特色视觉要素,从而形成高识别度的空间环境、丰富多样的公共空间,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社交环境。从运营的视角来看,“以人为本的医养护一体化”养老设施,最大程度地利用了自然通风和采光,整个设施既环保又舒适。贺州市第二养护院设计项目,将“以人为本”的照护理念和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理念相互融合,是对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的创新探索和实践。参 考 文 献 1 周燕珉 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详解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 2 李佳婧“以人为中心的照护”理念下的认知症照料空间环境研究 以美国为例J 建筑创作,2020(05):48 55 3 秦岭 德国 弗莱堡 圣

28、卡洛鲁斯老年人之家 J 建筑创作,2020(05):140 147 4 丁晗 医养护一体化视角下养老机构康养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 D 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20 5 胡惠琴,叶京 情感需求导向下养老设施空间适应性研究 以居住型养老设施为对象J 建筑学报,2020(02):42 49 6 范若冰 意大利社区老年中心失智症针对性设计策略与理论研究 D 北京:清华大学,2018 7 郑远伟,曾卓颖 荷兰 斯滕贝亨 霍夫范纳索认知症照料中心 J 建筑创作,2020(05):100 107 8 王晓迪,王力,郭清 医养护一体化 新型医养结合老年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发展趋势 J 健康研究,2017,37(01):33 37 9 王同 结构主义建筑形式中的分形现象研究D 内蒙古:内蒙古工业大学,2018 10 徐维平,柯国新 整合与分解 复杂环境下广西荔园饭店的设计与实现 J 建筑技艺,2018(02):28 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