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一区一港”建设与中俄远东合作前景_李勇慧.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4379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区一港”建设与中俄远东合作前景_李勇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区一港”建设与中俄远东合作前景_李勇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区一港”建设与中俄远东合作前景_李勇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封面话题22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遭到美西方全方位严厉制裁和空前孤立。在此背景下,俄加紧推进“向东看”政策。俄远东发展、俄罗斯与中国的务实合作是俄推进“向东看”政策的关键点,其中拉动中国对俄远东地区的投资合作是俄重要任务。在远东地区打造“一区一港”俄远东地区幅员辽阔,其拥有的石油、天然气、林业和稀有金属资源是俄出口收入的主要来源。该地区通过物流和能源通道与亚太地区紧密相连。2014年3月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后,俄加快“向东看”步伐,希望通过加大远东地区开发力度,确立面向亚太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将远东地区打造成经济的增长点。作为推动俄远东地区加速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

2、,俄政府积极推进超前发展区、自由港区建设开发和远东“一公顷”土地计划,希望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供税收优惠、简化行政程序等措施,改善远东地区营商环境,提升其投资吸引力。俄于2015年在其远东地区设立首批超前发展区。同年10月,经普京总统批准,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自由港正式设立。目前,俄已设立22个超前发展区和一个自由港区。截至2021年10月20日,俄超前发展区入驻企业总数达541家,其中504家是俄本土企业。入驻超前发展区的企业可以在税率和保险费用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例如,入驻企业前五年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零,后五年为低于10%(一般是20%),可免纳五年组织财产税、三年土地税。相较俄经济特

3、区,超前发展区进入门槛低,企业投入50万卢布(按当前汇率约合4.5万元人民币)就可进驻。截至目前,在超前发展区框架下,已有550个投资项目得到实施,协议投资额为46万亿卢布。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自由港是享有特殊海关、税收和行政法规政策体系的区域。入驻自由港的企业在三年内最低投资额为500万卢布。俄于2016年启动了远东“一公顷”土地计划。普京于2016年5月签署远东一公顷土地法。根据该法律,从2017年2月1日起,俄所有公民都有权在俄远东联邦区一次性无偿获得至多一公顷土地的使用权,土地不仅可用于个人居住,还可用于商业目的,包括旅游、养殖、草药生产等。俄公民可获得土地五年无偿使用权,到期后在

4、土地得到开发利用的情况下可继续租用或获得土地产权。据悉,远东联邦区是俄八大联邦区之一,下辖11个联邦主体,面积占俄领土总面积的40%,参加远东“一公顷”土地计划的人数已达11万。俄远东地区开发取得一定成效。2022年,俄远东地区的固定资本投资同比增长9%,是俄平均水平的1.5倍;农业生产总值同比2022年9月58日,第七届东方经济论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远东联邦大学举行。文李勇慧“一区一港”建设与中俄远东合作前景23WORLD AFFAIRS2023.07增长11%,是俄平均水平的两倍;住房投入量同比增长37%,而全国平均增长21.5%。远东地区投资结构出现新变化,新的投资资金仅有20%

5、流入采掘业,近80%被投入到深加工、机械制造、造船、物流、运输、农业和旅游业。俄对远东地区进行的公共投资得到一定回报。俄联邦预算中用于远东经济发展的资金迄已为预算带来625亿卢布的利润。2022年,普京责成俄总理米舒斯京领导俄远东地区的改革事务。2022年下半年,俄推出远东地区改革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其一,“一区一港”制度将覆盖至俄远东联邦区11个联邦主体,这意味着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的区域得到扩大,将对农业、矿业和博彩业领域的投资者产生吸引力。其二,在俄远东超前发展区内实施项目的投资者可获资金支持,用于建设企业和员工所需的基础设施。之前入驻企业只能获得投资额30%以内的资金支持,以后将根据统

6、一规则计算。其三,俄将在其远东地区建立国际超前发展区,为外国中小企业进入俄市场提供便利。根据相关法律草案,在国际超前发展区框架下,俄将承认伙伴国的建筑和工业标准。这一政策的出台将有助于加快外国企业在俄开展业务。截至2022年10月20日,已有中国(13家)、日本(7家)、韩国(3家)、荷兰(2家)、新西兰(2家)、澳大利亚(1家)、越南(1家)、印度(1家)、新加坡(1家)、土耳其(1家)等多国企业入驻超前发展区。尽管当前中国投资占到俄远东地区外资总额的90%以上,但对于当地发展需要的外资数量来说仍是杯水车薪。远东发展的现实困境通过实行“一区一港”制度,近几年俄远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所改变

7、,但考虑到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充分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这些改变仍然是微不足道的,有些问题仍十分突出。首先,人口流失严重。远东联邦区是俄面积最大、人口最稀少的联邦区。该地区人口仅有600多万,约占俄人口总数的5%,且分布极不均匀。苏联时期,成千上万的青年来到远东,修建了诸如贝阿大铁路(贝加尔阿穆尔铁路)、东方深水港等大型项目。通过这样的劳务迁移,当时的远东地区人口不仅持续增加,还呈现年轻化倾向。苏联解体后,国家优先事项发生了变化,在市场经济运行下俄远东地区逐渐沦为俄工业发展的原料地,这对人口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最近30年来,俄远东地区只有雅库特的人口实现了增长,其他地区人口都在流失。考虑到现在

8、美西方对俄能源实施的制裁,以资源为支柱的远东地区经济将面临严峻挑战。俄侧面杂志开展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一的俄远东人口准备搬到俄西部定居。其次,“一区一港”制度建设任重道远。一是企业入驻率仍然较低。数据显示,目前超前发展区企业入驻率为18.1%,自由港区企业入驻率为7.9%。二是外资企业占比低。超前发展区外资企业与企业总容量的比例是32:315,自由港区外资企业与企业总容量的比例是44:963。三是管理效率有待提高。超前发展区的管理成本高,扩大后或将引发管理混乱和低效。四是地方政府囊中羞涩无法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现代化改造。第三,俄全境内不同地区间的竞争将不可避免。像俄北高加索、加里宁格勒

9、等与外国毗邻的地区也会向中央寻求优惠政策。在同等优惠政策下,俄远东地区的软硬发展环境都无法与上述地区相比,在吸引投资方面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同时,俄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超前发展区、经济特区和技术园区之间的区别。中俄在俄远东地区加强合作的机遇和挑战中俄双方在2018年9月的“东方经济论坛”上签署了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20182024年)。该文件于同年11月被正式批准。文件明确指出,中俄远东合作的七个优先领视点24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首次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理念,强调百年变局为世界带来了多极化发展的新契机,多个力量中心开始迅速崛起,新

10、兴市场国家显示出更为强大的经济活力,并且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就是要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与我们倡导的多极化相辅相成,不是集团对抗、恶性竞争,而是尊重世界的多样化、多元化,各国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多极化的进展与遭遇的问题多极化一般是指世界上形成多个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和平共处的一种趋势。全球出现多个力量中心,是世界发展到一个阶段主要政治力量实力分布状态的客观反映。多极化的出现和发展不是偶然的,是人类社会走向进步的现实选择,也是未来国际格局演进的突出特点。学界普遍认为,世界范围内的多极化进程始于20世纪五六十

11、年代。当时世界还处在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对抗的两极格局中,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已经开始寻求独立自主,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等应运而生。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宣告终结,世界多极化的步伐开始加快。进入21世纪,世界多极化趋势愈加明显。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影响和带动下,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益普及,彻底改变了国家之间和民众之间的交往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关系。中国领导人所强调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世界不再是少数几个发达国家说了算,这就是多极化的一个外在表现。数据显示

12、,2001年“金砖”概念提出时,金砖国家(不含南非)国内生产总值(GDP)总和为2.7万亿美元,仅占全球经济总量的8%。2021年,金砖五国GDP合计已达24.5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4%,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当前,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接近40%。经济格局的变化反映到世界政治和文孙壮志在多极化进程中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本文责编赵萌010-65265930域,包括天然气与石油化工、固体矿产、运输与物流、农业、林业、水产养殖和旅游。当前,中俄在俄远东地区的经贸合作呈现积极势头。中俄能源、矿产、农业、建材生产、跨境物流等领域的合作得到积极推进。俄远东联邦区

13、90%以上的外资来自中国,中国企业参与投资项目53个,总投资132亿美元。中国是俄在其远东地区的主要经济伙伴,2022年18月俄远东地区与中国的贸易额同比增长45.5%,达121亿美元。2022年中俄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公路桥、下列宁斯科耶同江铁路大桥相继通车,两国间的货运量将因此增加。同年,俄在外贝加尔地区启用了一个年处理能力为800万吨的粮食转运站,用于储存和转运部分俄输往中国的粮食作物。总之,“一区一港”制度体现了俄将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在特定地区与企业投入相结合,切实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思考,给中俄在俄远东地区合作带来机遇。俄远东地区与中国在资源、产业、人力、生产链供应链等领域互补优势明显,产能合作潜力巨大。同时也要看到,中俄在俄远东地区的合作也存在较为突出的风险,双方应该坚持共同发力,激活经济合作的内生动力。(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外交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