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4期总第245期No.04.2023Sum 245J OURNAL OF J I AMUS I VOCATI ONAL I NS TI TUTE4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4期总第245期No.04.2023Sum 245J OURNAL OF J I AMUS I VOCATI ONAL I NS TI TUTE“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黄崧(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厦门3 6 1 0 0 0)“大思政”视域下的思政教育工作,需要不断更新理念,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使高校能以立德树人教育发展为基础,持续深化教育创新发展。进而
2、有效弥补传统模式下的高校教育实效性不足,强化高校思政教育渗透能力及教学实践水平,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的飞跃。一、“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大思政”课的教育改革,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一种重要举措。“大思政”教育以推进教育发展改革、教育创新及教育探索为载体,推进多元化教育创新,调整思政教育思路、教育策略及教学规划,建立基于新时代发展的一体化教学平台。因此,要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完善且符合新时代教育特点的思政教育体系。“大思政”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机制的创新,应以“大思政”课教育改革为主体,充分针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及教育体系建设进行细化,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能融入新时期教
3、育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多方面引导优势,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强化思政教育渗透力及思政教育影响力,使思政教育能够真正意义上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弥补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缺失及结构性不足,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另外,“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机制创新,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做好科学的思政教育实践决策。思政教育应基于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教育思想,推进各项教育内容的有效串联,将传统文化教育、非遗文化传承、四史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红色文化教育等内容,作为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切入点,充分运用多种思想及文化内容丰富课程教学实践体系,使高校的教学改革工作能契合新时代高等
4、人才培养需求,以此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长效化推进奠定良好根基。二、“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机制创新的重点内容2020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讲道:“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1结合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内容来看,高校思政教育机制的创新,必须将立德树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五育
5、教育及素质教育、责任意识培养、马克思主义教育及劳动教育等内容,作为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第一,建立多位一体育人培养体系。将社会实践教育、素质教育、劳动教育等多项内容进行整合,通过深化思政教育渗透、打造生活化思政教学体系,促使思政教育内容、教学思想及课程知识能在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予以体现。例如,高校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先将素质教育作为前期阶段思政教学的课程铺垫,通过拓展素质教育内容,将劳动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及五育教育等内容进行衔接,使其能以素质教育为载体,为思政教育工作的推进提供多方面支持。其中,大学生将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逐步融入思政课学习环境,通过思政教育潜移默化
6、地德育渗透,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及良好的学习意识。从而,为后续高校思政教育的高质量推进及思政教育实践的多元摘 要:高校思政教育发展必须适应新时期教育环境。基于“大思政”视角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机制创新,是提升高校教育发展能力的关键。文章将基于分析教育创新必要性,分析“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重点,明确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困境,并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确保“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机制创新的有效性。关键词:“大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052(2023)04-0004-03收稿日期:2022-11-02修改日期:2023-02
7、-15基金项目:2021 年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省级立项课题“职业教育下体育三教改革的路径研究”(FZJX21B-053)作者简介:黄崧(1984.2),男,福建厦门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研究。52023年第04期总第245期No.04.2023Sum 24552023年第04期总第245期No.04.2023Sum 245党建思政化开展做好铺垫。第二,深化高校思政教育多元化实践。现今,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表面化与形式化的问题,部分高校思政课结构设计,倾向于针对大学生理论性学习能力的持续强化,但在课程教学实践方面,却未能给予教师足够的教育支持。最终,导致大学生对
8、思政课的学习重视程度不断下降,教师也难以充分了解学生实际学习的不足。基于“大思政”的教育发展视角,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机制的创新,则要从推进思政教育工作体系化、系统化及科学化建设发展进行布局,进一步基于对完善课程教学的实训机制、优化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方法及丰富课程教学内容等改革思路的运用,强化高校多方面的思政课程教学能力。譬如,高校阶段性思政教育实践的开展,可以将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作为思政教育实践的主要平台。根据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及社区群众的服务评价,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政课学习不足,进一步为高校调整思政教育策略及创新教育方法提供科学的教育参考。从而打破传统思政教育模式
9、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限制,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实践与理论课程教学的紧密衔接。三、“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困境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推进提出了新的要求。从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现状来看,教育改革成效总体较为显著,但在部分教育细节方面,仍有部分教育改革难题有待解决。首先,从教育结构分析,部分高校针对“大思政”视角下的教育课程内容拓展,将革命精神、红色文化、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及“四史”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课程体系,使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得到提升。然而,高校在针对革命精神及红色文化等教育内容方面的解读,未能针对中心思想进行明确学习,大学生针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也处于盲从的阶段
10、。例如,部分大学生能对党史内容倒背如流,但在党史的学习运用方面,却未能针对其精神内涵及精神思想加以汲取。从而,使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流于形式。其次,部分高校“大思政”的教育改革应采用打造专业化思政教育平台的方式进行教育规划,基于对互联网教育资源的整合及网络教学资源的挖掘,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水平。但在教育资源的运用方面,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未能基于线上、线下教育的双向融合,构建完善良好的教育互补机制。进而,使高校思政教育机制的创新失去实质作用。最后,有些高校思政教育机制创新仅在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体系优化等层面作出深入探索,在教育模式、教育策略、教育内容的创新方面,却未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
11、继而,导致高校思政教育出现教育失衡的问题,这不利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高水平推进。四、“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机制创新的对策第一,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的实用价值。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要搭建教师研修培训系统为一体的大资源平台。其目的在于提升教师多方面的教育能力,实现教师对教育资源的有效运用,促进科研、教育、培训与研修的一体化推进,确保教师能将有价值的教育内容进行充分提炼。所以,“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机制创新,必须将提升思政教育内容的实用价值,作为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主要突破口,着力解决教育发展形式化及表面化的核心问题,促使高校对革命精神、红色文化、
12、“四史”教育等内容的运用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其中,高校应针对各个阶段大学生思政教育需求进行充分评估,在有效了解大学生思政教育问题的基础上,拓展教师的思政课教学思路,使教师能从深化教育沟通、加强教育互动及积极开展多元化教育实践等多个层面构建新的思政课教学体系。随着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了解的不断深入,学生思政课学习问题、学习不足及学习困境也将逐渐浮现。在此,教师可以对大学生课程学习的个体化差异分析,有计划地开展思政教学实践,增加部分教育资源的实用价值,使大学生能对部分思政教育内容进行充分理解。譬如,将新常态下医护人员的奋斗精神、牺牲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进行结合,从而从现实环境出发增强大学生学
13、习感受及学习感知能力,提升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的领悟能力,使大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思政教育思想内涵。以此,强化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的实用价值。第二,推进高校颠覆性的信息化思政教育改革。当前,网络思政教育逐渐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式。网络思政教育可以强化思政教育内容的渗透,将线上课程教学与线下课程教育内容进行深度融合,这是新时期部分高校思政教育稳步推进的基础。然而,双向融合教育机制的运用,必须建立在完善的教育保障机制之上。若高校在教育资源分配、教育结构优化及教育管理实践方面存在教育问题,则无法充分发挥双向融合发展的课程教学优势。因此,高校应结合当前思政教育问题及教学形势,做好前瞻性的教育改革规划
14、,从教育体制、教育方式、教育模式、教育策略、教育内容、教育平台、教育资源及教育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自上而下的教育优化。将教师主导课程教学的思政教育模式,转变为由学生主导的课堂学习模式,改变教师的教育定位及育人角色,使教师从掌舵者变为引导者。譬6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4期总第245期No.04.2023Sum 245J OURNAL OF J I AMUS I VOCATI ONAL I NS TI TUTE6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4期总第245期No.04.2023Sum 245J OURNAL OF J I AMUS I VOCATI ONAL I NS TI TUTE如
15、,传统的网络思政教育模式是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决问题两个部分组成。“大思政”视角下的思政教育发展,由于需要构建大师资教育体系,其网络思政教育模式的构建必须由学生探究问题、教师分析问题及线上导出问题三个部分构成。所谓学生探究问题,是指根据问题的产生原因、影响问题的要素进行多个层面的问题分析及问题探究,运用对学生学习探索思维及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多方面学习自主性及积极性,使学生能将所学的思政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教师分析问题,是指由教师明确问题解决思路,并针对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比对,找出其中契合点与不同点。从而,更为客观地给出学习评价。线上导出问题,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针对问题内容进行剖
16、析,通过教师与学生教育互动,增强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自主意识,学生能掌握思政课学习方向。以此,构建以学生学习需求为主体的网络思政教育新体系。第三,构建高校循环发展的思政课教学机制。构建具备循环发展特点的课程教学机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良性开展,避免高校思政陷入恶性的教育循环,使高校能基于“大思政”教育视角,充分运用现有资源做好多方面的教育创新,解决高校在教学模式创新、教育实践探索、教育发展改革等多个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促使高校的教育创新发展,能实现多层面、多领域及多学科的教育实践对接。良性循环思政教育发展机制的建立,要从深化教育研究、重构教育平台、改革教育思想三个方面进行规划。深
17、化教育研究,是指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学术研究能力,帮助高校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环境,使高校能运用思政教育的学术研究,建立有效的思政教育预警机制,确保教师能根据教育形式及教育环境的变化,及时改变教育策略及教育方案,使高校能形成弹性化的教育结构。确保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推进,能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重构教育平台,主要是将大资源平台的教育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发展体系,使高校能始终将保持教育优势、探索教育未来及推进教育信息共享等内容,作为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改革教育思想,则是要求教师能在思政教育方面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提升教师的教育警惕性及教育敏感性,使教师能根据大学生行为习惯、思维逻辑的变化,准
18、确地判断出大学生思政学习的问题。从而,确保教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问题根源。第四,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结构性创新。加强思政教育的结构性创新,主要基于全面创新发展的教育理念,改变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在逻辑,使思政教育能与大学生未来就业发展、当前学习生活形成内在联系。深化高校思政教育影响力可以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重视,将思政教育与大学生未来就业发展进行绑定。以此,形成更为完整的思政教育结构,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推进,能真正意义上惠及大学生未来工作、学习成长。避免高校思政教育仅满足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需求,实现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的终身受益。因此,高校应在思政教育结构的优化方面,重点做好对部分思政教育内容
19、的解析,通过建立教学联动机制及教育互助平台,将更多学科教育资源应用于思政教育实践,增加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接触思政教育的频次,使思政教育能成为伴随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譬如,将高校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宿舍管理及专业课程教育实训,使大学生能在思政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在思想认知、思维逻辑等层面进行自我提升与自我强化,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融入当前思政学习环境。以此,使思政教育能成为大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载体。第五,完善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体系。建立协同育人体系,推进高校思政协同育人培养,这是新时期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主要方向。然而,“大思政”视角下的高校协同育人培养,不应单方面注重对内
20、部资源的运用,而是要基于教育平台的拓展,深化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对外合作,通过与企业、政府机构、第三方教育机构、科学院、历史博物馆等机构的合作,帮助高校形成更为完善的育人培养机制,充分运用现有的教育平台,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互动机制,增强学科教师的教学互动及教育合作能力,使高校能基于对内部、外部资源的双向运用,开辟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新路径。譬如,高校与各地区科学院开展合作,能从价值观及科学技术视角,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政治信仰,使大学生能将科学发展的思想理念作为未来提升学习、工作能力的第一原则。高校与政府机构开展合作,能从深化政治影响力、打造良好政治学习氛围及强化教育政策解读等层面,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稳
21、步推进提供支持,使高校的协同育人培养能脱离高校现有的教育环境,从多个维度及不同视角,协同开展课程教学实践,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教育有效性、实践针对性及内容多样性,为未来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铺平道路。五、结语综上所述,“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机制创新,必须根据当前教育环境变化、社会发展特点等要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在有效开展教学评估、教学分析及教育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使高校思政教育的稳步开展能适应教育发展环境,进而保持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优势。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在全国教育战线引发热烈反响EB/OL(2020-09-24)2022-11-01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