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塘选煤厂氧气、乙炔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要求为确保安全生产,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特对氧气、乙炔气瓶装卸、运输、储存、保管及现场作业做以下要求,要求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和落实落实。安监站不定时进行检验。一、装卸、运输安全管理1、在运输前,要检验瓶嘴气阀、安全防震胶圈是否齐全,瓶帽应紧牢,安全附件齐全有效,瓶身、瓶嘴是否有油类等。2、装卸时,瓶嘴阀门朝同一方向,预防相互撞击损坏和爆炸。3、运输气瓶车辆且只能装运一个气瓶,不能混装,不准装运其它可燃气体。4、在用车辆、手推车运输气瓶时,应轻装轻卸,严禁碰撞、抛掷、滚滑,防撞击、跌落,严禁用电磁机械装卸气瓶。二、储存、保管安全管理1、气瓶存放场所不能和办公室或
2、休息室设在一起,仓库距离有些人建筑必需大于15m。2、仓库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远离明火,和明火距离不得小于10m。3、保管和使用时应预防沾染油污;放置时必需平稳可靠,不应和其它气瓶混在一起;不许曝晒、火烤及敲打,以防爆炸;库房周围不得放易燃物品;气瓶在使用现场或班组小库内储量不得超出5瓶。4、库内温度不得超出30,距离热源明火在10米以外。5、应有良好通风、降温方法,避免阳光曝晒,氧气库内温度不得超出30;乙炔库内温度不得超出40。6、仓库内不得存放其它物品;室内不设电器装置,必需选择防爆型电灯,电器开关和熔断器全部应设置在库房外;存放场所应干燥,预防雨(雪)淋、水浸;7、仓库要有完善安全
3、管理制度,现场要悬挂操作规程。8、仓库内必需配有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严禁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9、仓库内外要设置“严禁烟火”标志,气瓶区有明确区分醒目标识如“氧气危险”“乙炔危险”等。10、在储存场所15m范围以内,严禁吸烟、从事明火和生成火花工作,并设置对应警示标志。11、空瓶和满瓶必需要清楚在瓶体上标明(如:空瓶可在瓶体上写“空”,有气体要写“满”或“有”),而且空满瓶要分开存放,以免混淆。12、严禁乙炔气瓶和氧气瓶及易燃物品同室储存。三、气瓶堆放安全管理 1、氧气瓶、乙炔瓶严禁卧放。2、气瓶用栏杆或支架加以固定或扎牢,预防倾倒或滚动,严禁利用气瓶瓶阀或头部来固定气瓶,同时应保护气瓶底部免
4、受腐蚀。3、气瓶(包含空瓶)存放时应将瓶阀关闭,卸下减压器,戴上并旋紧气瓶帽。4、严禁将气瓶放置在可能导电地方。5、乙炔存放场所严禁存放氯气、氧气及易燃物品。6、单个单位内乙炔气储存量不能超出240 m(相当40瓶)。四、气瓶使用安全要求1、氧气瓶使用时应直立放置,设支架稳固,预防倾倒。2、乙炔瓶必需立放,严禁横、躺、卧以免丙酮流出,引发燃烧爆炸。3、氧气瓶、乙炔气瓶必需配置防震圈(2个/瓶)且氧气瓶和乙炔气瓶之间距离应大于5米,严禁乱搬气瓶;氧气瓶、乙炔气瓶和明火距离应最少为10米。4、严禁将氧气瓶、乙炔气瓶靠近热源和电源箱;并不得放在高压线及一切电线下面;切勿在强阳光下爆晒;应放在操作工点
5、上风处,以免引发爆炸。氧气瓶、乙炔气瓶和焊、割炬(也称焊、割枪)间距应在10m 以上。5、气瓶设备管道冻结时,严禁用火烤或用工具敲击冻块;氧气阀或管道应用40温水溶化。6、使用前,应检验割炬射吸能力、各连接处密封情况。7、操作前,必需确定作业现场无易燃易爆物品,乙炔气瓶、氧气瓶及橡胶软管接头、阀门及紧固件应紧固可靠,不准有松动、破损和漏气现象每个月利用肥皂水检验一次漏气,严禁使用明火检漏。8、开启气瓶阀门时,要用专用工具,动作要缓慢,操作者面部不要面对减压阀,但要仔细观察压力表指针是否灵敏正常,减压后压力应该在压力表绿色指示范围内。9、点火时,先微开预热氧阀,再开乙炔气阀,快速点火,调整火焰,
6、待工件预热至燃点,再开高压切割氧进行切割。开启时不应过猛,以防喷射出熔融铁水。10、当割炬因为强烈加热而发出爆鸣声时,必需立即关闭乙炔气阀门,并将割炬放入水中冷却。注意最好不要关氧气阀。11、熄灭火焰时,应先关切割氧,再关乙炔气和预热氧气阀门。操作中如发生回火,应立即关切割氧气阀,再关乙炔气阀和预热氧,待割炬冷却后,方可继续使用。12、乙炔气软管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生脱落、破裂、着火时,应将割炬火焰熄灭,然后停止供气;氧气软管着火时,应快速关闭氧气瓶阀门,停止供气,严禁用弯折软管方法消除氧气软管着火,乙炔气软管着火时,可用弯折着火点供气端一段胶管方法将火熄灭。13、割件表面切割前应先清除氧化皮及油
7、污等,以防氧化皮剥落分离时伤害眼睛和阻塞割嘴,产生回火。14、氧气瓶中氧气、乙炔气瓶中乙炔气严禁全部用完,氧气瓶最少应留有大于1Mpa剩下压力,而乙炔气瓶中剩下压力不应小于0.1Mpa。五、其它安全要求1、不要在水泥地上进行焊、割,必需时工作物下垫铁板,以防水泥飞溅伤人。2、工作结束或离开现场后,必需关闭割炬并放好,且必需立即关闭氧气、乙炔气瓶,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整理好橡胶皮管,灭绝火种,并清扫工作现场。机 电 管 理 部 便 函机电技术字第2号电、气焊使用安全管理要求各单位:近期发觉各单位在电气焊作业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为确保安全生产,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特对电、气焊现场作业做以下要求,要求各
8、单位认真组织学习。一 、 通用要求1、必需严格根据电、气焊相关安全作业规程进行操作。2、使用电气焊修理机电设备时,必需注意机电设备外壳有没有良好接地,以防操作者触电;带电设备严禁进行焊割作业。3、焊、割储存过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容器,必需先根本清洗,将盖打开,不然不准进行焊、割。4、在焊接储存过有毒物品容器内及通常金属容器内作业,必需加强通风方法,必需时可佩戴防毒面具,并有些人监护方能作业。5、不准焊、割密闭和内有压力(液体和气体)容器。6、不准在装有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容器场地周围和储有易燃、易爆物品室内进行焊割作业。7、高空作业要扎好安全带或设脚手架。二、电焊安全管理要求1、电焊机外壳,必需
9、接地良好,其电源装拆应由电工进行,一次线长度不得超出5米。2、电焊机设单独开关,开关应放在防雨闸箱内,拉合时应戴手套侧向操作。3、焊钳和把线必需绝缘良好,连接牢靠。更换焊条应戴手套,潮湿地点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4、在密闭金属容器内施焊,容器必需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应有些人监护5、不得用钢丝绳或机电设备替换零线,全部地线接头,必需连接牢靠。6、更换场地移动把线、移动电焊机时,应切断电源,并不得手持把线爬高攀登。7、焊接容器内或作业地点较潮湿时,作业前应采取必需绝缘防护方法和专员监护方能作业。8、打火前必需戴好电焊帽,并要告诉辅助人员躲避孤光。在清除铁锈或熔渣时应戴好防护眼镜。9、雷雨时,不
10、得进行露天焊接作业。10、施焊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11、工作结束,应切断电源,检验操作地点,确定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三、气焊、割安全管理要求1、操作前,必需确定作业现场无易燃易爆物品,乙炔气瓶、氧气瓶及橡胶软管接头、阀门及紧固件应紧固可靠,不准有松动、破损和漏气现象每个月利用肥皂水检验一次漏气,严禁使用明火检漏。2、氧气瓶、乙炔气瓶必需配置防震圈(2个/瓶)且氧气瓶和乙炔气瓶之间距离应大于5米,严禁乱搬气瓶;氧气瓶、乙炔气瓶和明火距离应最少为10米。3、严禁将氧气瓶、乙炔发生器靠近热源和电源箱;并不得放在高压线及一切电线下面;切勿在强阳光下爆晒;应放在操作工点上风
11、处,以免引发爆炸。氧气瓶、乙炔气瓶和焊、割炬(也称焊、割枪)间距应在10m 以上。4、氧气瓶应直立放置,设支架稳固,预防倾倒。5、乙炔瓶必需立放,严禁横、躺、卧以免丙酮流出,引发燃烧爆炸。6、乙炔气软管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生脱落、破裂、着火时,应将割炬火焰熄灭,然后停止供气;氧气软管着火时,应快速关闭氧气瓶阀们,停止供气,严禁用弯折软管方法消除氧气软管着火,乙炔气软管着火时,可用弯折着火点供气端一段胶管方法将火熄灭。7、开启气瓶阀门时,要用专用工具,动作要缓慢,操作者面部不要面对减压阀,但要仔细观察压力表指针是否灵敏正常,减压后压力应该在压力表绿色指示范围内。8、气瓶设备管道冻结时,严禁用火烤或用
12、工具敲击冻块;氧气阀或管道应用40温水溶化。9、使用前,应检验割炬射吸能力、各连接处密封情况。10、点火时,先微开预热氧阀,再开乙炔气阀,快速用电子枪点火,调整火焰,待工件预热至燃点,再开高压切割氧进行切割。开启时不应过猛,以防喷射出熔融铁水。11、当割炬因为强烈加热而发出爆鸣声时,必需立即关闭乙炔气阀门,并将割炬放入水中冷却。注意最好不要关氧气阀。12、熄灭火焰时,应先关切割氧,再关乙炔气和预热氧气阀门。操作中如发生回火,应立即关切割氧气阀,再关乙炔气阀和预热氧,待割炬冷却后,方可继续使用。13、割件表面切割前应先清除氧化皮及油污等,以防氧化皮剥落分离时伤害眼睛和阻塞割嘴,产生回火。14、氧气瓶中氧气乙炔普气瓶中乙炔气严禁全部用完,氧气瓶最少应留有大于1Mpa剩下压力,而乙炔气瓶中剩下压力不应小于0.1Mpa。15、不要在水泥地上焊、割,必需时工作物下垫铁板,以防水泥飞溅伤人。16、工作结束或离开现场后,必需关闭割炬并放好,且必需立即关闭氧气、乙炔气瓶,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整理好橡胶皮管,灭绝火种,并清扫工作现场。 机电管理部二一三年四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