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样本.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427010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5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样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样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样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青岛市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物联网经过感知、通信和智能信息处理,可实现对物理世界智能化认知、管理和控制,已成为当今全球信息技术竞争关键点和制高点,被世界公认为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以后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物联网产业被国家正式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紧推进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和产业发展,不仅是优化青岛产业结构、培育新经济增加点、拉动现代服务业、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科学可连续发展迫切需要,也是深入改善民生、构建友好社会肯定选择。依据国家发展战略和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特制订青岛市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一、 发展背景(一) 物联网及产业组成 “物联网”是一个由感知层

2、、网络层、应用层共同组成庞大社会信息系统,其感知层经过智能卡、RFID(电子标签)、识别码、传感器等负担着信息采集功效;其网络层经过无线网、移动网、固网、互联网、广电网等负担信息传输;其应用层则完成信息分析处理和控制和决议,和实现或完成特定智能化应用和服务任务,以实现物/物,人/物之间识别和感知,发挥智能作用。物联网是一个包含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社会和生活各个领域无所不包庞大产业链,关键包含围绕整个产业链硬件、软件、系统集成和运行服务四大领域,由各类传感器、芯片、标签、读写设备、制造装备、通信设备、传输网络、终端产品、数据存放处理、中间件、应用软件、系统集成、信息安全和应用服务等产业组成。物联网

3、产业链庞大且复杂,并伴随行业应用发展将会发明出更多技术和产品,为相关产业带来巨大商机。(二) 中国外发展形势目前,物联网已成为推进全球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新引擎。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把物联网产业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主动开展物联网技术研究、标准制订,加紧推进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美国IBM企业提出以物联网为基础“智慧地球”计划得到奥巴马政府主动回应,将物联网列为 “2025 年对美国利益潜在影响关键技术”之一,其在物联网产业上优势正在加强和扩大。欧盟是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推进者,出台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提出了十四项物联网行动计划;10月,欧盟委员会以政策文

4、件形式对外公布了物联网战略,提出要让欧洲在基于互联网智能基础设施发展上领先全球。日本在提出“U-Japan”和“I-Japan”战略中,确定物联网是其发展关键,战略目标是实现不管何时、何地、何物、何人均可连接“泛在网络”社会,实现以国民为中心数字安心、活力社会。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也前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物联网、泛在网络等方面发展计划和战略计划,目标在于强化产业优势和国家竞争力,抢占物联网产业先机。中国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物联网相关领域研究,在部分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突破,形成了一定产业规模,并在国际标准制订工作中争得了一定话语权。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汇报中提出,“加紧物联网研发应用”,“

5、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和政策支持”。国家工信部已将物联网计划纳入到“十二五”计划,正在主动研究推进。由工信部、科技部等11个部委和相关组织机构组成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在北京成立。江苏、上海、北京、成全部、无锡等地相继出台物联网发展计划或行动方案,提出了物联网产业发展方法和目标。二、 青岛市物联网发展现实状况分析(一) 发展现实状况1.物联网应用可圈可点。多年来,青岛市前后开展了物联网技术在工业生产、现代物流、港口管理、车辆管理、轮胎生产、养殖管理、智能电网、正确农业、家电产品等很多领域应用,产生了良好示范作用和应用效益。海尔集团建立起中国第一条大规模应用RFID数字化生产线;青岛港基于R

6、FID、传感技术等实现了对闸口、车辆、货物、堆场有效管理;海信网络科技企业作为中国智能交通领域骨干企业,拥有一批智能交通领域物联网技术和产品结果;在融合RFID和胎压感知等很多技术手段数字化轮胎方面,软控股份在国际上占有领先地位。,海尔家电融合物联网技术,首先推出了物联网洗衣机、冰箱、空调等终端产品,加速了物联网在民用市场推广普及。2.物联网产业基础很好。经过多年发展,青岛市现在已拥有一批物联网领域企业、科研机构和第三方组织,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产业能力和质量得到逐步提升。在物联网企业集群方面,拥有海尔、海信、澳柯玛、软控股份、青岛港、东软载波、中电集团22所、中科恒信、金弘测控、电子研究所、中

7、科英泰、康富、零点电子、海大新星、信驰电子等一大批物联网研发和应用领域骨干单位。建立了包含芯片设计制造、电子标签封装、传感器制造、读写设备研发、软件/中间件、嵌入式软件和硬件、设备销售、系统集成、网络服务、第三方服务等步骤物联网产业链结构。3.物联网发展环境逐步形成。,本市被国家金卡办确定为国家金卡工程RFID试点城市,被国家相关部委确定为金卡工程、企业基础信息交换、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试点城市。信息产业已成为本市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青岛市前后被各部委授予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青岛)通信产业园和国家(青岛)家用电子产品产业园。,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和

8、省无线城市试点, 获批建设国家数字化家电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等。物联网产业发展环境和基础体系日趋完善。4. 物联网发展创新支撑体系不停完善。到现在,青岛共拥有3个山东省RFID工程技术中心,依靠海尔集团设置了中国RFID产业联盟海尔开放试验室。,成立了青岛市射频识别(RFID)技术及产业促进会,建成了青岛市RFID试验室。在物联网家电领域,拥有“数字化家电国家关键试验室”、“数字家庭网络国家工程试验室”;在数字化轮胎方面,拥有“国家轮胎工艺和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机构。物联网领域第三方机构和组织,成为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有生力量,曾数次参与国家RFID技术白皮

9、书、科技部RFID项目计划等工作,并和国家RFID产业联盟、麻省理工大学Auto-ID试验室、欧姆龙、NEC、Intel等中国外组织和企业开展了广泛技术交流和市场所作。5.扶持政策成效显现。“十一五”期间,青岛市前后投入上亿元资金,用于RFID技术研发、RFID应用示范、终端产品研发、一卡通工程、物联网系统集成处理方案、嵌入式软硬件、集成电路设计、第三方服务平台等科技、产业项目标扶持,设置了物联网专题资金,推进物联网相关产业发展。前后围绕物联网6大应用领域,完成了20多项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工作。市政府前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信息产业和新兴产业政策和指导意见,包含相关加紧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意见、

10、相关推进信息技术新兴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相关加紧青岛市高端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等。市政府对信息产业、新兴产业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促进了物联网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二) 存在关键问题1.总体实力较弱。尽管青岛现在有众多企业开始涉足物联网领域,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实力单薄,缺乏以物联网为主营业务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产业集群,产业联动效应不足。2.产业链组成不完整。企业对物联网产业链上游产品研发和投资建设不足,大部分企业仅从事RFID标签设计封装、读写器及中间件研发和应用集成业务,缺乏物联网关键技术和关键元器件研发制造产业步骤,产业形态较为单一。3.人才匮乏。青岛缺乏高层次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研发机构和研究人员;以

11、企业为主体创新体系还未建立起来,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物联网产业发展所需高端人才紧缺。4.应用深度和广度不足。尽管物联网技术已在本市相关领域得到初步应用,但应用面不够广、规模不够大、应用层次偏低,进展缓慢,还未形成以应用促产业发展态势。5.发展环境有待深入优化。总来看,本市现在针对物联网产业引导和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对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和资金倾斜较其它优异城市仍有较大差距;推进物联网发展良好气氛还未形成。(三) 比较优势分析1.拥有良好网络基础设施。多年来,青岛市已基础建成以光缆为主,以卫星、微波、海缆为辅,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网络智能化为一体,覆盖全市并通达市区乡镇立体通信网

12、络,已经含有大规模服务能力数据中心,并拥有多个强大计算能力高性能计算平台,网络基础设施处于中国城市优异行列。2.含有庞大信息产业规模。全市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成2130亿元,拥有海尔、海信、澳柯玛、阿尔卡特-朗讯等著名企业。庞大产业规模、健全科技创新转化和融资体系和强大研发制造能力,为打造完整物联网产业链条奠定了坚实基础。 3.龙头企业集团和市场需求迫切。多年来本市高端家电、橡胶轮胎等产业和服务发展迅猛,海尔、海信、软控股份等大企业意识超前,利用物联网技术改造现有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决心大、行动快、技术贮备好、需求迫切。4.很好技术和产业基础。在智能交通、数字家庭、智能电网等物联网技术关键应

13、用领域,含有良好产业基础和应用基础,拥有海信网络科技、海尔软件、东软载波等中国外该领域龙头骨干企业。5.优越区位优势。青岛地处东北亚经济区,是中国关键经济中心城市、山东半岛“龙头”城市和拥有著名品牌最多城市,含有很强经济辐射能力。青岛又是著名旅游城市,资源条件比很好,含有良好商务环境优势,区位优势突出。三、 总体思绪和工作标准(一) 总体思绪根据青岛市委、市政府“转方法、调结构”和建设创新型城市战略布署,立足青岛实际,以培育形成战略新兴产业为目标,遵照“抓应用、促产业”基础思绪,把物联网技术在各领域推广应用作为关键,发展一批含相关键竞争力物联网产品和项目,推进产业创新和关键技术研发,催生物联网

14、新型应用,以物联网广泛应用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起新经济增加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民众生活品质。(二) 工作标准1.政府主导,优化环境。抓住产业发展有利时机,充足发挥政府在产业早期主导推进作用,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和投资力度,发明市场空间,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加紧应用和产业发展速度。2.着力应用,带动产业。立足于青岛市产业发展需要,“抓应用、促产业”,把利用物联网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产业发展战略关键,研制新型终端产品,强化推广应用,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3.创新发展,提升能力。立足应用创新,突破制约应用和产业发展关键关键技术,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突出企

15、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和自主品牌,着力提升自主创新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4.合理布局,促进集聚。依据各区市产业基础,合理定位产业布局,充足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把产业集聚作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路径, 坚持引进和培育相结合,加紧产业向优势区域和关键园区集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深入延伸完善产业链,形成含相关键竞争力产业集群。 5.开放合作,公平竞争。以开放姿态,充足整合中国外资源,把扩大中国外合作作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加强技术合作,放开市场资源,引导投资方向,优化竞争环境,打造适合物联网发展“产业生态圈”,培育国际化产业配套体系,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地参与国际

16、分工。四、 发展目标、关键及区域布局(一) 发展目标关键培育、扶持一批在中国外含有一定影响力物联网产业龙头企业;在战略终端产品制造和服务等方面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型产品和处理方案;深入完善物联网感知、传输、应用服务等产业链条,产业总体竞争力显著提升;主动参与物联网国家、行业标准制订;逐步完善物联网产业发展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到,争取青岛市物联网产业产值达成330亿元;物联网技术研发及产业部分领域走在全国前列,逐步形成 “点、线、面”多层次应用格局,关键行业示范应用效益显著,关键示范区域公共服务能力和民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努力争取五年内将青岛市打造成为国家级“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和“物联网

17、终端产品制造基地”。(二) 发展关键发挥政府引导推进作用和企业主体地位,关键攻关五项关键技术,突破四大产业关键,加紧形成相对完备物联网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1.技术关键以制约本市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技术微弱步骤为关键,着重围绕RFID技术、WSN和新型传感器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络技术、应用系统集成技术等,开展科技攻关和产品研发,突破关键关键共性技术,支撑产业自主发展。2.产业关键着力高端制造,大力发展物联网战略终端产品制造和服务产业。借助应用示范工程,着重发展物联网应用处理方案系统集成产业。面向现代服务业,培育含有创新商业模式第三方物联网服务运行产业。围绕RFID、无线传感器产业链,

18、扶持推进RFID特种标签、超高频RFID读写设备、新型传感器、无线传感网络等产品研发和制造产业。(三) 区域布局依靠青岛各区市产业特色、科技基础、区位条件和资源环境等要素,加紧物联网应用示范区、产业聚集区、终端产品制造基地、特色产业示范园建设和发展,深入提升物联网产业集聚度和整体竞争力,将青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基地。1.在市南、市北、四方、崂山和高新区发展物联网应用示范区。基于市内各区区位优势、基础设施优势和资源优势,围绕建设“感知青岛”目标,关键打造青岛市物联网应用示范区。关键围绕公共服务和民生工程,从智能交通、旅游服务、数字城管、安全监控、数字医疗等多个领域,开展较

19、为全方面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营造愈加友好社会生活和工作环境,提升青岛市城市商务环境和综合竞争力。2.依靠黄岛区产业基础建设物联网战略终端产品制造基地。依靠黄岛区青岛国家数字化家电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青岛)家用电子产品产业园等园区和海尔、海信、澳柯玛等优势企业,关键布局物联网战略终端产品设计和制造产业。引进、培育医疗健康感知类、多功效移动通信终端等产品研发制造企业,拉动相关配套企业向该区域集聚,逐步打造成为中国关键物联网战略终端产品研发制造基地,在中国外物联网产业分工和布局中占有突出位置。3.发挥崂山区物联网产业优势发展物联网产业聚集区。结合崂山区科技城发展计划,依靠崂山区内海尔信息产业园

20、、国家(青岛)通信产业园、崂山区软件园等园区,和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海尔集团、海信网络科技、海尔软件、歌尔声学、中科英泰、金弘测控、中科恒信、信驰电子、联通IDC等企业,数字家庭网络国家工程试验室、中国RFID产业联盟海尔开放试验室等研发机构,将崂山区打造成为青岛市物联网产业聚集区。依据崂山区科技城发展计划和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在中期或远期计划中可建设物联网创新园等园区,全力打造物联网新兴产业,并培育成为崂山区支柱产业之一。4.在全市打造一批物联网提升传统产业特色示范园。以推进物联网技术在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橡胶轮胎和商业服务等传统产业中应用为关键,依靠市北、

21、四方、李沧、城阳、胶州、胶南、平度、即墨、莱西等区市在特色经济、传统工业、物流运输、现代农业等方面基础,发挥物联网骨干企业在技术、产品、市场、网络等方面优势,大力推广物联网技术应用,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示范和带动作用显著物联网示范园区,推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走产业高端化道路。五、 关键任务“十二五”期间,围绕培育物联网战略新兴产业目标,实施涵盖“实施七大领域应用示范、推进七个方向关键项目、开展五项关键技术攻关和建立五个创新支撑机构”等内容青岛市“物联网推进计划”,逐步形成本市“点、线、面”多层次物联网应用示范格局,建立起完善物联网发展支撑体系,推进物联网产业可连续发展。(一) 实施7大领域物

22、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拉动产业快速发展1. “智能交通”领域面向城市交通、轨道交通,推进物联网技术在车辆监测、交通诱导、车位引导等领域应用。着重建设城市道路智能化控制系统、交通流量实时监测和动态诱导系统、不停车收费系统、停车场智能诱导和车位管理系统、交通信息互动公布公共服务平台等,以达成降低拥堵、降低排放目标,促进人、车、路三者友好统一,拉动智能交通产品和装备大规模产业化。2. “数字家庭”领域以“三网融合”、数字家庭发展为契机,大力推进数字家庭、数字小区物联网应用,构建智能化家庭、小区生活环境,实现家庭中家电互联互通和远程访问、安防控制、电子商务、健康服务、互动娱乐、远程教育、能源管理等,实现小

23、区智能化车辆管理、物业管理、安防监控、应急服务等,拉动数字家庭终端产品制造产业,催生新型服务产业。3. “食品安全”领域立足民生工程,在食品追溯、食品安全、食品质量控制等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借助RFID、二维码技术等标识手段,搭建食品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对食品生产、流通等步骤全过程智能化监控,有效追溯食品生产、运输、储存、消费过程全生命周期信息,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保障食品质量,改善民生。4. “城市公共管理”领域结合青岛市重大工程建设,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城市安全、环境监测、水资源监测、建筑能耗检测、数字园林、智能电网、数字城管、危险品管理、应急管理等领域应用示范;针对地铁、隧道、机场等重大

24、基础设施管理和档案馆、智能楼宇等场所管理需求,深入开展物联网应用,构建智能化物联网络,及早发觉隐患,提升对城市公共资源管控水平和服务能力。5. “现代物流”领域围绕智慧港口、多式联运、冷链物流等,着力推进物联网在大型物流企业、大型物流园区现代物流运输管理应用,打造高效物流体系。针对仓储管理要求较高关键领域,如粮库、冷藏库、立体库等,开展仓储传感网应用,提升对仓储环境感知和监控能力、数字化仓储管理水平,打造更为强大现代物流体系。6. “正确农业”领域立足青岛特色农业资源,抓住青岛举行世界园艺博览会契机,开展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养殖示范基地、品牌农产品生产基地应用示范,建立农业生产正确化和

25、智能化系统,实现对生长环境参数、关键设备监测和控制;并借助智能数据处理平台,认知生产管理方法和农产品质量影响规律,指导农业生产,拉动现代农业发展,实现正确农业技术和装备国产化。7. “生产制造”领域统筹两化融合,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工业生产制造、资产管理、工厂管理、售后服务等领域大规模应用,改善、优化工业生产过程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系统;提升从产品装配、检验、配送、到售后维护等多步骤正确化管理水平;实现对人员、货物、设备、资产、能源等企业要素全方面协同管理,提升企业精益制造能力、自动化水平和企业运作效率和效益。(二) 推进7个关键方向物联网产业项目,提升发展质量1.物联网战略终端产品制造和产业化结合

26、青岛市产业特色和“三网融合”契机,着力高端制造,针对数字家庭、三网融合、智能电网、智能交通、医疗健康服务等物联网应用需求,推进物联网技术在产品升级换代中应用和物联网战略终端产品研发制造,研发并产业化20个以上物联网终端产品,形成包含芯片设计、传感器、软硬件产品、制造装备、服务平台等物联网上下游产业链。借助物联网战略终端产品,促进产品和网络深度融合,培育创新型物联网产品服务运行模式,形成新型物联网终端产品服务产业。到“十二五”末,终端产品制造和服务产业产值超出200亿元。2.多功效移动通信终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抓住“无线城市”发展契机,围绕产品防伪、食品追溯、手机钱包、物品跟踪、旅游服务、社会监管

27、等物联网应用,融合RFID、读写器、二维码、GPS、位置服务、智能感知、应用软件等技术和手段,研发适合多应用领域、融合多功效移动通信终端产品,开发适合于移动通信终端嵌入式超高频读写模块等配套产品,满足身份识别、物品识读、电子信息交换等物联信息采集和管理需求,形成覆盖电子标签、传感设备、读写模块、中间件开发、测试验证、产品制造、系统集成等步骤移动通信终端产品产业链。到“十二五”末,移动通信终端产品及相关配套模块制造和服务产业产值达30亿元。3.RFID特种标签、读写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立足高端制造,围绕RFID产业链,加强自主创新,推进关键技术研发。深入推进RFID天线设计、标签封装、特种标签

28、生产、超高频读写设备、工业级读写器和RFID中间件研发生产。引进、培育大型RFID相关产品制造企业,构建RFID产业链,壮大RFID产业。到“十二五”末,实现RFID高端制造产业产值20亿元。4.新型传感器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结合物联网感知层面应用需求,引进中国外创新团体和高端人才,关键突破新型传感器关键技术、单元产品和集成系统研发设计制造瓶颈,大力发展低功耗低成本微传感器、基于MEMS技术智能传感器、水下传感器产品研发和制造,着力推进无线传感器节点研发生产和无线传感网络系统研发,实现微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传感网产业链构建和产业化,拉动本市半导体、新材料、集成电路、自动控制等产业发展,提升青岛优异

29、制造研发水平和产业质量。到“十二五”末,实现新型传感器和传感网产业产值20亿元。5.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处理方案研发和产业化面向智能交通、城市公共管理、民生工程、工业生产、海洋遥感遥测等物联网关键应用领域,扶持、培育、引进一批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处理方案系统集成商,研发形成一系列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物联网应用软件产品和系统集成处理方案,加速物联网技术实际应用,促进物联网技术深入研发,拉动RFID、传感器、嵌入式软硬件、无线通信、基础软件等产业发展,打造青岛物联网应用产业集群,促进“两化”融合,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到“十二五”末,实现系统集成产业产值40亿元。6.区域性物联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立足区域性物联

30、网络构建,整合电信运行商资源,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各方联动、第三方服务商跟进建设发展模式,关键推进地域、行业、大型企业10个大型物联网ONS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企业、行业、区域物联信息解析和共享利用。充足调动第三方社会资源,开展物联网公共资源共享平台、物联网信息交换平台、传感网信息管理平台等3类共性基础支撑平台建设和运行,提升物联网资源整合能力,研发形成一系列基础支撑软件产品和中间件产品。建立物品、设备注册机制,出台物品解析和共享访问标准、设备及感知信息接入标准,打好物联网应用基础,催生基础设施运行服务产业,物联信息服务产业产值达10亿元。7.第三方物联网服务运行平台建设和应用服务在互联网和

31、物联网融合领域,充足利用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中心等资源,面向多领域、多行业,促进物联网服务和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业、售后服务产业等业态融合,培育、推进无线传感信息云存放和应用服务、特定领域云计算平台服务、安全认证服务、第三方可信计算环境服务等平台建设。创新商业模式,激励“网业分离”建设运作模式,开展网络接入、接口规范、访问控制、数据操作、信息安全等技术标准和规范研究和应用服务,加速物联网和互联网融合。引进、扶持多领域应用服务商,形成产业集聚,主动探索、培育、壮大含有创新商业模式第三方物联网运行服务产业,使其成为物联网产业关键组成部分和增加引擎。到“十二五”末,实现物联网应用服务产业新增产值达10

32、亿元。(三) 开展5项物联网关键技术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1.RFID及应用技术着重攻关基于不一样应用对象超高频和微波频段RFID 标签天线设计技术、标签芯片安全加密算法及其实现技术、特种标签封装关键技术、多标签防冲突和多读写器防冲撞技术、RFID 和传感器集成融合技术等。研发超高频(UHF)读写器关键模块、RFID应用中间件、适适用于实时定位RFID软硬件等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加强RFID在公共管理、现代物流、优异制造等领域应用技术和标准规范研究,形成系列软硬件和集成处理方案。2.WSN及新型传感器技术面向大规模、无线、自组织、无基础设施支持等特征无线传感网建设需求,着力突破无线传感节点组网

33、和协同处理技术、网络容错设计技术、节点定位技术、安全设计技术、网络拓扑控制技术、多传感器信号检测和信息融合技术等。关键研究各类物理、生物(化学)传感器及海洋监测高性能传感器设计和制造技术;研发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微传感器、基于MEMS(微电机系统)智能传感器和微系统产品。3.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基于低成本、低功耗和对等通信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需求,着重针对Wi-Fi、蓝牙、UWB(超宽带)、Zigbee、NFC(近距离通讯)、高频RFID等通信手段,研究面向多应用领域信源编码、防冲突机制、传输协议、移动应用等技术,突破短距离无线通信和RFID、微传感器集成应用技术,研发相关接入网关设备、嵌入式

34、终端设备,形成一系列短距离无线通信应用终端产品。4.物联网络技术针对物联网络层面,研究区域性物联网、企业级物联网基础设施体系构架技术,着重突破大型ONS平台设计和实现技术、物体标识解析和访问控制技术、服务发觉和搜索技术、组网和协同管理技术、网络安全和信息加密技术和物联设备设施注册管理技术等。加强基于物联网络接入管理、应用管理、运维管理、运行服务等领域研发,形成相关协议、标准和服务模式等。5.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技术针对物联网关键应用领域,研究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网络综合集成技术、实时感知和自动控制集成技术、适于多领域感知数据云存放和智能处理技术。依据行业应用特点,研发采集终端、应用管理软件、数

35、据库、服务平台等多领域处理方案和集成应用技术,形成面向特定领域一系列软硬件产品或服务平台。(四) 建立5个物联网创新机构,完善支撑体系根据“政府主导、整合共享”标准,加强和中国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和物联网龙头企业科技产业合作和交流,采取引进、合作、培育等方法,建立青岛市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研发机构,健全第三方中介服务组织。1.青岛市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靠软控股份、海尔集团和中科恒信省级RFID工程技术中心、中国RFID产业联盟海尔开放试验室、数字化家电国家关键试验室、数字家庭网络国家工程试验室、青岛市射频识别(RFID)技术及产业促进会等物联网创新平台资源,整合中国外物联网技术和产业资源,充足

36、利用各方研发力量、技术结果、人才优势、产业特点,组建青岛市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置开放试验室。着力攻关物联网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技术,围绕发展关键,研发支撑产业快速发展物联网软硬件产品,推进物联网应用示范,加速科技结果产业化。紧紧围绕本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特色和需求,加紧制订符合区域发展需求物联网技术规范,建立健全标准体系,为物联网终端产品研发和应用开发提供标准规范支持,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2.青岛市物联网协会联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通信运行商等各方机构,成立青岛市物联网协会。加强物联网技术交流、技术培训、产业预见、产业链分析、标准研究和产业咨询服务等方面工作,协调制订物联网行业市场和自

37、律规范,主动开展物联网服务认证、项目评定、行业交流、招商引资等活动,建立符合国际规则创新型物联网服务组织。3.青岛市物联网技术创新和应用推进中心联合电信运行商、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园区、龙头企业等社会各方资源力量,以其中一方为主导,建立青岛市物联网技术创新和应用推进中心,以“引导产业发展,推进技术创新”为宗旨,搭建包含物联网产品展示、应用技术方案展示、科技结果展示、物联网示范应用等内容物联网应用和产业推广平台,全方面系统地展示物联网发展现实状况和趋势,加紧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步伐。 4.青岛市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服务人才培训中心依靠青岛海尔软件和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整合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多方

38、资源,成立青岛市物联网技术和应用服务人才培训中心,并建设成为物联网新技术推广和应用、科技创新和创业人才培养和面向社会进行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中心将集教学、实训、学习、演示、研发、设计、生产、体验等功效于一体,包含物联网技术体验中心、物联网技术应用创新中心及物联网技术专门人才实训中心等功效区,为青岛地域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和培训平台。5.青岛市物联网信息安全测评和认证中心依靠政府、中国海洋大学、软件测评中心、以太科技、中科恒信等组织和企业,面向物联网信息感知、数据传输、计算处理和系统应用等多个层面,分析制约物联网产业发展安全原因,建立面向物联网应用领域安全测评和认证中心。充足调动应用方、第三

39、方资源、政府监管等各层面主动性,努力建设覆盖多步骤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包含身份认证、节点认证、安全隐私、加密机制、审计追踪、态势分析和预警等,逐步构建形成保障物联网产业良性发展保障方法和安全环境。六、 保障方法(一) 建立政府、中介机构和企业三个层面协调推进机制在政府层面,建立青岛市推进物联网工作领导协调小组,深入增强全市各部门、各区市对推进物联网工作认识和主动性,充足利用政府相关部门掌握政策、资金和市场等资源,协力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在中介机构层面,依靠物联网协会和物联网产业发展教授委员会等,对全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计划、产业布局、关键项目、应用工程提供咨询等全方位服务。发挥协会沟通、咨询、中介、

40、服务作用,整合社会资源,搭建政府和企业桥梁。在企业层面,建立物联网产业联盟,促进物联网企业合作交流,协同推进产业化示范项目,开拓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市场。(二) 设置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重大专题依据实际需要,市财政安排专题资金,关键用于关键技术攻关、产业关键项目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园区建设和产业创新机构建设等。专题资金关键用于扶持物联网关键产品研制和产业化,培育含有创新商业模式运行服务企业,投资建立支撑物联网发展基础设施和共性基础支撑平台,资助开展物联网关键领域应用示范工程等。同时,设置产业企业扶持基金、创新团体扶持基金、关键园区建设专题资金;并结合各区市实际情况,建立多渠道专题资金扶持模式

41、;主动争取国家各部委资金及政策支持,培育一批物联网企业,推进物联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三) 出台多层面推进物联网产业支持政策和方法依据国家物联网战略计划情况,凭借青岛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高端产业机遇,借鉴中国其它省市发展思绪,加紧制订青岛市加紧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深入明确青岛市物联网产业关键、财政资源投入布署,科学界定物联网产业边界,出台相关产业扶持基金管理措施,建立多级联动推进机制。市经信、发改、科技、商务、财政和金融等部门,整合、出台扶持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题优惠政策和方法,研究制订吸引物联网领域大院、大所、大企业和行业领军人物优惠政策;出台政策激励青岛有条件企业、院所主动参

42、与相关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研究和制订。和此同时,加强和国家相关部委联络,争取国家关键项目、示范性园区落地青岛,为产业发展发明良好政策和体制环境。(四) 打造物联网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针对物联网应用瓶颈和技术难点,立足青岛实际,整合、优化现有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围绕服务于广大中小企业,关键打造服务于物联网产业五大服务平台,包含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和中介服务平台、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学科体系和人才服务平台,形成技术研发、公共服务、结果转化和产业化产业创新价值链。(五) 重视舆论引导,营造良好产业发展气氛由市政府相关部门联合举行物联网宣传活动,采取会展、讲座、网络、媒体宣传等多个形式,为企业做好扶持政策、税收、政府采购、担保、金融等激励产业发展政策解读,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参与物联网产业发展良好气氛。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