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长沙市长望浏宁四县2021年高三下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长望浏宁四县2021年高三下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明朝羊肉的没落李舒有一次看改编版的水浒传,记得是杜淳演的西门庆。勾搭潘金莲一折,王婆为他们置了一桌酒席,主菜是炖羊肉。导演还特地为这块羊肉预备了台词:娘子嫌这羊肉膻?小人却喜爱。最喜爱羊肉膻。这导演应当没有读过金瓶梅。金瓶梅里,西门庆吃羊肉的次数不算多,虽然西门府家中倒是常备,但多半都是给下人吃。第四十六回里,一碗烧羊肉是给唱曲儿的李娇儿的兄弟李铭吃的;给官哥儿
2、预备的寄名礼中虽有一脚羊肉,但哪里比得上四只鲜鹅,四只鲜鸡的排场大。我小时不大喜爱吃羊肉,只有在冬季,独爱一味带皮羊腩煲。羊肉带皮吃,好像只是南方习俗,我家中来了里下河地区(今苏中一带)的亲戚,见到羊肉带皮,都大惊失色。周作人的家乡绍兴也吃带皮羊肉,据他考证,韩熙载出访中原,中原人便问起了江南何故不食剥皮羊?由此可见,在五代时,江南便有带皮羊肉了。羊肉统治中国人的餐桌的年月,已在千年之前。礼记里明确规定,君主祭祀时,牛、羊、猪是必备,称之为大牢,这是只有国君和贵族们才有资格享用的肉食。大牢中,牛由于兼具劳动工具的地位,所以吃牛肉的机会便大大削减了。到魏晋之后,人们渐渐削减了家猪的饲养,羊肉开头
3、真正主宰中国人的餐桌。南北朝时期的洛阳伽蓝记曾写道羊者是陆产之最。唐代太平广记中有关肉类的记述总共105处,其中对羊肉的记载就有47处,而猪肉只有12处。宋朝皇帝对于羊肉的喜爱到达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最闻名的故事来自宋仁宗。宋史仁宗本纪说仁宗皇帝:宫中夜饥,思膳烧羊,戒勿宣索,恐膳夫自此戕贼物命,以备不时之须。想吃羊肉想到夜里睡不着,这也许对羊肉是真爱了。宋朝皇帝对于羊肉的需求的确很大,宋真宗时,御厨每天宰羊350只,仁宗时每天要宰280只羊,英宗时削减到每天40只,到神宗时虽然引进猪肉消费,但御厨一年消耗羊肉43万4463斤4两,而猪肉只用掉4131斤,还不及羊肉消耗量的零头。不过,到了西门庆
4、原型生活的明朝,羊肉已经不如过去那么金贵和流行。万历五年,羊肉1斤卖0.013两纹银,猪肉的价格则是0.018两纹银;到万历二十年,猪肉涨到0.02两,羊肉1斤则需要0.015两。金瓶梅中,羊肉只做了一回主角。那是在第五十六回,贫寒的常二找结拜兄弟西门庆借钱,西门庆踌躇半日,借了十二两银子,说是那日东京太师府赏封剩下的十二两银子,这句话颇让人想起红楼梦里凤姐借给刘姥姥的给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常二拿到钱回家,却听到常二嫂的咒骂:出去一日,把老婆饿在家里。于是赶忙取栲栳上街买了米和一大块羊肉回来。回家时,老婆在门口接转可见期盼之殷切道:这块羊肉,又买他做甚?常二笑道:刚才说了很多辛苦,不争这
5、一些羊肉,就牛也该宰几个请你。看到这对寻常夫妇的柴米文字,我突然鼻头一酸,半晌没说出话来。(选自意林2021年第14期)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杜淳导演特地为西门庆所吃的羊肉设计了台词。B. 中原人喜食剥皮羊肉,羊肉带皮吃为江南习俗。C. 在一千多年前,羊肉就开头统治中国人的餐桌了。D. 金瓶梅里羊肉只在第五十六回做了一回主角。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导演设计西门庆吃羊肉的场景推导出他没有看过金瓶梅的结论。B. 文章主要运用羊肉与猪肉的用量与价格对比论证了羊肉的宋盛明衰。C. 文章列举西门庆借钱给常二与凤姐借钱给刘姥姥的事实主要
6、是为反证羊肉的没落。D. 文章论证羊肉从统治中国人的餐桌到没落的变迁,主要是按历史时间挨次推动的。3. 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从五代时开头分化,中原吃剥皮羊肉,江南吃带皮羊肉了。B. 古代祭祀时大牢三牲中,羊的地位始终比猪的地位高。C. 贫寒的常二为慰劳妻子借钱买贵羊肉的情节深深打动了。D. 中国历史上的羊肉的兴盛和没落与时代和习俗的变迁有关。【答案】1. A 2. C 3. D【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力量。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扫瞄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
7、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杜淳导演错。结合文本内容记得是杜淳演的西门庆。勾搭潘金莲一折,王婆为他们置了一桌酒席,主菜是炖羊肉。导演还特地为这块羊肉预备了台词分析,是杜淳演的西门庆,导演还特地为这块羊肉预备了台词。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详细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其次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
8、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肯定区分,命题者常通过转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仔细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力量。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其次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规律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项,为反证羊肉的没落错误。结合文本内容贫寒的常二找结拜兄弟西门庆借钱,西门庆踌躇半日,借了十二两银子姥的给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分析可知,列举西门庆借钱给常二与凤姐借钱给刘姥姥的事实进行类比
9、,是为了突出西门庆的抠门小气。故选C。【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力量。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转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认真分析。A项,从五代时开头分化,中原吃剥皮羊肉,江南吃带皮羊肉了错误。结合文本内容由此可见,在五代时,江南便有带皮羊肉了分析可知,原文只说明在五代时,江南便有带皮羊肉了。B项,羊的地位始终比猪的地位高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君主祭祀时,牛、羊、猪是必备,称之为大牢,这是只有国君和贵族们才有资格享用的肉食到了西门庆原型生活的明朝,羊肉已经不如过
10、去那么金贵和流行。万历五年,羊肉1斤卖0.013两纹银,猪肉的价格则是0.018两纹银;到万历二十年,猪肉涨到0.02两,羊肉1斤则需要0.015两分析可知,文章只阐述了羊肉的兴衰而没有论证三牲地位的凹凸,再者在明朝羊肉就没落了,其价格就低于猪肉了。C项,贫寒的常二为慰劳妻子借钱买贵羊肉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常二拿到钱回家,却听到常二嫂的咒骂:出去一日,把老婆饿在家里。于是赶忙取栲栳上街买了米和一大块羊肉回来回家时,老婆在门口接转可见期盼之殷切不争这一些羊肉,就牛也该宰几个请你分析可知,常二不是为了慰妻而借钱,当时羊肉也比猪肉廉价。故选D。(二)有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11、,完成各题。材料一嫦娥四号探测器自1月3日顺当软着陆,成为第一个到达月球背面的地球访客以来,完成了中继星链路连接、有效载荷开机、两器分别、巡察器月午休眠及唤醒、两器互拍等任务。今日下午,科研人员通过鹊桥中继星遥控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察器顺当完成了互拍成像。地面接收图像清楚完好,中外科学载荷工作正常,探测数据有效下传,搭载科学试验项目顺当开展,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工程圆满胜利。至此,我国探月工程取得五战五捷,嫦娥四号任务转入科学探测阶段,着陆器和巡察器将连续开展就位探测和月面巡察探测。目前,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察器上搭载的科学仪器,包括科学家们特殊看好的低频射电频谱仪,都
12、已间续开头工作。(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1-11)材料二月球背面分布着大量的撞击坑、环形山,月面坎坷不平,地形起伏达6000米,可供选择的平坦着陆区特别少。嫦娥四号研制团队经过长达几个月的讨论分析,最终选定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作为预定着陆地点。冯卡门撞击坑是月球背面最古老的撞击坑之一,经过几十亿年的风化,已是相对比较平坦的区域。同时,科学家推想,该撞击坑由于历史悠久,可能留存了月球形成和太阳系起源的痕迹,有着很大的科学探测价值。但嫦娥四号的着陆区面积不到嫦娥三号着陆区面积的5%,要在这个小小的区域内精确着陆,最关键一步是精确选准其在绕月轨道上开头下降的初始点。而这个初始点距离月球背面高
13、度为15公里,从指令发出到着陆,只有短短720秒,嫦娥四号要经受主减速、快速调整、接近、悬停、避障等多个环节,由于速度快,飞行距离短,地面指令的上传速度跟不上嫦娥四号速度和位置的变化,稍有闪失嫦娥四号就有可能撞到山峰或者掉到坑里。为了应对这个挑战,嫦娥四号研制团队设计了新的自主导航掌握着陆的策略,实现了自主掌握、自主避障、自主选择抱负着陆地点。嫦娥四号要顺当完成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察勘察,还面临着地球与月球背面之间无法直接通信这一难题。为此,我国先于嫦娥四号放射了世界首颗地月中继通信卫星鹊桥号,担当起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和地球通信的任务。(摘编自焦点访谈文字版2021-1-11)材料三中国将连续实
14、施月球探测工程,突破探测器从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技术,2021年年底前后将放射嫦娥五号,实现区域软着陆及采样返回,完成探月工程绕、落、回的最终一步任务。后续还将放射嫦娥六号等月球探测器,按方案执行月球极区探测和月球南极采样返回等任务;嫦娥七号方案执行月球南极综合探测;嫦娥八号方案进行更多关键技术的月面试验,为共同构建月球科研基地进行探究。此外,中国方案在2030年前实施火星、小行星、木星探测等深空探测工程,估计2021年首次放射火星探测器,实施火星环围着陆巡察探测,后续还方案开展火星采样返回、小行星探测和木星系及行星穿越探测。(摘编自光明日报2021-1-15)材料四在航天科技的空间技术、空间
15、应用和空间科学三大领域中,从全球视角来看,近十年,我国的空间技术进展最为快速、取得成效最为显著,最为薄弱的是空间科学。中美航天5项核心空间技术实力核心技术美国中国大型运载火箭1967年首飞的土星5号,近地轨道运载力量140吨,胜利率13/132021年首飞的长征5号近地轨道运载力量25吨,胜利率1/2载人航天技术1962年首次进入太空,运载过536人进过太空,共计时长29000天2021年首次进入太空,运载过11人进过太空,共计时长200天空间站技术1973年首次建设,现拥有国际空间站2021年首次建设,现仅有试验室,无空间站月球探测技术1959年首次探测,约100个探测器,12人登月2021
16、年首次探测,4个探测器,无人登月深空探测技术探测过太阳、地球外七大行星、数颗行星卫星、数颗彗星、数十颗小行星、3颗矮行星,飞行最远的旅行者1号在太空飞行了41年,现离地200多亿公里飞掠1颗小行星,飞行最远的嫦娥2号在太空飞行了8年,现离地1亿多公里中美航天空间科学进展现状理论基础(相关学科领域核心论文第一名的前沿数单位:个)讨论手段领域领域前沿总数中国美国截止2021年中国美国化学与材料科学321212探测距离月球整个太阳系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12021物理学20211科学卫星数50180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1370综合政府活动(包括政策与经费支持力度、国际合作状况等)、人员和科研(航天科
17、研人才和宇航员人数、航天科研成果和在轨航天器数量等)、相关工业(制造和放射力量、地面操控和航天器自主力量等)等方面的状况,目前我国航天实力排名全球第四、仍处于其次梯队。(摘编自进展讨论2021年第9期)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察器组成,其主要任务是软着陆月球背面,进而开展就位探测和月面巡察探测。B. 月球背面地形非常简单,嫦娥四号的着陆区面积相当小,假如它在绕月轨道上开头下降的初始点稍有偏差,就有可能损毁。C. 为了克服地球与月球背面之间无法直接通信的难题,我国先期放射了世界首颗地月中继通信卫星鹊桥号,通信效果良好。D. 继探月工程
18、之后,我国将实施火星探测工程,估计2021年首次放射火星探测器,并一次性完成绕、落、回三大任务。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嫦娥四号工程的圆满胜利,标志着中国成为了世界首个能使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进行巡察探测的国家和首个实现了地球与月球背面测控通信的国家。B. 选定冯卡门撞击坑作为嫦娥四号预定着陆区,是由于该地区历史悠久,经过几十亿年的风化相对比较平坦,并可能留存了月球形成和太阳系起源的痕迹。C. 嫦娥四号探测器精确降落在月球背面冯卡门撞击坑预定着陆区,表明中国科学家已领先全面把握了探测器地外天体全自主导航掌握着陆和巡察探测技术。D. 近年来,我国航天科技取得
19、举世瞩目的成就,某些领域领跑全球,但相较航天强国无论是核心技术实力还是空间科学的理论基础和讨论手段,都存在差距。6.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我国航天事业要赶超世界航天强国应从哪些方面进行突破。【答案】4. D 5. C6. 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增加政策支持,增加经费投入等方式,为航天事业进展供应有力的政策和经费保障。加强国际合作,实现技术互补,共同进展。加强航天相关学科的科研人才和宇航员的培育,增加航天人才储备,为航天科技进展供应充分的人才保障。加强空间科学讨论和航天器(探测器)研制,解决我国航天科技理论基础薄弱和讨论手段滞后的状况。加强核心空间技术讨论和开发,进一步提高我国航天技术实力,为进展深空
20、探测供应雄厚的基础设施保障。加强航天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和遥感技术讨论,进一步提高地面操控力量和航天器自主掌握力量,为地外探测和深空探测提高有力的技术支持。【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力量。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认真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留意结合语境。D项,并一次性完成绕、落、回三大步理解错误。结合文本内容2021年年底前后将放射嫦娥五号,实现区域软着陆及采样返回,完成探月工程绕、落、回的最终一步任务中国方案在2030年前实施火星、小行星、木星探测等深空探测工
21、程,估计2021年首次放射火星探测器,实施火星环围着陆巡察探测,后续还方案开展火星采样返回、小行星探测和木星系及行星穿越探测分析可知,文中还说后续还方案开展火星采样返回。故选D。【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力量。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肯定区分,命题者常通过转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仔细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C项,表明中国科学家已领先全面把握了探测器地外天体全自主导航掌握着陆和巡察探测技术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但嫦娥四号的着陆区面积不到嫦娥三号着陆区面积的5%为了应对
22、这个挑战,嫦娥四号研制团队设计了新的自主导航掌握着陆的策略,实现了自主掌握、自主避障、自主选择抱负着陆地点嫦娥四号要顺当完成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察勘察担当起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和地球通信的任务分析可知,领先全面全自主文中无依据,文中也没谈到自主巡察探测技术。故选C。【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同学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以文本有关内容力量。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认真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认真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结合文本内容综合政府活动(包括政策与经费支持力度、国际合作状况等)分析,可以通过增加政策支持,增加经
23、费投入等方式,为航天事业进展供应有力的保障;结合人员和科研(航天科研人才和宇航员人数、航天科研成果和在轨航天器数量等)分析,可以从加强科研人才培育,加强空间科学讨论和航天器(探测器)研制等方面突破;结合相关工业(制造和放射力量、地面操控和航天器自主力量等)等方面在航天科技的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大领域中,从全球视角来看,近十年,我国的空间技术进展最为快速、取得成效最为显著,最为薄弱的是空间科学分析,可以从加强核心空间技术讨论和开发,加强航天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和遥感技术讨论,进一步提高地面操控力量和航天器自主掌握力量等方面突破。结合材料四内容中美航天5项核心空间技术实力中美航天空间科学进
24、展现状分析可知,加强国际合作,实现技术互补。(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围墙上的小岛夏花我家后面的高楼刚完工,对面又消失了一块工地。父亲就是这时候变了,他常对着围着工地的那堵墙发呆。一天他要我帮他把颜料全部搬到那堵墙边。他开头在墙上作画。父亲画得很投入,后来吃饭也让我送过去。父亲是个画家,始终都与众不同,母亲也没说什么。父亲画了一座岛,小岛被树林环绕,野花遍地,画中的海蓝,天也蓝,天上飘了几朵白云。没过多久,父亲弄来一只小船放在院子里。母亲这次唠叨不停,满腹牢骚,莫非他这是去航海旅行吗?无奈父亲什么也不说。我永久忘不了那夜,父亲叫醒我,我奇怪又兴奋地帮
25、他把船拖出去,很惊奇,我们一到那堵墙跟前,画上的海水便哗哗地荡漾着扩散开来,很快漫过我和父亲的双脚,父亲把船推到海里示意我上去,我可怕极了,后退着舍命地摇头,挥动手臂叫他回来。父亲最终看我一眼上了船,毫不迟疑地划远了。海水不知不觉地减退,收回。浆声渐微,父亲变成一个黑点沿着小岛转了弯,船尾的航迹消逝在空旷的海面上。一切恢复了原样,我的裤腿也干了。唯有地面上的低洼处还有几滩水在灯下闪着光。父亲消逝了,母亲几乎疯了。我不敢说出真相,可怕她以为我也疯了而受到更大的刺激。有好多次我站在那幅画前静静呼喊父亲,但他始终没有消失。对面的高楼竣工了。拆墙的那一天,我哭闹着阻拦,有人把我拉开了,小岛轰然倒塌的一
26、瞬间,一群鸟冲了出去,它们扑棱翅膀的声音甚至盖过了机器的轰鸣声。我想它们里面肯定有我的父亲。(选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6月15日)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以围墙上的小岛为题,既点明白故事发生的地点与串联情节的线索,又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阅读爱好。B. 围墙给了身为画家的父亲作画的机会,所以他常对着围着工地的那堵墙发呆,构思画一个小岛,装饰漂亮家院。C. 小说两次写到我的可怕,表现了我对变故的恐惊,对母亲健康的担忧,体现了我对至亲的肤浅之爱。D. 小说以小岛、小船与我的小家庭作为写作素材,实际上是以小见大,反映的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大环境、大现实与大问题
27、。8. 小说对母亲的描写着墨不多,但又不行或缺,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对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9. 小说情节进展过程中,奇幻与现实交替消失,这种奇幻的艺术构思有何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答案】7. B 8. (1)完善了家庭群象。母亲是一个一般家庭妇女的代表,与父亲、我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美妙的家庭。(2)衬托了父亲的形象。父亲画岛时她没说什么,理解丈夫;父亲弄来小船时她唠叨不停,不懂丈夫;父亲消逝后她几乎疯了,深爱丈夫。两个形象相互衬托,命运相互交织,突显了父亲的共性。(3)丰富了故事情节。母亲的默许、疑问和哀思,勾连着一家三人的感情变化,既示意了情节的走向,又使情节消失了分支。(4)突出了
28、小说主题。三人构成的完善家庭、和谐风景与美妙庭院被城市化的高楼破坏,突显了城市化进程与人、与自然的激烈冲突。9. (1)奇幻的场景拓展了小说的时空。父亲划船消逝在围墙上的小岛后面,以丰富的想象与大胆的虚构,拓展了生死的时空。(2)奇幻的情节增加了小说的神奇感。父亲画岛、思念父亲与围墙被拆的真实现实,同父亲在画中消逝、我在画前静静呼喊父亲及群鸟冲出的奇幻场景交叉消失,让情节更加曲折离奇,神奇莫测。(3)奇幻的场景烘托上人物形象。树林野花和蓝天白云的小岛、荡漾涨退的海水、浆声渐微的小船与扑棱翅膀的鸟鸣无不衬托出父亲的美妙形象。(4)奇幻的构思突显了小说的主题。画家父亲在小岛中奇幻消逝,一群鸟奇幻地
29、冲出被拆围墙,体现了我和父亲对美妙自然的憧憬,更有力地鞭挞了城市化进程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与毁灭,突显了小说的主题。【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力量。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B项,围墙给了身为画家的父亲作画的机会,所以他常对着围着工地的那堵墙发呆错误。结合文本内容我家后面的高楼刚完工,对面又消失了一块工地。父亲就是这时候变了,他常对着围着工地的那堵墙发呆分析可知,父亲发呆的缘由是家前家后建高楼对家
30、园风景的破坏。故选B。点睛:小说阅读的选择题考查的范围特别广泛,所涉及的考点有分析人物形象、梳理小说情节、概括小说主题、鉴赏表达技巧等,可以说是一种综合型试题。做好这种题目,既要通观全文,又要分析细节。首先要分析人物,明辨感情。小说中的人物是鲜活的,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会通过小说中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或爱或憎,或褒扬或贬抑。在选项中,命题人往往从褒贬错位、轻重失误的角度设置陷阱。然后依据情节,分析因果。在选项中命题人往往从强加因果、曲解原文、断章取义等角度设置陷阱,遇到这类选项,考生要结合相关情节认真推究小说的因果关系。借助要核对原文,明辨技巧,这道题时常考查表达技巧,在选项中,命题人
31、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小说进行赏析,一般会从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的角度设置陷阱。考生要对表达技巧的基础学问心中有数,精确推断小说是否采纳某种表达技巧。最终还要梳理内容,把握主旨,一篇小说中有情节设计、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多项详细内容,这些内容又都和主旨情感有关。命题人往往会在内容和主旨上设题。【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力量。本题主要考查文本次要人物。解答此类试题,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索:从侧面衬托(反衬)出主要人物的性格(形象);引出主要人物,推动情节的进展;贯穿全文,作为线索;示意(揭示)小说的主旨;次要人物假如是我,能增加故事情节的真实感。母亲的消失,和我父亲,构成
32、了完善的家庭群象。结合文本内容母亲也没说什么母亲这次唠叨不停,满腹牢骚,莫非他这是去航海旅行吗父亲消逝了,母亲几乎疯了等分析可知,父亲画岛时她没说什么,理解丈夫;父亲弄来小船时她唠叨不停,不懂丈夫;父亲消逝后她几乎疯了,深爱丈夫。衬托了父亲的形象,丰富了故事情节。结合我家后面的高楼刚完工,对面又消失了一块工地。父亲就是这时候变了,他常对着围着工地的那堵墙发呆对面的高楼竣工了分析可知,突显了城市化进程与人、自然的冲突,突出了小说主题。【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和表现手法的力量。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小说情节进展过程中,奇幻与现实交替消失,这种奇幻的艺术构思有何
33、好处,需要结合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情节进展、主旨表达等方面分析。结合父亲最终看我一眼上了船,毫不迟疑地划远了父亲消逝了,母亲几乎疯了。我不敢说出真相,可怕她以为我也疯了而受到更大的刺激。有好多次我站在那幅画前静静呼喊父亲,但他始终没有消失分析,拓展了小说的时空,以丰富的想象与大胆的虚构,拓展了生死的时空。结合我们一到那堵墙跟前,画上的海水便哗哗地荡漾着扩散开来,很快漫过我和父亲的双脚,父亲把船推到海里示意我上去浆声渐微,父亲变成一个黑点沿着小岛转了弯,船尾的航迹消逝在空旷的海面上小岛轰然倒塌的一瞬间,一群鸟冲了出去,它们扑棱翅膀的声音甚至盖过了机器的轰鸣声。我想它们里面肯定有我的父亲等分析可知
34、,增加了小说的神奇感。结合小岛被树林环绕,野花遍地,画中的海蓝,天也蓝,天上飘了几朵白云浆声渐微一群鸟等分析可知,衬托出父亲的美妙形象。结合海水不知不觉地减退,收回。浆声渐微,父亲变成一个黑点沿着小岛转了弯,船尾的航迹消逝在空旷的海面上小岛轰然倒塌的一瞬间,一群鸟冲了出去,它们扑棱翅膀的声音甚至盖过了机器的轰鸣声。我想它们里面肯定有我的父亲分析可知,体现了我和父亲对美妙自然的憧憬,鞭挞了城市化进程对自然生态的破坏,突显的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参知政事安仁子也。知平阳县。邻邑有大囚十数,破械
35、夜逸,杀居民,将犯境,尚宽趣尉出捕,曰:(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尉既出,又遣徼巡兵蹑其后,悉获之。知忠州,俗畜蛊杀人,尚宽揭方书市中,教人服药,募索为蛊者穷治,置于理,大化其俗。转运使持盐数十万斤,谭民易白金,期会促,尚宽发官帑所储副其须,徐与民为市,不扰而集。嘉祐中,以考课第一知唐州。唐素沃壤,经五代乱,田不耕,土旷民稀,赋不足以充役,议者欲废为邑。尚宽曰:土旷可益垦辟,民稀可益招徕,何废郡之有?(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而四方之民来者云布,尚宽复请以荒田计口授之,及贷民官钱买耕牛。比三年,
36、榛莽复为膏腴,增户积万余。尚宽勤于农政,治有异等之效,三司使包拯与部使者交上其事,仁宗闻而嘉之,下诏褒焉,仍进秩赐金。留于唐凡五年,民像以祠,而王安石、苏轼作新田、新渠诗以美之。徙同、宿二州,(河中府神勇卒苦大校贪虐,刊匿名书告变,尚宽命焚之,曰:妄言耳。众乃安。)已而奏黜校,分士卒隶他营。又徙梓州。尚宽去唐数岁,田日加辟,户日益众,朝廷推功,自少府监以直龙图阁知梓州。积官至司农卿,卒,诏赐钱五十万。(节选自宋书循吏传)【解释】蛊:传奇中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谭:通谈,与商谈。理:司法衙署,狱官。召信臣:西汉水利名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人。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
37、的一项是A. 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B. 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C. 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D. 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方书:本指记载药方的医书,本文是指赵尚宽公布的用来治疗蛊毒的药方。B. 官帑:国库里的钱财,也可借指国库,一般状况下是不能私自任
38、凭动用的。C. 考课:按肯定的标准,在肯定的年限内,对官吏进行考核,但不与嘉奖并行。D. 直龙图阁:宋代的荣誉官职,地位低于龙图阁学士、龙图阁直学士、待制。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赵尚宽处置突大事坚决周密。知平阳县时,邻邑有罪犯越狱害民,他准时布置尉兵出捕,接着又派徼巡兵监督尉兵,终将罪犯全部抓获。B. 赵尚宽很有化解社会危机的力量。他巧用药方治疗蛊毒,彻底追查放蛊人;坚决使用官帑垫付盐银,解除了盐银不足给百姓带来的困扰。C. 赵尚宽擅长从实际动身治理州县。他依据唐州历五代乱的状况,制定开垦旷地,招来流民的政策,三年之后,土地变得肥沃,增户万余。D. 赵尚宽
39、政绩满满,受到广泛赞誉。皇帝多次对他表彰赏赐,王安石、苏轼写诗对他表示赞美,老百姓对他感恩戴德,甚至置石像建生祠。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2)河中府神勇卒苦大校贪虐,刊匿名书告变,尚宽命焚之,曰:妄言耳。众乃安。【答案】10. C 11. C 12. A13. (1)贼人以为我们不能准时赶到,(所以)正处于懈怠慵懒的状态,这样正好简单捉拿。应当抓紧去,不要让他们散开,又去为非作歹。(2)河中府的神勇营的士兵苦于长官大校的贪欲残酷,刻印匿名布告谎称有变,赵尚宽下令烧掉布告,说:造谣的呢!。大家才安定。【解析】【10
4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力量。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图记,图章,用图形作的标志,不行分拆,排解A项。得是找到、获得的意思,应当和前面记断开,排解B项。三陂一渠是疏的宾语,不应当断开,排解D项。句意:于是查看地方志。找到议代召信臣(率民挖掘的)湖泊沟渠遗迹,于是增发兵卒重新疏通三处湖泊一处沟渠,浇灌农田万余顷。又指导百姓自发开挖数十条支渠,相互浇灌。故选C。【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把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学问的力量。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
41、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意平常学问的积累。C项,但不与嘉奖并行错误。考课,就是国家依照所颁布的法令和行政规章,在肯定的年限内,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并依其不同表现,区分不同等级,予以升降赏罚。所以考课制度又与官吏的铨选任用有着紧密的联系。与嘉奖挂钩。故选C。【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力量。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全部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精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A项,他准时布置尉兵出捕,接着又派徼巡兵监督尉兵错误。结合文本
42、内容尉既出,又遣徼巡兵蹑其后,悉获之分析可知,徼巡兵不是监督尉兵,也是为了出捕逃犯,是赵尚宽的追捕策略。故选A。【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出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别句式,最终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谓,以为;方,正、正在;怠,懈怠;取,捉拿、抓捕;亟,赶忙、赶快;使,让;散漫,分散,不集中;且,将要、又;为,动词,做。(2)卒,士兵;苦,苦于,被所苦;贪,贪欲;刊,刊印;焚,烧;之,代词,指匿名布告;妄,胡乱、任凭;乃,连词,才;安,安定。【点睛】翻译文
43、言文时,应留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关心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推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别句式等现象,以达到精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许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3)相像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像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
44、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参考译文: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是参知政事安仁的儿子。曾任平阳知县。邻县有十几个重囚徒挣破镣铐夜里逃了出来,杀死居民,将要跑到平阳境内,尚宽赶忙派出武官抓捕,并说:贼人以为我们不能(准时)赶到,正在偷懒,正好简单抓捕。应当抓紧去,不要使他们散开了,再做坏事。武官动身后,(尚宽)又派巡查兵跟在后面,把贼盗都拿获了。后来任忠州知州时,当地有放畜蛊杀人的恶俗,尚宽在集市拿着药方教人服药治病,并且彻底地追查那些放蛊的人,交给执法官员处置,这样大大转变了这种恶俗。转运使持有十万斤盐,叫百姓用白银来交换,商定的时间越来越接近了,尚宽先拿出储备的官币关心交付了
45、所需要的费用,再渐渐地卖给百姓,这样就没有扰乱百姓的生活,一切都很安定。嘉祜年间,赵尚宽凭借考核第一出任唐州郡守。唐州一向土地肥沃,经受五代战乱,有的田地不再耕种,土地荒芜,百姓稀有,(收缴的)赋税不能满意填补徭役,官员协商想废郡为邑。赵尚宽说:土地荒芜可以增加开垦,百妊稀有可以增加招引,哪有废除郡制的呢?于是查看地方志。找到议代召信臣(率民挖掘的)湖泊沟渠遗迹,于是增发兵卒重新疏通三处湖泊一处沟渠,浇灌农田万余顷。又指导百姓自发开挖数十条支渠,相互浇灌。四方百姓蜂拥而至,赵尚宽又恳求把荒地根据人口分给他们,并且用官方的钱贷给百姓让他们购买耕牛。等到三年后,长满丛杂草木的荒地变成了肥沃的土地,
46、人口增加万余人。赵尚宽勤于农政,治理有超出一般人的功劳。三司使包拯和部下的使者向皇上上奏他的事迹,仁宗听说以后很欣赏他,颁布诏令赞扬他,多次(为他)增加官俸、赏赐银两。在唐州共生活了五年,百姓在祠堂为他建了一尊塑像,而王安石、苏轼也写下新田、新渠等诗作来赞美他。后来调到同州、宿州做官,河中官府威猛的士卒苦于校尉贪欲、暴虐,刊刻匿名文书称校尉叛变,尚宽下令烧掉上告的文书,说:这些都是没有依据的话。众人才安定下来。不久就上奏罢免那个校尉,并分散士卒到其他的军营。不久有调到梓州。尚宽离开唐州几年,农田每天不断开垦,百姓一天比一天众多,朝廷推举功劳,让尚宽从少府监做到直龙图阁任梓州知州,后来做官始终做
47、到司农卿,死后,皇上下诏赏赐钱币五十万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满江红辛弃疾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解释】敲碎离愁:意思是风摇翠竹的响声,把饱含离愁的心都快要敲碎了。风摇翠竹:宋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吹箫声断:传奇春秋时萧史善吹箫,作风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筑凤台以居。此用该典,暗指夫婿远离。阑干曲:栏干的角落。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把敲碎离愁倒装在首句,既合韵脚又点明题旨离愁烦乱,扣住了读者心弦。B. 在孤寂中倚楼远眺、反复读信的细节,突出了仆人公百无聊赖、百般思念的心境。C. 满纸思念也不足以表达写信人的心愿,直读得泪珠涟涟,突显了不能相见的苦痛。D. 这是一首缠绵婉约的代言体词,上下阕相互呼应,结尾思妇翘首终日,写尽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