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昂首测星月 俯身树栋梁——访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童小华.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413616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8.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昂首测星月 俯身树栋梁——访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童小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昂首测星月 俯身树栋梁——访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童小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昂首测星月 俯身树栋梁——访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童小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352No?“要知道,我是测绘专业出身,刚到深大时,深大是没有测绘专业的,所以我必须结合深大特色来融合创新,用测绘专业知识来支撑深大相关专业创新发展,也通过其他专业的技术来拓展测绘专业的内涵和视野,从而做出特色,做到双赢。”李清泉说道。深圳大学之于李清泉,是情之所系,更满怀期待。“今年是深圳大学建校40周年,我们已经稳居全国大学30多名,而且已经走出广东走向全国、更逐步走向世界。我相信,在未来8到10年,深大一定能够冲进全国前20,世界前200,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高校。”李清泉对此坚信不疑。全国前20,这既是一个小目标,也是一个大跨越。从过去十年深圳大学的发展速度来看,这一目标很小,似乎

2、触手可及。然而行至高处难攀登,以深圳大学如今的高度,再前进一步都极为不易。但李清泉相信,在两位院士的带领下,在全校师生的不懈奋斗下,这一目标并不遥远。在和李清泉的交谈中,他多次提到融合创新思维。作为测绘科班出身的学者,他虽根植测绘,但往往能跳出测绘,用更广阔的视野、更宏观的视角去看待测绘、发展测绘。如今是一个新需求、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时代,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驱动和影响下,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正面临着如何“迎新”如何“立新”甚至如何“新生”的时代命题。“惟融合者进,惟创新者胜。”李清泉认为,在智能化时代,几乎所有学科、专业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冲击或影响。对于

3、新技术,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固步自封,要主动拥抱新技术,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为测绘行业赋能,实现从数字化、信息化测绘向智能化测绘转型升级。回顾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每一次发展,都离不开新技术的驱动和影响。模拟测绘时期,“脚测手绘”占据主导,技术手段也较为单一;随着计算机、数据库等技术的发展和驱动,我们从模拟测绘迈进数字化测绘;后来又在通信技术、卫星导航、卫星遥感技术的融合发展下,以“3S”技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代表的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出现并日趋成熟。如今,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驱动下,我们正朝着智能化测绘迈进。李清泉提到,目

4、前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经开始融入测绘生产的许多方面。比如,在基础设施检测和评估工作中,引入垂直大模型分析路面、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健康状况,不仅可以减少人为检查的误差,还能极大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基于智能化技术手段研发的测量机器人能够在大坝监测、轨道测量、无人化施工等场景中实现全自动化的数据获取,不仅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测绘生产方式;目前,我国国土调查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而且单次覆盖周期较长,而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遥感影像智能化识别和判读,则有望将周期缩短至半年,极大降低成本;国家在大力开发海洋,将工程测量技术拓展应用到海洋工程,将能有效服务于国家海洋战略。“在我看

5、来,未来8到10年,测绘地理信息和人工智能将深度耦合,并实现技术体系和生产方式的全方位升级。”李清泉认为,智能化测绘是大势所趋,我们要摒弃旧观念,拥抱新技术。我们要明确并不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一进来就会挤占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生存空间,而是智能化技术会驱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转型升级、拓展测绘技术的应用服务范围。“要实现智能化测绘的转型升级目标,关键在于融合创新人才。”李清泉表示,现阶段,测绘学科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缺乏融合创新人才,要解决这一难题,尚有待我们广大测绘教育工作者在人才培育环节,用融合的知识体系、创新的思维模式去引导和训练广大学生,培育一批复合型人才。此外,作为测绘科技工作者,还要坚持问

6、题导向,测绘专业是一个应用型的学科,它的发展并不是完全靠理论驱动,而是靠技术理论双驱动,同时也是问题导向的。“如今,测绘地理信息的需求无处不在,从城市管理、智能驾驶到行星探测都需要测绘地理信息,也都对测绘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新需求,找到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李清泉说。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强调的:“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如今,身为院士的李清泉也必须回应和肩负起这一重大职责和使命。“今天,我们国家还有许多重大工程难题需要突破,有许多重大战略问题需要回答。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必须迎难而上,代表测绘行

7、业、代表精密工程测量领域,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工程,尽到应有的职责,作出新的重大贡献。”展望未来,李清泉的回答仍然是不懈进取、坚持创新。/本刊记者关晓晴图/受访者提供昂测星俯树栋梁访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童小华2023年11月22日,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同济大学副校长童小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果公布,记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通了童小华院士的电话,铃声响了许久,还是未能接通。当选院士,想必道喜邀约往来之事众多,何况“童教授素来很低调”这是同行们对童院士的一致评价,记者对此也做足了心理准备。不曾想,夜晚,刚刚结束学习的童小华院士回拨了电话。面对祝贺和采访邀请,童院士十分

8、谦逊:“就简单聊聊吧。能为我国航天测绘遥感与深空探测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有幸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荣誉称号,我的内心充满了由衷的感激之情和沉甸甸的责任感。”面对当选院士的荣誉,童小华首先想表达的便是感激之情。“我首先要感谢党和国家的培养。我们赶上了国家对地观测与深空探测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面临着许多挑战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广阔的舞台来追逐科技报国的梦想;我要感谢前辈、师长和同行对我的长期指导和帮助,让我每次在面对挑战时能不断前进、突破难关;也要感谢给予我支持的研究团队和家人。”“同济”是童小华的深刻烙印,他在同济大学接连读完本、硕、博,毕业后留校,人们都喜欢亲切地称呼他为“

9、土生土长”的同济人。“也感谢同济大学培养了我,自上世纪80年代末起,我在同济大学从本科到博士再到留校任教,成长为一名高校教育和科研工作者。期间,也曾在香港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等有过学习与工作经历。”一路走来,童小华万分感谢导师、前辈和同行们的培养和指导,使他能够始终坚持教育科研的初心与热情。展望未来,创新好精测之路物People“能够有幸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荣誉称号,我的内心充满了由衷的感激之情和沉甸甸的责任感。”“他从学生时起,就一直都是最勤奋、最用功的那一个。”“童老师是实干家,是一步步踏踏实实做出来的。”“老师本来就有天赋、很聪明,偏偏他还比别人更努力。”院当选“:同共济”永在

10、同济学副校、中国程院院童华“我将继续致力于航天测绘遥感与深空探测的探索研究,努力打造一个能够促进教学和科研协同发展的优良环境,培养更多心怀国之大者的优秀人才。”5554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平稳落月,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翩然落月,首次实现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的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成功在月面预定区域优雅落月,并后续完成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每一次探月着陆成功都有童小华所领衔的“同济大学航天测绘遥感与深空探测研究团队”奋力进发的努力和贡献。“在深空探测领域,测绘

11、遥感可以为月球、火星、小行星等地外天体的科学研究提供宝贵的基础数据,也能为工程任务的成功实施提供重要的保障,例如形貌测绘、着陆选址、巡视导航、环境探测、资源勘查、深空建造等。这些深空任务需求也促使着我们团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向从地球不断走向深空。”向未来走,朝未知去。人类自古以来便有着认识家园和探索宇宙的渴望,无论在地球亦或太空,测绘遥感都是人类探测活动不可或缺的先行者。面向国家需求和社会需要,童小华及其团队基于测绘遥感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例如,轨道器遥感测图研究,建立了深空天体形貌与光照构建技术和方法,研制出月球南极高分辨率的形貌与光照数据产品,可支撑月球水冰探测选址、科研站着陆选址等

12、任务;着陆器实时遥感探测研究,建立了着陆避障激光三维遥感信息精准处理方法,为“嫦娥三号”到“嫦娥五号”、火星“天问一号”的着陆高可信度避障探测提供技术支撑;巡视器遥感测图研究,建立了天体表浅层结构和物质识别与分析方法,以及长距离路径规划与导航关键技术,可实现地外天体巡视探测的地面验证。童小华表示,这些深空探测技术看似遥远,其实已经在很多方面贴近并促进了我们的生产生活,对民生有着重要的反哺作用。“例如,深空探测中的远距离通信技术,可促进卫星通信技术的提升,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高效;多模式导航和遥操作定位系统,可用于自动驾驶、位置追踪等;为了适应深空极端环境所研发的新材料和新制造,同样可用于汽车

13、、医疗、制造、航空等领域;深空测绘遥感技术还可促进地球观测技术的进步,更好地用于监测环境和气候变化,提供灾害预警与民生保障等。”他一一举例。No?在导师的指导下,童小华瞄准“空间数据的精度”这一国际前沿方向深耕。数十年来,他的研究方向始终如一:获取精准的遥感空间信息,提升空间数据质量。其研究成果推动了测绘遥感从地球到深空天体、从广域到实时的技术发展,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并支撑多项重大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光华工程科技奖。在他看来,这些也不过是“为我国测绘遥感事业作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今年是同济大学建校116周年。作为一所

14、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世界一流名校,同济大学可谓“根深地沃”。童小华表示,正是学校百余年办学的深厚底蕴和求实团结的精神为他的成长提供了重要滋养。“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是万千同济人的初心,同样成为了童小华立身行事的准则。因此当选院士后,童小华感激之余,伴随而来的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这份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深感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了。”童小华说,“站在新的起点上,依然要保持甘坐冷板凳,埋头做学问的工作作风,在研究领域深耕的同时,要继续在人才培养上尽职尽责。”当前测绘遥感技术已从地球成功迈向深空天体,但童小华深知这远远不够,“我们仍需继续探索未知,启迪并培养青年人才,共同为国

15、家航天测绘遥感与深空探测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这也是童小华此次接受采访的缘由之一,望与同仁同明相照,携手共进。如果说“同济”是童小华的深刻烙印,那么“测绘遥感”便是他的显著标签。童小华本科毕业后,选择在测绘遥感领域深耕,这路埋头一走便是数十年。“他从学生时起,就一直都是最勤奋、最用功的那一个。”程效军教授是童小华大学四年的班主任,曾如此评价童小华。坚守着勤奋用功的习惯、保持着安守书斋的心态,童小华带领团队凭借多年学术积淀成功探索出了一套测绘遥感地理空间数据质量控制理论技术与方法,并将其从地面应用扩展到航天领域。攻坚创新:仰望星空亦为同济学航拍图同济学副校、中国程院院童华“我将继续致力于航

16、天测绘遥感与深空探测的探索研究,努力打造一个能够促进教学和科研协同发展的优良环境,培养更多心怀国之大者的优秀人才。”5554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平稳落月,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翩然落月,首次实现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的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成功在月面预定区域优雅落月,并后续完成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每一次探月着陆成功都有童小华所领衔的“同济大学航天测绘遥感与深空探测研究团队”奋力进发的努力和贡献。“在深空探测领域,测绘遥感可以为月球、火星、小行星等地外天体的科学

17、研究提供宝贵的基础数据,也能为工程任务的成功实施提供重要的保障,例如形貌测绘、着陆选址、巡视导航、环境探测、资源勘查、深空建造等。这些深空任务需求也促使着我们团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向从地球不断走向深空。”向未来走,朝未知去。人类自古以来便有着认识家园和探索宇宙的渴望,无论在地球亦或太空,测绘遥感都是人类探测活动不可或缺的先行者。面向国家需求和社会需要,童小华及其团队基于测绘遥感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例如,轨道器遥感测图研究,建立了深空天体形貌与光照构建技术和方法,研制出月球南极高分辨率的形貌与光照数据产品,可支撑月球水冰探测选址、科研站着陆选址等任务;着陆器实时遥感探测研究,建立了着陆避障

18、激光三维遥感信息精准处理方法,为“嫦娥三号”到“嫦娥五号”、火星“天问一号”的着陆高可信度避障探测提供技术支撑;巡视器遥感测图研究,建立了天体表浅层结构和物质识别与分析方法,以及长距离路径规划与导航关键技术,可实现地外天体巡视探测的地面验证。童小华表示,这些深空探测技术看似遥远,其实已经在很多方面贴近并促进了我们的生产生活,对民生有着重要的反哺作用。“例如,深空探测中的远距离通信技术,可促进卫星通信技术的提升,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高效;多模式导航和遥操作定位系统,可用于自动驾驶、位置追踪等;为了适应深空极端环境所研发的新材料和新制造,同样可用于汽车、医疗、制造、航空等领域;深空测绘遥感技术还

19、可促进地球观测技术的进步,更好地用于监测环境和气候变化,提供灾害预警与民生保障等。”他一一举例。No?在导师的指导下,童小华瞄准“空间数据的精度”这一国际前沿方向深耕。数十年来,他的研究方向始终如一:获取精准的遥感空间信息,提升空间数据质量。其研究成果推动了测绘遥感从地球到深空天体、从广域到实时的技术发展,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并支撑多项重大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光华工程科技奖。在他看来,这些也不过是“为我国测绘遥感事业作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今年是同济大学建校116周年。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世界一流名校,同济大学可

20、谓“根深地沃”。童小华表示,正是学校百余年办学的深厚底蕴和求实团结的精神为他的成长提供了重要滋养。“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是万千同济人的初心,同样成为了童小华立身行事的准则。因此当选院士后,童小华感激之余,伴随而来的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这份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深感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了。”童小华说,“站在新的起点上,依然要保持甘坐冷板凳,埋头做学问的工作作风,在研究领域深耕的同时,要继续在人才培养上尽职尽责。”当前测绘遥感技术已从地球成功迈向深空天体,但童小华深知这远远不够,“我们仍需继续探索未知,启迪并培养青年人才,共同为国家航天测绘遥感与深空探测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

21、力量。”这也是童小华此次接受采访的缘由之一,望与同仁同明相照,携手共进。如果说“同济”是童小华的深刻烙印,那么“测绘遥感”便是他的显著标签。童小华本科毕业后,选择在测绘遥感领域深耕,这路埋头一走便是数十年。“他从学生时起,就一直都是最勤奋、最用功的那一个。”程效军教授是童小华大学四年的班主任,曾如此评价童小华。坚守着勤奋用功的习惯、保持着安守书斋的心态,童小华带领团队凭借多年学术积淀成功探索出了一套测绘遥感地理空间数据质量控制理论技术与方法,并将其从地面应用扩展到航天领域。攻坚创新:仰望星空亦为同济学航拍图5756No?在学生的印象里,童老师是“闲不住的人”奔波在深夜的实验室、早八的教室讲堂、

22、凌晨的红眼航班作为老师,如此坚持为的是多讨论一个学术问题、不缺席一线教学、不轻易调课哪怕在外学习,童小华都会按时于线上参与每周的学术组会讨论。学生们也能体会到,这样的高要求、严律己带来的不仅是压力也是动力。“正是童老师的悉心指引与亲身垂范,让我们爱上了学术研究。”与个人的言传身教相配合的应是规范化、成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打造“沃土”,方能“成才”。在担任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院长期间,童小华带领学院教师团队一同打造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体系、新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统筹谋划和一体部署,体现了三者密切相关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这就要求高校科教工作者,以切实的行动协调推进人才

23、培养与科技发展,服务和践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童小华说出自己的解读。童院士表示,测绘遥感学科是一个与社会发展和国家需求紧密相关的领域。我国有100多所不同层次的高校开设测绘工程专业,为国家培养着各类测绘创新人才。作为我国民用测绘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同济大学的测绘人才培养,自1932年创立之初,就秉承了“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这也正是同济大学第17任校长夏坚白院士倡导的人才培养理念。夏先生曾在我国测量教育管见一文中提到:“同济测量系的课程,起初三年为普通的基本必修课,最后一年分成若干方向,这样他们不但专精一门,而且于全般的测量也有清楚的概念,将来也不至于坐井观天。”在这样的育人模式下,同济大

24、学培养了测绘领域的众多知名专家和为国家奉献的测绘科技工作者。“得益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前瞻布局,一代一代同济测绘人接续奋斗,前辈、同行们的长期指导帮助,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自成立之日起,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就树立了测绘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转变和高质量发展,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育人理念,布局和谋划同济测绘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与特色研究方向。我们在本硕博培养方案中融入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同济文化,以航天测绘遥感和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测绘卓越人才的培养,创新了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科教双擎的新模式,全过程综合素养和全方位创新能力塑造的新体系

25、,以及多导师多学科交叉、多平台多任务协同的新机制,实现了从地球到深空、地面到航天、传统到智能的三领域育人新转变,努力培养社会栋梁和专业精英。相关成果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童小华介绍。童小华坦言,从院长到副校长,从面向测绘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他认识到高等教育仍存在一些亟需改革优化的问题。如何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拔尖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如何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人才多元化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仍需再向前。院士当选是对学术领域的肯定,职务任命是对管理工作的信任。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是相辅相成的。担任管理工作有助于形成系统观念,更利于学科建设

26、、科学研究组织、平台基地建设等,为教学科研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人才吸引。而当选院士,既是个人获得的重要学术荣誉,也有助于学校和学科影响力的提升,能吸引、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形成良性循环。作为同济大学一路培养的测绘遥感信息领域院士,童小华又一次以同济和测绘遥感为引,写下人生新篇章。对于当选院士后的下一步,童小华的计划也一如他的个人风格沉稳、实干。“我将继续致力于航天测绘遥感与深空探测的探索研究,努力打造一个能够促进教学和科研协同发展的优良环境,培养更多心怀国之大者的优秀人才。”作为同济大学的测绘学科带头人,童小华敏锐地察觉到,在这个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测绘地理信息深度融合的大时代,

27、测绘遥感技术也亟需从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中汲取营养。“人工智能(AI)是有望推动未来深空探测更上一层楼的利器。”在AI的助力下,相关技术不仅能朝向更远的深空进发,也能更好地贴近生产生活、落地应用。童小华解释,测绘遥感的典型特征是多学科交叉,而AI强大的计算能力、精准分析和智能决策能力,使得测绘遥感技术在深空探测中的应用具有更广泛的价值,可以提升任务效率、数据处理能力和决策支持水平。从数据获取到处理,再到服务,AI可在智能感知、智能处理、智能协同、智能服务等方面实现对深空探测任务的全链路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

28、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2年,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正式成立,童小华出任首任院长;2021年,童小华出任同济大学副校长。作为测绘领域科研创新的一线学者和大学副校长,他深知人才之于创新的重要性。面对教书育人,童小华选择了言传身教。“童老师是实干家,是一步步踏踏实实做出来的。”“老师本来就有天赋、很聪明,偏偏他还比别人更努力。”教书育:传教树栋梁物People5756No?在学生的印象里,童老师是“闲不住的人”奔波在深夜的实验室、早八的教室讲堂、凌晨的红眼航班作为老师,如此坚持为的是多讨论一个学术问题、不缺席

29、一线教学、不轻易调课哪怕在外学习,童小华都会按时于线上参与每周的学术组会讨论。学生们也能体会到,这样的高要求、严律己带来的不仅是压力也是动力。“正是童老师的悉心指引与亲身垂范,让我们爱上了学术研究。”与个人的言传身教相配合的应是规范化、成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打造“沃土”,方能“成才”。在担任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院长期间,童小华带领学院教师团队一同打造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体系、新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统筹谋划和一体部署,体现了三者密切相关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这就要求高校科教工作者,以切实的行动协调推进人才培养与科技发展,服务和践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童小华说出自己的解

30、读。童院士表示,测绘遥感学科是一个与社会发展和国家需求紧密相关的领域。我国有100多所不同层次的高校开设测绘工程专业,为国家培养着各类测绘创新人才。作为我国民用测绘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同济大学的测绘人才培养,自1932年创立之初,就秉承了“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这也正是同济大学第17任校长夏坚白院士倡导的人才培养理念。夏先生曾在我国测量教育管见一文中提到:“同济测量系的课程,起初三年为普通的基本必修课,最后一年分成若干方向,这样他们不但专精一门,而且于全般的测量也有清楚的概念,将来也不至于坐井观天。”在这样的育人模式下,同济大学培养了测绘领域的众多知名专家和为国家奉献的测绘科技工作者。“得

31、益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前瞻布局,一代一代同济测绘人接续奋斗,前辈、同行们的长期指导帮助,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自成立之日起,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就树立了测绘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转变和高质量发展,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育人理念,布局和谋划同济测绘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与特色研究方向。我们在本硕博培养方案中融入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同济文化,以航天测绘遥感和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测绘卓越人才的培养,创新了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科教双擎的新模式,全过程综合素养和全方位创新能力塑造的新体系,以及多导师多学科交叉、多平台多任务协同的新机制,实现了从地球到

32、深空、地面到航天、传统到智能的三领域育人新转变,努力培养社会栋梁和专业精英。相关成果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童小华介绍。童小华坦言,从院长到副校长,从面向测绘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他认识到高等教育仍存在一些亟需改革优化的问题。如何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拔尖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如何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人才多元化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仍需再向前。院士当选是对学术领域的肯定,职务任命是对管理工作的信任。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是相辅相成的。担任管理工作有助于形成系统观念,更利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组织、平台基地建设等,为教学科研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人

33、才吸引。而当选院士,既是个人获得的重要学术荣誉,也有助于学校和学科影响力的提升,能吸引、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形成良性循环。作为同济大学一路培养的测绘遥感信息领域院士,童小华又一次以同济和测绘遥感为引,写下人生新篇章。对于当选院士后的下一步,童小华的计划也一如他的个人风格沉稳、实干。“我将继续致力于航天测绘遥感与深空探测的探索研究,努力打造一个能够促进教学和科研协同发展的优良环境,培养更多心怀国之大者的优秀人才。”作为同济大学的测绘学科带头人,童小华敏锐地察觉到,在这个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测绘地理信息深度融合的大时代,测绘遥感技术也亟需从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中汲取营养。“人工智能

34、(AI)是有望推动未来深空探测更上一层楼的利器。”在AI的助力下,相关技术不仅能朝向更远的深空进发,也能更好地贴近生产生活、落地应用。童小华解释,测绘遥感的典型特征是多学科交叉,而AI强大的计算能力、精准分析和智能决策能力,使得测绘遥感技术在深空探测中的应用具有更广泛的价值,可以提升任务效率、数据处理能力和决策支持水平。从数据获取到处理,再到服务,AI可在智能感知、智能处理、智能协同、智能服务等方面实现对深空探测任务的全链路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2年,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正式成立,童小华出任首任院长;2021年,童小华出任同济大学副校长。作为测绘领域科研创新的一线学者和大学副校长,他深知人才之于创新的重要性。面对教书育人,童小华选择了言传身教。“童老师是实干家,是一步步踏踏实实做出来的。”“老师本来就有天赋、很聪明,偏偏他还比别人更努力。”教书育:传教树栋梁物People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