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新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41080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新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新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新版】 (时间:90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 看拼音写词语。 liáng shi gāo bǐng chá yè táng guǒ hūn shā xīn láng qī zǐ sǎo zi jiàn zhù gōng diàn líng yuán huī huáng 二、 字音法庭。(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内蒙古(mēnɡ měnɡ) 着急(zhē zhāo) 盛开(shènɡ chénɡ) 双眸(mù móu) 买种(zhǒnɡ zhònɡ) 空地(kōnɡ kònɡ) 冠军(ɡuān ɡuàn) 抵御(yù xiè) 三、 比一比,组词语。 珍(__________)谎(__________)泳(__________)悔(__________) 诊(__________)慌(__________)咏(__________)诲(__________) 四、 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____)(____)不克  (____)(____)气壮  (____)(____)请罪 (____)(____)之宝 (____)心(____)力 (____)口不(____) 战无(____)(____) 难以(____)(____) (____)璧归(____) 1.和氏璧是_________,秦王非常想得到它。 2.只要我们_________,美丽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3.他表面上一副__________的样子,实际上心虚得很。 五、 选词填空。 柔和 柔软 柔嫩 柔顺 (1)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有一头乌黑(______)的秀发。 (2)沃克医生的目光(______)下来,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3)春风吹来,迎春花摆动着(______)的枝条,在空中跳起欢快的舞蹈。 (4)厚厚的落叶铺在地上,像(______)的地毯。 六、 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改写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伟大的祖国是非常美丽、富饶的。(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垂緌饮清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2.“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写出了一种宁静的美。 3.“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这句话把花生和____________进行比较,突出了花生________的特点。 八、 阅读《鸟的天堂》选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①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②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③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④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仿照例句,把景物写生动。 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匆匆地朝窼里飞去。 (1)一只大鸟飞了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围是静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____________。“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____________。 3.选择题。 (1)最后一句话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_______);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_______) A.这是对大榕树的称呼 B.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 (2)这是作者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情景。(_______) A.第一次 B.第二次 (3)这部分主要是运用(_______)描写,写出了群鸟飞鸣的场景。 A.动态 B.静态 九、 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春天一个明媚的早晨,树叶上的露珠眨着眼,正探头打量着这个新鲜的世界。 屋前的空地上,女儿站立着,像一棵小树。黑色的眼睛眨巴着,她伸出手,不时往空中轻轻一拈。阳光镀亮了她仰起的双颊,仿佛有两朵小红云飘到她脸上了。 “孩子,你在做什么?”我走过去。她向我一摆手,说:“别过来,我在捉阳光哩。”“捉阳光?”我十分好奇,“阳光捉得住吗?”“能!”她把手指向不远的地方,那里放的一个小玻璃瓶,在阳光下闪射着柔和的光芒。 “我捉了半瓶子阳光了!”说话时,女儿的眼神很亮。我走近一看,早晨的阳光刚好照亮半个瓶子,这就是女儿所捉的半瓶子阳光了。 我走到她身边,问:“你怎么知道你捉住了阳光?”“知道。风走过来,树叶有声音;阳光走过来,水里有亮亮的波纹。” 我往远处望,前边的一条小河真的泛起明亮的阳光。“捉到阳光时,手会暖暖的。”女儿边说边把手上的阳光轻轻放进小瓶子里。 我伸出手,手心果然有一点暖意。难道我也捉住阳光了?我童心大发,兴奋地叫嚷起来:“我也捉住 阳光啦——” 女儿慌忙止住我,说:“小声点!你这一吵,会把阳光吓跑的。” 我在屋内埋头工作,突然发现一束阳光正悄悄地向我靠拢。挺直腰,我看见女儿正拿着一面小镜子往屋内反射阳光。看见我从书堆中仰头,就冲我摆手,说:“爸爸快看,阳光走到我们屋里来了。” 她的手一颤动,镜子里反射过来的阳光就满屋子游动了。有几缕顽皮的光线跳上我的书桌,倏地钻进我敞开的心里来了,于是我的心也暖了,感觉体内也有一条河流在流动,波光潋滟的。 太阳渐渐落山,阳光暗淡了。女儿守着那个瓶子,看见我走过来,她幽幽地说:“阳光又流走了。”我看到她手上的阳光只有浅浅的一层了。 “爸爸,阳光灭了。”她突然向我喊了一句。“阳光灭了?”我纠正说,“不是灭了,是太阳落山,阳光暗了。”“不!阳光是灭了。”女儿很倔强,“阳光是灯。” 天暗了,我拉亮了屋内的灯,突然想起女儿所说的“阳光是灯”的话,觉得这满屋子的灯光也是阳光了。坐在电脑前,我写下了华兹华斯的一句诗:儿童是成人的父亲。 (有删改) 1.请你给上面的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女儿认为自己捉住阳光的理由是什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第一自然段是环境描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______) (2)“我”在屋内埋头工作,突然发现一束阳光正悄悄地向“我”靠拢,这是因为太阳偏西照进了屋里。(______) (3)“儿童是成人的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儿童眼里的世界是纯真的,他们没有受到玷污,成人要向儿童学习。(______) (4)文中画“.”的这两个“暖”的意思是一样的。(______) 十、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习作。 假如你有一个叫约翰的外国朋友,一直是用刀和叉来吃饭的。 有一天和你视频聊天的时候,他发现了你吃饭用的筷子,很好奇。请你用中文写一篇说明文,给他介绍一下你家使用的筷子。题目自拟,字数在3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粮食 糕饼 茶叶 糖果 婚纱 新郎 妻子 嫂子 建筑 宫殿 陵园 辉煌 2、měnɡ zhāo shènɡ móu zhǒnɡ kònɡ ɡuàn yù 3、珍贵 谎言 游泳 后悔 诊断 慌张 歌咏 教诲 4、攻 无 理 直 负 荆 无 价 同 协 绝 提 不 胜 置 信 完 赵 无价之宝 同心协力 理直气壮 5、柔顺 柔和 柔嫩 柔软 6、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 人的聪明与愚笨,不是天生的。 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 伟大的祖国是多么美丽、富饶啊! 7、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 比喻 白鹭站在水田钓鱼的情景 嵌在玻璃框里的画 桃子、石榴、苹果 默默无闻 8、 1.一只色彩艳丽的大鸟,扑棱着翅膀从树丛深处飞了出来。 大榕树周围的湖面上,一片静寂,连彼此的呼吸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2.颜色、形态 动作 3. A B B A 9、 1.半瓶阳光 2.风走过来,树叶有声音;阳光走过来,水里有亮亮的波纹。 捉到阳光时,手会暖暖的。 3.春天的一个早晨,女儿在屋前的空地上“捉”阳光,用镜子把阳光反射到屋里。 4. √ × √ × 10、例文: 筷子 约翰,我们中国人吃饭都是使用筷子的。怎么样,感到很好奇吧,下面我就向你介绍下我们中国的筷子。 筷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据说,世界上共有三种吃东西的方式,直接用手拿的占40%,用筷子夹的占30%,用刀叉的也占30%。 中国早在殷商时代就开始使用筷子,不过,最初不叫“筷”。在先秦文献中作者把筷子称为“著”。隋朝时期,筷子又被称为“筋”。 “筷子”这个称呼是怎样出现的呢?据明代陆容在《蒜目杂记》中说,江南吴中称“著”为“快儿”,称帆布为“抹布”,这是因为行船人忌讳“住”和“翻”。大约在明朝以后,快字上又加了个“竹头”,成为“筷”。 这大概是由于筷子大多数是用竹子做的缘故吧。 筷子的结构几为简单。我国的筷子是上粗下细,下圆上方的。当筷子传到日本时,日本人就把筷子制成圆锥型。 筷子虽然简单,但中国人在筷子的质材和雕饰也做了不少文章。先秦时以有了象牙筷和铜筷,隋唐以来,宫廷,官府和富豪之家,用金银做筷子,用玉石,珊瑚等雕饰筷子。考究的筷子还要镶个银头,这是用来试验食品是否有毒。如果有毒,银头立刻会变成黑色或绿色。中国人用筷子的功夫常常吸引外国人,西方近年兴起了“用筷热”。还出现专门教人用筷子的“培训中心”。有的医学家认为,使用筷子能带动人体的30多个关节个50多处肌肉,有助于手的灵巧和脑的发达。也有人说,中国人手特别巧,与从小就使用筷子有很大的关系。据说,世界上第一家“筷子博物馆”在德国。那里展览了一万多种产地不同,质地不同,以及时间不同的筷子,真可谓一应俱全呐!我们用的筷子原来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和如此高的地位。你掌握了吗?如果掌握的不是太全面,那就请拿起筷子,好好研究一番吧! 8 / 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