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震中的父与子设计意图.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394960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中的父与子设计意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设计意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设计意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设计意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意图弓棚子一小 常立华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那我执教的是长春版语文教材第八册第8单元“人间真爱”这一板块 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下面我将把我的设计意图向大家作以汇报:一 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本篇课文的主要特点。作者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谱写了一首父爱的颂歌。父亲因为有爱,坚持了3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儿子因为有爱,在黑暗的废墟下,同样

2、不吃不喝38个小时,终于迎来了父亲救助的时刻。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读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回味中悟神。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二 教学目标我是这样确定三维目标的知识与技能:体会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爱的伟大! 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及相关数字描写表现父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不顾生死的父爱亲情以及儿子在危急时刻帮助同伴的良好美德。三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

3、巨大精神力量。感悟坚定的信念与爱的传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五设计理念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本着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重视学生的阅读、感悟这一理念,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在品读中,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感受父爱的伟大,让课堂充盈着人性的光辉,流溢着生命的色彩!这是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为了使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入情入境,并且能把体悟到的情感用语言表达出来实现言语与情感的同构共生。我采用“一线串珠”教学思路,重锤敲击“不论发生什么,我

4、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感人至深的语言,引领学生从人物外貌、动作的描写中,透视人物内心世界,想像课文中未描写的场景,以感悟人物坚定的信念,丰富人物感人至深的形象。教学环节共设计五大板块一复习导入二感悟真情三总结写法四爱的迁移五测评练习【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在导入环节,我设计了复习上节课生字新词,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从中感知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这样既复习了词语又整体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二、感悟真情这感悟真情这一环节我引领学生感悟父亲的了不起,儿子的了不起,体会血浓于水的父子亲情。体会是这爱,是亲情的力量使这对父子创造了生命的奇迹。1.放手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1.2

5、自然看能读懂什么。学生从相关语句中获悉地震所带来的伤害。我再播放2幅图片,让学生形象的感知地震中的场景。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感受到地震的无情,为体会文中“人有情”做下铺垫。 2.在这样的大地震中是什么力量让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呢?”用这样的过渡语激发学生走进人物内心的欲望,去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教师提出读书要求: 读311自然段。交给学习方法,边读边批注,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父亲的了不起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然后重点从2处句子来交流:第一处: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父亲眼前顿时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一阵后,他

6、猛地想起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就坚定的站起身来,向那片废墟走去。学生感受父亲此时的悲痛和救儿子的决心,指导朗读父亲的悲痛与坚定,引出本文的主线: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感悟父子情深。并指导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运用动作,语言等使描写细致,刻画出了鲜活的人物形象。 第二处: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下上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学生谈体会:父亲挖的时间很长,过程很艰难,父亲的执著坚持。此处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作者这样罗列时间进程,为什么不直接写36小时呢?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法,使学生感受

7、挖的时间的漫长,挖掘的艰难,更深刻的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引导学生想象父亲在这漫长的36小时里,会发生哪些危险? 父亲变成什么样子啦?学习作者的又一描写人物的方法一外貌描写。父亲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在余震还在继续,随时有生命危险时他挖了30多小时,是什么支撑着父亲一直挖下去? 学生在读中体会父亲这样做源自于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父亲对儿子那深沉的爱。 师:正是这句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这句承诺使父亲更坚定了信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危难时刻不顾自己,心中只有儿子的父亲是伟大,这种父爱是了不起的!同时,本文的一条主线“不论发生什

8、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贯穿其中,学生感知支撑父亲救儿子的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更是如山的父爱。本课重难点在此突显。 并组织进行感情朗读,将感悟倾注于朗读之中,体会父亲的奋不顾身,父爱的伟大和父亲信念的坚定。通过这样的设计,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了一位“超人父亲的伟大形象。每一次学生感悟之后,我都会设计一个情感小升华,使学生入情入境,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当学生对父亲的爱有了深刻的领悟时进行了情感的大升华,播放5,12汶川地震中的一个个感人的画面,学生流下感动的热泪,将这伟大而深沉的父母之爱铭记心中! 3,感受儿子的了不起 正是这样深沉的父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在他挖掘第38小时时,儿子出现了,

9、带领学生感受儿子的了不起 学生浏览课文第13-22自然段,谈谈又从哪感受到了儿子的了不起。学生很容易会找到重点段,这 部分内容,以想像说话方式走进阿曼达内心,在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深悟到:“是这种信念,让他坚持等待他爸爸整整38个小时并劝慰着其他的小朋友,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危难关头它能让其他小朋友先出去,多么高尚的品格,多么了不起!而这又是这一“信念使儿子了不起,也是父亲高尚的品格影响着儿子,再一次丰富了这对父子在学生心目中了不起的形象。 三总结写法章对文的写法进行回顾总结,作者是如何把父子情深写的这样让人感动,对文章写法进行回顾总结,阅读和写作是不分家的,再次点明写作方法,学生感受到了这种方法的对反映人物思想的作用,会留心在今后的写作中学以致用。四 。爱的迁移 学生走出文本,回归现实,谈一谈他们感受到的父母的爱,这样使每个孩子心中升腾起一颗感恩之心,也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五测评练习 我设计了2 道题第一道仿写,是本课写法的运用,使学生会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第二道题分别对父亲和阿曼达说 旨在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 以上就是整节课我想与大家交流的,构思不够巧妙,设计不够完美,课堂更是大有缺憾,恳请各位领导及老师们听完本节课后能给予我宝贵的意见,那会是我前进的动力,必将助我进步,促我成长!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