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必要的张力--近百年来中西医之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9007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要的张力--近百年来中西医之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必要的张力--近百年来中西医之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必要的张力--近百年来中西医之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 医 药 文 化Chinese Medical Culture2024 年 4 月第 19 卷第 2 期Apr.,2024Vol.19 No.2161人文新探http:/必要的张力近百年来中西医之辨龚鹏1,2,才清华3,江岩4(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1203;2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特色诊疗技术研究所,上海201203;3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083;4上海体育大学运动科学学院,上海200433)摘要:中医百年的命运多舛,由表到里都发生了重大变迁。中医学中的古今、中西、体用、新旧之辨是文化大讨论的一部分,其辩论的议题在文化大讨论中都可以找到引子。以上不同方面的辩论是联通的,

2、一定条件下彼此之间可以互换,在进化论的中介和引导下贯穿于中医近代史中。古今、中西、体用、新旧之间的张力让中医学持续受到关注,在批评中螺旋式进步。中医学最终经受住了冲击,找到了平衡,逐步完成了近代向现代的转型。关键词:中医学;中体西用;古今之辨;中西之辨;新旧之辨DOI:10.16307/j.1673-6281.2024.02.008中图分类号:R-0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6281(2024)02-0161-009The Essential Tension:the Debate between Western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

3、dicine for a Hundred YearGONG Peng1,2,CAI Qinghua3,JIANG Yan41Shuguang Hospital,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1203,China;2TCM Characteristic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stitute,Shanghai Academy of Tradition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1203,China;3Shool of Philosophy,F

4、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083,China;4Shool of Sports Science,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3,China【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had an a terrible fate for a hundred years.Significant changes had taken place from its external forms to its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In TCM,th

5、e debate between ancient and present,Chinese and Western,soul and style,old and new,was apart of the cultural discussion,an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debates topic can be found in the cultural discussion.These debates were interrelated and interconvertible,mediated and guided by the theory of evoluti

6、on,and run through the modern history of TCM.The tension between ancient and present,Chinese and Western,soul and style,old and new had made TCM continue to attract attention,and it continued to sway and progress amidst criticism.TCM finally withstood the impact,found the balance in these debates,gr

7、adually completed the transformation in modern history,and drove itself to modernization.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YJAZH029)第一作者 龚鹏(ORCID:0000-0001-9568-0296),副研究员;E-mail:通信作者 江岩(ORCID:0000-0002-4776-0977),副教授;E-mail:milk-中 医 药 文 化Chinese Medical Culture2024 年 4 月第 19 卷第 2 期Apr.,2024Vol.19 No.2162【Keywor

8、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esternized Chinese Style;Debate of Ancient and Present;Argument of China and West;Debate of New and Old“张力”,本身是一个物理学名词,通俗说来是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在内部产生反向的、同强度的力量,以实现运动状态的相对平衡。“必要的张力”语出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Kuhn,T.S.)所著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The Essential Tension:Selected Studies in Scientific Tradi

9、tion and Change),是指“主体通过某种方式来处理对立面之间的关系,把它们联系起来并加以协调,以便其发挥各自的优长,从而达到一种互补关系,为使其互补恰到好处而达到一种均衡态,不独扬其所长,亦复抑其所短”1。纵观历史,中医学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而最近百年却是跌宕起伏,十分曲折。围绕中医学的传承、扬弃、吸收与创新,中医和文化、政治、现代科技、西方医学之间不断碰撞,有关中医学的古今、中西、体用、新旧之辨争议不断,纠葛不清,彼此之间形成的张力重塑了其面貌。一、中医百年的古今、中西之辨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进程中,古今之辨仍然在不断发酵。在儒家正统里,是主张古胜于今的,自然也影响到

10、中医学,崇古遵经历来是主流,内经 伤寒杂病论历经千年仍然被奉为中医学的圭臬。近现代的古今之辨实际指向是中国之古与西方之今,因此近现代的古今之辨一开始就和中西之辨纠缠在一起。(一)以进化论为枢轴,“中西之辨”转化为“古今之辨”“中西之辨”的源头是“夷夏之辨”,中国向来以“天朝上国”自居,一直处于“中国”与“四夷”的想象世界图景中,总体来说对外国是蔑视的。欧洲崛起以后,从俯视一下子转为仰视,“夷夏之辨”化为“华洋之辨”,当然,因为涉及外交、政治、民族感情等因素,更为中性的“中西之辨”最终成为论争的主要形式。近代以降,“退化论”失去了往日的荣光,“进化论”粉墨登场,其造成的轰动可以通过胡适的回忆管窥

11、一二:“数年之间,许多进化名词在当时报章杂志的文字上,就成了口头禅。无数的人,都采来做自己和儿辈的名号,由是提醒他们国家与个人在生存竞争中消灭的祸害。”290当代历史学家许倬云曾直言进化论引入以后对中西文化地位的颠覆性影响:“中西文化之争,本是对立并行之势,自天演论出,即一变为中国文化落后,西洋文化进步,中西之间是高低先后的差别了。”3343进化论本意在于以时间为轴,论述今胜于古,而不是西强于中。一些人却引用进化论机械地看待“古”,将其视为落后的代名词,不可避免地冲击到了中国人对于中医的看法。中国现代儿科学的奠基人诸福棠在 19 世纪 20 年代曾写过国人对于医学之偏见及其矫正方法一文,把中医

12、当成“古文明遗迹”,“今日之中医,已为世界医学过程之一步,犹之南非土人群居穴处,已为进化史过程之一,无人重视之。故凡世界医学沿革史者,莫不能即断中国旧医之为古文明遗迹也。”4进化论思想被用于医学对比,中医明显被矮化5。可见,在“进化论”的“斡旋”之下,中被定义为古,西被定义为今,而古不如今,因此中不如西,将被淘汰出局。古今之辨由此被推向高峰。进化论的一个特点是针对同一事物,如果来源不同,则难以进行比较。时间关系不能等同于空间关系,“中古西今论”有一定缺陷。因此,批评者又另辟蹊径,结合学科的一元论做缠绕攻击。中医学和西医学研究对象一致,都是人的身体,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构造以及基因等方面的差异微乎其

13、微,凭什么能有两种解释框架?在“反中医者”看来,医道唯有一个,西医与中医是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如同周作中 医 药 文 化Chinese Medical Culture2024 年 4 月第 19 卷第 2 期Apr.,2024Vol.19 No.2163人所言:“我想世界也只有一个学问,一个艺术,但也有因闻道有后先之故,生出种种形相,实在是等级程度之不齐,并不是什么质上面的分别。”692这种进阶的排序方式关上了中医与科学之间的大门。因为进化论的话语强势,中、西医之间的问题也就转化成古今之间的问题。(二)用“西学中源”来消解进化论中医采取的最直接对抗方式是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褒扬,论证古老的中医学

14、不逊于今之西医学。如中医学家恽铁说:“如云西国医化学精密,内经粗疏,如阴阳无一定标准为谬误疏陋,不足为精审学术之基础,此亦不然。内经之阴阳,其妙处正在活变中国学术皆有此种境界。”7显然,此表述是不承认中医落后,古可以胜今,也是对进化论有意的忽略。进化论的另一个特点是讲究物竞天择。人类历史浩浩汤汤,孱弱者会被淘汰,先进者将替代落后者。中医以内经 伤寒等古代的圣贤之言为尊,被认为抱残守缺,“今不如古”论调显然与进化论的思想违背。在物种竞争中,中医学似乎终究难逃被淘汰的命运。面对以进化论为武器的步步紧逼,中医采取的第二种回应方式是侧面进攻,迂回反击。首先是抄西学的“老底”,用“西学中源”来抬升中医学

15、的地位。“西学中源”论由洋务运动和维新派代表发起,也间接支持了“中体西用”的立论。郭嵩焘提出:“西学之渊源,皆三代之教所有事。”868郑观应表示:“今天下竞言洋学矣,其实彼无一非暗袭中法而成。”9206康有为声称:“凡西人所号长技,我中人千数百年皆已有之。”1049梁启超道出:“当知今之西学,周秦诸子多能道之。”11谭嗣同指出:“西法之博大精深,周密微旨,按之周礼,往往而合。”12399中医辩护者在承认西方科技、医学有独特性和先进性的同时,在中国经典中发掘与西方科技能够汇通的思想源头,为传统开新意,希望能沟通中医与西医,取得平等之地位。如唐宗海说到:“不知西人算学,出于周髀;机器流传,出于般巧

16、、墨子;医用剖割,亦华元化之流派脏腑皮肉,西人知其层析;经络气化,西人昧其指归。”134“虽近出西学,窥测算、量、光、电、化、热、汽机制造,无不精奇,然推究其理一一皆具于易中。”141张锡纯也直言不讳地将中西医做平行比较:“乃知西医新异之理,多在中医包括之中,特古籍语意浑含,有赖于后人阐发耳。”151清末医家杨熙龄也曾举例说明中西医之间的认识是一致的:“窦存云世以食羊脑助记忆,唐肃宗张皇后专权,每进鸱脑酒,令人酒醉健忘。吾乡俗诮人善忘,曰没脑子,又曰忘性脑子,非其证欤?”16590当时还有更激进的人对西医来源于中医进行了煞有介事的考证:“当是时,罗马人汉尼巴潜入中国,得内经 素问等书归国汉尼巴

17、卒,其徒摄摩腾拿、伊沙伏摩、奥利都等传其术。”17301从而论证“西方医学起源于中国”。“西学中源”“古已有之”,通过证明中西医的名词概念有差异而实指相同,消解淡化了中西医层次高低上的纷争。在当时举国向西方学习的大环境下,“西医中源论”得到的支持有限。比较有意思的是,拥护西医的人认为西医代替中医是进化论的题中之义,但要他们承认西医是中医进化的结果,是中医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变异,却绝无可能。(三)中西各有古今,古今之辨和中西之辨统一的逻辑困境大家普遍认为,中西文化有各自的源流,中医、西医是不同文化孕育的产物,但对于该如何调适两种文化与两种医学,仍然争论不休。西方之古不等于东方之古,西方之古医学不如

18、西方之今医学,不能证明中国之古医学不如今之西医学。把古今之辨直接移用到中西之辨存在逻辑上的跳跃,中西之间毕竟不能等同于古今。如果医学起于一元,那么中医、西医两者弱势一方必不是医学正宗,中医被西医淘汰和代替也就是理所当然;如果医学起于多元,那么中医、西医就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也有自己独特的演化路径,过去的中医不如现代中 医 药 文 化Chinese Medical Culture2024 年 4 月第 19 卷第 2 期Apr.,2024Vol.19 No.2164的西医,将来的中医未尝不能实现弯道超车,并驾齐驱。故恽铁樵以为“中医无演进价值则已,中医而有演进之价值,必能吸收西医之长与之合化以新

19、生新中医”18160。因此,统一古今之辨和中西之辨的企图面临难以逾越的逻辑困境,偷换概念总有被揭露的时刻。而历史的吊诡在于,中西、古今本身是没有倾向性的比较中性的词汇,但在近代过渡时期,人们在言说中医古今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有潜台词在里面,谈及中、古,就离不开落后、腐朽,而谈及西、今,则代表着先进、时尚。二、中医百年的体用之辨单从进化论来攻击中医,似乎不太见效了,因为必然要触及到医学一元论和多元论(传统学术即道出于一还是道出于二)的原命题,而在近代中国,这两种理论路径均受到拥护。(一)从医学一元论到医学多元论一元论和多元论进入国人视野大概是在 20 世纪初,是关于世界的本源只有一个还是多个的哲学

20、学说。近代中西医论战中隐隐约约可以找到医学一元论与多元论的对抗痕迹。中国自古以来有关一元论的论述很多。荀子讲“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荀子解蔽),韩非子讲“道无双,故曰一”(韩非子扬权),董仲舒讲“天不变,道亦不变”(举贤良对策)。与之相对应,多元论也有可资利用的思想资源,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无疑,一元论有更为深厚的文化根基。在医学一元论主导下,中、西医之间的尖锐斗争不可避免。多元论给改革者的论辩空间更大,更容易被转型过渡时期的中国社会所接收,故王国维有:“自三代至于近世,道出于一而已。泰西通商以后,西学西政之书输入中国,于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乃出于二。”19212

21、医学多元论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李鸿章为万国药方所写的序言里就讲到中医“以意进逻病机,凭虚构象,非实测而得其真”,西医则“藏真府俞悉由考验,汤液酒醴更极精翔”,又言“倘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于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2052。医学多元论缓解了中、西医非此即彼的关系,因此这一思路也受到很多中医学者的欢迎。恽铁樵言道:“西方科学不是学术唯一之途径,东方医学自有立脚点。”21185当然,医学多元论下,中、西医容易出现双峰对峙,主次难分的情形,中、西医学的关联容易被忽略。为缓冲一元论和多元论的矛盾,体用关系的引入势在必行。“终极大道”用在社会政治文化方面,就是所谓的“体”。在漫长的中国封

22、建王朝社会,“体”是不容更改的,但这里的“体”跟西学无关,主要指的是儒家的“道统”。认可一元论,其结局会导向保留中国自己的“体”,在“用”的方面引入西方技术可不受干扰。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对“体用”做了阐述和发挥,他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他还强调:“旧学为体,新学为用。”22这里讲的“体”和“用”的关系,就是指维护封建秩序为“本”,学习西方技艺以处理迫在眉睫的“世事”。后来的事实证明,体用不一,虽然捍卫了一元论,一定程度上推迟了道统的瓦解,但体用的分离也预示着新危机的酝酿。(二)多元论与体用关系的扩张中体西用之说曾经盛行一时,在洋务运动阶段长期占据支配地位,这一

23、学说暗含着内在的紧张,也和中国传统哲学的主导性观念“体用不二”不一致a。用科学哲学的术语来说,即内在张力。“中体西用”a严复所讲中西学“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仍属“体用不二”。中 医 药 文 化Chinese Medical Culture2024 年 4 月第 19 卷第 2 期Apr.,2024Vol.19 No.2165的一个预设前提是中国文化可简单地归为“体”,而西方文化则可简单地归为“用”。体用相互分离,理想状态下,中西文化的融合成为可能,延伸到医学领域,中、西医的汇通乃至中医科学化中医的“返本开新”也有了理论基础,医学内部也可以实现“中体西用”。但在现实环境中,则是困难重重,冲突

24、不断。在医学多元论的指引下,中医可以有自己的体用,也可以与西医嫁接,这为中医学保持学科独立性提供了可能。显而易见,多元论降低了潜在的矛盾冲突,也为体用学说的扩张提供了空间。新文化运动以后,从文化革命的角度,人们觉得“中体西用”的“体用分离说”有不少缺陷,革命者的诉求不仅是推进“用”,还要更换“体”,又回到了“体用不二”的传统思路,但结局大相径庭,最终目标是“西体西用”。对“西体西用”有不少人心向往之,但是却不敢直接道明,“犹抱琵琶半遮面”。胡适提出了“全盘西化”,但也没明说“西体西用”,所谓的“全盘”也有很多保留,“西体西用”始终不成气候。“中学之体”这个核心堡垒很难被攻破,“中学之用”也有很

25、多保留了下来,泱泱大国的主体意识和自豪感十分强烈,根基不太容易被动摇。因此,如果西医一定要替代中医,那么“中学为体”的社会共识必然会受到巨大冲击。反对中医的人,处心积虑地摆脱“体用”的窠臼,一方面欲把中医学从“体”这个层面剥离出来,将其整体归为“用”的层面,即对中医学的核心理论阴阳五行思想进行驳斥,努力将其和一般所认为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体”对立起来。另一方面,将进化论的议题改头换面,从“中西、古今之争”包装变换成“新旧之争”。中医对体用不陌生,有“肝体阴而用阳”之说,之前却没有思考过本身的体用问题。在中医百年前的存废之争中,体用之辨被遮蔽,直接论述的不多,但实际的作用不可小觑。钱学森对此有

26、进一步思考,主张人体科学的方向是中医而不是西医,医学发展的前途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中体西用”的道路,而不是走“西体中用”的道路23。三、中医百年的新旧之辨在中医“古今”“体用”这两对中性词背后,还有很多类似的对立词汇,充满了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新旧”。陈序经认为“学固有新旧之分,然没有东西、中外之分。质言之,学固有时间上的差异,而没有空间的不同”24102。陈序经故意模糊“东西”“中外”,用时间作为尺度,意在贬低传统的“旧”学,中医学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陷入失语的境地。(一)新旧最初不分优劣“新旧之辨”首起于康有为。他在新学伪经考使用了“新学”一词,文章一发表,即引起各方关注。保守派立马

27、用来指称涉及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之“新学”,迅即又成为“西学”的近义词。可见“新学”原本不是高人一等的代名词。而在洋务派认知中,新学被限定为西方的“器物之学”,是关于细枝末节的技巧,不涉及“道”,旧学在价值观念的“道”上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显然洋务派认知的新学没有太多的意识形态色彩,与旧学有互补的效果,故张之洞提出了“新旧兼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可偏废”的折衷观点。洋务派对待中医的态度是复杂的,因为在中医学里,既可以看到“道”的内涵,又包含了大量“用”的内容,捍“道”自然要保留好中医学的精髓,弃“器”显然要把中医学的不少不合时宜的技术抛弃,而在当时,西医之技本身也刚刚走上现代化道路,比中

28、医之技看不出明显的高明,“旧”的中医与“新”的西医相比,各有所长,“旧”的中医在“道”与“术”上均有公认的价值,因此洋务派实际上难以对中医药采取激进的颠覆性措施。中 医 药 文 化Chinese Medical Culture2024 年 4 月第 19 卷第 2 期Apr.,2024Vol.19 No.2166(二)陈腐的“旧”和被标签化的“旧医”清朝政府的覆灭,辛亥革命的成功,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派式微,体用不二或者说超脱体用关系的呼声卷土重来。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社会思想更加开放,中医学的命运却陡然转折,向下坠落。“旧”的始作俑者并非医学专家,新文化运动的变革对象就是各种“旧”。特别是“五四

29、运动”之后,“新政府”“新思想”“新道德”“新教育”等名称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凡是来自西方的需要提倡的都被冠以“新”字,而凡是中国原有的需要反对的都被冠以“旧”字。而“旧医”称谓的来源,恐怕要追溯到 1927 年左右,余云岫等人在上海时事新报上开设“新医与社会”栏目。余云岫在专栏中把西医称为“新医”,把中医称为“旧医”,借助时事新报的影响力,“旧医”之名逐渐坐实。中医被描绘成灰暗的、陈腐的应当扫进历史垃圾堆的东西25。1929 年余云岫等人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余氏在提案中说到:“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向上,卫生行政一日不能进展。”26103这份官方

30、色彩浓厚的文件中“旧医”一词反复出现,将当时的官方倾向暴露无遗,间接体现了当年中医的险恶处境。“废止旧医案”极大地伤害了中医的感情,激发了中医界的团结力,围绕称谓问题,中医界展开了积极斗争。广东杏林医学月报集中刊发了几篇文章专门讨论这一问题。其中,张阶平说到:“新、旧,是一个相对的名辞,新的少不免了旧,旧的也可以新。故此,事物总没有完全是新而不旧、旧而不新的道理我们可以明了中西医也各有各的新旧的,事实上不能用新旧二字来分别。”27最后,“旧医”之称流行了一段时间以后,在中医界的抗争下,在正式的公文中基本销声匿迹,但在民间以及一些政治家和学者的心中还是留下了颇深的印记,潜移默化地形成了思维定式,

31、常常不经意地使用。如冯友兰 1940 年在论中西医药中讲到:“一般人常以中医西医、中药西药对比,中医西医的对比是错底。因为普通所谓中医、西医之分,其主要处不是中西之分,而是古今之异。中医西医,应该称为旧医新医。”28416-418中医、西医的直接对比暗示了两者的对等地位,为体现优劣和偏好,冯友兰用古今之异代替了中西之争,然后又再次跳跃到新旧之论。“古今”主要是从年代时间来论的,“新旧”往往体现了出现时间先后,是同一事物随时间变化的呈现,更有外表和质感方面鲜活度的差异。用“新旧”代替“古今”,中性的称谓转变为歧视的、先入之见的称谓。(三)旧医论的缺陷与中西古今之辨正途的回归“旧医”带有主观蔑视之

32、意,不利于理性论辩。旧医之说也有先天缺陷,身处历史中的先进人士,恐怕将持续在“不惜以今日之我,难昔日之我”29114中循环。用新旧来定义中西,有其致命弱点,因为“昨日之新”很容易就成为“今日之旧”,康、梁等人很快从维新派转换为人们眼中的守旧派,尤其是在社会变革剧烈之时,攻击中医的人很快就发现,他们也成为了人们眼中不思进取的顽固派。总体而言,中医界本身拒绝在新旧之间二选一。面对外来的西医,中医更愿意把自己称为“国医”,而把西医称为“洋医”,将中、西医之争视为“中西之争”,以此来保住自身“正统”地位,反过来暗示西医的“舶来品”地位。因此,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西医各自为阵,针锋相对,各表一枝。“新

33、医”“旧医”这种对医学的划分凸显了中西医的时代差异,但对于两者之间的地域性、民族性差异缺乏足够的重视。这种言论在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之下被迅速放大,进一步加剧了中西医学的冲突”30。中医辩护者为避免落入新旧之争的窠臼,坚持在中西古今的框架下进行讨论。“旧医这两个字,成为一种名词,是新医两字作名词的反面结果。我中国的医药,到清代的时候,碰着泰西医药的传入,社会一般人为名称的区别,遂就其发明地点,异口同声地造成一个间称,名中国的医药为中医 中药,名泰西的医药为西医 西药。这个名称,是很确当很适合的。”31416-418中 医 药 文 化Chinese Medical Culture2024 年 4

34、 月第 19 卷第 2 期Apr.,2024Vol.19 No.2167四、调和古今、中西、新旧中医变革中的稳定器近代以来,在强势的西方文化面前,文化界也常常采用“调和论”的观点。孙宝瑄在清末提出“惟能贯古今,化新旧,浑然于中西,是之谓通学通则无不通矣”32,用以消解中西、新旧、今古的界限。王国维在中、西文化之间也避免选边站,他淡化新旧之间的冲突和等级划分,强调新旧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余正告天下曰: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凡立此名者,均不学之徒,即学焉未尝知学者也。”331(一)旧树新枝,温故知新,中西互鉴在反对“旧医”称谓的同时,中医界积极为“旧”正名。中国文化传统中“温故而知

35、新”的训条被拿来成为了捍卫中医者的思想武器。梁启超在其 1902 年新民说中曾说到:“新民云者,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人也。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旧树也可以开新芽,新旧之间本来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时间上相承,故不能以今日之新否定昨日之旧,两者并非存在你死我活斗争33。“一方研求国粹,一方将泰西最新学说,尽量采择,因科学原则,证明我国学理,有颠扑不破者在,成一种中国之新医学。”34南京国医公会将“温故而知新”定义为中医学术革命的最佳途径。温故,即通过学术整理,重新发掘古代医学典籍和药物学典籍的价值,学习中医,仲景的伤寒论不能逾越,“实为治外感各病之权舆,即

36、西医急性传染病总论也”;学习中药,神农本草中效力显著的验方,不能忽略35。那个年代,中医学界经常提到“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知新,就是要清楚认识到时代变革,中医学虽历史久远,但进化缓慢,因此还必须重视学习西医。(二)古学复兴与新中医论古今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从古到今从来不是直线发展的。古今之间前后相序,古代之于今天具有传承和启发意义,西方的文艺复兴更是一个可以参照的对象,因此“古学复兴”一定程度上是各个民族走向振兴的必由之路。如飞生说:“吾思之,彼欧洲文明进化之阶级,其径路奚若?则所谓有古典复兴时代者发其先;彼日本改革之秩序,其径路奚若?则有所谓王政复古时代当其首;夫由黑暗时代进入文明

37、而必经由此一阶段。”36“古中医”复兴,中西融汇,会产生“新中医”。在“以新为美”的社会环境下,一些中医为体现与传统中医的不同,因应时势,提出了“新中医”的角色定位并进行大力宣传,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反中医者”强加的“旧医”形象。比如广东名医卢觉愚提出“将中西医学融会而贯通之”“以其固有之特长,补充新学识,人材鼎盛,自必后来居上,如此者,可名曰新中医”37。“新中医”力主革新,同时坚守自身特色。“新中医”不同于后来出现的“新医学”,“新中医”还是中医,不是“第三医学”。这里的“新医”,也会引进西医,但其目的不是“化中医为西医”,而是“伸中医于西医”,夷白曾用夫妇关系来类比中学、西学、新学、旧学之

38、间的关系,颇为形象。他说:“中者,夫家也;西者,妇家也;为新学者,两家之媒也。将使西之妇远嫁于中也,然必使其夫家足以任之也。使其夫家败坏而不自理,则拙妇必有不安于室之一日也,此又旧学者之责任也。故新旧学者,可以两相用而不相背也。盖必廓清旧弊,而后可次第举行新政焉。”38“新中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古今中西的融合,其主要方法是采用以今释古,这也是中国传统学科的现代转型的常规路径。“新中医”的目标和中医科学化的目标比较接近,促进了中医的近代化。“调和论”被认为立场不够鲜明,而受到激进变革派的抵制。陈独秀、蒋梦麟、张东荪等人提出新旧中 医 药 文 化Chinese Medical Culture20

39、24 年 4 月第 19 卷第 2 期Apr.,2024Vol.19 No.2168转化是从潜变到突变,不是移行,突变后的文化发生了质的改变,新旧杂存是暂时的过渡状态,但最终是新的代替旧的,旧的东方文明与新的西方现代文明没有调和的可能性。但激进派的主张显然也没能实现。“中西、古今、新旧之争”的升级版则是“科学与非科学之争”。1933 年 1 月,汪精卫在招待全国西医代表大会上进行演说,讲得很直白:“中国医学只有新旧之分,其实新旧二字还太笼统,只能说是科学与非科学之分。”39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份子,回望近代中医百年发展历程,中医学领域经历了中西、古今、体用、新旧之辨,辨争双方都积极吸收“大文化

40、论战”的成果,精彩纷呈。实践证明,在“必要的张力”作用下,中西、古今、新旧、体用之间,斗而不破,协调互补,新的内在发展动力由此生发,中医学慢慢找到新的平衡点,完成了从近代向现代的转型。参考文献1 周可真.“必要的张力”之我见 EB/OL.(2007-08-24)2023-06-21.https:/ 胡适.胡适自传 M.合肥:黄山书社,1986.3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4 诸福棠.国人对于医学之偏见及其矫正方法 J.医学周刊集,1929(2):70.5 刘理想.近现代中医发展中的进化论思想研究 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6 周

41、作人.永日集 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7 余云岫,恽铁樵.灵素商兑与群经见智录M.周鸿飞,魏素丽,杨建宇,校点.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8 郭嵩焘.郭嵩焘诗文集 M.杨坚,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84.9 郑观应.郑观应集 M.夏东元,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0 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 M.汤志钧,编.北京:中华书局,1998.11 梁启超.梁启超选集 M.李华兴,吴嘉勋,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12 谭嗣同.谭嗣同全集 M.蔡尚思,方行,编.北京:中华书局,1981.13 唐宗海.中西医汇通精义 M.石印本.上海:上海千顷堂书局,1908.14 唐

42、宗海.医易通说 M.顾植山,校注.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15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二册 M.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1957.16 陆拯.近代中医珍本集:医话分册 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7 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8 恽铁樵.群经见智录 M.张家玮,点校.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9 王国维.王国维全集:第 14 卷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20 黄建平,匡调元,祝世纳,等.中西医比较研究 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1 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 M.2 版.北京:学苑出版社,20

43、12.22 张之洞.劝学篇 M.李风仙,详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3 方克立.要重视研究钱学森的中医哲学思想 J.中国哲学史,2018(1):42-44.24 陈序经.东西文化观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5 郑洪.名分攸关:近代政制中的中西医称谓之争 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2,13(0):338-352,476.26 北京中医学院医史考研组.中国医学史讲义 M.南京中医学院等五院代表会议,审订.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中 医 药 文 化Chinese Medical Culture2024 年 4 月第 19 卷第 2 期Apr.,2024Vol.19

44、 No.216927 张阶平.写在“全国中医药界一致反抗中央卫生会议议决废止中医药案之呼声”之后 J.杏林医学月报,1929(3):32.28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五卷 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29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念 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30 刘洋,郑俊一,雷文婷.中医科学化的历史观照 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20,37(3):99-103.31 王宇高.质问杭州市公安局何以公然侮辱我中医中药妄称为旧医旧药 J.中医新刊,1928(5):1-6.32 罗志田.道出于二:过渡时代的新旧与中西 J.读书,2013(6):105-113.33 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四册 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34 佚名.发刊辞 J.南京国医公会杂志,1931(1):4-5.35 张慧卿.1930 年代南京中医界革新述论 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4):214-221.36 飞生.国魂篇 J.浙江潮,1903(1):16-17.37 卢觉愚.觉庐医案新解 M.自刊本,1938:1-10.38 夷白.平说:外篇 N.新民丛报,1906(4):119.39 方富健.驳汪精卫招待全国西医代表大会演词之无理 J.医界春秋,1934,8(87):10-11.(本文编辑杨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