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七章幼儿园游戏-学前教育学课件资料.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38978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幼儿园游戏-学前教育学课件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七章幼儿园游戏-学前教育学课件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七章幼儿园游戏-学前教育学课件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七章幼儿园游戏-学前教育学课件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七章幼儿园游戏-学前教育学课件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章 幼儿园游戏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游戏的含义、类型、特点及教育作用。2、通过学习,理解幼儿的生活、学习是离不开游戏的,并能充分认识到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3、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习,理解创造性游戏,有规则游戏的指导要求。懂得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对幼儿游戏发展的重要性。4、丰富学生的实践性知识,学会观察并能运用游戏理论分析幼儿园游戏对儿童的各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儿童游戏观。教学重点:1、理解幼儿园游戏中不同类型游戏的特点和指导方法。 2、懂得运用游戏理论分析幼儿园游戏对儿童各方面的影响作用。教学难点:1理解角色游戏的指导方法。2、学习设计幼儿游戏活动。教学时数:6学时教

2、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探索性学习法。教学准备:1、课前组织同学们到幼儿园观察幼儿的游戏活动,了解幼儿游戏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并了解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方式、方法。 2、课前为学生提供各种游戏活动案例。让学生先思考。 教学过程:第一节 幼儿游戏概述 一、 设疑启思,帮助学生理解游戏的含义你小时候最喜欢玩什么?你认为它们是游戏吗?什么是幼儿游戏?幼儿为什么喜欢游戏?请你谈谈自己的认识。【知识要点】幼儿游戏的含义: 1、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 2、游戏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在成长中有各种需要)。 3、游戏是幼儿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幼儿自身,

3、没有明显的目的,是潜移默化的。)二、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幼儿园游戏特点。【案例呈现】赵曼是个不爱说的女孩子,她很少到积木区去游戏,今天忧郁了半天才选择了积木区。别的幼儿都忙着搭建,她坐在地毯上看着。这时,李卓用小积木搭了个小火车,他很高兴地学着火车的叫声。赵曼看着很有意思,她也用小筐装了几块小积木,在地毯上搭了一个小火车。搭好后,她很兴奋,一边自言自语:“小火车,呜呜。”一边绕绕看。一会儿,她又用小筐装了好多小积木,搭成一个个小火车,她玩得很专心也很有兴趣。她搭了一会儿,又坐在地毯上想了一会儿,然后走到箱子前拿出一个小纸盒,放在积木上。我问她:“这是什么?”她告诉我说是火车头。她又

4、从箱子里找出几个小盒放到了积木上,之后又去拿小积木,可是没有了。她站了一会儿,拿了许多椰汁瓶,把瓶子放倒了一个一个挨着摆了一圈。我问她:“这是什么?”她告诉我说:“这是火车站的围墙。”然后她又用雪碧瓶摆在围墙外面,上面再放上一个小盒。我问她“这又是什么?”她说是北京火车站前的大钟。我很奇怪,问:“你怎么知道的?”她告诉我,前两天她爸爸出出差,她妈妈带着她去送把时,妈妈指给她看的。说完,她又忙着搭积木去了。【问题研讨】这个案例说明了幼儿游戏的哪些特点?【归纳总结】幼儿游戏的特点: 1、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 2、游戏是有趣味的活动。 3、游戏是虚构的活动。三、讲解游戏的教育作用和游戏种类 作用:

5、 (一)游戏能促进幼儿智力和语言的发展。(二)游戏能促进幼儿良好情感的发展。(三)游戏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种类:1、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2、有规则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第二节 幼儿游戏的指导一 、开门见山,讲授幼儿创造性游戏的指导和要求【知识要点】(一)、幼儿创造性游戏的指导要求 1、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满足幼儿游戏的多种要求。2、创造良好的能引发幼儿创造性游戏的环境,保证幼儿创造性游戏的时间。因此创设游戏环境时应注意以下的问题: 1)、教师应该研究幼儿,了解幼儿发展水平。2)、良好的游戏环境应蕴涵着教师的教育意图和观念,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6、3)、游戏材料的投放要注意其适宜性,以便长时间地激发幼儿的兴趣。4)、游戏场地的安排应注意相对集中,相互协调,互不干扰。5)、良好的游戏环境,还应具有参与性。另外,还应注意游戏的时间安排:如:每天要有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供幼儿开展各种创造性游戏。3、通过观察确定知道幼儿游戏的方法和直径,引导游戏过程,提高游戏水平。 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方式:教师作为游戏伙伴的隐性指导。 以教师身份直接点拨的显性指导。4、按照幼儿游戏发展的规律指导游戏5、探索多样化的指导方式:根据不同的游戏活动类型选择不同的指导方式。二、通过案例研讨,帮助学生理解创造性游戏的指导要求【案例呈现】(学生人手一组材料,供阅读讨论)案例

7、1:小班:容容用手在一大团橡皮泥上拽了一小块,放在手心里搓,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长条,他还继续搓,长条断了。他又拽了一块,还是那样搓,搓着搓着又断了,桌上已经有了好几段长条。容容把这些长条放在一起,东张西望。教师坐到容容的旁边,也拽了一块橡皮泥开始搓。容容看到教师也来玩橡皮泥,显得很高兴。教师也像容容一样搓了一长条,同时嘴里说:“长长的一条。”容容看着教师,不作声。教师继续说:“我要变戏法了。”说着把长条的两头接起来了。容容说:“变成圆圈圈了。”教师又说:“我再变一个。”说着把圆圈交叉成8字形。容容说:“两个圆圈圈。”接着,教师又变了一下花样,容容高兴地说:“一只小鸟”教师要走了,但容容要教师再

8、变。教师说:“明天老师再变给你看好吗?”临走,教师留在桌上一条搓好的长条,说了一句:“你会变吗?”容容有开始搓长条了,这次他也在长条的基础上,变起了花样,一会儿说是虫,一会儿说是娃娃,一会儿说是奶瓶,还变了个苹果,尽管看上去四不像,但是她很得意。案例2:教室一角,有一个专供幼儿玩车辆的活动角。王王选了一辆自己喜欢的车在“马路”上畅游。王王是个很喜欢车子的男孩,他天天都会带不同的车子到这个活动角来活动。今天正好有个幼儿过生日,蛋糕盒子就放在这个角里。王王:“红灯。”汽车在横道线前停了下来;“绿灯亮了。”汽车沿着马路往前开。不久汽车开到一个像加油站的地方。王王:“汽车没油了,要加加油。”于是他又做

9、加油站工人给汽车加满了油。汽车又往前开了。这时他发现旁边包装蛋糕的绳子,他将包装绳不停地绕在汽车上,由于包装绳较滑,一会儿就松开了。他反复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教师在一旁看着)教师:“你为什么要把绳子绑在车上?”王王:“我这辆是新娘车。”教师:“你看到过新娘子车吗?”王王:“嗯,车上有好多好多花,很漂亮的。”教师意识到王王用绳子绑车的目的了。教师:“那我们一起来做花好吗?”于是教师和王王一起用包装带折出小花样,绑在车子上。王王开着他那辆新娘子车显得十分得意。案例3: 大班:有一天,杨杨、生生在一起搭了一辆“坦克车”,他们玩起了“坦克车大怪兽”的游戏。忽然,生生和杨杨争吵起来。生生说:“坦克车

10、要转弯的。”他拽着坦克车往左前方放,这是他用“积木”铺出的一条路。杨杨也坚持:“你的坦克车往这里转,怪兽往那里逃,怎么办?”双手朝右比化着,不让他拿坦克车。生生又说:“坦克车要转弯的,我要搭路的。”杨杨大叫:“不能转弯的。”说着要去拆生生搭的路。生生说:“不幸,我要搭路的。”教师闻声赶来:“争什么?”生生解释:“我要搭条路,他不让。”杨杨说:“不好搭路的,怪兽会抓不到的。”生生又说:“坦克车要开的。”教师说:“哎呀,吵架就玩不成了,那就分开玩吧。”他们互相看看,不作声。“不想分开玩,是吗?”两人点点头。“你们一个要搭路,一个要拆路,怎么一起玩呢?能不能说说自己的道理?生生把你的道理讲给杨杨听听

11、,杨杨要听好。杨杨也要把你的道理讲给生生听听,生生也要听,好不好?”他们点着头,看来愿意接受教师的建议。一会儿,生生把路拆了。教师问:“为什么把路给拆了?”生生:“还是杨杨有道理。“教师:“原来你们是谁有道理的就听谁的。是吗?“两人都在点头。案例4:幼儿在认真地搭大桥,有的幼儿选择的材料都是小型的积木,结果怎么搭也搭不好,这时教师走过来一看,就俏悄地拿来一些大型的板材,在幼儿旁边搭起了大桥,幼儿一看也学着拿来大板材搭了起来,教师微笑着点头表示鼓励,不一会大桥就搭好了。案例5:大班下学期的一天,帝帝和烘烘各拿了一块长方形的积木,横一块、竖一块地摆放着,教师看见了问:“你们在搭什么?”两人头也不抬

12、,说:“电脑。”只见两人又抓了一些雪花片,一边排列在一块板上,一边嘀咕:“有键盘了。”教师有问:“今天,你们打算研究什么?”帝帝说:“今天想研究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红红说:“我研究人的高矮。”说完,红红把雪花片一叠一叠高高矮地排列着,有用一块橡皮和一根绳子连起来,说是“鼠标”。一会红红要求帝帝一起来研究动物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样?两人拿来各种动物的图片,研究了起来。教师看了看,问:“你们到底在研究什么?一会儿车轮,一会儿人的高矮,一样一样研究,等回我要来看的。”说完有去其他幼儿那问问。帝帝看看红红,走开了。红红拿来纸,照着样子画着各种眼睛,边画边朝教师看者说:“我都记录下来了。”案例6:早晨户外锻炼

13、时,琳琳和君君结伴进行滑板活动。琳琳趴在滑板上,做游戏的动作,突然说:“呀!不好了,前面有大鲨鱼,快逃。”说完便用力向前滑,君君紧追其后。两人绕了一圈,似乎有些累了,、便停了下来,仰面躺在滑板上休息。没过多久,琳琳起身,看着躺着的君君说:“我来做医生,我给你看病好嘛?”君君说:“好。”琳琳按了按君君的肚子,又在君君胸前听了听说:“要开刀,我开轻一点,保证不疼。”于是做了个打针的动作,又用手代替刀,给君君开刀。这一开刀,惹得君君“咯咯”地直笑。于是两人仰面躺在各自的滑板上,双脚着地,你一下我一下挠起痒痒来。在一旁的教师看见了,走到她们面前,生硬地问:“你们在干什么?”她们俩立刻收住脸上灿烂的笑容

14、,抽回了留在对方身上的小手,两人互视了一下,朝着不同的方向滑去了。【问题研讨】1、 对不同年龄班,教师的指导有什么不同要求?2、 教师在不同游戏情景中应怎样介入幼儿游戏?采取什么方式指导较好?3、 案例6中教师的指导对吗?你认为应当如何指导?【归纳总结】小班: 对于小班的幼儿,因为他们的游戏发展水平较低,应多丰富其生活经验。 帮助幼儿确定游戏主题,了解游戏规则,逐步学会合作游戏。中班:中班幼儿处于创造性游戏的高峰时期,但游戏中计划性,组织能力较差,教师应尽量多地为幼儿提供多种条件,满足其开展各种游戏的需要,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其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游戏。大班:大班幼儿创造性游戏水平较高,。所以在游

15、戏中幼儿不断体验成功和失败,不断从他人身上验证自我,学习与人合作、商量和妥协,这对于幼儿健康人格的建构是很有价值的。因此多以棋类等竞争性规则游戏内容为主,增加幼儿在游戏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等。二、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角色游戏的指导【活动录像】幼儿角色游戏超市购物【问题研讨】1、角色游戏有何特点?2 幼儿在游戏中为什么发生争执?教师应如何指导?3、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指导的内容有哪些? 【归纳总结】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 1、角色游戏的特点:(1)、幼儿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印象是角色游戏的源泉(2)、想象活动是角色游戏的支柱 角色游戏过程是创造形态想象的过程,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对游

16、戏角色的遐想(以人代人)对游戏材料的遐想(以物代物) 对游戏情景的遐想(情景转换) 2、角色游戏的指导:(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2)、加强对游戏过程的具体指导 教师在观察知道时,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A、游戏的主题和情节。 B、幼儿的行为是否有角色意识?有哪些行为表现? C、选择和操作材料的情况。如:选哪些材料?如何操作?有什么困难? D、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征游戏表现的形式进行。三、通过案例分析,讲解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的种类与指导 1、 结构游戏的种类【知识要点】 结构游戏的种类:(1)、积木游戏(2)、积竹游戏(3)、积塑游戏(4)、金属构造游戏(5)、拼棒游戏(6)、拼图游戏(7)

17、、玩沙、水、雪游戏2、结构游戏的指导要求:【案例分析】案例1:风车为什么站不起来? 当幼儿发生造型技能困难时大班上学期的一天,良良拿着雪花片搭成的四根小棒,说是“大风车”,还说风车马上就回站起来。同伴们都期待着风车出现。良良在风车四片叶子的交叉处,用雪花片连接,垂直搭一根单层雪花片连接的柱子。他一边连接,一边喊:“我的大风车马上就要站起来了。”教师听了鼓励他说:“我们等着看呢。” 他在柱子下端搭了一个由8片雪花片够成的小圈,可是风车没有站起来,柱子断了。良良歪着脑袋看者断了的柱子,一脸的茫然。教师在良连年感耳边轻轻说:“没关系,柱子为什么断了,再试试?”良良一个人研究起来,一会儿高兴地跑去对教

18、师说:“老师,老师,我有办法啦。”教师说:“那你试试。”只见良良用重叠的方法,把柱子加粗了,柱子底下还是那个小圈。分车刚站起来,又倒下了。这次柱子没断,可底下的圈圈散了。良良哭丧着脸自言自语:“怎么搞的?”他看着洒落的雪花片沉思着。教师轻轻说:“这次柱子没断你用的是什么好办法?在试一试也许就能行。”良良兴冲冲地看着教师说:“我有办法啦。”他径直朝放雪花片的玩具柜跑去。教师边答应边跟上:“真的?让我看看。”只见他先把底圈放大,再用重叠的方法加厚,变成了双层底,这次风车真站稳了。突然良良又不满意地说:“还有点摇。”他马上再次放大底圈,这次风车完完全全站稳了。良良兴奋地拉着教师和同伴,请他们去看大风

19、车。思考:在幼儿的建造活动中,幼儿的造型技能发生困难说明了什么?教师应当怎样指导?案例2:小班游戏:“我在搭什么?”在桌面游戏时间,杨坤用雪花片积插。只见他以一片红的雪花片为中心,把其他雪花片一片一片往上插。教师问:“你在插什么?”他看看手上的雪花片,又看看老师,没有说话。直到他把这片红雪花片的周围插口都插满了其他各种颜色的雪花片,才把它放在桌面上,然后又开始同样地积插另一个。这时教师又问:“杨坤,你插的是什么?”他回答:“花。”他插好一个,再插一个,最后一连插了7个,排车成一排,用手指着“花”数:“一、二、三、四、五”,他得意地告诉教师:“王老师,5朵花。”教师说:“哟,坤坤今天插了这么多花

20、呀。来,我们一起数数。”教师拿着杨坤的手指边指着“花”边数,“一、二、三-啊,一共有七朵花。”还剩四片雪花片,杨坤拿起两片插在一起,又拿起一片在其中一片的另一边插上,只剩一片了,他拿起来随意地插在边上一片的插口上,四片连成弯弯的一条。他看了片刻,便从插好的花上取下一片插在边上,马上做开车的动作,嘴里“嘟嘟”、“嘟嘟”地响着,然后又从另一朵花上取下一片接着插,直至手上的作品变园,但没有封口。此时教师说:“小朋友,要去吃饭了,桌上的积木不用整理。”其他幼儿都去小便洗手,杨坤将塔好的花和方向盘一片一片拆下,放进盒子里,将盒子放进玩具橱才去小便。案例3:中班游戏“我的三个家”San是个比利时人与越南人

21、的混血儿,一个月以前,他随父母先后到比利时、越南探亲. 游戏中,他选了“演示积木”,用堆积的方法,一会儿就搭出三栋房子(房子形状对称,没有颜色对称).他拉过教师,手指着三座外形不同的小房子,说:“这是越南的家,”“这是比利时的家,这里有大花园.”这是上海的家.这是门口的楼梯,屋顶是尖的.”案例3:大班游戏:“有趣的沙坦克。” 周周和陶陶是对好朋友,他们常常一起做游戏.这天,他们一起玩沙.周周对陶陶说:“我们来搭个公园,好吗?”陶陶不语,用铲子不断地往盆里装沙,好一会才回答:“今天我来做坦克.” 周周看看陶陶,他拿起杯子、水壶为陶陶去装水,并慢慢地往盆里倒.陶陶则用双手将水和沙搅拌在一起.水倒完

22、了,周周又开始帮陶陶往盆中加沙,还不断地问:“沙还要吗?沙够了没?”陶陶终于说话了:“不要了,够了.你再去装点水吧!”周周再次拿起容器去装水,这下倒进盆里的水没过了沙,他们赶紧把多余的水倒掉,直到水与沙正好齐平,陶陶满意地对周周说:“我可以做坦克了.” 陶陶从盆中取一把沙,两手将沙捏成个大圆放在干沙上.他再抓起一把沙,捏成小圆状,放在大圆左边,又将手中剩下的沙再捏紧,放在另一边,并不断重复以上动作. 周周似乎看明白了什么,他也不断地从盆中抓起沙,捏紧一团交给陶陶. 几分钟后,陶陶起身满意地看看自己做的“坦克”,自顾自地洗手去了.周周紧跟在后. 等他们再一次回到“坦克”边,发现“坦克”坏了.陶陶

23、开始修补,他用双手拢起坍塌的坦克,将其拍紧,并用同样的方法做了一辆又一辆的坦克.旁边的周周始终不断地帮陶陶抓沙、和沙.最后,他们数了一下,一共8辆“坦克”. 陶陶请来了教师,自豪地说:“我们的坦克做好了!”周周也高兴,他将沙盆端起,让老师看得更清楚.思考:如何指导不同年龄班的结构游戏?【分析要点】 小班: 首先,这个幼儿的行为目的性已从先做后想,到边想边做。他一开始在构进之前并没有要搭成什么的意图。当无意构造的作品特征诱发了他的想象-“花”时,他便出现了构造意图,一连插了七个。当剩下的四片雪花片偶尔形成一个弧度时,他就做了 开车的动作,接着就开始拆原作品来继续新的作品,表明有做方向盘的意图。其

24、次,这个幼儿的游戏满足于积插过程,对结果并不在乎,刚刚完成的花就被自己拆除了,兴趣转移到新的过程,活动结束,马上又拆除所有的作品。第三,这个幼儿对数的认识,是唱数阶段,还不能口手一致地数数。教师在两个地方进行了引导,通过诱发想象,增强行为意识,以鼓励的形式帮助幼儿口手一致地数数。中班: San的家太多,经常往返于三个国家,所以他常常关注着“房子”.游戏中他对构造活动感兴趣,所以选积木.一下子他就搭建了三栋房子,并且通过搭“房子”,产生了归属感、安全感,这是San的心理需要.从幼儿园构造水平上看,三座房子形状对称,却没有颜色对称,使用堆积的方法符合小班幼儿构造的年龄特点. 大班: 在上述案例中我

25、们看到陶陶已经有了用湿沙进行简单造型的经验,并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将立体坦克改为纵向平面的,构造出俯视的想象中的坦克.他们在造型游戏中已经运用了对称的概念、大小概念、数概念、并掌握了水与沙之间的关系,同时,用手捏出沙团,对损坏的坦克的修补,可见其动作的灵巧. 在两个幼儿合作建构中,可见陶陶是主动一方,构思主题,示范领导着建构过程;周周也很善于配合,两个男孩协调建构主题,很自然地形成了主配角分工,在合作中共同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归纳总结】 结构游戏的指导: (1)、丰富和加深幼儿多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 (2)、引导幼儿掌握结构造型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结构造型的能力。 识别于是用材料的技能。结构操作

26、技能。设计构思能力。掌握结构分析技能。集体构造的技能。 (3)、针对不同年龄的特点,具体地指导 3、表演游戏的特点及指导【知识要点】 1.表演游戏的特点 (1)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的内容进行表演的游戏 (2)表演游戏是幼儿进行创造性表演的一种游戏。 (3)表演游戏不是以演给别人看为目的地,它是幼儿的一种自娱活动,即使没人看,幼儿也会饶有兴趣地进行表演。 2.表演游戏的指导 (1)选择内容健康,符合幼儿生活经验,幼儿能理解而又适合表演的作品。 (2)帮助幼儿熟悉文艺作品,充分理解作品内容 (3)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表演作品内容,只有幼儿能用动作和语言充分地表现自己对文艺作品的理解时,表演游戏的

27、创造性才会真正地体现出来。 (4)针对不同年龄的特点,具体地指导四、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有规则游戏的指导【知识要点】 (一)有规则游戏的种类和特点 1、 智力游戏2、体育游戏 3、音乐游戏 (二)有规则游戏的指导要求【案例呈现】案例1:长凳游戏(大班体育游戏) 活动目的:1利用长凳游戏发展幼儿的平衡、钻爬、攀登能力,让幼儿尝试和探索从高处往下跳的技能,提高灵敏性、协调性。2培养幼儿勇敢、果断、互相帮助、临危不惧的良好品质和自我选择、主动参与锻炼并在活动中积极动脑的意识与能力。活动准备:木制长凳8条、海棉垫2块、塑料弧形积木8个、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1幼儿进场,四散站立;在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做

28、热身操。2教师把活动器材-长凳介绍给幼儿:长凳是用来坐的,可今天我们要用长凳做各种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3鼓励幼儿自由探索长凳的各种玩法,并及时请幼儿示范自己的玩法。4带领幼儿进行各种钻爬游戏。爬过地道-长凳横向间隔2米左右摆成一排,从长凳下爬过。钻过双层地道-将长凳两个两个叠起来,从凳子间隙中爬过。爬过暗道-将长凳并拢,从长凳下爬过后站到凳子上。开火车-将长凳横向间隔0.5米左右摆成一排,请幼儿肩搭肩从长凳上迂回走过。5过桥游戏让幼儿自我选择从纵向放置的一个长凳、两个并排的长凳、两个并排但左右分开的长凳上用各种方法走过桥。然后从一旁的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弯曲桥上走回来。6将两个长凳叠

29、在一起,让幼儿走过桥,从桥上跳下。然后从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弯曲桥上走回来。7教师将幼儿集中起来,示范从桥上往下跳的正确姿势,讲解方法和要领:屈膝摆臂向上跳,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8、游戏结束,教师点评。案例2:智力游戏走迷宫极其活动反思活动开始,我以“小兔迷路需要找回家的路”的故事清洁引起幼儿学习兴趣,孩子们兴趣极高,很快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并顺利地进入本活动的中心环节:走迷宫比赛,我把孩子分成5个小组,共闯四关,走迷宫的内容一关比一关难,路线要求是一关比一关复杂,要求孩子们充分发挥集体精神,那组走的又快又对,哪组即可得到一颗五角星。在这四关比赛中,第二组和第四组孩子表现得很突出,同时得

30、到了三颗五角星,第一组、第三组幼儿各得到了一颗五角星,第五组幼儿一颗也没有得到。为了给予胜出组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我请全体幼儿报以热烈的掌声,并同时为他们颁发奖品,每人一颗红五星,幼儿个个兴高采烈,课堂气氛也相当活跃,使幼儿在高潮的氛围中自然结束了本次活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思维活跃,情绪高涨,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表面上看去是一节不错的公开课,但不能细细推敲,却发现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1、在整个活动中,我的观察力和指导还远远不够。比如:本活动中,我没有即使发现第五组孩子细微的心理变化,致使他们组孩子的锐气大减,自信心全无,以“0”颗五角星结束活动。当第二关比赛结束时,

31、他们还没有得到一颗五角星,这组好几个孩子都发出了请轻的叹气声,参与竞赛的情绪低落了许多,而这时我没有及时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只顾整个活动的顺利进行,忽略了孩子的情绪反应。当比赛结束时,他们一颗五角星也没有得到,孩子们情绪异常低落,没有了一点斗志,而我只是简单地说出一句“没关系,下次努力”来对待他们,显然已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求。诚然,孩子们必须有承受挫折的能力,但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而我却忽视了孩子的情绪反应,忽视了孩子主体性的发挥,大大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中心心。在活动中,我们不能只为教学而教学,为了一个好的教学效果而

32、忽视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应做好“教师是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角色,真正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题,及时鼓励、引导孩子,让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满足,使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全面发挥。2、在活动中,太过分强调“掌声”。比如:活动中,第二、四组孩子同时得到了三颗五角星,我就请孩子们给予他们掌声,予以鼓励,得到的却是稀稀拉拉的掌声,我又强调孩子们再鼓一次掌,虽然报以热烈的掌声,但细细分析,那是孩子发自内心的鼓掌、叫好吗?不是,那时孩子感兴趣的是五角星颗数的多少,怎样才能赢得下一关的比赛,而不是去为别人喝彩、鼓掌。在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当某个幼儿有突出的表现或明显的进步时,

33、教师及时引导孩子为他鼓掌,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无疑能有效的激发他的自信心、成就感。可以说,恰当的运用掌声鼓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措施。但运用不当,也会产生负效应的。现在我们很多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活动室掌声不断,看起来气氛似乎很活跃,实际上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问题就出在:掌声成了一种形式。其次,当幼儿正确回答问题后,是否一定要用掌声来鼓励,应因人因事而异。如:本活动中,第二、四组孩子表现突出,可以给予适当的掌声,而对于张五组孩子,这时更需要大家的掌声,来鼓励他们的斗志、志气,给予他们自信心,及时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以加深孩子对问题的认识,争取获得成功的机会。如果第二、四组孩子掌声获

34、得过多,反面会使他们沾沾自喜,滋长骄傲的情绪。【问题研讨】1、 案例1说明开展一个游戏活动应有哪些组织要素?2、 案例2的游戏指导和反思对组织幼儿游戏有什么启示?【归纳总结】1、 做好游戏的准备:(1)选择和编制适合的游戏(2)教师要熟悉游戏的玩法及规则(3)准备好游戏的场地和材料 2、教会幼儿正确地玩游戏。 3.组织幼儿积极参加各种游戏,有针对性的指导每个幼儿掌握正确的玩法 (1)在“教”幼儿玩游戏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2)针对不同年龄的特点,具体地指导。 4.做好游戏结束工作五、课后作业1、观摩游戏的组织活动,并评析活动中运用了哪些方法和手段?在活动中幼儿的游戏行为说明了什么?2、练习设计一个游戏活动计划。3、模拟组织幼儿园的游戏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