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锋电(通辽)投资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电控系统工厂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1年6月
锋电(通辽)投资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电控系统工厂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人员:
苏 华 投资分析师、注册策划师
李甲平 高级工程师
杨念民 会计师
王惠武 高级工程师
苏晓东 工程师
风力发电电控系统工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4
1.1项目概述 4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5
1.3可行性报告编制原则 6
1.4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7
1.5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8
1.6主要建设内容 9
1.7项目建设背景 9
1.8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
1.9研究结论 11
1.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2
第二章 市场预测 14
1.1国际市场现状 14
1.2国内市场现状 15
第三章 厂址与建设条件 19
3.1厂址所在位置现状 19
3.2建设条件 19
第四章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23
4.1建设规模 23
4.2产品方案 23
第五章 设计方案 25
5.1技术方案 25
5.2设备方案 30
5.3工程方案 32
第六章 主要原辅材料、燃料供应 37
6.1主要原辅材料供应及选用 37
6.2燃料及动力供应 38
第七章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40
7.1设计依据和原则 40
7.2总图布置 40
7.3厂内外运输方式及类别 44
7.4给排水工程 44
7.5电力供应 46
7.6供热工程 48
7.7维修设施 48
7.8物料的装卸、贮存、运输方案的选择 48
第八章 节能减排 50
8.1编制依据 50
8.2节能措施 50
8.3能耗指标分析 51
8.4资源综合利用 51
8.5发展节能和环保的技术 51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53
9.1设计依据 53
9.2环境现状概述 53
9.3废水处理 53
9.4其它污染源与污染物的处理 54
9.5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54
9.6特殊环境影响 55
9.7环境保护投资 55
9.8环境影响评价 55
9.9建议 56
第十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57
10.1劳动安全与卫生 57
10.2消防安全措施 62
10.3防雷、防震 65
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67
11.1组织机构 67
11.2人力资源配置 68
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进度 69
12.1项目实施进度 69
12.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69
12.3项目实施进度横道表 70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71
13.1投资依据 71
13.2总投资 71
13.3建设投资(估算法) 71
13.4建设投资(形成资产法) 75
13.5流动资金 75
13.6分年投资计划及资金筹措 75
第十四章 财务评价 77
14.1基础数据说明 77
14.2成本估算 77
14.3销售收入、税金及利润 80
14.4盈利能力分析 81
14.5不确定性分析 82
第十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85
15.1推荐方案的总体描述 85
15.2结论与建议 85
总投资估算表 87
建设投资估算表 88
工程建设费用估算表 89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表 90
分年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91
工程建设投资分年投资计划表 92
流动资金估算表 93
外购原辅材料费用估算表 95
主要原材料费用明细表 96
燃料动力费用估算表 97
工资福利费用估算表 98
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 99
无形及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100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01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和增值税估算表 103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105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07
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09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10
资产负债表 112
盈亏平衡分析结果表 114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风力发电电控系统工厂建设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锋电(通辽)投资有限公司
1.1.3企业性质:有限责任
1.1.4项目建设地点: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1.1.5建设性质:新建
1.1.6项目负责人:郑大勇
1.1.7建设规模:年产1.5兆瓦风力发电机主控制器100套;变桨控制器100套;变频器100套。
1.1.8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8546.57万元。其中项目建设投资7516.55万元,项目流动资金1030.02万元。
1.1.9资金筹措:建设投资7516.55万元,全部自筹。项目流动资金1030.02万元,全部自筹。
1.1.10经济效益:项目年销售收入10800万元,利润总额2008.34万元,净利润1506.25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94.54万元,年增值税945.44万元。
1.1.11建设期:12个月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1政策依据
1.《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主业、产品和技术目录》;
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5.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1996]673号);
6.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金制度的通知》(国发[1996]35号);
7.《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纲要》;
8.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公告;
9.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发改能源[2005]1204号文件以及发改办高技[2005]50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通知》;
10.锋电(通辽)投资有限公司风力发电电控系统工厂建设项目建议书;
11.项目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
1.2.2技术依据
1.原国家计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1993;
2.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2.3;
3.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
4.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
5.《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
1.3可行性报告编制原则
1.3.1项目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及行业和地区的规划。
1.3.2采用的工艺技术要先进适用、操作运行稳定可靠、能耗低、三废排放少、产品质量好、安全卫生。
1.3.3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竞争力为出发点,产品无论在质量性能上,还是在价格上均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1.3.4项目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业卫生和安全生产。环保、消防、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措施必须与主体装置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污染物的排放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并保证工厂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健康。
1.3.5将节能减排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企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以企业发展提高节能减排水平,以节能减排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1.3.6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全新的建设模式进行规划建设,要统筹考虑未来的发展,为今后企业规模扩大或产品深度加工留有一定的空间。
1.3.7认真贯彻工厂设计的“五化”原则。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强项目的市场调研。按照少投入、多产出、快速发展的原则和工厂设计模式改革要求,尽可能地节省项目建设投资。在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优化各成本要素,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的目标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增强项目的市场竞争力。
1.3.8以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公正、客观的反映本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工程投资坚持“求是、客观”的原则。
1.4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受锋电(通辽)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对本项目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报告研究范围主要是: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市场预测;
厂址与建设条件;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设计方案;
主要原辅材料、燃料供应;
总图运输和公共辅助工程;
节能减排;
环境保护影响评价;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项目实施进度;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财务评价;
研究结论与建议。
1.5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锋电(通辽)投资有限公司于2008年成立,是一家以风电场项目投资和集成的风电场项目开发服务、风电场运营维护服务,以及定制化风机制造为核心业务的高科技企业。拥有研发中心和三个生产基地,总共占地面积约46300平方米。公司现有员工人数约500人,技术中心100人,高级职称人员6人,中级职称人员10人,大专以上学历占到总人数的80%以上。
公司拥有完善的生产设备。公司建有先进的检测中心,可以实现所有产品的出厂检验、实验,公司目前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本项目所有技术全部为本公司独立知识产权形成的技术专利,在国内有着不可竞争的优势。
1.6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厂区总面积为66666.67平方米,建设内容:生产车间、办公楼、配电室、换热站、消防泵房及水池、食堂等。同时包括厂区绿化、硬化、围墙、大门、水电管网等公共设施建设。
1.7项目建设背景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新型的洁净可再生能源,是近十年来国际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年均增长率超过25%,尤其是发达国家,已充分认识到风电在调整能源结构、缓解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重要性,对风电的开发给予了高度重视,目前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1.579亿千瓦。
经过多年的发展,风力发电已成为技术最成熟、最具有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化发展条件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目前世界风电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09年底,全球风电装机1.579亿千瓦, 增长率为31%。截至2009年底,我国风电装机达到2510万kW,中国风电连续第五年增长幅度再次超过100%,成为全球第三大风电国家。
2020年规划目标是1亿kW,风电在电源结构中将占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6%。2020年以后随着化石燃料资源减少,成本增加,风电产业将具备市场竞争能力,会发展得更快。
1.8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锋电(通辽)投资有限公司开发的兆瓦级风电电控系统是以中国实际风资源状况为依据进行风机概念设计和产品定位。目前国内现有机型大多数是由欧洲生产的,根据权威机构的调查,中国与欧洲在地形和气候方面的差异可能是造成中国运行的风电机组发生故障的原因所在。中国多季风和台风的气候对风电机组的性能和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按照欧洲规范设计的风电机组在中国的气候状况下会出现很多故障。根据这些经验,应在中国地区使用适应中国条件的风电机组。
锋电(通辽)投资有限公司的市场定位是在风电市场上成为一个高质量和高可靠性的供应商。对风电市场来说,由于其产品的结构形式和使用状况决定了其应具有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要求产品有很高可靠性。因此我们把高可靠性作为最大和最关键的差异化对象,在质量尤其是可靠性和顾客服务服务上展开差异化竞争。
今后十年,我国风电制造产能可能维持在1500万千瓦以上。
目前,风能发电机组单台以1.5兆瓦为主,逐渐向2兆瓦、2.5兆瓦、3兆瓦发展。如果平均按单台2兆瓦折算,对电控系列产品的需求约为7000套(年)。现在该配套产品以进口为主,占50%以上,国家配套产品不足50%。
今后十年,风电产业自动化这一市场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为国内自动化产品和系统供应商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良机。
1.9研究结论
本项目的实施,促进本地区经济产业化战略的实施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地方财政收入水平,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可以安排部分下岗职工再就业,缓解本地区就业压力,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
财务评价结果表明,本项目全部投资所得税前内部收益率为27.51%,财务净现值8760.35万元,投资回收期4.99年(含建设期);全部投资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为21.31%,财务净现值5513.56万元,投资回收期5.89年(含建设期)。敏感性分析表明,本项目有着很强的抗风险能力。
建议:
1.建议业主方委托有“环评资质”的单位着手环评工作。
2.建议业主方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项目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程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勘查和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工作,以保障项目安全建设,安全生产。
3.建议业主方委托有资质单位着手安全预评价工作,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4.建议等施工图设计完成以后委托消防部门进行审核,并且给出审核意见。
5.建议利用新技术,积极开发新产品,变单一生产为综合生产。
6.建议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劳保及各项安全操作规程,从节能减排方面着手,降低能耗,增加经济效益。
1.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基础数据
1.1
建设规模
套
1500
主控制器
套
100
变桨系统
套
100
变频器
套
100
1.2
厂址
1.2.1
厂区占地面积
M2
66666.67
1.2.2
新建建筑面积
M2
7525.2
1.3
项目定员
人
285
1.4
燃料动力消耗
1.4.1
水
万吨
2.12
1.4.2
电
万度
103.68
1.4.3
供热
M2
7165.2
1.5
“三废”排放量
1.5.1
废水
吨
21200
1.5.2
废渣
吨
7
1.5.3
废气
吨
0
1.6
总投资
万元
7546.57
1.6.1
建设投资
万元
7516.55
1.6.2
流动资金
万元
1030.02
1.6.3
建设期利息
万元
0
1.7
项目计算期
年
12
含建设期12个月
1.8
总成本
万元
7751.68
1.9
经营成本
万元
7244.92
1.10
产品销售收入
万元
10800
1.11
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94.54
1.12
增值税
万元
945.44
1.13
利润总额
万元
2008.34
1.14
净利润
万元
1506.25
2
评价指标
2.1
投资利润率
%
12.36
2.2
销售利润率
%
9.78
2.3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
21.31
财务净现值(税后)
万元
5513.56
ic=10%
投资回收期(税后)
年
5.89
含建设期12个月
2.5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
%
27.51
财务净现值(税前)
万元
8760.35
ic=10%
投资回收期(税前)
年
4.99
含建设期12个月
2.6
盈亏平衡点
%
63.26
第二章 市场预测
1.1国际市场现状
世界风电设备制造业主要集中欧洲的丹麦、德国、西班牙和亚洲的印度,北美洲的美国。其中欧洲地区的风电设备制造业生产能力占世界的50%以上,是最重要的风电整机生产地,也是最大的风电设备出口地区。
美国和印度是后来居上的国家,其发展速度不容小视。美国的GE WIND公司占世界风电设备市场的16%左右,成为世界上风电设备制造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上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之间频频发生并购重组事件,巨型企业加入风电机组制造业,行业集中度不断上升,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空间变得狭小艰难。
2003年,丹麦的Vestas公司吞并了NEGMicon,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机制造商;美国通用电气(GE)在2002年通过并购安然风力公司进入风能市场;德国西门子公司于2004年兼并了丹麦Bonus公司,成为风机制造业第五大公司;2007年6月,Suzlon收购了REPOWER,在市场中的份额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目前,经过近些年的兼并重组,行业集中度的不断上升,世界风电设备行业的竞争格局也较为稳定,形成了五大企业控制了较大部分风电设备市场的局面。在2007年全球新增装机中,丹麦的VESTAS市场份额位居第一,达到了22.5%;美国GE WIND位居第二,市场份额为16.6%;西班牙的GEMESA、德国的ENERCON、印度的SUZLON市场份额也都达到了15.4%、14.0%、10.5%。前五大风电设备生产企业牢牢占据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
随着风电技术的发展,以及大单机容量机型的优势,目前,单机容量在兆瓦级以上的机型已经成为市场主流,约占新增装机容量的85%以上,而单机容量在兆瓦级以下的机型所占比例已经下降到15%左右。
虽然大单机容量凭借其优势,其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但是为满足各类细分风电市场要球,单机容量在兆瓦级以下的风电机组未来仍将存在。
1.2国内市场现状
近年来,新兴市场的风电发展迅速。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能源供应紧张的背景下,中国的风电特别是风电设备制造业迅速崛起,已经成为全球风电投资最为活跃的场所。国际风电设备巨头竞相进军中国市场,Gamesa、Vestas等国外风电设备企业纷纷在中国设厂或与我国本土企业合作。
作为风电行业发展的关键,风电机组的整机国产化向来为行业重视。截至2009年4月初,金风科技、浙江运达、华锐风电、上海电气、东方汽轮机等5家企业已完成了新产品设计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工作,生产或即将生产出样机。风电机组国产化项目实施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风机国产化项目的突破,将有助于国内风电机组生产企业开发高水平、低成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通过认证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实现商业化生产,满足国内风电市场的需求。
在风电设备领域,我国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除市场份额较大的金风、华锐、东汽外,还有不少企业发展势头较快,如湘潭电机、天威保变、银星能源等。内资和合资企业在2004年前后还只占据不到三分之一的中国风机市场,到2008年底,这一市场份额已超过了6成。
由于风电属于新能源范畴,无论是成本还是技术同传统的火电、水电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而风电的快速发展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纵观风电发展迅速的国家如德国、西班牙、印度,无一例外地都给予风电产业巨大的政策优惠。因此,可以说国家的政策支持将是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迅猛发展的根本保障。
中国风力发电网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上半年我国风电设备产量达427万千瓦,同比增长135.7%。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1230万千瓦风电项目批复在建。另外,2009年上半年我国风力发电达到126亿千瓦时,占同期全国发电量约百分之一,而目前我国已成为亚洲第一风能利用大国。另外,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风电并网装机1181万千瓦,同比增长101%。
风机国产化将为我国风电行业提供有力的支撑,国家为拉动投资大力发展新能源,各大电企将投资重点转向风电领域;国内风电设备产业链规模的迅速扩张,也将刺激风电市场的高速增长。我国风力发电的实质目标不是装机数量的增长,而是大力推进风电设备,特别是整机的国产化进程。而目前,风电机组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能力偏弱制约了我国风电设备发展。5家企业研发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风电机组,初步具备了独立设计能力,为国内风机整机企业占领国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与5家企业整机配套的绝大多数零部件已经实现了国产化,难度最大的主轴承和控制系统也有望取得突破。随着国产整机产能释放及零部件配套能力增强,产业链瓶颈将逐渐消除,整机盈利情况持续改善。
此外,通过风机国产化项目,使国产风机具有了较为明显的成本优势。同一技术档次的风机,国产比进口价格低20%,比国外品牌在国内设厂价格低10%。预计未来随着风机的规模化发展,国内产品在价格、售后上将具有明显优势,国产化份额将不断提高。
风电设备业高速增长的背后则是巨大的风险。原因是还处于成长初期的我国风电产业目前已经面临巨大的困境,在“跑马圈风”导致风电装机容量大幅膨胀之时,产业整体并没有跟上这一步伐。技术瓶颈无法突破导致成本高企、风电设备投资过于盲目、电网设备相对落后、风电并网技术规范的缺失等问题仍然困扰着风电产业,这也造成了全国近1/3的风电机组处于闲置状态。目前种种倾向已经表明,未来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将出现“刹车缓行”的态势。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风电等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带动下,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迅速崛起。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目前仍处于大而不强的尴尬境地,真正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并不多,关键零部件基本依赖进口。
我国风电设整机备制造业要摆脱大而不强的尴尬境地,企业增强研发能力是关键。另外,国家的政策支持也显得非常重要。最大的利好是国家已经通过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随着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也将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综上所述,结合本项目建设的方向和发展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第三章 厂址与建设条件
3.1厂址所在位置现状
本项目场址位于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罕山大街以南,保康路以西,南侧为线路板厂,西侧为空地。
项目建设拟占地为66666.67平方米,东西宽300米,南北长222.22米。呈长方形,东北侧有拐角。
本块场地已通过出让方式取得,总出让价格为1033万元。
3.2建设条件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处风光秀丽的科尔沁草原腹地,在北纬42°15′至45°41′、东经119°15′至123°43′之间,南北长约418公里,东西宽约370公里,总面积5.95万平方公里。
通辽市南与辽宁省接壤,距东北最大的中心城市沈阳270公里;东与吉林省相邻,距吉林省会长春市290公里;距大连、营口、锦州、天津等港口城市300至700公里。处东北和华北地区的交汇处,既属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又是中国西部大开发区域中的东部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开放的通辽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1.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场区属西辽河冲击平原地貌,区内上部均有第四系覆盖,为上更新统风积黄土状粉土,浅黄色、黄色,平均厚度30m左右,局部大于50m以上,具垂直节理和大孔隙,含钙质结核及钙质菌丝,上部含少量植物根。本区未见基岩及侵入岩出露,岩性单一。
根据开发区的土层的成因类型及物理力学性质,把场地划分为一个大区,即松散岩第四系风积区:
松散岩第四系风积区开发园区均有分布,为黄土状粉土,平均厚度约30.0m,具垂直节理及大孔隙,含钙质结核,松散,容重1.75g/cm3,天然含水率21.1%,内磨擦角¢=19.2,粘聚力c=0.078Mpa,湿陷起始压力=0.05Mpa,湿陷系数=0.025,轻微湿陷,湿陷深度一般5m左右,具一级非自重湿陷性,承载力特征值fak=140MPa。总之,开发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第四系地层厚度较大,覆盖整个工作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排泄方式为向下游径流及开采。含水层为第四系孔隙潜水,第四系孔隙潜水入渗—开采型。
含水层岩性为黄土状粉土,局部夹薄层黄色细砂,厚度,富水性受古地理及微地貌控制,变化较大,厚度不均,水位埋深20m左右,富水性差。渗透系数量0.091/s.m,水化学类型为HCO3----NaCaMg,矿化度小于1。
2.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局1990年和2001年出版的1:400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3.气候条件
项目拟建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拔高度272米。四季光照充足,春季干旱多风,最大风速16米/秒。夏季炎热,雨量集中,年降雨量600毫米,最大时降雨量月312毫米,秋季短而凉爽,冬季长且寒冷,积雷厚度40毫米,无霜期120-l60天,最大结冻层1.5米。气温由西南向北递减,呈一定规律性差异。年平均气温8摄氏度,年平均日照2800-3l00小时,每平方厘米辐射总量为50.24亿-54.43亿焦耳,大于等于l0摄氏度,积温在300摄氏度以上
年平均气温:7.7℃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0.4℃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31.4℃
无霜期:140天
年平均降水量:361mm
最大降水量:560.8mm
年平均湿度为:49%
日最大降水量:108.0mm
主导风向:WSW13%
无风日:21%
最大风速:33.3m/s
年平均雷电天数:33天
年最大雪压为:3.1g/cm
标准冻土深:1.4m
多年最大冻土深度为:2.01m
4.现有市政基础设施条件
(1)供水
开发区内市政供水管线能够保证充足供水。
(2)供电、供热
供电:通辽开发区电力资源丰富,供电设施齐全,电价低廉,拥有6.3万KVA变电所两座,全年供电量11亿度,采用10千伏线路供给用户。
采暖:开发区供热管网能够提供充足的热力供应,本项目供热接入开发区市政供热管网。
(3)通讯
电信、网通、移动、联通、铁通等通讯部门均已落户,现拥有10万门程控交换机,可提供国内、国际电话服务、移动通讯服务及电报、传真、信息数据传输业务。
(4)排水
厂区建设排水管网,对雨季降水进行合理排放。
(5)生活服务
开发区南部为通辽市城区,现有人口41万人,中学、小学、幼儿园、医院等生活服务设施齐全。
第四章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4.1建设规模
根据通辽本地的风电发展态势和公司的投资进度,本项目拟分为两期建设,此次可行性研究为一期工程。在一期工程中,拟建设年产能力为:1.5兆瓦风力发电机主控制器100套;变桨控制器100套;变频器100套。
根据项目的总体部署,并适应逐步发展的需要,项目区总占地面积为66666.67平方米。根据市场需求,本项目拟建设风力发电电控系统装配生产车间、办公室、食堂、供热站、泵站及配电室、门卫以及道路、围墙、绿化、硬化等,其余综合实验楼、研发中心、宿舍等将预留二期进行建设。
4.2产品方案
本公司将聚焦于目前占国内市场绝大部分份额的双馈型风电机组及直驱风电机组,引进相应的风电机组电气控制系统,本项目中,主导产品为:主控系统、变桨系统、变频器。
4.2.1产品规模
项目建成100%投产后可实现年产1.5兆瓦风力发电机主控制器100套;变桨控制器100套;变频器100套,且预计随着市场开发、销售稳定、资金充裕再逐步扩大生产规模,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4.2.2产品质量标准
1.JB/T 10300-2001 风力发电机组 设计要求;
2.JB/T6939.1-2003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用控制器技术条件。
4.2.3产品的主要用途
本项目生产的 1.5兆瓦风力发电机控制系统产品,主要为风力发电机组设备提供配套。
4.2.4产品方案表
项目建成100%投产后,兆瓦级风电电控系统产品方案。
序号
产品名称
产量(套)
1
兆瓦级风电机组电控系统
100
2
变桨控制器
100
3
变速变桨并网型风电机组用变频器
100
第五章 设计方案
5.1技术方案
5.1.1概述
以现有的主控系统、变频系统、变浆系统等产品为基础,积极开发大型兆瓦机组(2MW以上)及不同机型的主控研发、控制平台的优化改型、软件基础研发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包括对2MW液压变浆主控系统、直驱机型的研发及SCADA系统基础性平台研发项目,并针对不同的整机厂家的控制平台进行优化改型,推出多款控制平台供客户选择。
本项目所有技术全部为本公司独立知识产权形成的技术专利,在国内有着不可竞争的优势。
5.1.2产品功能介绍
主控系统:
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可实现整机全自动无人值守运行,并具有如下技术特点:优化整机协调控制功能、完整的安全保护功能、多种接口兼容性功能;并满足低温环境(-30℃)、台风、沙尘暴风机运行气候环境的要求。
变频器:
1.5兆瓦双馈风电机组变频器,采用具有专利保护的散热设计和EMC设计,实现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独立调节,使双馈异步发电机获得与同步发电机同样优异的输出特性。
具有以下优势:a)最大限度捕获风能;b)较宽的转速运行范围,适用由于风速变化引起的风力机转速的变化;c)采用一定控制策略可以灵活的调节系统的有功和无功功率,对电网而言可以起到功率因数补偿的作用;d)采用先进的PWM控制技术可以抑制谐波,减小开关损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变桨系统:
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调节装置,风力较大时,通过调节装置使桨叶迎角减小;风力小时,通过调节装置使桨叶迎角增大。
变桨距机构就是在额定风速附近(以上),依据风速的变化随时调节桨距角,控制吸收的机械能,一方面保证获取最大的能量(与额定功率对应),同时减少风力对风力机的冲击。在并网过程中,变桨距控制还可实现快速无冲击并网。变桨距控制系统与变速恒频技术相配合,最终提高了整个风力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和电能质量。
5.1.3工艺流程与工艺区划
1.产品技术方案
主控制器、变桨控制器、变频器以生产及系统集成为主。
2.工艺流程
本项目以风电机组电控系统生产为主,所有产品按国家成套电气设备生产标准进行,本产品的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框机整理:
框机即产品外壳,将根据不同的客户要求和不同的风机类型,选用最合适的形状和尺寸。在整机装配之前,将对框机进行整理,以达到最适合实际应用的款式。
布局设计:
根据框机的整理,对内部各部件进行最适合的位置装配。主要从传动距离、配线合理性、最佳的功能搭配等方面进行整合设计,以达到使用的耐久、经济。
框架装配:
对各部件所在部署根据布局设计,进行框架内部的装配。包括固定栓、隔离板、穿线孔等。
总线配置:
根据布局设计,进行总线装配。
适型整合装配:
对各部件,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客户的风机类型以及风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部件类型与型号进行装配,达到经济、适用、质量安全的目的。
分部调试:
对于机体内各部件,相关联部件,进行分部的连动调试,保证其运转正常,运行平稳。
整机调试:
全部部件装配完成后,进行整机的仿真调试。
封箱:
整机调试无故障后,框机合箱,装配工作完成。
柜机外部整理:
封箱后,对框体外部进行磨砂、抛光处理,以达到防锈、美观的目的。
功能实验:
即风场现场测试。对整体进行风场的场实验。
5.1.4工艺区划
根据公司长期的技术积累和研发结果,形成了一套独立工艺区划方案。即产品的配置部件方案。此方案在产品功能、成本、质量等方面都达到国际依靠水平。
工艺区划表
序号
类别
设备名称
1
主控系统
柜体
2
PLC系统方案
3
防雷
4
电源及直流UPS
5
低压控制系统
6
母线转换器等
7
低压控制系统
8
速度控制器
9
UPS电源
10
通讯块、面板等
11
加热器,过滤器及风扇
12
低压控制系统
13
开关
14
接线端子及导轨
15
光电转换器
16
线槽
17
标准件
18
变频器
柜体
19
PLC系统方案
20
低压控制系统
21
IPB功率模块
22
电子元器件
23
电抗器
24
母线
25
快熔
26
电压传感器
27
可控硅
28
电流传感器
29
避雷器
30
冷却风机
31
变桨系统
柜体
32
变桨控制单元PCU
33
34
三个复励式直流伺服电机
34
散热风扇
35
高速刹车保护系统
36
绝对编码器
37
蓄电池
38
风速仪
39
风向标
40
变桨角度限度开关
CAN总线
5.1.4技术特点
锋电(通辽)投资有限公司作为中国风电综合型的生产厂家,主要生产产品包括:主控系统、变频系统、变浆系统等产品。锋电(通辽)投资有限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方针,在变频器产品领域,实现了1.5MW双馈变频器的定型与生产,并完成了1.5MW双馈变频器及多种风机变频器功能的提升与系列化;在主控系统方面,锋电(通辽)投资有限公司始终坚持独立的第三方设计单位为原则,积极与客户沟通,加大客户对主控系统作为核心技术的认可度。并努力提高研发能力,增强主控产品的竞争力,自主研发了水平轴兆瓦级变速变桨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兆瓦级变速变桨风电机组控制系统的研制及其产业化 ,并在大型兆瓦机组(2MW以上)及不同机型的主控研发、控制平台的优化改型、软件基础研发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包括对2MW液压变浆主控系统、直驱机型的研发及SCADA系统基础性平台研发项目,并针对不同的整机厂家的控制平台进行优化改型,推出多款控制平台供客户选择。
5.2设备方案
5.2.1设备选型的原则
企业要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先进的技术装备是关键。技术中选择的工艺流程是否先进合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用的设备状况。机器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对企业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原辅材料及公用工程消耗等方面都有直接的影响。购置设备的费用,在生产成本中也占有相当的比重。因此,选择什么样的设备,必须慎重考虑,设备造型应遵循先进、经济、实用的原则,综合考虑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1.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选用的设备应同工厂的生产规模相适应,并且能达到工艺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在选择设备时,坚持选用连续性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器设备,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还要容易保养和维修,公用工程(水、电、汽等)单耗要低。
2.安全可靠
在选择机器设备时,坚持选用经过生产实践检验合格的产品。避免选用技术上不够成熟或未经技术鉴定和生产考验的机器设备,以确保投产后,一次投产成功。
5.2.2主要设备选型
本项目按未来外向型经济的需求,在设备选择中考虑引进国外机电一体化水平较高的工艺设备,采用管理信息系统,使企业技术装备达到较高的档次。
主要设备及仪器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液压压线钳
R14E-R1
台
2
2
电脑剥线机
HD-884
台
2
3
贴纸割字打印标签机
CPM-100HC
台
2
4
线号机
IM-380A
台
1
5
标牌机
MPC-PIus
台
1
6
标签机
PT-3600
台
1
7
线槽切割机
MOP43255
台
1
8
铜牌切割机
HZ931
台
1
9
电动叉车
CPD15
台
2
10
手动叉车
2500
台
2
11
叉车
CPCD40C
台
2
12
升降梯
SJG
台
1
13
裁线机
RT-220(T)
台
2
14
空压机
OG22F-A
台
2
15
原材料库专用电瓶车
台
2
16
组装手拉车
台
5
17
电动单梁起重机
5T
台
2
18
成套装配流水线
台
4
19
2MW拖动变频器
台
1
20
2MW交流变频调速电机
台
1
21
齿轮箱
台
1
22
连轴器
台
1
23
母排加工线及设备
套
2
2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