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届高三生物提纲 第五章 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第一节 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单细胞动物通过原生质来感受外界刺激,人和高等动物通 过自身特定的感受器来感受外界刺激。1动物体对物理信息的获取: 1.1皮肤感受器 1.1.1类型:有温度感受器(真皮内)、痛感受器(表皮内,特征:呈分支状)、 接触感受器(特征:毛发根部,呈分支状)、压力感受器(真皮内特征:环层小体)等。 1.1.2概念:分布于皮肤中、能感受压力、温度、针刺等刺激的神经末梢。 1.1.3功能:接受刺激并能将皮肤接收到的压力、温度、针刺等刺激转换为神经信号(电信号)。 1.1.4分布:通常在手指、唇等敏感部位分布较多。 注意:
2、皮肤中,既能感受物理刺激又能感受化学刺激的感受器是痛觉感受器。 1.2光感受器: 1.2.1组成: 1.2.1.1眼球:巩膜(最外层):使眼球保持一定的形状脉络膜(中间层) 神经细胞:在前视网膜(最内层): 功能:光感受器 视细胞(在后)类型:视杆细胞(感受光亮度) 视锥细胞(感受光色彩) 光是穿过不感光的神经细胞后投射到视细胞上。 1.2.1.2折光系统(无色透明,功能:折光和聚焦的作用):角膜:眼球最前方,眼的聚光装置房水:晶状体和角膜之间,作用是为角膜和晶状体提供营养。晶状体:类似于凸透镜,具有聚焦作用,人体通过改变晶状体的曲度来调节视物的成像距离玻璃体:位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 1.2.
3、2视觉的形成: 光波视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转变成神经冲动传入神经(视神经)脑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注意:像成在视网膜上,视觉形成在脑部视觉中枢) 123 知识延伸 瞳孔与光线的强弱有关:光线强瞳孔缩小,光线弱瞳孔扩大。 视网膜上形成的物像是倒置而缩小的实像 所观察的物体由远及近时,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使物象成立于视网膜上 假性近视与晶状体的曲度变化有关:晶状体曲度变大 近视与眼球前后径及晶状体曲度有关:眼球前后径变长,晶状体曲度变大。 近视眼戴凹透镜,远视眼戴凸透镜鼓膜 虹膜与人的颜色有关1.3声波感受器: 1.3.1结构: 1.3.1外耳:由耳郭(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组成;
4、1.3.2中耳:由鼓膜、3块听小骨(放大声音)组成; 1.3.3内耳:耳蜗-是声音的感受器,将声波转化成神经冲动; 前庭器-由3个半规管和前庭组成,是感受身体平衡的器官。 1.3.2听觉的形成: 声波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变成神经冲动听神经脑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1.4其他感受器: 1.4.1红外线感受器:某些蛇类(蝮蛇、响尾蛇等)的颊窝,能感受周边动物散发出的热能。 1.4.2侧线:鱼类和水生两栖类,能感受水流和定方位等。2动物体对化学信息的获取: 2.1嗅觉感受器:2.1.1分布:主要分布于鼻腔的嗅黏膜的嗅细胞和昆虫的触角上的嗅毛;2.1.2结构:嗅细胞上有嗅毛,可感受溶解在嗅黏膜表面液体
5、中的有气味的 化学分子。2.2味觉感受器: 2.2.1分布:主要分布于口腔的舌上的味细胞,昆虫足的末端和口器上的味觉毛; 2.2.2结构:味蕾上的味细胞(感受细胞)顶端有微绒毛,基部与感觉神经连在一起。 (注意舌感受不同味道的部位)掌握导测:1、7、10、12、14、16、25、26、28、29、30、31、32题第二节、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1信息在神经系统中的传递:1.1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是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1.1结构: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营养和代谢中心,内含细胞核和细胞器,主要 集中在脑和脊髓里; 树突-通常短而多分支,是神经元接受信息的部分;有的神经元
6、的树突只有一条且较长; 轴突-较长,分支少,是神经元传出信息的部分; 注意:树突和轴突合成突起,实质为细胞膜特化的结构 细胞体的分布:传入神经元细胞体分布于神经节中,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细胞体位于脑和脊髓的灰质中。 细胞核、细胞体的区分 1.1.2类型: 传入神经元也叫感觉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也叫运动神经元 1.1.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12 神经与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指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 在外面的髓鞘。 神经: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汇聚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分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两种。 注意:神经只分布于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纤维则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
7、经系统内。神经纤维主要分布于白质中。 传出神经不等同与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不等同与传出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不等同与神经中枢。1.3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单个神经元内部): 1.3.1概念:沿神经纤维传导的兴奋称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产生基础:膜电位的变化) 1.3.2膜电位:静息电位:内负外正;(是由膜内的钾离子和膜外的钠离子维持的)动作电位:内正外负。 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膜外钠离子以被动运输方式进入膜内 动作电位转为静息电位:膜内钠离子以主动运输方式到膜外1.3.3传导形式:以生物电的形式传导1.3.4传导特点:双向传导注意: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电位变化的
8、表述:膜内电位的变化 膜外电位的变化 电位变化 电位的测量:膜内;膜外;膜内和膜外 神经元中各结构信息传导的过程: 树突 细胞体 轴突 1.4突触传导:1.4.1突触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 突触类型:由突触后膜决定分为两类,一类突触后膜为树突膜,一类突触后膜为细胞体膜。 注意:突触间隙内液体为组织液。 神经元的表示 突触的表示1.4.2传导过程:神经冲动轴突末端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殊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兴奋传入下一神经元。1.4.3传导形式:通过化学物质传递的,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1.4.4传导特点:单向传导(原因神经递
9、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 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的变化) 注意:信号的转变:突触中信号的转变: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突触前膜信号的转变:电信号-化学信号 突触后膜信号的转变:化学信号-电信号 突触小体中含有大量高尔基体的原因、大量线粒体的原因 当兴奋传导下一个神经元时,与受体结合的神经 递质很快就被 突触间隙的酶降解而失去活性,作用终止。 2脊髓的调节功能: 2.1位置: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的延髓相连接2.2结构:白质,位于脊髓的外周,由许多集合成束的神经纤维组成; 灰质,位于脊髓的中央,是神经细胞体密集的部位,内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2.3功能:(通过实验:
10、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来说明) 2.3.1 传导 传递神经冲动,由白质中神经纤维担任; 2.3.2反射 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由灰质担任。2.4 脊髓反射实验 去除头背部的原因:去除脑,排除脑对脊髓的干扰。 065%生理盐水:牛蛙的等渗溶液 05%的盐酸:刺激源 环割脚趾皮肤:破坏感受器 破坏脊髓:去除神经中枢 搔扒反射刺激部位为腹部皮肤。注意:一个反射活动至少有三类三个神经元参与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五部分组成表述时按顺序。 感受器、效应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的区分方法 脑与脊髓信息的联系有神经纤维(传导束)来实现 脊髓调节的反射活动特点:反应速度快,受脑控制。 3脑的高级调节功能-条件反射3.1
11、脑的组成:由大脑、小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组成。大脑表面有一层灰质,称大脑皮质,上有许多功能区,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是调节机体生理功能高级神经中枢。3.2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3.2.1概念:指动物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体内的各种刺激(信息)发生反应,称为反射。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3.2.2结构基础: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注意判断) 3.2.3反射类型: 3.2.3.1非条件反射:生来就具有的先天性反射;人进食时会分泌唾液; 3.2.3.2条件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一定条件下
12、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如人看到红灯停止,谈虎色变等。条件反射是脑的一项高级调节功能,它提高了动物和人适应能力。注意:非条件刺激、无关刺激、条件刺激的区分及相互关系 条件反射建立的基础是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建立的条件是强化 人类条件反射与动物条件反射的区别4自主神经(植物性神经)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4.1概念:自主神经是指支配内脏器官和腺体活动的神经。4.2调节特点:受脑控制,不受意志支配。4.3类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关系:拮抗4.4调节过程:交感神经:当人体从事重体力活动或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时占优势 瞳孔兴奋、支气管扩张(通气量增大)、心跳加快、刺激肾上腺分泌,抑制唾液腺分泌、抑制肝、胃、胰腺、小
13、肠分泌和大肠蠕动,抑制膀胱收缩副交感神经:当身体处于安静状态或睡眠时占优势 瞳孔收缩、支气管收缩、心跳减慢 刺激唾液分泌、促进胃、胰腺、小肠分泌和大肠蠕动,促进膀胱收缩生活的不规律或者长期处于不良精神状态导致自主神经之间平衡失调,会出现种种不良症注意:两者调节共同的内脏器官,但作用的结果是相互拮抗。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运动神经(传出神经) 肾上腺和肝脏受交感神经支配不受副交感神经支配。 掌握导测:1、2、3、4、6、7、8、9、12、13、17、19、21、23、24、25、26、29、30、31、33、34、35、36、37、39题阅读教材15页图5-16认真总结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调
14、节内脏活动方面的作用区别第三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1人体内分泌腺内分泌腺的种类及其各自分泌的激素种类和功能(图p17)内分泌腺激素作用失调症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年幼分泌过少呆小症成人分泌过多甲亢缺碘 大脖子病肾上腺肾上腺皮质激素(也称为糖皮质激素)调节水、无机盐、糖代谢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髓质激素(也称为应急激素)加快心跳、增加心输出量、血压升高、呼吸加快、血糖浓度增加等胰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低血糖症、高血糖症生殖腺性激素(男:睾丸酮女:雌激素、黄体酮)维持生殖
15、腺的正常生理活动,促进生殖细胞的生成和第二性征的发育垂体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年幼多侏儒症、年幼少巨人症促腺激素调控其它内分泌腺的活动注意:下丘脑属于脑的一部分,它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双重特性,是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的枢纽。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有促激素释放激素或抑制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前者作用的靶器官为垂体,后者作用的靶器官为集合管和肾小管。 下丘脑对垂体的调控,为神经和内分泌两大类信息之间架起了联系的桥梁。 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有时也提到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 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有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 常见的蛋白质类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
16、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属于脂质类(胆固醇)激素。 内分泌失调症、传染病、遗传病 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2激素的调节作用2.1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激素调节(体液调节)2.2体液调节中,激素本身不为机体提供能量或代谢,仅仅起着“信使”作用,将信息传递给靶器官。2.3激素传递信息的途径:通过血液传递。2.4激素作用的特点:特异性(必须与相应受体结合)、高效性2.5不同激素间的作用特点:(以血糖调节为例)(1)协同调节:不同激素对于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彼此协调。 (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2.6神经-体液调节:内分泌腺的活动也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如右图
17、,以机体受到寒冷刺激为例)2.7激素的调节机制(如右图):反馈调节(促进作用为正反馈,抑制作用为负反馈)负反馈调节是激素调节的基本方式注意:酶、激素、维生素均属于高效能物质。 用图表示激素、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酶和激素从成分、产生部位、作用部位、作用方式方面的区别 受垂体调控的内分泌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生殖腺; 胰岛和肾上腺髓质不受垂体调控 调节血糖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为协同关系,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为拮抗关系。 调节体温时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为协同关系(均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氧化分解)。 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在调节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 肝细胞表面有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以
18、及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受体肌细胞表面有肾上腺素的受体没有胰高血糖素的受体,因此胰高血糖素可促使肝糖原水解而对肌细胞不发生作用。掌握:导测:1、2、4、5、6、9、10、12、18、19、21、22、23、26、2732、35、36、37、38、39第四节、动物体的细胞识别与免疫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骨髓 胸腺主要产生T淋巴细胞 脾脏主要产生B淋巴细胞 淋巴结 )、免疫细胞 (巨噬细胞 粒细胞 B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等) 免疫分子(由免疫细胞产生例如抗体抗毒素、免疫球蛋白、凝集素,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细胞毒素) 概念: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生理功能的表现,其作用是识别和区分“自己”和“
19、异己”物质,并对“异己”物质产生排斥。免疫是建立在细胞识别基础之上的。这是人和动物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 类型:根据获得方式和作用特点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类。 1细胞识别1.1概念:是指动物体细胞对自己和异己细胞以及物质的识别。1.2实验: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和糖脂在细胞识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3抗原:1.3.1概念:所有被生物体细胞识别为“异物”物质并受免疫反应排斥的物质就称为抗原。1.3.2化学成分:大多是蛋白质,还有多糖和脂类。1.3.3种类:外源性-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异种动物血清、同种异体组织细胞等。 内源性-机体衰老和死亡细胞及突变后的细胞等。 注意:细菌和病毒进入生物体
20、内时就成为抗原的原因是因为在它们的表面有特殊的糖蛋白和糖脂。 可以用机械方法将海绵体分离成单个细胞2非特异性免疫2.1概念:又称先天免疫,是人类在长期进化中形成并通过遗传固定下来的天然免疫功能。2.2特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人生来就有;对各种病原体无特殊的针对性,都有一定程度的防御作用。2.3构成: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机体完整的皮肤和粘膜 免疫原因:1、阻挡作用 2、皮肤和黏膜能分泌多种杀菌物质 3、皮肤和黏膜表面生活着一定数量的正常菌群。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抗感染作用)巨噬细胞的免疫过程:病原体进入结缔组织巨噬细胞伸出伪足吞噬病原体形成吞噬泡 溶酶体与吞噬跑融合,杀灭
21、细菌等病原体并将其消化排出消化后的残余物。可以概括为胞吞消化胞吐 三步。注意:溶酶体内含有溶菌酶和蛋白质水解酶 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特异性免疫:3.1概念:又称后天获得性免疫,是指淋巴细胞与抗原接触后才能发生的免疫反应(识别和清除)。3.2特点:具有特殊的选择性,一种淋巴细胞只能识别和结合一种抗原,并引起免疫反应。3.3类型:3.3.1 B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 免疫过程: 抗体:概念:由浆细胞产生和分泌的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化学成分:蛋白质 形状:Y型分布:分布于血液、淋巴液或组织液等体液内作用:能杀死病原体或促使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特点:特异
22、性,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相应的抗原发生反应。产生特异性的原因:与Y型两臂末端氨基酸的序列有关。 初次免疫:指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免疫反应。 二次免疫:指相同抗原再次侵入,记忆B细胞能加快加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新的记忆B细胞的免疫反应。二次免疫反应比初次反应快、反应强、潜伏期短。(如右上图) 3.3.2 T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 抗原类型:病毒、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移植到体内的异体组织细胞等。 免疫过程:此免疫为细胞免疫。 注意: 体液免疫相关分子:免疫球蛋白、凝集素、抗毒素 细胞免疫相关分子:淋巴因子、干扰素、细胞毒素、白细胞介素 类毒素属于抗原 B淋巴细胞通过
23、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抗体存在于提夜里,所以B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被称为体液免疫。 T淋巴细胞通过直接与抗原细胞密切接触,导致其细胞膜通透性增大而裂解死亡或间接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杀死抗原,所以T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被称为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感应阶段:抗原进入体液,吞噬细胞处理并识别抗原,将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再由T淋巴细胞呈递给B淋巴细胞。少数抗原直接被B淋巴细胞识别。反应阶段:触发的B淋巴细胞分化分裂生成效应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生成的效应B细胞分泌相应抗体。效应阶段: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生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处理消化。细胞免疫感应阶段:吞噬细胞处理并识别受感染的细胞,将抗原特征直接呈递给
24、T淋巴细胞。其中,淋巴细胞亦分泌淋巴因子。反应阶段:T淋巴细胞分化分裂生成效应T细胞(致敏T细胞)和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识别对应的靶细胞。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促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产物被吞噬细胞处理。若此时抗原由靶细胞释放进入体液,将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B淋巴细胞的体液免疫需要T淋巴细胞核巨噬细胞的协助,B淋巴细胞也可控制或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所以机体的各种免疫反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完善的防卫体系。 4天然免疫与人工免疫4.1天然免疫自身患传染病后获得的免疫4.2人工免疫 4.2.1概念:用人工的方法使人体获得免疫力叫人工免疫。 4.2.2主要方式:人工接种疫苗 (1)疫苗:
25、概念:是用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制成的生物制品; 种类:有灭活的或减毒的制剂(活疫苗和死疫苗两类)。 活疫苗-选用毒力低或经减毒的活病原微生物制成的是活疫苗,如牛痘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介苗等。特点:有一定生长繁殖能力、产生免疫力需要一定时间、一般只需接种一次、用量较小、免疫效果和持久性较好。 死疫苗-经化学或物理方法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是死疫苗,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狂犬疫苗、霍乱疫苗、伤寒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等。特点:不能繁殖、对人体刺激时间短、需多次重复注射、注射量大。 (2)接种对象:一般应选择最易发病、受疾病威胁最大的人群作为疫苗的主要接种对象。流行病的相关疫
26、苗应在疾病流行季节前接种。 注意: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间的相互关系第五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1植物生长素的探索史1.1达尔文父子的实验:(1880年)A.实验过程及现象:a.实验材料:禾本科植物幼苗的胚芽鞘b.实验条件:单侧光照射c.实验步骤及现象: 胚芽鞘不处理,作为对照;-向光弯曲生长胚芽鞘尖端套一个不透光的小帽;-直立向上生长胚芽鞘尖端套一个透光的小帽;-向光弯曲生长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套一个不透光的套筒;-直立向上生长B.实验结论:a.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b.弯曲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生长素作用部位) C.实验假说:胚芽鞘尖端的细胞受光照后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作为化学
27、信号从尖端传递到下部,影响下部细胞的生长,导致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的细胞生长不均匀。(化学信号假说) 注意:胚芽鞘尖端的细胞受光照后会产生某种物质这句话是错误的,原因生长素的产生与光照无关。叶绿素的合成与光照有关。1.2杰逊的实验:(1915年)A.实验过程及现象:a.胚芽鞘尖端下部插入可渗透化学物质的明胶;-向光弯曲生长b.胚芽鞘尖端下部插入不渗透化学物质的云母片;-不生长也不弯曲B.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并能从尖端运输到下部。1.3温特的实验:(1926年,荷兰科学家)A.实验过程及现象:按右图所示进行实验;第1组:不生长不弯曲;(作为对照)第2组:直立向上生长;第3组:向
28、左和向右弯曲生长(向放置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第4组:不生长不弯曲。(作为对照)B.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并能从尖端运输到下 部;这种物质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这种物质被命名为生长素。 注意:第2组实验可以验证幼苗生长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 第3组实验可以验证幼苗弯曲生长与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有关。 第4组实验的设立使实验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大大提高,排除了琼脂的作用。1.4郭葛的实验: A.实验材料:菠萝嫩枝、燕麦胚芽鞘 B.实验结果:分离获得生长素,鉴定出生长素是一种名为吲哚乙酸的小分子有机酸。1.5演示实验:小麦胚芽鞘的向光弯曲产生生长素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刺激源单侧光照
29、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弯曲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向光弯曲原因胚芽鞘尖端细胞受到单侧光照射后,会将生长素较多的传递到背光侧,促进背光侧细胞明显伸长,引起植物向光弯曲注意:生长判断的步骤:1 是否有生长激素:1)可根据是否有胚芽鞘尖端来判断,2)根据是否认为添加含生长激素的琼脂块。 2 判断生长素能否往下运输 :关键看是否完全横插云母片 是否弯曲生长判断的步骤: 1 谁否能生长 2 有否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的条件:例如1) 单侧关照并且尖端没有遮盖 2)在某一侧放含生长素的琼脂块 3 看能否左右运输 判断云母片是否纵切尖端自我检测:导测1、25、27、29、31、32、352植物体内信息的传递和调节2.
30、1生长素的调节作用(如图5-33,P32) A.产生部位:胚芽鞘顶端及生长活跃部位,如茎尖、嫩叶、根尖和发育的种子等处。 B.分布部位:植物体生长旺盛的组织器官,如花、果实等处。 C.体内含量:极少、高效性 D.生理作用:促进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促进侧根形成、果实发育、顶端优势,抑制落花落果。最基本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的伸长,从而使茎伸长。 注意:1、如何设计实验验证生长素的最基本作用是促使细胞的伸长而不是促进细胞的分裂。 2、有子果实和无子果实的形成。 3、B元素的作用:促进花粉管的伸长,却B会出现花而不实。 4、无子番茄和无子西瓜的形成区别: 无籽番茄的配子虽正常,但未受精,所以无种子,对
31、未受精的雌蕊蘸涂生长素后刺激子房发育为果实;三倍体西瓜不会结种子的原因则是由于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联会发生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所以不能正常受精形成种子。自我检测:导测4、10、14、21 E.作用特点: a.具有两重性-即在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太高浓度使植物受害死亡,如除草剂。 b.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同一浓度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依次为:根芽茎 注意:0线代表既不起促进作用也不起抑制作用 0线以上代表促进作用 0线以下代表抑制作用自我检测:导测2、3、6、8、11、12、17、24、26F.顶端优势: a.概念:植物的顶芽
32、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 B.原因:植物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 抑制了侧芽的生长。C.原理运用:行道树和果树修剪、棉花打顶等 注意:1、顶端优势导致离顶芽越近的侧芽生长抑制现象越明显2、导致顶端优势的原因是侧芽处生长素积累的多而不是产生的多。 自我检测:导测9、13、18、19、332.2植物激素概念:在植物体内合成,从合成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物质,统称为植物激素。注意:激素运输属于极性运输即有形态学尖端(顶端)运输到形态学基部,例如由茎的顶端运输到茎的基部,由根的尖端运输到根的基部;激素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自我检测:导测28、3
33、02.3天然的植物激素:共有5种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一般此三种植物激素在适宜范围内促进植物的生长、细胞伸长、分裂、分化);脱落酸、乙烯(抑制细胞伸长和分裂,促进器官成熟和衰老)。3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3.1生长素及其类似物(萘乙酸-简称NAA、吲哚丁酸-简称IBA、2,4-D等)的运用:A.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形成无子果实。可在未授粉雌蕊柱头上涂抹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如无籽黄瓜、 无籽番茄等B.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C.防止落花落果。3.2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A.乙烯(生产上常用乙稀利)-果实催熟;B.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 注意:天然植物生长素农业上应用存在的缺陷: 1、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但含量甚微。 2、易被酶降解和发生光氧化导致分解破坏。 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上应用的优点: 1、具有生长素的作用效果。 2、原料来源丰富,生产过程简单,可以大量生产。 3、不被酶分解而效果稳定。4影响植物开花的环境调节4.1低温:冬小麦,只有经过低温处理的冬小麦,才能在长日照条件下开花结果。 4.2日照长度:长日照植物:日照时间长于一定是时数能开花的植物,如小麦、胡萝卜、油菜等; 短日照植物:日照时间短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如大豆、菊花、水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