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373897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77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目 录第一章 总 论51.1 项目名称51.2 项目建设单位51.3 报告编制依据51.4 报告研究内容51.5 项目概况61.6 研究结论及建议8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92.1 项目建设的背景9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经营策略143.1 物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43.2 项目经营的基本战略及营销策略173.3物流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18第四章 建设地址和建设条件234.1 建设地址及概况234.2 建设条件24第五章 建设规模及功能设计295.1 建设规模295.2 项目经营模式305.3 项目功能设计31第六章 建设方案356.1 项目建设

2、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356.2 土建工程方案356.3 设备方案386.4 总图布置406.5 公用工程41第七章 土地利用与节能节水447.1 土地利用447.2 节能政策和设计依据457.3 节能、节水措施46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488.1 环境保护标准及依据488.2 环境保护原则和目标488.3 环境影响分析498.4 环境保护措施508.5 环境影响评价51第九章 安全、卫生与消防539.1 劳动安全卫生设计依据539.2 劳动安全卫生防护措施539.3 消防55第十章 组织机构设置与人力资源配置5710.1 组织机构设置5710.2 人力资源配置6010.3 人员培训计划61第十一章

3、 项目实施管理与进度安排6211.1 项目的建设管理6211.2 项目建设工期和施工进度64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6612.1 投资估算依据6612.2 总投资估算6712.3 资金来源67第十三章 财务评价7013.1 财务评价依据7013.2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7113.3 财务评价指标7313.4 不确定性分析7613.5 财务评价结论77第十四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7814.1 研究结论7814.2 建议79第一章 总论市中医院异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号: 总 经 理:唐玄奘总工程师:孙悟空项目负责人:猪悟能参编人员: 市工程咨询服务中心3588年29月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项

4、目名称及承办单位情况11.2编制的依据与范围21.3项目概况21.4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第二章 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必要性52.1项目提出背景5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内容83.1迁建规模83.2综合楼建设内容10第四章 场址与建设条件124.1建设地点124.2场址条件124.3施工条件14第五章 建设方案165.1编制依据165.2规划方案185.3建筑方案205.4装饰装修方案245.5结构方案285.6人防工程295.7建筑特征305.8医疗设备方案305.9公用工程方案325.10信息化方案395.11主要工程量及设备41第六章 节能节水436.1节能编制依据436

5、.2节能设计方案436.3项目能耗计算456.4节能措施466.5节能效果47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487.1迁建地点环境现状487.2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487.3治理方案487.4环境监测517.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52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消防538.1安全卫生538.2消防55第九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619.1组织机构619.2人力资源配置629.3培训62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6410.1建设工期6410.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6410.3项目实施进度表(横线图)64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611.1编制依据6611.2编制范围6611.3投资估算编制基数及说明6611.4项目总投资估

6、算6811.5融资方案69第十二章 财务评价7012.1编制依据及说明7012.2运营成本估算7012.3财务评价结论71第十三章 社会评价7313.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7313.2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7313.3风险分析76第十四章 招标采购方案7714.1招标编制依据7714.2招标范围7714.3招标方式77第十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7915.1结论7915.2建议79附图、附表、附件80第一章 总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情况1.1.1项目名称市中医院异地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市中医院1.1.3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1.1.4项目建设性质异地建设1.1.5建设单位简介市中医院是

7、一所具有五十年的发展历史,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医院分东西两院和一个治疗中心,分别坐落于市区曙光路463号、二道区和顺二条48号和重庆路173号,医院总建筑面积21600m2,占地面积18300m2。医院为三级甲等,共有床位555张。设有内、外、妇、眼、骨伤、肛肠等10余个疗区及门诊专科,辅助业务科室30余个。医院在职员工748人,其中初级职称172人,中级职称191人,高级职称116人。1.1.6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市工程咨询服务中心工程咨询资质编号:工咨甲 1.2编制的依据与范围1.2.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4号中华人

8、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2.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3.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建标200897号)4.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2008164号)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发改投资20061325号)6.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与发展规划7.地市级以上重点中医医院建设指导意见8.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国中医药发200923号)9.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10.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11.市中医院与市工程咨询服务中心签订的技术咨询合同12.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数据、资料。1.2.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范围本可研报告对市中医院异地建设的必要性及项目的

9、建设规模与方案、投资估算等进行研究。1.3项目概况1、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在市区,原市第99中学用地范围内,西至路,东邻规划路,南至中学。土地取得方式为划拨。2、建设规模本项目建设规模为504张床位;总用地面积24891m2;建筑规模47433m2。3、实施进度本项目建设期为25个月,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4、项目投资、融资情况本项目总投资21357.00万元。本项目融资方案为:地方政府配套资金1200万元;申请国债资金1200万元;自筹16601.12 万元。1.4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建设规模床位5042规划指标2.1建筑面积m2474

10、33其中:地上38823m2,地下8610m2(含人防3500m2)。2.2用地面积m2248912.3绿化面积m29143.42.4容积率1.522.5绿地率36.73续表: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3项目总投资万元21357.004单位使用效益投资万元/床位39.60 元/m24446.54 5单位功能运营成本元/床位10.13 元/m21137.50 87第二章 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必要性第二章 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项目提出背景1.医院现状市中医院是一所具有五十年的发展历史,分为东西两院和一个治疗中心,分别坐落于市区曙光路463号、二道区和顺二条48号和重庆路173号,医院总建筑面积2

11、1600m2,占地面积18300m2。医院现有床位555张。设有内、外、妇、眼、骨伤、肛肠等科室46个,其中门诊科室27个,医技科室6个,住院疗区11个,现有编制人员748人。市中医院作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省知名的中医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目前,市中医院的医疗力量分散在三处,且受限于各处的实际条件,已不能再进行规模扩大,不便于集中技术力量进行医学攻关、科技研究,也不利于患者就诊。(2)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现有的(急)门诊与社会发展和需求不相适应,满足不了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更满足不了中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3)由于医院现有门诊、病房等功能分区不

12、明显、布局不合理,因此给患者带来很多不便。(4)现有医院门诊楼为30年代的早期建筑,墙体保温差、不节能,给医院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同时原有建筑的房间布局十分不合理。(5)由于来医院的患者逐年增加,同时带来医院外来车辆的增多,院内经常出现交通不畅,停车难等现象。基于以上多种因素,要促进市中医院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提高中医院医疗水平,实现市卫生医疗事业发展整体目标,必须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把医院现有基础设施做大做强,从而满足中医院未来长远发展的需要。因此,省、市政府有关部门、市卫生局及医院领导进行了多次的研究讨论,根据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第十次)研究急救中心、市中医院异地新建有关问题,确定

13、将原第99中学作为该项目的建设用地。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是解决市中医院功能分区不合理的需要。由于医院现有门诊、病房、住院楼等功能分区不明显,常出现挂号难,找不到病房等现象,延误患者救治时间。本项目的实施将建成功能分布合理的门诊大厅咨询台、电子指示牌、服务中心等。为患者创造更舒适、更方便的就医环境。同时对区的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2.项目建设有利市中医院布局和规划。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市中医院内现有消防通道没有形成环形通道,不利于消防工作的进行。一旦发生火情将带来巨大损失;近年来医院的患者逐年增加,在院内经常出现交通不畅,停车难等现象。本项目在区原市第99中学的场址

14、内建设,用地面积较为充足可以实现在院内形成消防通道,满足消防间距的要求。在门诊住院楼的前侧和后侧留有停车位供患者和医院职工停车使用,使院内的交通方便管理。3项目建设是改善就医环境的需要。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现有的门诊与社会发展和需求不相适应,满足不了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现有综合楼为砌体结构建筑,墙体保温差、不节能,给医院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原有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和使用功能及楼内的配套设施已经陈旧、老化,早已不能满足广大市市民看病就医的需要。项目的建设将彻底的改变人们对市中医院那种原有的“老、破、旧”面貌的认识,项目将建成一座现代化、规范化、舒适化的崭新医院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市人民的面前

15、。为前来救诊患者提供更为舒适的就医环境。通过以上对市中医院医疗卫生服务范围、能力及现状的分析,结合国家、省、市部门对医院建设的相关要求,项目建设是必要的。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内容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内容市中医院的技术力量和服务水平,在省中医医院中处于领先水平,依据现有技术和新建成的综合楼医疗环境,可以为全市及部分外地患者提供优良的医疗服务。3.1迁建规模3.1.1中医药医疗事业概况地区内现有中医院有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省中医院),市中医院,民族医院,市区、区、二道区、双阳区、区、区中医院,市、县、市、市中医院等。除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市中医院外的其他中医特色医院规模均较小,所配置的医疗技术人员一般

16、仅几十人。3.1.2建设规模本项目为市中医院搬迁项目,将市中医院东院、治疗中心部分搬迁至原四中场址。根据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建标200897号),按每千人口中医院床位为0.220.27张床位测算建设规模。地区人口为745.9万人,服务地区以外人口按地区人口的10%估算,则本项目服务区域人口数为820.49万人。按每千人0.25张床位测算,则服务区域内共需2052张床位。目前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规模为1000张床位,市中医院按剩余服务床位1052张的60%估算,则市中医院规模为632张床位,日门(急)诊服务量为1750人次。市中医院现有床位555张,迁建后市中医院将增加77张床位,达到632张床位

17、的建设规模,即本项目规模504张床位,原市中医院(西院)规模128张床位。3.1.3建筑规模1、一般功能用房根据中医医院建设标准,每床位按84m2/床位计算,则本项目所需建筑面积为42337m2。2、地下停车场根据市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库)标准(长规发200575号),经初步测算,本项目需配建169个车位。参考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本项目高峰小时出行率为2226人次。由于本项目用地范围所限,且车辆较多,车流量大,因此本项目地下建筑中部分设置为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建筑面积1600m2,可停放小型车辆50辆。3、人防根据相关规定,本项目需建设人防3500m2。综上,根据以上分

18、析,考虑医院的实际情况,本项目迁建规模为总建筑面积47437m2;受建筑模数控制,本项目实际建筑面积47433m2,符合中医医院建设标准等规范标准的规定。3.2综合楼建设内容本项目在原四中场址内建设综合楼1座,及道路、绿化等配套工程,综合楼建设内容如下:综合楼建筑面积一览表序号功能用房建筑面积(m2)比例备注一地上3882381.85%1急诊部13552.86%2门诊部783216.51%3住院部1503031.69%4医技科室677414.28%5药剂科室35147.41%6保障系统16933.57%7行政管理15663.30%8生活服务10582.23%二地下861018.15%9生活及保

19、障用房35147.41%10车库15963.36%11人防35007.38%合计47433100.00%综合楼建设内容一览表序号功能用房功能用房组成备注1急诊部内科诊室、外科诊室、骨科诊室、中医治疗室、留观室、抢救室、输液室、治疗室、医护休息室、办公室、护士站、收费室、挂号室、药房、化验室、放射室等。2门诊部科诊室、外科诊室、皮肤诊室、眼科诊室、耳鼻咽喉诊室、口腔诊室、肿瘤诊室、骨伤科诊室、肛肠诊室、老年病诊室、针灸诊疗室、推拿诊疗室、康复诊室、门诊治疗室、中心输液室、中医换药室、体检中心等。感染性疾病科(诊室、挂号、收费、化验、放射、药房)等。3住院部住院病房、产房等。4医技科室检验科、血库

20、、放射科、功能检查室、内窥镜室、手术室、病理科、供应室、营养部(含营养食堂)、医疗设备科、中心供氧站、核医学科、介入室、核磁共振室、办公室、休息室等。5药剂科室中药饮片库房、西药库房、中药调剂室、西药调剂室、临方炮制室、中成药库房、中成药调剂室、周转库、门诊药房、住院药房、中药煎药室、办公室、休息室等。6保障系统锅炉房、配电室、太平间、洗衣房、总务库房、通讯机房、设备机房、传达室、总务修理等。7行政管理办公室、计算机房、图书室、档案室等。8生活服务职工食堂、浴室等。9大型医疗设备磁共振成像装置(MRI)、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CT)、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腔镜、直

21、接数字X线成像装置(DR)、500MA数字胃肠机等。第四章 场址与建设条件第四章 场址与建设条件4.1建设地点市中医院已取得本项目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市区,原市第99中学用地范围内,西至路,东邻规划路,南至中学。根据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办理规划手续的函,本项目用地面积24891m2,土地取得方式为划拨。4.2场址条件(一)地形、地貌条件城区位于东部山地向西部平原过渡的台地上。地势东高西低,地貌由台地和平原组成。其中,台地占70%、平原占30%。不同的地貌类型对城市建设起着不同的制约作用。(二)气象年平均气压 986.6mmba全年平均气温 4.9极端最高温度 38极端最低温度 -3

22、6.5最热月平均湿度 79%年平均相对湿度 66%全年总降雨量 610.8mm最大积雪厚度 180mm主导风向 西南风全年平均风速 4.3m/s(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市属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吉黑褶皱系松辽拗陷的东部边缘,市区的地表水,较大的河流为第二松花江的支流,也是饮马河的支流伊通河及其支流新开河等。本项目参考的附近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如下:1、场地地形地貌条件场地地貌形态属于波状台地,高差变化较小,地势平坦,高差在0.48m左右。2、地层、地层结构及岩土性质描述场地各岩土层,自上而下分层如下:杂填土:黑色,由建筑垃圾、炉渣及粘性土组成,稍湿,稍密状态。层厚:1.302.70米;粉质粘土

23、:褐黄色,褐黄色,含铁锰质结核。压缩性中等,稍有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湿,可塑。层厚:0.602.00米;粉质粘土:褐黄色,压缩性中等,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湿,软塑。层厚:3.906.30米。分布均匀。粉质粘土:褐黄色,含铁锰质结核。压缩性中等,稍有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湿,可塑。层厚:0.803.00米;粉质粘土:褐黄色,含大量铁锰质结核。压缩性中等,无摇振反应,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湿,硬塑。最大控制层厚:4.60米。3、场区水文地质条件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24、特征周期T=0.35s。建场地类别为II类。勘察期间建筑场区内地下水位埋深在1.403.30米,随地势有一定的坡降,主要为粘性土层中的潜水,粉质粘土的渗透系数K=0.1m/d;粘土渗透系数K=0.05m/d;勘察时为枯水季节,抗浮及防水水位按现水位抬高1.50米考虑;场区附近无明显污染源,根据地区经验,不考虑地下水及对混凝土和钢筋的侵蚀性。地下水位埋深1.502.80m,场区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及径流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4.3施工条件(一)社会环境条件本项目建设区域附近没有大型工业企业,周边规划均为公共设施用地,社会环境良好。(二)交通运输条件本项目建场址西侧为路,东侧为规划路,据火车站仅1km

25、左右,有多条公交线路由场址通过,运输便利。(三)公用设施条件1、供电条件本项目所需供电电源引自路,在建筑物地下设变电室。2、供、排水条件供水引自市政道路路供水管。雨水采用自然排放,经场区道路汇集后排入路DN1000市政雨水管网中;污水经医疗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入路市政污水干管;3、通讯广电接收条件由场址路现有主干网络上接入。4、供热条件供热由路引入,规划该条道路供热管径为DN500。热源为热电一厂集中供热锅炉房。5、征地拆迁条件本项目所需用地已规划为医疗设施用地,原四中已与十二中合并为市养正高中,已另择新址建设完成。6、综述本项目周边公共设施齐备、市政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施工条件较好,施

26、工用水、用电可直接引自市政管线,能够保证项目建设需要。第五章 建设方案第五章 建设方案5.1编制依据(一)建筑、结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008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9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27、)(JGJ26-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修订版);省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T436-2006)。(二)公用工程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内给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6-200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

28、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供配电设计系统规范(GB50052-95);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JGJ50057-94)。(三)信息化工程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通信机房静电防护通则(YD/TT54-95);计算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 6650-86);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办法(GB 167961

29、99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 3672001);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GB4943-95)。5.2规划方案5.2.1建筑布置医院建筑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充分展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与环境高度融合的思想。建筑空间组织充分考虑到人的活动需求,创造人性化的、不同层次的空间,为病人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就医场所。医院建筑设于场址中部,建筑物前辅以广场、绿地,与场址西侧的医院入口相对。建筑物内各功能区功能齐全、联系便捷、医疗与保障分区明确,联系方便,构成空间丰富的医疗建筑,为住院病人提供舒适、优美的住院环境,病人

30、能有最迅速、最方便的看病。5.2.2交通运输总体规划中,采用规整的路网结构辅以环道(兼作消防通道),体现了现代医院的严谨高效和人性化。路网形态布局则顺应了建筑群中各单体的定位,医院环道使相关的人流线,物流线尽可能缩短,达到通畅,便捷的目的。参考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本项目出行率按门诊部分300人次/万m2,住院部按3人次/床位计算,则本项目小时高峰出行率为2187人次。场区内铺设道路及停车场面积约7350m2,其中道路面积约3600m2,道路宽度7m;地上临时停车场面积约3750m2,可停放车辆150辆。为便于日常维护,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此道路行驶车辆多为小型车,荷

31、载较小,因此设计路面总厚度为40cm,初步确定其结构如下:沥青混凝土面层:5cm;基层:20cm二灰碎石10:20:70;垫层:15cm白灰土10:90。在场区四周修建通透式围墙,共长580m,在场区四周各设出入口,其中西侧为出入口。5.2.3环境绿化环境设计布局上采用传统的自然的风景式造园与西方的规整的整形式园林相结合,营造出优美、温馨的环境。在综合楼前后基本保持现状以现代造园为主,绿化采用几何式、规整式的布局,在园林中引入直线与曲线,让自然与规整相融合。入口区及病房区设置喷泉及水庭形成活水环境,以此为中心,采用花坛、铺地、草坪、雕塑小品等造园手法,创造一个宜人的室外环境。在场址大门及建筑物

32、之间设置中医药元素的雕塑、景观。本项目场区总绿化面积9143.4m2,绿化率36.73。主要是沿建筑物和道路周围植草、植树。5.2.4规划指标总平面指标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经济指标规划控制指标备注1用地面积m224891249812建筑面积m247433其中:地上37800m2,地下6729m2(含人防1716m2)。3建筑物基底面积m28347.64建筑物高度m49.8505绿化面积m29143.46道路面积m23600道路长520m7地上停车场面积m237508容积率1.52 1.89建筑密度33.54 3510绿地率36.73 355.3建筑方案本项目房屋建筑为一类建筑,安全使用年限50年

33、,耐火等级级,屋面防水等级二级,防水年限15年。5.3.1平面设计中医院建筑物为一座建筑综合体,裙房4层,高17.4m,主楼10层,高49.8m。根据医院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市中医院对本项目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经多方案比较,确定本项目建筑物平面呈“八卦”样式布局,裙房部分中庭,可以使室内景观具有良好的穿透作用,同时对主楼减少日照影响。各功能用房具体设置由市中医院根据实际需要动态、灵活配置。功能用房概况如下:一层主要为门诊大厅、急诊部、儿科门诊、出入院大厅、感染科门诊、体检中心、放射科等。门诊大厅位于西侧中央位置,设置4层通高的中庭,视觉导向明确。大厅入口中央为垂直交通井,设置3部垂直电梯,同时设

34、置8部自动扶梯作为整个综合楼的竖向交通枢纽,连接各楼层各个功能科室。大厅入口两侧对应挂号和收费窗口,正面为药剂科等候空间。弧形医廊北部连接放射科,南部连接住院部;急诊位于门诊南侧,与弧形医廊相接;住院部出入院大厅位于裙房正南,西侧为住院药房和出入院手续办理,东侧为商服配套;药剂科位于门诊大厅西侧,主楼底层,正对主出入口;南部主楼延伸裙房为放射科,便于大型医疗设备安装;儿科门诊设置在北侧一角,独立出入口,单独成为一区;感染科门诊位于东南角,设置分诊单元;体检中心设置在主楼一层东侧,单独设置出入口,方便体检。二层布置各种医疗空间,主楼和裙房中央设置成弧形医廊,连接各个功能单元。裙房为各个功能科室,

35、环绕医廊布置。主楼北侧为医技部,南侧为手术室6间。延医廊布置采光天井,在达到采光效果的同时也可舒缓病人的紧张情绪。医技部分为检验、血库、病理等功能,血库就近设置在手术室附近。三层裙房部分环绕医廊布置各个功能科室,主楼为设备层,主楼北侧裙房部设置为医技电诊科。四层裙房部分环绕伊朗主要设置专家门诊、五官、眼科和部分办公部分,通过弧形医廊连接。主楼为住院部外科病区及教科研功能区。主楼为弧形板式高层,14层与裙房相连接。59层每层两个病区。4层和顶层各设1个病区。病房位于弧形外侧,可享受到充分的日照;医护用房位于内弧。核心交通居中。护士站居病区中部。地下一层主要为车库及人防建筑。5.3.2建筑立面造型

36、设计医院建筑的外观注入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融入地方建筑特色,主要从屋顶、门楼、窗户、梁柱和颜色等方面体现。建筑以弧形线条为主,追求平稳、大方,使建筑形象更为丰富、更加细腻,充满现代气息。整个建筑外饰白色,局部使用磨光花岗岩石材及玻璃幕墙,外窗为中空透明玻璃,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产生了良好的视觉效果。5.3.3环境设计住院病人一般心情欠佳,其“精神”功能要求极为重要,交往是他们的最大需要。除设计优美的室外环境,综合楼设计中多设有“共事空间”。玻璃顶引进阳光,大片玻璃窗引进绿色,将室内、室外空间一体化,创造出开敞与流动空间,让更多的自然景观、阳光、空气进入室内,在内部空间中追求“田园气氛”,并尽量采

37、用药用植物。同时运用有生命的造型艺术,包括中国传统盆景艺术等用艺术手段来营造室内的室外化艺术气氛。造亲切宜人,富有“人情味”的医院,打破医院原来平直、生硬、冷峻的贯常局面,从精神上减轻病人紧张,沉闷的心理压力,对病体的康复是极为有利的。5.3.4色彩设计采用多色彩的医院空间环境,可以使病人消除对单一的“白色”医院所产生的陌生、紧张、畏俱等不良心理。这里指的色彩是指合理的色彩组合,而不是五彩缤纷。本项目建筑物的色彩结合中国古代建筑习惯,选用红、棕、米、灰、褐色等。病房的平顶和墙面采用柔和的浅米黄色,地面选用浅灰色的略带弹性的块材铺地。家具、装饰、盆栽景物、线槽装置、布幔等均统一进行设计,以求创造

38、一个有利于病人治疗、休养、康复的温馨而朴实无华的色彩环境。同时,采用色彩分区和方向指引,减少来院求治病人寻找目的地及行进中的焦虑。5.3.5建筑剖面及竖向交通建筑物12层高4.5m;310层层高4.2m;室内外高差、屋顶结构合计7.2m;建筑物总高度为49.8m。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等规范要求,为了满足人员、仪器设备等垂直运输和消防的需要,本项目共设2部楼梯,3部电梯(其中2部为消防电梯,平时兼作生活电梯),8部自动扶梯。楼内竖向交通主要以电梯为主,在建筑物中央及建筑物两端设楼梯间,作为垂直交通及消防疏散通道。地上层大厅直接对外开门,与楼梯紧密联系,形成一个

39、共同的消防疏散体系,其中一层消防控制室设单独直接对外出口。各层使用楼梯为垂直交通工具,配以宽敞明亮的走廊及半岛式护士站等形成水平交通网,组成一个完整的人员流动及疏散体系。5.3.6无障碍设计医院建筑设计中无障碍设计优为重要,因大多病人都行动不便,在设计中应严格执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入口处设残疾人坡道,每层设残疾人专用厕所。楼梯、扶手满足残疾人的要求。建筑入口处设置台阶,并设置轮椅坡道和扶手,坡度为112,宽度为2.4m,坡道两侧设扶手,在扶手栏杆下端设高为50mm的坡道安全挡台。公共使用的门采用自动门与推拉门。在推拉门门把手一侧墙面,留有不小于0.5m的墙面宽度。门扇安装视线玻璃

40、,横执把手和关门拉手,在门扇的下方安装高0.35m的护门板。厕所:男女厕所内各设一个无障碍隔间厕位。厕位面积不小于1.80m1.40m,安全抓杆直径为3040mm,安全抓杆内侧应距墙面40mm。5.4装饰装修方案5.4.1外部装饰装修外部装饰装修是医院的显著的标志,可以彰显医院宗旨、医院特色等的标志。建筑物外部装修采用中级装修标准,外门窗按照国家、省规定的节能指标要求采用密封和保温、隔热性能好的产品。5.4.2内部装饰装修医院内部装饰的部位主要包括门诊部的大厅、走廊、候诊区、诊室、候药区,住院部的大厅、走廊、病房、医生办公室、护理站、治疗室,办公区域等。通过平面装饰、立体装饰等形式,起到营造氛

41、围、弘扬历史、传播理念、崇尚医德、宣传知识、介绍方法、彰显特色的作用。营造氛围,主要是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可以通过装饰风格、装潢、色彩搭配等来表达。装饰风格应体现中国传统特色;装潢可以通过含有中医药元素的陈设、摆件、字画、图片等体现;色彩搭配应注意与医院总体色调、区域服务功能相协调。在同一区域内的装饰风格、装潢、色彩应和谐。弘扬历史,主要是弘扬中医药历史或医院发展史。可以通过文化长廊、壁画、雕塑、中医药器具模型等来表达,在一层大厅周围设置展柜。医院的室内装修应简洁;地面、墙面、顶棚相接处无阴阳角,宜做成小圆角;饰面材料应采用难沾污、易清洗的材料;色彩宜明亮雅致,宜采用浅色,适当采用中色或

42、深色。(一)门诊部门诊部是医院接触患者时间最早、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的地方,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应是医院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中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最重要场所。1、门诊大厅、走廊门诊大厅人员流量大、停留时间短,内部装饰应以营造氛围为主,兼顾彰显特色,不作过多装饰。2、候诊区候诊区是患者等候诊疗的场所,内部装饰应以宣传知识的挂图为主,具体内容与区域所在科室的特色相结合,并及时调整。3、诊室诊室内部装饰应以营造氛围和崇尚医德为主。根据诊室的特点,内部装饰的总体格调应体现典雅书卷气息,诊桌、诊椅、诊柜等融入中国传统和中医药元素,不宜装饰过多而转移医生患者的注意力,不宜张挂纷乱的锦旗。4、候药区候药区是患者诊疗结束后等候取药的场所,内部装饰应以介绍方法和宣传知识的挂图等为主,介绍方法的内容应以中药饮片煎煮、服用方法为主,宣传知识的内容应以常用中药的药性、功用、主治、药品真伪鉴别等为主在侯药区适当设置营造氛围的中药的标本、煎煮中药的器具等。(二)住院部住院部是患者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接受诊疗并休养、在医院内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是照顾和探视患者的亲友往来频繁的地方。1、住院大厅、走廊住院大厅是住院患者以及照顾、探视者经常出入的通道,还兼有休闲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