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民族音乐学与传统音乐理论河曲民歌的艺术特性探究张忆涵摘 要:河曲民歌的内容真实地反映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多为即兴创作而来,是河曲人民为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而即兴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历经多年的发展现如今,已然成为极具代表性的北方民歌。河曲民歌的曲调高亢、歌词淳朴、内容丰富、表达细腻,就像一本记载着河曲地区的地理与历史、民俗与民风、衣食住行与真挚情感的史书。关键词:河曲民歌;地域性;民俗文化;音乐特色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张忆涵(1995-),女,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一、河曲民歌的概述(一)河曲民歌的界定河曲民歌因产生并流行于河曲县及附近一带而得名,其题材往
2、往取自普通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是河曲人民为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而即兴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高亢、嘹亮是河曲民歌的特点,歌词内容淳朴自然,结构大多为上下句体式,即上句起兴、下句达情,甚至只用一个上下句就能描绘出一幅真实、形象的生活场景。河曲民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及地域特点,这一艺术形式的产生与发展与当地的历史、地理及民俗有密切的关系,早在明代便有相关记载。河曲民歌的文化底蕴及艺术价值尤为深厚,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我们可以从中了解普通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状态,还可以感受到当地淳朴的民风以及河曲人民的豪放性格,为此,极具学术研究价值。(二)地域特性河曲县位于现山西省忻州市,偏西北方,是连接
3、晋、陕、蒙的重要地带,由此得名“鸡鸣三省”,当地也有“城连陕蒙边,形胜自然天”的说法。河曲县在地理位置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南北长 60 公里、东西达 47 公里,占地面积达 1329 平方公里,西、北两侧与黄河相连,全域呈东高西低之势,平均海拔为 1240 米,由于位于黄土高原东部的边缘地带,为此可见砂页岩构造土石山区、高原丘陵区这两种地貌构造。从气候条件上来说,河曲县四季分明,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域内有四条较大支流、气温适宜,为此自古就以农业为主,善耕种糜、黍、豆、谷等农作物。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并不理想,不仅与自然条件的限制有关,与生产关系不协调有关,此外,还受到社会制度的影响。历史上的河曲
4、县曾是一片荒芜之地,与天争地,十年九旱,春季较重、夏季较轻,先辈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走西口”,背井离乡,在此背景下,以河曲民歌为代表民间艺术也流传到其他地区。(三)民俗文化特性民间风俗被视作凝聚群体思想、协调心理及行为的一种力量。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域的民众都有着不同的历史轨迹,受到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及历史文化。黄河、黄土、黄糜糜这独特的“三黄”民俗文化,成就了河曲民歌的独特风格,而河曲民歌则承载了农业文化与农耕文化,这是因为民歌作品的题材大多围绕当地人民的衣、食、住、行展开,再现了真实的生产、生活场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当地的风俗人情,感受到
5、劳动人民的朴实与热情,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及真挚情感,为此,河曲民歌也成了当地民俗活动的载体。深入分析当地民俗文化了解到,河曲人民大多居住在四合院与平房之中,部分生活于窑洞,平时用一块白毛巾或是粗制手巾包住头部并在正前方挽起来,而这个挽起来的小疙瘩也成了当地标志性的装扮,冬日可用于保暖,夏日则可用于遮阳,便于在日常劳作之时及时擦汗,需要注意的是男性向前挽而女性向后。就服饰而言,常见以蓝色土布制成的衣物,且大多自染、自制,其裤子为大裆裤,以一条红布带系于腰间,脚踩软帮船型双梁的“牛鼻子”鞋,需以羊皮制成的皮袄来抵御冬日的严寒。就饮食而言,河曲县土地贫瘠且较为干旱,为此食物以抗旱、抗寒能力较强的糜米
6、为主,既可做饭,也可做粥,久而久之,形成了独特的“酸饭”。就交通而言,DOI:10.19340/ki.hhzs.2022.24.00221SONG OF YELLOW RIVER2022/24当地山区多、沟壑多,以往走亲串巷之时,除了走路,还需依靠驴、骡、马、牛,在那个女性需要缠足的年代,便有了“骑驴的老婆赶驴的汉”的出行方式。二、河曲民歌的内容河曲民歌唱尽了当地人民的悲欢离合,是他们的人生真实写照,折射出了他们的思想与心理,讲述着他们的真挚情感与远大理想,即兴创作的方式意味着他们看见了什么就唱什么,想到了什么唱什么,自然流露的情感更为动人。河曲民歌不仅是时代的发展产物,还是河曲人民社会生活的
7、日记本,依据其题材及内容,可分为四个类型。其一,用于反映劳动生活,如割莜麦,又如挑苦菜,还有好收成等,这类型作品占比较大,往往反映了他们的真实情感;其二,用于反映爱情与婚姻问题,这是比重最大的一类作品,如想亲亲,又如干有男人活守寡,不仅体现了男女青年相知相爱、向往美好的未来,还表现了封建社会中的女性地位之低、生活之艰苦以及她们对于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其三,用于反映“走西口”的生活,如提起哥哥走西口,又如人家都在你不在,还有什么人留下个揽长工等,描写了他们为谋生存而远走他乡,生活之凄苦、思乡之情切;其四,勇于表达革命胜利之后的新生活,如人民的江山人民的天,虽然这类作品的占比不大,但却展现了他们翻
8、身做主之后的喜悦之情,歌颂的是党、是人民解放军,展现的是浓浓的军民鱼水情。三、河曲民歌的音乐特色(一)曲式结构河曲民歌的曲式结构特征是:短而紧凑。最基本的组成为上、下两个乐句,且每个乐句通常为 4 个小节,也有 5 个小节或 6 个小节的情况,结构非常规整,“两句头”风格也成了河曲民歌的亮点。较为简单的结构之中蕴含着完整的乐思,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艺术形象,常用手法包括“换尾”及“截腰”等多种。就“换尾”而言,上、下两句的结构音高大致相同,只在结尾处做了区分,以想亲亲哭成泪人人为例,常出现在山歌中,正因落差较大的八度大跳(上句尾音)与小三度音程(下句尾音),先扬后抑、前后呼应,凸显了那种思念
9、亲人的忧郁。就“截腰”而言,以中部为切点并在后半句进行变化,以天天见面天天想为例,下句的后 2 个小节可以看作是上句同一位置的自由模进变化,是一种发展性的表现手法,用于加强主人公情绪表达。就“留头”而言,上下两句间仅有第 1 个小节是相同的,最具代表性的便为房檐上瞭哥哥好心焦,上句用于写景而下句用于抒情,两句之间一扬一抑,对比非常明显,歌词“好心焦”对应着低音区,其目的是与内心的焦急感受相贴合。就“呈接”而言,就是以上一句的腰部作为下一句的头部,如民歌好好的朋友鬼打撒,由于上下句均有 4 个小节构成,为此以上句的第 2、3 小节为腰部并将其作为下句的第 1 小节,使得整首都在高音区行进,之后的
10、 2 小节的八度下跳来强调主题内容,同为“上句起兴、下句表情”的写作手法,想要表达的是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以及无法达成愿望的无奈。由此可见,河曲民歌正因为“换尾”“截腰”“留头”以及“呈接”等多种曲式结构才变得丰富多彩。(二)旋律形态“扬抑型”形态以及“抑扬型”形态是河曲民歌中最基本的两种。就“扬抑型”而言,就是指旋律从中音开始,先上行至最高音随后在下行中结束,以远远瞭见娘家的门为例,第一句便以中音“la”为开始,先上扬,直接跳到最高音“sol”,随后快速地下行,此后有一次缓缓地上行,至“re”处发生转折并回归中音“la”,这一旋律线条绵延起伏,恰好与河曲的山川河流相呼应,同时也反映出了女性
11、在婆家及娘家中的感受对比,其中不乏期盼与失落,更是女性对于不幸婚姻的一次慨叹,所有的表达真实而自然,这也是河曲民歌的魅力所在。就“抑扬型”而言,主要是指旋律以高音为起始,在下行至最低音后再上行,并在中音或高音处结束全曲,以人在外前心在家为例,起始为全曲的最高音“mi”,一开始便点明了情感,即一个“走西口”的男人对于家乡及家人的思念之情,随着情绪的逐渐平静,旋律也逐渐下行,直至最低音“re”,第二句又再次以最高音开始,区别在于最终停在了中音“sol”之上,生动地展现了情感上的起伏变化。此外,歌曲民歌的旋律形态还有一种“混合型”,即上述两种基本形态的结合,其特点是更为曲折,以想亲亲想在心眼上 为例
12、,如谱例 1 所示:正因为结合了“扬抑型”“抑扬型”,为此旋律线条的起伏较大且更为频繁,与歌词“想亲亲想得心花花乱”非常贴切。这种旋律形态的形成与变化与独特的地理面貌、方言特点、审美观念均有一定的关系。首先,旋律大多从22民族音乐学与传统音乐理论最高音唱起,或是从中音区直接大跳至高音区,用于凸显河曲民歌的热情及高亢,歌词内容大多凝练而直接,符合当地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特点;其次,无论是喜悦的歌曲还是悲伤的歌曲,都在一开始的前 2 个小节做了延长处理,给听众一种辽远而又宽广的感觉,同时对于提高音乐表现力亦有效果;最后,相较其他两种形态的起伏较大、较频繁,一个由 4 个小节构成的乐句之中至少有 2
13、次旋律起伏,且通常前一次幅度较大、后一次幅度较小,这也是演唱者情绪表达的延伸处理,其中,最为常见的四度跳进,此后就是八度、九度、十一度,偶尔还有十二度、七度、六度的设计,而在这一作品中,则连续使用了“mi-la”“la-la”“mi-re”。(三)节奏特点1、音顿律节奏所谓音顿律节奏,就是将等音节/等音步的乐句加以组织,从而在语音链上得到音空等音长序列,进而进行有规律的、交替式的变化。音顿律节奏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掩饰了部分河曲民歌结构不对称的问题,使得这些民歌听起来更有韵律、朗朗上口,突出了民歌语言的音乐美。例如 珍珠倒卷帘,共有 26 个小节,每节四句,均由双音节音步构成,这里所说的音步其实
14、就是由音节构成的一种结构,虽然其工整度远不如五言、七言律诗,但每一句都可看作是一个音顿律周期,非常流畅。由于双音节词的具有绝对的优势,为此也成了音顿律节奏的主要特征,除此之外,三音节及四音节词也较为常见。2、长短律节奏长短律节奏更加强调节奏形式的周期性,这种长短音的对立统一关系最早体现在诗歌之中,在发展的过程中才被应用于音乐领域。长短律节奏最基础的要求就是长句与短句的交替使用,此外还要求奇字句与偶字句的规则排列,这种“奇偶相生”的设计与我国传统审美观念相适应。河曲民歌的产生与发展受当地方言的影响极大,为此其节奏形式才出现了长短律,其歌词在语音链上占有不一样的时值,且组成长短句的音长与音步也有所
15、差异,简单来说,差异体现在长短句的排列顺序之上,最常见的为“长、短、长”,其次为“长、长、短”,还有“短、短、长”以及“短、长、短”多种,此外,还可见不同种排列顺序的再次组合。无论选择哪一种形式,都要服务于情感的表达。以绣荷包为例,从“初一到十五”一句到“一个荷包袋”一句,便为典型的音顿律,即“长、长、短”的顺序,而“大雨往下行”一句到“大街上才把个大水行”一句则为经交错整合后的长短律,其顺序为“五短一长”,使用相对复杂的长短律有利于民族情感的表达。3、快慢律节奏快慢律节奏的形成与音步变化有直接的关系,无论是交替进行还是循环往复,都会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周期。河曲民歌之中常见这种节奏形式,不仅强
16、调音步的快慢与歌词的内容要保持高度的一致,同时还强调音节的轻重处理要与长短音的变化标尺一致。河曲民歌快慢律节奏的特殊之处在于,重读音节要做长而慢的处理,而轻读的部分则要短而快,快节奏与欢快而愉悦的情绪相适应,而慢节奏则与凝重而悲伤的情绪相协调。由此可见,河曲民歌将快慢律的优势发挥到了极点。以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民歌为例,歌词“贪荣华”“图富贵”对应的节奏相对较慢,为此语速也较慢,用于表达对祝英台父母贪图荣华富贵而将她许配给马文才的一种无奈与气愤,而歌词“气死梁山伯”与“逼死祝英台”对应的节奏明显加快,不仅表达了对二人以身殉情的惋惜,同时也表达了对忠于爱情的赞叹。快慢律节奏在河曲民歌中的应用使得情
17、绪与情感变化之间的对比更为鲜明,增加了音乐表现力,通过动情的演唱,实现了与观众在思想及情感上的共鸣。四、河曲民歌的唱词(一)唱词多用叠字和衬词叠词就是指“ABB 型”的词语,在河曲民歌之中的出现频率非常高,这是因为河曲民歌的唱词受到了当地方言及表达习惯的极大影响。以 难活不过人想人 为例,歌词中出现了“泪蛋蛋”及“树枝枝”,又以三天的路程两天到为例,使用了以“不大大”为代表的叠词,使得“小青马”的形象变得更为具体,为歌曲增添了一份活力,此外,还常见“白生生”及“干凝凝”等多种叠词,在语言习惯的作用下,河曲人民在使用这些叠词之时得心应手,艺术表达效果也更为理想。就衬词而言,河曲民歌中常用的衬词可
18、分为两类。其一,为语气衬词,如“呀”“喂”,又如“那”“那个”,还有“伊尔呦”等多种;其二,为称谓衬词,即“哥哥”“妹妹”及“亲亲”。这些衬词往往与歌词的主要内容并无直接的联系,甚至没有实际的意义,但灵活地使用这些衬词却可以达到修饰结构、增强语气、突出情感等作用。以 大红公鸡毛腿腿为例,歌词“大(力)红公鸡毛(力)腿(得儿)腿,吃不上些东西白跑了个腿”之中便多次使用了衬词。(二)唱词多用夸张和比兴的手法表现河曲民歌这一艺术形式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23SONG OF YELLOW RIVER2022/24最具说服力的证据就是其中多种夸张的表现手法,如 为你跑成罗圈腿中的歌词“半个月那看了妹
19、妹十六回”,又如天天见面天天想中的歌词“三天不见病一场”,这类夸张的表达方式在河曲民歌之中非常常见,这是因为河曲人民在辛勤劳作的过程中形成了幽默风趣的性格以及苦中作乐的心态。相较陕北民歌信天游,二者都强调在唱词中使用比兴手法,即“上句起兴、下句表意”,“上句写景、下句抒情”,如人走千里踅回来中将“水流”比“走西口”的人,以“水流”的“归海”比呈流浪在外的人返回家乡,展现了河曲人民的真性情。(三)唱词多带有即兴性和随机性所谓即兴就是指看见什么、想到什么、感到什么就唱什么,河曲人民边走边唱、边劳作边唱,且河曲民歌还有随机性的特点,唱词的内容大多为自然地理、生活场景,且他们高兴时也唱、悲伤时也唱。追
20、溯到明末清初,河曲人民常常“走西口”,也正因这种生活方法,当地的经济得以发展,邻近区域的文化得以交流,但与此同时,男人们远走他乡,女人们无尽的思念,为此更需要找寻一种方式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在这种情况下,河曲民歌因其夸张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吟唱式的声调而得到更多关注,这种即兴创作既没有事前的安排也没有后期的修饰,将河曲人民的智慧及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五、河曲民歌的演唱形式及唱法(一)演唱形式河曲民歌的演唱形式较为多样,除了独唱及对唱之外,还以齐唱与领唱最为常见。就独唱而言,大多用于孤身一人之时,通过浅吟低唱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爱人的眷恋,也可用于表达演唱者此时此刻对眼前的人、事、物
21、的直观感受;就对唱而言,通常由两个及以上的人物角色完成,尤其是在进行感情交流之时较为常用;领唱与齐唱则通常出现在小团体的演唱之中,尤其是众人共同劳动的场景之中。此外,演唱方式还可以依据演唱者当时所处的环境进行划分,如吟唱及高腔山歌这两种,前者大多为女声唱段,通常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美好爱情的期盼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曲中大量的假声上下淆音起到了修饰的作用。河曲民歌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与其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有直接的关系,但由于没有固定的形式且演唱风格及方式也因人而异,为此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其旋律、速度、节奏等音乐音色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普通劳动大众地过人智慧,但无论怎样变化
22、,其主体曲调都是固定不变的。(二)唱法河曲民歌这一艺术形式的唱法较为自由,甚至连音高以及演唱速度都不是绝对的,往往依靠演唱者的二次创作,演绎的效果与演唱时所处的环境、当时的心境以及嗓音的条件都有一定的关系,同时还受演唱者的了解程度、自我意识、演唱技巧的影响。实践证明,不同的演唱方法及细节处理得到的演唱效果各异,但并无绝对的好坏之分,只能说是每个人的感悟不同,但只要能够唱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即可。对于一个专业的声乐演唱者来说,演唱的重点及难点应当为真假声地交替演唱,采用这种演唱方法之后,其声线更为统一、气息更为连贯,甚至都找不到换气的气口,且这一唱法并不受音域的限制,需要在高音区适当加入假声,同
23、时也要避免因真声过少而显得过虚,为此对于演唱者的基础水平要求较高,一定要做到真假声的自然交接。结 语河曲民歌极具地域特色,根植于黄土高原、以“三黄”文化为基础,多年发展而经久不息。河曲民歌是当地人用于表达内心感受的主要方式之一,唱词深受河曲方言的影响,浑然天成、魅力十足,早在 2006 年便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发源地河曲县也因此被评为“中国北方民歌之乡”。河曲民歌影响深远,在其形成及发展乃至艺术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及演绎方式,极具地域及民族元素,其传播方式为经口,为此在旋律、歌词、速度及情绪等方面也有所变化,民歌宝库得以丰富、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得以传承及发展。河曲民歌在几百年间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展现了真实的生产生活场景,抒发了内心的真实情感,这些作品也成了先辈为我们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参考文献1张慧敏.河曲民歌演唱艺术探究 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2 李越.探究河曲民歌中山曲的艺术特色 D.山西大学,2015.3李永霞.河曲民歌的语言特色 D.山西师范大学,2010.4李吏.河曲民歌中的民俗文化解读 D.山西大学,2005.5刘润民.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