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和合文化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_李晓云.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6617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合文化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_李晓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和合文化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_李晓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和合文化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_李晓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和合文化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李晓云,孙晓桐(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8)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着中华民族政治法治共同体意识、经济利益共同体意识、文化精神共同体意识、社会生活共同体意识和生态治理共同体意识,植根于中华和合文化的土壤之中。“和实生物”的大一统观、“和衷共济”的发展观、“和而不同”的文明观、“贵和尚中”的交往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逻辑上互洽、在情感上相通。在具体实践上,要以“和实生物”推动民族政策与法治规范有机统一,以“和衷共济”协调中华各民族区域发展共同利益,以“和而不同”助推中华各民族包容互鉴凝聚共识,以“贵

2、和尚中”共筑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愿景,以“天人合一”打造中华各民族美丽宜居生态家园,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词:和合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627(2023)01-0055-07DOI:10.20076/ki.64-1065/G4.2023.01.007收稿日期:2022-10-26基金项目: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坚持人民至上经验研究”(22ZDA008)作者简介:李晓云(1995),女,河南许昌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孙

3、晓桐(1994),女,山东淄博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引用格式:李晓云,孙晓桐.和合文化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华各民族人民“现实存在”的精神反映,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基础。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了由“牢固树立”到“大力培育”再到“持续铸牢”的学理性飞跃,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实践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1(39),更加凸显了铸牢中华民

4、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之“纲”的重要地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既与时代环境有关,亦与独特的文化基因关联。和合文化以国土不可分、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韧性,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因。当前,学者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和合文化基础研究主要聚焦内涵阐释、形成依据、实践路径,而关于和合文化的意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契合等尚待深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能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内涵,同时也有助于持续拓展和合文化作为“历史灵性”的实践空间。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和合文化意涵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界定,国内外学者从多角度进行了概括。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涵盖“历史文化共

5、同体、政治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以及精神命运共同体意识”2的认识,立0552023年第1期(总第169期)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足和合文化,可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概括为:中华民族政治法治共同体意识、经济利益共同体意识、文化精神共同体意识、社会生活共同体意识和生态治理共同体意识。(一)中华民族政治法治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作为政治法治共同体,以中华民族为基础资源,并在强化政党执政合法性认同的过程中持续深化以各民族成员政治认同和法律认知为内容的政治法治意识。首先是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意识。梁启超于1902年指出:“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 我中国人 之一观念浮于

6、其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之一员也”3(30),将中华民族的种族观上升到了国族观层面。伴随着1919年孙中山“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成一个中华民族”4(394)的时代呼吁,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意识进一步觉醒。抗日战争期间,“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5(663)成为全体各民族人民的政治共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成为具有现代国家形式的国族,各民族对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的建构性认同进一步深化。其次是中华民族法治共同体意识。我国各族人民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个体,不仅是纯粹的经济人,也是具有政治属性的公民,对国家法律制定的政治参与、对自我政治权利的公平行使成为公民强烈的政治共识,公民

7、在推动权利机会规则公平公正、加速中华民族事务法治化的过程中,深层次建构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治认同。(二)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意识马克思曾指出:“思想 一旦离开 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6(103)经济利益共同体意识的形塑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核心内容,对促进民族繁荣、深化民族关系起着重要作用。考量中华各民族不同文明板块的地理分布和社会历史变迁可知,各民族在经济类型、生产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伴随着各民族之间经济往来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而逐渐消减,并推动中华各民族结为利益共创共担共享的经济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各民族经济利益关联互补意识愈发强

8、烈,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7(6)的扶贫最强音,我国各族人民发展成一个互利互惠的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同时,铸牢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意识也面临着现实的风险和挑战。民族优惠政策的道德正当性、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的非对称性依存等因素都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现实障碍,亟待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巩固各民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意识。(三)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尤为强调文化精神共同体的养成,因而也需要加快铸牢各民族心灵相通、情感互融、价值互塑的文化精神共同体意识。首先是对中华和合文化的传承。独具特色的各民族文化在“和

9、而不同”文化基因的影响下融汇多民族文化精华,共同构成了涵盖“天人合一、恬淡养生”的人生心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素养,“正其义不谋其利”的义利理念等在内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共同体意识的深层结构。其次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这种价值观接续和合文化的时代使命,肩负着传播国家主流政治文化的光荣任务,是中华各民族成员价值认同最大公约数的价值遵循。最后是对世界优秀文化的汲取。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共同体意识坚决驳斥自我封闭遗世的狭隘民族主义,倡导在博采世界文化之所长、弥补自我文化之不足的过程中丰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共同体的建构要义,更好铸牢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共同体意识。(四)中华

10、民族社会生活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社会生活共同体意识内嵌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生成于中华各民族资源共享、心理相容、价值相适的全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华各民族之间的流动性进一步增强,构成了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彼此亲近的中华民族社会生活共同体意056识。同时,中华民族社会生活共同体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面临着新的考验,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少数民族在融入社会中面临的制度化社会排斥;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因文化指向误区引发的群体冲突;各民族在他者观照中因文化隔阂而产生的文化傲慢态度。鉴于此,铸牢中华民族社会生活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中华各民族应在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基础上

11、,努力打造各民族互嵌互助的理想生活样态。(五)中华民族生态治理共同体意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对解决中华各民族生态问题起着重要作用,必须持续铸牢中华民族生态治理共同体意识。首先,在自然属性上,中华民族生态治理共同体意识强调,“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8(66),因而铸牢中华民族生态治理共同体意识是夯实中华民族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的精神根基。其次,在社会属性上,中华民族生态治理共同体意识表征了各民族生态与国家生态之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辩证关系,强调中华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着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最后,在治理属性上,中华民族生

12、态治理共同体意识具备共享和共治的双重意涵,强调中华各民族共同保护、共同治理生态环境,推动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的共建共治共享。综上所述,以上五种意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有助于持续激活和合文化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奋力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性基础工程。二、和合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契合考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心理基础,需要在中华各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和现实文化特色中寻求理论依据。和合文化作为处理党的民族工作难题的文明理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思想支撑。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对中华和合文化的现实观照,完美契合了和合文化的深刻意涵。(一)“和实生物”的大

13、一统观与中华民族政治法治共同体意识相契合“和实生物”是和合文化的重要精神标识,与中华民族政治法治共同体意识相辅相成,贯穿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程。回顾中华民族漫长而灿烂的发展历程,中华各民族在政治上的大团结、大联合彰显着和合文化的优越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就同戎、狄、夷等周边民族不断聚拢,华夏文化也在民族交融过程中浸润、辐射,“胡服骑射”便是典型。秦灭六国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王朝。汉朝通过北遏匈奴、南服百越等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文化”和“汉文化”在不断地对抗矛盾中走向融合,如汉族的“上衣下裳”深受胡服影响,逐渐改为“上衣下裤”并沿袭至今。

14、宋元明清时期,中原文化、边疆各民族文化、北方草原文化和域外文化深度交融,为新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稳固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和合文化的传承者和实践者,在壮大中华各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不断彰显着和合文化历久弥新的无穷魅力,持续强化着中华民族政治法治共同体建构的行动自觉。(二)“和衷共济”的发展观与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意识相契合“和衷共济”的发展观作为和合文化的重要内容,是铸牢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意识的科学指南。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所奉行的风雨同舟、互利互惠理念与中华和合文化所主张的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发展理念之间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一方面,“合则强,孤则弱”9(112),“单

15、则易折,众则难摧”10(1740)等发展观都生动印刻着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意识,具体表现为对“同舟”内涵和外延的把握,如习近平总书记将“舟”与“多民族”之间的关系概括为“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0572023年第1期(总第169期)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另一方面,中华和合文化倡导的合作共赢理念是构建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的精神力量,具体表现为对“共济”实践要求的把握。各民族不仅要认识到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并行不悖,还应在端正认识的基础上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疏通影响民族团结稳定的“毛细血管”,努力寻求各民族利益福祉的一致性,在守护民心的基础上深

16、化各民族守望相助的情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和而不同”的文明观与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共同体意识相契合“和而不同”的文明观是铸牢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同时,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共同体意识不断丰富着中华和合文化的价值意蕴。首先,“和而不同”的文明观阐明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理念。“和而不同”语出 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1(171)孟子指出“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12(112),道出了世间万物存在差异的客观事实。晏婴的朴素煲粥论强调和合是多样化要素的优化组合。其次,“和而不同”的文明观引领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导向。进入新时代,习近平

17、总书记重申“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13,主张不同民族求同存异,促进合作。最后,“和而不同”的逻辑旨归是“和合共生”,进而达成个体和睦、社会和谐、民族和乐的理想状态。(四)“贵和尚中”的交往观与中华民族社会生活共同体意识相契合中华和合文化所主张的“贵和尚中”交往理念深深契合了以和为贵、共建共享的中华民族社会生活共同体意识,为凝聚各民族磅礴伟力提供了科学的交往准则。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贵和”的价值理念深刻体现于“以和为贵”的中华民族社会生活共同体意识的形塑过程。“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14(4),“百姓昭明,协和万邦”15(1)等较全面地阐释了“贵和”的价值意涵;孔

18、子提出的“礼之用,和为贵”11(6)彰显着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价值理念;墨子“兼相爱,交相利”16(33)的理念为处理中华各民族关系提供了价值标尺。另一方面,“尚中”的价值理念引领着中华民族社会生活共同体意识的建构方向。“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11(73),“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7(186)都准确表达了世间万物各安其位、各得其所的中和状态;“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18(29)的实践方式则科学诠释了“过犹不及”的交往理念,为处理中华各民族关系提供了思维模式和实践原则。(五)“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中华民族生态治理共同体意识相契合“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作为中华和合文化的

19、重要内容,倡导天地人和谐共生的本体论世界观同中华民族生态治理共同体意识完美契合,是铸牢中华民族生态治理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一方面,中华和合文化中“道法自然、物我相亲”的理念蕴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中华民族生态治理共同体意识。老子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9(59)的思想观念,倡导在顺应天道的基础上建立人道,达成“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19(75)的和谐状态。董仲舒则指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20(263),强调要将“天时”“人和”统一起来认识并改造世界。另一方面,中华和合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是铸牢中华民族生态治理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指导。如“有

20、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21(434),强调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应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在具体实践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作为中华文明的内在生存理念加以践行,在共同构建生态共同体的过程中持续铸牢中华民族生态治理共同体意识。综上所述,中华和合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衣带水、并行不悖的关系。中华民族始终将和合文化贯穿于调节各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共同体利益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形态中。“和实生物”“和而不同”“贵和尚中”等和合文化作为深刻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指导思想和行为模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效的实践路径。058三、和合文化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21、识的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把握中华和合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契合性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依托和合文化中“和实生物”“和衷共济”“和而不同”等基因,充分发挥和合文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代效用。(一)以“和实生物”推动民族政策与法治规范有机统一“和实生物”强调中华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将分散的百籽状民族单位汇聚成命运合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具体实践上,“和实生物”的大一统观强调应从领导力量、政策策略和法治规范三方面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和实生物”强调中华各民族要形成对“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

22、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17(193)大一统思想的认同,就是要将党的领导作为开展民族工作、制定民族政策的领导力量,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22。其次,“和实生物”呼唤促进民族合作互助、推动民族共同发展的系统性政策策略,集中表现为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认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维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制度保障,充分彰显了“和实生物”理念,并在推动全过程各民族人民民主的实践中不断提升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效能。最后,“和实生物”强调要将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与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结合起来,共同营造中华各民族和合共生的良好氛围。在具体实践上,

23、不断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认同,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二)以“和衷共济”协调中华各民族区域发展共同利益“和衷共济”的发展观蕴含着中华各民族同心同德的价值意涵,映射着中华各民族共担共享的利益旨归,旨在通过经济发展、共建共享、互帮互助,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以经济发展化解各民族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如果民族地区发展差距持续拉大的趋势长期得不到根本扭转,就会造成心理失衡乃至民族关系、地区关系失衡”23(139),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民族区域支持政策、互惠共赢的“一带一路”倡议等着力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困境,推动各民族经济共享、共同繁荣。其次,以利益共享促进各民族共生共

24、荣、共建共享。必须统筹协调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各民族利益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营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良好外部环境。最后,以互帮互助凝聚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的磅礴力量。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史,抗战精神、长征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都生动展现着中华各民族在巨大风险面前的团结一心和担当奉献,中华各民族在推动民族共居共享的过程中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以“和而不同”助推中华各民族包容互鉴凝聚共识“和而不同”的文明观主张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增强对各民族文化的认同,在推动中华各民族各美其美的同时,奏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心曲。首先,在理解、宣传各民族文化的过程中

25、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露丝 本尼迪克特曾说:“谁也不会以一种质朴原始的眼光来看世界。他看世界时,总会受到特定的习俗、风俗和思想方式的剪裁编排。”24(5)各民族应在尊重中促了解、在了解中促包容、在包容中促欣赏、在欣赏中促认同。其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各民族人民的思想共识,深化文化交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对民族关系做了详细规定,要求各民族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文化阵地建设,自觉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体系。最后,将“五个认同”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并加以贯彻。在具体实践上,要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深化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

26、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群体共识的过程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0592023年第1期(总第169期)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四)以“贵和尚中”共筑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愿景国家与民族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具体实践中极易陷入一国一族论的政治泥潭。而“贵和尚中”的交往观所倡导的“以和为贵”“致中和”理念则清晰阐释了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依存关系,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首先,强化思想引领,铸牢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面临着潜在的挑战,如“三股势力”、极端宗教思想

27、等都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提出了新的挑战,亟待党带领中华各民族以统一的意识形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其次,坚持“以和为贵”,凝心聚力筑牢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心防线。“以和为贵”关键在于“见物见人”,实质在于争取民心,必须将人民至上价值观贯穿到民族政策制定、实施和监督的全过程,共同营造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愿景。最后,深化民族团结教育,不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工作水平。必须要将“贵和尚中”交往观内化于各民族人民内心,外化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实践,不断发挥和合文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功能。(五)以“天人合一”打造中华各民族美丽宜居生态家园“

28、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关系,倡导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共同体,为铸牢中华民族生态治理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一方面,服务人民生态需求,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中华各民族应立足于中华民族生态环境的整体利益,在顶层设计上构筑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创新发展思路。另一方面,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自觉。“天人合一”自然观为铸牢怎样的生态治理共同体意识、怎样铸牢生态治理共同体意识等问题提供了科学的实践指导。应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在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治理道路,在实现

29、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共赢的基础上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综上所述,作为兼具理论引领和实践指导功能的传统文化智慧,和合文化以鲜明的理论品格和独有的实践特色推动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伟大工程不断前进。从中华传统和合文化中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渊源、契合之处及铸牢理路,促进新时代民族工作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立足新时代,我们要继续汲取中华传统和合文化智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参考文献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

30、京:人民出版社,2022.2 张会龙,冯育林.共同体视阈下的中华民族意涵分析及其可能限度J.思想战线,2017(3).3 梁启超.饮冰室专集:第7册M.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2020.4 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孙中山全集:第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7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8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刘銮娇,译注.管子精华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8.06010(唐)李延寿.北史:卷九六 吐谷浑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11 冯国超,译注.论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7.12 赵清文,译注.孟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7.13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09-25(2).14 黄公渚,选注.周礼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5 徐奇堂,译注.尚书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16 唐敬杲,选注.余欣然,校订.

32、墨子M.武汉:崇文书局,2014.17 崔高维,校点.礼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18(宋)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19(春秋)李聃.道德经M.赵炜,编译.西安:三秦出版社,2018.20 曾振宇,注说.春秋繁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21 冯国超,译注.周易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7.22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23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24 美露丝 本尼迪克特.文化

33、模式M.王炜,等,译.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88.【责任编辑李小凤】Forging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Chinese Nation under the Culture of HarmonyLI Xiao-yun,SUN Xiao-tong(School of Marxism,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 250358,China)Abstract: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Chinese nation contains five major ideological implicat

34、ions,namely,thesense of community for Chinese nation s political and legal community,the economic and interest community,the cultur-al and spiritual community,the social and life community,and the ecological and governance community.It is rooted inthe soil of the Chinese culture of harmony.Consideri

35、ng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culture of harmony,it canbe seen that the concept of unity of harmony and reality,the concept of development of working together,the concept ofcivilization of harmony without uniformity,the concept of communication of valuing monks and valuing the middle,t

36、heconcept of nature of harmony between heaven and man and the sense of building a solid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arelogically consistent and emotionally connected,providing a strong ideological guidance and practical strength for buildinga solid sense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In practice,

37、we should promote the organic unity of ethnic policies andrule of law norms with harmony to coordinate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Chinaby working together,and to promote tolerance and mutual learning among all Chinese ethnic groups and build consensuswith ha

38、rmony but difference,and build a vision of exchanges,exchanges and integration among all ethnic groups of Chinawith the principle of valuing harmony and advocating China.We will build a beautiful and livable ecological home for allChinese people with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and continue to build a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Key words:Hehe Culture;Forging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Chinese Nation;Community for Chinese Nation0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