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洽舍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单位:徽州区洽舍乡人民政府项目建设地点:黄山市徽州区洽舍乡可研报告编制时间: - 33 -目 录第一章 总论- 1 -1.1序言- 1 -1.2项目基本情况- 1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2 -2.1项目建设背景- 2 -2.2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 3 -2.3环境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3 -2.3.1是提升生态旅游环境的需要- 3 -2.3.2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4 -2.3.3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须要- 4 -2.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5 -第三章 项目区概况- 6 -3.1地理位置- 6 -3.2自然条件- 6
2、-3.2.1地形地貌- 6 -3.2.2气候特征- 6 -3.2.3土壤、植被- 7 -3.2.4河流、水系- 7 -3.3资源条件- 7 -3.3.1土地资源- 7 -3.3.2农、林、渔资源- 7 -3.3.3旅游资源- 7 -3.3.4交通条件- 8 -3.4行政区划与人口- 8 -3.5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8 -3.5.1经济状况- 8 -3.5.2社会事业- 9 -3.5.3基础设施- 9 -第四章 农村环境面临的压力- 10 -4.1水资源的压力- 10 -4.1.1水资源分布不均导致的压力- 10 -4.1.2农村水资源污染造成的压力- 10 -4.1.3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导致的
3、压力- 10 -4.2农村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造成的压力- 11 -4.2.1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落后- 11 -4.2.2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不足- 12 -4.3.农业生产污染造成的压力- 12 -4.3.1化肥农药污染- 12 -4.3.2畜禽养殖污染- 13 -4.4农村“乡村旅游”污染压力- 13 -第五章 建设方案- 14 -5.1规划设计的依据- 14 -5.2建设内容- 14 -5.2.1水源建设工程- 14 -5.2.2给排水工程- 15 -5.2.3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 16 -5.2.4规模化畜禽殖养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 17 -5.2.5“三改”工程- 18 -5.2.6实
4、施田间清洁化生产- 18 -5.2.7移民集中安置工程- 19 -5.2.8开展污染防治培训活动- 20 -5.3项目实施计划安排- 20 -第六章 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目标- 21 -第七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21 -7.1投资估算- 21 -7.2资金筹集- 22 -第八章 管理保障措施- 22 -8.1项目建设管理方案- 22 -8.2项目监督机制- 23 -8.3保障措施- 23 -第九章 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效益分析- 24 -9.1经济效益分析- 24 -9.2社会效益分析- 25 -9.3生态效益分析- 25 -第十章 结论- 26 -2010年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洽舍乡环境综合整治工
5、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1.1序言洽舍乡位于徽州区西北部,属山区库区乡,辖3个行政村,区域面积约31平方公里。乡政府所在地洽舍,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位于岩寺至黄山的中部,距区政府所在地和黄山风景区均20余公里,205国道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捷。乡域位于丰乐湖上游,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极佳,为休闲、养生、写生旅游的首选地。洽舍乡也是整个黄山风景旅游圈的组成部分,可依托黄山,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开发丰乐湖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农家乐。因而进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对提升整个黄山风景区生态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业的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之洽舍乡目前还没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滞
6、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足。因畜禽养殖基地快速发展而产生的畜禽粪便排放问题也日益严峻,大面积的污染土地和水源亦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迫在眉睫。1.2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徽州区洽舍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黄山市徽州区洽舍乡及其管辖行政村建设内容:新建河流护岸1500米;安装雨污分流排放管网,铺设污水处理涵管8000米;建专用生活废水处理池36个;建设垃圾中转站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各1处,垃圾收集箱100个;建设畜禽养殖基地的生态发展模式,建设沼气池50个;对全乡各村进行“三改”工程建设;实施田间清洁化生产,测土配方50个;实施移民集中安置工程建设;开展污染
7、防治技术培训。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概算计划总投资555万元,其中:项目自筹200万元;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投入100万元;地方配套100万元;投工投劳折资155万元。建设期限:2010年7月1日2012年6月30日效益分析:通过项目实施,可增加本乡收入达800万元,人均增收2200元以上。同时大大改善村容村貌、乡容村貌,有效保护环境,达到水美、山绿、村容整洁的良好人居环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解决了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稳定社会治安;开展培训系列活动,提高村民素质,改善社会风气,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第二章
8、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党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明确提出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这是我国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新世纪、新时期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的必然选择;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抓手。生动丰富的实践表明,这项工程并非单纯对村容村貌的整治,而是与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基本相符的基础工程,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也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两个趋向”的实
9、现形式。它的丰富内涵和外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内在联系紧密,内容基本一致。两者的指导思想,都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协调城乡与工农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建设载体来说,农业、农村、农民“三农”的载体在农村,最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统一到农村载体的建设上,落实到农业、农村、农民事业的发展上。为此,接下来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应放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框架内,与新农村建设互联互动,相辅相成。2.2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
10、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是立足于现实条件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利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社会文明,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焕发农村社会活力,有利于改变农村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2.3环境综合整治的必要性2.3.1是提升生态旅游环境的需要黄山市境内群峰秀美绝伦,被誉为国之瑰宝,世界奇观的黄山风景区,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是中国最杰出的山岳风光代表,也是世界著名的游览胜地,被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荣获1999年世界三家、全国唯一的首届国际文化景观保护和管理荣誉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遗产保护的成功范例”。环绕黄山这颗明珠的还有全国四大道教名山的齐云山,“皖南翡翠”太平湖,“天然山水画廊”新安江和具有原始生态风貌的枯牛降、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景观。徽州区洽舍乡位于黄山脚下,是整个黄山风景旅游圈的组成部分。依托黄山,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开发丰乐湖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农家乐。进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对提升整个黄山风景区生态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业的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3.2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丰乐河是徽州区的母亲河,哺育着徽州
12、区十万儿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居民流入丰乐河的污水使得河水水质日趋恶化。每天向丰乐河排放废水1万m3。据监测丰乐河徽州区下游的水质污染指标已达到国家类水体标准。洽舍乡作为徽州区及歙县下游饮用水源地,对保护丰乐河的水体环境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洽舍乡目前还没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农村管理水平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足。虽然经过多年农村环境整治活动,各阶层环境意识均有所提高,但“重经济,轻环保”的观念仍根深蒂固,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仍较为薄弱,尤其是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不完善。畜禽养殖基地的发展,伴随产生的畜禽粪便排放问题也日益严峻。大量随意排放长期堆滞的畜禽粪便,
13、不仅孳生大量的苍蝇蚊虫,而且大面积污染土地和水源,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进行村庄环境综合环境整治工程,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洽舍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缓解丰乐河下游地区人民的引水水质的问题。2.3.3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洽舍乡所辖行政村大部分为市、区建设新农村的试点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作出的重大决策,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利用优美的生态资源、优美的自然环境发展生态休闲养生游必将对推进农村旅游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产生重大作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普遍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是经济和物质
14、层面上的要求。实现了这些要求的农村必定面貌一新,而“面貌一新”的农村本身就是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新亮点。因此加快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是加快消除城乡差别、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项目实施将进一步改善乡容乡貌,达到“村容整洁”、“乡村文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目标。综上所述,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保护黄山风景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筑和谐社会,进行村庄环境综合环境整治工程是十分重要的,是当务之急,它的实施必将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5、2.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项目成立领导组,由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土地、城镇、文明办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共同组织项目实施、资金管理。保证项目实施进度;同时由聘请区建委、区环保局、区农委、区水利局的专家任技术指导,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总体规划,工程实施无技术风险;根据项目整体安排,在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的监督下,制定工程施工方案,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招投标,确定有甲级以上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并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项目资金采用多层次、多渠道集资办法,拓宽资金渠道。由于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是利民工程,群众积极性较高,洽舍乡2009年地方财政收入1008万元,农
16、民人均纯收入4768元。自筹能力强,本项目资金除了中央扶持,地方有能力配套其余的建设资金,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综上所述,解决本项目建设在政策条件、技术条件、建设资金上都有保障,也是可行的。第三章 项目区概况3.1地理位置洽舍乡地处皖南山区,位于徽州区西北部,介于东经11809121181425、北纬295345295750之间。北与杨村乡搭界,东与富溪乡接壤,南与西溪南乡相连,西南与休宁县的兰田镇毗邻,205国道穿境而过。3.2自然条件3.2.1地形地貌洽舍乡地貌以山地为主,全乡海拔在200800米之间。3.2.2气候特征洽舍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但分配
17、不均,日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季风气候明显。春季冷暖空气活动频繁,雨水增多,冷暖无常,天气多变;夏季温度高,降水多;秋季降温迅速,昼夜温差较大,雨水减少,多数年份天气晴朗;冬季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雨雪少,晴朗天气较多。本地区年平均气温16.4左右。年均降水量14501550毫米,在全年降雨过程中,夏季最多,约占40%;春季次之,约占30%;冬季最少。雨水多集中于春夏之交,以七月份降水最多。年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3.2.3土壤、植被乡域境内土壤多呈酸性,适合多种经济作物的生长,如油茶、毛竹、桑树等。由于洽舍乡地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植被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7
18、0%左右。3.2.4河流、水系乡境内主要河流为丰乐河、混川河、牛川河等。丰乐河源于黄山南麓,正源浮溪,出于黄山剪刀峰。河道长78.3公里,宽5789米,坡降0.37%,流域面积514平方公里,年径流约4.06亿立方米。3.3资源条件3.3.1土地资源洽舍乡为山区库区乡,辖区内3100公顷土地中林地面积为2395公顷,占总面积的77.26%;耕地面积为13公顷,占总面积的0.42%;园地面积404.3公顷,占总面积的13.04%;水域面积123.5公顷,占总面积的3.98%,其他用地面积为164.2公顷,占总面积的5.30%。3.3.2农、林、渔资源由于耕地资源少,洽舍乡的农村经济主要以茶叶收入
19、为主。乡域内共有国家公益林14466.4亩,其中洽舍村4613.5亩、长潭村7948.9亩、张村村1904亩;省级公益林6451亩,其中洽舍村3103亩,张村村3348亩。全乡木材蓄积量约为6.8万立方米。3.3.3旅游资源洽舍乡乡域道路交通一览表洽舍乡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车门滩、牛头口、吴家林、长潭、石门、山下、洽舍等自然村均沿丰乐湖分布,村内古树参天、土地肥沃、房屋稠密且均为徽派建筑风格,古风典雅,隐约于山水间,美不胜收。湖区两岸群山环抱、云雾缭绕、碧波荡漾、鸟语花香、山光水色犹如流动的山水画卷,身入其中,宛如进入如诗般的神话世界,让人感受到融入自然、体会“人入图画里,仙升明镜中”的美
20、好意境。随着洽舍乡宏源水电站的建设和天地旅游公司的开发,洽舍依托丰乐河丰富的水体资源,打造青山绿水型、以 “农家乐”、“丰乐扬帆”为主题的旅游休闲、养生基地已初具规模。长潭村以丰乐湖为依托,以山区优美环境为基础,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成立了长潭村旅游公司,2009年游客接待量约2000人次。张村村、金下村是典型的高山居住村,森林覆盖率均在83%以上,交通便利,村民淳朴好客。依托丰乐湖旅游开发的有利时机,鼓励村民搞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使旅游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3.3.4交通条件2006年洽舍乡人口情况一览表 (人)洽舍乡的现状交通以公路为主。三个行政村以205国道为依托、以到各行政村
21、的道路为干线、联系自然村的道路为末梢,构成了一个交通网络。行政村名户数(户)人口(人)劳动力(人)外出劳动力(人)洽舍43014801165340长潭282964752210张村181588428145金下9535926585总计988339126107803.4行政区划与人口洽舍乡共辖3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乡政府驻地洽舍村。据2009年末统计数,全乡总户数988户,总人口3321人,劳动力总人口2452人,占总人口的73.8%,其中外出劳动力836人,占总劳动力人口的34%。3.5经济社会发展现状3.5.1经济状况2009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4100万元,同比增长35%;财政收入10
22、08万元,同比增长81%,连续三年保持了70%以上的增长速度;农民人均纯收入4768元,同比增长19.1%,农村各项事业均取得了快速发展。预计2010年,实现财政收入1480万元,同比增长46.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同比增长20%以上;实现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5400万元,同比增长30%以上。3.5.2社会事业“十一五”期间,洽舍乡的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均上了一个新台阶,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乡共有学校1所,在校学生59人,教师14人;新建的洽舍乡卫生院用地面积22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共有医务人员5人,病床4张,此外共投资9万元改造了乡村两级卫生
23、服务室;新建洽舍村、长潭村及张村村村委会办公楼,合计约1050平方米;充分发挥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的作用,做好低收入人群的职业介绍和培训工作,提高农民择业竞岗能力,增加农民劳务收入。3.5.3基础设施“十五”期间,洽舍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成绩显著:道路方面:完成全乡境内21.2公里农用机耕路的拓宽改造,并全部实施了路面硬化工程,9座便民桥的修建,以及洽舍中心村主干道亮化工程。水利建设:投资近45万元,铺设输水管道17.8千米,建设蓄水池22座,有效缓解了洽舍、长潭、张村的人畜饮水难问题。电力建设:投资近25万元,架设输电线路15.6千米,在全乡完成了电网改造工程,实现了城乡用
24、电同网同价。第四章 农村环境面临的压力4.1水资源的压力4.1.1水资源分布不均导致的压力我乡是一个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乡内丰乐水源充足,多年平均径流量与降水分布相同;但是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夏季雨量充足,水位较高,易形成内涝,冬季雨量小,水位较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水质性的缺水现象,集乡内现有高位水池因设计容量低,加上上游水源富营养化等,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增加的用水需要。4.1.2农村水资源污染造成的压力我乡地处新安江上游,区域内水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千岛湖水质。根据环境监测站每年定期监测结果,水质为国家类水标准,部分内河河流水体超过类水标准,水体逐渐呈现富营养化
25、,沿途污染源密集,接纳大量畜禽养殖、生活和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远远高于工业废水的排放量,而COD的含量生活污水更是工业废水的十倍以上。因此污染河流水质的主要污染源来自生活污水。由于农村生活废水、畜禽养殖业废水等未得到有效处理,我乡,水质呈恶化趋势。水资源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农村人们群众的生产生活。一是降低了水资源利用价值,加重了水资源量供需矛盾,二是造成农村饮水的不安全,三是会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影响食品安全,四是导致农作物减产,影响农民增收。水污染治理一直是国家十分关注的问题,由于国家出台了环境管理流域限批政策,我乡水污染状况如不及时改变,将对全乡乃至全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构成隐患。4.1.
26、3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导致的压力根据区水利部门2006年饮水安全情况调查,全区饮水安全未得到全面保障,饮水不安全人口达6.5万人,其中饮水水质存在问题的人口为4万人,主要是饮用苦咸水、饮用受化肥农药和细菌污染的水、及沿河饮用受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的水等。饮水不安全对人们群众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另外,由于部分供水点集中式供水的水源防护工作不到位,使得水环境污染问题危及农村饮水安全。4.2农村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造成的压力我乡在新农村“新镇、新村、新房”建设中,行政村和集中地农村聚居点的规模都有所扩大,但许多规划配套的环保基础设施未能同步建设,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使得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问题日益凸现,
27、农村生活污染愈发严重,加重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及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据测算,我乡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6千多吨,生活垃圾约5千吨。4.2.1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落后目前,乡域内没有完善的排污系统,排水体制为合流制,配套的污水管网等市政建设也进展缓慢。污水均未经处理就近排至沿路沟渠及河流。由于缺乏污水排放和处理设施,居民的生活污水(洗涤、洗澡、厨房、粪便污水)和部分生产废水均直接排入沿路沟渠及河流中,使205国道两侧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河流受到污染。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仍然较低,按人口推算,不足20%。由于大量废水得不到有效处理,主要污染物COD减排形势严峻,将减缓我区经济发展速度。近几年乡政府引进的许多
28、项目,也在严峻考验着本地的污染承受能力。随着国家对农村环境管理力度的加强,无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的乡镇,面临着建设项目审批都将受到限制的困境。4.2.2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不足目前洽舍乡没有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填埋场。规划中的“村收集、乡中转、区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无法建立。农民生活垃圾未经处理随意倾倒、堆放现象比较普遍,并造成了新的污染,如上游饮用水源地丰乐水库的进水渠里,堆置了周围群众大量的生活垃圾,虽几经清理,仍难以杜绝。因此,农村现有的环保基础设施水平与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迅速扩张的需要。4.3.农业生产污染造成的压力我乡
29、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为农业面源污染。尽管我乡农村的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是粗放型的农业经营方式仍造成农村面源污染较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污染产生具有空间上、时间上的不确定性,造成治理工作非常困难。农药面源污染影响研究基础薄弱,控制与管理措施研究基本处于空白,致使农业面源污染造成河流湖泊的污染,使得局部区域污染加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这必将严重影响到农村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业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严重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危及农民生存环境。农业环境污染加剧,会造成土壤及水体持续生产能力下降乃至丧失,导致农畜产品安全质量下降,影响农产品的竞争力,同时还会危害人民身体健
30、康和生命安全。4.3.1化肥农药污染区内茶叶为农业主导产业,由于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使土壤、水体受到广泛污染,有害元素等沿高山径流注入河道,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分布面积加大,且农膜残留量对土壤污染逐年加重,使用化肥时,大部分农户追肥方法不当,主要以撒施为主,有的甚至在雨前撒施,很少采用深施、浇施等措施,加剧了肥料的流失和处置淋溶,不仅养分损失,而且严重污染了地表和地下水体。有资料显示,最好的化肥被作物吸收的程度也不足35%,大量的残留成为农业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施用农药时,大多数农户采用手动机械施药,跑、冒、滴、漏现象严重,致使大部分农药以大气沉降和雨水冲刷的形式进入了水体、土壤、空气中。4.3
31、.2畜禽养殖污染但是污染治理力度目前还远未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我乡畜禽养殖业主要包括生猪、家禽等,畜禽养殖每年约产生3万吨畜禽粪便,由于牲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基本上未做处理便直接排入周围环境,污染农村地下水、地表水和农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成为我乡农村环境的突出问题,此外,养殖场恶臭对大气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4.4农村“乡村旅游”污染压力洽舍乡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车门滩、牛头口、吴家林、长潭、石门、山下、洽舍等自然村均沿丰乐湖分布,村内古树参天、土地肥沃、房屋稠密且均为徽派建筑风格,古风典雅,隐约于山水间,美不胜收。但旅游环境具有脆弱性,一方面旅游旺季大批游客拥入,造成游人在某
32、一景区的高度集中,产生大量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丢弃的杂物,致使基础设施紧张,破坏或影响了旅游区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另一方面,旅游投资商的大规模开发活动,与旅游相关的企业,如:日渐火爆的“农家乐”餐饮店等,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都对全乡旅游环境造成了影响。第五章 建设方案5.1规划设计的依据1、洽舍乡“十五”计划与展望2、徽州区洽舍乡总体规划(2007-2020)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5、黄山市徽州区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纲要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9-2002)7、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
33、38-2002)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9、安徽生态省建设省级引导资金管理办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2、国家及地方其它相关专业的技术规范、标准。5.2建设内容5.2.1水源建设工程5.2.1.1工程内容本乡供水水源取自5公里外金下村孙家坑及前坑两股山泉水。在对丰乐河上游的洽舍村及长潭村长潭组维修、新建河流护岸1500米。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大力实施缩村让地工程,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对村中沟渠水沟予以清理整治,清除渠中垃圾及其他废弃物,并对下水道进行修复。5.2.1.2设计方案1.灌溉保证率p=90%;2.排涝标准:10
34、年一遇暴雨,3日内排至耐淹深度;3.灌溉模数:取Q=1.01m3/秒万亩;4.排水模数:Q排=0.52m3/秒平方公里;5.排渍模数:Q排=0.03m3/秒平方公里;6.排水工程:做到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畅通,渠系、桥、涵、闸等设计合理,建筑配套。5.2.2给排水工程5.2.2.1工程内容安装雨污分流排放管网,铺设污水处理涵管8000米,建专用生活废水处理池36个,对生活废水收集治理。雨水按照重力流原理,分段排入丰乐河;考虑到由于新建污水处理厂费用较高,而集镇内无大型工业企业,规划期内不新建污水处理厂。居民生活污水和行政办公污水用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于农业生产。企业生产污水要求在排放之前
35、自行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方可排入水体。5.2.2.2设计方案1、根据规划区的性质、特点,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在规划区内形成统一的排水系统。片区内以山地丘陵为主,基本农田不多,周边地区有环状自然水系。2、设计雨水重现期,雨水量按下列公式计算:其中:径流系数,其值取0.65;设计暴雨强度(L/Shm2)汇水面积(hm2)暴雨强度q采用益阳市暴雨强度公式:q=914+(1+0.8821gp)/t0.584(升/公顷秒)式中:p设计重现期,取1年;t降雨历时(min)。设计雨水重现期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地区的重要性、自然地势、现有排水设施、接纳水体的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规划建成区一般道
36、路雨水管道设施雨水重现期取p=1年,雨水主干渠取p5年。3、由于规划区地势较低且平,地面坡度变化不大,为尽量保证区内的雨水都能重力自流顺利排放到自然水系中,规划雨水排放系统布置时,尽量满足以下原则:(1)雨水管管径的计算按雨水量公式计算。(2)市政雨水管道主干管管径为DN800DN1000,次干管的最小管径取DN-600,最小坡度取0.3%。(3)雨水管道在规划区道路下按收水一侧布置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或绿化带。(4)在竖向布置上,雨水管应满足最小覆土深度70cm。(5)雨水井及雨水管道检查井布置距离为3050m。4、污水管道1、根据乡区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近期应着重完善污水收集系
37、统,将工业区的污水收集后输送到规划的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沉淀、消毒后,就近排入水体。规划区地势较低且平,地面坡度变化不大,为尽量保证区内的污水都能重力自流顺利排放,将少污水提升泵站的数量和规模,规划污水系统布置时,尽量满足以下原则1) 污水管管径的计算按最高日最高污水量计算;2) 污水管道的最小管径取DN-600,最小坡度取0.5%;3) 污水管道布置于规划区道路与雨水管相反一侧;4) 在竖向布置上,污水管位于雨水管之下;5) 检查井布置不宜小于50m。5.2.3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5.2.3.1工程内容兴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垃圾中转站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各1处,垃
38、圾收集箱100个,及时处理各种垃圾。5.2.3.2设计方案 规划在金下坞建垃圾处理场,对垃圾进行焚烧无害处理。在洽金路口设置一处垃圾中转站,建设原则遵循固体废物肥料化还田,促进无公害生产发展的原则,借鉴先进地区生产、生活固体废弃物处理经验,采用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肥料化与无害化相结合的办法,实施固体废弃物集中收集,分级处理,推广小型分散式农业固体废物堆沤肥技术,全面实现垃圾无害化。垃圾中转站设计储量15吨(压缩式),建筑面积80平方米,风格为徽派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占地面积1.5亩,日处理生活垃圾4吨。5.2.4规模化畜禽殖养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合理规划区域,建设沼气池50个,加强对规模化
39、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管理,实施生态养殖,坚持开发节约并重,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大力发展养殖业循环经济,实施以沼气纽带为前提带动养殖业、种植业的生态经济。随着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业迅猛发展,产生大量的畜禽粪便,这使得发酵的原料也有足够的来源,无害化处理产生的沼气可用于炊事、照明,也发电用于农产品加工业,从而减少外界能源的输入,沼渣可用作农业生产的底肥,沼液进入鱼塘可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是鱼的良好饲料,可使鱼的产量提高,抗病性增强。建立以沼气为纽带形成“猪-沼-菜”、“ 猪-沼-果”“ 猪-沼-林”“ 猪-沼-鱼”多功能的生态模式。同时大力推广“生物菌就地(养猪场)制肥”项目
40、实施。对规模化养猪(牛)场粪便就地进行生物菌制肥,生产出的有机肥直接用于蔬菜基地、苗木花卉种植,从而建立以生物菌肥为纽带,形成“猪(牛)-生物菌肥-菜”“猪(牛)-生物菌肥-苗木花卉”等种养殖生态模式,在治理养猪(牛)场粪便污染的同时,生产出有机肥,有机肥的使用,减少了农药化肥对农业面源的污染,施用用生物菌制成的有机肥生产出绿色无公害食品,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我乡规模化养殖业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实现废弃物综合利用。5.2.5“三改”工程对全乡各村进行“三改”工程建设,主要针对辖区内的饮用水水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厕所和畜禽圈舍进行规范化改造、合理规划新建设施等。 改水:统一规划、分步实
41、施,解决好农村的安全用水和方便用水。首先要集中资金解决新村自来水未入户问题。改厕:坚持“户厕改造为主,公厕改造为辅”的原则,对露天旧式厕所、粪坑进行整治改造,露天式厕所要全部取消,粪堆要全部迁到村外指定地点,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全面推广无害化厕所,实现各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100%。改路:改路要坚持标准,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主干道后支道,逐步推进。我们将多方筹措资金,加强通村公路建设。5.2.6实施田间清洁化生产1、控制种植业肥料污染。测土配方50个,推广使用有机肥。土壤施肥遵循养分需求与供给平衡、肥料配方与施肥技术实用可行的原则,实施减量控制,减少因
42、过量、不均衡施肥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一是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推广测土配方控氮减磷优化平衡施肥技术,通过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及其供肥能力,确定作物生长发育需肥量,科学施用肥料,实现化肥的平衡、减量施用。二是推广施用控释肥、专用肥、有机无机复合肥、BB肥等专用肥,减少肥料的挥发和淋失,提高化肥利用率。三是引导农民施用有机肥料,大力推广机械收割秸秆还田技术,禁止秸秆野外焚烧,提高秸秆还田比率;引进速腐剂,推广生物制肥技术,发展高温堆肥,提高优质有机肥的使用比例,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控制肥源性污染。2、控制种植业农药污染。建立安全用药机制,统一进行病虫草害生物综合防治,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
43、新型农药,广泛实施“以虫治虫”、“以菌治菌”、“使用太阳能光伏智能杀虫灯”等生物、农业、物理及机械防治技术,减低病虫害防治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严格控制农药残留,实现对药源性污染的控制。3、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全力配合全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格种子、农药、肥料、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购置、使用。4、对于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旅游度假区等保护区核心区及缓冲区、文物和历史遗迹保护区、居民区、文教区等敏感区域,要划定为禁养区域。5.2.7移民集中安置工程按照区规划方案,着力实施好土地置换、土地整村推进和土地整理工程。新置换土地1万平方米,住户40户。对村中房前屋后道路进行
44、绿化亮化2000米,确保村中环境卫生、优美规划中以保护和利用自然河塘为原则,结合居民的行为特征,在混川河南部居住组团内、文化娱乐用地北侧利用原有水面设置一处小游园,形成“绿心”;在混川河南、北部居住组团以及政府办公楼对面各设置一处广场绿地,提供绿化质量较高的开放空间,为居民的公共活动、集会等提供场所。5.2.8开展污染防治培训活动 聘请环保、卫生等方面的专家,针对农村污染现状展开集中培训,提高农民自身的生活生产素质,培训技术员100人次,培训农民3000人次。5.3项目实施计划安排项目建设期限从2010年7月1日起至2012年6月30日结束,主要的施工进度安排如下:表51 项目综合实施进度表序
45、号项 目2010年20112012年1项目勘察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与审批2水源建设工程3给排水工程4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5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6三改工程7田间清洁化生产8移民安置工程9培训10竣工验收管理和完善第六章 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管理体制,把村庄规划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所有村庄实现通水、通电、通路,基本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为进一步治理奠定基础。公路硬化率达到100%,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100%。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美化”的基本标准。全部工程项目投入运行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5%;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10
4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5%以上。降低COD排放浓度,污水治理设施的出水水质确定为:CODcr150mg/l、BOD50mg/l、SS45mg/l、NH3-N25mg/l、TP1mg/l。在村中“四旁”(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绿化为主,把村庄绿化和发展庭院经济结合起来,绿化、美化村庄,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实现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建立村规民约,把洽舍建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新农村。第七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7.1投资估算本项目为综合性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投资估算采用分工程类别逐级估算方法。工程造价参照本地区同类工程造价计算。设备采用市场询价。经测算,本项目概算计划总投资555万元。具体如下:(1)建设河流护岸及蓄栏工程1500米,缩村让地,对村中沟渠水沟予以清理整治,对下水道进行修复,计划投资90万元;(2)安装雨污分流排放管网,铺设污水处理涵管8000米,建专用生活废水处理池36个,对生活废水收集治理。计划投资100万元;(3)兴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