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郧西县景阳乡汉江路改造升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郧西县景阳乡人民政府目录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 项目所在地社会经济状况第三章 建设方案及建设条件分析第四章 公路建设技术标准第五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第六章 实施方案及设计要求第七章 环境影响分析第八章 项目总评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背景与概况一、项目名称:郧西县景阳乡汉江路改造升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项目承办单位:景阳乡政府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1、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审定出版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2、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31号)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交通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交通20051829号)4、交通部颁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5、交通部专家委员会编制的县乡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2002)四、项目提出的背景郧西县景阳乡汉江路全长1公里,起于政府桥头处,止于龙潭垭子桥头处,该路是景阳联通店子、关防,出鄂入陕的一条重要通道。原为乡村公路,水泥硬化路面使用至今,由于原因,车流量大,且大部份是超限超载大型货车,加之公路使用已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现今部份路段破损严重,特别是由于超限车辆通行较多,更是破烂不堪,有的路段排水沟被压坏,路
3、面积水沉陷,坑塘、龟裂、拥包随处可见,同时由于维修、养护经费缺乏,路面等级下降,在交通流量大,超限运输车辆多的情况下,交通不畅已严重制约着景阳乡的经济发展以及集镇居民的出行安全问题。因此为了较好地解决交通制约的瓶颈问题,促进公路沿线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该路实施改造升级,建设水泥路面已势在必行。五、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实施汉江路改造升级项目是2省3县4镇(景阳乡、关防乡、店子镇、兰滩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项目所在地区景阳乡国土面积216平方公里,人口3.44万人,该地区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农特产资源十分丰富。该路路面越来越差,交通量的增长与该路的现状极不相适应,因此对该路进行改造已是刻不容缓
4、。2、对景阳乡汉江路进行改造升级,铺筑水泥路面是沿线3.44万人早日脱贫致富的迫切需要。近几年来,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提案要求对该路进行改造,沿途人民群众反映也十分强烈。项目所在地区是郧西县重点扶贫的地区,因此尽快完成该路段改造,是加强扶贫攻坚力度,促进贫困地区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综上所述,对景阳乡汉江路1公里公路进行改造升级、铺筑水泥路面已势在必行。它的建设对促进景阳乡,乃至郧西县西北片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加快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六、 研究范围及内容本项目主要的工程任务是对景阳乡汉江路1公里公路进行改造升级,重
5、新铺筑水泥路面,铺设污水管网,指导思想明确,工程任务清楚。根据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审定出版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指南关于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大纲的要求,其主要研究内容是:1、现有公路在综合运输网中的地位及作用2、现有公路运输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社会、经济效益4、项目所在地区的经济特征与建设项目的关系5、公路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6、建设条件7、主要工程量8、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9、建设安排和实施方案通过研究,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施工可能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论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七、公路起讫点:郧西县景阳乡汉江路起于政府桥头处,止于龙潭垭子桥头处,路线全长1公里。1.
6、2 主要技术标准1、路基宽度:10米2、行车道宽度:8米3、计算速度:20公里/小时4、设计使用年限:20年1.3 建设规模及主要工程量1、路基按景阳集镇(汉江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消垫,实行机械碾压,长947.898米,宽10米。2、路堤加固底宽2米,顶宽1米,基深1.5米,水泥浆砌,长270米。3、路面铺设按c30标准,厚度24公分,路面平整光滑,路心呈梳背型,幅度不超这10公分,每3米留升缩缝,长947.898米,宽8米。 4、路面排水,路基两边每10米加设漏水牙石,河边用直经1600毫pvc水管直接排放堤外,里边加设接水池,用直经1600毫pvc水管连接,排放直涵洞或最低处。5、人行道
7、路基两边各一米宽,用水泥拉丝砖铺设,人行树部分用漏水砖铺设。6、路灯每30米一盏,杆高7米,配电箱齐全,灯光采用黄昏式,供电使用国标地缆。7、铺设排污管网及相关配套设施。1.4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一、投资估算根据实地测量提供的工程数量,按照交通部颁公路工程估算指标及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补充规定进行估算、预计项目总投资340.2万元。二、资金筹措方案项目估算总投资340.2万元,其中武汉化工去两年帮扶资金70.2万元;地方配套争取270万元。1.5 建设安排为尽快完成该路段的建设任务,计划2013年7月开工建设,2013年10月底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建设工期3个月。第二章 项目所
8、在地区社会经济状况景阳乡辖区面积216平方公里,人口3.44万人,全镇18个村委会、120个村民小组。项目所在地景阳乡2005年至2012年的奋斗目标是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9.4,农民人均收入平均增长12,总人口2012年达3.44万人。第三章 建设方案及建设条件分析4.1 公路现状及存在问题近几年来随着沿线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量增长较快,特别是超载大型货车的增加,使路面受损严重,路段由于过往超限车辆较多,排水沟、涵洞被压塌,至使部份路面积水沉陷,出现坑塘、龟裂、拥包等状况,路面等级下降,致使道路服务水平降低。而该路段又是村庄密集区,过往行人及非机动车辆较多,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4.2 沿
9、线地理位置条件一、地形、地貌。沿线周边森林覆盖率较高,景阳乡境内森林覆盖率居全县之首,达96%。线路两侧为基本农田及村庄,地势相对平缓,坡度起伏不大。三、气候与水文。1、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区,年平均气温16-17,年平均降雨量800-900mm,年均日照2012.5小时,年均霜期118天,6-10月为降雨季节,降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64%左右,11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降雨量仅占全年雨量的36%。 2、水文公路沿线所辖区域属汉江水系,公路与由景阳乡骡马店村流入汉江的大兰河并行。沿线地下水多为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残坡积层和冲洪积层中,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出流量小,对
10、公路路面建设无影响。4.3筑路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一、砂工程用砂主要采用汉江河道挖掘的自然砂石砂,平均运距为8公里。三、水泥水泥由冷水镇水泥厂采购,最远运距15公里。四、木材木材在本地采购。五、水沿线施工用水可在大兰河、水库及沿途坝塘提取,平均运距0.5公里。六、电公路沿线村庄均有高、低压输电线路通过,工程用电可就近搭接。七、运输条件全线路段都可通行货车,运输方式可采用汽车运输。4.5 建设方案比选根据沿线资源状况、地形地貌和水文、气候条件,以及沿线经济发展预测,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工程使用效益,促进沿线农村经济发展和沿路自然资源的开发出发,计划按三级公路的标准对路面进行改造,其方案如下:沿原线
11、路走向,在原路基上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第五章 公路建设技术标准5.1 建设目标及原则一、建设目标建设目标是建设方案的指导思想,是制定建设原则、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分析论证工程方案的主要依据。参照交通部确定的公路建设的总目标,结合本研究区段的社会经济状况及沿线的地形、气候、水文、环境生态、工程地质环境。本次公路改造升级的目标为:通过改建公路的建设,保持景阳乡公路的连续畅通,通过强化养护管理、路政管理等措施,提高景阳乡公路的服务水平,使之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出更大作用。二、 建设原则本公路建设的总体原则是:因地制宜,结合地形条件,合理采用技术指标;设置必要的路基防护设施,完善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设
12、置安全设施标志,合理控制投资;坚持建设、养护、管理三结合的方针,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显著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保证公路畅通。依据上述建设目标和总体原则,结合项目区的地形、地质、水文等实际情况,提出本次公路建设的原则为:(1)确定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方案。(2)合理确定标准等级,合理确定建设规模。(3)公路建设应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4)公路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地质病害的处治及路基的稳定防护措施上。(5)加强对全线路基路面排水和防护设施的建设,确保路基的长期稳定。(6)建设方案应充分考虑对周围良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注重公路同沿线环境景观相协调。(7)公路建设要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宗旨
13、。5.3 路面工程一、公路自然区划1、建设技术标准根据建设目标、原则,该路按三级公路建设,路基宽度10米,行车道宽度8米。按照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满足使用、利于养护的原则,本项目路面结构型式推荐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2、路面设计方案面层 普通混凝土面层 22cm 基层 级配碎石 16cm垫层 改建前路面5.4 沿线设施及交通工程为有利于行车安全,在路基外侧设置下挡墙的路段,在急弯和陡坡处设置警示牌。全线按部颁有关规定设置道路标线、公路标志牌、防撞墩、等安全设施。5.5 建设规模及主要工程量1、路基按景阳集镇(汉江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消垫,实行机械碾压,长947.898米,宽10米。2
14、、路堤加固底宽2米,顶宽1米,基深1.5米,水泥浆砌,长270米。3、路面铺设按c30标准,厚度24公分,路面平整光滑,路心呈梳背型,幅度不超这10公分,每3米留升缩缝,长947.898米,宽8米。 4、路面排水,路基两边每10米加设漏水牙石,河边用直经1600毫pvc水管直接排放堤外,里边加设接水池,用直经1600毫pvc水管连接,排放直涵洞或最低处。5、人行道路基两边各一米宽,用水泥拉丝砖铺设,人行树部分用漏水砖铺设。6、路灯每30米一盏,杆高7米,配电箱齐全,灯光采用黄昏式,供电使用国标地缆。7、铺设排污管网及相关配套设施。第六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1 投资估算编制说明一、景阳乡汉江
15、路改造升级、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工程的工程量系根据十堰市公路桥梁勘测设计处实际测设提供的数量计算,材料单价主要依据郧西县建设局发布的工程建设材料设备价格信息的通知并结合公路建设的实际需要,按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的标准进行编制。二、估算主要依据交通部公路工程估算指标、(交公路发1996611号)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以及湖北省交通厅湖北省公路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补充规定进行编制。三、机械使用费按交通部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交工发1996610号)。6.2 投资估算经分项认真测算,预计项目总投资340.2万元。第一部份:建筑安装工程估算投资309.95万元一、路基工程投资3.84万
16、元软基换填595m3,投资3.84万元二、路面工程投资284.71万元1、修整旧路面, 投资1.41万元2、路面垫层1500m2,投资2.88万元3、铺筑级配碎石基层81244.8m2,投资47.2万元4、铺筑水泥混凝土面层75016.8m2,投资233.22万元三、其它工程及沿线设施,投资3.79万元四、施工技术装备费5.26万元五、计划利润5万元六、税金11.19万元第二部分:设备及工具、器具购置费0元。第三部份:工程建设其它费23.2万元。一、建设单位管理费3.62万元二、工程监理费4.75万元三、勘测设计费7.4万元四、前期工作费7.43万元第一、二、三部分费用合计:333.15万元预
17、备费7.05万元。合计估算总投资340.2万元6.3 资金筹措方案项目估算总投资340.2万元,其中拟申请国家投270万元,占估算总投资的79.3%;地方筹措70.2万元,占估算总投资的20.6%。第七章 实施方案及设计要求7.1 建设安排根据工程建设规模、内容,并结合景阳乡公路沿线的建设条件,本项目立项审批、勘察设计和工程招投标等各项前期备工作计划在2013年6月底前完成。2013年7月开工建设,至2013年10月完成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工程,建设工期为3个月。7.2 实施方案及要求一、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按照公路工程基本建设程序组织好工程招投标、工程管理
18、和工程监理等各项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努力提高投资效益。二、1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工程计划按一个施工标段进行招标,以便于组织机械化施工和保证施工质量。三、要求采用现代化的先进施工技术设备,严密组织、科学管理,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保证按期完工,投入使用。7.3 设计要求一、旧路面病害处治要求1、对软土路基地段进行换填处治,确保路基强度符合设计要求。2、对路基低凹、积水地段进行路基提高。3、对路面坑槽地段用级配碎石调型。4、对原路面翻浆、松散和损坏严格的地段,挖除旧路面,填筑级配碎石。二、路面质量及施工工艺要求:1、本设计采用普通水泥砼路面,28天抗压强度35 Mpa;弯拉强度4.5 Mpa。
19、2、材料(1)水泥:采用c30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最小单位水泥用量为290km/m3。(2)集料:碎石集料应坚硬、耐久、洁净,符合级配,碎石集料压碎值20%。(3)水:饮用水可直接作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水,最大单位用水量150kg/m3。4、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应按规范的要求进行,应符合弯拉强度、工作性、耐久性的技术要求。确定混合料的材料品种、矿料级配及水泥实际用量。并对所用材料按试验规程进行各项性质试验,当检验为不合格时不得使用,一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5、施工前的准备拌和厂的设置除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外,还应满足施工各项要求,合理选定。施工前对
20、各种施工机具应作全面检查,并经调试证明处于性能良好状态,机械数量足够,施工能力配套,重要机械应有备用设备。按有关规范的规定对基层进行检查,当基层的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铺筑水泥砼面层。在大面积铺筑前,水泥全混全料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经验和配合比设计试验的结果,经过试拌试铺论证确定,试铺路段宜为50m以上。6、混凝土拌和物的搅拌和运输:砼应集中拌和,投入搅拌机每盘的拌和物数量,应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和搅拌机的容量确定,进入拌合机的砂、石料必须准确过称,袋装水泥应抽查其重量是否准确,严格控制加水量,每班开工前,实测砂、石含水量,根据天气变化,由工地试验确定配合比。混凝土原材料按质量计的允许误差,水泥为1%
21、;粗骨料3%;水1%。搅拌机装料顺序宜为砂、水泥、碎石或碎石、水泥、砂。进料后,边搅拌边加水。混凝土拌和物的运输,宜采用搅拌运输。装运混凝土拌和物不应漏浆,并防止离析,在铺筑时重新拌匀。7、混凝土拌和物浇筑模板应采用钢模板,模板高度与混凝土高度一至,混凝土拌和物的振捣采用插入式与平板式振捣配合使用,应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后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分二次摊铺的,振捣上层混凝土拌和物时,插入式振捣器应插入至下层混凝土拌和物并在混凝土初凝以前完成。振捣器在每一位置振捣的持续时间,应以拌和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砂浆为准,不宜过振。混凝土拌和物整平时,填补板面宜选用碎石较细的混凝土拌和物,严禁用
22、纯砂浆填补找平。经用振动梁整平后,可再用铁筒进一步整平,路拱用路拱成形板整平。做面时,严禁在面板混凝土上洒水、撒水泥粉,抹平后横向采用机具压槽,深度为0.51.0mm,以满足抗滑要求。8、混凝土板养护混凝土板做面完毕,应及时养护。养护应根据施工工地情况,选用湿胎养护和塑料薄膜养护等方法。养护时间一般宜为1421天,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40%以后,方可允许行人通行。模板拆除时间应根据气温和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确定,拆模应仔细,不得损坏混凝土板的边、角,尽量保持模板完好。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方可允许开放交通。9、根据现有路基宽度,按路基宽度铺筑级配碎石基层。10、交通安全标志牌:安全标志牌的增
23、设应符合规定。第八章 环境影响分析8.1 环境概况项目建设区位于郧西县西南区,线路两侧为河道和村庄,地势相对平缓,坡度较小,沿线以砂质路段为主,有少量风化石路段,地质结构良好,无崩塌、滑坡现象发生,经过多年的管护、维修,路基稳定。公路沿线周边地区,森林植被较好,覆盖率高,空气湿度较大。8.2 环境影响分析该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基本是在原路基上进行,路线不作调整,不开挖路基,因此不产生弃土和废方,不会对公路沿线及周边地区的森林植被造成破坏,也不会对公路沿线的土壤、地表水和大气环境造成大的影响。项目建设所需砂、石料也是到固定料场采购,料场已建立相应的环保措施,因此项目建设对
24、环境破坏因素较少,但项目建设中因砂石料的堆放和机械施工时产生的噪声会给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严重时还会堵塞交通。8.3 主要环保措施一、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和沿线群众的环保意识,切实搞好公路沿线及周边地区的环境保护。二、精心设计、因地制宜,完善配套排水防护设施,部份坡度较陡地段的排水口要作降坡处理,避免出现新的冲沟。三、开挖边沟产生的土料,要做到有序堆放,及时回填,尽量避免影响交通和占压农田。四、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切实做到保通、施工两不误,避免因施工造成的交通堵塞,给公路运输和群众出行带来的影响。第九章 项 目 总 评10.1 研究结论景阳乡汉江路改造升级,铺筑水泥混
25、凝土路面建设项目不仅符合当地的实际,十分迫切和必要,而且符合交通部颁县际公路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实施意见提出的“充分利用旧路资源,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护排水设施,增强晴雨通车能力”的建设原则,项目建设指导思想明确、县乡各级领导重视、沿线群众支持、项目建设条件较好。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仅解决了交通不畅、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为搞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为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综上所述,该项目建设必要、可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建议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列项,在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扶持,使其尽快组织实施。10.2 几点建议一、本项目属交通基础
26、设施建设项目,其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今后的使用和维修管护,因此,应严格按照交通部颁公路水泥路面设计规范的要求,组织设计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二、项目建设必须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制,严把准入关和工程质量关。三、建设资金应按照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管理,做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严禁截留挪作它用。四、严格工程资金拨付制度,严格按工程进度拨款,进一步加强工程资金的审计工作,努力提高投资效益。五、进一步加强施工期间的管理,要协调处理好保通与施工的关系,确保工程质量。六、做好拌和场及施工现场的交通安全标志,保障施工及行车安全。目 录工程概况及主要研究结论1第一章
27、:总 论61. 编制依据62. 执行标准及遵循的设计规范63. 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及前期工作概况74. 建设的重要性及迫切性75. 工艺技术的先进性与可靠性86. 设计和建设的主要原则87. 编制范围9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环境概况101. 区域概况102. 环境概况综述113. 项目建设背景124. 项目实施意义12第三章:垃圾产出量及成分预测141. 设计年限与预测依据142. 服务范围143. 人口及垃圾产出量预测144. 垃圾成分预测16第四章:垃圾消纳方式及转运站作业方式研究20第一节:垃圾消纳方式201. 区域位置概况202.桥底镇官苗沟垃圾填埋场概况203. 垃圾消纳方式确定21第
28、二节:垃圾转运站运行方式研究与比选211. 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212. 垃圾收运系统方案比较223. 垃圾收运系统方案选择244. 垃圾收集转运计划25第五章:垃圾转运站建设位置比选及建设条件概况26第一节:垃圾转运站建设位置研究与比选261. 选址原则262. 卫生防护距离确定263. 建设位置比选26第二节:建设条件概况281. 区域地形地貌28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293. 气象294. 供应措施305. 保障措施30第六章:转运站工艺及运输车辆设置31第一节:垃圾收集站设施及收运车辆配置311. 垃圾收集站点分布312. 垃圾收集桶设置313. 收集站及收运车辆配置314. 运输车辆
29、选型32第二节:压缩式垃圾转运站321. 遵循的规范及设计原则322. 垃圾压缩原理及系统配置333. 垃圾压缩机技术参数344. 集装箱355. 垃圾压缩机选型376. 转运站运距运输路线及车辆测算377. 降尘除臭系统398. 称量及自动控制系统409. 垃圾渗滤液处理40第七章:总平面布置421. 设计依据及遵循的设计规范422. 布置原则423. 平面布置424. 竖向布置435. 道路及地面硬化436. 环境绿化与美化457. 总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5第八章:公用工程461. 建筑、结构462. 给水排水504. 电气525. 自动控制及仪表54第九章:环境保护561. 遵循的主要设
30、计规范562. 环境保护措施563. 绿化57第十章:消防及节能58第一节:消防581. 编制依据582. 遵循的主要设计规范583. 设计中采取的消防措施58第二节:节能591. 编制依据592. 遵循的主要设计规范603. 设计原则604. 节能措施60第十一章:工业卫生及劳动保护611. 遵循的设计规范612. 工业卫生613. 安全生产措施624. 劳动安全卫生机构635. 预期效果63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及组织保障措施641. 项目实施进度642.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643. 项目实施交付后生产管理机构65第十三章:人员编制及成本分析671. 人员编制672. 处理成本分析67第十四
31、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01. 项目基本情况702. 编制依据703.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的确定714投资估算725投资比例构成726资金筹措72第十五章:财务评价791. 主要依据792. 评价范围793. 总成本费用测算804. 收入资金来源测算805. 税金利润估算816.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817. 敏感性分析818. 财务评价结论82第十六章:国民经济评价831. 分析方法及依据832. 评价采用的基本参数833. 效益分析年限834. 社会效益分析835. 国民经济效益分析846. 项目间接效益857. 经济费用与效益流量分析858. 国民经济评价结论85第十七章: 结论及其建议861
32、. 简要结论862. 建议86目 录第一章 总论1第一节 项目背景1第二节 项目概况2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5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7第一节 汽车市场需求分析7第二节 市场预测12第三节 项目产品市场分析13第四节 建设规模16第四章 场址选择17第一节 场址所在位置现状17第二节场址建设条件17第五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22第一节 技术方案22第二节 设备方案28第三节 工程方案33第六章 原材料、燃料供应38第七章 总图布置与公用辅助工程39第一节 总图布置39第二节 公用辅助工程43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52第一节 环境保护设计依据52第二节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52第
33、三节 环境保护措施54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56第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57第一节 劳动安全卫生57第二节 消防64第十章 节能与节能措施67第一节 项目概况67第二节 项目综合能耗69第三节 节约及合理利用能源的主要措施71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人力资源配置76第一节 建设工期76第一节 项目实施进度76第二节 生产组织与人员培训79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82第一节 建设投资估算82第二节 总投资估算86第三节 资金筹措86第十四章 财务效益分析88第一节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88第二节 销售收入及销售税金估算89第三节 成本费用估算89第四节 财务评价91第五节 不确定性分析93第十三章 风险分析95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97第一节 研究结论97第二节 建议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