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线上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40小题,共80分)
1.同仁堂的药、狗不理的包子、老凤祥的饰品……这些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老字号”品牌。“老字号”能够世代传承,主要是因为
①产品质量过硬,高质高价
②承载着品牌的文化记忆与情怀
③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
④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歌曲《长城谣》创作于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期,乐曲苍凉悲壮,歌词充满爱国热情。那时,当哪里响起“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边是故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条,新的长城万里长”的歌声,人们就会感到哪里就有自己的战友,就会陡增无穷力量。这说明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②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具有重大影响
③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某市宣传部门做好正面引导,深人宣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正能量,传播好声音,打好主动仗,深入挖掘好典型、好做法,把应对互联网挑战作为创新和发展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重点方向,精准发力,加强引导,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该市的做法值得宣传工作者学习的有
①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②坚持新闻舆论宣传的主旋律
③坚持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化
④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其主旨是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年老还是年轻,无论贫穷还是富裕,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化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科学、思想大师们。下列诗句寓意与世界读书日主旨较为符合的是
A.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互联网已成为驱动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惠及全人类的重要力量。互联网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使国际社会日益形成相互依赖的命运共同体。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互联网发展上的意义在于
①为促进文化交流、消除文化差异提供载体
②增强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特有功能
③让全世界共享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
④让文化不再受制于经济和政治成为可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③文化遗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国际社会对文化融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建交50多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
①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
②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作为金砖国家领导人厦广会晤的重要配套活动,2017年9月15日,为期一周的金砖国家文化节以“文明相融、民心相通”为主题.邀请金砖五国的210多位艺术家,举办音乐、舞蹈、展览、大师班、电影展映等30余场相关活动,均向市民免费开放。这种活动有助于
①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 ②推动世界文化的创新
③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趋同 ④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9.央视大型数据新闻节日《数说命运共同体》带大家身临其境地感知“一带一 路”的民生百态。从中可以看到茶叶、丝绸伴随着中国口音旅行到了全世界,而远方的特产来到中国的同时也把海外乡音带进了汉语词典;阿拉伯神话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中国的电影海报也张贴在外国的电影院里……这表明
①现代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中外文化经过交流、借鉴,逐渐趋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坚持“欢乐着人民的欢乐,优患着人民的忧患”的创作理念,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追求创新。有的剧目以少数民族剧种独有的表演形式为基础,适当借鉴东西方的音乐创作手法和管弦乐队演奏;有的剧日将地方戏曲与西洋歌剧无缝连接。这说明实现文化创新应该
①立足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推动文化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④放眼世界,充分吸收外国文化成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语言文字,其中许多词汇源于少数民族语言, 如“胡同”来自于蒙古族语,“饽饽”“萨其马”来自于满语。许多民族乐器在汉语称谓中也多是采用少数民族语言的谐音。这表明
①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必然进程
②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③推广普通话有助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④不同民族语言的融合可以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自古以来,闽台关系源远流长。来自中原的文化辗转流传到福建,再由福建流传至台湾,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人文变迁,形成了两岸共同的闽台文化体系。闽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系。台湾八成民众祖籍是福建,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在台湾有着广泛影响,每年都有大批台湾同胞来福建朝拜祈福、寻根谒祖。这一事实表明
①中华传统文化在两岸统一中发挥着决定作用
②中华传统文化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两岸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共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两岸人民血浓于水, 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3.《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指出老腔(陕西省非常古老的汉族戏曲表演形式)的演出“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在某种意义上,“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材料中的“老腔"
①是当地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
②代表着当地社会独特的文化标识
③是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④是当地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夫齐之水道躁而复,故其民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越之水浊重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上述文字
①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②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不同民族的文化既具有各自特色,又逐渐趋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不论你走多远,总有一个地方让你想起来就会觉得温暖。无论你身在何处,常有一些山水景致会勾起你对故土和亲人的无尽思念。乡愁
①是故乡山水与乡土习俗的文化沉淀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④反映了文化对个人生活持久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筷子上方下圆的造型体现了天圆地方的朴素宇宙观,也体现出“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吃”文化。筷子制作要求“一日要直,二日要齐,三日要和”,蕴含了中国传统为人处世道理,“多一个人多双筷子”体现出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中国的筷子流传到日本后,日本把筷子誉为国粹,还专门为它设立了一个节日一筷子节。 由此看出
①筷子上方下圆的外观造型世代相传至今,显示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制筷要求中的“齐”与“和"分别体现了“团结统一” 和“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③中国特色的“吃”文化体现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彼此独立,没必要进行交流
④日本专门为筷子设立了节日,说明对传统文化极其重视,这种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对于社会,它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让沉溺于此的孩子在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因此,游戏开发商应
①立足于实践,要文化创新更要方向正确
②着眼于政府,要市场监管更要公共服务
③依托平台,要提高眼力更要拒绝污染
④着眼于大众,要经济效益更要社会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鲁剧”(特指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创作的电视剧或者电影作品)作为山东文化新品牌,把主旋律的厚重和大众艺术的多样有机地融为一体,不仅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赢得了观众,赢得了市场。这启示我们
①应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②文化创作要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③满足人民的需求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④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性的统-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19.19世纪以来,中国人与西方人在军事、政治、经济上的冲突,最终上升为文化观念的冲突,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华文化要实现复兴,走向世界.首先要立足于传统文化,走自己的路。这是因为
①推动文化内容形式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②文化复兴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0.某市“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用“带一本书来,换--本书走”的方式,让该市“满城书香”。这一举措旨在
①发展文化事业,培育文明风尚 ②繁荣文化市场,推动产业升级
③借助现代技术,弘扬城市精神 ④促进文化传播,提升市民素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1.古典诗词是中国人最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2017 年新春伊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用国人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诗词强势回归,为新春佳节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圈粉”无数。《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圈粉”无数,是因为
①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
②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载体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古典诗词全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与基因
④古典诗词寄托着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22.2018年5月,民政部印发了《关于在社会组织章程增加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内容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社会组织应当在章程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有关内容。该举措
①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根本途径
②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成为社会治理的过程
③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实践
④有利于社会组织的成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23.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邀请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部分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参展、参演,采取实物展示、销售、图片展览、多媒体演示、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制作等形式,将充分全面展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非遗保护有利于
①研究人类文明演进, 展现文化的多样性
②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③展示民族优秀文化
④彰显中华民族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趋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4.习近平指出,道德模范是道德实践的榜样,要深入开展宣传学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道德模范是道德实践的榜样,是因为
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能在全社会形成巨大的正能量
②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就能提高全民道德素质
③道德模范的事迹是“崇德向善”的指南,是品德修养的“明镜”
④道德模范的形成离不开道德实践,由道德实践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影响方法论
B.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C.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影响行动的结果
26.人们对大自然产生惊奇与敬畏,需要哲学家指点回答,这是因为哲学
①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③源于人们对世界的惊异
④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弗兰西斯·培根认为,科学只是关于自然界中无数个体事物的简单性质的知识;而哲学是关于“若干最不相像的质体中的性质的统--性”的知识。故相对于科学原理,哲学原理乃是“始基原理”,是对由经验材料归纳出来的科学知识做进一步的归纳而得到的,对科学的认识活动具有长久的指导意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哲学作为科学的基础,能为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②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哲学作为科学之科学,是对具体科学共性的概括
④科学与哲学具有一致性,科学离不开哲学的指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伏尔泰和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哲学思想对法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赶下台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材料表明
A.哲学思想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B.哲学思想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C.哲学思想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D.反映时代要求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29.2017年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经济社会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但是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特别是实体经济面临融资等困难。这表明
①哲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指导
②真正的哲学能够引领社会发展方向
③运动是物质世界存在的根本属性
④意识活动并不能改变客观物质现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0.人类在创造和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饱尝了高增长带来的苦果,这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行为的准则。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进的一种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观的提出过程告诉我们
①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②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始终
③真理超出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会变为谬误
④新事物在批判继承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1.有两个人在沙滩上散步,海风吹过,一块石头从沙子中凸现出来。一人说:“多么神奇的石头!它一直在这,而我们今天才发现它。”另一个人说:“我们无数次走过这里, 从没有看见它。其实它根本不在这儿,现在它在这儿了。”两人就此开始了长久的争论。两人的争论涉及
①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划分标准的问题
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关系的问题
③决定各种哲学基本性质和方向的问题
④人与世界相互关系中的首要问题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32.胰高血糖索受体是抗2型糖尿病药物的重要靶点。其全长结构信息缺失,影响了靶向该受体的抑制剂药物研发。2017 年5月18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关于胰高血糖索受体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的两项最新研究成果。这次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我国科学家成功解析人源胰高血糖素受体全长蛋白的三维结构,揭示了该受体蛋白不同结构域对其活化的调控机制,为2型糖尿病治疗新药开发提供了新思路。这表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④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3.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从哲学角度看,古人这一饮食观反映了饮食和季节的联系
①是可知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是多样的,因人而异
③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是变化的,因时而异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4.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这一观点
①建立在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学说
②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对物质的认识属于主观猜测
③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
④肯定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但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等局限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5.“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一观点
①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②与不可知论的主张背道而驰
③唯心主义者是反对的 ④和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相一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6.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心里的事情一多,心也跟着乱起来。所以,将心灵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有人因此总结出幸福人生必须懂得必要的放下。对于“放下”,以下说法具有唯心主义色彩的是
①放下压力:心态决定成败 ②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
③放下狭隘:心宽前路必宽 ④放下犹豫:行动才有收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7.“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吕氏春秋·自知》。从哲学的角度看,与上述材料寓意相符的是
①理在气先 ②郑人买履 ③我思故我在 ④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谢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38.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了党章。这一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本质上就是在我国发展起来后实现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理论。这表明
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任何哲学都能够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哲学是用来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9.马克思在近代科学的基础上,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科学地解决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对此,马克思将自己的哲学称为“新唯物主义”,即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唯物主义”表现在它
①实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有机结合
②是近代以来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④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顺应时代发展,深刻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成果,又对唯物史观的当代发展和历史使命提出了全新的课题。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 ②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③坚持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④反映时代潮流并决定时代走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41题10分,42题10分,共20分)
41.2018年6月,教育部党组发布《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重要回信精神的通知》。某校高二(1)班同学围绕学习这一回信精神的相关内容展开了讨论。
学习内容一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深刻感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进一步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学习内容二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让广大青少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1)我们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活动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对此,有部分同学担心:我们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会不会影响经济建设?请你运用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为这部分同学解答困惑。(6分)
(2)请你为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出两条建议。(4分)
42.2018年5月2日,在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与北大师生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包含着大量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又熠熠生辉的“金句”。如:
金句1 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
金句2 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金句3 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金句4 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金句5 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
结合材料,运用“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有关知识,谈谈习近平的“金句”对你的启示。(10分)
考生须知
1、考生答题前,在规定的地方准确填写考号和姓名。
2、选择题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填涂,如需要对答案进行修改,应使用绘图橡皮轻擦干净,注意不要擦破答题卷。
3、非选择题必须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严格按照答题要求,在答题卷对应题号指定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切不可超出黑色边框,超出黑色边框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卷面清洁,不要将答题卷折叠,弄破。
高二政治答题卷
考号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41.(10分)
16
高二政治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C
A
C
D
B
C
C
B
A
A
D
C
C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B
D
B
B
D
D
B
C
A
B
D
C
C
D
题号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B
D
A
A
B
A
B
C
C
D
A
41.(10分)
(1)①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②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重要作用,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建议:①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②利用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和讲座等,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③张贴爱国主义宣传标语以及利用学校广播宣传爱国主义等。
42. ①金句1启示我们要高举理想信念的旗积,站在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上,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人们心中闪亮。(2分)
②金句2启示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2分)
③金句3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分)
④金句4和金句5启示我们要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4分)
展开阅读全文